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新希望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作业评价科学试题
1.(2024九上·温州月考)下列生活用品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
A.吸尘器
B.真空压缩袋
C.高压锅
D.离心式水泵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大气对浸在里面的物体都会产生压强,这就是大气压强,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吸尘器工作时,里面的电动机高速转动,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灰尘、纸屑等垃圾“吸”入,故A不符合题意;
B.真空压缩袋内棉被衣物内部的空气抽走从而使体积和气压都减小,利用大气压把本来膨胀的棉被等物品压扁,故B不符合题意;
C.用高压锅煮饭的工作原理为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故C符合题意;
D.离心式抽水机工作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水压入抽水机内,进而实现把水从低处压到高处的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2024九上·温州月考)下列关于土壤非生命物质探究的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用试管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故A错误;
B.过滤时,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故B错误;
C.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且不能用手拿砝码,故C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2024九上·温州月考)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答案】A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中性,结合酸碱指示剂的知识判断即可。
【解答】A.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呈酸性,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那么pH增大,故
A错误符合题意;
B.洗手液b的pH值大于洗手液a的pH值,因此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洗手液c的pH在8~9之间,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洗手液d的pH在12~13之间,呈碱性,洗手液a呈酸性,洗手液d和a混合时,如果洗手液a中的酸性物质和洗手液d中的碱性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4.(2024九上·温州月考)科学研究院团队对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进行研究,发现钛(Ti)在月壤中的含量是地球土壤平均含量的6倍多。T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9,质子数是22。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9 B.22 C.27 D.71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分析。
【解答】 Ti的质子数是2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钛原子电子数为22;
故选B。
5.(2024九上·温州月考)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H:两个氢原子
B.O2:两个氧原子
C.Fe2+:亚铁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
D.:氧化铜中铜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答案】A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B.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含有原子的个数;
C.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带的电荷数;
D.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A.2H中的“2”表示两个氢原子,故A正确;
B.O2中的“2”表示一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B错误;
C.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故C错误;
D.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6.(2024九上·温州月考)人体血液中血糖含量的正常值为 90 毫克/100 毫升,若一个人血液中血糖含量为 85 毫克/100 毫升,则胰岛分泌的激素和血糖含量的变化是( )
A.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下降
B.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含量升高
C.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含量下降
D.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升高
【答案】B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血糖与胰岛素的关系知识点。
【解答】 A、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若血糖含量升高,胰岛素分泌会增加调节血糖,使血糖含量下降,A不符合题意。
B、当血糖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升高,B符合题意。
C、应该是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含量升高,C不符合题意。
D、应该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下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2024九上·温州月考)如图所示为”磁悬浮抗震屋”,其在房屋的基座上增加了磁悬浮设备,当地震来临时,在短时间内房屋就会自动脱离地面悬浮在空中从而减小危害。据此分析房屋悬浮的磁感线分布情况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铁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当地震来临时,房屋就会自动脱离地面悬浮在空中,则房屋底座会受到地面向上的排斥力,利用的原理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A.图中两磁极都是N极相互排斥,且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故A符合题意;
BD.图中为两个磁极异名,二者之间相互吸引,切磁感线从N极指向S极,故B、D不合题意;
C.图中两磁极相同,二者的磁感线不应该相连,应该呈顶牛之势,故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2024九上·温州月考)随着家庭电气化普及,用电安全需要格外关注。下列家庭电路接线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分析】根据家庭电路安全用电和连接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要求可知,保险丝应串联在火线上;开关与用电器串联,且串联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灯泡的尾部接火线,螺旋套接零线,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2024九上·温州月考)有人发明了一种“发电地板”,如左下图所示。发电地板的主要部件由永磁体和线圈组成,行人或车辆通过时,挤压地板使永磁体和线圈发生相对运动,便能发电。该发电地板的工作原理与下列哪个选项的实验原理相同(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然后与发电地板对照即可。
【解答】根据“ 行人或车辆通过时,挤压地板使永磁体和线圈发生相对运动,便能发电 ”可知,发电地板的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
A.当导线中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A不合题意;
B.闭合回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的现象,则该图是电磁感应原理,故B符合题意;
C.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则该图是电动机的原理图,故C不合题意;
D.两个电磁铁串联,则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线圈匝数多的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多,这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匝数的关系,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2024九上·温州月考)如图是研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Ⅰ中白磷燃烧 B.步骤Ⅱ中白磷燃烧
C.步骤Ⅰ中红磷燃烧 D.步骤Ⅱ中红磷燃烧
【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步骤Ⅰ中,白磷在水中,没有与氧气接触,不会燃烧;步骤Ⅱ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则会燃烧,故A错误,B正确;
步骤Ⅰ中,红磷温度只能达到80℃,没有达到着火点,不会燃烧;步骤Ⅱ中,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且没有与氧气接触,不会燃烧,故C、D错误。
故答案为:B。
11.(2024九上·温州月考)小白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用一种试剂鉴别两种物质时,必须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才行。
【解答】A.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盐酸的反应都无明显现象,故A不合题意;
B.氯化铜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都产生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故B不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溶液都呈减小,而石蕊试液遇碱都显蓝色,故C不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不同,可区分它们,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2024九上·温州月考)2023年 2月,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正式投产,氮化镓(GaN)是量子芯片的主要材料。已知GaN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GaN 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6 C.+2 D.+4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计算。
【解答】在 GaN 中,N的化合价为-3,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x+(-3)=0,解得:x=+3。
故选A。
13.(2024九上·温州月考)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与胸廓和肺密切相关,如图甲所示为人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和肺的变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为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气体呼出 B.②表示气体吸入
C.①过程对应乙图曲线上的abc段 D.②过程对应乙图曲线上的abc段
【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呼吸时胸腔容积的变化,确定肺内气压变化,从而确定气流方向即可。
【解答】AC.根据图片可知,①膈的顶部下降,胸腔内容积增大,则表示吸气,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对应图乙中abc段,A错误,C正确。
BD.②过程膈的顶部上升,肺内容积减小,气压增大,则肺内空气排出体外,那么表示呼气,②过程开始的瞬间对应cde点,故BD错误。
故答案为:C。
14.(2024九上·温州月考)往一杯饱和食盐溶液中逐渐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情况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解析】【分析】当某种物质达到饱和后,就不会再溶解这种物质。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原来的食盐水已经达到饱和,则向饱和食盐溶液中继续加入食盐,食盐不能继续溶解,则溶质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A。
15.(2024九上·温州月考)在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一),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如图二所示,则图二中表示石灰石与盐酸脱离接触的是下列哪一段( )
A.ab B.bc C.cd D.bd
【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描述分析试管内的气压变化规律即可。
【解答】由图二可知,在bc段,压强保持不变,根据题意可知,当气体没有导出时,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此时反应停止,不再产生气体,那么试管内气压保持不变,即对应bc段,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6.(2024九上·温州月考)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下图中的各字母代表水循环的环节,B表示的环节是 。
(2)位于永嘉境内的楠溪江供水工程打通乐清输水通道,这种跨流域调水改变了水循环中的 环节(填字母)
【答案】(1)水汽输送
(2)D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包括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B为天空中的水汽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移动,则B为水汽输送;
(2)将楠溪江的水引向乐清,解决乐清的供水问题,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故选D。
(1)结合示意图可知,A为降水;B为水汽输送;C为蒸发;D为地表径流;E为植被蒸腾。
(2)将楠溪江的水引向乐清,解决乐清的供水问题,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即D。
17.(2024九上·温州月考)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图中A、B、C为不同温度环境中人体皮肤血管口径。请据图回答:
(1)处在低温环境中时,血管为图 中的形状:
(2)在情绪激动时往往会“面红耳赤”,此时的血管为图 中的形状。
【答案】C;A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图中A毛细血管壁较薄,即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B是处于平静时血管状况;C血管壁加厚,即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解答】(1)在寒冷环境中,为了减小热量散失,则需要减小血管的散热面积,即皮肤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故答案为:C;
(2)在情绪激动时往往会“面红耳赤”,此时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故选A。
18.(2024九上·温州月考)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若它表示铁元素的部分关系图,则:
(1)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 (填“单质”或“化合物”)
(2)写出由D点表示的物质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单质;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
【解析】【分析】(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2)根据图片确定D点时元素的化合价,根据物质种类确定该物质的名称,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元素的化合价为0,表示的是单质;
(2)根据图片可知,D点对应的氧化物中铁元素显+3价,即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2024九上·温州月考)如图是小灯泡L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 欧。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压为4V的电源两端,电路中的电流为 安。
【答案】20;0.15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定值电阻的阻值;
(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且各处电流都相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由图可知,当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2V,通过电阻R的电流0.1A,
则电阻R的阻值为=20Ω;
(2)由图象可知,当通过它们的电流为0.15A时,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L'=1V,UR'=3V;
此时电源的电压U=UL'+UR'=1V+3V=4V;
正好符合题目的要求;
所以二者串联在电压为4V时的电源两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IL'=IR'=I'=0.15A。
20.(2024九上·温州月考)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提纯,乙实验为配制5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1)如果要完成甲实验,从上图选择的步骤依次是 。
(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
(4)某同学在乙实验中使用天平称取5克氯化钠时,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接下来他该如何操作? 。
【答案】(1)①④⑤
(2)引流
(3)偏大
(4)向左盘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粗盐提纯的实验过程分析;
(2)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用途判断;
(3)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确定测出水的体积变化,再根据“”确定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4)根据指针的偏转方向确定药品的质量偏大还是偏小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甲实验为粗盐提纯,其实验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则正确顺序为①④⑤;
(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根据图片可知,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导致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根据可知,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
(4)使用天平称取5克氯化钠时,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说明左盘氯化钠的质量偏少,因此接下来的操作为向左盘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1)甲实验为粗盐提纯,其实验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即①④⑤;
(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乙实验为配制5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其中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导致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根据,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
(4)某同学在乙实验中使用天平称取5克氯化钠时,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偏少,因此接下来的操作为向左盘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21.(2024九上·温州月考)在“探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两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20Ω 2A”、“50Ω 1A”),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将图乙实物图连接完整;
(2)小李做实验时,在a、b间先接入5Ω的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并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当接10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 (选填“C”或“D”)端移动,小李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目的是 ;
(3)按小李的实验操作完成用四个定值电阻的实验,他选择的滑动变阻器规格是 。
【答案】(1)
(2)D;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1.5V不变
(3)50Ω 1A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 (1)由电路图可知,电流表与电阻R串联,可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和最小定值电阻的阻值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然后根据电流从正接线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将电流表接入电路中。
(2)将5Ω的电阻换成了10Ω的电阻时,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确定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变化即可;
(3)根据串联分压特点计算变阻器接入的最大阻值,从而判断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规格。
【解答】(1)由图甲可知,除了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外,其它的都是串联。电源电压诶4.5V,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则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根据乙图可知,将电流表“3A”的接线柱与开关的右接线柱相连,“-”接线柱与电阻丝的b接线柱相连,如下图所示:
(2)将5Ω的电阻换成了10Ω的电阻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小,电阻分得的电压变大。要探究电流和电阻之间关系,必须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此时要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1.5V时,读取电流表示数,因此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目的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1.5V不变。
(3)电源电压恒为4.5V,当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为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
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滑=U总-U=4.5V-1.5V=3V;
通过电路的电流为:;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若选用规格为“20Ω 2A”滑动变阻器,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
因此需要选择“50Ω 1A”的滑动变阻器。
(1)由图甲可知,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电压表选择0~3V量程,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则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故将电流表“0.6A”的接线柱与开关的右接线柱相连,“-”接线柱与电阻丝的b接线柱相连,如下图所示:
(2)[1][2]将5Ω的电阻换成了10Ω的电阻时,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小,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小,电阻分得的电压变大;要探究电流和电阻之间关系,必须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即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示数不变,所以应调节滑片向D端移动,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1.5V时,读取电流表示数,因此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目的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1.5V不变。
(3)电源电压恒为4.5V,当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为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若选用规格为“20Ω 2A”滑动变阻器,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因此需要选择“50Ω 1A”的滑动变阻器。
22.(2024九上·温州月考)2024年4 月 25 日晚,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成功前往中国天宫空间站。本次航天员带上斑马鱼和金鱼藻,首次尝试了“太空养鱼”创新实验。
(1)(1)科学家为什么选择带金鱼藻上太空呢?小明做如下研究:如图甲将金鱼藻放置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漏斗将金鱼藻盖住,再在漏斗上方罩上盛清水的试管。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气泡产生的速度非常慢,于是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分解释放CO2)。用不同种植物多次实验后,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组别 植物种类 光照 碳酸氢钠 (g/100mL) 温度/℃ 气体充满试管的时间/min
A 金鱼藻 充足 0 20 35
B 金鱼藻 充足 0.1 20 15
C 金鱼藻 充足 0.1 10 20
D 黑藻 充足 0.1 20 25
E 水绵 充足 0.1 20 30
①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反应光合作用的速率。
②请写出检验试管中气体是不是氧气的方法: 。
③根据图表信息,比较金鱼藻、黑藻、水绵,请说明选择金鱼藻的理由是 。
(2)请解释如图乙将斑马鱼和金鱼藻一起养的好处。
【答案】(1)气体充满试管的时间;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放进试管内,观察是否复燃;金鱼藻在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的能力都强于黑藻和水棉
(2)金鱼藻为斑马鱼的呼吸作用提供氧气,斑马鱼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收集气体充满试管的时间越短,则反应越快;
(2)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解答;
(3)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则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①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本实验是通过比较气体(氧气)充满试管的时间来反应光合作用的速率的。
②检验氧气的方法通常是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迅速放进试管内,观察是否复燃。
③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金鱼藻在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的能力(释放氧气的能力)都强于黑藻和水绵。
(2) 图乙将斑马鱼和金鱼藻一起养的好处 :金鱼藻为斑马鱼的呼吸作用提供氧气,斑马鱼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二者互为依存。
(1)①图甲是收集氧气的实验装置。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本实验是通过比较气体(氧气)充满试管的时间来反应光合作用的速率的。
②氧气有助燃的性质,检验氧气的方法通常是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迅速放进试管内,观察是否复燃。
③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金鱼藻在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的能力(释放氧气的能力)都强于黑藻和水绵。
(2)在如题图乙所示的生态瓶中,金鱼藻为斑马鱼的呼吸作用提供氧气,斑马鱼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二者互为依存。
23.(2024九上·温州月考)气、氘、氖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相关信息如下表.请回答:
名称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气 H 1
氘 D 2
氖 T 3
(1)原子结构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 。气、氘、氖原子都不带电,已知核外电子是带负电,据图分析,原子核模型中的“o”带电情况是 。(选填“带正电”、“带负电”或“不带电”)
(2)重水是由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D2O,重水和普通水化学性质相似,在海水中重水的质量约占0.02%,则100吨海水中所含氘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质子;带负电
(2)重水中氘的质量分数=,100t海水中所含氘的质量=100t×0.02%×20%=0.004t=4kg;
答:100吨海水中所含氘的质量是4k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原子的构成;同位素
【解析】【分析】(1)根据同位素原子的特征分析解答;
(2)首先根据重水的分子构成计算出其中氘的质量分数,再用海水的质量×氘的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则在原子结构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质子;在原子中,最外层的粒子为核外电子,即原子核模型中的“”表示核外电子,带负电。
(1)由原子的构成可知,质子带正电,在原子结构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质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据图分析,原子核模型中的“”表示核外电子,带负电;
(2)解析见答案。
24.(2024九上·温州月考)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V,电流表如图乙所示,电流大小为 。请问电源电压的为 。
【答案】0.2A;6V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示数即可;
(2)首先根据计算R1两端的电压,再根据U=U1+U2计算电源电压。
【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示数为0.2A,所以电流大小为0.2A。
(2)根据图片可知,两个电阻串联,而电压表与R2并联,则电压表测量R2两端电压,
则R2两端的电压为4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R1的电流为0.2A,
则R1两端电压;
那么电源电压U=U1+U2=2V+4V=6V。
25.(2024九上·温州月考)实验小组的小明、小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重固准确测量出表中测量对象。(实验中操作正确,当时气压下氧气的密度为ρ)
测量对象 测量结果
MnO2 m1
KClO3 m2
试管 m3
▲ m4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那么测量结果为m4的测量对象是指 ;
(3)实验结束后,小明在拆卸装置时闻到刺激性气味,小明说: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不会是二氧化硫?小李认为不可能,他的理由是: 。
【答案】(1)
(2)试管、MnO2、KCl
(3)发生反应前没有硫元素,反应后也不会有硫元素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发生反应前和发生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种数保持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KClO3受热在MnO2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KCl和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发生反应前和发生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残留物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等于KClO3和MnO2的质量,所以测量结果为m4的测量对象是指试管、MnO2、KCl。
(3)由于发生反应前,试管中只有KClO3和MnO2,没有硫元素,所以反应后也不会生成硫元素,故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会是二氧化硫。
(1)KClO3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KCl和氧气,MnO2在反应中做催化剂,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发生反应前和发生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残留物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等于KClO3和MnO2的质量,所以测量结果为m4的测量对象是指试管、MnO2、KCl。
(3)由于发生反应前,试管中只有KClO3和MnO2,没有硫元素,所以反应后也不会生成硫元素,故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会是二氧化硫。
26.(2024九上·温州月考)某保温茶壶内部电路如图甲所示,控制电路由电压为的电源、开关、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电阻箱和热敏电阻组成:工作电路由电压为的电源和电阻为的电热丝组成,其中电磁继电器只有当线圈中电流达到60毫安时,衔铁才吸合,切断工作电路,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变化如图所示。
(1)当保温水壶中的水温下降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怎么变?
(2)若温度达到时,电磁继电器衔铁吸合,此时阻值是多少?
【答案】(1)变小
(2)由乙图可知,当温度为5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100Ω,
则控制电路中的总电阻
那么阻值。
【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乙图确定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变化,再根据R总=R1+R0分析总电阻的变化,最后根据欧姆定律分析总电流的变化。
(2)根据乙图确定5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总电阻,最后根据计算R0的阻值。
【解答】(1)由乙图可知,当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根据R总=R1+R0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由可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1)由乙图可知,当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由图甲可知,当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由可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2)由乙图可知,当温度为5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100Ω,电磁继电器衔铁吸合,由题意可知,线圈中电流达到60毫安,则控制电路中的总电阻
则阻值
1 / 1浙江省温州市新希望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作业评价科学试题
1.(2024九上·温州月考)下列生活用品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
A.吸尘器
B.真空压缩袋
C.高压锅
D.离心式水泵
2.(2024九上·温州月考)下列关于土壤非生命物质探究的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24九上·温州月考)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4.(2024九上·温州月考)科学研究院团队对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进行研究,发现钛(Ti)在月壤中的含量是地球土壤平均含量的6倍多。T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9,质子数是22。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9 B.22 C.27 D.71
5.(2024九上·温州月考)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H:两个氢原子
B.O2:两个氧原子
C.Fe2+:亚铁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
D.:氧化铜中铜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6.(2024九上·温州月考)人体血液中血糖含量的正常值为 90 毫克/100 毫升,若一个人血液中血糖含量为 85 毫克/100 毫升,则胰岛分泌的激素和血糖含量的变化是( )
A.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下降
B.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含量升高
C.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含量下降
D.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升高
7.(2024九上·温州月考)如图所示为”磁悬浮抗震屋”,其在房屋的基座上增加了磁悬浮设备,当地震来临时,在短时间内房屋就会自动脱离地面悬浮在空中从而减小危害。据此分析房屋悬浮的磁感线分布情况为( )
A. B.
C. D.
8.(2024九上·温州月考)随着家庭电气化普及,用电安全需要格外关注。下列家庭电路接线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B.
C. D.
9.(2024九上·温州月考)有人发明了一种“发电地板”,如左下图所示。发电地板的主要部件由永磁体和线圈组成,行人或车辆通过时,挤压地板使永磁体和线圈发生相对运动,便能发电。该发电地板的工作原理与下列哪个选项的实验原理相同( )
A. B.
C. D.
10.(2024九上·温州月考)如图是研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Ⅰ中白磷燃烧 B.步骤Ⅱ中白磷燃烧
C.步骤Ⅰ中红磷燃烧 D.步骤Ⅱ中红磷燃烧
11.(2024九上·温州月考)小白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B.
C. D.
12.(2024九上·温州月考)2023年 2月,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正式投产,氮化镓(GaN)是量子芯片的主要材料。已知GaN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GaN 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6 C.+2 D.+4
13.(2024九上·温州月考)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与胸廓和肺密切相关,如图甲所示为人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和肺的变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为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气体呼出 B.②表示气体吸入
C.①过程对应乙图曲线上的abc段 D.②过程对应乙图曲线上的abc段
14.(2024九上·温州月考)往一杯饱和食盐溶液中逐渐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情况是( )
A. B.
C. D.
15.(2024九上·温州月考)在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一),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如图二所示,则图二中表示石灰石与盐酸脱离接触的是下列哪一段( )
A.ab B.bc C.cd D.bd
16.(2024九上·温州月考)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下图中的各字母代表水循环的环节,B表示的环节是 。
(2)位于永嘉境内的楠溪江供水工程打通乐清输水通道,这种跨流域调水改变了水循环中的 环节(填字母)
17.(2024九上·温州月考)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图中A、B、C为不同温度环境中人体皮肤血管口径。请据图回答:
(1)处在低温环境中时,血管为图 中的形状:
(2)在情绪激动时往往会“面红耳赤”,此时的血管为图 中的形状。
18.(2024九上·温州月考)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若它表示铁元素的部分关系图,则:
(1)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 (填“单质”或“化合物”)
(2)写出由D点表示的物质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2024九上·温州月考)如图是小灯泡L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 欧。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压为4V的电源两端,电路中的电流为 安。
20.(2024九上·温州月考)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提纯,乙实验为配制5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1)如果要完成甲实验,从上图选择的步骤依次是 。
(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
(4)某同学在乙实验中使用天平称取5克氯化钠时,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接下来他该如何操作? 。
21.(2024九上·温州月考)在“探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两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20Ω 2A”、“50Ω 1A”),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将图乙实物图连接完整;
(2)小李做实验时,在a、b间先接入5Ω的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并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当接10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 (选填“C”或“D”)端移动,小李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目的是 ;
(3)按小李的实验操作完成用四个定值电阻的实验,他选择的滑动变阻器规格是 。
22.(2024九上·温州月考)2024年4 月 25 日晚,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成功前往中国天宫空间站。本次航天员带上斑马鱼和金鱼藻,首次尝试了“太空养鱼”创新实验。
(1)(1)科学家为什么选择带金鱼藻上太空呢?小明做如下研究:如图甲将金鱼藻放置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漏斗将金鱼藻盖住,再在漏斗上方罩上盛清水的试管。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气泡产生的速度非常慢,于是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分解释放CO2)。用不同种植物多次实验后,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组别 植物种类 光照 碳酸氢钠 (g/100mL) 温度/℃ 气体充满试管的时间/min
A 金鱼藻 充足 0 20 35
B 金鱼藻 充足 0.1 20 15
C 金鱼藻 充足 0.1 10 20
D 黑藻 充足 0.1 20 25
E 水绵 充足 0.1 20 30
①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反应光合作用的速率。
②请写出检验试管中气体是不是氧气的方法: 。
③根据图表信息,比较金鱼藻、黑藻、水绵,请说明选择金鱼藻的理由是 。
(2)请解释如图乙将斑马鱼和金鱼藻一起养的好处。
23.(2024九上·温州月考)气、氘、氖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相关信息如下表.请回答:
名称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气 H 1
氘 D 2
氖 T 3
(1)原子结构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 。气、氘、氖原子都不带电,已知核外电子是带负电,据图分析,原子核模型中的“o”带电情况是 。(选填“带正电”、“带负电”或“不带电”)
(2)重水是由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D2O,重水和普通水化学性质相似,在海水中重水的质量约占0.02%,则100吨海水中所含氘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4.(2024九上·温州月考)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V,电流表如图乙所示,电流大小为 。请问电源电压的为 。
25.(2024九上·温州月考)实验小组的小明、小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重固准确测量出表中测量对象。(实验中操作正确,当时气压下氧气的密度为ρ)
测量对象 测量结果
MnO2 m1
KClO3 m2
试管 m3
▲ m4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那么测量结果为m4的测量对象是指 ;
(3)实验结束后,小明在拆卸装置时闻到刺激性气味,小明说: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不会是二氧化硫?小李认为不可能,他的理由是: 。
26.(2024九上·温州月考)某保温茶壶内部电路如图甲所示,控制电路由电压为的电源、开关、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电阻箱和热敏电阻组成:工作电路由电压为的电源和电阻为的电热丝组成,其中电磁继电器只有当线圈中电流达到60毫安时,衔铁才吸合,切断工作电路,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变化如图所示。
(1)当保温水壶中的水温下降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怎么变?
(2)若温度达到时,电磁继电器衔铁吸合,此时阻值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大气对浸在里面的物体都会产生压强,这就是大气压强,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吸尘器工作时,里面的电动机高速转动,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灰尘、纸屑等垃圾“吸”入,故A不符合题意;
B.真空压缩袋内棉被衣物内部的空气抽走从而使体积和气压都减小,利用大气压把本来膨胀的棉被等物品压扁,故B不符合题意;
C.用高压锅煮饭的工作原理为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故C符合题意;
D.离心式抽水机工作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水压入抽水机内,进而实现把水从低处压到高处的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答案】D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用试管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故A错误;
B.过滤时,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故B错误;
C.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且不能用手拿砝码,故C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答案】A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中性,结合酸碱指示剂的知识判断即可。
【解答】A.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呈酸性,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那么pH增大,故
A错误符合题意;
B.洗手液b的pH值大于洗手液a的pH值,因此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洗手液c的pH在8~9之间,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洗手液d的pH在12~13之间,呈碱性,洗手液a呈酸性,洗手液d和a混合时,如果洗手液a中的酸性物质和洗手液d中的碱性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分析。
【解答】 Ti的质子数是2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钛原子电子数为22;
故选B。
5.【答案】A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B.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含有原子的个数;
C.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带的电荷数;
D.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A.2H中的“2”表示两个氢原子,故A正确;
B.O2中的“2”表示一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B错误;
C.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故C错误;
D.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6.【答案】B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血糖与胰岛素的关系知识点。
【解答】 A、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若血糖含量升高,胰岛素分泌会增加调节血糖,使血糖含量下降,A不符合题意。
B、当血糖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升高,B符合题意。
C、应该是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含量升高,C不符合题意。
D、应该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下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答案】A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铁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当地震来临时,房屋就会自动脱离地面悬浮在空中,则房屋底座会受到地面向上的排斥力,利用的原理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A.图中两磁极都是N极相互排斥,且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故A符合题意;
BD.图中为两个磁极异名,二者之间相互吸引,切磁感线从N极指向S极,故B、D不合题意;
C.图中两磁极相同,二者的磁感线不应该相连,应该呈顶牛之势,故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B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分析】根据家庭电路安全用电和连接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要求可知,保险丝应串联在火线上;开关与用电器串联,且串联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灯泡的尾部接火线,螺旋套接零线,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B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然后与发电地板对照即可。
【解答】根据“ 行人或车辆通过时,挤压地板使永磁体和线圈发生相对运动,便能发电 ”可知,发电地板的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
A.当导线中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A不合题意;
B.闭合回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的现象,则该图是电磁感应原理,故B符合题意;
C.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则该图是电动机的原理图,故C不合题意;
D.两个电磁铁串联,则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线圈匝数多的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多,这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匝数的关系,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步骤Ⅰ中,白磷在水中,没有与氧气接触,不会燃烧;步骤Ⅱ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则会燃烧,故A错误,B正确;
步骤Ⅰ中,红磷温度只能达到80℃,没有达到着火点,不会燃烧;步骤Ⅱ中,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且没有与氧气接触,不会燃烧,故C、D错误。
故答案为:B。
11.【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用一种试剂鉴别两种物质时,必须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才行。
【解答】A.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盐酸的反应都无明显现象,故A不合题意;
B.氯化铜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都产生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故B不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溶液都呈减小,而石蕊试液遇碱都显蓝色,故C不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不同,可区分它们,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答案】A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计算。
【解答】在 GaN 中,N的化合价为-3,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x+(-3)=0,解得:x=+3。
故选A。
13.【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呼吸时胸腔容积的变化,确定肺内气压变化,从而确定气流方向即可。
【解答】AC.根据图片可知,①膈的顶部下降,胸腔内容积增大,则表示吸气,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对应图乙中abc段,A错误,C正确。
BD.②过程膈的顶部上升,肺内容积减小,气压增大,则肺内空气排出体外,那么表示呼气,②过程开始的瞬间对应cde点,故BD错误。
故答案为:C。
14.【答案】A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解析】【分析】当某种物质达到饱和后,就不会再溶解这种物质。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原来的食盐水已经达到饱和,则向饱和食盐溶液中继续加入食盐,食盐不能继续溶解,则溶质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A。
15.【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描述分析试管内的气压变化规律即可。
【解答】由图二可知,在bc段,压强保持不变,根据题意可知,当气体没有导出时,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此时反应停止,不再产生气体,那么试管内气压保持不变,即对应bc段,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6.【答案】(1)水汽输送
(2)D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包括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B为天空中的水汽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移动,则B为水汽输送;
(2)将楠溪江的水引向乐清,解决乐清的供水问题,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故选D。
(1)结合示意图可知,A为降水;B为水汽输送;C为蒸发;D为地表径流;E为植被蒸腾。
(2)将楠溪江的水引向乐清,解决乐清的供水问题,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即D。
17.【答案】C;A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图中A毛细血管壁较薄,即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B是处于平静时血管状况;C血管壁加厚,即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解答】(1)在寒冷环境中,为了减小热量散失,则需要减小血管的散热面积,即皮肤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故答案为:C;
(2)在情绪激动时往往会“面红耳赤”,此时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故选A。
18.【答案】单质;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
【解析】【分析】(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2)根据图片确定D点时元素的化合价,根据物质种类确定该物质的名称,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元素的化合价为0,表示的是单质;
(2)根据图片可知,D点对应的氧化物中铁元素显+3价,即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答案】20;0.15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定值电阻的阻值;
(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且各处电流都相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由图可知,当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2V,通过电阻R的电流0.1A,
则电阻R的阻值为=20Ω;
(2)由图象可知,当通过它们的电流为0.15A时,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L'=1V,UR'=3V;
此时电源的电压U=UL'+UR'=1V+3V=4V;
正好符合题目的要求;
所以二者串联在电压为4V时的电源两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IL'=IR'=I'=0.15A。
20.【答案】(1)①④⑤
(2)引流
(3)偏大
(4)向左盘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粗盐提纯的实验过程分析;
(2)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用途判断;
(3)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确定测出水的体积变化,再根据“”确定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4)根据指针的偏转方向确定药品的质量偏大还是偏小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甲实验为粗盐提纯,其实验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则正确顺序为①④⑤;
(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根据图片可知,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导致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根据可知,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
(4)使用天平称取5克氯化钠时,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说明左盘氯化钠的质量偏少,因此接下来的操作为向左盘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1)甲实验为粗盐提纯,其实验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即①④⑤;
(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乙实验为配制5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其中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导致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根据,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
(4)某同学在乙实验中使用天平称取5克氯化钠时,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偏少,因此接下来的操作为向左盘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21.【答案】(1)
(2)D;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1.5V不变
(3)50Ω 1A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 (1)由电路图可知,电流表与电阻R串联,可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和最小定值电阻的阻值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然后根据电流从正接线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将电流表接入电路中。
(2)将5Ω的电阻换成了10Ω的电阻时,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确定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变化即可;
(3)根据串联分压特点计算变阻器接入的最大阻值,从而判断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规格。
【解答】(1)由图甲可知,除了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外,其它的都是串联。电源电压诶4.5V,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则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根据乙图可知,将电流表“3A”的接线柱与开关的右接线柱相连,“-”接线柱与电阻丝的b接线柱相连,如下图所示:
(2)将5Ω的电阻换成了10Ω的电阻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小,电阻分得的电压变大。要探究电流和电阻之间关系,必须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此时要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1.5V时,读取电流表示数,因此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目的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1.5V不变。
(3)电源电压恒为4.5V,当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为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
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滑=U总-U=4.5V-1.5V=3V;
通过电路的电流为:;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若选用规格为“20Ω 2A”滑动变阻器,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
因此需要选择“50Ω 1A”的滑动变阻器。
(1)由图甲可知,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电压表选择0~3V量程,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则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故将电流表“0.6A”的接线柱与开关的右接线柱相连,“-”接线柱与电阻丝的b接线柱相连,如下图所示:
(2)[1][2]将5Ω的电阻换成了10Ω的电阻时,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小,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小,电阻分得的电压变大;要探究电流和电阻之间关系,必须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即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示数不变,所以应调节滑片向D端移动,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1.5V时,读取电流表示数,因此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目的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1.5V不变。
(3)电源电压恒为4.5V,当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为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若选用规格为“20Ω 2A”滑动变阻器,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因此需要选择“50Ω 1A”的滑动变阻器。
22.【答案】(1)气体充满试管的时间;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放进试管内,观察是否复燃;金鱼藻在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的能力都强于黑藻和水棉
(2)金鱼藻为斑马鱼的呼吸作用提供氧气,斑马鱼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收集气体充满试管的时间越短,则反应越快;
(2)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解答;
(3)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则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①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本实验是通过比较气体(氧气)充满试管的时间来反应光合作用的速率的。
②检验氧气的方法通常是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迅速放进试管内,观察是否复燃。
③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金鱼藻在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的能力(释放氧气的能力)都强于黑藻和水绵。
(2) 图乙将斑马鱼和金鱼藻一起养的好处 :金鱼藻为斑马鱼的呼吸作用提供氧气,斑马鱼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二者互为依存。
(1)①图甲是收集氧气的实验装置。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本实验是通过比较气体(氧气)充满试管的时间来反应光合作用的速率的。
②氧气有助燃的性质,检验氧气的方法通常是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迅速放进试管内,观察是否复燃。
③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金鱼藻在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的能力(释放氧气的能力)都强于黑藻和水绵。
(2)在如题图乙所示的生态瓶中,金鱼藻为斑马鱼的呼吸作用提供氧气,斑马鱼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二者互为依存。
23.【答案】(1)质子;带负电
(2)重水中氘的质量分数=,100t海水中所含氘的质量=100t×0.02%×20%=0.004t=4kg;
答:100吨海水中所含氘的质量是4k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原子的构成;同位素
【解析】【分析】(1)根据同位素原子的特征分析解答;
(2)首先根据重水的分子构成计算出其中氘的质量分数,再用海水的质量×氘的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则在原子结构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质子;在原子中,最外层的粒子为核外电子,即原子核模型中的“”表示核外电子,带负电。
(1)由原子的构成可知,质子带正电,在原子结构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质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据图分析,原子核模型中的“”表示核外电子,带负电;
(2)解析见答案。
24.【答案】0.2A;6V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示数即可;
(2)首先根据计算R1两端的电压,再根据U=U1+U2计算电源电压。
【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示数为0.2A,所以电流大小为0.2A。
(2)根据图片可知,两个电阻串联,而电压表与R2并联,则电压表测量R2两端电压,
则R2两端的电压为4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R1的电流为0.2A,
则R1两端电压;
那么电源电压U=U1+U2=2V+4V=6V。
25.【答案】(1)
(2)试管、MnO2、KCl
(3)发生反应前没有硫元素,反应后也不会有硫元素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发生反应前和发生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种数保持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KClO3受热在MnO2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KCl和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发生反应前和发生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残留物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等于KClO3和MnO2的质量,所以测量结果为m4的测量对象是指试管、MnO2、KCl。
(3)由于发生反应前,试管中只有KClO3和MnO2,没有硫元素,所以反应后也不会生成硫元素,故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会是二氧化硫。
(1)KClO3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KCl和氧气,MnO2在反应中做催化剂,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发生反应前和发生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残留物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等于KClO3和MnO2的质量,所以测量结果为m4的测量对象是指试管、MnO2、KCl。
(3)由于发生反应前,试管中只有KClO3和MnO2,没有硫元素,所以反应后也不会生成硫元素,故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会是二氧化硫。
26.【答案】(1)变小
(2)由乙图可知,当温度为5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100Ω,
则控制电路中的总电阻
那么阻值。
【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乙图确定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变化,再根据R总=R1+R0分析总电阻的变化,最后根据欧姆定律分析总电流的变化。
(2)根据乙图确定5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总电阻,最后根据计算R0的阻值。
【解答】(1)由乙图可知,当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根据R总=R1+R0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由可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1)由乙图可知,当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由图甲可知,当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由可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2)由乙图可知,当温度为5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100Ω,电磁继电器衔铁吸合,由题意可知,线圈中电流达到60毫安,则控制电路中的总电阻
则阻值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