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数学新定义题型(新高考通用)专题02函数与导数下的新定义(七大题型)(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高考数学新定义题型(新高考通用)专题02函数与导数下的新定义(七大题型)(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专题02 函数与导数下的新定义
【题型归纳目录】
题型一:曲率与曲率半径问题
题型二:曼哈顿距离与折线距离
题型三:双曲正余弦函数问题
题型四:凹凸函数
题型五:二元函数问题
题型六:切线函数新定义
题型七:非典型新定义函数
【方法技巧与总结】
1、函数与导数新定义问题主要分两类:一是概念新定义型,主要是以函数新概念为背景,通常考查考生对函数新概念的理解,涉及函数的三要素的理解;二是性质新定义型,主要是以函数新性质为背景,重点考查考生灵活应用函数性质的能力,涉及函数的各种相关性质的拓展延伸.
2、设为平面上两点,则定义为“折线距离”“直角距离”或“曼哈顿距离”,记作.
结论1:设点为直线0外一定点,为直线上的动点,则
结论2:设点为直线上的动点,点为直线上的动点,则.
【典型例题】
题型一:曲率与曲率半径问题
【典例1-1】(2024·高三·重庆·阶段练习)定义:若是的导数,是的导数,则曲线在点处的曲率;已知函数,,曲线在点处的曲率为;
(1)求实数a的值;
(2)对任意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3)设方程在区间内的根为,…比较与的大小,并证明.
【典例1-2】(2024·浙江温州·二模)如图,对于曲线,存在圆满足如下条件:
①圆与曲线有公共点,且圆心在曲线凹的一侧;
②圆与曲线在点处有相同的切线;
③曲线的导函数在点处的导数(即曲线的二阶导数)等于圆在点处的二阶导数(已知圆在点处的二阶导数等于);
则称圆为曲线在点处的曲率圆,其半径称为曲率半径.
(1)求抛物线在原点的曲率圆的方程;
(2)求曲线的曲率半径的最小值;
(3)若曲线在和处有相同的曲率半径,求证:.
【变式1-1】(2024·高三·浙江宁波·期末)在几何学常常需要考虑曲线的弯曲程度,为此我们需要刻画曲线的弯曲程度.考察如图所示的光滑曲线C:上的曲线段,其弧长为,当动点从A沿曲线段运动到B点时,A点的切线也随着转动到B点的切线,记这两条切线之间的夹角为(它等于的倾斜角与的倾斜角之差).显然,当弧长固定时,夹角越大,曲线的弯曲程度就越大;当夹角固定时,弧长越小则弯曲程度越大,因此可以定义为曲线段的平均曲率;显然当B越接近A,即越小,K就越能精确刻画曲线C在点A处的弯曲程度,因此定义(若极限存在)为曲线C在点A处的曲率.(其中y',y''分别表示在点A处的一阶、二阶导数)
(1)求单位圆上圆心角为60°的圆弧的平均曲率;
(2)求椭圆在处的曲率;
(3)定义为曲线的“柯西曲率”.已知在曲线上存在两点和,且P,Q处的“柯西曲率”相同,求的取值范围.
【变式1-2】(2024·高三·辽宁·期中)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就能发现很多数学之“美”.现代建筑讲究线条感,曲线之美让人称奇.衡量曲线弯曲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曲率,曲线的曲率定义如下:若是的导函数,是的导函数,则曲线在点处的曲率.
(1)求曲线在处的曲率的平方;
(2)求余弦曲线曲率的最大值;
题型二:曼哈顿距离与折线距离
【典例2-1】(2024·甘肃兰州·一模)定义: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那么称为A,B两点间的曼哈顿距离.
(1)已知点,分别在直线,上,点与点,的曼哈顿距离分别为,,求和的最小值;
(2)已知点N是直线上的动点,点与点N的曼哈顿距离的最小值记为,求的最大值;
(3)已知点,点(k,m,,e是自然对数的底),当时,的最大值为,求的最小值.
【典例2-2】(2024·高三·广西防城港·阶段练习)若设为曼哈顿扩张距离,它由个绝对值之和组成,其中为正整数.如:
(1)若,求的取值范围;
(2)若对一切实数恒成立,设,,且,求的最大值.
【变式2-1】(2024·高三·北京·期中)“曼哈顿几何”也叫“出租车几何”,是在19世纪由赫尔曼·闵可夫斯基提出来的.如图是抽象的城市路网,其中线段是欧式空间中定义的两点最短距离,但在城市路网中,我们只能走有路的地方,不能“穿墙”而过,所以在“曼哈顿几何”中,这两点最短距离用表示,又称“曼哈顿距离”,即,因此“曼哈顿两点间距离公式”:若,,则
(1)①点,,求的值.
②求圆心在原点,半径为1的“曼哈顿单位圆”方程.
(2)已知点,直线,求B点到直线的“曼哈顿距离”最小值;
(3)设三维空间4个点为,,且,,.设其中所有两点“曼哈顿距离”的平均值即,求最大值,并列举最值成立时的一组坐标.
题型三:双曲正余弦函数问题
【典例3-1】(2024·高三·江苏苏州·开学考试)定义:双曲余弦函数,双曲正弦函数.
(1)求函数的最小值;
(2)若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求正实数的值;
(3)求证:对任意实数,关于的方程总有实根.
【典例3-2】(2024·高三·福建宁德·期末)固定项链的两端,在重力的作用下项链所形成的曲线是悬链线.1691年,莱布尼茨等得出“悬链线”方程,其中为参数.当时,就是双曲余弦函数,类似地我们可以定义双曲正弦函数.它们与正、余弦函数有许多类似的性质.
(1)类比正弦函数的二倍角公式,请写出双曲正弦函数的一个正确的结论:_____________.(只写出即可,不要求证明);
(2),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试比较与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变式3-1】(2024·上海宝山·模拟预测)在数学中,双曲函数是与三角函数类似的函数,最基本的双曲函数是双曲正弦函数与双曲余弦函数,其中双曲正弦:,双曲余弦函数:,(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解方程:;
(2)写出双曲正弦与两角和的正弦公式类似的展开式:________,并证明;
(3)无穷数列,,,是否存在实数,使得?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变式3-2】(2024·高三·江苏盐城·期末)悬链线(Catenary)指的是一种曲线,指两端固定的一条(粗细与质量分布)均匀,柔软(不能伸长)的链条,在重力的作用下所具有的曲线形状,适当选择坐标系后,悬链线的方程是一个双曲余弦函数,其解析式为,与之对应的函数称为双曲正弦函数,令.
(1)若关于的方程在上有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已知函数,若对任意的,总存在不同的,使得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四:凹凸函数
【典例4-1】(2024·高三·湖南长沙·阶段练习)设连续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对于内任意两数,都有,则称为上的凹函数;若,则称为凸函数.若是区间上的凹函数,则对任意的,有琴生不等式恒成立(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1)证明:在上为凹函数;
(2)设,且,求的最小值;
(3)设为大于或等于1的实数,证明:.(提示:可设)
【典例4-2】(2024·高三·陕西安康·阶段练习)记函数的导函数为,的导函数为,设是的定义域的子集,若在区间上,则称在上是“凸函数”.已知函数.
(1)若在上为“凸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2)若,判断在区间上的零点个数.
【变式4-1】(2024·高三·广东东莞·阶段练习)记,为的导函数.若对,,则称函数为D上的“凸函数”.已知函数,.
(1)若函数为上的凸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2)若函数在上有极值,求a的取值范围.
题型五:二元函数问题
【典例5-1】(2024·高三·湖南·阶段练习)设是有序实数对构成的非空集,是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有序实数对,按照某种确定的关系,在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就称为从集合到集合的一个二元函数,记作,其中称为二元函数的定义域.
(1)已知,若,求
(2)非零向量,若对任意的,记,都有,则称在上沿方向单调递增.已知.请问在上沿向量方向单调递增吗?为什么?
(3)设二元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存在实数满足:
①,都有,
②,使得.
那么,我们称是二元函数的最小值.求的最大值.
【典例5-2】(2024·江苏盐城·模拟预测)根据多元微分求条件极值理论,要求二元函数在约束条件的可能极值点,首先构造出一个拉格朗日辅助函数,其中为拉格朗日系数.分别对中的部分求导,并使之为0,得到三个方程组,如下:
,解此方程组,得出解,就是二元函数在约束条件的可能极值点.的值代入到中即为极值.
补充说明:【例】求函数关于变量的导数.即:将变量当做常数,即:,下标加上,代表对自变量x进行求导.即拉格朗日乘数法方程组之中的表示分别对进行求导.
(1)求函数关于变量的导数并求当处的导数值.
(2)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设实数满足,求的最大值.
(3)①若为实数,且,证明:.
②设,求的最小值.
【变式5-1】(2024·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变量x,y,z,当x,y在某范围D内任取一组确定的值时,若变量z按照一定的规律f,总有唯一确定的x,y与之对应,则称变量z为变量x,y的二元函数,记作.已知二元函数.
(1)若,求的最小值.
(2)对任意实数x,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题型六:切线函数新定义
【典例6-1】(2024·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函数,设函数的导函数为,若函数和的图象在处的两条切线和平行,则称为函数和的“关联切点”.
(1)证明:对于任意的正实数a,函数和的“关联切点”有且只有一个;
(2)若两条切线和之间的距离为1,证明:(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典例6-2】(2024·河南新乡·二模)定义:若函数图象上恰好存在相异的两点,满足曲线在和处的切线重合,则称,为曲线的“双重切点”,直线为曲线的“双重切线”.
(1)直线是否为曲线的“双重切线”,请说明理由;
(2)已知函数求曲线的“双重切线”的方程;
(3)已知函数,直线为曲线的“双重切线”,记直线的斜率所有可能的取值为,,…,,若(),证明:.
【变式6-1】(2024·高三·上海浦东新·阶段练习)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开区间,若存在,使得在处的切线与的图像只有唯一的公共点,则称为“函数”,切线为一条“切线”.
(1)判断是否是函数的一条“切线”,并说明理由;
(2)设,求证:存在无穷多条“切线”;
(3)设,求证:对任意实数和正数都是“函数”
【变式6-2】(2024·高三·上海·期中)设是坐标平面上的一点,曲线是函数的图像.若过点恰能作曲线的条切线,则称是函数的“度点”.
(1)判断点是否为函数的1度点,请说明理由;
(2)若点是的“度点”,求自然数的值;
(3)求函数的全体2度点构成的集合.
题型七:非典型新定义函数
【典例7-1】(2024·高三·广东佛山·阶段练习)若对实数,函数、满足,且,则称为“平滑函数”,为该函数的“平滑点”已知,.
(1)若1是平滑函数的“平滑点”,
(ⅰ)求实数a,b的值;
(ⅱ)若过点可作三条不同的直线与函数的图象相切,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2)判断是否存在,使得对任意,函数存在正的“平滑点”,并说明理由.
【典例7-2】(2024·高三·上海·期中)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当时,若是严格增函数,则称是一个“函数”.
(1)判断函数是否为函数;
(2)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函数是函数?若存在,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否则,证明你的结论;
(3)已知,其中,证明:若是上的严格增函数,则对任意,都是函数.
【变式7-1】(2024·高三·上海普陀·阶段练习)给出下列两个定义:
I.对于函数,定义域为,且其在上是可导的,若其导函数定义域也为,则称该函数是“同定义函数”.
II.对于一个“同定义函数”,若有以下性质:
①;②,其中为两个新的函数,是的导函数.
我们将具有其中一个性质的函数称之为“单向导函数”,将两个性质都具有的函数称之为“双向导函数”,将称之为“自导函数”.
(1)判断函数和是“单向导函数”,或者“双向导函数”,说明理由.如果具有性质①,则写出其对应的“自导函数”;
(2)已知命题是“双向导函数”且其“自导函数”为常值函数,命题.判断命题是的什么条件,证明你的结论;
(3)已知函数.
①若的“自导函数”是,试求的取值范围;
②若,且定义,若对任意,不等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变式7-2】(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已知函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给定且,对于两个大于1的正实数,,若存在实数m满足:,,使得不等式恒成立,则称函数为区间D上的“优化分解函数”.若,函数为区间上的“优化分解函数”,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过关测试】
1.(2024·高三·江西·阶段练习)记函数在上的导函数为,若(其中)恒成立,则称在上具有性质.
(1)判断函数(且)在区间上是否具有性质?并说明理由;
(2)设均为实常数,若奇函数在处取得极值,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在区间上具有性质?若存在,求出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且,对于任意的,不等式成立,求的最大值.
2.(2024·高三·河南郑州·阶段练习)若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都是有限集合,,则定义为集合A上的有限完整函数.已知是定义在有限集合上的有限完整函数.
(1)求的最大值;
(2)当时,均有,求满足条件的的个数;
(3)对于集合M上的有限完整函数,定义“闭环函数”如下:,对,且,.若,,,则称为“m阶闭环函数”.证明:存在一个闭环函数既是3阶闭环函数,也是4阶闭环函数(用列表法表示的函数关系).
3.(2024·黑龙江吉林·二模)设定义在函数满足下列条件:
①对于,总有,且,;
②对于,若,则.
(1)求;
(2)证明:;
(3)证明:当时,.
4.(2024·辽宁大连·一模)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区间值域为区间,若则称是的缩域函数.
(1)若是区间的缩域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2)设为正数,且若是区间的缩域函数,证明:
(i)当时,在单调递减;
(ii)
5.(2024·高三·上海·阶段练习)对于函数与定义域上的任意实数x,若存在常数k,b,使得和都成立,则称直线为函数与的“分界线”.
(1)若函数,,,求函数和的“分界线”;
(2)已知函数满足对任意的,恒成立.
①求实数的值;
②设函数,试探究函数与是否存在“分界线” 若存在,请加以证明,并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6.(2024·高三·上海·阶段练习)对于函数,若的图象上存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则称为定义域上的“函数”.
(1)试判断,是否为“函数”,简要说明理由;
(2)若是定义在区间上的“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7.(2024·福建·模拟预测)对于函数,若实数满足,则称为的不动点.已知,且的不动点的集合为.以和分别表示集合中的最小元素和最大元素.
(1)若,求的元素个数及;
(2)当恰有一个元素时,的取值集合记为.
(i)求;
(ii)若,数列满足,,集合,.求证:,.
8.(2024·安徽安庆·二模)取整函数被广泛应用于数论、函数绘图和计算机领域,其定义如下:设,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称为x的整数部分,记作,函数称为取整函数.另外也称是x的整数部分,称为x的小数部分.
(1)直接写出和的值;
(2)设a,,证明:,且,并求在b的倍数中不大于a的正整数的个数;
(3)对于任意一个大于1的整数a,a能唯一写为,其中为质数,为整数,且对任意的,,i,,称该式为a的标准分解式,例如100的标准分解式为.证明:在的标准分解式中,质因数(,,)的指数.
9.(2024·高三·重庆·阶段练习)对于函数,若存在,使得,则称为函数的一阶不动点; 若存在,使得,则称为函数的二阶不动点; 依此类推,可以定义函数的 阶不动点. 其中一阶不动点简称不动点,二阶不动点也称为稳定点.
(1)已知,求的不动点;
(2)已知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求证: “为函数的不动点”是“为函数的稳定点”的充分必要条件;
(3)已知,讨论函数的稳定点个数.
10.(2024·高三·全国·竞赛)设有两个集合,如果对任意,存在唯一的,满足,那么称是一个的函数.设是的函数,是的函数,那么是的函数,称为和的复合,记为.如果两个的函数对任意,都有,则称.
(1)对,分别求一个,使得对全体恒成立;
(2)设集合和的函数以及的函数.
(i)对,构造的函数以及的函数,满足;
(ii)对,构造的函数以及的函数,满足,并且说明如果存在其它的集合满足存在的函数以及的函数,满足,则存在唯一的的函数满足.
11.(2024·上海浦东新·二模)设是坐标平面上的一点,曲线是函数的图象.若过点恰能作曲线的条切线,则称是函数的“度点”.
(1)判断点与点是否为函数的1度点,不需要说明理由;
(2)已知,.证明:点是的0度点;
(3)求函数的全体2度点构成的集合.
12.(2024·高三·上海静安·期末)如果函数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我们就称为型函数.
①对任意的,总有;
② 当时,总有成立.
(1)记,求证:为型函数;
(2)设,记,若是型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3)是否存在型函数满足:对于任意的,都存在,使得等式成立?请说明理由.
13.(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对于函数,,以及函数,.若对任意的,总有,那么称可被“替代”(通常).
(1)试给出一个可以“替代”函数的函数;
(2)试判断是否可被直线, “替代”.
14.(2024·高三·上海静安·阶段练习)记、分别为函数,的导函数.若存在满足且,则称为函数与的一个“S点”.
(1)证明:函数与不存在“S点”;
(2)若函数与存在“S点”,求实数的值
(3)已知函数,对任意,判断是否存在,使得函数与在区间内存在“S点”,并说明理由.
15.(2024·高三·上海虹口·期末)已知与都是定义在上的函数,若对任意,,当时,都有,则称是的一个“控制函数”.
(1)判断是否为函数的一个控制函数,并说明理由;
(2)设的导数为,,求证:关于的方程在区间上有实数解;
(3)设,函数是否存在控制函数?若存在,请求出的所有控制函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6.(2024·上海长宁·一模)若函数与满足:对任意,都有,则称函数是函数的“约束函数”.已知函数是函数的“约束函数”.
(1)若,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为严格减函数,,且函数的图像是连续曲线,求证:是上的严格增函数.
17.(2024·高三·上海·期中)设是定义域为的函数,如果对任意的,均成立,则称是“平缓函数”.
(1)若,试判断是否为“平缓函数”并说明理由;
(2)已知的导函数存在,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若是“平缓函数”,则,并说明理由.
(3)若函数是“平缓函数”,且是以为周期的周期函数,证明:对任意的,均有.
18.(2024·高三·浙江·期中)对函数,若,使得成立,则称为关于参数的不动点.设函数.
(1)当时,求函数关于参数的不动点;
(2)若,函数恒有关于参数的两个不动点,求的取值范围;
(3)当时,函数在上存在两个关于参数的不动点,试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19.(2024·高三·上海徐汇·期中)若函数与满足:对任意的,总存在唯一的,使成立,则称是在区间上的“阶伴随函数”;当时,则称为区间上的“阶自伴函数”,
(1)判断是否为区间上的“2阶自伴函数”?并说明理由;
(2)若函数为区间上的“1阶自伴函数”,求的值;
(3)若是在区间上的“2阶伴随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2024·高三·安徽淮南·阶段练习)帕德近似是法国数学家亨利·帕德发明的用有理多项式近似特定函数的方法.给定两个正整数,,函数在处的阶帕德近似定义为:,且满足:,,,.已知在处的阶帕德近似为.注:
(1)求实数,的值;
(2)求证:.
21.(2024·天津·一模)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提出:固定项链的两端,使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垂,那么项链所形成的曲线是什么 这就是著名的“悬链线问题”,通过适当建立坐标系,悬链线可为双曲余弦函数的图象,定义双曲正弦函数,类比三角函数的性质可得双曲正弦函数和双曲余弦函数有如下性质①平方关系:,②倍元关系:.
(1)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斜率;
(2)若对任意,都有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i)证明:当时,;
(ii)证明:.
22.(2024·高三·云南昆明·阶段练习)悬链线的原理运用于悬索桥、架空电缆、双曲拱桥、拱坝等工程.通过适当建立坐标系,悬链线可为双曲余弦函数的图象,类比三角函数的三种性质:①平方关系:①,②和角公式:,③导数:定义双曲正弦函数.
(1)直接写出,具有的类似①、②、③的三种性质(不需要证明);
(2)若当时,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求的最小值.
23.(2024·高三·山东临沂·期中)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就能发现很多数学之“美”.现代建筑讲究线条感,曲线之美让人称奇.衡量曲线弯曲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曲率,曲线的曲率定义如下:若是的导函数,是的导函数,则曲线在点处的曲率.

(1)求曲线在处的曲率的平方;
(2)求余弦曲线曲率的最大值;
(3)若,判断在区间上零点的个数,并写出证明过理.
24.(2024·全国·二模)曲线的曲率是针对曲线上某个点的切线方向角对弧长的转动率,曲线的曲率越大,表示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若记,则函数在点处的曲率为.
(1)求证:抛物线()在处弯曲程度最大;
(2)已知函数,,,若,曲率为0时的最小值分别为,,求证:.
25.(2024·高三·山西太原·阶段练习)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就能发现很多数学之“美”.现代建筑讲究线条感,曲线之美让人称奇.衡量曲线弯曲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曲率,曲线的曲率定义如下:若是的导函数,是的导函数,则曲线在点处的曲率.
(1)求曲线在点处的曲率的值;
(2)求正弦曲线曲率的最大值.
26.(2024·贵州贵阳·一模)英国数学家泰勒发现了如下公式: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以上公式称为泰勒公式.设,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如下问题.
(1)证明:;
(2)设,证明:;
(3)设,若是的极小值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7.(2024·高三·四川达州·阶段练习)英国数学家泰勒发现了如下公式: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以上公式称为泰勒公式.设,,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如下问题.
(1)证明:;
(2)设,证明:;
28.(2024·浙江·二模)①在微积分中,求极限有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洛必达法则,法则中有结论:若函数,的导函数分别为,,且,则
.
②设,k是大于1的正整数,若函数满足:对任意,均有成立,且,则称函数为区间上的k阶无穷递降函数.
结合以上两个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判断是否为区间上的2阶无穷递降函数;
(2)计算:;
(3)证明:,.
29.(2024·上海奉贤·一模)若函数满足:对任意的实数,,有恒成立,则称函数为 “增函数” .
(1)求证:函数不是“增函数”;
(2)若函数是“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设,若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为,求的值,并证明函数是“增函数”.
30.(2024·高三·北京海淀·阶段练习)已知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极值;
(2)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3)若对任意的实数,函数与直线总相切,则称函数为“恒切函数”.当时,若函数是“恒切函数”,求证:.
31.(2024·河南南阳·模拟预测)对于三次函数,定义:设是函数的导函数的导数,若有实数解,则称点为函数的“拐点”.现已知.请解答下列问题:
(1)求函数的“拐点”A的坐标;
(2)求证:的图像关于“拐点”A对称,并求的值.
32.(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对于三次函数,给出定义:设是函数的导数,是的导数,若方程有实数解,则称点为函数的“拐点”.某同学经过探究发现: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拐点”;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对称中心,且“拐点”就是对称中心.若,请你根据这一发现.
(1)求函数的对称中心;
(2)计算.
33.(2024·湖南邵阳·三模)给出定义:设是函数的导函数,是函数的导函数,若方程有实数解,则称点为函数拐点.已知.
(1)求证:函数的拐点在直线上;
(2)时,讨论的极值点的个数.
34.(2024·高三·全国·阶段练习)对于三次函数,给出定义:设是函数的导数,是的导数,若方程有实数解,则称点为函数的“拐点”.经过探究发现: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拐点”;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对称中心,且“拐点”就是对称中心.设函数.
(1)当时,求的值;
(2)若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02 函数与导数下的新定义
【题型归纳目录】
题型一:曲率与曲率半径问题
题型二:曼哈顿距离与折线距离
题型三:双曲正余弦函数问题
题型四:凹凸函数
题型五:二元函数问题
题型六:切线函数新定义
题型七:非典型新定义函数
【方法技巧与总结】
1、函数与导数新定义问题主要分两类:一是概念新定义型,主要是以函数新概念为背景,通常考查考生对函数新概念的理解,涉及函数的三要素的理解;二是性质新定义型,主要是以函数新性质为背景,重点考查考生灵活应用函数性质的能力,涉及函数的各种相关性质的拓展延伸.
2、设为平面上两点,则定义为“折线距离”“直角距离”或“曼哈顿距离”,记作.
结论1:设点为直线0外一定点,为直线上的动点,则
结论2:设点为直线上的动点,点为直线上的动点,则.
【典型例题】
题型一:曲率与曲率半径问题
【典例1-1】(2024·高三·重庆·阶段练习)定义:若是的导数,是的导数,则曲线在点处的曲率;已知函数,,曲线在点处的曲率为;
(1)求实数a的值;
(2)对任意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3)设方程在区间内的根为,…比较与的大小,并证明.
【解析】(1)由已知,
所以,解得(舍去),
所以;
(2)由(1)得,,
则,
对任意的,,即恒成立,
令,则,不等式恒成立,
当时,,原不等式化为,
令,


所以在区间单调递增,所以,
所以,
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3),证明如下:
由已知方程可化为,
令,则,
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所以存在唯一,使得,
又,,

由单调递减可得,
所以.
【典例1-2】(2024·浙江温州·二模)如图,对于曲线,存在圆满足如下条件:
①圆与曲线有公共点,且圆心在曲线凹的一侧;
②圆与曲线在点处有相同的切线;
③曲线的导函数在点处的导数(即曲线的二阶导数)等于圆在点处的二阶导数(已知圆在点处的二阶导数等于);
则称圆为曲线在点处的曲率圆,其半径称为曲率半径.
(1)求抛物线在原点的曲率圆的方程;
(2)求曲线的曲率半径的最小值;
(3)若曲线在和处有相同的曲率半径,求证:.
【解析】(1)
记,设抛物线在原点的曲率圆的方程为,其中为曲率半径.
则,,
故,,即,
所以抛物线在原点的曲率圆的方程为;
(2)设曲线在的曲率半径为.则
法一:,
由知,,
所以 ,
故曲线在点处的曲率半径,
所以,则,
则,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故,曲线在点处的曲率半径.
法二:,,
所以,而,
所以,解方程可得,
则,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故,曲线在点处的曲率半径.
(3)法一:函数的图象在处的曲率半径,
故,
由题意知: 令,
则有,
所以,即,故.
因为,所以,
所以,
所以.
法二:函数的图象在处的曲率半径,

令,则有,
则,故 ,
因为,所以,
所以有,
令,则,即,
故,所以,即;
法三:函数的图象在处的曲率半径.

设,则,
所以当时,当时,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故有,
所以,
要证,即证,
即证 将 ,
下证:当时,有,
设函数(其中),
则,
故单调递增, ,
故,所以.
法四:函数的图象在处的曲率半径,
有,
设.
则有,
所以当时,当时,
故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故有,
所以,
要证,即证,
即证.将,
下证:当时,有,
设函数(其中),
则,
故单调递增,故 ,
故,所以.
【变式1-1】(2024·高三·浙江宁波·期末)在几何学常常需要考虑曲线的弯曲程度,为此我们需要刻画曲线的弯曲程度.考察如图所示的光滑曲线C:上的曲线段,其弧长为,当动点从A沿曲线段运动到B点时,A点的切线也随着转动到B点的切线,记这两条切线之间的夹角为(它等于的倾斜角与的倾斜角之差).显然,当弧长固定时,夹角越大,曲线的弯曲程度就越大;当夹角固定时,弧长越小则弯曲程度越大,因此可以定义为曲线段的平均曲率;显然当B越接近A,即越小,K就越能精确刻画曲线C在点A处的弯曲程度,因此定义(若极限存在)为曲线C在点A处的曲率.(其中y',y''分别表示在点A处的一阶、二阶导数)
(1)求单位圆上圆心角为60°的圆弧的平均曲率;
(2)求椭圆在处的曲率;
(3)定义为曲线的“柯西曲率”.已知在曲线上存在两点和,且P,Q处的“柯西曲率”相同,求的取值范围.
【解析】(1).
(2),,,
故,,故.
(3),,故,其中,
令,,则,则,其中(不妨)
令,在递减,在递增,故;
令,
,令,
则,当时,恒成立,故在上单调递增,
可得,即,
故有,
则在递增,
又,,故,
故.
【变式1-2】(2024·高三·辽宁·期中)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就能发现很多数学之“美”.现代建筑讲究线条感,曲线之美让人称奇.衡量曲线弯曲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曲率,曲线的曲率定义如下:若是的导函数,是的导函数,则曲线在点处的曲率.
(1)求曲线在处的曲率的平方;
(2)求余弦曲线曲率的最大值;
【解析】(1)因为,则,,
所以,
故.
(2)因为,则,,
所以,
则,
令,则,,
设,则,
显然当时,,单调递减,
所以,则最大值为1,
所以的最大值为1.
题型二:曼哈顿距离与折线距离
【典例2-1】(2024·甘肃兰州·一模)定义: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那么称为A,B两点间的曼哈顿距离.
(1)已知点,分别在直线,上,点与点,的曼哈顿距离分别为,,求和的最小值;
(2)已知点N是直线上的动点,点与点N的曼哈顿距离的最小值记为,求的最大值;
(3)已知点,点(k,m,,e是自然对数的底),当时,的最大值为,求的最小值.
【解析】(1),
则,即的最小值为;

则,即的最小值为.
(2)当时,,
点为直线上一动点,
则当时,
即;
当时,,
即;
所以,又当时,,
当时,,
所以的最大值为.
(3)令,则,,

令,则在区间内成立,
则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则,
令,则在区间内成立,
则在区间内单调递减,则,
所以,
所以,
当且时,取最小值,
的最小值
【典例2-2】(2024·高三·广西防城港·阶段练习)若设为曼哈顿扩张距离,它由个绝对值之和组成,其中为正整数.如:
(1)若,求的取值范围;
(2)若对一切实数恒成立,设,,且,求的最大值.
【解析】(1)依题意,,
当时,,解得,于是,
当时,,于是,
当时,,解得,于是,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2)对一切实数恒成立,
而,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则,因此,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根据柯西不等式得,
则,解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
【变式2-1】(2024·高三·北京·期中)“曼哈顿几何”也叫“出租车几何”,是在19世纪由赫尔曼·闵可夫斯基提出来的.如图是抽象的城市路网,其中线段是欧式空间中定义的两点最短距离,但在城市路网中,我们只能走有路的地方,不能“穿墙”而过,所以在“曼哈顿几何”中,这两点最短距离用表示,又称“曼哈顿距离”,即,因此“曼哈顿两点间距离公式”:若,,则
(1)①点,,求的值.
②求圆心在原点,半径为1的“曼哈顿单位圆”方程.
(2)已知点,直线,求B点到直线的“曼哈顿距离”最小值;
(3)设三维空间4个点为,,且,,.设其中所有两点“曼哈顿距离”的平均值即,求最大值,并列举最值成立时的一组坐标.
【解析】(1)①;
②设“曼哈顿单位圆”上点的坐标为,则,即.
(2)设直线上任意一点坐标为,则,
当时,,此时;
当时,,此时;
当时,,此时,
综上所述,的最小值为2.
(3)
如图,为正方体,边长为1,则对应正方体的八个顶点,
当四个点在同一个面上时,
(i)例如:,此时;
(ii)例如:,此时;
当四个点不在同一个平面时,
(iii)例如:,此时;
(iiii)例如:,此时;
(iiiii)例如:,此时;
(iiiiii)例如:,此时;
综上所述,的最大值为2,例如:,,,.
题型三:双曲正余弦函数问题
【典例3-1】(2024·高三·江苏苏州·开学考试)定义:双曲余弦函数,双曲正弦函数.
(1)求函数的最小值;
(2)若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求正实数的值;
(3)求证:对任意实数,关于的方程总有实根.
【解析】(1)依题意有

令,则.
因为在R上单调递增,
当趋近于时,趋近于,当趋近于时,趋近于,
所以,所以当时,即时,
函数有最小值.
(2)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
即函数有最小值.
因为
令,则,
因为最小值为,所以,解得,
所以正实数的值为.
(3)证明:令,定义域为,
则,
又,所以是奇函数,
因为是上的增函数,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且当趋近于时,趋近于1,
所以函数在上的值域为,
直线过定点,
如图所示:无论取任何实数,直线与函数的图象都有交点,
即对任意实数,关于的方程总有实根.
【典例3-2】(2024·高三·福建宁德·期末)固定项链的两端,在重力的作用下项链所形成的曲线是悬链线.1691年,莱布尼茨等得出“悬链线”方程,其中为参数.当时,就是双曲余弦函数,类似地我们可以定义双曲正弦函数.它们与正、余弦函数有许多类似的性质.
(1)类比正弦函数的二倍角公式,请写出双曲正弦函数的一个正确的结论:_____________.(只写出即可,不要求证明);
(2),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试比较与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1).
(2)依题意,,不等式,
函数在上单调递增,,令,
显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又,于是,,
因此,,显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从而,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3),.
依题意,,

当时,,,即,
于是,而,因此,
当时,,则,,
即,而,因此,
于是,,所以.
【变式3-1】(2024·上海宝山·模拟预测)在数学中,双曲函数是与三角函数类似的函数,最基本的双曲函数是双曲正弦函数与双曲余弦函数,其中双曲正弦:,双曲余弦函数:,(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解方程:;
(2)写出双曲正弦与两角和的正弦公式类似的展开式:________,并证明;
(3)无穷数列,,,是否存在实数,使得?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1)由题意得:,即,解得:;
(2)
左边,
右边,
∴左边等于右边,即成立
(3)当时,存在,使得,
由数学归纳法证明:,证明如下:
ⅰ)当时,成立,
ⅱ)假设时,,则成立.
综上:.
∴,有,即.
当时,由,函数的值域为,对于任意大于1的实数,存在不为0的实数,使得,类比余弦二倍角公式,猜测.
证明如下:
.
类比时的数学归纳法,由,易证,,…,,…,
∴若,设,则,解得:或,即,
∴,于是.
综上:存在实数使得成立.
【变式3-2】(2024·高三·江苏盐城·期末)悬链线(Catenary)指的是一种曲线,指两端固定的一条(粗细与质量分布)均匀,柔软(不能伸长)的链条,在重力的作用下所具有的曲线形状,适当选择坐标系后,悬链线的方程是一个双曲余弦函数,其解析式为,与之对应的函数称为双曲正弦函数,令.
(1)若关于的方程在上有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已知函数,若对任意的,总存在不同的,使得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1),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又,所以是上的奇函数,
,即,
故,
所以,所以,
所以,
令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
(2)任取,且,
则,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又是偶函数,
所以时.
所以时,,当且仅当时取“",
,且时,,
当时,时,,
且在上连续,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因为对任意的,总存在不同的,使得成立,
所以
所以,解得,
即的取值范围为.
题型四:凹凸函数
【典例4-1】(2024·高三·湖南长沙·阶段练习)设连续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对于内任意两数,都有,则称为上的凹函数;若,则称为凸函数.若是区间上的凹函数,则对任意的,有琴生不等式恒成立(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1)证明:在上为凹函数;
(2)设,且,求的最小值;
(3)设为大于或等于1的实数,证明:.(提示:可设)
【解析】(1)设,


所以在上为凹函数.
(2)令,由(1)知在上为凹函数,所以函数在上也为凹函数.
由琴生不等式,得,
即,
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故的最小值为.
(3)设,因为,所以,
要证,只需证,
由琴生不等式,只需证在上为凹函数.
设,则,
下证,即证,
即证,
化简得,
即证
又式显然成立,
所以成立,在上为凹函数,
则得证.
【典例4-2】(2024·高三·陕西安康·阶段练习)记函数的导函数为,的导函数为,设是的定义域的子集,若在区间上,则称在上是“凸函数”.已知函数.
(1)若在上为“凸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2)若,判断在区间上的零点个数.
【解析】(1)由可得其定义域为,且,
所以,
若在上为“凸函数”可得在恒成立,
当时,显然符合题意;
当时,需满足,可得;
综上可得的取值范围为;
(2)若,可得,所以,
令,则;
易知在区间上恒成立,
因此可得在上单调递减;
显然,;
根据零点存在定理可得存在使得,
因此可知当时,,即在上为单调递增;
当时,,即在上为单调递减;
又,显然在上不存在零点;
而,结合单调性可得在上存在一个零点;
综上可知,在区间上仅有1个零点.
【变式4-1】(2024·高三·广东东莞·阶段练习)记,为的导函数.若对,,则称函数为D上的“凸函数”.已知函数,.
(1)若函数为上的凸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2)若函数在上有极值,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得,,
由于函数为上的凸函数,故,
即,令,则,
当时,;当时,;
故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故,
故,
故a的取值范围为;
(2)由,得,
函数在上有极值,即在上有变号零点,
即在上有解,
令,
令,则,
即在上单调递增,
且当x无限趋近于1时,无限接近于-1,,
故存在,使得,
且时,,时,,
故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故,由于,
故,,
而在时单调递减,故,
故,即a的取值范围为.
题型五:二元函数问题
【典例5-1】(2024·高三·湖南·阶段练习)设是有序实数对构成的非空集,是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有序实数对,按照某种确定的关系,在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就称为从集合到集合的一个二元函数,记作,其中称为二元函数的定义域.
(1)已知,若,求
(2)非零向量,若对任意的,记,都有,则称在上沿方向单调递增.已知.请问在上沿向量方向单调递增吗?为什么?
(3)设二元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存在实数满足:
①,都有,
②,使得.
那么,我们称是二元函数的最小值.求的最大值.
【解析】(1)由已知有,
则;
(2),

又,

故在上沿向量方向单调递增;
(3)由题意可类似的知道的最大值的含义,
,其中,
(或者直接使用柯西不等式,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故,当时取等号,(或当时取等号),
又,根据对勾函数单调性易知当或2时,函数取最大值为.
【典例5-2】(2024·江苏盐城·模拟预测)根据多元微分求条件极值理论,要求二元函数在约束条件的可能极值点,首先构造出一个拉格朗日辅助函数,其中为拉格朗日系数.分别对中的部分求导,并使之为0,得到三个方程组,如下:
,解此方程组,得出解,就是二元函数在约束条件的可能极值点.的值代入到中即为极值.
补充说明:【例】求函数关于变量的导数.即:将变量当做常数,即:,下标加上,代表对自变量x进行求导.即拉格朗日乘数法方程组之中的表示分别对进行求导.
(1)求函数关于变量的导数并求当处的导数值.
(2)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设实数满足,求的最大值.
(3)①若为实数,且,证明:.
②设,求的最小值.
【解析】(1)函数,对变量求导得:,
当时,.
(2)令,
则,解得或,
于是函数在约束条件的可能极值点是,,
当时,函数的一个极值为函数,
当时,函数的一个极值为函数,
方程视为关于x的方程:,则,解得,
视为关于y的方程:,则,解得,
因此函数对应的图形是封闭的,而,
所以的最大值为.
(3)①由,,设,
则,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所以.
②当时,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所以时,取得最小值4.
【变式5-1】(2024·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变量x,y,z,当x,y在某范围D内任取一组确定的值时,若变量z按照一定的规律f,总有唯一确定的x,y与之对应,则称变量z为变量x,y的二元函数,记作.已知二元函数.
(1)若,求的最小值.
(2)对任意实数x,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析】(1)依题意得.
∵,∴,
当且仅当,即时取得最小值为9.
(2).
∵恒成立,∴,
当时,恒成立.
当时,等价于,解得.
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题型六:切线函数新定义
【典例6-1】(2024·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函数,设函数的导函数为,若函数和的图象在处的两条切线和平行,则称为函数和的“关联切点”.
(1)证明:对于任意的正实数a,函数和的“关联切点”有且只有一个;
(2)若两条切线和之间的距离为1,证明:(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解析】(1),,
则,.
设为函数和的一个“关联切点”,
则,即 ①,
则有,,.
令,,
因为,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
所以在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当时,,,
所以在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所以当a为正实数时,在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即方程有且仅有一个正根.
所以对于任意的正实数a,函数和的“关联切点”有且只有一个.
(2)易知,
又,即,
切线,即.
由题意知,化简得.
令,,
因为恒成立,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且,,所以.
由①式知,所以.
由的单调性可得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
再由函数在单调递增,
即可得,得证.
【典例6-2】(2024·河南新乡·二模)定义:若函数图象上恰好存在相异的两点,满足曲线在和处的切线重合,则称,为曲线的“双重切点”,直线为曲线的“双重切线”.
(1)直线是否为曲线的“双重切线”,请说明理由;
(2)已知函数求曲线的“双重切线”的方程;
(3)已知函数,直线为曲线的“双重切线”,记直线的斜率所有可能的取值为,,…,,若(),证明:.
【解析】(1)
的定义域为,求导得,直线的斜率为2,
令,解得,不妨设切点,
则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所以直线是曲线的“双重切线”.
(2)函数,求导得,
显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设切点,则存在,使得,
则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因此,消去可得,
令,求导得,
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又,函数的零点为,因此,
所以曲线的“双重切线”的方程为.
(3)设对应的切点为,对应的切点为,
由,得,,
由诱导公式及余弦函数的周期性知,只需考虑,,其中,
由及余弦函数在上递增知,,
则,

因此,又,,
则,同理,
令,求导得,
则在上单调递增,显然,且,
函数在上的值域为,即函数在上存在零点,则有,
由,同理可得,而,因此,
于是,即有,
所以,即.
【变式6-1】(2024·高三·上海浦东新·阶段练习)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开区间,若存在,使得在处的切线与的图像只有唯一的公共点,则称为“函数”,切线为一条“切线”.
(1)判断是否是函数的一条“切线”,并说明理由;
(2)设,求证:存在无穷多条“切线”;
(3)设,求证:对任意实数和正数都是“函数”
【解析】(1)记,则,设切点为,
由切线方程为知,则,解得.
所以切点为,下面证明直线与的图象只有唯一的公共点,
将与函数联立,得.
记,则,
当时,当时,
故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故函数只有一个零点,故是一条“切线”;
(2)因为,所以,
则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将点处的切线的方程与联立得,
记,
则直线为“切线”函数有且仅有一个零点(此时,一个对应一条“切线”),显然是的零点,
故只要没其它零点,此时,
当时,,当时,,
则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故此时为唯一的极小值点(也是最小值点),而,
故无其他零点,故直线为“切线”,因为的任意性,
故函数存在无穷多条“切线”,
(3)因为,则,
设点在函数的图象上,
则点的切线为,与联立得:

由题意得直线为“切线”,故方程在上有且仅有一解,
则或,
若,则是方程的唯一解(此时有无数条“切线”,切点横坐标为上的任意值).
若,则(此时只有一条“切线”,切点的横坐标为)
或(此时有无数条“切线”,切点横坐标为上的任意值),
综上,,即证.
【变式6-2】(2024·高三·上海·期中)设是坐标平面上的一点,曲线是函数的图像.若过点恰能作曲线的条切线,则称是函数的“度点”.
(1)判断点是否为函数的1度点,请说明理由;
(2)若点是的“度点”,求自然数的值;
(3)求函数的全体2度点构成的集合.
【解析】(1)设,由得在处的切线斜率为,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点代入切线方程,,即,因为,所以,即.
则该切线过点当且仅当.
故点是函数的一个1度点.
(2)设,则,故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该切线过点,当且仅当,即①.
设,其中.
则当时,,故在区间上严格递增.
而,因此当时,,故①恒不成立,即点是的一个0度点,也即.
(3)对任意,由得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为,
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设点为函数的一个2度点,等价于“关于的方程恰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
设,等价于“函数两个不同的零点”.
若,则在R上严格递增,只有一个实数解,不符合要求;
若时,因为,解得有两个零点.
当时,由或时,得严格递增;
而当时,得严格递减.
故在时,取得极大值,在时取得极小值.
故当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时,当且仅当或.
若,同理可得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时,当且仅当或.
综上所述:的全体2度点构成的集合为或.
题型七:非典型新定义函数
【典例7-1】(2024·高三·广东佛山·阶段练习)若对实数,函数、满足,且,则称为“平滑函数”,为该函数的“平滑点”已知,.
(1)若1是平滑函数的“平滑点”,
(ⅰ)求实数a,b的值;
(ⅱ)若过点可作三条不同的直线与函数的图象相切,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2)判断是否存在,使得对任意,函数存在正的“平滑点”,并说明理由.
【解析】(1)(ⅰ)由,,
得,,
因为1是平滑函数的“平滑点”,则,解得.
(ⅱ)由题意,,
过点作的切线,设切点,则切线方程:,
故题意等价于方程:有3个不同根,
设,则,
令,得;令,得或,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和上单调递减,
又因为,,,
且当时,,如图所示
所以.
(2)题意等价于:是否,使得对,有解,
消去a,得,,由,可得,
故题意等价于是否,使得时,成立,
又∵当时,,
故题意等价于当时,是否有解,
设,,则,
当时,,当时,,
∴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故,
∴有解,即存在满足题意的a.
【典例7-2】(2024·高三·上海·期中)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当时,若是严格增函数,则称是一个“函数”.
(1)判断函数是否为函数;
(2)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函数是函数?若存在,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否则,证明你的结论;
(3)已知,其中,证明:若是上的严格增函数,则对任意,都是函数.
【解析】(1)当时,不是严格增函数,
故不是函数;
(2)令,
当时,由,得,
令,,
则在上恒成立,故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
故此时,得,从而严格增.
当时,,后者严格增,
当且仅当,即,
又因为当时,,
从而上,严格增,
故为所求.
(3),
令,,
若“严格增”等同于(或),
当时,恒成立,故符合要求,
当时,,解得:,
当时,,等号成立当且仅当,
故在与上分别严格增,且当时,;
当时,.故此时也是R上的严格增函数.
综上:,
下设.则对任意,.
令,则.
当时,,等号成立当且仅当.
因,故同上可知,为上的严格增函数,且.
因而,当时,从而为函数.
【变式7-1】(2024·高三·上海普陀·阶段练习)给出下列两个定义:
I.对于函数,定义域为,且其在上是可导的,若其导函数定义域也为,则称该函数是“同定义函数”.
II.对于一个“同定义函数”,若有以下性质:
①;②,其中为两个新的函数,是的导函数.
我们将具有其中一个性质的函数称之为“单向导函数”,将两个性质都具有的函数称之为“双向导函数”,将称之为“自导函数”.
(1)判断函数和是“单向导函数”,或者“双向导函数”,说明理由.如果具有性质①,则写出其对应的“自导函数”;
(2)已知命题是“双向导函数”且其“自导函数”为常值函数,命题.判断命题是的什么条件,证明你的结论;
(3)已知函数.
①若的“自导函数”是,试求的取值范围;
②若,且定义,若对任意,不等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解析】(1)对于函数,则,
这两个函数的定义域都是,
所以函数为“同定义域函数”,此时,,
由函数的定义,对于,无法同时成立,
所以为“单向导函数”,其“自导函数”为,
对于函数,则,
因为这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不同,所以不是“同定义函数”.
(2)若成立,,则,
设,则,所以为“单向导函数”,
又设,则,所以为“双向导函数”,
但不是常值函数,所以不是的必要条件;
若成立,则,所以,所以,
所以不成立,所以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①由题意,,且,
所以,所以;
②由题意,所以且,
令,
可得,且,
因为为单调递增函数,且,
所以存在使得,
且当时,,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增,
(i)当时,即,
所以,
此时,在上单调递增,可得;
(ii)当时,,此时,
所以当时,,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增,
又由,所以;
(iii)当且时,,
所以函数在上存在两个极值点,
若,即时,极大值点为;
若,即时,极大值点为,
则为函数的极大值或,
由当时,,
令,则,
设,
则,
所以,即单调递增,所以,
所以单调递增,所以,
综上可得,,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变式7-2】(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已知函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给定且,对于两个大于1的正实数,,若存在实数m满足:,,使得不等式恒成立,则称函数为区间D上的“优化分解函数”.若,函数为区间上的“优化分解函数”,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析】(1)依题意,函数的定义域为,
,①
令,解得或.当时,,
∴当或时,,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增,
故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和上单调递减.②
当时,恒成立,
∴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
∴当或时,;当时,.
故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和上单调递减.
综上,当时,在和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当时,在和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2)当时,,
∴在上恒成立,
∴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当时,.③
当时,有,

得,同理.
∴由的单调性知,,
从而有,符合题意.④
当时,,

由的单调性知,
∴,与题意不符.
当时,同理可得,,
故由的单调性知,
得,与题意不符.
综上,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过关测试】
1.(2024·高三·江西·阶段练习)记函数在上的导函数为,若(其中)恒成立,则称在上具有性质.
(1)判断函数(且)在区间上是否具有性质?并说明理由;
(2)设均为实常数,若奇函数在处取得极值,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在区间上具有性质?若存在,求出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且,对于任意的,不等式成立,求的最大值.
【解析】(1)令,则,
当时,;当时,,
所以当时,函数在区间上具有性质;
当时,函数在区间上不具有性质.
(2)因为,所以,
因为在处取得极值,且为奇函数,
所以在处也取得极值,则,解得,
所以,可得,
当时,令,解得;令,解得,
故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满足在处取得极值,
所以,
当时,恒成立,
所以,存在实数,使得在区间上具有性质,且的取值范围是.
(3)因为,所以,即,
令,则,
令,则,
当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又因为,
所以存在,使,
因为当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当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时,的最小值为,
由,有,
所以,
因为,所以,
又因为恒成立,所以,
因为且,所以的最大值为.
2.(2024·高三·河南郑州·阶段练习)若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都是有限集合,,则定义为集合A上的有限完整函数.已知是定义在有限集合上的有限完整函数.
(1)求的最大值;
(2)当时,均有,求满足条件的的个数;
(3)对于集合M上的有限完整函数,定义“闭环函数”如下:,对,且,.若,,,则称为“m阶闭环函数”.证明:存在一个闭环函数既是3阶闭环函数,也是4阶闭环函数(用列表法表示的函数关系).
【解析】(1)
由题意得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即的最大值为140;
(2)由题意知,
从集合M中任取5个数,记为,共有中取法,然后剩余的两个数全排列,
故共有个满足条件;
(3)证明:以下面表格作为的函数关系:
x 1 2 3 4 5 6 7
2 3 1 5 6 7 4

故为3阶闭环函数;
又,
故也为4阶闭环函数,
故原命题得证.
3.(2024·黑龙江吉林·二模)设定义在函数满足下列条件:
①对于,总有,且,;
②对于,若,则.
(1)求;
(2)证明:;
(3)证明:当时,.
【解析】(1)因为对于,,所以;
因为对于,若,则,
取,则,故;
综上,.
(2)对于,且时,
有,,
根据条件②,得,
因为根据条件①,得,则,
所以,
即,
所以
.
(3)由(2)知,
设,且,则,
因为
,所以,
所以在上为不减函数,
对于任意,则必存在正整数,使得,
所以,
由(2)知,
由(1)知,又,所以,
所以,所以时,,
因为时,,且,
所以,即.
4.(2024·辽宁大连·一模)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区间值域为区间,若则称是的缩域函数.
(1)若是区间的缩域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2)设为正数,且若是区间的缩域函数,证明:
(i)当时,在单调递减;
(ii)
【解析】(1)若是区间的缩域函数,则,;
即,解得;
可得,则;
令,则;
当时,,则单调递减;
当时,,则单调递增.
所以,解得,
下面证明,即,也即;
令,则,
当时,,单调递增;
当时,,单调递减;
因此可得,所以,
综上a的取值范围为
(2)(i)当时,若是区间的缩域函数,则,
即,进一步,
当时,,即,;
由(1)可知,当时,,则单调递减;
所以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ii)若是区间的缩域函数,则;
故有,即;
设函数,则;
当时,,单调递增,
当时,,单调递减;
因为为正数且则,又,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所以;
记,设,且,由的单调性可知,故;
记,
则,
当时,,单调递增;
故,即;
因为在上单调递减,故,即;
由,故,
所以,又因为,
故.
5.(2024·高三·上海·阶段练习)对于函数与定义域上的任意实数x,若存在常数k,b,使得和都成立,则称直线为函数与的“分界线”.
(1)若函数,,,求函数和的“分界线”;
(2)已知函数满足对任意的,恒成立.
①求实数的值;
②设函数,试探究函数与是否存在“分界线” 若存在,请加以证明,并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1)
令,
取,则,
进而有,即且,
解得,
故函数和的“分界线”为.
(2)①因为对任意的,恒成立,
所以对恒成立,
令,∴,
当时,恒成立,从而在上单调递减,
又,所当时,与题意矛盾,舍去;
当时,令,解得;令,解图,
从而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
由题意可知,即,也即,
令,,
当时,,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增,
所以,从而.
又,所以,此时.
②设,
则.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是函数的极小值点,也是最小值点,
∴.
∴函数与的图象在处有公共点.
设与存在“分界线”且方程为:.
令函数.
(i)由,即在上恒成立,
即在上恒成立,
此时成立,
∴,故.
(ⅱ)下面再证明:恒成立.
设,则.
∴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时,取最大值,则恒成立.
综上(ⅰ)和(ⅱ)知且,
故函数与存在分界线为,
此时,.
6.(2024·高三·上海·阶段练习)对于函数,若的图象上存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则称为定义域上的“函数”.
(1)试判断,是否为“函数”,简要说明理由;
(2)若是定义在区间上的“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1)根据题意,,可得,故是“函数”;
(2)因为为“函数”,所以存在,使,
即,
整理得在有解.
因为,所以,可得,
结合在上恒成立,可得,
综上所述,,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7.(2024·福建·模拟预测)对于函数,若实数满足,则称为的不动点.已知,且的不动点的集合为.以和分别表示集合中的最小元素和最大元素.
(1)若,求的元素个数及;
(2)当恰有一个元素时,的取值集合记为.
(i)求;
(ii)若,数列满足,,集合,.求证:,.
【解析】(1)当时,,其定义域为.
由得.
设,则,
当时,;当时,;
所以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
注意到,所以在恰有一个零点,且,
又,所以,所以在恰有一个零点,
即在恰有一个不动点,在恰有一个不动点,
所以,所以的元素个数为,
又因为,所以.
(2)(i)当时,由(1)知,有两个元素,不符合题意;
当时,,其定义域为,
由得.
设,,则,
设,则,
①当时,,所以在单调递增,
又,所以在恰有一个零点,
即在恰有一个不动点,符合题意;
②当,故恰有两个零点.
又因为,所以,
当时,;当时,;
当时,;
所以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注意到,所以在恰有一个零点,
且,
又时,,所以在恰有一个零点,
从而至少有两个不动点,不符合题意;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即集合.
(ii)由(i)知,,所以,
此时,,,由(i)知,在单调递增,
所以,当时,,所以,即,
故若,则,因此,若存在正整数使得,则,从而,
重复这一过程有限次后可得,与矛盾,从而,,
下面我们先证明当时,,
设,,
所以,所以在单调递减,
所以,
即当时,,
从而当时,,
从而,即,
故,即,
由于,,所以,,
故,
故时,,
所以,故.
解法二:(i)当时,,故是的一个不动点;
当时,由,得(*),
要使得恰有一个元素,即方程有唯一解,因此方程(*)无实数解,
即直线与曲线无公共点.
令,则,令,
则,
所以在单调递减,又因为,所以当时,,当时,,
所以当时,,当时,
所以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
令,则,,


又因为当时,,当时,,
所以曲线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所以的取值范围为,即集合.
(ii)由(i)知,,所以,
此时,,
令,则,
令,当时,,所以在单调递增,
所以当时,,所以,
所以在单调递增,所以,
故若,则,因此,若存在正整数使得,则,从而,
重复这一过程有限次后可得,与矛盾,从而,.
下面先证明当时,.
令,则,
所以在单调递增,所以当时,,所以当时,.
所以

由于,所以,
故,即,
故,
故时,.
所以,故.
(ii)解法三:同解法一可得,.
下面我们先证明当时,.
设,则当时,,所以在单调递减,所以,即,
从而当时,,
于是,
从而,即,
故,即,
由于,所以,
故,
故时,.
所以.
故.
8.(2024·安徽安庆·二模)取整函数被广泛应用于数论、函数绘图和计算机领域,其定义如下:设,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称为x的整数部分,记作,函数称为取整函数.另外也称是x的整数部分,称为x的小数部分.
(1)直接写出和的值;
(2)设a,,证明:,且,并求在b的倍数中不大于a的正整数的个数;
(3)对于任意一个大于1的整数a,a能唯一写为,其中为质数,为整数,且对任意的,,i,,称该式为a的标准分解式,例如100的标准分解式为.证明:在的标准分解式中,质因数(,,)的指数.
【解析】(1)由,故,故,

(2)因为,等式两边同时乘b,得,
因为a,b都为整数,所以也为整数,
又,所以,所以,即得证,
假设b,,…,都小于等于a,,因为,
所以,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b的倍数中不大于a的正整数的个数为个;
(3),将2,3,…,n每一个数都分解为质因数的乘积.
对于质因数,利用(2)中结论,的倍数中不大于n的正整数的个数为,记为,
将这些数都提取出来,此时p的倍数中还有可以提取出的数,
注意到的倍数中不大于n的正整数的个数为,记为,将这些数提取出来;
同理,的倍数中不大于n的正整数的个数为,记为,
依此这样进行下去,
则质因数的指数,即得证.
9.(2024·高三·重庆·阶段练习)对于函数,若存在,使得,则称为函数的一阶不动点; 若存在,使得,则称为函数的二阶不动点; 依此类推,可以定义函数的 阶不动点. 其中一阶不动点简称不动点,二阶不动点也称为稳定点.
(1)已知,求的不动点;
(2)已知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求证: “为函数的不动点”是“为函数的稳定点”的充分必要条件;
(3)已知,讨论函数的稳定点个数.
【解析】(1)设,则恒成立,
故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
又,故函数在R上有唯一零点,
即有唯一不动点1;
(2)证明:充分性:设为函数的不动点,则,
则,即为函数的稳定点,充分性成立;
必要性:设为函数的稳定点,即,
假设,而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
若,则,与矛盾;
若,则,与矛盾;
故必有,即,
即,故为函数的不动点,
综上, “为函数的不动点”是“为函数的稳定点”的充分必要条件;
(3)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由(2)知的稳定点与的不动点等价,故只需研究的不动点即可;
令,
则,则在上单调递减,
①当时,恒成立,即在上单调递增,
当x无限接近于0时,趋向于负无穷小,且,
故存在唯一的,使得,即有唯一解,
所以此时有唯一不动点;
②当时,即时,,
当x趋向无穷大时,趋近于0,此时,
存在唯一,使得,
此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故,
当x趋近于0时,趋向于负无穷大,当x趋向正无穷大时,趋向于负无穷大,
设,则在上单调递增,且,
又在时单调递增,
故(i)当时,即,
此时,方程有一个解,即有唯一不动点;
(ii)当shi ,即,
此时,方程无解,即无不动点;
(iii)当时,即,
此时,方程有两个解,即有两个不动点;
综上,当时或时,有唯一稳定点;
当时,无稳定点;
当,有两个稳定点;
10.(2024·高三·全国·竞赛)设有两个集合,如果对任意,存在唯一的,满足,那么称是一个的函数.设是的函数,是的函数,那么是的函数,称为和的复合,记为.如果两个的函数对任意,都有,则称.
(1)对,分别求一个,使得对全体恒成立;
(2)设集合和的函数以及的函数.
(i)对,构造的函数以及的函数,满足;
(ii)对,构造的函数以及的函数,满足,并且说明如果存在其它的集合满足存在的函数以及的函数,满足,则存在唯一的的函数满足.
【解析】(1)因为,而,
对全体恒成立;
故对所有成立.
(2)(i)考虑以及两个函数,
对任意,因为,
所以.
(ii)我们可以继续使用(i)的构造,
任意取,因为,所以,
所以,则,
因此存在满足条件;
如果符合题意,即,
则,
由定义得到;
所以存在唯一的的函数满足题意.
11.(2024·上海浦东新·二模)设是坐标平面上的一点,曲线是函数的图象.若过点恰能作曲线的条切线,则称是函数的“度点”.
(1)判断点与点是否为函数的1度点,不需要说明理由;
(2)已知,.证明:点是的0度点;
(3)求函数的全体2度点构成的集合.
【解析】(1)设,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则该切线过点当且仅当,即. 故原点是函数的一个1度点,
该切线过点,故,
令,则,令得,令得,
故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在处取得极小值,也时最小值,且,
故无解,点不是函数的一个1度点
(2)设,,
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则该切线过点当且仅当(*).
设,则当时,,故在区间上严格增.
因此当时,,(*)恒不成立,即点是的一个0度点.
(3),
对任意,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故点为函数的一个2度点当且仅当关于的方程恰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
设. 则点为函数的一个2度点当且仅当两个不同的零点.
若,则在上严格增,只有一个实数解,不合要求.
若,因为,
由或时得严格增;而当时,得严格减.
故在时取得极大值,在时取得极小值.
又因为,,
所以当时,由零点存在定理,在、、上各有一个零点,不合要求;
当时,仅上有一个零点,不合要求;
当时,仅上有一个零点,也不合要求.
故两个不同的零点当且仅当或.
若,同理可得两个不同的零点当且仅当或.
综上,的全体2度点构成的集合为或.
12.(2024·高三·上海静安·期末)如果函数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我们就称为型函数.
①对任意的,总有;
② 当时,总有成立.
(1)记,求证:为型函数;
(2)设,记,若是型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3)是否存在型函数满足:对于任意的,都存在,使得等式成立?请说明理由.
【解析】(1)当时,,
当,,时,
,,
则,
,,
,为型函数.
(2)当时,由得,
当,,时,
,,
由,得,
即,即,
即,
令,
则对称轴,
所以在上的最小值为,只要,则,
因为,
所以.
(3)存在,举例1:.
理由如下:当时,符合;
当,,时,
,,
,,
故,
,即,
即是型函数,且对任意的,存在,使得等式成立;
举例2:;
理由如下:当时,,符合,
当,,时,
,,


即,即是型函数,
且对任意的,都存在,使得等式成立.
由此可知存在型函数满足:对于任意的,都存在,使得等式成立.
13.(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对于函数,,以及函数,.若对任意的,总有,那么称可被“替代”(通常).
(1)试给出一个可以“替代”函数的函数;
(2)试判断是否可被直线, “替代”.
【解析】(1),根据定义,
可解得,
因而就是满足不等式的一个函数;
(2),
令,则,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易知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当时,,
当时,,

,即
可以被直线, “替代”.
14.(2024·高三·上海静安·阶段练习)记、分别为函数,的导函数.若存在满足且,则称为函数与的一个“S点”.
(1)证明:函数与不存在“S点”;
(2)若函数与存在“S点”,求实数的值
(3)已知函数,对任意,判断是否存在,使得函数与在区间内存在“S点”,并说明理由.
【解析】(1)因为,,则,,
假设存在函数与存在“S点”
即存在满足,方程组无解,
所以函数与不存在“S点”.
(2)因为与,则与,
设“S点”为,满足,解得,
所以.
(3)因为,,
所以,,
由,,显然,
假设,得,解得,
由,得,得,
令,
设,
则,,得,又的图象在上不间断,则在上有零点,
则在上有零点,则存在,使与在区间内存在“S”点.
15.(2024·高三·上海虹口·期末)已知与都是定义在上的函数,若对任意,,当时,都有,则称是的一个“控制函数”.
(1)判断是否为函数的一个控制函数,并说明理由;
(2)设的导数为,,求证:关于的方程在区间上有实数解;
(3)设,函数是否存在控制函数?若存在,请求出的所有控制函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1)对任意,则,且,
故是函数的一个控制函数;
(2)因为,则,
则,
,,
设,
在上,在上,
则在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最大值,
,,,,,
,,
则,
,即,
同理,,
,即
综上:,
,在区间上的值域为,
则在区间上有实数解.
(3)①先证引理:对任意,关于的方程在区间上恒有实数解.这等价于
,由(2)知结论成立.
②(证控制函数的唯一性)假设存在“控制函数”,由上述引理知,
对任意,当时,
都存在使得.(*)
下证:.
若存在使得,考虑到是值域为的严格增函数,
故存在使得.由(*)知存在使得,
于是有,由的单调性知,矛盾.
故对任意都有
同理可证,对任意都有,从而.
③(证控制函数的存在性)最后验证,是的一个“控制函数”.
对任意,当时,都存在使得,
而由的单调性知,即.
综上,函数存在唯一的控制函数.
16.(2024·上海长宁·一模)若函数与满足:对任意,都有,则称函数是函数的“约束函数”.已知函数是函数的“约束函数”.
(1)若,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为严格减函数,,且函数的图像是连续曲线,求证:是上的严格增函数.
【解析】(1)因为,故对任意的都有.
又因为函数是函数的“约束函数”,
则对任意,都有,
取,可得恒成立,
即对任意的成立,故是偶函数;
(2)因为是上的严格增函数,则是上的严格增函数,
设,则,
进而,
可得,,
所以,,
设,,
则与均为上的严格增函数,
因为,恒成立,
对于恒成立,
因为,,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解得得,
当时,恒成立,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3)设,因为是严格减函数,所以,即,
而,所以,
所以对任意,都有,
①首先证明:当时,,
假设存在,且,
设,则,,
所以存在,使得,
得,与结论对任意,矛盾,
所以不存在,使得,
同理可得:也不存在,使得,
所以当时,.
②再证明:当时,,
假设存在,使得,则,
设,则,,
所以存在,使得,
得,与结论对任意,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即对任意,都有
所以是上的严格增函数.
17.(2024·高三·上海·期中)设是定义域为的函数,如果对任意的,均成立,则称是“平缓函数”.
(1)若,试判断是否为“平缓函数”并说明理由;
(2)已知的导函数存在,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若是“平缓函数”,则,并说明理由.
(3)若函数是“平缓函数”,且是以为周期的周期函数,证明:对任意的,均有.
【解析】(1)令,因为,则,,不满足对任意的,均成立,故不是“平缓函数”.
(2)命题为真命题.
因为,
不妨令,
因为是“平缓函数”,
则,
所以,
故命题为真命题.
(3)因为是以为周期的周期函数,不妨设,
当时,因为函数是“平缓函数”,
则;
当时,不妨设,则,
因为是以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则,
因为函数是“平缓函数”,
所以
,
所以对任意的,均有,
因为是以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所以对任意的,均有.
18.(2024·高三·浙江·期中)对函数,若,使得成立,则称为关于参数的不动点.设函数.
(1)当时,求函数关于参数的不动点;
(2)若,函数恒有关于参数的两个不动点,求的取值范围;
(3)当时,函数在上存在两个关于参数的不动点,试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1)当时,
令,可得,即
解得或,
所以的不动点为或,
(2)由题意可知,对,关于的方程,
即恒有两个不等实根,从而恒成立
即关于的不等式恒成立,从而恒成立
解得
(3)方法一:由题意可得方程关于的方程,
即在上恒有两个不等实根,
令,根据二次函数性质,须满足
,解得
方法二:,即在上恒有两个不等实根,
令,则直线与函数在上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由于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且,,结合的图象可知
19.(2024·高三·上海徐汇·期中)若函数与满足:对任意的,总存在唯一的,使成立,则称是在区间上的“阶伴随函数”;当时,则称为区间上的“阶自伴函数”,
(1)判断是否为区间上的“2阶自伴函数”?并说明理由;
(2)若函数为区间上的“1阶自伴函数”,求的值;
(3)若是在区间上的“2阶伴随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1)时,,
此时不存在,使得,
故根据“2阶自伴函数”的定义可知,
不是区间上的“2阶自伴函数”.
(2)由函数为区间上的“1阶自伴函数”,
所以,且对任意,
总存在唯一的,使得成立,即成立,
则,所以,
所以,解得;
(3)由函数在上的值域为,
因为是在区间上的“2阶伴随函数”,则对任意的,总存在唯一的时,使得成立,
所以,即在区间上的值域必定包含区间,且的值域在对应的自变量是唯一的.
又因为函数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①当时,在上单调递增,所以,
解得;
②当时,在上单调递减,所以,
解得;
③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解得;
④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解得;
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
20.(2024·高三·安徽淮南·阶段练习)帕德近似是法国数学家亨利·帕德发明的用有理多项式近似特定函数的方法.给定两个正整数,,函数在处的阶帕德近似定义为:,且满足:,,,.已知在处的阶帕德近似为.注:
(1)求实数,的值;
(2)求证:.
【解析】(1)因为,所以,,
,则,,
由题意知,,,所以,解得,.
(2)由(1)知,即证,
令,则且,即证时,
记,,则,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即,即成立,
当时,即,即成立,
综上可得时,
所以成立,即成立.
21.(2024·天津·一模)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提出:固定项链的两端,使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垂,那么项链所形成的曲线是什么 这就是著名的“悬链线问题”,通过适当建立坐标系,悬链线可为双曲余弦函数的图象,定义双曲正弦函数,类比三角函数的性质可得双曲正弦函数和双曲余弦函数有如下性质①平方关系:,②倍元关系:.
(1)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斜率;
(2)若对任意,都有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i)证明:当时,;
(ii)证明:.
【解析】(1),则
所以,可得在处的切线斜率为
(2)令,
则,
下面证明:对任意恒成立,
先证明:对任意.证明如下:设,则,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当时,,
函数单调递增,故,故,
继续证明:对任意.
证明如下:令,则,
因此在上单调递增;所以,故
当时,对,都有,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则,解得;
当时,对,
都有,对,都有,
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则对,都有成立,不符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3)(i),令,则所以在上单调递增,所以
所以当时,成立;
(ii)下面证明:当时,成立,
令,则
由前问解答过程,对任意成立,所以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所以
所以当时,成立
令且,可得,
即,
由题意,令且,可得,因为
所以,
由①当时,,所以令且,可得
所以,
由前面解答过程得,对任意成立,
令且,可得,
所以,
又且,所以,
所以所以可得

即可得.
22.(2024·高三·云南昆明·阶段练习)悬链线的原理运用于悬索桥、架空电缆、双曲拱桥、拱坝等工程.通过适当建立坐标系,悬链线可为双曲余弦函数的图象,类比三角函数的三种性质:①平方关系:①,②和角公式:,③导数:定义双曲正弦函数.
(1)直接写出,具有的类似①、②、③的三种性质(不需要证明);
(2)若当时,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求的最小值.
【解析】(1)平方关系:;
和角公式:;
导数:.
理由如下:平方关系,


和角公式:
故;
导数:,;
(2)构造函数,,由(1)可知,
i.当时,由可知,
故,故单调递增,
此时,故对任意,恒成立,满足题意;
ii.当时,令,,
则,可知单调递增,
由与可知,存在唯一,使得,
故当时,,则在内单调递减,
故对任意,,即,矛盾;
综上所述,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3),,
令,则,
令,则,
当时,由(2)可知,,则,
令,则,故在内单调递增,
则,故在内单调递增,
则,故在内单调递增,
则,故在内单调递增,
因为,
即为偶函数,故在内单调递减,
则,故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小值0.
23.(2024·高三·山东临沂·期中)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就能发现很多数学之“美”.现代建筑讲究线条感,曲线之美让人称奇.衡量曲线弯曲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曲率,曲线的曲率定义如下:若是的导函数,是的导函数,则曲线在点处的曲率.

(1)求曲线在处的曲率的平方;
(2)求余弦曲线曲率的最大值;
(3)若,判断在区间上零点的个数,并写出证明过理.
【解析】(1)
,,,
所以,
.
(2),,,
所以,

令,则,,
设,则,
显然当时,,递减,所以.最大值为1,
所以的最大值为1.
(3)在区间上有且仅有2个零点.
证明:,所以,
①当时,因为,,则,,
,在单调递增.
又,.在上有一个零点,
②设,则
当时,,单调递增,,
又,
恒成立,
在上无零点.
③当时,,,
∴在上单调递减,
又,.
在上必存在一个零点.
综上,在区间上有且仅有2个零点.
24.(2024·全国·二模)曲线的曲率是针对曲线上某个点的切线方向角对弧长的转动率,曲线的曲率越大,表示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若记,则函数在点处的曲率为.
(1)求证:抛物线()在处弯曲程度最大;
(2)已知函数,,,若,曲率为0时的最小值分别为,,求证:.
【解析】(1)由题意,,,则,
又,故当最小时最大,
此时,即抛物线()在处弯曲程度最大.
(2)由题意,,,,.
若,曲率为0,则,即,分别化简可得,.
令,则令有.
当时,,单调递增,且;当时,,单调递减,且.
又,故有两解,设为,,又,故.
由可设,,故,,化简可得,则.
要证:,
即证.
令,则,
故在上单调递增,故,即得证.
25.(2024·高三·山西太原·阶段练习)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就能发现很多数学之“美”.现代建筑讲究线条感,曲线之美让人称奇.衡量曲线弯曲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曲率,曲线的曲率定义如下:若是的导函数,是的导函数,则曲线在点处的曲率.
(1)求曲线在点处的曲率的值;
(2)求正弦曲线曲率的最大值.
【解析】(1)由得,,
故,
所以曲线在点处的曲率;
(2)由题意得,
故,
令,则,
令,则,
故在上单调递减,
则,即的最大值为1,
由题意知曲线在点处的曲率,即,
故的最大值为1.
26.(2024·贵州贵阳·一模)英国数学家泰勒发现了如下公式: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以上公式称为泰勒公式.设,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如下问题.
(1)证明:;
(2)设,证明:;
(3)设,若是的极小值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1)设,则.
当时,:当时,,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因此,,即.
(2)由泰勒公式知,①
于是,②
由①②得
所以
即.
(3),则
,设,
由基本不等式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时,,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又因为是奇函数,且,
所以当时,;当时,.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因此,是的极小值点.
下面证明:当时,不是的极小值点.
当时,,
又因为是上的偶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时,.
因此,在上单调递减.
又因为是奇函数,且,
所以当时,;当时,.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因此,是的极大值点,不是的极小值点.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7.(2024·高三·四川达州·阶段练习)英国数学家泰勒发现了如下公式: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以上公式称为泰勒公式.设,,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如下问题.
(1)证明:;
(2)设,证明:;
【解析】(1)设,则,
当时,;当时,;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因此,即.
(2)由泰勒公式知,①
于是,②
由①②得,
由①②得,
所以

即.
28.(2024·浙江·二模)①在微积分中,求极限有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洛必达法则,法则中有结论:若函数,的导函数分别为,,且,则
.
②设,k是大于1的正整数,若函数满足:对任意,均有成立,且,则称函数为区间上的k阶无穷递降函数.
结合以上两个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判断是否为区间上的2阶无穷递降函数;
(2)计算:;
(3)证明:,.
【解析】(1)设,
由于,
所以不成立,
故不是区间上的2阶无穷递降函数.
(2)设,则,
设,
则,
所以,得.
(3)令,则原不等式等价于,
即证,
记,则,
所以,
即有对任意,均有,
所以,
因为,
所以,
所以,证毕!
29.(2024·上海奉贤·一模)若函数满足:对任意的实数,,有恒成立,则称函数为 “增函数” .
(1)求证:函数不是“增函数”;
(2)若函数是“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设,若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为,求的值,并证明函数是“增函数”.
【解析】(1)
取,则,因为,
故函数不是“增函数”;
(2)因为函数是“增函数”,故任意的,,
有恒成立,
即恒成立 ,
所以恒成立,
又,,故,则,
则,即;
(3)记,
根据题意,得,
可得方程的一个解,
令,
则,令,
则, 故在上是严格增函数,
又因为,故在恒成立,故,
故在上是严格增函数,所以是唯一解,
又,此时在处的切线方程即为,
故成立;
设,其中,
,由在上是严格增函数以及,
得,
即 ,
所以在上是严格增函数,
因为,则,故,即得证.
30.(2024·高三·北京海淀·阶段练习)已知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极值;
(2)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3)若对任意的实数,函数与直线总相切,则称函数为“恒切函数”.当时,若函数是“恒切函数”,求证:.
【解析】(1)函数,
,
当时, ,
,当时,,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增,
故有极小值,无极大值.
(2),
当时,,在单调递减;
当时,,,,
,且为增函数,
时,,在单调递增;
时,,在单调递减;
综上得:当时,在单调递减;
当时,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
(3)当时,函数是“恒切函数”,
且,
设函数与直线切点,则,
故,即,,,
,所以是方程的根,
设,,
,
当时,,单调递增;
当时,,单调递减;
且,
,,
是方程的根,
所以或,

故.
31.(2024·河南南阳·模拟预测)对于三次函数,定义:设是函数的导函数的导数,若有实数解,则称点为函数的“拐点”.现已知.请解答下列问题:
(1)求函数的“拐点”A的坐标;
(2)求证:的图像关于“拐点”A对称,并求的值.
【解析】(1)∵,,∴令,
得.
有,∴“拐点”A为.
(2)证明:设,是图像上任意一点,则.
,是关于“拐点”的对称点为.
把点坐标代入得左边,
右边,∴左边=右边.
∴点在的图像上.
∴关于“拐点”A对称.
由对称性可得
.
32.(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对于三次函数,给出定义:设是函数的导数,是的导数,若方程有实数解,则称点为函数的“拐点”.某同学经过探究发现: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拐点”;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对称中心,且“拐点”就是对称中心.若,请你根据这一发现.
(1)求函数的对称中心;
(2)计算.
【解析】(1),
令,即,
解得,

由题中给出的结论,可知函数的对称中心为.
(2)由(1)知函数的对称中心为,
所以,
即,
故,
所以.
33.(2024·湖南邵阳·三模)给出定义:设是函数的导函数,是函数的导函数,若方程有实数解,则称点为函数拐点.已知.
(1)求证:函数的拐点在直线上;
(2)时,讨论的极值点的个数.
【解析】(1),


,.
而.
点,在直线上.
(2)令,得,
作出函数,与函数的草图如下所示:
由图可知,
当或时,无极值点;
当时,有一个极值点;
当或时,有两个极值点.
34.(2024·高三·全国·阶段练习)对于三次函数,给出定义:设是函数的导数,是的导数,若方程有实数解,则称点为函数的“拐点”.经过探究发现: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拐点”;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对称中心,且“拐点”就是对称中心.设函数.
(1)当时,求的值;
(2)若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1)函数,
当时,
因为,
∴,
令,解得,
则对称中心的纵坐标为,故对称中心为,
所以,
所以,,…
则.
(2)∵,,
即,
又,
∴在上恒成立.
令.
∴.
∵,
令,得或(舍去).
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
∴,
即的取值范围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