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浓度积常数)(共1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2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浓度积常数)(共13张PPT)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一节 沉淀溶解平衡
第2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浓度积常数)
任务一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浓度积常数
1. 概念: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也存在平衡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符号为Ksp。
2. 表达式:
AgCl (s) Ag+(aq) + Cl- (aq)
Ksp=
Fe(OH)3(s) Fe3+(aq)+3OH-(aq)
Ksp=
AmBn (s) mAn+(aq) + nBm- (aq)
Ksp=cm(An+)·cn(Bm-)
3.影响Ksp的因素:
① 溶度积Ksp值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② 一般温度升高,Ksp增大,但Ca(OH)2相反。
固体浓度视为定值
任务一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浓度积常数
溶度积(Ksp)与溶解度的关系
难溶物 Ksp(25 oC) 溶解度(S) 难溶物 Ksp(25 oC) 溶解度(S)
AgCl 1.8×10-10 1.5×10-4 BaSO4 1.1×10-10 2.4×10-4
AgBr 5.4×10-13 8.4×10-6 Mg(OH)2 5.6×10-12 6.9×10-4
AgI 8.5×10-17 2.1×10-7 Fe(OH)3 2.6×10-39 3.0×10-9
同种类型物质
(阴阳离子比一致)
Ksp与溶解度呈正比
不同类型物质
Ksp不能直接用于比较溶解度
①对于同类型物质,Ksp越大,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②对于不同类型的物质,Ksp不能直接作为比较依据,而应通过计算将Ksp转化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确定溶解能力的强弱。
4.Ksp的意义:
任务二 浓度积的应用
1.判断是否达到沉淀溶解平衡
对于反应:
离子积 Q
任意时刻:
平衡状态:
溶度积
Qc>Ksp时,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达到平衡
Qc=Ksp时,沉淀与饱和溶液的平衡
Qc练习:将4×10-3mol·L-1的AgNO3溶液与4×10-3mol·L-1的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能否有沉淀析出?[Ksp(AgCl)= 1.8×10-10]
Q = c(Ag+)·c(Cl-)
> Ksp
= 2 ×10-3× 2 ×10-3 = 4.0 ×10-6
任务二 浓度积的应用
2.判断溶液中离子是否沉淀完全
练习:1 mL 0.012 mol/L的 NaCl溶液与1 mL 0.010mol/L AgNO3溶液充分反应,溶液中Ag+的浓度是多少?是否沉淀完全?[Ksp(AgCl) = 1.8×10-10 ]
c(Cl-) =
1 mL×0.012 mol/L-1 -1mL×0.010 mol/L
1 mL+1 mL

0.001 mol/L
c(Ag+) =
Ksp
c(Cl-)

1.8×10-7 mol/L

0.001
1.8×10-10
Ksp = c(Ag+)·c(Cl-) = 1.8×10-10
反应完全的标志:一般情况,当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小于1×10-5 mol/L时,化学上通常认为生成沉淀的反应就进行完全了,认为该离子除杂干净。
< 1×10-5 mol/L
溶解度小的先沉淀
任务二 浓度积的应用
3.判断沉淀生成的顺序
练习:已知Ksp(AgCl)= 1.8×10-10,Ksp(Ag2CrO4)= 1.1×10-12,向浓度均为0.01mol·L-1的Cl-和CrO42-的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Cl-和CrO42-谁优先沉淀?
AgCl沉淀时需要的离子浓度小,AgCl先沉淀
Ksp(AgCl) = c(Ag+) · c(Cl-)= 1.8×10-10
c(Ag+) =1.8×10-8mol·L-1
Ksp(Ag2CrO4) = c2(Ag+) · c(CrO42-)= 1.1×10-12
c(Ag+) =1.05×10-5mol·L-1
任务二 浓度积的应用
4.计算某离子开始沉淀、完全沉淀的pH值
练习:实验测得某水样中的铁离子的浓度为0.001mol·L-1,若要使水中的Fe3+开始转化为沉淀和溶液中Fe3+沉淀完全,则溶液的pH值至少要控制的范围?[已知Fe(OH)3的Ksp为1×10-39]
Ksp=c(Fe3+) ·c3(OH-)=1×10-39
c(OH-)=1×10-12mol·L-1
c(H+)=1×10-2mol·L-1
pH=2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溶液中c(Fe3+)=1×10-5mol·L-1就可以认为沉淀完全
c(OH-)=1×10-11.3mol·L-1
c(H+)=1×10-2.7mol·L-1
pH=2.7
任务二 浓度积的应用
5.计算溶液中离子浓度比
练习:25 ℃,反应CaSO4(s)+CO32-(aq) CaCO3(s)+SO42-(aq)达到平衡时,求:溶液中c(CO32-):c(SO42-) 的比值 ?(已知:Ksp(CaSO4) =4.8×10-5,Ksp (CaCO3) =3×10-9)
c(CO32-)
c(SO42-)
CaSO4(s) Ca2+(aq) + SO42-(aq)
CaCO3(s) Ca2+(aq) + CO32-(aq)
Ksp=c(Ca2+)·c(SO42-)
Ksp=c(Ca2+)·c(CO32-)
=
c(CO32-) ×
c(SO42-) ×
c(Ca2+)
c(Ca2+)
=
Ksp(CaCO3)
Ksp(CaSO4)
=
3×10-9
4.8×10-5
1.6×104
=
任务三 沉淀溶解平衡图像
t ℃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曲线的点表示达到溶解与沉淀平衡——此时为饱和溶液;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
此时为过饱和溶液
离子过多,
向着结合析出沉淀的方向移动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
此时为不饱和溶液
离子过少,
向着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1.c(Mm+)-c(Nn-)图像
硫化汞(Hg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红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T1A.图中a点对应的是T2温度下HgS的不饱和溶液
B.图中p、q点对应的Ksp的关系为Ksp(p)C.向m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少量Hg(NO3)2固体,
HgS的Ksp减小
D.升高温度,可实现由p点向q点的移动
C
任务三 沉淀溶解平衡图像
1.c(Mm+)-c(Nn-)图像
课堂练习
常温下,难溶物Y2X与ZX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定义其坐标图示:p(A)=-lg c(A),Mn+表示Y+或Z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M表示Y2X的溶解平衡曲线
B.常温下,Y2X的分散系在c点时为悬浊液
C.向b点溶液中加入Na2X饱和溶液,析出ZX固体
D.ZX(s)+2Y+(aq) Y2X(s)+Z2+(aq)的平衡常数K=1014
2.pc(Mm+)-pc(Nn-)图像
课堂练习
3.c(Mm+)-pH图像
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的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Ksp[Fe(OH)3]B.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C.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
D.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B
课堂练习
4.pc(Mm+)-pH图像
25 ℃时,Fe(OH)2和Cu(OH)2的饱和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lg c(M2+)]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温度下Ksp[Cu(OH)2]A.曲线a表示Fe(OH)2饱和溶液中的变化关系
B.除去CuSO4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2+,可加入适量CuO
C.当Fe(OH)2和Cu(OH)2沉淀共存时,溶液中
c(Fe2+)∶c(Cu2+)=104.6∶1
D.向X点对应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可转化为Y点对应的溶液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