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检测试卷(二)(课件 练习,共2份)苏教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模块检测试卷(二)(课件 练习,共2份)苏教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资源简介

模块检测试卷(二)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近些年由于温室效应导致北极海冰持续融化。已知降低空气中CO2的浓度能缓解温室效应,海洋浮游植物是吸收CO2的主力军。人们设想:向海洋投放水溶性铁能促进浮游植物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降低CO2浓度,从而减缓温室效应。针对以上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是微量元素,CO2中的碳、氧均是大量元素
B.铁以化合物的形式被浮游植物吸收
C.铁元素是构成浮游植物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D.海水温度的高低不会影响浮游植物吸收铁
2.下列检测生物分子的实验中,对相关实验操作及颜色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虽然所用试剂种类相同,但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的检测
B.脂肪可被苏丹Ⅲ染色液染成橘黄色
C.制作花生子叶临时切片进行脂肪检测时,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洗去浮色
D.可用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区分葡萄糖和麦芽糖
3.(2024·苏州市高一月考)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中的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上
B.结冰和解冻过程不涉及肽键的变化
C.解冻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未发生改变
D.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
4.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酸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核酸由元素C、H、O、N、P组成
C.核酸的基本单位有5种
D.核酸是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5.(2024·宿迁高一期末)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质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B.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
C.淀粉、麦芽糖等多糖彻底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糖类耗氧少
6.某同学探究“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叶表皮细胞形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虽然蔗糖溶液浓度不同,但实验中水分子都可以自由进出细胞
B.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叶表皮细胞中细胞液的浓度有差异
C.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0.2~0.25 mmol·L-1之间
D.由图可知,当蔗糖溶液浓度大于0.3 mmol·L-1时,细胞都无法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7.(2023·南京高一期中)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均可引发肺炎,但三者的结构有所不同,流感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都是单细胞生物,但后者没有细胞壁
B.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C.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三者所含有的核苷酸种类都是8种
D.流感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8.(2024·泰州中学高一期中)多数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信号肽序列,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ER-Golgi)途径分泌到细胞外,该途径称为经典分泌途径;但真核生物中少数分泌蛋白并不依赖ER-Golgi途径,称为非经典分泌途径(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参与经典分泌途径的细胞结构有核糖体、线粒体、细胞质膜等
B.非经典分泌途径蛋白质的分泌可能不需要信号肽序列
C.经典分泌途径和非经典分泌途径中都伴随着生物膜的转化
D.非经典分泌途径的存在是对经典分泌途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9.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影响。如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细胞只进行细胞呼吸,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
B.b点时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为0
C.若将该植物置于c点条件下光照9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 cm2叶片一昼夜CO2的净吸收量为15 mg
D.适当提高CO2浓度,则图中a点下移,b点左移,c点上移
10.(2024·淮安高一期末)在催化化学反应时,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通常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等特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下保存酶是因为低温能改变酶的空间结构,降低酶的活性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时,选择的反应物最好是H2O2
C.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
D.温度从100 ℃逐渐降低到37 ℃的过程中,唾液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
11.某同学研究甲湖泊中某深度生物和有氧呼吸强度,具体操作如下: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 a、b、c ,将 a 瓶先包以黑胶布,再包以铝箔。用 a、b、c 三个瓶分别从待测深度的水体取水样,测定瓶中水体的氧含量。c 瓶中为 5.7 mg,将 a 瓶、b 瓶密封再沉入待测深度的水体,经 24 小时后取出,测两瓶中氧含量,a 瓶中为 2.8 mg,b 瓶中为 11.9 mg,则 24 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情况是(  )
A.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9.1 mg/瓶
B.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2.9 mg/瓶
C.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6.2 mg/瓶
D.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9.5 mg/瓶
12.(2023·苏州高一期末)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相关数据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改变图1所示装置的温度,图2中相关数据可能会发生改变
B.图2中曲线a、b相交时,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C.图2中200~300 s间,酵母菌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图2中300 s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酒精的物质的量相等
13.“试管婴儿”技术是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而诞生的婴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婴儿”技术中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形成受精卵进而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婴儿,体现了受精卵的全能性
B.婴儿发育过程中,形成各种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的根本原因是细胞的基因不同
C.刚出生的婴儿新陈代谢旺盛,不存在细胞衰老
D.婴儿细胞受到损伤或病毒等入侵时,通过细胞自噬清除受损的细胞器,更有利于细胞生存,因而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是两个完全相反的生理过程
14.科学家利用细胞结构完全被破坏后的HeLa细胞匀浆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细胞色素c(线粒体中与有氧呼吸有关的一种蛋白质,参与[H]和氧气的结合)和dATP(脱氧腺苷三磷酸)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ATP和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B.细胞色素c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内膜
C.细胞死亡往往受到细胞内遗传机制决定的“死亡程序”控制,是一个被动的生理过程,即细胞程序性死亡
D.实验结果说明dATP和细胞色素c的存在能促进细胞凋亡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5.(2024·连云港高一期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脂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内质网发达
B.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成熟植物细胞能够渗透吸水是因为具有细胞壁
D.核酸分子中核苷酸排列顺序多种多样,有利于其储存大量遗传信息
16.(2024·泰州中学高一检测)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装片时,视野中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原因是切片厚薄不均
B.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视野亮度与显微镜放大倍数呈负相关
C.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9>6”,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像应是“9<6”
D.某视野中充满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放大4倍,则该视野可观察到约4个细胞
17.(2024·宿迁高一期末)如图1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目比值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
B.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
C.图2细胞中含有0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
D.图2细胞所示时期处于图1中的cd段
18.(2024·盐城中学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相对于油菜种子,等质量的水稻种子萌发需要更多氧气,应适度浅播
B.用透气的创可贴包扎伤口,有利于伤口细胞的有氧呼吸,促进伤口愈合
C.早稻催芽过程中,常用适宜温水淋种并时常翻动,以促进细胞呼吸
D.给豇豆搭架,使其往高处生长,主要是增加叶片受光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19.(12分)(2024·徐州高一期末)如图甲、乙、丙是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所示的三种物质,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的肝脏和骨骼肌中含有的是__________。
(2)乙所示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储存着生物的______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丙所示物质是一种蛋白质,它是由氨基酸通过__________方式,脱去__________个水分子合成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所示物质可用______________试剂检测,产生__________色反应,因为在碱性条件下该物质中所含有的__________(填名称)能与该试剂中的Cu2+发生颜色反应。
20.(12分)(2023·江西赣州高一上学期期末)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具有维持细胞形态、存储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如图表示碱蓬等耐盐碱植物根毛细胞中液泡参与抵抗盐胁迫的有关结构示意图(注:NHX和H+-ATP泵是液泡膜上的转运蛋白)。回答下列问题:
(1)液泡中充盈的液体称为________,内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液泡膜对无机盐的吸收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膜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据图分析,液泡中H+浓度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细胞质基质中H+浓度,这种浓度差主要由液泡膜上H+-ATP泵来维持,体现了H+-ATP泵同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研究表明,在盐胁迫下大量Na+进入植物根部细胞,使细胞内酶失活,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图示中H+的分布差异使Na+在NHX的作用下进入液泡,其意义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4分)根据细胞内底物进入溶酶体腔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细胞自噬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自噬三种方式,具体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巨自噬过程中的底物通常是细胞中损坏的蛋白质或__________(填结构)等。
(2)隔离膜的形成可来自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过程充分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3)通过微自噬分解后的产物,如氨基酸等,可以通过溶酶体膜上的__________蛋白转运进入__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供细胞代谢使用。研究表明,溶酶体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其pH为5左右,内含有大量____________,若有少量该物质泄漏也不会引起细胞损伤,请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些具有一定序列的可溶性胞质蛋白底物经分子伴侣识别后才可进入溶酶体,说明该种自噬方式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性。从图中可看出,分子伴侣—底物复合物形成后,将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结合,该受体除了能特异性识别分子伴侣—底物复合物外,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证底物分子顺利进入溶酶体。
22.(12分)荷花既能食用又有观赏价值,研究人员培育出一新品种荷花,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荷花的56%,图1为荷花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关生理过程,a~f表示相关物质;图2表示在25 ℃时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荷花的净光合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f代表____________,①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参与这一过程的两类色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色素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其提取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2)图2中光照强度为A时,图1中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图1中③④⑤过程产生的ATP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②过程。
(3)据图2可知,光照强度低于A时,新品种荷花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荷花,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新品种荷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光合速率较低。光照强度为1 500 μmol·m-2·s-1时,新品种荷花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普通荷花,研究人员测得此光照条件下两种荷花相关的生理指标如下表所示,结合图2和表格分析,除光照充足弥补了色素缺乏对新品种荷花光合速率的影响外,还可能的原因是新品种荷花____________,CO2固定速率更快,光合速率更高。
品种 气孔开度/ (mol·m-2·s-1) 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还原糖含量/ (mg·g-1鲜重)
普通 荷花 0.10 250 2.72
新品种 荷花 0.18 250 3.86
(4)切好的新鲜藕片暴露在空气中极易褐变,这与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有关,但将刚切好的新鲜藕片迅速放在开水中焯烫后,可减轻褐变程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分)如图甲是某种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该植物在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染色体与 DNA 分子数的柱形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将图甲中细胞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条。
(2)图甲中的A 对应图乙中的第______组柱形图。
(3)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变为 0 条是发生在图甲中的______阶段。
(4)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在胞质分裂过程中细胞质膜在赤道面位置向内凹陷,将亲代细胞缢裂成 2 个体积基本相等的子代细胞,这个生理过程与细胞质膜的__________特性有关。
答案精析
1.A
2.D [葡萄糖和麦芽糖都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都会产生砖红色沉淀,D错误。]
3.C [巯基(-SH)中含有S,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上,A正确;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会被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所以蛋白质结冰和解冻过程不涉及肽键的变化,B正确;解冻后,蛋白质中的二硫键仍保留,但氢键断裂,因此,解冻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错误;抗冻植物能够适应较冷的环境,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可推知,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D正确。]
4.C
5.C [麦芽糖是二糖,不是多糖,C错误。]
6.D [由题图分析可知,当蔗糖溶液浓度为0.2 mmol·L-1时,质壁分离的细胞比例约为20%,蔗糖溶液浓度为0.25 mmol·L-1时,质壁分离的细胞比例约为80%,则说明大多数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0.2~0.25 mmol·L-1之间,C正确;当蔗糖溶液浓度大于0.3 mmol·L-1时,细胞都发生了质壁分离,但无法确定细胞是否已经死亡,D错误。]
7.C
8.C [经典分泌途径: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质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即参与经典分泌途径的细胞结构有核糖体、线粒体、细胞质膜等,A正确;多数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信号肽序列,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ER-Golgi)途径分泌到细胞外,非经典分泌途径分泌的蛋白质的肽链中没有信号肽序列,不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B正确;经典分泌途径需要内质网加工,然后形成囊泡,囊泡膜和高尔基体融合,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形成囊泡,囊泡膜和细胞质膜融合,将物质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伴随着生物膜的转化,少数分泌蛋白通过非经典分泌途径②直接跨膜出去,不涉及生物膜的转化,C错误;非经典分泌途径的存在,能够使一些特殊结构的蛋白质易于分泌到细胞外,对经典分泌途径是一种必要和有益的补充,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D正确。]
9.C [a点时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b点时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细胞呼吸速率大于0,故实际光合速率大于0,B错误;在c点对应光照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10 mg/(100 cm2叶·h),则每100 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10×9-5×(24-9)=15(mg),C正确;适当提高CO2浓度,光合速率上升,而细胞呼吸速率不变(a点不变),因此达到光补偿点时需要的光照强度减小,即b点左移,而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细胞呼吸速率,此值将增大,c点上移,D错误。]
10.C
11.B [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初始瓶溶解氧量与24小时后a瓶溶解氧量的差值,为5.7-2.8=2.9(mg);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净光合量+呼吸量,净光合量=b瓶溶解氧量-初始瓶溶解氧量,为11.9-5.7=6.2(mg),即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6.2+2.9=9.1(mg)。]
12.B [细胞呼吸是在酶催化下发生的反应,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因此若改变图1所示装置的温度,图2中相关数据可能会发生改变,A正确;曲线a、b相交时,只知道此时容器中酒精含量和氧气含量相等,不知道酒精的产生速率和氧气的消耗速率,所以无法判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强度是否相等,B错误;图2中200~300 s间,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因此酵母菌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正确;图2中300 s后,氧气含量为0,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酒精的物质的量相等,D正确。]
13.A
14.C [dATP和ATP的组成元素相同,均为C、H、O、N、P,A正确;细胞色素c参与[H]和氧气的结合,即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因此细胞色素c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内膜,B正确;细胞死亡包括由细胞自噬导致的自噬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细胞凋亡受到细胞内遗传机制决定的“死亡程序”控制,是一个主动而非被动的生理过程,所以细胞凋亡常被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C错误;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随细胞色素c浓度的升高,促凋亡效果升高,说明细胞色素c能促进细胞凋亡。在同一细胞色素c含量下,有dATP较无dATP促凋亡的效果更明显,这说明dATP也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D正确。]
15.AD [内质网是进行蛋白质、脂质合成的场所,A正确;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半透膜,二是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成熟植物细胞能够渗透吸水是因为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C错误。]
16.ACD [观察装片时,视野中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原因是切片厚薄不均,薄处能透光,成像好,厚处透光差,成像差,A正确;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负相关,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视野亮度与显微镜放大倍数呈负相关,B错误;由于显微镜下的物像与实物之间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因此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9>6”,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像应是“9<6”,C正确;某视野中充满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放大4倍,则该视野可观察到约64÷42=4(个)细胞,D正确。]
17.AB [图1中bc段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由1∶1变为1∶2,是由于进行了DNA的复制,A正确;图1中de段,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由1∶2变为1∶1,原因是着丝粒分裂,B正确;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没有染色单体,含有8个核DNA分子,细胞质中也含有DNA分子,C错误;图2细胞所示时期着丝粒分裂,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核DNA分子,处于图1中的ef段,D错误。]
18.AB
19.(1)葡萄糖 糖原 (2)脱氧核糖核酸 遗传信息 脱氧核糖核苷酸 (3)脱水缩合 123  (4)双缩脲 紫 肽键
20.(1)细胞液 转运蛋白(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2)高于 催化ATP水解和转运H+(催化和运输) (3)降低细胞质基质中Na+浓度,避免Na+过多使细胞内酶失活而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 提高细胞液的渗透压,增强细胞对水的吸收,适应高盐碱环境
解析 (1)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液泡膜吸收无机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具有选择透过性,与液泡膜上的转运蛋白(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2)据图分析,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液泡需要借助H+-ATP泵,需要消耗ATP,为逆浓度梯度运输,即液泡中H+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中H+浓度,可见H+-ATP泵同时具有催化ATP水解和转运H+的功能。(3)图示中H+的分布差异使Na+在NHX的作用下进入液泡,以减少细胞质基质中Na+浓度,避免Na+过多使细胞内酶失活而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同时提高细胞液中Na+浓度,提高细胞液的渗透压,增强细胞对水的吸收,适应高盐碱环境。
21.(1)线粒体 (2)内质网 高尔基体 流动性 (3)载体 细胞质基质 水解酶 细胞质基质中的pH对于溶酶体水解酶而言不适宜 (4)特异(专一) 将蛋白质去折叠(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松散)
22.(1)[H]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无水乙醇 (2)①②③④⑤ 不能 (3)叶绿素含量低,光反应产生的NADPH及ATP少 气孔开度大 (4)高温下多酚氧化酶变性失活,抑制了褐变过程
解析 (1)图1中的f是指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①是光反应,叶绿体中类囊体膜上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这两类光合色素可吸收、传递并转化光能。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常用无水乙醇提取光合色素。(2)图2中光照强度为A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说明植物体内存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因此图1中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有①②③④⑤。图1中③④⑤过程为有氧呼吸过程,产生的ATP不能用于②暗反应过程。(3)根据题意可知:与普通荷花相比,新品种荷花的叶绿素含量较低,光反应形成的ATP和NADPH少,导致光合速率低,因此光照强度低于A时,新品种荷花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荷花。根据表格可知,新品种荷花的气孔开度大于普通荷花,可固定较多的CO2,暗反应效率高,因此在1 500 μmol·m-2·s-1光照条件下,新品种荷花的净光合速率会高于普通荷花。(4)将刚切好的新鲜藕片放在开水中焯烫,高温使细胞内多酚氧化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多酚氧化酶不能催化相应反应,因此可减轻褐变程度。
23.(1)B→A→C 4 (2)2 (3)C (4)流动性(共76张PPT)
模块检测试卷(二)
1.近些年由于温室效应导致北极海冰持续融化。已知降低空气中CO2的浓度能缓解温室效应,海洋浮游植物是吸收CO2的主力军。人们设想:向海洋投放水溶性铁能促进浮游植物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降低CO2浓度,从而减缓温室效应。针对以上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是微量元素,CO2中的碳、氧均是大量元素
B.铁以化合物的形式被浮游植物吸收
C.铁元素是构成浮游植物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D.海水温度的高低不会影响浮游植物吸收铁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铁以离子的形式被浮游植物吸收,B错误;
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Mg,没有铁元素,C错误;
海水温度的高低会影响浮游植物细胞中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呼吸,影响细胞的能量供应,从而影响浮游植物吸收铁,D错误。
2.下列检测生物分子的实验中,对相关实验操作及颜色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虽然所用试剂种类相同,但不能直接用于蛋白
 质的检测
B.脂肪可被苏丹Ⅲ染色液染成橘黄色
C.制作花生子叶临时切片进行脂肪检测时,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
 溶液洗去浮色
D.可用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区分葡萄糖和麦芽糖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葡萄糖和麦芽糖都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都会产生砖红色沉淀,D错误。
3.(2024·苏州市高一月考)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中的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上
B.结冰和解冻过程不涉及肽键的变化
C.解冻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未发生改变
D.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巯基(-SH)中含有S,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上,A正确;
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会被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所以蛋白质结冰和解冻过程不涉及肽键的变化,B正确;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解冻后,蛋白质中的二硫键仍保留,但氢键断裂,因此,解冻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错误;
抗冻植物能够适应较冷的环境,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可推知,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D正确。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4.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酸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核酸由元素C、H、O、N、P组成
C.核酸的基本单位有5种
D.核酸是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因五碳糖不同可分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大类,每一类中均有4种含氮碱基,因此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共有8种,C错误。
23
5.(2024·宿迁高一期末)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质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B.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
C.淀粉、麦芽糖等多糖彻底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糖类耗氧少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麦芽糖是二糖,不是多糖,C错误。
6.某同学探究“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叶表皮细胞形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虽然蔗糖溶液浓度不同,但实验中水
 分子都可以自由进出细胞
B.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叶表皮细胞中细
 胞液的浓度有差异
C.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0.2~0.25 mmol·L-1之间
D.由图可知,当蔗糖溶液浓度大于0.3 mmol·L-1时,细胞都无法发生质
 壁分离复原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由题图分析可知,当蔗糖溶液浓度为
0.2 mmol·L-1时,质壁分离的细胞比例
约为20%,蔗糖溶液浓度为0.25 mmol·
L-1时,质壁分离的细胞比例约为80%,
则说明大多数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
0.2~0.25 mmol·L-1之间,C正确;
当蔗糖溶液浓度大于0.3 mmol·L-1时,细胞都发生了质壁分离,但无法确定细胞是否已经死亡,D错误。
7.(2023·南京高一期中)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均可引发肺炎,但三者的结构有所不同,流感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都是单细胞生物,但后者没有细胞壁
B.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C.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三者所含有的核苷酸种类都是8种
D.流感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都是单细胞原核生物,但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A正确;
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都是原核生物,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
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所含有的核苷酸种类都是8种,流感病毒只含有RNA,其含有的核苷酸种类只有4种,C错误。
8.(2024·泰州中学高一期中)多数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信号肽序列,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ER-Golgi)途径分泌到细胞外,该途径称为经典分泌途径;但真核生物中少数分泌蛋白并不依赖ER-Golgi途径,称为非经典分泌途径(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经典分泌途径的细胞结构有核
 糖体、线粒体、细胞质膜等
B.非经典分泌途径蛋白质的分泌可能
 不需要信号肽序列
C.经典分泌途径和非经典分泌途径中都伴随着生物膜的转化
D.非经典分泌途径的存在是对经典分泌途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经典分泌途径:核糖体合成肽链→
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
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
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
形成囊泡→细胞质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即参与经典分泌途径的细胞结构有核糖体、线粒体、细胞质膜等,A正确;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多数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信号肽序
列,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ER-
Golgi)途径分泌到细胞外,非经典分
泌途径分泌的蛋白质的肽链中没有信
号肽序列,不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B正确;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经典分泌途径需要内质网加工,然
后形成囊泡,囊泡膜和高尔基体融
合,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然后形成囊泡,囊泡膜和细胞质膜
融合,将物质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伴随着生物膜的转化,少数分泌蛋白通过非经典分泌途径②直接跨膜出去,不涉及生物膜的转化,C错误;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非经典分泌途径的存在,能够使一
些特殊结构的蛋白质易于分泌到细
胞外,对经典分泌途径是一种必要
和有益的补充,是生物长期进化的
结果,D正确。
9.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影响。如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细胞只进行细胞呼
 吸,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
B.b点时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为0
C.若将该植物置于c点条件下光照9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
 100 cm2叶片一昼夜CO2的净吸收量为15 mg
D.适当提高CO2浓度,则图中a点下移,b点左移,c点上移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a点时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产生ATP的场所
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
b点时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细胞呼吸速率
大于0,故实际光合速率大于0,B错误;
在c点对应光照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10 mg/(100 cm2叶·h),则每100 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10×9-5×(24-9)=15(mg),C正确;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适当提高CO2浓度,光合速率上升,而细胞
呼吸速率不变(a点不变),因此达到光补偿点
时需要的光照强度减小,即b点左移,而净光
合速率=总光合速率-细胞呼吸速率,此值
将增大,c点上移,D错误。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0.(2024·淮安高一期末)在催化化学反应时,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通常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等特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下保存酶是因为低温能改变酶的空间结构,降低酶的活性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时,选择的反应物最好是H2O2
C.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
D.温度从100 ℃逐渐降低到37 ℃的过程中,唾液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在温度较低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因此酶适宜在低温下保存,A错误;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时,不宜用H2O2作反应物,因为H2O2易分解,加热条件下其分解会加快,并不能准确反映酶活性的变化,B错误;
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因为蔗糖不管能否被淀粉酶水解,都不能用碘液检测出来,C正确;
温度过高时酶会变性失活,温度在100 ℃时酶已失活,即使降低到37 ℃也不能提高酶活性,D错误。
11.某同学研究甲湖泊中某深度生物和有氧呼吸强度,具体操作如下: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 a、b、c ,将 a 瓶先包以黑胶布,再包以铝箔。用 a、b、c 三个瓶分别从待测深度的水体取水样,测定瓶中水体的氧含量。c 瓶中为 5.7 mg,将 a 瓶、b 瓶密封再沉入待测深度的水体,经 24 小时后取出,测两瓶中氧含量,a 瓶中为 2.8 mg,b 瓶中为 11.9 mg,则 24 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情况是
A.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9.1 mg/瓶
B.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2.9 mg/瓶
C.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6.2 mg/瓶
D.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9.5 mg/瓶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初始瓶溶解氧量与24小时后a瓶溶解氧量的差值,为5.7-2.8=2.9(mg);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净光合量+呼吸量,净光合量=b瓶溶解氧量-初始瓶溶解氧量,为11.9-5.7=6.2(mg),即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6.2+2.9=9.1(mg)。
12.(2023·苏州高一期末)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酵母
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相关数据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改变图1所示装置的温度,图2中相关数据可能会
 发生改变
B.图2中曲线a、b相交时,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
 吸强度相等
C.图2中200~300 s间,酵母菌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
 质基质和线粒体
D.图2中300 s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酒精的物质的量相等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细胞呼吸是在酶催化下发生的反应,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因此若改变图1所示装置的温度,图2中相关数据可能会发生改变,A正确;
曲线a、b相交时,只知道此时容器中酒精含量和氧气含量相等,不知道酒精的产生速率和氧气的消耗速率,所以无法判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强度是否相等,B错误;
23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图2中200~300 s间,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因此酵母菌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正确;
图2中300 s后,氧气含量为0,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酒精的物质的量相等,D正确。
23
13.“试管婴儿”技术是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而诞生的婴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婴儿”技术中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形成受精卵进而在母体子宫内发育
 成婴儿,体现了受精卵的全能性
B.婴儿发育过程中,形成各种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的根本原因是细
 胞的基因不同
C.刚出生的婴儿新陈代谢旺盛,不存在细胞衰老
D.婴儿细胞受到损伤或病毒等入侵时,通过细胞自噬清除受损的细胞器,更有
 利于细胞生存,因而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是两个完全相反的生理过程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婴儿,体现了受精卵的全能性,A正确;
婴儿发育过程中,形成各种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执行情况不同,B错误;
刚出生的婴儿新陈代谢旺盛,但也存在细胞衰老,C错误。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4.科学家利用细胞结构完全被破坏后的HeLa细胞匀浆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细胞色素c(线粒体中与有氧呼吸有关的一种蛋白质,参与[H]和氧气的结合)和dATP(脱氧腺苷三磷酸)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dATP和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B.细胞色素c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内膜
C.细胞死亡往往受到细胞内遗传机制决定的“死亡程序”
 控制,是一个被动的生理过程,即细胞程序性死亡
D.实验结果说明dATP和细胞色素c的存在能促进细胞凋亡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dATP和ATP的组成元素相同,均为C、H、O、N、
P,A正确;
细胞色素c参与[H]和氧气的结合,即参与有氧呼
吸第三阶段,因此细胞色素c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内
膜,B正确;
细胞死亡包括由细胞自噬导致的自噬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细胞凋亡受到细胞内遗传机制决定的“死亡程序”控制,是一个主动而非被动的生理过程,所以细胞凋亡常被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C错误;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随细胞色素c浓度的升高,促凋亡效果升高,说明细胞色素c能促进细胞凋亡。在同一细胞色素c含量下,有dATP较无dATP促凋亡的效果更明显,这说明dATP也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D正确。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5.(2024·连云港高一期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A.脂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内质网发达
B.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成熟植物细胞能够渗透吸水是因为具有细胞壁
D.核酸分子中核苷酸排列顺序多种多样,有利于其储存大量遗传信息
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内质网是进行蛋白质、脂质合成的场所,A正确;
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半透膜,二是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成熟植物细胞能够渗透吸水是因为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C错误。
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6.(2024·泰州中学高一检测)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装片时,视野中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原因是切片厚薄不均
B.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视野亮度与显微镜放大倍数呈负相关
C.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9>6”,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像应是
 “9<6”
D.某视野中充满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放大4倍,则该视野可观察
 到约4个细胞
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多项选择题
观察装片时,视野中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原因是切片厚薄不均,薄处能透光,成像好,厚处透光差,成像差,A正确;
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负相关,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视野亮度与显微镜放大倍数呈负相关,B错误;
由于显微镜下的物像与实物之间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因此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9>6”,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像应是“9<6”,C正确;
某视野中充满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放大4倍,则该视野可观察到约64÷42=4(个)细胞,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7.(2024·宿迁高一期末)如图1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目比值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
B.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
C.图2细胞中含有0条染色单体、8个
 DNA分子
D.图2细胞所示时期处于图1中的cd段
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多项选择题
图1中bc段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
由1∶1变为1∶2,是由于进行了
DNA的复制,A正确;
图1中de段,染色体与核DNA数目
比由1∶2变为1∶1,原因是着丝粒分裂,B正确;
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没有染色单体,含有8个核DNA分子,细胞质中也含有DNA分子,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多项选择题
图2细胞所示时期着丝粒分裂,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核DNA分子,处于图1中的ef段,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8.(2024·盐城中学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相对于油菜种子,等质量的水稻种子萌发需要更多氧气,应适度浅播
B.用透气的创可贴包扎伤口,有利于伤口细胞的有氧呼吸,促进伤口愈合
C.早稻催芽过程中,常用适宜温水淋种并时常翻动,以促进细胞呼吸
D.给豇豆搭架,使其往高处生长,主要是增加叶片受光面积,提高光能
 利用率
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多项选择题
油菜种子比水稻种子含有的脂肪多,脂肪中含有更多的氢,氧化分解过程需要更多的氧气,A错误;
用透气的创可贴包扎伤口,可防止厌氧菌繁殖,B错误;
有氧呼吸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等条件,早稻催芽过程中,常用适宜温水淋种并时常翻动,以促进细胞呼吸,C正确;
给豇豆搭架,使其往高处生长,可防止叶片相互遮挡,增加叶片受光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9.(2024·徐州高一期末)如图甲、乙、丙是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甲所示的三种物质,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人体的肝脏和骨骼肌中含有的是______。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葡萄糖
糖原
(2)乙所示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其中储存着生物的__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脱氧核糖核酸
遗传信息
脱氧核糖核苷酸
乙是由两条链构成的,为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储存着遗传信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糖核苷酸。
(3)丙所示物质是一种蛋白质,它是由氨基酸通
过__________方式,脱去______个水分子合成
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以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脱水缩合
123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图丙所示肽链含有124个氨基酸,共脱去123个水分子。
(4)丙所示物质可用________试剂检测,产生____色反应,因为在碱性条件下该物质中所含有的______(填名称)能与该试剂中的Cu2+发生颜色反应。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双缩脲

肽键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丙为多肽链,含有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其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多肽链中所含有的肽键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形成紫色的复杂化合物。
非选择题
20.(2023·江西赣州高一上学期期末)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具有维持细胞形态、存储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如图表示碱蓬等耐盐碱植物根毛细胞中液泡参与抵抗盐胁迫的有关结构示意图(注:NHX和H+-ATP泵是液泡膜上的转运蛋白)。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非选择题
(1)液泡中充盈的液体称为________,内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液泡膜对无机盐的吸收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膜上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有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细胞液
转运蛋白(蛋白质)
的种类和数量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
胞液,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
白质等,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环境,
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
挺。液泡膜吸收无机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具有选择透过性,与液泡膜上的转运蛋白(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非选择题
(2)据图分析,液泡中H+浓度_____(填“高于”或“低于”)细胞质基质中H+浓度,这种浓度差主要由液泡膜上H+-ATP泵来维持,体现了H+-ATP泵同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高于
催化ATP水解和转运H+(催化和运输)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据图分析,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液
泡需要借助H+-ATP泵,需要消耗
ATP,为逆浓度梯度运输,即液泡中
H+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中H+浓度,
可见H+-ATP泵同时具有催化ATP水解和转运H+的功能。
非选择题
(3)研究表明,在盐胁迫下大量Na+进入植物根部细胞,使细胞内酶失活,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图示中H+的分布差异使Na+在NHX的作用下进入液泡,其意义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降低细胞质基质中Na+浓度,避免Na+过多使细胞
内酶失活而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
提高细胞液的渗透压,增强细
胞对水的吸收,适应高盐碱环境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图示中H+的分布差异使Na+在NHX的
作用下进入液泡,以减少细胞质基质中
Na+浓度,避免Na+过多使细胞内酶失
活而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同时提高
细胞液中Na+浓度,提高细胞液的渗透压,增强细胞对水的吸收,适应高盐碱环境。
非选择题
21.根据细胞内底物进入溶酶体腔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细胞自噬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自噬三种方式,具体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非选择题
(1)巨自噬过程中的底物通常是细胞中损坏的蛋白质或_______(填结构)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线粒体
分析图1可知,巨自噬过程中的底物通常是细胞中损坏的蛋白质或线粒体等细胞器。
非选择题
(2)隔离膜的形成可来自_______或__________。该过程充分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的结构特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流动性
由图1可知,隔离膜的形成可来自高尔基体或内质网。该过程存在生物膜的分离和融合,充分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非选择题
(3)通过微自噬分解后的产物,如氨基酸等,可以通过溶酶体膜上的______蛋白转运进入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供细胞代谢使用。研究表明,溶酶体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其pH为5左右,内含有大量________,若有少量该物质泄漏也不会引起细胞损伤,请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载体
细胞质基质
水解酶
细胞质基质中的pH对于溶酶体水解酶而言不适宜
非选择题
图2中,通过微自噬分解后的产物,如氨基酸等,可以通过溶酶体膜上的载体蛋白转运进入细胞质基质供细胞代谢使用。溶酶体内含有大量水解酶,由于其pH为5左右,而细胞质基质的pH高于溶酶体,水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后其活性会降低,因此若有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漏也不会引起细胞损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非选择题
(4)一些具有一定序列的可溶性胞质蛋白底物经分子伴侣识别后才可进入溶酶体,说明该种自噬方式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性。从图中可看出,分子伴侣—底物复合物形成后,将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结合,该受体除了能特异性识别分子伴侣—底物复合物外,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证底物分子顺利进入溶酶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特异(专一)
将蛋白质去折叠(使蛋白
质的空间结构变得松散)
非选择题
图3中,一些具有一定序列的可溶性胞质蛋白底物经分子伴侣识别后才可进入溶酶体,说明该种自噬方式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专一性)。从图中可看出,分子伴侣—底物复合物形成后,将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结合,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底物就变成了链状物,即该受体除了能(特异性)识别复合物外,还能促
进底物分子去折叠(改变底物分子
结构),以保证底物分子顺利进入
溶酶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非选择题
22.荷花既能食用又有观赏价值,研究人员培育出一新品种荷花,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荷花的56%,图1为荷花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关生理过程,a~f表示相关物质;图2表示在25 ℃时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荷花的净光合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非选择题
(1)图1中f代表_____,①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参与这一过程的两类色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色素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其提取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H]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无水乙醇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图1中的f是指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①是光反应,叶绿体中类囊体膜上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这两类光合色素可吸收、传递并转化光能。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常用无水乙醇提取光合色素。
非选择题
(2)图2中光照强度为A时,图1中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图1中③④⑤过程产生的ATP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②过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①②③④⑤
不能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图2中光照强度为A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说明植物体内存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因此图1中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有①②③④⑤。图1中③④⑤过程为有氧呼吸过程,产生的ATP不能用于②暗反应过程。
非选择题
(3)据图2可知,光照强度低于A时,新品种荷花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荷花,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新品种荷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合速率较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叶绿素含量低,光反
应产生的NADPH及ATP少
非选择题
光照强度为1 500 μmol·m-2·s-1时,新品种荷花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普通荷花,研究人员测得此光照条件下两种荷花相关的生理指标如下表所示,结合图2和表格分析,除光照充足弥补了色素缺乏对新品种荷花光合速率的影响外,还可能的原因是新品种荷花____________,CO2固定速率更快,光合速率更高。
品种 气孔开度/ (mol·m-2·s-1) 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还原糖含量/
(mg·g-1鲜重)
普通荷花 0.10 250 2.72
新品种荷花 0.18 250 3.86
气孔开度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根据题意可知:与普通荷花相比,新品种荷花的叶绿素含量较低,光反应形成的ATP和NADPH少,导致光合速率低,因此光照强度低于A时,新品种荷花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荷花。根据表格可知,新品种荷花的气孔开度大于普通荷花,可固定较多的CO2,暗反应效率高,因此在1 500 μmol·m-2·s-1光照条件下,新品种荷花的净光合速率会高于普通荷花。
非选择题
(4)切好的新鲜藕片暴露在空气中极易褐变,这与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有关,但将刚切好的新鲜藕片迅速放在开水中焯烫后,可减轻褐变程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高温下多酚氧化酶变性失活,抑制了褐变过程
将刚切好的新鲜藕片放在开水中焯烫,高温使细胞内多酚氧化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多酚氧化酶不能催化相应反应,因此可减轻褐变程度。
非选择题
23.如图甲是某种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该植物在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染色体与 DNA 分子数的柱形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非选择题
(1)将图甲中细胞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_____条。
(2)图甲中的A 对应图乙中的第______组柱形图。
(3)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变为 0 条是发生在图甲中的______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B→A→C
4
2
C
非选择题
(4)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在胞质分裂过程中细胞质膜在赤道面位置向内凹陷,将亲代细胞缢裂成 2 个体积基本相等的子代细胞,这个生理过程与细胞质膜的________特性有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流动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