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2课时【合作探究】揣摩·文章语言闻一多先生是著名诗人,本文的作者臧克家也是一位诗人。臧克家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亦师亦友的闻一多先生的高度赞扬,读来情真意切,意蕴丰富。本文对闻一多先生的叙述中,穿插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请用“我从文中‘ ’(字、词、句、段均可)品味到语言的诗意。因为 ,让我感受到 。”的句式,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参考答案】示例:①我从文中“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品味到语言的诗意。因为它运用了比喻、对偶和用典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具有形象美、音乐美。“钻探”这个词用得好,比“钻研”“研究”的词义程度更重,让我感受到闻一多先生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和研究之深。②我从文中“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品味到语言的诗意。因为“吃尽、消化尽”写出了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的殷切心情,“炯炯目光”写出了他目光的深邃与钻研的精深。“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寻找使中华民族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让我感受到闻一多先生炽热的爱国激情。③我从文中“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品味到语言的诗意。因为此处多用四字短句,语言简洁有力,节奏感强,结构整齐,精练含蓄,耐人寻味,具有音乐美。“目不窥园”用典,语出《汉书·董仲舒传》,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沥”是液体滴落的意思,让我感受到闻一多先生用心血一滴滴灌溉学术研究花朵的钻研精神。④我从文中“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品味到语言的诗意。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引用的修辞手法,将深宵灯火比作伴侣,写出了深夜孤灯相伴,闻一多先生刻苦钻研学问的情景,‘漂白了四壁’出自闻一多先生的诗《静夜》,让我感受到闻一多先生惜时如金、废寝忘食的探索精神。⑤我从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品味到语言的诗意。因为“不动不响,无声无闻”照应了下文“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写闻一多先生沥尽心血、埋头实干;“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闻一多先生字的工整,让我感受到其治学的一丝不苟。⑥我从文中对闻一多先生的外貌描写品味到语言的诗意。因为其抓住了人物特征,用了两个四字短语“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富有强烈的画面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个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者的形象,让我感受到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与敬佩之情。⑦我从文中“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品味到语言的诗意。因为“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使他分心。引用别人所称“何妨一下楼主人”,让我感受到闻一多先生用心之专。赏析·烈士形象1.作为学者和革命家,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请你默读课文,用“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的 学者/革命家,我从 中品读出来。”语句进行解说。2.请尝试用诗的形式,写下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歌。要求:选取课文中的词句进行组合,自创的诗句不超过全诗的五分之一;诗歌主题鲜明;字数不少于十行,题目自拟。【参考答案】1.示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珍惜时间、废寝忘食”的学者,我从“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中品读出来。闻一多先生是一位“默默无闻、潜心钻研”的学者,我从“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中品读出来。双重否定,突出了他的默默无闻和朴实无华。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我从他完成《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部作品中品读出来。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勇敢无畏、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革命家,我从“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动作、语言、外貌描写中品读出来。这凸显了闻一多先生誓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2.略。研读目标:品味文章语言的诗意。研读路径: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成语、四字词语和对句的运用,多义词的使用,饱含情感的叙述、描写和议论等。研读成果汇报:以“我从文中‘ ’(字、词、句、段均可)品味到语言的诗意,因为 ,让我感受到 。”的句式,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