20 外国诗二首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 外国诗二首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外国诗二首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2.品味诗歌形象化的语言,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3.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慎重面对人生选择。
【字音篇】
忧郁(yù)  伫(zhù)立  瞬(shùn)息
萋(qī)萋 涉(shè)足 延绵(mián)
【词义篇】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忧郁:忧伤愁闷。
延绵:延续不断。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
【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著名诗篇有《自由颂》《致大海》《乡村》《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他还写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和剧本。
弗罗斯特(1874—1963),即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诗人。他笔耕不辍,一生出了10多本诗集,其中主要有《波士顿以北》《山间》《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树》《林间空地》。他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也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曾四度获得普利策奖,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
  阅读文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欺骗”指什么 《未选择的路》中的“路”指什么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参考答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欺骗”指在生活中遭遇的艰难、困苦等不幸。《未选择的路》中的“路”指人生的道路。
  背景介绍:《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波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未选择的路》作于1915年。1912年,弗罗斯特已经38岁,为了让心爱的诗歌能发表,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加平静、安稳的生活,远渡重洋,来到了英国伦敦。在当时,对于诗人来说,教书可能是一条平坦通畅的生活道路,而写诗的道路则可以说是幽寂荒凉的。但是,诗人坚定而执着地选择了诗歌创作的道路。作为一个现代诗人,在诗歌的形式上,弗罗斯特也像《未选择的路》中写的那样,他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践踏的路,走出了一条与二十世纪多数诗人迥然不同的道路。
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哲理诗是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睿智思索和深刻体察的结果,它往往是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熔铸于一体,来服人以理、动人以情的。它以质朴的叙述、生动的描写、精彩的议论、鲜明的形象,通过比喻或象征等手法,揭示某种人生感悟、社会哲理,促人联想,启人心扉。一般而言,哲理诗篇幅短小精悍。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
【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两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未选择的路》分四节,请分别概括四节的主要内容。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3.诗人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为何把诗题取名为“未选择的路”
【参考答案】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第一节:诗人诚挚地劝告人们,在被生活欺骗时,要充满信心,乐观应对。
第二节:写永远要向往美好的未来,把过去变成永久的怀恋。
《未选择的路》:
第一节:伫立在人生的岔路口,难以选择。
第二节:着力描写所选择的路,充满象征意味。
第三节:着力描写未选择的路,道出常人的普遍心理。
第四节: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
2.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我们时,我们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3.从诗歌的内容角度:诗中虽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强调的是那条“未选择的路”。
从诗人的感情角度:诗人要抒发的并不是对自己所选择的路的欢欣与庆幸,而是对未选择的那条路的留恋与向往。
从诗歌的主旨角度:诗人的写作意图是引起人们对“未选择的路”的重视,从而对最初的选择进行反思,进而告诫人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要慎之又慎。
对比写法探究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分别采用什么手法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这两首诗有何异同 请分析。
【参考答案】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不怕困难、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未选择的路》中,诗人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似乎在写自然界的道路,实际上暗示的是人生之路,表现了诗人不畏辛苦、追求事业成功的人生态度。
2.同:两首诗都富于哲理,且都富于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使人笑对人生;而《未选择的路》对于人生选择的思索,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易引起共鸣。
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得积极乐观,而《未选择的路》则表现得有些忧郁。
拓展思维
1.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小节句式,完成下列填空。
假如  ,
不要  ,不要  !
  需要  :
相信吧,  。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给了你什么启示 学了《未选择的路》,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自由诵读、吟咏,同时展开联想与想象。
1.生活中一件令你伤心的往事是什么
2.当时的具体感受怎样
3.你是如何度过伤心的日子的
4.你在事后有什么领悟
【参考答案】
1.生活中遇到了困苦
惊慌 沮丧
阴暗的日子里 信心
开心的日子定会到来
2.示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当生活欺骗了我们时,我们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
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未选择的路》: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立的选择;人生的道路可能布满荆棘,困难重重,但只要不懈努力、奋斗、拼搏,我们一定会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人生之路是跋涉者的探索之路,其乐无穷;人生中处处面临选择,充满挑战和机遇,我们应把握机遇,随时迎接挑战。
示例:我曾经被最要好的朋友欺骗了,当时我觉得仿佛是世界末日,感觉没有人可以相信了。后来,在亲人和朋友的安慰下,我渐渐走出来了。我从这件事情中领悟到——我们不能改变现实,但面对困难的心态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所以我们要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才能战胜自我,要坚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课堂总结
悲伤 未来 积极乐观
荒路 慎重 逆回 象征
可根据诗歌的内容,锁定相关段落,从中筛选信息,抓住关键词,然后分析概括。
  四技法巧妙分析标题作用
技法一:析标题字词。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技法二:析标题修辞。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技法三:析内容主旨。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情感、主旨入手,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技法四:析背景、线索。有些文章,我们需要通过了解文章写作背景或梳理文章的线索才能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这样的文章,在理解文章标题时可以通过分析文章背景或线索来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