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三轮冲刺地理高频命题热点知识点:热点三 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三轮冲刺地理高频命题热点知识点:热点三 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

资源简介

2025届高考三轮冲刺地理高频命题热点练习:热点三 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要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稳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要目标,并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一。
一、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和命脉,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农业发展水平不仅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无论是从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应对外部不确定因素的角度考虑,我们都必须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确保国内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战略需要
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处理好四对关系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虽然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规划》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很大进步空间。我们要提升自身认识,处理好主粮生产与非主粮生产、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粮食自给与国外大市场这四对关系。
●协调主粮生产与非主粮生产
●兼顾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
●平衡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
●统筹粮食自给与国外大市场
三、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实现路径
《规划》的出台,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坚强支撑。要以《规划》提出的“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及相关意见为指导,结合实际,在处理好主粮生产与非主粮生产等四对关系的基础上,从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持粮食生产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
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的内在联系
战略目标一致性
乡村振兴强调农业农村现代化,而粮食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石,二者共同服务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如特色农业、三产融合)直接促进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
资源与生态基础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如高标准农田建设)既是保障粮食安全的“藏粮于地”战略 ,也是乡村振兴中破解土地退化、污染问题的关键 。例如,新疆棉花产业通过机械化与土地资源开发实现产量增长,体现了资源高效利用对两者的支撑作用 。
政策协同性
中央一号文件、党的二十大报告等均将粮食安全列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要求通过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手段同步推进 。
二、乡村振兴中粮食安全的挑战
耕地资源约束
我国人均耕地少、后备资源有限,且面临水土流失、污染等问题 。
耕地分布不均(如西北内陆与东部平原差异)加剧了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
农业结构问题
传统农业效益低,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耕地撂荒,威胁粮食稳产 。
部分区域过度依赖单一作物(如棉花、水稻),需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如扩种大豆)优化粮食供给结构 。
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
气象灾害频发导致粮食产量波动,需加强农业保险、抗灾技术应用以增强韧性 。
三、协同发展的核心措施
产业融合与技术创新
特色农业+产业链延伸 :发展有机农业、订单农业(如五常大米品牌化)提升附加值 ;推动“农业+电商”“农业+文旅”等新业态,增强乡村经济活力 。
技术赋能 :推广节水灌溉、智能农机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依托南繁基地等育种技术突破,实现“藏粮于技” 。
生态与耕地保护
严格耕地红线(18亿亩),通过秸秆还田、平衡施肥等措施修复土壤 。
在生态脆弱区(如西北)推广耐旱作物,兼顾粮食生产与生态修复 。
政策与机制保障
完善粮食补贴政策,调动主产区生产积极性;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推动适度规模经营 。
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压实地方责任,确保“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
四、典型考查视角与例题参考
材料分析题
提供某区域耕地退化数据,要求分析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治理措施 。
论述题
结合“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论述乡村振兴中如何实现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
五、备考策略
关注政策热点 :如中央一号文件、农业供给侧改革等,理解其与地理原理的结合点 。
强化区域案例 :分析不同区域(如东北商品粮基地、新疆棉区)的农业发展模式,总结共性与差异 。
注重图表解读 :熟练处理耕地面积变化、粮食产量波动等统计图表,提炼关键信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