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7课 选择排序轻松做 教学设计课题 选择排序轻松做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教材分析 本节课义务教育版五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教材的第17课 选择排序轻松做 。选择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通过不断从未排序的部分选出最小(或最大)的元素,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从而逐步扩大已排序序列的范围,直至整个序列有序。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这一过程不仅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为他们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打下基础。因此,本课将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结合具体实例和动手实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选择排序算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步骤。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培养数据排序意识,认识到排序在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性。关注排序算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场景。计算思维:理解选择排序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描述选择排序的过程,包括选择最小(或最大)元素和元素交换的步骤。通过分析选择排序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使用图形化编程工具(如Scratch)模拟选择排序算法。尝试改进选择排序算法,提出自己的优化方案。信息社会责任: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认识到合理使用排序算法对信息处理和传递的重要性,树立负责任的信息处理态度。重点 理解选择排序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难点 理解选择排序算法的逻辑过程,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算法分析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排序是很常见的事情,例如,把一堆水果按大小排序,把玩具球按直径大小排序,一队小朋友按身高排序,一个旅游团按年龄排序,一些动物按它们的奔跑速度排序…… 你还知道哪些场景需要排序呢? 学生认真聆听、讨论。 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讲授新课 描述选择排序的算法 桌上有5个盒子,分别以1、2、3、4、5编号,每个盒子里装有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一个大于0的数。 请依据这些卡片上的数,把它们从大到小排序。要求:写着最大数的卡片放在1号盒子,写着第二大数的卡片放在2号盒子,以此类推。基本步骤第1步:用前一课所学方法,找出最大数的卡片所在盒子。第2步:把写着最大数的卡片与1号盒子里的卡片进行交换。第3步:以此类推,在2号到5号盒子里,用“找出最大数”的方法,继续查找其中最大数的卡片,找到后与对应盒子里的卡片进行交换。以上操作,其实也形成了一个具有循环结构的算法。二、分析选择排序的过程张卡片上有5个数,如108、24、12、91、35。运用前面所学选择排序算法,完成五个数从小到大的排序,验证算法执行的步骤,记录卡片交换的次数,填写任务单。根据选择排序算法执行过程,用☆找出未排序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未排序数中最前面的数进行交换,并记录每一轮排序结果。验证选择排序的算法在上一课的学习中,用程序实现并验证了“找出最大数”的算法。找到最大数后,通过多次比较和交换,可以把列表中的数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从而实现排序。程序验证打开参考程序并运行,利用程序实现选择排序算法,把数据由大到小排序。循环结构大致了解程序与算法的对应关系,找到其中的循环结构。程序修改尝试修改第一行参与排序的数据个数,保存程序后再次运行,观察输出结果的变化。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积极参与讨论;小组讨论完成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并讨论自己的见解和发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及解决问题并验证结果等阶段。通过互动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对排序的理解和应用。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作业布置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sorted( )函数来进行排序,编程验证与实现算法时更加简单便捷。 打开配套资源中的参考程序,观察并运行,体会用程序实现算法的多样性,感受多途径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小结 1.选择排序是计算机完成排序任务时常用的一种排序算法。2.选择排序算法借助在特定范围内,寻找最大数或最小数并交换位置的方式进行排序。3.通过探究选择排序与找出最大值或最小值之间的关系,可以了解算法的内在联系。板书 一、描述选择排序的算法二、分析选择排序的过程三、验证选择排序的算法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第17课 选择排序轻松做(义务教育版)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新知导入2议一议3想一想4学一学5练一练6课堂总结7作业布置81教学目标1.能够梳理出选择排序的基本步骤,通过补全流程图,了解用流程图描述的选择排序算法。2.了解排序数据量与算法执行次数的关系,能够用程序验证选择排序算法。2新知导入 日常生活中,排序是很常见的事情,例如,把一堆水果按大小排序,把玩具球按直径大小排序,一队小朋友按身高排序,一个旅游团按年龄排序,一些动物按它们的奔跑速度排序……3议一议 你还知道哪些场景需要排序呢?4想一想[12, 8, 15, 6, 10]这是一组顺序乱的数据,想想如何让这些数据变得有序?5学一学一、描述选择排序的算法 桌上有5个盒子,分别以1、2、3、4、5编号,每个盒子里装有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一个大于0的数。 请依据这些卡片上的数,把它们从大到小排序。12345 要求:写着最大数的卡片放在1号盒子,写着第二大数的卡片放在2号盒子,以此类推。问题提出5学一学在排序算法中,如何将五个无序的数进行排序呢?12345最大数12345次大数问题分析5学一学 第1步:用前一课所学方法,找出最大数的卡片所在盒子。 第2步:把写着最大数的卡片与1号盒子里的卡片进行交换。 第3步:以此类推,在2号到5号盒子里,用“找出最大数”的方法,继续查找其中最大数的卡片,找到后与对应盒子里的卡片进行交换。基本步骤5学一学第1步:把卡片放入盒子,已排序个数设为0。第2步:在未排序数中找到最大数,与未排序的第一个数交换位置。第3步:重复第2步,依次查看所有数并交换到相应的位置。第4步:按顺序呈现5个数。以上操作,其实也形成了一个具有循环结构的算法。算法描述5学一学看懂流程图后,指出“搜索、交换位置、改变搜索范围”等操作所在的步骤。5学一学1(108)2(24)3(12)4(91)5(35)5张卡片上有5个数,如108、24、12、91、35。运用前面所学选择排序算法,完成五个数从小到大的排序,验证算法执行的步骤,记录卡片交换的次数,填写任务单。二、分析选择排序的过程5学一学根据选择排序算法执行过程,用☆找出未排序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未排序数中最前面的数进行交换,并记录每一轮排序结果。排序过程分析5学一学 分析选择排序算法每轮的执行次数。5学一学三、验证选择排序的算法 在上一课的学习中,用程序实现并验证了“找出最大数”的算法。 找到最大数后,通过多次比较和交换,可以把列表中的数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从而实现排序。算法实现5学一学打开参考程序并运行,利用程序实现选择排序算法,把数据由大到小排序。程序验证data = [64, 25, 12, 22, 11, 90, 88, 77, 55, 33] # 要排序的数据列表n = len(data) # 获取列表数据的个数i = 0 #设置外层循环控制变量的初始值while i < n - 1: # 外层循环用于控制排序的轮数max = i # 最大值变量设为当前轮数的起始值j = i + 1 #设置内层循环控制变量的值while j < n: # 内层循环用于找到未排序数中的最大数if data[j] > data[max] : #如果找到的值更大就更新最大数max = jj = j+1if max != i: # 如果最大数不在指定位置就交换位置data[i], data[max] = data[max], data[i]i = i+1 # 进入下一个数的排序print('排序后的数:', data) # 输出排序后的列表 大致了解程序与算法的对应关系,找到其中的循环结构。循环结构5学一学5学一学 尝试修改第一行参与排序的数据个数,保存程序后再次运行,观察输出结果的变化。 data = [64, 25, 12, 22, 11, 90, 88, 77, 55, 33]程序修改6练一练 学习选择排序算法后,有一位同学说:“我观察一下就能把这5个数排好顺序,不必反复操作,计算机有点笨呀!” 你认同这个说法吗?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7课堂总结 1.选择排序是计算机完成排序任务时常用的一种排序算法。2.选择排序算法借助在特定范围内,寻找最大数或最小数并交换位置的方式进行排序。3.通过探究选择排序与找出最大值或最小值之间的关系,可以了解算法的内在联系。8作业布置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sorted( )函数来进行排序,编程验证与实现算法时更加简单便捷。 打开配套资源中的参考程序,观察并运行,体会用程序实现算法的多样性,感受多途径解决问题的过程。9板书设计一、描述选择排序的算法二、分析选择排序的过程三、验证选择排序的算法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7课 选择排序轻松做.doc 第17课 选择排序轻松做.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