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蛟龙”探海1.搜集相关资料,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境体验等方式,提高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2.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学习多样化的表达技巧。3.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蛟(jiāo)龙:古代传说中指兴风作浪、能发洪水的龙。文中指我国的载人潜水器。憧憬(chōng jǐng):向往。浩瀚(hào hàn):水势盛大;形容广大或繁多。宏(hóng)图:远大的设想;宏伟的计划。矗(chù)立:高耸地立着。瞩(zhǔ)目:注目。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劈波斩浪:船只行进时冲开波浪,比喻排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淋漓(lín lí)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许晨,当代著名作家。他擅长以宏大的叙事和细腻的笔触展现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其作品往往充满了时代气息和正能量,能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想象一下,你正在“蛟龙号”中,透过观察窗,你会看到怎样的深海奇景呢 除了学习课文,同学们还可以查找或阅读与海洋探索或科技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它展现了奇幻的海底世界和天马行空的科学幻想;刘慈欣的《三体》,它以宏大的宇宙观和奇特的科技想象著称。同学们还可以观看一些关于海洋探索的纪录片,如《蓝色星球》。【合作探究】“深海传奇”之脉络探寻1.假如你是一位纪录片导演,要为“蛟龙”探海制作一部纪录片,你会如何梳理故事线呢 请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蛟龙号”海试的主要过程。过程 时间 具体内容前期准备 2009—2011年2012年6月3日 “蛟龙号”海试团队乘坐试验母船“向阳红09号”由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穿过长江吴淞口,奔赴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所在海域海试当天情况 6月24日清晨北京时间4时20分—9时07分2.在这个“深海传奇”中,有哪些关键节点让你印象深刻呢 请找出文章中重要的时间点和事件,分析它们对整个海试的意义。【参考答案】1.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1 000米、3 000米、5 000米深潜海试均获成功奔赴海试地点海试地点天气不佳,时而风雨交加,时而电闪雷鸣,但周密严格的探测表明,天气条件会逐渐好转,且海面以下完全具备试验条件。海试现场指挥部下定决心按时下潜,海试团队举行简短的出征仪式,三名潜航员叶聪、刘开周、杨波身着蓝色潜航工作服,与大家相互击掌后进入潜水器下潜过程与结果“向阳红09号”试验母船上的现场指挥部紧张有序,监控屏幕不断显示水下各种数据,扬声器中不时响起“蛟龙号”潜航员和水面控制人员之间沉着冷静的通话声。潜航员叶聪报告“蛟龙号”已经坐底7 020米。这是中国载人深潜创造的最新纪录,也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2.示例:关键节点 事件 意义2009— 2011年 “蛟龙号”分别进行1 000米、3 000米、5 000米深潜海试并成功 为2012年冲击7 000米深潜奠定了基础,展示了我国在载人潜水器研发方面不断进步的技术实力,也体现了我国对深海探索的坚定决心2012年 6月3日 “蛟龙号”海试团队从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 标志着“蛟龙号”7 000米深潜海试正式开始,开启了这场“深海传奇”之旅,展现了我国对科技探索的积极行动和投入2012年 6月24日 北京时间 4时20分 决定下潜,举行出征仪式,试航员进入潜水器开始下潜 尽管面临恶劣天气条件,但海试团队凭借科学的探测和坚定的信念按时下潜,体现了他们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出征仪式增强了仪式感,也展示了团队的信心和决心2012年 6月24日 北京时间 9时07分 “蛟龙号”坐底7 020米,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象征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展示了我国科技的强大实力2012年 6月24日 中午12时 55分 “蛟龙号”潜航员与“神舟九号”航天员互致祝福,实现海空连心 一天之内诞生两项奇迹,整个世界都在看着中国。这不仅展现了我国在航天和深海探索两个领域的卓越成就,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永不停歇的探索步伐,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笔绘深海”之技法赏析 假如你是一位文学评论员,需要你完成一份《<“蛟龙”探海>鉴赏报告》,你会从哪些角度对本文进行鉴赏分析 【参考答案】(一)描写手法环境描写:“没有晴朗的海天,没有壮观的日出。大海如同一个情绪善变的孩子,时而风雨交加,时而电闪雷鸣。”通过对天气和大海的描写,营造出紧张的氛围,为“蛟龙号”海试增添了戏剧性。细节描写:“三名潜航员叶聪、刘开周、杨波身着蓝色的潜航工作服,与大家相互击掌,微笑着进入潜水器。”通过对试航员的动作和表情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从容和自信。(二)修辞手法比喻:“高高矗立着一台类似龙门吊的设备,伸出两只长长的手臂,怀抱着红白相间的小鲸鱼一样的机器。”形象地写出了潜水器的外形和设备的特点。引用:文中引用了多个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如哪吒闹海、龙官探宝、海神波塞冬、《海的女儿》和《海底两万里》等,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三)谋篇布局。开头以人类对海洋的向往引入,为“蛟龙”探海营造背景,接着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海试的准备、过程和结果,最后以海空连心,互致祝福的奇迹收尾,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同时,文章在叙述过程中穿插了对马里亚纳海沟的介绍和对科技意义的阐述,使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深海乐章”之情感共鸣 假如你是一位音乐家,要为“蛟龙”探海谱写一首乐曲,在这首深海乐章中,你觉得最能打动人心的旋律是什么呢 你会从文章中汲取哪些情感元素呢 总结文章的中心主旨,分析所传达的情感。【参考答案】示例:如果我是一位音乐家,为“蛟龙”探海谱写一首乐曲,那么最能打动人心的旋律我认为是激昂中带着深沉,既要体现出探索未知的勇气与力量,又蕴含着对海洋的敬畏与热爱。情感元素包括自信自豪、勇气拼搏、探索好奇、团结奋斗等。中心主旨是通过“蛟龙号”海试展现我国深海探索成就,表达对科研人员的敬佩和对祖国科技进步的自豪之情,同时传达人类对海洋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向往。“深海畅想”之拓展延伸1.如果你有机会乘坐“蛟龙号”去探索深海,你会带着哪些问题去呢 提出一些关于深海探索的问题,并尝试从文章中寻找答案或进行思考。2.以“科技成就与民族自豪感”为主题,举办一场小型演讲比赛。请你准备一篇演讲稿,结合“蛟龙号”等科技成就,阐述自己对民族自豪感的理解和感受。【参考答案】1.示例:深海的水压如此之大,“蛟龙号”是如何承受住这种压力而不被损坏的呢 深海中还有哪些未知的科学现象等待我们去发现 “蛟龙号”的探索对推动科学进步有哪些具体的贡献 2.略。快速梳理文章故事线和关键节点的方法:1.通读全文:快速地通读纪实类文章,对文章的大致内容、主题和整体风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这一过程中,不要过于纠结细节,重点是把握文章的轮廓。2.标记初步印象:标记出你感觉可能是文章关键的部分,例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重要事件、人物或者结尾处的总结性语句等。3.寻找关键事件:①人物的重要行动;②标志性时间点。4.确定故事线:①按时间顺序;②按逻辑关系;③提取关键节点。5.整理与呈现:①列表法;②思维导图法;③时间轴法。课文从人类对海洋的向往写起,引出“蛟龙”探海的背景。“蛟龙号”海试主要过程包括①从准备阶段到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所在海域进行海试,②天气不佳但现场指挥部最终决定按时下潜,③三名潜航员进入潜水器,④下潜过程中试验母船上紧张有序,⑤最终“蛟龙号”创造新纪录并与“神舟九号”互致祝福。关键节点如试验母船起航、海试当天的天气变化、出征仪式、下潜至新纪录深度以及海空互送祝福等,这些节点分别体现了海试的不同阶段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