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灼灼之心系九州 洋洋热血酬邦国单元设计大概念 通过精读批注,揣摩抒情效果,理解文章情感,感受家国情怀;把握抒情方式,归纳抒情技巧,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抒写家国情怀人文 主题 以“家国情怀”为主题,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爱我中华,传承家国情怀,永葆赤诚之心语文 要素 重视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继续学习精读,学习抒情方式,学做批注,学习选材和组材单元 情境 壮美河山,温暖家园。看我悠悠华夏,凝结出无数宏伟诗篇。班级拟开展“爱我中华”朗诵比赛,请结合第二单元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朗诵脚本单元 任务 通过学习本单元五篇文学作品,学习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技巧,读出感情;掌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家国情怀。在写作中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单元 目标 将理解: 1.深刻理解“天下国家”的丰富内涵,感受作者的情怀,懂得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2.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式和表达效果。 将做到: 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做到以声传情,体会文意,增强语感; 2.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把握作品的抒情方式; 3.细心揣摩文章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习做批注,用简练的语言写下自己的感悟、理解和评价; 4.选择一种文体形式,选取典型的材料,采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及修辞手法,写出“我”眼中的英雄,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情感体验第一课段 感受丰富情感 感知抒情方式新授课8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本单元课文体现的家国情怀,能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2.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体会作品的抒情方式。3.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习做批注。黄河颂1.走近作家作品,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确定朗诵基调。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受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3.借助课文批注,理解诗意,学习为诗歌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做批注。4.学习直接抒情的方式,欣赏诗歌之美。澎湃(pénɡ pài):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狂澜(lán):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哺(bǔ)育:喂养,比喻培养。【预习导学】 作家作品: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代表作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背景简介:1938年,抗日烽火已燃遍中华大地。同年秋冬,诗人和抗敌演剧第三队的同志们一起,常在大西北的黄河两岸行军,在敌后根据地活动。中国雄奇的山川,英勇的战士,时刻强烈地感动着诗人。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广大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一条河,为什么会承载着如此厚重的精神内核 中华民族和黄河有着怎样的血脉联络 请同学们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理解其中的情感内涵。《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其将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副壮阔的历史画卷,刻画出气势宏大的黄河形象,反映了中华儿女团结抗战的真实场面。【合作探究】初读诗歌 感音乐之美 诗歌是最精练的语言形式。学习诗歌要反复诵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这样才能感受诗歌语言的声韵美。(课上欣赏名家配乐朗诵《黄河颂》的视频,先谈感受再诵读)我来感受:我来诵读:(1)读准字音:找出你认为需要重点识记的字词。(2)读准节奏:在现代诗中,一般来说,单个的或意思相对独立的词、词组就是一个节奏。请用“/”给诗歌划分节奏,体会节奏美。(3)读出韵律:诗歌都讲究押韵,请同学们找出韵脚,重读韵字,感受韵律美。(4)读出情感:诗中有哪些朗读时需要重点突出的字词 分别要读出哪些情感 【参考答案】我来感受:示例:感受到黄河的雄浑豪迈、气势磅礴;感受到朗诵者慷慨激昂、心潮澎湃;感受到对黄河的热爱、赞美之情。我来诵读:(1)示例:山巅(diān)、劈(pī)成、气魄(pò)、狂澜(lán)、浊(zhuó)流、宛(wǎn)转、屏(píng)障、哺(bǔ)育、澎湃(péng pài)、九曲(qū)连环、一泻(xiè)万丈。(2)示例: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句式节奏和谐美。全诗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参差变化,既有对称整齐之美,又有错落奔放之美。(3)音调铿锵韵律美。全诗压“ɑn”“ɑnɡ”韵,音节洪亮,明快雄健,铿锵有力。隔二三句押韵,形成自然和谐的音韵。(4)①歌词与朗诵词之间要有较长的停顿。②要读出“赞”“颂”的语气,感情要深沉、悲壮。③“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此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该句及其后面的四个分句中,“滚滚”“奔”“澎湃”“掀”“劈”要重读,且后面的四个分句应该越读越激昂,以表现黄河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④“摇篮”“五千年”要重读,读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一泻万丈”“浩浩荡荡”要重读,读出黄河的巨大力量;“伟大坚强”“巨人”“屏障”要重读,读出黄河的伟大坚强。⑤“啊!黄河!”一句中的“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歌颂之意。⑥最后的两句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再读诗歌 赏结构之美读课文,批注并梳理诗歌结构。本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你认为朗诵词部分起了什么作用 歌词部分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再分层,熟背全诗,完成下面表格。朗诵词 歌词统领字:作用: 望黄河雄姿 望的视角 作用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近镜头特写 全景式俯瞰 颂的角度 颂的精神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历史贡献方面 赞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续表朗诵词 歌词地理特征方面内容 作用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了要学习黄河精神的誓言 照应前文,发出号召,卒章显志黄河颂【参考答案】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黄河奔流图点出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为全诗奠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引出下文的颂歌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横向描写黄河的流向 纵向展开到黄河两岸 远近结合,纵横交错,构成了一幅雄浑开阔、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势不可挡、坚不可摧的黄河立体画卷颂黄河贡献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赞颂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自然特点方面 赞颂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学黄河精神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伟大坚强 望 颂 学习研读诗歌 悟精神之美1.研读批注,习得方法。这篇课文,编者很用心地给我们做了批注。请同学们结合课后对批注的解释,理解批注。【课本批注示例】点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对段落作用的批注。“望”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有画面感。——是对字词作用的批注。转入“颂”。直抒胸臆。——是在提示诗歌的内容层次。“啊!黄河!”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是在赏析句子的作用。结尾铿锵有力,庄严豪迈!——是对结尾特点的评价。2.学做批注,运用方法。仿照课本示例,自选角度,对诗中最能体现黄河特点的词句进行批注,来品析黄河的形象。【参考答案】2.示例:①“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这个比喻表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②“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屏障”表明黄河像城防一样保卫着中华民族,尤其是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城防,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③“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伸出”将黄河拟人化,把黄河当作一个巨人,“巨人”身上有“千万条铁的臂膀”。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锐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能激发民族斗志。④“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第二人称“你”,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黄河无限丰富的生命,使她像母亲一样亲切深情。研读诗歌 悟精神之美请结合你对本诗的批注,赏析《黄河颂》美在哪里。《黄河颂》美在 ,从诗歌 等语句可以看出,运用了 的手法,强烈地表达/展现了 之情。(提示:从修辞手法、句式、情感、人称等角度思考)【参考答案】示例:1.《黄河颂》美在情感,是用呼告直抒胸臆的情感美,从诗歌“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你是伟大坚强”等诗句可以看出,运用了呼告的手法和感叹的句式,强烈地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赞美之情。2.《黄河颂》美在情感,是用感情强烈的词语直抒胸臆的情感美,从诗歌“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等诗句可以看出,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的决心。3.《黄河颂》美在情感,是直抒胸臆的情感美,诗歌多次运用第二人称,面对黄河直抒胸臆,情感更为直接、强烈,能使读者深受其炽热之情的感染。4.《黄河颂》美在画面,是一种镜头式的画面美,从诗歌“掀起万丈狂澜、奔向黄海之边、劈成南北两面”等语句可以看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出黄河雄健有力、滚滚东流、横贯中华的雄伟气势。5.《黄河颂》美在句式,是一种句式节奏的和谐美,从诗歌“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等语句可以看出,连续隔句押韵,体现出自然和谐的音韵美,长句舒缓,短句急促有力,长短变化参差,既有对称整齐之美,又有自由奔放之美。6.《黄河颂》美在句式,是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美。从诗歌“啊!黄河”被反复运用了三次可以看出,其在直接铺陈、渲染对黄河的热爱之情。学习朗诵的朗读符号(1)重音:重读(“·”)、尾音拖长(“——”)。(2)停连:短停顿(“/”)、长停顿(“//”)、 连读(“⌒”)。(3)语调:升调(“↗”)、调降(“↘”)、渐强(“<”)、 渐弱(“>”)(平调不用标),韵脚(“△”)。(4)节奏和感情基调用文字说明。批注:阅读文章时,对关键的词句、段篇,从语言特点、表达效果、思想内容、层次结构、艺术手法等多个角度,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批注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分析式批注、概括式批注、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联想式批注、赏析式批注、评价式批注、补充式批注等。现代诗的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赏析:一、语言之美用词特点:精准性、创新性、音乐性。句式结构:长短交错、分行排列、回环往复。二、意象之美意象的选择:独特性、普遍性与个体性结合。意象的组合:逻辑性组合、跳跃性组合。三、情感之美情感的真挚性、情感的深度与广度。四、意境之美意境的营造、意境的创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