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3.1.1 种子的萌发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人教2025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授课教师:********班 级:********时 间:********学习目标生命观念描述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科学思维运用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分析和概括的能力。种子的萌发 课程导入(5 分钟) 展示春天田野里种子萌发的图片或视频,提问:“这些种子为何能在此时萌发?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主题。 新课教学(20 分钟) 提出问题:展示不同环境中种子的状态,如干燥土壤中、潮湿阴暗角落、冰箱中的种子等,引导学生提出关于种子萌发条件的问题。 作出假设: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对种子萌发条件作出假设,如需要适宜温度、一定水分、充足空气等。 设计实验: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方案。教师引导明确实验变量(如水分、温度、空气等),设置对照实验(如一组有水、一组无水;一组温暖、一组寒冷等),强调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实施实验:各小组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将实验装置放置在适宜环境培养,并做好观察记录,如每天观察种子是否萌发、记录萌发数量等。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根的生长:展示根尖结构图片,详细讲解根尖各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的结构和功能。组织学生观察根尖纵切片,通过显微镜观察分生区和伸长区细胞形态特点,引导分析根生长的原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伸长区细胞伸长使根长长)。 芽的发育:利用芽发育成枝条的动态图片或视频,讲解芽的结构(芽轴、叶原基、幼叶、芽原基等)和发育过程。让学生对比叶芽和花芽结构,理解叶芽发育成枝条、花芽发育成花的原理。 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讲解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和有机物。通过实例分析,如缺氮肥植株叶片发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以及植物制造有机物的过程。一段时间后,各小组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结果,讨论得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改进花的结构:展示不同种类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的结构。教师利用花的模型,详细讲解花各部分(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结构和功能,重点强调雄蕊(花药、花丝)和雌蕊(柱头、花柱、子房)的结构和作用。 传粉和受精:利用动画演示传粉和受精过程,讲解传粉方式(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以及受精过程(花粉落在柱头上,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进入子房,释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组织学生讨论传粉和受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阴雨天气影响传粉如何人工辅助授粉等。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结合传粉和受精过程,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对比花和果实结构,理解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的原理,如桃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措施。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教师讲解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如展示植物在干旱和水分充足环境下的生长对比图片,提问:“水对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植物如何吸收和散失水分?”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20 分钟) 植物对水的吸收:讲解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根尖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增大吸收面积。通过实验演示(如将带根的幼苗放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茎和叶的变化),让学生了解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根→茎→叶)。 水的利用:说明植物吸收的水分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讲解光合作用中水分作为原料参与物质转化。 蒸腾作用:利用叶片结构示意图,讲解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主要部位(叶片)及意义(促进水分吸收和运输、促进无机盐运输、降低叶片表面温度等)。组织学生讨论蒸腾作用对植物生存和环境的影响。胚必须完整、有活力且度过休眠期。通过实例分析,如煮熟的种子不能萌发、处于休眠期的种子在适宜环境也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简要介绍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如海尔蒙特柳树实验、普利斯特利实验等,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发展过程。光合作用的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的实验。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学生分组操作。实验步骤包括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液等。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见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得出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光是光合作用必要条件的结论。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表达式:根据实验结果,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并写出表达式:二氧化碳 + 水\(\xrightarrow[叶绿体]{光能}\)有机物(储存能量) + 氧气。光合呼吸作用的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 “探究种子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探究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探究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等实验。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学生分组操作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如 “探究种子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实验中,装有萌发种子的暖水瓶温度升高,装有煮熟种子的暖水瓶温度不变,说明萌发种子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呼吸作用的概念和表达式:根据实验结果,讲解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写出表达式:有机物(储存能量) + 氧气\(\xrightarrow[]{}\)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分析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明确其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讲解呼吸作用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等方面的意义。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引导学生对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等,分析两者的相互依存关系,如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和氧气为呼吸作用提供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作用的实质和意义植物是生产者:讲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举例说明食物链中植物作为第一营养级的重要性。维持碳 - 氧平衡:分析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维持大气中碳 - 氧平衡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强调保护植物、增加植被对缓解温室效应的意义。促进水循环:利用水循环示意图,讲解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散失到大气中,促进了自然界的水循环。如森林地区降雨较多,与植物蒸腾作用密切相关。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其他作用:举例说明植确定栽培植物和研究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要栽培的植物(如绿豆、番茄、绿萝等),并根据植物特点提出关于环境条件的研究问题,如光照强度对绿豆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土壤酸碱度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等。 制定实验方案:各小组根据研究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实验变量(如光照强度设置不同梯度、土壤酸碱度用不同试剂调节等)、对照实验设置(如设置正常光照组和遮光组对比)、实验材料和用具准备、实验步骤及数据收集方法等。教师对各小组实验方案进行指导和完善。 实施实验:各小组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植物栽培和实验操作。定期观察记录植物生长状况,如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和颜色、开花结果情况等,收集相关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数据分析与结论:实验结束后,各小组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如绘制图表、计算平均值等。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关于植物生长所需环境条件的结论,撰写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及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等。 项目展示与交流(1 课时) 各小组以 PPT、展板、实物展示等形式展示实验成果,汇报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其他小组同学认真倾听,提出问题和建议,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对各小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强调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态度。 项目总结(5 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综合实践项目,回顾科学探究过程,强调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物根系对土壤的固定作用,可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可降低风速,起到防风固沙作用等。组织学生讨论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其他重要作用,如为动物提供栖息地等。:分析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得出其实质(物质转变:无机物→有机物;能量转变:光能→化学能)。讲解光合作用对植物自身生长、动物和人类食物及氧气来源、维持大气中碳 - 氧平衡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不萌发等,帮助学生理解自身条件对种子萌发的重要性。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考试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种瓜点豆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进行呢?请说说其中的科学道理。温度水分为什么说瑞雪兆丰年?积水利田 :积雪融化时,雪水渗入土壤中,增加了土壤的湿度,缓解了来年春季的旱情,有利于春耕播种和作物生长。许多作物在春天播种适宜的温度播种前浇水一定的水分播种前松土充足的空气思考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实验1.提出问题: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呢?2.做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①准备绿豆种子40粒,四个能够盖紧的罐头瓶,一个小勺,八张餐巾纸,四张标签纸。四个罐头瓶按照如下设置。3.制定计划:4不加水1234洒一点水洒一点水加较多的水橱柜橱柜橱柜冰箱132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种子数量 10粒 10粒 10粒 10粒水分 不洒水 (干燥) 洒一点水 洒一点水 加较多水(水浸没种子)温度 橱柜 (25℃) 橱柜 (25℃) 冰箱(4℃) 橱柜(25℃)萌发情况不萌发萌发不萌发不萌发不洒水1234一点水一点水很多水橱柜橱柜橱柜冰箱2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实验组思考水分1号2号温度2号3号空气2号4号1.本实验设计中共有几组对照实验?分别找出这几组对照实验的变量?2.应当选用什么种子进行实验?颗粒饱满,胚完整且具有活性的种子分析结果、得出结论(1)实验结果: (2)实验结论: 2号瓶中的种子萌发了;1、3、4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的条件知识总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煮熟的花生胚有活性胚完整干瘪的种子度过休眠期处于休眠期的种子任务二、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资料分析:“沉睡的古莲子”20世纪初,人们发现了一批埋藏于1000多年前的古莲子。1953年,植物专家对古莲子光滑坚硬的外壳进行打孔、浸水处理,待其变软后剥壳、播种,最终让古莲子生根发芽,开出来美丽的荷花。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胚胚具有活性种子已度过休眠期种子萌发的过程01种子吸水膨胀05胚芽发育成芽形成茎和叶04胚轴伸长02子叶或胚乳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发育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03胚根胚轴胚芽子叶芽发育连接根茎部位发育根发育茎和叶种子吸收水分转运营养物质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发育成新植株,是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发现奇迹:探索菜豆种子的萌发之旅1星题 基础练【活动一 探究菜豆种子萌发的条件】1.小点尝试在家观察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他需要为种子萌发提供的条件中不包括( )CA.适宜的温度 B.适量的水C.充足的光照 D.充足的空气2.[2024·福州质检] 播种前需要疏松土壤,是为了给种子萌发提供( )A.充足的空气 B.适宜的温度C.适量的水 D.各类无机盐A3.小点挑选的菜豆种子,应该是( )CA.被动物咬坏胚的菜豆种子B.煮熟的菜豆种子C.胚完整且有生命力的菜豆种子D.处于休眠期的菜豆种子4.下表是小点“探究菜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记录表。该实验结果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组别 种子数 光照 水 温度 现象甲 20粒 暗室 适量 不萌发乙 20粒 暗室 适量 萌发AA.适宜的温度 B.充足的光照C.适量的水 D.充足的空气5.小点将颗粒饱满的菜豆种子分为等量的甲、乙两组,在的环境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播种在水分适宜的肥沃土壤里,乙组播种在水分适宜的贫瘠沙性土壤里。这两组种子发芽的情况是( )DA.乙组先发芽 B.甲组先发芽C.两组都不发芽 D.两组同时发芽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6.小点通过探究,提出了有关菜豆种子萌发的一些看法,其中错误的是( )DA.播种前翻耕土壤,能为菜豆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B.“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是因为这个节气前后,温度适宜菜豆种子萌发C.菜豆播种前要浸种,为种子萌发提供适量的水D.菜豆种子必须在土壤中才能萌发【活动二 观察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7.菜豆种子萌发后,小点继续观察并记录了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他画下了菜豆种子及其萌发后的幼苗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图甲中的[___]______。(2)图乙中的[___]由图甲中的[___]______发育而成;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由[___]______提供。3胚根72胚芽4子叶(3)菜豆种子中的结构[___]____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的幼体。5胚2星题 中档练【活动三 探究其他种子的萌发】8. [探究实践]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实验小组将150粒大豆种子随机均分为3组,进行实验(除探究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均适宜且相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组种子未萌发,说明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需要大量水B.丙组中的种子没有完全萌发,不是因氧气不足引起C.乙组和丙组每天萌发的种子数都不同,说明光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D.大豆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豆芽B甲组种子没有水,因此未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乙组和丙组每天萌发的种子数都不同,但最终萌发的种子数基本相同,说明光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大豆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种子的萌发自身条件环境条件活的完整的胚成熟且不在休眠期过程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胚根→根胚轴→连接茎和根的部位胚芽→茎和叶教材习题:完成P6练习与应用。作业本作业:完成《点拨训练》对应练习。实践性作业:对本课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尝试进行“发豆芽”的课外实践。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