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主题二 任务五学习探究新工具(桂科2025版)八年级下1核心素养目标3活动目标5练习提升7拓展延伸2新知导入4新知讲解6开拓视野活动日志801核心素养目标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设计弱势群体物联网应用时,考虑数据安全与伦理,如语音避障系统的密码防护与数据脱敏处理。会用mPython编写传感器代码,利用平台生成图表,提出数据异常报警等优化方案。能将实验分解为数据采集、传输、分析模块,理解传感器校准与阈值判断逻辑,完善物联网系统流程图。能通过实验案例识别物联网数据的价值,如用传感器替代人工记录;关注气象数据对比及设备漏洞可能导致的隐私泄露风险。02新知导入在我看来,计算机计算机依靠传感器来接收外界的信息。就像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一样,传感器可以感知光、声音、温度、压力等各种物理量,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例如,摄像头就是一种图像传感器,它可以将外界的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让计算机能够处理和分析。编码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密码世界。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在计算机的世界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课上,老师利用距离传感器帮助同学们理解距离、半径、直径等概念;物理课上老师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帮助同学们加深对速度的理解。物联网技术让许多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化,为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02新知导入传统测重力实验有什么不足?人工加砝码时要同时看测力计刻度,容易读数不准或记录错数据。02新知导入思考物联网对实验数据存储有什么帮助?在我看来,计算机计算机依靠传感器来接收外界的信息。就像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一样,传感器可以感知光、声音、温度、压力等各种物理量,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例如,摄像头就是一种图像传感器,它可以将外界的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让计算机能够处理和分析。编码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密码世界。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在计算机的世界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前手写表格可能弄丢或抄错,现在数据直接存在云端,随时用电脑或手机调取分析,还能分享给同学一起讨论,实验效率提高了。02新知导入在我看来,计算机计算机依靠传感器来接收外界的信息。就像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一样,传感器可以感知光、声音、温度、压力等各种物理量,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例如,摄像头就是一种图像传感器,它可以将外界的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让计算机能够处理和分析。编码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密码世界。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在计算机的世界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测重力实验中人工读数的误差,在力传感器自动上传数据并生成线性图表的系统中被显著降低。物联网平台的云端存储功能,让实验数据可随时调取分析,避免了手写表格丢失或抄错的风险。02新知导入讨论三人一组进行交谈,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一说你在学习上曾经遇到过哪些令人难以理解的概念或内容。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并展开讨论,看看它们能否通过物联网技术解决。03新知讲解小组成员问题记录:小明:数学课上的“速度-时间图像”看不懂,总想不通为什么曲线是那样画的。小红:生物课的“种子发芽实验”结果不稳定,自己每天手动记录总出错。小刚:地理课的“气候类型”死记硬背,搞不清真实数据怎么对应。讨论解决思路(物联网技术):小明的问题:用物联网测速小车,自动生成速度变化曲线图。小红的问题:用温湿度传感器+摄像头监控种子,平台自动记录发芽天数、环境数据,省去手写表格。小刚的问题:用物联网气象站对比不同地区温湿度数据(比如海南和内蒙古),直接看平台图表区分气候类型。思考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是一个科学实验,实验者需要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不同质量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实验结束后,还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探讨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能否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展这一探究实验呢?请你思考以下问题:03新知讲解思考1.该科学实验涉及哪些实验量?哪些实验量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获得?03新知讲解需要测量的量:质量(用砝码)、重力大小(用传感器测)。物联网能直接获取的量:重力大小(通过力传感器自动测量)、时间(数据上传时间自动记录)。例子:传统实验要一边加砝码一边盯着测力计读数,手忙脚乱;用物联网的话,加砝码后数据自动生成曲线图,还能标出哪次测量可能有问题,超省心!思考2.与传统的实验方法相比,利用物联网技术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有哪些优势?03新知讲解自动记录数据:传感器测完重力直接传到电脑或手机,不用手写表格,避免抄错。实时看结果:比如加一个砝码,图表立刻显示重力变化,能马上发现“质量越大,重力越大的规律”。数据存云端:实验后随时登录平台查看,还能分享给同学一起分析。减少人为误差:传感器比弹簧测力计更精准,不会因“看刻度不准”出错。探究请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探究系统的基本功能需求完成以下任务。03新知讲解探究1.需求分析及功能实现。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利用该系统测量不同质量物体的重力,以及分析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请分析各个环节的功能需求及用到的实验设备、平台,并填写在横线上,完成图2-5-1。03新知讲解探究采集数据环节:通过 重力传感器 采集数据传输与存储环节:将获取的数据发送并存储在 云 平台上分析处理数据环节:利用 云 平台上的数据,分析 线性关系03新知讲解探究2.算法分析及流程图完善。将图2-5-2中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并从中选择合适的图形在右边绘制出完整的流程图。03新知讲解探究开始设置网络及物联网络服务平台获取 传感器 数据上传数据到 云 平台数据 是否在阈值区间结束03新知讲解小贴士力传感器是用于测量力的大小的I2C通信类设备(见图2-5-3)。力传感器中间按钮为置零按钮,测量数据前需按下置零按钮进行校准。测量时,需要将物体水平放置在圆盘上。03新知讲解做中学模拟搭建“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探究系统。1.硬件清单:主控板x1、力传感器x1、4Pin线x1、Type-C数据线x1、砝码多个带有热点功能的计算机x1。03新知讲解做中学2.连接设备。用4Pin线将主控板和相关传感器连接起来(见图2-5-4),并通过Type-C数据线接入计算机。03新知讲解做中学3.程序编写。(1)进入物联网服务平台,添加项目及设备,完成各项配置。(2)打开mPython软件,添加网络应用,编写程序。03新知讲解做中学①将重力测量值显示在OLED屏上,代码如图2-5-5所示。03新知讲解做中学②发送数据至物联网服务平台,完整代码如图2-5-6所示。03新知讲解做中学4.程序测试。①运行程序,查看结果,如图2-5-7所示。03新知讲解做中学②逐级增加砝码,将显示屏上的数据记录在表2-5-1中。03新知讲解实验次数 1 2 3 4 ......质量m/kg 0.1 0.5 1 2 ......重力G/N 1.02表2-5-1做中学5.分析处理数据从物联网服务平台生成的可视化图表(见图2-5-8 )可知,当质量逐渐增加时,重力一段一段地变大。03新知讲解做中学6.实验结论。综上可知: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但实验中因传感器或设备反应延迟,重力显示为阶段性增大(质量增加时,重力先变大,停一会儿,再继续变大)。这说明重力大小确实与质量有关,但测量设备可能存在微小误差。03新知讲解讨论基于物联网技术开展学习探究活动,你能否总结出相关的操作步骤或方法?谈谈你对“物联网技术是一种支持学习探究活动的新型工具”的理解。03新知讲解操作步骤:①连设备(传感器+主控板+电脑)→ ②绑设备(物联网平台配置)→ ③写代码测重力并传数据 → ④加砝码看图表 → ⑤分析“质量越大,重力越大”。物联网技术的作用:能自动记录数据、生成曲线图(比如“重力一段段变大”),还能用手机远程看实验,像给科学课装了个“智能小助手”,让学习更省事、更有趣!任务拓展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哪些科学实验中呢?请选择其中一个,提出你的实践思路。03新知讲解选主题:挑个你关心的,如家里植物或房间温度。找设备:找个能测数据的小物联网设备。连设备:把设备连手机或电脑,看实时数据。观数据:看数据变化,想它意味着什么。得结论:根据数据,简单说出你的发现。分享它:告诉家人朋友你的发现。物联网技术像小魔法,让东西能“说话”。用它来探究,就像有个小助手帮你“看”。看看数据,学学新东西,学习更好玩。小结03新知讲解拓展在我们温馨的社会大家庭中,每一位成员都值得被关怀与呵护,尤其是那些在生活中面临诸多不便的弱势群体。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款物联网创意应用,以科技之光点亮他们的日常。例如:针对肢体行动不便的群体,可以设计智能环境监测系统;为便利视障人士安全出行,可以设计语音避障系统……03新知讲解04拓展延伸物联网数据安全挑战设备漏洞:智能设备存在安全缺陷时,可能被远程操控泄露信息。数据拦截:传输中的物联网数据可能被黑客中途窃取或篡改。04拓展延伸物联网数据安全挑战密码风险:简单密码易被破解,导致设备控制权丢失。隐私泄露:联网设备可能收集家庭作息等敏感数据并外泄。04拓展延伸物联网数据安全挑战网络攻击:黑客攻击可能让城市物联网系统(如电网)瘫痪。数据倒卖:部分企业非法交易用户数据牟利,侵犯个人权益。07活动日志活动日志 班级:XX 姓名:XX活动名称 学习探究新工具活动环节 1 了解实验原理 口 2 掌握实验需求与流程 口 (在对应环节画V)活动完成内容 模拟搭建“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探究系统活动完成度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100%)活动小结 问题与反思:语法错误、编辑错误。改进的方法:加强对科学实践方法的理解。08板书设计学习探究新工具1.进行新知引入2.了解实验原理3.掌握实验需求与流程4.完成课堂练习5.进行知识拓展09课后作业01根据本课内容,绘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探究系统的流程图。09课后作业02学完本节课,和同学们讨论“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数据。09课后作业1、小红在生物课的“种子发芽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物联网技术如何解决?( )A. 用测速小车记录生长速度 B. 用摄像头手动拍摄发芽过程 C. 用温湿度传感器和摄像头自动记录数据D. 用地理气象站调整温度2、在“重力与质量关系”实验中,物联网技术无法直接测量的量是?( )A. 重力大小 B. 数据上传时间 C. 物体质量 D. 环境温度3、物联网技术相比传统实验的优势不包括以下哪项?( )A. 自动生成数据图表 B. 需要手动记录所有数据 C. 实时查看实验结果 D. 减少人为读数误差4、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小刚解决地理课“气候类型”问题的方案是?( )A. 用测速小车对比两地速度 B. 用摄像头拍摄气候图片 C. 手动记录温度变化 D. 用物联网气象站对比温湿度数据CCBD09课后作业6、请简述物联网技术在“重力与质量关系”实验中的操作步骤。7、使用力传感器前需要按下置零按钮校准。( )8、物联网实验数据只能存储在本地计算机中。( )9、重力实验中,传感器显示重力“阶段性增大”说明实验结论错误。( )操作步骤为:①连接传感器、主控板和电脑;②在物联网平台绑定设备并配置参数;③编写程序测量重力并上传数据;④逐步增加砝码,观察实时生成的数据图表;⑤分析图表得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结论。物联网技术通过自动记录和实时显示数据,使实验更高效、直观。错对错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桂科2025版】信息科技 八年级下册 主题二 任务五 《学习探究新工具》 课件.pptx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