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一 化石能源一、化石能源1.化石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古代生物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都是_______物,_______能源。2.煤——工业的“粮食”(1)煤的组成:主要含碳元素,还含少量的氢、氮、氧、硫等元素。(2)煤的利用:“干馏”——隔绝空气加热,发生_______变化,得到_______(冶炼金属)、_______(化工原料)、_______(主要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用作燃料)。(3)煤燃烧会产生______________等,会形成_______。酸雨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破坏土壤、森林和植被;③腐蚀建筑物及金属制品;④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防治酸雨措施:①大力推广使用______________;②用天然气或者其他_________________代替煤;3.石油——工业的“血液”(1)石油的组成:主要含_______和_______元素,另外还含有氮元素,含铅化合物等。(2)石油的加工:“分馏”——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______,分馏得到各种产品。(_______变化)4.天然气(1)主要成分:_______(2)俗名:沼气、坑气、天然气、瓦斯气(3)存在:天然气、沼气、坑气、瓦斯、可燃冰等中。(4)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_______。(5)化学性质:可燃性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 结论导管口的甲烷燃烧 发出淡蓝色火焰 甲烷具有可燃性干冷的烧杯内壁 干冷的烧杯中出现_______ 说明甲烷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内壁涂有的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 说明甲烷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补充】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就可制得沼气。农村制取和使用沼气的主要意义:(1)可解决农村燃料问题;(2)可改善农村环境卫生:(3)可提高肥料质量;(4)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补充】检验某可燃物是否含碳、氢元素的方法:点燃,在可燃物上方罩一个______________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说明生成了_______,证明含有_______元素;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注入______________,变_______,说明生成了_______,证明含有_______元素。(如果某可燃物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只能证明一定含_______、_______元素,可能含_______元素)【补充】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检验燃烧的产物(导出点燃,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_______的烧杯,看烧杯内壁是否出现_______现象;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注入澄清石灰水,看是否_______。)【补充】燃气泄漏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根据燃气的密度决定,如果燃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则安装在墙壁下方,反之,则安装在上方。◆知识点二 新能源1.新能源: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潮汐能等。(既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之危,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乙醇:(_______),俗名_______。(_______能源)(1)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______________。(2)酒精制取:①原料:高粱、玉米、薯类等;②生产方式:发酵、蒸馏。(3)化学性质:可燃性,燃烧时发出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途:_______,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医疗上______________。3.氢气:(_______)(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溶于水。(2)化学性质:可燃性 本身_______毒,燃烧产物是_______,是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氢气作为未来最理想的燃料,优点:①可用水作原料,有广泛的来源;②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约为同质量汽油的三倍;③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室制取H2: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同实验室制取CO2的______________型收集装置:采用______________法或______________法收集。4.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的比较气体 H2 CO CH4物理性质 色态味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 比空气小 比空气略小 比空气小溶解性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化学性质 可燃性 2H2+O2 ( http: / / img.blog. / photo / dFjKCQJGnS0mJrrkO4QY7Q== / 5149584698922270759.jpg )2H2O 2CO + O2 ( http: / / img.blog. / photo / dFjKCQJGnS0mJrrkO4QY7Q== / 5149584698922270759.jpg )2CO2 CH4+2O2 ( http: / / img.blog. / photo / dFjKCQJGnS0mJrrkO4QY7Q== / 5149584698922270759.jpg )2H2O+ CO2还原性 CuO+H2 ( http: / / img.blog. / photo / b7i_6hZOLIs7sg9f4uUCsg== / 325385073078192246.jpg )Cu+ H2O CuO+CO ( http: / / img.blog. / photo / b7i_6hZOLIs7sg9f4uUCsg== / 325385073078192246.jpg )Cu+CO2 Fe2O3+3CO ( http: / / img.blog. / photo / rhf4jL3651HoryhaZ5lONw== / 2265029137591313382.jpg ) 2Fe+3CO2 无检验方法 ①点燃,检验燃烧产物;②通过灼热氧化铜,检验产物 ①点燃,检验燃烧产物;②通过灼热氧化铜,检验产物 点燃,检验燃烧产物◆知识点三 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1.合理开采化石能源,节约使用化石燃料。2.影响燃烧现象剧烈程度的因素:可燃物的_______、氧气的_______、与氧气的______________有关。氧气的浓度越_______,燃烧就越剧烈;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_______,燃烧就越剧烈。燃料不充分燃烧的缺点:产生的热量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等污染空气的物质。【生活应用】(1)烧柴火时,不停的向炉膛扇风,增大与空气的接触。篝火晚会时,木材架空,增大氧气的量。(2)天然气灶做饭时,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有黑色固体出现,氧气不足,燃烧不充分,此时应该将炉具的进风口“_______”,增大空气的进气量。3.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有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以及烟尘等。防治措施:(1)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充分燃烧;(2)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3)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4)加大检测尾气力度,禁止未达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5)使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作燃料。4.为减少燃料使用和汽车尾气的污染,措施有:①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②用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上班;③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禁止乱砍乱伐;④改善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燃料充分燃烧;⑤安装尾气净化装置;⑥使用清洁能源;⑦加强监测和管理。◆知识点一 化石能源【典例1】(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煤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污染C.石油为原料能制造合成纤维 D.天然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典例2】(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煤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污染C.石油为原料能制造合成纤维 D.天然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典例3】(2024·湖北·中考真题)在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时,做了如下图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B.左侧烧杯内壁有小液滴产生C.右侧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 D.可得出甲烷含有氧元素【典例4】(2024·吉林省吉林·中考真题)吉林省松原塔区盛产石油和天然气,回答下列问题。(1)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和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典例5】(2024·福建·中考真题)请参加社会性议题“汽车能源的变迁”的项目式学习。(1)传统汽车能源主要来自石油。① 从物质分类角度看,石油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② 汽油作汽车燃料的缺点有 (写一个)。(2)天然气和乙醇可替代传统汽车能源。① 甲烷(CH4)和乙醇(C2H6O)均属于 (填“无机”或“有机”)化合物。②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电池可给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① 电动汽车的电池放电时,其能量转化方式为 能转化为电能。② 以“使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车是否能减少CO2的排放”为题进行小组辩论,你的看法和理由是 。◆知识点二 新能源【典例1】(2024·重庆·中考真题)“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发射火箭用到了无污染的高能燃料。该燃料最有可能是( )A.液氢 B.液氧C.酒精 D.石油【典例2】(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B.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造成酸雨C.乙醇汽油用作汽车燃料可减少空气污染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典例3】(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绿色能源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煤 B.汽油C.柴油 D.氢气【典例4】(2024·新疆·中考真题)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全球战塑”,旨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下列做法与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A.推广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 B.减少使用塑料袋C.生活中经常使用一次性碗筷 D.合理使用化肥【典例5】(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捕集空气中CO2加氢制甲醇(CH3OH),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和“零碳”排放,其转化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电解水生成的H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B.反应②中,生产1.6 kg CH3OH理论上要消耗2.2 kg CO2C.转化过程中,H2O和H2循环转化,无需额外补充D.等质量的甲醇制取时消耗的CO2与燃烧时生成的CO2相等,实现“零碳”排放【典例6】(2024·天津·中考真题)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和新材料使用被人们广泛关注。(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2)近日,国务院颁布《2024—2025年节能减碳行动方案》。生产、生活中有以下做法:①发展绿色公共交通②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③植树造林④发展火力发电。下列选项符合节能减碳的是______(填序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3)含有氮化硅(Si3N4)的高温结构陶瓷用于火箭发动机。二氧化硅(SiO2)、碳单质和氮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氮化硅和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2023年,我国首次掺氢天然气管道燃爆试验成功,掺氢天然气能改善天然气的品质。某掺氢天然气(假设该混合气仅含CH4和H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易错题1】(2024·辽宁大连·预测模拟)下图表示我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B.使煤分解制成管道煤气的变化是物理变化C.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易错题2】(2024·黑龙江大庆·二模)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任何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质子和中子B.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C.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氧化铝中含有金属元素,则氧化铝是一种合金D.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易混易错点11.煤气是煤的加工产品,主要成分为H2、CH4、CO等;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产品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2.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化学变化,石油蒸馏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石油中各成分,是物理变化,与工业制氧气的原理相同。3.点燃甲烷之前,一定要验纯,否则可能发生爆炸。【易错题3】(2024·广东清远·预测模拟)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社会发展B.化学与健康①广泛使用太阳能能有效减少碳排放②武德合金作保险丝利用其熔点低③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①缺碘会引起骨质疏松②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③为补充蛋白质只吃肉类不吃蔬菜C.化学与安全D.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①进入溶洞前做灯火实验②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找泄露③煤炉上放盆水防止CO中毒①制取气体:先加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能②称量一定质量药品:先加药品后加砝码 ③可燃性气体燃烧:先验纯后点燃【易错题4】(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B.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造成酸雨C.乙醇汽油用作汽车燃料可减少空气污染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易混易错点21.煤、石油中含有S、N元素,燃烧时产生SO2、NO2,易形成酸雨。因此,天然气是最清洁的化石燃料。2.目前,汽车的尾气是重要的污染物。3.CO2不是引起酸雨的物质。【易错题5】(2024·安徽合肥·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B.石油分馏的过程发生化学变化C.“西气东输”中的“气”是指氢气D.石油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易错题6】(2024·黑龙江绥化·二模)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力发电是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B.煤、石油、天然气、乙醇都是不可再生能源C.煤完全燃烧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产品,是物理变化◆易混易错点31.不是所有的燃料都是化石燃料,氢气、酒精、沼气、一氧化碳等不是化石燃料。2.化石燃料都属于混合物,且都不可再生。3.石油的蒸馏是物理变化,而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化学变化。【易错题7】(2024·海南·模拟预测)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可能只含有一氧化碳 B.可能只含有甲烷C.可能只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D.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易错题8】(2024·海南海口·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水中的异味加入活性炭,充分搅拌后过滤B除去CO2中的少量CO向混合气体中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C检验电解水实验的产物将燃着的小木条靠近管口,打开阀门D鉴别CO和CH4分别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干燥烧杯◆易混易错点4鉴别气体时:1.首先要分析比较各气体的性质,根据不同性质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氢气、一氧化碳、甲烷能燃烧,可用燃着的木条来鉴别 O2、CO2、CO;2若有性质相似的,则再进一步找不同点,从不同点找到突破口,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都具有可燃性,但燃烧产物不同,可根据燃烧的产物来鉴别。【易错题9】(2024·湖南长沙·预测模拟)“民以食为天,食以‘火’为先”,家庭燃料的变革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它的变迁史也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下列有关燃料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属于是可再生能源B.使用乙醇汽油可适当减少石油资源C.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D.煤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和少量的氮、硫及其它元素【易错题10】(2024·江苏南京·二模)根据图示,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选择装置①制O2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实验室制H2、O2、CO2均可选择装置②C.O2和CO2均可选择装置③收集D.选择装置②制气,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易混易错点51.乙醇汽油:将乙醇与汽油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车用乙醇汽油。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节约石油资源,促进农业发展。美国40%的玉米用于生产乙醇,作为燃料。2.酒类饮料中含有乙醇。成年人适量饮酒可以解除疲劳、使人兴奋,但不可过度饮用。3.H2、O2、CO2是实验室常制取的三大气体,它们都可以在常温下用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来制取,可采用相同的发生装置,H2、O2都可用排水法收集,O2、CO2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答案和解析◆知识点一 化石能源一、化石能源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古代生物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都是混合物,不可再生能源。2.煤——工业的“粮食”(1)煤的组成:主要含碳元素,还含少量的氢、氮、氧、硫等元素。(2)煤的利用:“干馏”——隔绝空气加热,发生化学变化,得到焦炭(冶炼金属)、煤焦油(化工原料)、煤气(主要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用作燃料)。(3)煤燃烧会产生SO2、NO2等,会形成酸雨。酸雨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破坏土壤、森林和植被;③腐蚀建筑物及金属制品;④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防治酸雨措施:①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②用天然气或者其他清洁能源代替煤;3.石油——工业的“血液”(1)石油的组成:主要含碳和氢元素,另外还含有氮元素,含铅化合物等。(2)石油的加工:“分馏”——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馏得到各种产品。(物理变化)4.天然气(1)主要成分:甲烷(CH4)(2)俗名:沼气、坑气、天然气、瓦斯气(3)存在:天然气、沼气、坑气、瓦斯、可燃冰等中。(4)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5)化学性质:可燃性 化学方程式:CH4+2O2 ( http: / / img.blog. / photo / dFjKCQJGnS0mJrrkO4QY7Q== / 5149584698922270759.jpg )2H2O+ CO2实验现象 结论导管口的甲烷燃烧 发出淡蓝色火焰 甲烷具有可燃性干冷的烧杯内壁 干冷的烧杯中出现水雾 说明甲烷一定含有氢元素。内壁涂有的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甲烷一定含有碳元素。【补充】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就可制得沼气。农村制取和使用沼气的主要意义:(1)可解决农村燃料问题;(2)可改善农村环境卫生:(3)可提高肥料质量;(4)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补充】检验某可燃物是否含碳、氢元素的方法:点燃,在可燃物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证明含有氢元素;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注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证明含有碳元素。(如果某可燃物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只能证明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补充】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检验燃烧的产物(导出点燃,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看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水雾现象;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注入澄清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补充】燃气泄漏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根据燃气的密度决定,如果燃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则安装在墙壁下方,反之,则安装在上方。◆知识点二 新能源1.新能源: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潮汐能等。(既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之危,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乙醇:(C2H5OH),俗名酒精。(可再生能源)(1)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2)酒精制取:①原料:高粱、玉米、薯类等;②生产方式:发酵、蒸馏。(3)化学性质:可燃性,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化学方程式:C2H5OH+3O2 ( http: / / img.blog. / photo / dFjKCQJGnS0mJrrkO4QY7Q== / 5149584698922270759.jpg )3H2O+2CO2(4)用途:作燃料,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医疗上杀菌消毒。3.氢气:(H2)(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可燃性 本身无毒,燃烧产物是水,是最清洁燃料;化学方程式:2H2+O2 ( http: / / img.blog. / photo / dFjKCQJGnS0mJrrkO4QY7Q== / 5149584698922270759.jpg )2H2O(3)氢气作为未来最理想的燃料,优点:①可用水作原料,有广泛的来源;②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约为同质量汽油的三倍;③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缺点:耗用电能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目前还不能广泛使用。(4)实验室制取H2: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原理:Zn+H2SO4 = ZnSO4+H2↑发生装置:同实验室制取CO2的固液常温型收集装置:采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4.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的比较气体 H2 CO CH4物理性质 色态味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 比空气小 比空气略小 比空气小溶解性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化学性质 可燃性 2H2+O2 ( http: / / img.blog. / photo / dFjKCQJGnS0mJrrkO4QY7Q== / 5149584698922270759.jpg )2H2O 2CO + O2 ( http: / / img.blog. / photo / dFjKCQJGnS0mJrrkO4QY7Q== / 5149584698922270759.jpg )2CO2 CH4+2O2 ( http: / / img.blog. / photo / dFjKCQJGnS0mJrrkO4QY7Q== / 5149584698922270759.jpg )2H2O+ CO2还原性 CuO+H2 ( http: / / img.blog. / photo / b7i_6hZOLIs7sg9f4uUCsg== / 325385073078192246.jpg )Cu+ H2O CuO+CO ( http: / / img.blog. / photo / b7i_6hZOLIs7sg9f4uUCsg== / 325385073078192246.jpg )Cu+CO2 Fe2O3+3CO ( http: / / img.blog. / photo / rhf4jL3651HoryhaZ5lONw== / 2265029137591313382.jpg ) 2Fe+3CO2 无检验方法 ①点燃,检验燃烧产物;②通过灼热氧化铜,检验产物 ①点燃,检验燃烧产物;②通过灼热氧化铜,检验产物 点燃,检验燃烧产物◆知识点三 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1.合理开采化石能源,节约使用化石燃料。2.影响燃烧现象剧烈程度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就越剧烈;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燃料不充分燃烧的缺点:产生的热量少,浪费资源,生成CO等污染空气的物质。【生活应用】(1)烧柴火时,不停的向炉膛扇风,增大与空气的接触。篝火晚会时,木材架空,增大氧气的量。(2)天然气灶做饭时,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有黑色固体出现,氧气不足,燃烧不充分,此时应该将炉具的进风口“调大”,增大空气的进气量。3.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有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以及烟尘等。防治措施:(1)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充分燃烧;(2)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3)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4)加大检测尾气力度,禁止未达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5)使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作燃料。4.为减少燃料使用和汽车尾气的污染,措施有:①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②用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上班;③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禁止乱砍乱伐;④改善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燃料充分燃烧;⑤安装尾气净化装置;⑥使用清洁能源;⑦加强监测和管理。◆知识点一 化石能源【典例1】(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煤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污染C.石油为原料能制造合成纤维 D.天然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答案】C【解析】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化石燃料在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煤中含有硫元素、氮元素,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溶于水会形成酸雨,对环境造成污染,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以石油为原料能制造合成纤维,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典例2】(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煤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污染C.石油为原料能制造合成纤维 D.天然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答案】C【解析】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化石燃料在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煤中含有硫元素、氮元素,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溶于水会形成酸雨,对环境造成污染,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以石油为原料能制造合成纤维,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典例3】(2024·湖北·中考真题)在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时,做了如下图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B.左侧烧杯内壁有小液滴产生C.右侧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 D.可得出甲烷含有氧元素【答案】D【解析】甲烷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故A说法正确;甲烷燃烧生成水,则左侧干冷烧杯内壁有小液滴产生,故B说法正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右侧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故C说法正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则可得出甲烷中一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故D说法错误。【典例4】(2024·吉林省吉林·中考真题)吉林省松原塔区盛产石油和天然气,回答下列问题。(1)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和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煤(2)【解析】(1)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2)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典例5】(2024·福建·中考真题)请参加社会性议题“汽车能源的变迁”的项目式学习。(1)传统汽车能源主要来自石油。① 从物质分类角度看,石油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② 汽油作汽车燃料的缺点有 (写一个)。(2)天然气和乙醇可替代传统汽车能源。① 甲烷(CH4)和乙醇(C2H6O)均属于 (填“无机”或“有机”)化合物。②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电池可给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① 电动汽车的电池放电时,其能量转化方式为 能转化为电能。② 以“使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车是否能减少CO2的排放”为题进行小组辩论,你的看法和理由是 。【答案】(1)混合物 汽油来自不可再生能源石油(2)有机 CH4 + 2 O2 CO2 + 2 H2O(3)化学 不一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电力来源、电池制造和回收过程等可能排放二氧化碳【解析】(1)混合物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石油属于混合物,汽油作汽车燃料的缺点之一是汽油来自不可再生能源石油;(2)有机物定义: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通常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甲烷和乙醇属于有机化合物,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 + 2 O2 CO2 + 2 H2O;(3)电动汽车的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使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车不一定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电力来源、电池制造和回收过程等可能排放二氧化碳。◆知识点二 新能源【典例1】(2024·重庆·中考真题)“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发射火箭用到了无污染的高能燃料。该燃料最有可能是( )A.液氢 B.液氧C.酒精 D.石油【答案】A【解析】A、氢气燃烧热值高,且产物只有水,清洁无污染,符合题意;B、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不符合题意;C、酒精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和炭粒等污染物,不符合题意;D、石油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和炭粒等多种污染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典例2】(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B.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造成酸雨C.乙醇汽油用作汽车燃料可减少空气污染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答案】B【解析】A、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故正确;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造成酸雨,二氧化碳不会造成酸雨,故错误;C、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故正确;D、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正确。故选B。【典例3】(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绿色能源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煤 B.汽油C.柴油 D.氢气【答案】D【解析】煤、汽油、柴油均属于化石燃料,燃烧后会产生硫和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氢气燃烧后生成物是水,水无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故选D。【典例4】(2024·新疆·中考真题)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全球战塑”,旨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下列做法与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A.推广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 B.减少使用塑料袋C.生活中经常使用一次性碗筷 D.合理使用化肥【答案】C【解析】A、推广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与环保理念相符,不符合题意;B、减少使用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与环保理念相符,不符合题意;C、生活中经常使用一次性碗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会污染环境,与环保理念不相符,符合题意;D、合理使用化肥,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与环保理念相符,不符合题意。故选C。【典例5】(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捕集空气中CO2加氢制甲醇(CH3OH),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和“零碳”排放,其转化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电解水生成的H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B.反应②中,生产1.6 kg CH3OH理论上要消耗2.2 kg CO2C.转化过程中,H2O和H2循环转化,无需额外补充D.等质量的甲醇制取时消耗的CO2与燃烧时生成的CO2相等,实现“零碳”排放【答案】C【解析】反应①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 H2O 2 H2↑ + 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电解水生成的H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故A说法正确;反应②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根据碳元素质量守恒,则生产1.6kgCH3OH理论上要消耗CO2的质量为,故B说法正确;反应①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 H2O 2 H2↑ + O2↑ ,反应②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 + 3 H2 = CH3OH + H2O,综合方程式为CO2 + H2 + H2O = CH3OH + O2,故转化过程中,H2O和H2虽然可循环转化,但是也需额外补充,故C说法错误;甲醇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 CH3OH + 3 O2 2 CO2 + 4 H2O,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 + 3 H2 = CH3OH + H2O,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甲醇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均为1∶1,故等质量的甲醇制取时消耗的CO2与燃烧时生成的CO2相等,可实现“零碳”排放,故D说法正确。【典例6】(2024·天津·中考真题)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和新材料使用被人们广泛关注。(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2)近日,国务院颁布《2024—2025年节能减碳行动方案》。生产、生活中有以下做法:①发展绿色公共交通②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③植树造林④发展火力发电。下列选项符合节能减碳的是______(填序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3)含有氮化硅(Si3N4)的高温结构陶瓷用于火箭发动机。二氧化硅(SiO2)、碳单质和氮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氮化硅和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2023年,我国首次掺氢天然气管道燃爆试验成功,掺氢天然气能改善天然气的品质。某掺氢天然气(假设该混合气仅含CH4和H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答案】(1)不可再生(2)A(3)(4)11:18【解析】(1)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①发展绿色公共交通,符合节能减排,符合题意;②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符合节能减排,符合题意;③植树造林,符合节能减排,符合题意;④发展火力发电,不符合节能减排,不符合题意;故选:A。(3)二氧化硅(SiO2)、碳单质和氮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氮化硅和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某掺氢天然气(假设该混合气仅含CH4和H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设氢元素的质量为,则碳元素的质量为,氢元素完全燃烧生成水,则生成水的质量= ,碳元素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Fe3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比Fe2O3的高,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易错题1】(2024·辽宁大连·预测模拟)下图表示我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B.使煤分解制成管道煤气的变化是物理变化C.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答案】B【解析】A、煤炭主要是由碳、氢元素等元素组成的,煤炭燃烧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不符合题意;B、使煤分解制成管道煤气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C、石油的分馏可以得到石油气、汽油、航空煤油、柴油、润滑油、重油等产品,不符合题意;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不符合题意。故选B。【易错题2】(2024·黑龙江大庆·二模)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任何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质子和中子B.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C.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氧化铝中含有金属元素,则氧化铝是一种合金D.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答案】B【解析】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质子和中子,如氢原子中不含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甲烷是可燃性气体,所以点燃前需要验纯,故选项说法正确;C、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氧化铝中虽含有金属元素,但不具有合金的特性,不属于合金,故选项说法错误;D、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也会发光、放热,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易混易错点11.煤气是煤的加工产品,主要成分为H2、CH4、CO等;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产品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2.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化学变化,石油蒸馏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石油中各成分,是物理变化,与工业制氧气的原理相同。3.点燃甲烷之前,一定要验纯,否则可能发生爆炸。【易错题3】(2024·广东清远·预测模拟)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社会发展B.化学与健康①广泛使用太阳能能有效减少碳排放②武德合金作保险丝利用其熔点低③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①缺碘会引起骨质疏松②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③为补充蛋白质只吃肉类不吃蔬菜C.化学与安全D.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①进入溶洞前做灯火实验②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找泄露③煤炉上放盆水防止CO中毒①制取气体:先加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能②称量一定质量药品:先加药品后加砝码 ③可燃性气体燃烧:先验纯后点燃【答案】A【解析】A.使用太阳能能有效减少碳排放;合金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所以武德合金作保险丝;二氧化硫会引起酸雨,正确;B.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缺钙才会引起骨质疏松症;营养物质需要同时补充,因为每种营养物质的功效不同,错误; C.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所以进入溶洞前做灯火实验;煤气泄漏不能开灯检查,否则可燃气体遇到电火花会爆炸非常危险;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通过防水来防中毒,错误;D.制取气体需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药品需要先放砝码,否则容易导致药品放多;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需要先验纯,错误。故选:A。【易错题4】(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B.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造成酸雨C.乙醇汽油用作汽车燃料可减少空气污染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答案】B【解析】A、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故正确;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造成酸雨,二氧化碳不会造成酸雨,故错误;C、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故正确;D、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正确。故选B。◆易混易错点21.煤、石油中含有S、N元素,燃烧时产生SO2、NO2,易形成酸雨。因此,天然气是最清洁的化石燃料。2.目前,汽车的尾气是重要的污染物。3.CO2不是引起酸雨的物质。【易错题5】(2024·安徽合肥·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B.石油分馏的过程发生化学变化C.“西气东输”中的“气”是指氢气D.石油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解:煤、石油、天然气这三种化石燃料都属于混合物;石油分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出溶剂油、煤油、柴油等.物理变化;“西气东输”中输送的是天然气,不是氢气;石油中有碳、氢、氮等元素,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水、氮的氧化物等多种物质。故选A。【易错题6】(2024·黑龙江绥化·二模)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力发电是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B.煤、石油、天然气、乙醇都是不可再生能源C.煤完全燃烧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产品,是物理变化【答案】D【解析】A.火力发电需要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故选项A说法错误;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而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的方法获取,所以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B说法错误;C.煤炭中含有少量的硫元素、氮元素等,所以煤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对环境造成污染,故选项C说法错误;D.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产品,这都是石油中所含有的物质,此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D。◆易混易错点31.不是所有的燃料都是化石燃料,氢气、酒精、沼气、一氧化碳等不是化石燃料。2.化石燃料都属于混合物,且都不可再生。3.石油的蒸馏是物理变化,而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化学变化。【易错题7】(2024·海南·模拟预测)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可能只含有一氧化碳 B.可能只含有甲烷C.可能只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D.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答案】A【解析】点燃气体,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有水生成,即原气体中有氢元素;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即原气体中有碳元素。A、一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若只有一氧化碳,则缺少氢元素,点燃后不会生成水,A推断错误,符合题意;B、甲烷中含有碳、氢2种元素,点燃后,可生成二氧化碳、水,推断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氢气中只含有氢元素,一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点燃后,可生成二氧化碳、水,推断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若三种气体混合,混合气体中含有碳、氢2种元素,点燃后,可生成二氧化碳、水,推断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易错题8】(2024·海南海口·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水中的异味加入活性炭,充分搅拌后过滤B除去CO2中的少量CO向混合气体中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C检验电解水实验的产物将燃着的小木条靠近管口,打开阀门D鉴别CO和CH4分别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干燥烧杯【答案】B【解析】A、加入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充分搅拌后过滤,能除去水中的异味,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过量的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且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将燃着的小木条靠近管口,打开阀门,若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是氢气,若燃着的小木条燃烧的更旺,说明是氧气,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D、CO和CH4燃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分别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干燥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的是甲烷,无明显现象的是一氧化碳,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易混易错点4鉴别气体时:1.首先要分析比较各气体的性质,根据不同性质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氢气、一氧化碳、甲烷能燃烧,可用燃着的木条来鉴别 O2、CO2、CO;2若有性质相似的,则再进一步找不同点,从不同点找到突破口,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都具有可燃性,但燃烧产物不同,可根据燃烧的产物来鉴别。【易错题9】(2024·湖南长沙·预测模拟)“民以食为天,食以‘火’为先”,家庭燃料的变革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它的变迁史也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下列有关燃料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属于是可再生能源B.使用乙醇汽油可适当减少石油资源C.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D.煤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和少量的氮、硫及其它元素【答案】A【解析】A、煤属于化石能源,在短期内不能得到补充,属于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说法不正确;B、乙醇汽油是将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汽车燃料,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故B说法正确;C、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无污染,燃烧热值高,是最理想的燃料,故C说法正确;D、煤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和少量的氮、硫及其它元素,故D说法正确;故选:A。【易错题10】(2024·江苏南京·二模)根据图示,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选择装置①制O2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实验室制H2、O2、CO2均可选择装置②C.O2和CO2均可选择装置③收集D.选择装置②制气,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答案】D【解析】A、装置①为固固加热型装置且试管口没有棉花,故用氯酸钾制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选项正确;B、装置②为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实验室制氧气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这三个反应都不用加热,且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都可用装置②,选项正确;C、装置③为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均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项正确;D、装置②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药品,无能法分离固体与液体药品,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选项错误。故选:D。◆易混易错点51.乙醇汽油:将乙醇与汽油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车用乙醇汽油。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节约石油资源,促进农业发展。美国40%的玉米用于生产乙醇,作为燃料。2.酒类饮料中含有乙醇。成年人适量饮酒可以解除疲劳、使人兴奋,但不可过度饮用。3.H2、O2、CO2是实验室常制取的三大气体,它们都可以在常温下用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来制取,可采用相同的发生装置,H2、O2都可用排水法收集,O2、CO2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