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 章节复习 课件 (共44张PPT) 2024-2025学年教科版 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章 力 章节复习 课件 (共44张PPT) 2024-2025学年教科版 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力》章节复习
第七章 力
物理教科版(2024)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本章小节 新课标要求 评价方向
力 2.2.3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本章是初中物理力学的基础,本专题主要考查的考点:力的基本概念、弹力及力的测量、重力的相关概念以及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等。其中从中考频率来看,力的基本概念、重力的相关概念以及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高频考点。弹力的考查频率相对低点。
本章的命题点:力的概念、力的示意图、力的相互作用、弹力的辨别、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重力的概念即应用、重力的大小、重力方向的应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等。
本章考查的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等。
力的描述 2.2.4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弹力 2.2.3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2.4 会测量力的大小。 4.1.6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重力 2.2.3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课标导读

power

重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
弹力
弹簧测力计
弹力
重力
重力的大小
重力的方向
重心
力的描述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
力的单位
知识点梳理
1.力的基础概念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用符号F表示。一个力产生时,必然存在着两个物体(或物体的两部分),一个叫做 物体,另一个叫做 物体。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用 表示。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
(3)产生条件:必须有_______物体及以上。
(4)分类:接触力和________力。
作用
施力
受力
牛顿

N
两个
非接触
知识点梳理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如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形状
运动状态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运动状态不变的物体一定不受力
D.大小相等的两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详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时,必须同时存在两个物体,因此只有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故B正确;
C.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运动状态不变的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故C错误;
D.两个力大小相同,产生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因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还有方向和作用点,故D错误。
B
知识迁移
如图所示,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稳稳托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将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点火后,推动火箭离开发射底座向上运动的施力物体是( )
A.喷出的燃气 B.火箭 C.地球 D.底座
解:如图所示,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稳稳托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将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点火后,火箭喷出燃气时给燃气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喷出的燃气给火箭一个向上的力,推动火箭离开发射底座向上运动的施力物体是喷出的燃气,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A
知识迁移
下列现象中,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详解】A.运动员踢足球,运动员施加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B.人对弓弦的拉力,使弓发生了形变;
C.小明对跳板的压力,使跳板发生了形变;
D.熊猫拉弯竹子,是力改变了竹子的形状,可知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A
知识迁移
A.运动员踢足球 B.手拉开弓 C.小明压弯跳板 D.熊猫拉弯竹子
知识点梳理
3.相互作用力
(1)概念: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2)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它们大小 、方向 、作用在 直线上,但作用在 的物体上。
相互
相等
相反
同一
不同
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A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B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A却向后移动。由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只对小船B有力的作用,人对小船A没有力的作用
B.人和自己坐的小船A向后移动,小船B静止不动
C.人对小船B的推力和小船B对人的推力大小相等
D.小船A和B运动一段距离后各自停下,是因为小船只受到重力
【详解】AC.推船时,该同学对另一艘小船施加推力,另一艘小船也对该同学施加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是同时存在的。故A错误,C正确;
BD.该同学手离开另一艘小船后继续向后运动,是由于惯性,该同学坐的小船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后运动,最终在阻力的作用下停下来,故BD错误。故选C。
C
知识迁移
在如图中,图甲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图乙说明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图丙说明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详解】由甲图可看中,人对墙施力的同时,墙也给一个力,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由乙 图可看出人用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由丙可知人踢球时,球由静止变成了运动,即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运动状态
相互
形状
知识迁移
知识点梳理
4.力的三要素
(1)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 、 和 。
(2)力的作用______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效果
1.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F 表示,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有力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并且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力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是矢量。
(4)力的作用可以相互接触而产生(如弹力、摩擦力),也可以不接触而产生(如重力、磁力,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2.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3. 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使物体发生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形变。
知识点梳理
5.力的示意图
(1)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_____,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______,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________;
(2)画力的示意图:a.先确定受力物体;b.在受力物体上找出力的作用点;c.最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标出力的符号、数值和单位;
(3)注意:同一图中,力越大,表示该力的线段________。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越长
要领
一定点
二画线
标箭头
表大小
1.确定受力物体的作用点。
2.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步骤
3.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4.在箭头旁边标出力的符号和大小。
实例(重力、弹力)
G=10N
F压=7N
知识点梳理
6.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梳理
7.力的图示
标度:标度是指在图中用多长的线段表示多大的力。
根据力的大小来选取合适的标度,例如,若一个物体受到的力最大为 50N,我们可以选取 1cm 长的线段表示 10N 的力。
华水平用力轻推矿泉水瓶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当用大小相同的水平力轻推瓶盖时,瓶子翻了。此过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作用点有关
C.力的方向有关 D.与以上三者都有关
B
解:小华水平用力轻推矿泉水瓶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当用大小相同的水平力轻推瓶盖时,瓶子翻了。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推底部和瓶盖,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知识迁移
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中,小刚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甲所示,将一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去推动钢尺上的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②如图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去推动钢尺上的b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③如图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改变力的方向,用力F,去推动钢尺上的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④如图丁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去推动钢尺上的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F1=F2=F3知识迁移
【详解】(1)由图知,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钢尺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甲、乙两图中,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钢尺的形变不同,可得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甲、丙两图中,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方向不同,钢尺的形变不同,可得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在探究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该实验中,根据钢尺的弯曲程度反映力的作用效果,也采用了转换法,故选AC。
故答案为:(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作用点;方向;(3)AC。
(1)实验中,用力推钢尺,钢尺发生弯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有关。由甲、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有关
(3)此次探究活动中用到的方法是____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控制变量法 B.物理模型法 C.转换法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作用点
方向
AC
知识迁移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那么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
A.完全相同
B.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C.大小、作用点相同,方向不同
D.作用点相同,大小和方向都不同
【详解】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是相等的,方向相反,茶杯对桌面的压力的作用点在桌上,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的作用点在茶杯上,故作用点不相同,所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力的大小,不相同的是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故选B。
B
知识迁移
知识点梳理
7.弹力
(1)弹性和塑性
①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又_____到原来的形状,发生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物体这种性质叫做_____;
②塑性:有些物体发生形变后_____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发生的这种形变叫做_____形变,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2)弹力
①概念:物体由于发生 而产生的力。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支持力、拉力等。
弹性形变
恢复
弹性
不能
塑性
知识点梳理
7.弹力
(2)弹力
②弹力产生条件:
a.两物体相互 ;b.发生 。
③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 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④弹力的方向:总跟形变的方向 ,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 。
接触
弹性形变
程度
相反
相同
如图所示,一个铁块放在一块薄木板上,下列关于铁块和木板受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②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③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④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解】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即铁块对木板的压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故④正确、②错误;
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即木板对铁块的支持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故③正确、错误。故选:D。
D
知识迁移
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墙壁,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足球与墙壁作用时墙壁
给足球的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v1的方向
B.沿v2的方向
C.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
D.沿垂直于墙壁斜向左上方的方向
【详解】足球撞击墙壁,墙壁给足球一个反作用力,此力是弹力,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物,如图所示墙壁给足球的弹力方向沿垂直于墙壁斜向左上方的方向,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D
知识迁移
岩是年轻人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如图甲是一名攀岩运动员拉着绳子停在峭壁上的情景。图乙是这一时刻的简化图,请你以重心O为作用点,在图乙中画出峭壁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绳子对运动员的拉力。
知识迁移
解:如图所示
方法总结
力的示意图
1.画力的示意图时,先要确定受力物体,然后找到力的作用点,清楚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
2.为了方便受力分析,一般将力的作用点移至力的重心处;
3.记住常见力的方向,比如重力的方向永远是竖直向下的,弹力的方向是垂直接触面的,绳子的拉力是沿绳子收缩方向的。
知识点梳理
8.弹簧测力计
(1)作用:测量 的大小的工具。
(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它受到的拉力成 (或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正比
知识点梳理
(3)使用方法:
a.使用前
①看清它的 和 。
②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把指
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
③轻轻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
b.使用时
①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中心_______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 ,避免造成读数不准及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
②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轴线
严禁倒挂使用
测量的力没有通过弹簧中心轴线
【详解】A.测竖直方向上的力弹簧测力计要竖直放置,测水平方向上的力弹簧测力计就要水平放置,故A错误;
B.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偏小,因此使用测力计时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故B正确;
C.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不准确要调零,故C正确;
D.所测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就会损坏测力计,所以,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故D正确。故选BCD。
知识迁移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B.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C.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D.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BCD
如图甲所示,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用力拉另一端,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若将弹簧测力计从固定端取下,两端各施加一个3N的拉力使弹簧测力计静止,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图中未画出)。
【详解】如图甲,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由指针位置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
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处所受拉力大小,故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故答案为:1.8;3N。
1.8
3N
知识迁移
方法总结
弹簧测力计
2.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绳子的拉力等,在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力之前,要先估算下力的大小,然后选合适量程的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要认清最小分度值,然后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弹簧的弹性限度受弹簧的材质影响。
知识点梳理
9.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 表示。
(2)重力的特点
①地球附近的______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为非接触力;
②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的物体;
③重力的效果:对悬挂它的物体产生拉力的作用,对支持它的
物体产生压力的作用,使抛向空中的所有物体最终落回地面;
G
地球
所有
知识点梳理
9.重力
(3)重力的大小
①通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 。
②计算公式: 。
③其中g=____________,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
g的含义: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④重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赤道上g最小,在两极上g最大。
(4)重力的方向: (指向地心),即垂直于水平面。
正比
G=mg
9.8N/kg
竖直向下
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
知识点梳理
9.重力
(5)重心
① 重心:物体的每一部分都被地球吸引着,但对于整个物体,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② 重心的位置
a.外形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 上。
b.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
几何中心
一个中学生的体重最接近( )
A.500N B.50N C.5N D.1000N
A
【详解】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在50kg左右,所以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为G=mg=500N。
故选A。
知识迁移
在对某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估测时,可借助该物理量与其它易估测的物理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重力大小不易估测,但
人体和鸡蛋的质量却都较清晰,因平时我们经常讨论体重(质量大小),再运用重力与质量关系可得到答案。
方法总结
力的估算
重力大小不易估测,但常见物体的质量却都较清晰,因平时我们经常讨论体重(质量大小),再运用重力与质量关系可得到答案。
某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估测时,可借助该物理量与其它易估测的物理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能手机内部有一个重力感应器,当手机从竖放转90°横放时,重力感应器监测
并调整手机显示画面自动旋转90°保持画面正立,如图所示。从竖放转为横放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感应器检测到重力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感应器检测到重力作用点发生了变化
C.手机的重心位置不变,重心高度也不变
D.手机的重力方向没有改变,重心高度降低
D
【详解】A.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在地球附近,手机的重力大小几乎不变,故A错误;BCD.物体的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作用在重物的重心上,对于同一物体自身的重心位置不会改变,即重力作用点不变,而在把手机从竖放转为横放的过程中,重心的高度降低,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知识迁移
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进行了探究。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  ________、  ________。
【详解】(1)本实验要测量物体的重力与质量,因此须用到弹簧测力计和天平。
故答案:(1)弹簧测力计、天平
弹簧测力计
天平
知识迁移
(2)如图甲所示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
次数 1 2 3 4
质量 0.1 0.2 0.3 0.4
重力 1    3 4
【详解】(2)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指其测量范围,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指弹簧测力计的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弹簧测力计读数:首先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的读数,然后读数。 故答案:(2)2。
2
知识迁移
(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
(4)由数据与图象可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详解】(3)利用数学描点法描出重力跟质量的对应点,然后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
(4)重力跟质量的图象是正比函数图象,可以判断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5)太空中物体不再受到重力作用,所以不能进行此实验。
故答案:(3) (4)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5)不能。
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不能
知识迁移
如图为小利在体育测试中“原地掷实心球”的场景,图中虚线描绘的是实心球离开人手后运动的路径,若忽略空气阻力,实心球在最高点A位置时所受力的示意图为( )
【详解】小球在A点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选D
D
知识迁移
图所示的辣椒椒果朝天生长,故名“朝天椒”。椒果在结出后不断朝上生长的过程中,其所受重力的大小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所受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
变大
【详解】由题意知,椒果在开始结果并不断朝上生长的过程中,质量变大,根据G=mg可知,重力变大,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故答案为:变大;竖直向下。
知识迁移
竖直向下
星探测成为近年来人类探索新热点。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与地
球相比较小,因此火星的引力也较地球弱。火星的表面物体重力与质量比值约为3.7N/kg。如图所示,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总质量为240kg,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是_________。
888N
【详解】火星车“祝融号”到达火星后,位置改变了,但其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仍为240kg,
火星的表面物体重力与质量比值约为3.7N/kg,
则在火星表面火星车受到的重力为:G火=m火g=240kg×3.7N/kg=888N。
故答案为:888N。
知识迁移
知识导图
力的描述
概念
形变
方向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性形变、塑性形变
垂直于接触面并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弹簧测力计
原理
使用方法
弹力
概念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大小
G=mg(g=9.8N/kg)
方向
竖直向下
作用点
物体的重心
重力
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相互作用
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单位
力符号F,单位牛顿(N)
三要素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示意图
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