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37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37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民族知识小竞赛
准备抢答啦!
品味民族风情
西汉时期加强同西域各族的友好往来的使者是谁?
张骞
出自:百度图片
唐朝促进了汉藏友好往来的女子是谁?
文成公主
出自:百度图片
品味民族风情
这是什么民族的独特服饰?
苗族
出自:百度图片
品味民族风情
这是什么民族的什么节日?
傣族的泼水节
出自:百度图片
品味民族风情
这是台湾省的什么古老民族?
高山族
出自:百度图片
品味民族风情
这是什么民族的什么节日?
彝族的火把节
出自:百度图片
品味民族风情
听一曲民族山歌
出自:(微信公众号视频)《唱支山歌献给党》0:55-1:3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原因
含义
作用
探究民族政策
探究民族政策
我国的民族分布
有什么特点?
大散居、小聚居
那这样的环境会形成一种怎样的民族关系呢?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
材料: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中国民族报
相互依存
不可分离
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61页
什么是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我国有多少个自治区呢?画一画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新疆维吾尔族
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最晚的)

我国设立了三级民族区域自治机构: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5个)
(30个)
(120个)
探究民族政策
1949
1954
1984
制度化
法律化
确定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
探究民族政策
基本政治制度
小明:让我们到少数民族地区走一走,看一看,出发!
探究民族政策
自治州(县) 州(县)长
甘孜藏族自治州 李昌平(藏族)
凉山彝族自治州 张支铁(彝族)
马边彝族自治县 李夫铁(彝族)
北川羌族自治县 经大忠(羌族)
①为什么这些地方的州长、县长都是少数民族的呢?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火把节
彝语教材
③为什么这里的课本跟我们的不一样呢?
②咦?今天不是法定的节假日,他们为什么也放假?
小组讨论:少数民族地区自治权利体现在哪些方面?
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区的最高领导人必须由本民族的公民来担任。
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和文化遗产。
从教育角度出发,帮助少数民族培养人才。
通过这趟旅行,你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什么认识?
自治州(县) 州(县)长
甘孜藏族自治州 李昌平(藏族)
凉山彝族自治州 张支铁(彝族)
马边彝族自治县 李夫铁(彝族)
北川羌族自治县 经大忠(羌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①维护了祖国统一、有利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②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探究民族政策
共同繁荣发展

共谋民族发展
共谋民族发展
政治上:制度落后
经济上:生产力低下
文化上:教育落后
交通上:极其不便
解放初期的部分少数民族地区
思考:请大家出谋划策,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出出点子。
共谋民族发展
各民族共同
发展的政策
帮助各少数民族,让各少数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是整个国家的利益。
—毛泽东
1958年6月28日,毛主席亲切接见了库尔班·吐鲁木
◎结合62-63页梳理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方面 措施
政治
经济
文化
国家战略
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西部大开发
兴边富民行动
共谋民族发展
整理少数民族的古籍文献
西部大开发示意图
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
青藏铁路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意义: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民族大团结。
共谋民族发展
孔繁森
1979年进藏工作
收养了三个藏族孤儿
足迹踏遍了阿里地区的98个乡。
留下两件遗物:一是他仅有的8元6角钱;一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
升华民族情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结合本课所学,谈谈作为青少年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积极学习和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
1.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4.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坚决反对民族分裂。
2.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同学。
升华民族情感
课堂小结

族大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背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
含义:
共同繁荣发展
政治: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经济: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文化: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战略:进行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兴边富农、脱贫攻坚
国家统一领导进行区域自治
5个自治区:
意义:
内蒙古(最早)、西藏、宁夏、广西、新疆
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发展
课堂精练
1.(2022·深圳宝安期中)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发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一过程反映出
A.各地区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少数民族地区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C.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D
课堂精练
2.(2022·广州期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A
课堂精练
3.(2022·深圳南山期末)历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少数民族代表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
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地位 B.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C.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D.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A
课堂精练
4.(2022·武汉期末)近几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了多期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旨在让学员在示范讲解和实操中掌握少数民族古籍的修复技法,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A.文化保护传承 B.传统风俗习惯
C.基础设施建设 D.干部培养选拔
A
课堂精练
5.(2022·郑州期末)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广西还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假期,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这些做法
A.说明壮族是最古老的民族
B.显示广西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
C.体现国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推动广西成为西南出海大通道
C
课堂精练
6.(2022·深圳光明期末)2019年起,“粤省事”服务平台少数民族服务专区正式上线,这标志着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覆盖到少数民族边远山区。这体现了政府致力促进
A.经济特区发展 B.国际文化交流
C.地区人口流动 D.民族共同繁荣
D
课堂精练
7.20世纪末至今,民族地区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涌现出大发展的新气象。这一现象得益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B.民族地区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改革开放开始向内陆扩展 D.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
D
课堂精练
8.青藏铁路密切了西藏与中国内地的时空联系,架起了高原边疆各族人民与内地之间的幸福与友谊的金桥,极大地促进了西藏与内地各民族的交流与交融。这主要强调了青藏铁路是我国
A.高铁技术的结晶 B.民族团结的象征
C.经济发展的动脉 D.对外开放的桥梁
B
课堂精练
9.(2021·广东中考)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A.确保“一五”计划实施 B.工作重心从经济转向教育
C.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D.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
C
课堂精练
10.(2022·广东中考)如表。这表明,20世纪60年代,我国民族自治地方
A.工业取得较大成就 B.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彻底摆脱贫困落后 D.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A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