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第3节 建构原子模型 第2课时教案课 题 第二章 第3节 建构原子模型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描述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格;描述离子的形成过程。 科学思维:通过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学会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钠与氯气反应,能准确描述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现象。 态度责任: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关注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教学重点 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单位等;掌握离子的形成过程和离子的分类。教学难点 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离子的形成过程。教学方式 讲授式、研讨式、探究式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演示PPT3、4】 提问: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虽然很小,但也有质量,怎么表示原子质量方便记忆和书写呢? 【演示PPT5】 展示表格请学生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几种原子的质量。 过渡:为了方便表示原子的质量,我们引入了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演示PPT6】 提问: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呢?它有计算公式吗?它的单位和符号是什么呢? 【演示PPT7-8】 解答并板书: 一、相对分子质量 1.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Ar)= 3.单位:“1”。 【演示PPT9】 展示相对原子卡通图并以氧原子为例讲解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并阐述这种计算方法也比较繁琐。 提问:那有没有一种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呢? 【演示PPT10】 展示表格。 提问:阅读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启发?请分组讨论。 解答: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质子和中子。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板书: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演示PPT11】 展示表格。 总结:通过分析表格中几种常见的原子质子数、中子数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我们再次得出了下面的结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请同学们记住这个公式,在后续的计算中会经常用到这个公式。 【演示PPT12】 展示表格并布置任务:相对原子质量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到。请查阅核电荷数1~18的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并填写在表中。 离子 【演示PPT13-14】 演示实验并要求学生写出实验现象。 提问: 上述实验中,从微观角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了呢? 【演示PPT15】 播放《钠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视频。 【演示PPT16】 展示微观示意图,并总结钠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最得到一个电子后形成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氯化钠的过程。 板书: 二、离子 1.Na Na+ 2.Cl Cl- 【演示PPT17】 展示并讲述离子的定义、分类,并强调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板书: 离子的定义:带电的微粒称为离子。 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演示PPT18】 提问: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什么有关呢? 总结: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原子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 【演示PPT19】 拓展延伸: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诞生 【演示PPT20、21】随堂练习 【演示PPT22】课堂小结 【演示PPT23】布置作业 观看、思考。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几种原子质量。 阅读课本并总结。 理解并记忆。 思考。 分组讨论。 仔细观察表格。 填写表格。 观察实验并写出实验现象。 倾听并了解。 通过展示、类比、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习兴趣。 为下面引出相对原子质量做铺垫。 培养学生阅读、总结能力。 帮助学生梳理并总结相对原子质量相关知识 为下文引出用质子数和中子数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做出铺垫。 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通过几种常见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与相对原子质量关系,让学生了解相对分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的原因。 让学生学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帮助学生梳理离子的定义及分类。板书设计 第3节 建构原子模型 第2课时 一、相对原质量 1.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Ar)= 3.单位:“1”。 二、离子 1.Na Na+ 2.Cl Cl- 3.离子的定义:带电的微粒称为离子。 4.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共23张PPT)第2课时第3节 建构原子模型科学思维:通过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学会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探究实践:通过观察钠与氯气反应,能准确描述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现象。态度责任: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关注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科学观念:描述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格;描述离子的形成过程。日常生活中的物质都有质量,如:一个苹果的质量约是300克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是50 kg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虽然很小,但也有质量,怎么表示原子质量方便记忆和书写呢?科学家测得一些原子的质量,用科学计数法如何表示呢?1个原子 真实质量/kg 科学计算法表示氢原子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1674 kg碳原子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993 kg氧原子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2657 kg铁原子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9288 kg1.67×10-27 kg1.993×10-26 kg9.288×10-26 kg2.657×10-26 kg即使用科学记数法,原子的质量也非常难记忆。(1)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2)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3)相对原子质量的表示符号和单位?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碳-12原子,它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kg碳-12原子碳-12原子的1/12质量约等于1.66×10-27kg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氧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计算方法:相对原子质量(Ar)=原子的实际质量1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112相对原子质量(Ar )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实际质量是称量出来的真实质量,单位是“千克”。碳-12原子是指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氧的相对原子质量=2.66×10-261.66×10-27≈16计算繁琐简便算法?阅读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启发?微粒 质量/kg 相对质量 注释碳原子 1.993×10-26 12 6个质子、6个中子质子 1.6726×10-27 1 质子质量≈中子质量中子 1.6749×10-27 1 电子 9.1101×10-31 1/1 836 电子的质量是质子质量的1/1 836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质子和中子。质子、中子、电子的相对质量原子种类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质子数 中子数 氢 1 0 1 1碳 6 6 6 12氧 8 8 8 16钠 11 12 11 23镁 12 12 12 24铁 26 30 26 5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到。请查阅核电荷数1~18的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并填写在表中。元素 的核 电核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相对 原子 质量取一瓶氯气,用镊子夹一小块钠放入燃烧匙中,点燃钠,将燃烧匙伸入氯气瓶中,反应结束后观察瓶内的物质。探索活动: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上述实验中,从微观角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了呢?探索活动: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钠在氯气中的燃烧0.25失去1个电子+11质子数>电子数Na++11质子数=电子数Na0.25+17质子数=电子数Cl+17质子数<电子数Cl-阳离子阴离子NaCl静电作用Cl-Na+得到1个电子带电的微粒称为离子。1.离子的定义:1.离子的分类: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带正电的离子,Na+带电的微粒带负电的离子,Cl-均达到稳定结构。2.离子的分类: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微粒。(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微粒。(质子数<电子数)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例如氯化钠)+12Mg2+失去2个电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12Mg+8O2-得到2个电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8O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原子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什么有关呢?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诞生美国的尼尔厄兰得在1957年提出以碳12原子的1/12为基准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案,这一方案得到德国著名质谱学家马陶赫的支持。1960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接受了这项建议,于是一个被世界公认的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诞生了。在这之前,道尔顿曾以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标准。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B.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C.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g”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是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故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1.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CA.结构示意图为 的粒子一定是氖原子B.M2+的核电荷数是12,则其核外电子数为14C.Na和Na+的化学性质相同D.原子变成离子时,得失电子都有可能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也可能是离子,故A选项错误;M2+的核电荷数是12 ,其核外电子数为10,故B选项错误;钠离子和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定义公式相对原子质量(Ar)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一个碳-12原子质量规律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中子数带电荷的微粒阴离子阳离子氯化钠的形成离子定义分类形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章 第3节 建构原子模型 第2课时 教案.docx 第二章 第3节 建构原子模型 第2课时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