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仪小天使,校园绽放文明花》主题班会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生《文明礼仪小天使,校园绽放文明花》主题班会教案

资源简介

小学生《文明礼仪小天使,校园绽放文明花》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背景
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文明礼仪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校园生活中,部分学生仍存在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表现。鉴于教学条件限制,无法借助多媒体展示丰富资料,本次班会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讲述、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榜样示范等,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明礼仪的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让文明之花在校园中绽放。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学生能够清晰阐述文明礼仪的具体内涵,包括语言文明、行为文明、仪表文明等方面的要求。
准确识别校园生活中文明与不文明的行为表现,明确其对个人形象、人际关系及校园环境的影响。
(二)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内心对文明行为的向往和追求。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其明白个人的文明行为与班级、学校的荣誉息息相关,从而积极主动地践行文明礼仪。
(三)行为目标
引导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规范,从日常小事做起,如礼貌待人、爱护环境、遵守秩序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鼓励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也能积极传播文明礼仪,发挥“文明礼仪小天使”的辐射作用,带动身边的人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氛围。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全面深入地讲解文明礼仪在校园生活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和重要性,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认知。
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身行为,掌握在不同情境下践行文明礼仪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难点
在缺乏多媒体辅助的情况下,生动形象地呈现文明礼仪的抽象概念和丰富内涵,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引导学生将文明礼仪的认知转化为长期稳定的实际行动,克服学生在行为养成过程中的反复性和随意性,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四、教学方法
(一)故事启迪法
讲述蕴含文明礼仪教育意义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自然导入主题,让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文明礼仪的力量。
(二)案例分析法
选取贴近学生校园生活的文明与不文明行为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三)角色扮演法
创设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如课堂、课间、食堂、操场等,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文明礼仪在人际交往和校园活动中的重要性,增强情感体验。
(四)小组讨论法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与文明礼仪相关的话题,如“如何在校园中做到文明交往”“怎样维护校园环境的整洁”等,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相互学习,拓宽学生对文明礼仪的理解和认识。
(五)榜样示范法
邀请校园内文明礼仪表现突出的学生或老师作为榜样,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做法,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标杆,激发学生向榜样看齐的积极性。
五、教学准备
广泛收集与文明礼仪相关的故事、案例,涵盖校园生活的各个场景,进行精心整理和筛选,确保故事生动有趣、案例典型真实。
准备便签纸和笔,供学生记录思考内容、撰写文明礼仪承诺书。
制作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题目卡片,题目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积极参与。
联系校园内文明礼仪方面的榜样人物,邀请其参与班会分享事迹,或提前了解身边表现优秀学生的事迹,安排其在班会上发言。
准备小奖品,如文明礼仪主题的书签、贴纸、笔记本等,用于奖励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设计课堂反馈表,让学生在班会结束后填写对文明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自己的收获和建议,以便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活动:同学们好!在开始今天的班会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一个美丽的校园里,有一位叫明明的小朋友。一天课间休息时,明明在走廊上奔跑玩耍,不小心撞到了一位抱着书本的老师。明明没有停下脚步,也没有说对不起,就继续跑开了。老师手中的书本散落一地,脸上露出了无奈的表情。又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提问问题,明明不等老师叫他,就大声地说出答案,还嘲笑其他回答错误的同学。同学们都不太喜欢和明明一起玩,明明自己也觉得很孤单。后来,明明在老师的教导下,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他开始努力改正,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课间不再奔跑打闹,在课堂上也学会了尊重他人,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慢慢地,同学们都愿意和明明做朋友了,明明也变得更加开心和自信。大家说,明明前后的变化大不大呀?(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配合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活动:学生们认真倾听故事,听到明明的不文明行为时,有的学生可能会皱起眉头;听到明明的改变时,露出欣慰的笑容。纷纷回答:“变化大!”
教师引导:那是什么导致了明明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对啦,是文明礼仪。文明的言行举止能让我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美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成为“文明礼仪小天使”,让文明之花在我们的校园绽放。
(二)认识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的内涵:同学们,文明礼仪包含很多方面。首先是语言文明,比如我们要使用礼貌用语,像“请”“谢谢”“对不起”“您好”等。当我们向别人求助时,说一声“请”,会让人感觉很舒服;当别人帮助了我们,说一声“谢谢”,是对别人的尊重和感激。其次是行为文明,在校园里,我们要遵守秩序,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靠右行;要爱护公共财物,不随意破坏桌椅、墙壁等。还有仪表文明,我们要保持衣着整洁,头发整齐,展现出小学生阳光、积极的精神风貌。大家能举例说说生活中这些方面的文明行为吗?(教师用简洁易懂的语言阐述文明礼仪的内涵,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发言:学生思考后发言,如“在借同学东西时说‘请’,用完后说‘谢谢’是语言文明”“在图书馆安静看书,不大声喧哗是行为文明”“每天穿干净整洁的校服是仪表文明”。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都非常好,这些都是文明礼仪的具体体现。文明礼仪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阳光和雨露,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温暖、美好。它不仅展示了我们个人的修养,还影响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三)校园中的文明与不文明
案例呈现:老师给大家讲几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案例,大家分组讨论这些行为是文明还是不文明,为什么。案例一:课间休息时,小红和几个同学在教室里大声吵闹,影响其他同学学习。案例二:小刚在食堂打饭时,不排队,直接插队到前面。案例三:小丽主动捡起操场上的垃圾,扔进垃圾桶。(教师将案例写在黑板上)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围绕案例展开热烈讨论。每个小组分析案例中的行为,如“小红在教室里大声吵闹,破坏了学习氛围,是不文明行为”“小刚插队打饭,违反了食堂秩序,对其他同学不公平,也是不文明的”“小丽主动捡垃圾,爱护校园环境,是文明行为”。
小组汇报: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可补充不同观点。教师适时引导和点评,强化学生对文明与不文明行为的判断。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行为对个人、班级和校园环境的影响,如不文明行为会破坏班级形象、影响同学关系,文明行为能让校园更加整洁、和谐。
(四)角色扮演:校园生活场景
场景设定与角色分配:接下来,我们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老师给出几个校园生活场景,比如课堂上老师提问、课间在走廊上行走、在食堂就餐、在图书馆借阅书籍等。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角色分配,分别扮演老师、学生等角色。在表演的时候,要根据我们刚刚学到的文明礼仪知识,展示正确的行为举止。(教师将场景卡片发给各小组,每个小组4-6人,引导学生明确角色)
小组表演:各小组开始排练,然后依次上台表演。表演过程中,学生们生动展现出不同场景下的文明礼仪行为。如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洪亮、有礼貌;在走廊上,学生们靠右行走,轻声慢步;在食堂就餐时,自觉排队,文明就餐,饭后主动清理桌面。
讨论与分析:表演结束后,全班一起讨论。针对每个小组的表演,分析角色的行为是否符合文明礼仪规范,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明礼仪在校园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强化正确的行为习惯。
(五)小组讨论:如何成为文明礼仪小天使
讨论题目与分组:老师给出一个讨论题目:“在校园生活中,我们如何从自身做起,成为文明礼仪小天使?”将大家分成小组,每组围绕这个题目展开讨论。可以从语言、行为、仪表等方面思考,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要总结出几点具体的做法。(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6人,发放便签纸,让学生记录讨论要点)
小组讨论:各小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在语言方面,要使用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粗话。”有的学生说:“在行为方面,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课间不打闹,爱护校园环境。”还有学生说:“在仪表方面,要保持校服整洁,红领巾佩戴整齐。”
小组汇报与总结: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教师对各小组的汇报进行总结和点评,提炼出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的做法,如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随手关灯节约能源等。将这些做法整理成“文明礼仪小天使行动指南”,供学生参考和践行。
(六)榜样的力量
榜样分享:在我们的校园里,有很多文明礼仪小天使。今天,老师邀请到了[榜样姓名]同学,他/她在文明礼仪方面一直表现得非常出色,下面请他/她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和做法。(榜样同学上台分享,如讲述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何做到文明礼貌待人、积极维护校园环境等,分享自己在践行文明礼仪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互动交流:榜样同学分享结束后,其他学生可以向他/她提问,如“你是怎么做到每天都使用文明用语的?”“当看到别人不文明行为时,你是怎么做的?”通过互动,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榜样的行为动机和具体做法,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的热情。
教师点评:教师对榜样同学的分享和行为给予高度肯定和赞扬,强调榜样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文明礼仪的践行者和传播者。鼓励其他学生以榜样为标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践行文明礼仪。
(七)文明礼仪承诺
承诺书写: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对文明礼仪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在,请大家拿出一张便签纸,写下自己的文明礼仪承诺。可以是在某个方面要践行的具体文明行为,比如“我承诺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尊重老师和同学”“我承诺在校园里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爱护校园环境”等。(学生认真思考,写下自己的承诺,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承诺分享:写完后,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分享自己的文明礼仪承诺,让大家共同见证。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感受彼此的决心。(几位学生上台分享,如“我承诺每天早上见到老师和同学都主动问好,用微笑传递文明”“我承诺在课间休息时,文明玩耍,不做危险动作,不打扰他人”)
承诺张贴:最后,大家将自己的文明礼仪承诺便签纸贴在教室后面的“文明礼仪承诺墙”上,时刻提醒自己遵守承诺,践行文明礼仪。(学生将便签纸贴在承诺墙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营造浓厚的文明礼仪氛围)
(八)总结与寄语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学习了文明礼仪知识,了解了文明礼仪的内涵,分析了校园中的文明与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有趣的角色扮演和热烈的讨论,还聆听了榜样的故事,许下了自己的文明礼仪承诺。文明礼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财富,希望大家将今天所学牢记心中,从点滴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礼仪。
教师寄语:老师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文明礼仪小天使,我们的校园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文明之花。让我们携手共进,用文明的言行举止,为我们的校园增添光彩,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文明之风吹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伴随我们茁壮成长!
七、教学延伸
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岗”,每天安排学生轮流担任监督员,在校园内巡视,监督和提醒同学们遵守文明礼仪规范。每周对表现优秀的监督员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文明礼仪监督工作中。
开展“文明礼仪之星”评选活动,每周评选出在文明礼仪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表彰和宣传,将“文明礼仪之星”的照片和事迹张贴在班级荣誉栏中,树立更多身边的榜样,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
组织文明礼仪实践活动,如走进社区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参与校园文明环境整治行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文明礼仪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向社会传播文明礼仪正能量。
八、注意事项
在案例讨论、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和想法,营造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提出的新颖观点和想法,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学生分享文明礼仪承诺时,引导其他学生以欣赏和鼓励的态度倾听,避免嘲笑或打击同学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承诺内容,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确保承诺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关注学生在班会后的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