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老山界第2课时【合作探究】明信片微定制,感悟环境艰苦欢迎大家来到文化驿站,这里有描写课文中三种景物的贴纸,请写下你的赏析与感悟,定制个性明信片吧!环境一: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环境二: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环境三: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跑得真快。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参考答案】环境一:示例:“之”字形说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跟星光连接”说明山势之高大险峻;“许多”既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在攀登,又说明山路的曲折陡峭; “奇观”表现了人物、夜色、高山交织在一起的壮观而奇特的景象。环境二:示例:①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各种不可捉摸、难以言状的声响写得活灵活现,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声音的变化。且句子短小而整齐,形象丰富而生动。②调动了多种感官进行描写。句子先写视觉感受,后写听觉感受。写视觉感受时,按照“看”的自然顺序来写,即先写醒来时看到的星空,再写四周的山峰,最后写山路上的篝火,由此自然过渡到听觉。作者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来写听觉感受,突出了山的寂静,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③多角度运用对比手法。有寂静与声响的对比、远与近的对比,还有大与小的对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突出了山的寂静。环境三:示例:景色明朗、清新,表达了战士们克服困难后欢畅、轻松的心情,营造了一种前景光明的美好意境。小结: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真实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拟写纪念碑文,厚植长征精神1.巍巍老山界,传奇英雄山。作者在文中写道“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今天,我们重走长征路,攀登老山界,想在山顶立一块石碑作为纪念,你准备在石碑上写什么 2.拓展延伸——探究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参考答案】1.示例:①追寻红军足迹,传承长征精神。②今日重登老山界,红军精神记心间。③星夜翻山不怕险,革命意志高如天。2.长征精神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超越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意识形态界限,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曾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感慨道:“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我们可以在文中勾画描写环境的语句,赏析这些语段好在哪里。三步精准赏析修辞句 第一步:结合句子的特点判断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要写全)。 第二步:结合语境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内容或特点。 第三步:指出这些修辞手法在文章内容、结构、主题上起了什么作用。【参考答案】课堂总结悬崖峭壁、山高路险路窄石硬、寒气逼人粮食奇缺、肚子饥饿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