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份素养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1.(2025九下·萧山模拟)哈佛大学科学家将固态氢置于488万个标准大气压下,氢分子破裂为氢原子,由氢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氢。金属氢具有金属的性质,还具有超导性。用它输电,其输电效率可以提高几十倍。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金属氢属于无机化合物B.形成金属氢的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了聚变反应C.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同D.用金属氢输电可减少导线发热造成的能量损失【答案】D【知识点】核裂变与核聚变;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根据金属氢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分析。【解答】 A.金属氢属于单质,故A错误;B.形成金属氢的过程中氢原子核没有发生变化,故B错误;C.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故C错误;D.金属氢具有超导性,电阻为零,用金属氢输电可减少导线发热造成的能量损失,故D正确。故选D。2.(2025九下·萧山模拟)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备受科学家关注,与此问题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据推测,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才逐渐形成原始生命B.冬天的雷鸟羽毛变换成雪白色,属保护色,有利于其躲避敌害和捕食猎物C.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长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研究中华龙鸟化石后,科学家推断鸟类可能进化成爬行类【答案】D【知识点】化石;生物进化的理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解析】【分析】研究中华龙鸟化石后,它是爬行类到鸟类的中间阶段,有脊椎动物的进化方向是鱼类到两栖类,两栖到爬行类,爬行类到鸟类和哺乳类,是一个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解答】A. 据推测,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才逐渐形成原始生命 ,A正确;B. 冬天的雷鸟羽毛变换成雪白色,属保护色,有利于其躲避敌害和捕食猎物 ,B正确;C.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长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研究中华龙鸟化石后,科学家推断爬行类类可能进化成鸟类,D错误;故答案为:D3.(2025九下·萧山模拟)2024年中考体育在四月份进行,有篮球、长跑、跳远等项目,体育考试时对下列各个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A.考生正常的体温约为22℃B.男生的体积大约为5000cm3C.大多女生跑步的速度约为5m/sD.考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2500Pa【答案】D【知识点】估测【解析】【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 A.考生正常的体温约为37℃,且变化幅度很小,故A错误;B.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此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男生的质量约50kg,其体积在左右,故B错误;C.大多女生跑步的速度约为7m/,故C错误;D.中学生双脚面积S=0.04m2;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压力F=G=mg=50kg×10N/kg=500N,压强,故D正确。故选D。4.(2025九下·萧山模拟) 如图是密闭容器中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C.该反应生成了两种新物质D.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答案】D【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解析】【分析】AC.根据图片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的类型;B.将反应前后共有的分子去掉,进而确定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之比;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判断。【解答】 AC.根据图片可知,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是化合反应,故AC错误;B.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1或1:2,故B错误;D.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故D正确。故选D。5.(2025九下·萧山模拟)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只能通过调节亮度B.图乙中的②是在使用低倍镜观察C.图丙中的为毛细血管D.图丙中为使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需向下移【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血液循环【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的调节方法分析判断。【解答】 A.使显微镜视野光线增强一点应使用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和反光镜的a凹面镜,故A错误;B.在显微镜的物镜中,相对长的为高倍物镜,相对短的为低倍物镜,故B错误;C.丙中的b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为毛细血管,故C正确;D.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物的移动方向和像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所以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视野偏右上方,若要把所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右上方移动,故D错误。故选C。6.(2025九下·萧山模拟)人体是统一整体,下列为人体消化系统、肺泡、心脏和肾单位结构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在图甲中的④内彻底消化成氨基酸后被吸收进入血液B.图乙肺泡慢慢鼓起时,肋间外肌和膈肌都处于收缩状态C.“吸入式新冠疫苗”通过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结构中的dD.若图丁③中液体成分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管病变【答案】D【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血液循环【解析】【分析】 A.图甲中的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胰腺,④是小肠。B.图乙中的A是肺动脉,B是肺静脉。C.图丙中a是肺动脉、b是主动脉、c是上、下腔静脉、d是肺静脉。D.图丁中的①是肾小囊、②是肾小球、③是出球小动脉,④是肾小管,⑤是肾静脉。【解答】 A.蛋白质的消化是从②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④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故A正确不合题意;B.当肺泡慢慢鼓起时,气体进入肺,此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肺,故B正确不合题意;C.吸入式新冠疫苗通过呼吸进入呼吸道和肺部,再通过肺泡扩散到肺部毛细血管,然后经d肺静脉首先进入心脏的左心房,故C正确不合题意;D.③是出球小动脉,③内的液体是动脉血,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无法判断是否肾小管发生病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7.(2025九下·萧山模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1g稀盐酸和1g 锌在敞口容器中反应,反应后剩余物总质量小于 2 g,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②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镁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③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没有体现酸的通性;④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变小。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B【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 ①锌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和氯化锌。②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镁发生反应,产生硫酸镁和水。③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盐酸。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解答】 ①锌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和氯化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锌和氯化氢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锌和氢气的质量,氢气逸散到空气中,则1g稀盐酸和1g锌在敞口容器中反应,氢气逸散空气中,则反应后剩余物总质量小于2,故①错误;②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镁发生反应,产生硫酸镁和水,氢氧化镁是白色固体,反应现象是:白色固体减少或消失,故②错误。③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没有消耗氢离子,则没有体现酸的通性,故③正确;④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盐酸因为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硫酸因为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浓硫酸中的水增大,则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故④正确。故选B。8.(2025九下·萧山模拟)某科学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g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CaO 和 NaOH的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装置Ⅰ分别与装置Ⅱ、Ⅲ、Ⅳ、Ⅴ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B.称量装置Ⅰ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若用装置Ⅳ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 b 导管口处验满D.若用装置Ⅴ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答案】B【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解析】【分析】 A.根据实验目的来分析;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收集氧气的方法来分析;D.根据装置的特点来分析。【解答】 A.该实验是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干燥;Ⅲ、Ⅳ无法测定收集的氧气的体积,故A错误;B.称量装置I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氧气的质量,然后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氧气的质量计算出过氧化氢的质量,最后根据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即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B正确;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装置Ⅳ收集氧气,氧气应从b端进入,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端管口处,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故C错误;D.量筒内水的体积即为生成的氧气的体积,所以用装置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故D错误。故选B。9.(2025九下·萧山模拟)如图所示,杠杆OBA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B=2BA,在B点悬挂一个10N的重物G,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使杠杆OBA水平平衡(杠杆重力及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时,该杠杆是费力杠杆B.作用在A点的力F1的大小为5NC.如果重物的悬挂点从B向O点靠近,要使杠杆水平平衡,F1应变小D.若将作用于A点的力F1变为图中F2,杠杆始终水平平衡,F2小于F1【答案】C【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解析】【分析】 A.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等臂杠杆;B.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C.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OA=G×OB分析;D.将作用于A点的力F1变为图中F2,动力臂会变小,据此分析。【解答】 A.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时,动力臂是OA,阻力臂是OB,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该杠杆是省力杠杆,故A错误;B.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1×OA=G×OB,且OA=OB+BA=3BA,即F1×3BA=G×2BA,,故B错误;C.如果重物的悬挂点B向O点移动,则OB变小,由F1×OA=G×OB可知,OA与G大小不变,要使杠杆水平平衡,F1应变小,故C正确;D.将作用于A点的力F1变为图中F2,动力臂会变小,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在OB与G不变情况下,F2应大于F1,故D错误。故选C。10.(2025九下·萧山模拟)下列实验中,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方法都符合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主要操作方法A 除去 FeSO4溶液中混有的CuSO4 金属活动性差异 加过量铁粉, 充分反应后过滤B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酸根离子的化学性质差异 加碳酸钠溶液, 观察产生气泡快慢C NaCl 中混有少量 KNO3提纯 NaCl 各成分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差异 降温结晶D 分离水与酒精的混合物 各成分的密度差异 蒸馏A.A B.B C.C D.D【答案】A【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非氧化性酸);紫色石蕊试液或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溶液变红色(不包括硝酸与次氯酸,因为有很强的氧化性,变红之后会褪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溶液不变色;(2)酸呈酸性,在25摄氏度(室温)下,酸的溶液pH值<7 (但室温下pH值小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3)跟金属活动性顺序表(H)前的活泼金属的单质反应 生成盐和氢气;金属活动性顺序:Na>Mg>Al>Zn>Fe;产生氢气的多少:Al>Mg>Na>Fe>Zn;(4) 跟碱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5)跟碱起中和反应,一般生成盐和水(6)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盐+酸=新盐+新酸,要依照复分解的条件来判断是否会发生反应,常见的有强酸制弱酸、高沸点(不挥发性)酸制低沸点(挥发性)酸、以及某些沉淀不溶于酸等【解答】A. 除去 FeSO4溶液中混有的CuSO4 , 加过量铁粉, 充分反应后过滤 ,可以把硫酸铜中的铜离子置换出来,A正确;B.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 加碳酸钠溶液, 观察产生气泡快慢 ,检验的是氢离子的作用,不是酸根离子的化学性质差异,B错误;C. NaCl 中混有少量 KNO3提纯 NaCl ,因为NaCl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影响不大,所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结晶,C错误;D. 分离水与酒精的混合物 ,根据液体的沸点不同进行蒸馏,D错误;故答案为:A11.(2025九下·萧山模拟)攀岩是一项挑战自然、超越自我的惊险运动。如图所示是背着背包的攀岩者向上攀爬时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攀岩者克服自身重力做了功,重力势能增加B.背包相对攀岩者静止,攀岩者对背包做了功C.攀岩者向上攀爬时,他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D.攀岩者手上涂镁粉,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力【答案】C【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势能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 AB.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C.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D.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解答】 A.攀岩者向上运动,克服自身重力做了功,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加,故A正确不合题意;B.背包相对攀岩者静止,攀岩者对背包施加向上的力,向上运动了距离,故做了功,故B正确不合题意;C.攀岩者向上攀爬时,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则他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故C错误符合题意;D.攀岩者手上涂镁粉,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2.(2025九下·萧山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有体积相等的不同液体,静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A、B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静止时两容器中的液面保持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容器的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B.物体A 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B 受到的浮力C.甲容器中液体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D.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答案】B【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ACD.根据物体浮沉条件,结合图示判断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已知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又知深度关系,根据p=ρ液gh判断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关系。根据m=ρV可知两液体的质量的大小关系,根据G=mg可知两液体的重力的大小关系,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液体和物体的重力之和,据此得出两杯对桌面的压力大的大小关系,由压强公式判断出甲杯和乙杯对桌面压强的关系。B.首先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判断,判断实心物体A、B的体积关系,又知实心物体A、B由同种材料制作,利用密度公式判断其质量关系,再利用重力公式判断其重力关系;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定浮力的大小关系。【解答】 ACD.实心物体A、B由同种材料制作,则密度相等,根据图片可知,A漂浮,则A的密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B悬浮,则B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所以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静止时液面等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容器粗细均匀,故甲容器和液体总重大于乙容器的,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故ACD错误;B.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两相同的容器中装有体积相等的两种液体,将实心物体A、B分别放入两容器中,静止时液面等高,则甲液体与A排开液体的体积之和等于乙液体与B排开液体的体积之和,由图可知,A处于漂浮状态,A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B处于悬浮状态,B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所以A的体积大于B的体积,实心物体A、B由同种材料制作,则密度相等,根据m=ρV得到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根据G=mg可知,A的重力大于B的重力;由图可知,A处于漂浮状态,A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A的密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B处于悬浮状态,B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B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因为A的重力大于B的重力,所以A受的浮力大于B受到的浮力,故B正确;故选B。13.(2025九下·萧山模拟)小高将制作好的水火箭竖直立于地面如图甲所示,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压强足够大时,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竖直向上飞起。如图乙是水火箭发射后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考虑空气阻力,t1时刻水火箭中的水恰好喷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与t3时刻机械能的大小相等B.图乙中水火箭达到最高点的时刻是t1C.水火箭发射后受到平衡力的时刻是t2D.水火箭向下喷水的过程中,水火箭对水向下的作用力小于水对它向上的作用力【答案】A【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水火箭模型14.(2025九下·萧山模拟)如图所示,两只灯泡和上分别标有“6V;4W”和“3V;1W”字样,将它们串联暂接在电压可在3 9V之间调节的电源上,闭合开关S,若两灯的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灯的电流大于通过灯的电流B.当电源电压调节到9V时,灯与都能正常发光C.调节电源电压过程中,灯始终与灯一样亮D.与产生的光能可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答案】C【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A.由题知,灯泡L1、L2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两灯的电流关系;B.知道两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求出两灯泡的电阻,再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得两灯的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比较可知,两灯是否都能正常发光;C.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P=UI得出两灯泡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再根据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比较两灯泡的亮暗;D.分析灯泡工作时能量转化情况,从而判断能否用焦耳定律计算灯泡工作时产生光能。【解答】 A.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灯泡L1、L2串联后,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故A错误;B.灯L1的电阻:,灯L2的电阻:,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当电源电压调节到9V时,两灯的实际电压:,由于两灯的实际电压都不等于它们各自的额定电压,所以两灯都不能正常发光,故B错误;C.两灯串联在电源上时,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且两灯分得电压也相等,由P=UI知,两灯的实际功率相等,所以在调节电源电压的过程中,两灯是一样亮的,故C正确;D.灯泡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所以不能用焦耳定律计算其工作时产生的光能,故D错误。故选C。15.(2025九下·萧山模拟)科学实验为结论的得出提供了支持。下列选项中,科学实验与结论的关系正确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定量测出其大小B.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磁效应C.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证明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地球上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转化的【答案】B【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A.世界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大部分α粒子直接穿过,只有少数粒子发生了大幅度的偏转,这说明原子核内部绝大部分都是空的,只有原子中心是实心的,且质量很大,并且带有正电荷,据此分析判断即可;D.米勒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的起源。【解答】A.世界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但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故A错误;B.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证明了电流的磁效应,故B正确;C.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证明了原子核质量较大,原子内部空间较大,但不能证明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C错误;D.米勒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物质可由非生命物质转化的可能,故D错误。故选B。16.(2025九下·萧山模拟)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图是人体内水分平衡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器官是 。(2)请在“?”处填写一种生理活动: 。(3)写出水分增加图中3所表示生理活动发生的场所: 。【答案】(1)肾脏(2)呼吸(3)活细胞【知识点】器官和系统【解析】【分析】(1)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人体排尿,能够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2) 大多数的水、无机盐、尿素等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少量水、无机盐、尿素等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气排出。所以图中表示的水分流失的途径有:呼吸、流汗、排尿,另外排出粪便也能流失少量的水分。(3)根据人体吸收水分的场所解答。【解答】(1) 人体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器官是肾脏;(2)根据人体水分流失的方式可知,“?”处应该为呼吸;(3)水分增加图中3所表示生理活动发生的场所:活细胞。17.(2025九下·萧山模拟)现有稀硫酸、硫酸铜、硝酸钾和硫酸钠四种溶液。某同学参照生物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如图检索表进行鉴别,请帮他将图中“ ”的有关内容补充完整。(1)2a: ;(2)3a: ;【答案】(1)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硫酸钠【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碱、盐的鉴别【解析】【分析】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解答】 (1)稀硫酸、硫酸铜、硝酸钾和硫酸钠四种溶液中,显蓝色的是硫酸铜溶液,其它三种溶液均显无色,由2b可知,滴加的是紫色石蕊试液,稀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则2a是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的是硝酸钾和硫酸钠溶液。(2)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的是硝酸钾和硫酸钠溶液,硫酸钠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钾溶液和硝酸钡溶液不反应,则3a对应的是硫酸钠溶液。18.(2025九下·萧山模拟)学校科技节上,小高演示了“蜡烛嫁接”实验,他将两根大小一样仅颜色不同的蜡烛点燃(左边白色、右边紫色),放置在空玻璃杯的后方,如图甲。给玻璃杯加满水后,同学们惊奇地发现蜡烛呈现出如图乙所示的“错位嫁接”现象。(1)加满水的玻璃杯在水平方向所起作用与下列____(填字母)相似。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2)看到的水中“错位”蜡烛是 (填“实像”或“虚像”)。【答案】(1)A(2)实像【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 (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为凸透镜;(2)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解答】 (1)加满水的玻璃杯在水平方向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选A;(2)蜡烛呈现出如图乙所示的“错位嫁接”现象,即成的像是倒立的,那么这属于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19.(2025九下·萧山模拟)目前探测器软着陆方式主要有降落伞式、缓冲气囊式和火箭反推式三类。月球上没有大气,要控制好着陆力度和精度,则月球探测器选择的软着陆方式是上述的 。探测器到达距月面一定高度时,探测器相对月面静止,关掉所有发动机后,探测器将 。(填“悬在空中”“加速下降”或“匀速直线下降”)。【答案】火箭反推式;加速下落【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月球没有大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当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时,做加速运动;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解答】(1) 由题意可知,降落伞和缓冲气囊都需要借助空气实现着陆,而月球上没有大气,所以月球探测器能选择的软着陆方式为火箭反推式;(2)探测器到达距月面一定高度时,探测器相对月面静止,关掉所有发动机后,探测器只受月球的吸引力,合力向下,所以探测器将加速下降。20.(2025九下·萧山模拟)向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1)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程度为 (选填“部分变质” 或“全部变质”)。(2)请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D点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的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答案】(1)部分变质(2)2NaOH+CO2=Na2CO3+H2Q(3)NaCl【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中溶液质量的增大速度的变化分析解答;(2)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D点确定反应进度,进而确定溶液中的溶质种类即可。【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溶液质量开始时增大速度较快,后来速度减慢,再后来加快,应该是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氢氧化钠溶液为部分变质;(2)氢氧化钠变质,即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Q 。(3)D点时溶液质量增大较快,应该为加入的稀盐酸过量,此时溶质为反应产物氯化钠和氯化氢。在蒸发结晶时,氯化钠挥发,那么只会得到氯化钠晶体,化学式为NaCl。21.(2025九下·萧山模拟)如图甲是一只家用电吹风,内部有一根发热丝和一只电动风(1)洗完头后,用电吹风吹头发可以加快头发变干,这一过程中头发上的水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图乙是该吹风机的内部电路图,通过调节开关 和 实现冷风和热风两挡,电热丝应该接在位置 ;(填“a”或“b”)。(3)该电吹风的部分参数如表,若电动风扇的线圈内阻为10欧,正常吹热风100秒,电动风扇产生的机械能为 焦。【答案】(1)汽化(2)a(3)4360【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2)该吹风机因该是先吹冷风,再吹热风。由于a和b并联,S1闭合时,电动风扇工作(冷风);S1和S2都闭合时,发热丝和电动风扇都工作(热风);(3)根据W电=Pt=计算出电风扇消耗的电能,根据计算通过线圈的电流,根据Q=I2Rt计算线圈产生的热量,根据“机械能=电能-内能”计算电风扇产生的机械能。【解答】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所以水变成水蒸气叫做汽化;(2)该吹风机因该是先吹冷风,再吹热风。由于a和b并联,S1闭合时,电动风扇工作(冷风);S1和S2都闭合时,发热丝和电动风扇都工作(热风),所以电热丝应该接在位置a处;(3)电动风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机械能=电能-内能。S1和S2都闭合时,发热丝和电动风扇都工作(热风)电动风扇工作时消耗的电能W电=Pt=44W×100s=4400J;电动风扇工作时电流电动风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Q=I2Rt=(0.2A)2×10Ω×100s=40J;电动风扇产生的机械能W机=4400J-48J=4360J。22.(2025九下·萧山模拟)思维模型的建构方便解决问题、促进深度学习。某科学研究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解决“混合气体检验”类问题建构了如下思维模型:【模型应用】下水道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CH4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此研究小组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1)【收集气体】用大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塑料瓶倒转,使水完全流出,然后将塑料瓶提到井口并迅速盖紧瓶盖备用,该操作是用 法收集气体。【进行实验】将瓶中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1所示的装置(碱石灰为NaOH和CaO的混合物,假设每个装置内都充分反应或吸收), 并观察现象。(2)【实验分析】装置①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下水道气体成分 。(3)装置②的设置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 环节。(4)图1中的④是由图2中的两个装置组合而成,请在空格中按顺序填入装置的导管编号,将装置补充完整:气体燃烧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通过测量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判断出了剩余体的成分。【答案】(1)排水(2)二氧化碳(3)除去干扰气体(4)b→a(检验是否生成水)→d→c(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解析】【分析】(1)【收集气体】先在集气瓶内装满水,然后通入气体将水排出,这就是排水法收集气体;(2)【实验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解答;(3)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4)应该先检验水后检验二氧化碳,因为如果先检验二氧化碳后,它也会带出部分水,从而对实验产生影响。【解答】 (1)【收集气体】用大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塑料瓶倒转,使水完全流出,然后将塑料瓶提到井口并迅速盖紧瓶盖备用,该操作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2)【实验分析】装置①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下水道气体成分中一定有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装置②的设置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除去干扰气体(除去二氧化碳)环节。(4)图1中的④是由图2中的两个装置组合而成,请在空格中按顺序填入装置的导管编号,装置补充完整:气体燃烧装置→b→a(检验是否生成水)→d→c(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尾气处理装置。23.(2025九下·萧山模拟)学习小组进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已知电源电压3V恒定不变,合适规格的滑动变阻器、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等器材按图甲方式连接电路进行实验。(1)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____;A.滑动变阻器断路 B.电压表短路C.小灯泡短路 D.小灯泡断路(2)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到某点,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小高接下去的操作是 。(3)小高将数学几何图像分析与电学知识融合,通过绘制网格将图乙进行处理:分出6块区域,面积分别为 (如图丙),有了新的发现与收获:①当电流为 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可以用图丙中的面积 表示;②当电流由 逐渐增大到 的过程中,判断小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量△P灯与滑动变阻器功率的变化量 △P滑哪一个更大 并说明理由: 。【答案】(1)D(2)滑片向左移,直到电压表示数等于灯泡额定电压2.5V(3)S1;△P灯> △P滑,△P灯=S2+S4+S6, △P滑=S2-S6, 所以△P灯> △P滑【知识点】小灯泡电功率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在测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如果灯泡发生断路,那么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此时测电源电压。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因此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2)根据乙图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与额定电压比较,从而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弄清滑片的移动方向即可;(3) ①根据图丙分析得出结论;②根据图乙结合P=UI分析回答。【解答】(1) 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小灯泡断路,故选D;(2)根据乙图可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则电压表的示数为1.8V<2.5V,则电压表的示数要增大。根据U总=UL+U变可知,此时变阻器的电压要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可知,此时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等于额定电压2.5V即可。(3) ①当电流为I1时,由图乙可知,此时灯泡两端电压为U1,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1=U1I1,可以用图乙中的面积S1表示;②当电流为I1时,此时电路的总功率:P总=UI1,由图乙可知P总=UI1=S1+S2+S3,此时滑动变阻器的实际功率:P滑=P总-P1=S1+S2+S3-S1=S2+S3;当电流为I2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2=U2I2,由图乙可知P2=U2I2=S1+S2+S4+S5,此时电路的总功率:P'总=UI2,由图乙可知P'总=UI2=S1+S2+S3+S4+S5+S6,此时滑动变阻器的实际功率:P'滑=P'总-P2=(S1+S2+S3+S4+S5+S6)-(S1+S2+S4+S5)=S3+S6;ΔP灯=P2-P1=(S1+S2+S4+S5)-S1=S2+S4+S5,ΔP滑=P'滑-P滑=(S2+S3)-(S3+S6)=S2-S6,因此ΔP灯大于ΔP滑。24.(2025九下·萧山模拟)如图所示是我校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1)调节杠杆平衡。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 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 和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平衡条件的影响;(2)力与力臂的关系。保持图乙中左边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不变,在右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弹簧测力计从D点向支点O移动过程中 (未到O点),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下列各图中大致可以反映拉力F 的大小随它的力臂l变化的关系的是:____;A. B.C. D.(3)测量石块密度。学校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后,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个利用刻度尺、细线、质量未知的钩码和杠杆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如图丙、丁所示。①把石块挂在杠杆右侧A处,在杠杆左侧B位置挂上钩码,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丙所示,刻度尺测量出OA的长②持钩码及位置B 不动,把石块全部浸没装有水的烧杯中;移动石块位置,使杠杆水平静止,如图丁所示,测量出长③石块密度表达式: = (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和ρ水表示)。【答案】(1)右;便于直接读取力臂的大小(2)B(3)【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分析】 (1)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应该向较高的一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取力臂;(2)弹簧测力计从B点向支点O移动过程中(未到O点),动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拉力F的大小随它的力臂l变化的关系;(3)①进行实验时,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②③石块在空气中时杠杆右侧的拉力等于石块的重力,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杠杆右侧的拉力等于石块重力与浮力之差,结合杠杆平衡条件列出表达式求解石块的密度。【解答】 (1)应该向较高的一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本题杠杆左端下沉,说明右侧较高,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侧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和便于测量力臂;(2)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时候,保持图乙中左边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不变,在右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弹簧测力计从D点向支点O移动过程中(未到O点),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定值,因此它们之间成反比例关系,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故选B;(3)由于钩码及钩码的位置不变,因此G石×OB=G石×l1①又由于石块浸没在水中,则V石=V排,则G石×OB=(ρ石gV石-ρ水gV石)l2②①②联立解得:。25.(2025九下·萧山模拟)如图所示,AB为光滑弧形槽,滑槽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BC段是粗糙程度相同的平面,CD段是光滑平面,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滑槽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到C处挤压弹簧,D处为弹簧被挤压到最短长度(弹簧能恢复到原来位置,不计碰撞时的能量损失)。第1次反弹后能沿着弧形槽上升到h/2处(不计空气阻力)。请回答:(1)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 (填“守恒”“不守恒”)。(2)整个过程中,小球速度最大值位于第一次经过 (填“A”、“B”、“C”或“D”)点时。(3)小球第一次由B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用相应的字母表示)。【答案】(1)守恒(2)B(3)mgh/4【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解析】【分析】 (1)动能大小跟质量、速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大小跟质量、高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3)没有摩擦,小球的机械能守恒。【解答】 (1)AB为光滑弧形槽,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不受摩擦力阻力,机械能守恒,因而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的总量守恒。(2)BC段是粗糙程度相同的平面,此过程由摩擦阻力,机械能减小,CD段是光滑平面,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滑槽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到C处挤压弹簧,D处为弹簧被挤压到最短长度,弹簧能恢复到原来位置,不计碰撞时的能量损失,从C到D到返回C,机械能的总量不变,然后C到B机械能减小,故第一次经过B点时机械能最大,重力势能没有改变,则B点的动能最大,速度最大。(3)根据以上分析,只有在BC和CB上克服摩擦力做功,减小了机械能,两次的摩擦力和距离相同,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因而小球第一次由B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是减小的机械能的一半为。。26.(2025九下·萧山模拟) 骨汤具有营养丰富、滋味鲜美等特点。某同学以鲢鱼、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每种酶的最适宜pH、温度均不同)为原材料,探究哪种蛋白酶对鱼骨中蛋白质分解能力最强。其实验设计如下:①制备骨汤:加水高温熬煮鱼骨,冷却后分离骨汤和骨渣,将骨汤静置,除去上层油脂。②加酶分解:取适量的骨汤平均分成四组,将其pH调节为四种蛋白酶各自适宜的值,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四种蛋白酶溶液,分别置于 (待填) 下分解3小时。③得到成品:将步骤②得到的骨汤样品分装,得到成品。④数据测定:测得每组实验数据如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蛋白酶种类 溶液中氨基酸总量/(μg/mL) 钙含量/ (mg/100mL)中性蛋白酶 423.56 8.12碱性蛋白酶 503.05 7.99风味蛋白酶 1777.24 16.67木瓜蛋白酶 356.26 8.02(1)蛋白酶对分解鱼骨中的蛋白质有效,而对分解鱼骨中的油脂无效,这体现了酶的 。(2)实验中用3小时后骨汤中的 来判断酶的催化能力。(3)请补全步骤②中的空白部分 。(4)本实验应增加一组对照组:取与实验组等量的骨汤,再向其中加入 。【答案】(1)专一性(2)氨基酸总量(3)各自适宜的温度(4)等量蒸馏水【知识点】酶及其催化作用【解析】【分析】(1)根据酶的专一性解答;(2)相同时间后,骨汤中氨基酸总量越大,说明酶的催化能力越强;(3)酶都有各自适宜的温度和pH值,只有这两个条件都适合,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它的催化作用;(4)在对照实验中,对照组中被探究的因素保持不变。【解答】(1)蛋白酶对分解鱼骨中的蛋白质有效,而对分解鱼骨中的油脂无效,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2)实验中用3小时后骨汤中的氨基酸总量来判断酶的催化能力。(3)步骤②中的空白部分的内容应该为:各自适宜的温度;(4)本实验应增加一组对照组:取与实验组等量的骨汤,再向其中加入等量蒸馏水。27.(2025九下·萧山模拟)某学校以“植物中的水”为主题开展相关学习。某小组利用头脑风暴绘制了如图1所示“植物中的水”思维导图,然后分若干子主题开展学习活动。(1)小洲同学针对图甲内容画出叶片上物质流动图(图乙),其中代表水分路径的是 (填序号)(2)植物的根尖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要求根毛区细胞液浓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浓度。(3)如图丙是某项目小组利用橡皮泥制作的气孔生理活动模型。请结合下表的评价指标给出作品的等级,并提出改进办法 。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 形态相似,且能模拟气孔连续地进行关闭与张开 形态相似,只能分别模拟气孔的关闭与张开 形态相似,仅表示了气孔的关闭或张开【答案】(1)①③(2)>(3)待改进, 用气球代替橡皮泥制作气孔【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1)根据植物中水分的运输路径解答;(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3)根据气孔的结构和功能与现有模型进行对照,根据表格的标准分析判断。【解答】 (1)水分由根吸收,通过导管向上运输到叶,由叶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排放到大所中,因此,其中代表水分路径的是③①。(2)植物的根尖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要求根毛区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3)气孔生理活动模型,形态相似,仅表示了气孔的关闭或张开,无法模拟气孔连续地进行关闭与张开,因此评定为待改进,可以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装水代替保卫细胞。28.(2025九下·萧山模拟)对金属经历了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最终发展到现代金属时代。材料一:战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材料二:晋朝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记载“以曾青(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材料三:金属在建筑、机械、电子、通讯、交通工具、包装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镍铬合金电阻丝导电性能较差、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较好,加热速度快且均匀,常用于制作电暖器。(1)材料一中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选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2)请解释材料二“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这一变化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材料三中,镍铬合金加热速度快的原因是 。【答案】(1)单质(2)Fe+CuSO4=FeSO4+Cu(3)根据焦耳定律,相同的电流和加热时间下,镍铬合金的电阻较大,产热较多,所以加热速度快【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1)根据金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来分析;(2)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当电流和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解答】 (1)金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2)“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其实就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单质,则反应的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3)材料三中,镍铬合金加热速度快的原因是:根据焦耳定律,相同的电流和加热时间下,镍铬合金的电阻较大,产热较多,所以加热速度快。29.(2025九下·萧山模拟)2024年春节,湖北等地遭遇极端冻雨天气,高铁轨道上方承力索上挂冰严重,导致高铁不能正常运行。如图是高铁线路上用于固定承力索的滑轮装置。正常情况,接承力索端需获得 24000 N的拉力F。(1)由于天气极冷承力索收缩,导致接承力索端向右移动5cm ,则配重会上升 ;(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配重质量至少需要多少千克 【答案】(1)15厘米(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自由端受到的拉力为:,根据二力平衡可知,配重的重力G=F自=8000N,则配重的质量为:。【知识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解析】【分析】 (1)根据滑轮组装置确定绳子股数,利用s配=ns索求出配重上升的高度;(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求出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利用二力平衡求出配重的重力,根据G=mg求出配重质量。【解答】 (1)由图可知,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n=3,则配重上升的高度为:s配=ns索=3×5cm=15cm;30.(2025九下·萧山模拟)为测定铜铁合金的含铁量,取该合金若干,向其中加入相应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实验组 1 2 3稀硫酸质量/g 50 50 100合金质量/g 5 15 25反应后固体质量/g 2.2 9.4 n(1)该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实验所用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3) 表中的n为 (填数值)。【答案】(1)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中,50g稀硫酸和5g铁合金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为2.2g,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5g-2.2g=2.8g,实验2中,50g稀硫酸和15g铁合金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为9.4g,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5g-9.4g=5.6g,则实验1中稀硫酸有剩余,铁完全反应,即5g合金中含有铁的质量为2.8g,所以该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答:该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6%。(2)若实验2中铁反应完全时,固体剩余质量应该为:15g-2.8g×3=6.6g<9.4g,则第二次实验中,稀硫酸完全反应,即50g稀硫酸消耗铁的质量为15g-9.4g=5.6g,设实验所用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Fe+H2SO4═FeSO4+H2↑56 985.6g 50gxx=19.6%答:实验所用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3)13.8【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 (1)根据表中数据,5g合金中含有铁的质量为2.8g来分析;(2)根据表中数据,50g稀硫酸消耗铁的质量为5.6g,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3)由表中数据分析。【解答】 (3)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中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5g-2.2g=2.8g,实验2中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5g-9.4g=5.6g,则实验1中稀硫酸有剩余,即5g合金中含有铁的质量为2.8g,若实验2中铁反应完全时,固体剩余质量应该为15g-2.8g×3=6.6g<9.4g,则第二次实验中,稀硫酸完全反应,即50g稀硫酸消耗铁的质量为15g-9.4g=5.6g,100g稀硫酸能与5.6g×2=11.2g铁反应,25g合金中只含有铁2.8g×5=14g,即第3次铁不完全反应,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g-11.2g=13.8g;31.(2025九下·萧山模拟)小高家有一款家用空气炸锅如图甲所示,其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工作过程风扇始终转动,而发热管则通过温控开关有规律地闭合或断开,使锅内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其中电风扇功率为55 W,发热管电阻为44Ω。小明用空气炸锅烘焙牛排时,设定温度为 总工作时间为20 min,温度传感器显示锅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1)使空气炸锅能自动停止工作,应在图乙电路 (选填“a”或“b”)处串联一个定时开关。(2)空气炸锅工作到12 min时,图乙电路c点电流为多少 (3)空气炸锅这次烘焙牛排共消耗了多少电能 【答案】(1)a(2)由图丙可知,空气炸锅工作到12min时,空气炸锅内的温度在上升,表明此时发热管与电风扇同时工作;根据P=UI可得,电风扇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得,发热管中通过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得,图乙电路c点电流:I=I扇+I管=0.25A+5A=5.25A;(3)由图丙可知,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风扇始终是工作状态,时间t=20min=1200s,则风扇消耗的电能:W扇=P扇t=55W×1200s=6.6×104J;由图丙计算温度上升的时间,即发热管的工作时间,t管=8min+(13min-10min)+(18min-15min)=14min=840s,发热管消耗的电能;,空气炸锅这次烘焙牛排共消耗的电能:W=W扇+W管=6.6×104J+9.24×105J=9.9×105J。【知识点】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1)由图可知空气炸锅工作时,电风扇与发热管并联,在干路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2)由图丙可知,空气炸锅工作到12min时,空气炸锅内的温度在上升,表明此时发热管与电风扇同时工作;根据P=UI计算电风扇的电流,由欧姆定律计算发热管中通过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计算图乙电路c点电流;(3)由图丙可知,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风扇始终是工作状态,由计算风扇消耗的电能;由图丙计算温度上升的时间,即发热管的工作时间,根据欧姆定律和W=UIt计算发热管消耗的电能;再计算空气炸锅这次烘焙牛排共消耗的电能。【解答】 (1)由图可知空气炸锅工作时,电风扇与发热管并联,所以在干路的a点串联一个定时开关,在定时开关断开时能使空气炸锅能自动停止工作;32.(2025九下·萧山模拟)某校开展自制潜水器比赛。图甲为某项目化小组设计的潜水器模型,其材质为硬质塑料瓶,塑料瓶厚度不计。内部由工作舱和水舱构成,两个舱之间密封不连通,注射器与水舱通过塑料软管相连,移动注射器活塞改变水舱中的空气体积从而改变水量,实现潜水器的沉浮。设计要求:①潜水器可以在水中实现上浮、悬浮、下沉三个模式相互切换。②为保证潜水器正常工作,应尽可能提高工作舱的体积。(1) 如图甲位置,要使潜水器下潜,应如何操作: ;(2)已知该小组同学采用的材料总质量0.5kg,体积800 cm3。他们设计了四种方案的工作舱和水舱的体积比,如表格所示。请根据设计要求通过计算选择最合适的方案。方案 工作舱体积/厘米3 水舱体积/厘米31 450 3502 480 3203 500 3004 520 280(3)图乙为潜水器的横截面示意图。某次潜水器沉浮测试过程中,潜水器经过的几个位置如图丙。O点开始向水舱内注水,潜水器开始下沉;A点向外排尽水舱中的水;B点潜水器顶端恰好到达水面;C点潜水器弧形部分恰好露出水面;D点为潜水器最后停在水面的位置。请在图丁中画出潜水器上浮过程中浮力随上升位置变化的曲线。【答案】(1)向左拉注射器的活塞(2)方案2(3)【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1)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从而实现上浮、下潜或者悬浮的,所以要让潜水艇下潜,就需要增加水舱的水量,可采取往外抽气的方法实现水舱吸水。(2)先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计算出潜水艇整个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大小,要实现潜水艇下潜,需要水舱的水重力加上潜水艇自身重力大于浸没时的浮力才行,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工作舱的体积要尽可能的大。(3)当潜水艇整个在水下时,浮力最大,而由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只要未露出水面,浮力就不变;露出水面的过程浮力在变小;漂浮在水中时浮力最小,浮力等于重力。【解答】 (1)当增加水舱的水量,让水舱的水的重力加上潜水艇自身的重力大于潜水艇所受的浮力时,潜水艇就会下潜,所以可以向左拉动注射器活塞,抽出水舱内的一部分空气,从而让水舱吸水,实现潜水艇下潜;(2)实现潜水艇下潜,需要水舱的水重力加上潜水艇自身重力大于浸没时的浮力才行。潜水艇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潜水艇自身重力为:G=mg=0.5kg×10N/kg=5N;所以水舱内的水至少为:G水=F-G=8N-5N=3N;所以水舱内的水的体积至少为:;所以为了能够实现潜水艇下潜,水舱的水的体积需要超过300cm3,因此水舱的体积也需要超过300cm3,结合表格可知,最合适的方案是方案2。(3)从A到B过程中,潜水艇还未露出水面,故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B点开始露出水面,从B到C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浮力变小,由于潜水艇顶部是圆弧形的,若潜水艇匀速露出水面,则排开水的体积减小的会越来越快,直到圆弧部分全部露出水面;从C到D过程则是排开水的体积均匀减小,所以浮力也是均匀减小,D点处于静止,之后浮力不再变化,浮力等于潜水艇自身重力。如下图所示:33.(2025九下·萧山模拟)如图为电铃的工作原理图,B为衔铁,B与弹性片A相连,请根据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分析电铃是如何发出铃声的?【答案】电路闭合时,电磁铁具有强磁性,吸引衔铁B向下运动,铁锤击打铃铛发声,同时电路断开,电磁铁失去磁性,弹簧片A将衔铁B拉起向上运动,使电路重新闭合,如此不断重复,电铃便会持续发声。【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无磁性,而电铃正是巧妙的利用这点工作。通电电磁铁产生磁场,吸下来衔铁敲击铃铛盖发声。同时,电路断开磁场消失,于是衔铁在弹性片的拉力作用下回到原来位置。此时电路再次被接通,从而实现循环往复,据此分析解答。34.(2025九下·萧山模拟)如图为2023年杭州亚运会场馆,其建设体现“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理念。(1)亚运场馆实现了光伏全覆盖,当阳光照射到光电半导体上,光能将转化成电能,使电器工作。亚运期间光伏发电量达到了4000万kW·h相当于燃烧 吨焦炭释放的能量。(已知焦炭的热值q=3.0×107J/kg)。(2)亚运城餐厅的餐具采用了微生物降解材料生产,自然界某些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可将该材料分解成CO2和H2O。以下生产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类型与上述相同的是 。(填序号)。①鲜奶中添加乳酸菌后制酸奶②葡萄中添加酵母菌后酿葡萄酒③面粉中添加酵母菌后制面包(3)为倾力打造绿色城市,大力植绿、造绿。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篱笆的 进行定期修剪。(4)比赛期间,场馆内产生的垃圾需分类投放,以下垃圾可以和废弃矿泉水瓶投放在一起的是 (填序号)。A.纸盒 B.铝合金衣架 C.鱼骨头 D.碎玻璃渣【答案】(1)4800(2)③(3)顶芽(4)A、B、D【知识点】细胞呼吸;芽的发育;燃料的热值;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 (1)根据能量转化方式进行分析;根据公式Q=W和Q=mq计算焦炭的质量m;(2)根据呼吸作用的原理来分析;(3)根据顶端优势的作用进行分析;(4)根据垃圾的分类来分析。【解答】 (1)阳光照射到光电半导体上,产生的电能;Q=W=4000万kW h=4×107kW h=4×107×3.6×106J=1.44×1014J,则焦炭的质量为;(2)①鲜奶中添加乳酸菌让它在40-42摄氏度下大量繁殖,再利用乳酸菌不彻底分解牛奶中的葡萄糖作为乳酸,再释放少量能量进行发酵,不同于上述类型;②葡萄中添加酵母菌,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先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然后在无氧的条件下还原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不同于上述类型;③面粉中添加酵母菌后制作面包是酵母菌通过呼吸作用,利用氧气产生CO2和H2O,呼吸作用类型与上述相同;故选③。(3)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对篱笆的顶芽进行定期修剪,目的是消除顶端优势,保留侧芽,使树木不再长高,促使侧芽发育成枝条;(4)废弃矿泉水瓶属于可再生垃圾,纸盒、铝合金衣架和碎玻璃渣可以回收再利用,也属于可再生垃圾,鱼骨头属于厨余垃圾。故选ABD。1 / 1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份素养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1.(2025九下·萧山模拟)哈佛大学科学家将固态氢置于488万个标准大气压下,氢分子破裂为氢原子,由氢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氢。金属氢具有金属的性质,还具有超导性。用它输电,其输电效率可以提高几十倍。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金属氢属于无机化合物B.形成金属氢的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了聚变反应C.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同D.用金属氢输电可减少导线发热造成的能量损失2.(2025九下·萧山模拟)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备受科学家关注,与此问题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据推测,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才逐渐形成原始生命B.冬天的雷鸟羽毛变换成雪白色,属保护色,有利于其躲避敌害和捕食猎物C.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长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研究中华龙鸟化石后,科学家推断鸟类可能进化成爬行类3.(2025九下·萧山模拟)2024年中考体育在四月份进行,有篮球、长跑、跳远等项目,体育考试时对下列各个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A.考生正常的体温约为22℃B.男生的体积大约为5000cm3C.大多女生跑步的速度约为5m/sD.考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2500Pa4.(2025九下·萧山模拟) 如图是密闭容器中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C.该反应生成了两种新物质D.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5.(2025九下·萧山模拟)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只能通过调节亮度B.图乙中的②是在使用低倍镜观察C.图丙中的为毛细血管D.图丙中为使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需向下移6.(2025九下·萧山模拟)人体是统一整体,下列为人体消化系统、肺泡、心脏和肾单位结构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在图甲中的④内彻底消化成氨基酸后被吸收进入血液B.图乙肺泡慢慢鼓起时,肋间外肌和膈肌都处于收缩状态C.“吸入式新冠疫苗”通过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结构中的dD.若图丁③中液体成分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管病变7.(2025九下·萧山模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1g稀盐酸和1g 锌在敞口容器中反应,反应后剩余物总质量小于 2 g,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②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镁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③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没有体现酸的通性;④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变小。A.1个 B.2个 C.3个 D.4个8.(2025九下·萧山模拟)某科学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g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CaO 和 NaOH的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装置Ⅰ分别与装置Ⅱ、Ⅲ、Ⅳ、Ⅴ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B.称量装置Ⅰ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若用装置Ⅳ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 b 导管口处验满D.若用装置Ⅴ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9.(2025九下·萧山模拟)如图所示,杠杆OBA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B=2BA,在B点悬挂一个10N的重物G,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使杠杆OBA水平平衡(杠杆重力及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时,该杠杆是费力杠杆B.作用在A点的力F1的大小为5NC.如果重物的悬挂点从B向O点靠近,要使杠杆水平平衡,F1应变小D.若将作用于A点的力F1变为图中F2,杠杆始终水平平衡,F2小于F110.(2025九下·萧山模拟)下列实验中,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方法都符合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主要操作方法A 除去 FeSO4溶液中混有的CuSO4 金属活动性差异 加过量铁粉, 充分反应后过滤B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酸根离子的化学性质差异 加碳酸钠溶液, 观察产生气泡快慢C NaCl 中混有少量 KNO3提纯 NaCl 各成分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差异 降温结晶D 分离水与酒精的混合物 各成分的密度差异 蒸馏A.A B.B C.C D.D11.(2025九下·萧山模拟)攀岩是一项挑战自然、超越自我的惊险运动。如图所示是背着背包的攀岩者向上攀爬时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攀岩者克服自身重力做了功,重力势能增加B.背包相对攀岩者静止,攀岩者对背包做了功C.攀岩者向上攀爬时,他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D.攀岩者手上涂镁粉,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力12.(2025九下·萧山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有体积相等的不同液体,静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A、B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静止时两容器中的液面保持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容器的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B.物体A 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B 受到的浮力C.甲容器中液体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D.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13.(2025九下·萧山模拟)小高将制作好的水火箭竖直立于地面如图甲所示,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压强足够大时,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竖直向上飞起。如图乙是水火箭发射后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考虑空气阻力,t1时刻水火箭中的水恰好喷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与t3时刻机械能的大小相等B.图乙中水火箭达到最高点的时刻是t1C.水火箭发射后受到平衡力的时刻是t2D.水火箭向下喷水的过程中,水火箭对水向下的作用力小于水对它向上的作用力14.(2025九下·萧山模拟)如图所示,两只灯泡和上分别标有“6V;4W”和“3V;1W”字样,将它们串联暂接在电压可在3 9V之间调节的电源上,闭合开关S,若两灯的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灯的电流大于通过灯的电流B.当电源电压调节到9V时,灯与都能正常发光C.调节电源电压过程中,灯始终与灯一样亮D.与产生的光能可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15.(2025九下·萧山模拟)科学实验为结论的得出提供了支持。下列选项中,科学实验与结论的关系正确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定量测出其大小B.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磁效应C.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证明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地球上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转化的16.(2025九下·萧山模拟)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图是人体内水分平衡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器官是 。(2)请在“?”处填写一种生理活动: 。(3)写出水分增加图中3所表示生理活动发生的场所: 。17.(2025九下·萧山模拟)现有稀硫酸、硫酸铜、硝酸钾和硫酸钠四种溶液。某同学参照生物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如图检索表进行鉴别,请帮他将图中“ ”的有关内容补充完整。(1)2a: ;(2)3a: ;18.(2025九下·萧山模拟)学校科技节上,小高演示了“蜡烛嫁接”实验,他将两根大小一样仅颜色不同的蜡烛点燃(左边白色、右边紫色),放置在空玻璃杯的后方,如图甲。给玻璃杯加满水后,同学们惊奇地发现蜡烛呈现出如图乙所示的“错位嫁接”现象。(1)加满水的玻璃杯在水平方向所起作用与下列____(填字母)相似。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2)看到的水中“错位”蜡烛是 (填“实像”或“虚像”)。19.(2025九下·萧山模拟)目前探测器软着陆方式主要有降落伞式、缓冲气囊式和火箭反推式三类。月球上没有大气,要控制好着陆力度和精度,则月球探测器选择的软着陆方式是上述的 。探测器到达距月面一定高度时,探测器相对月面静止,关掉所有发动机后,探测器将 。(填“悬在空中”“加速下降”或“匀速直线下降”)。20.(2025九下·萧山模拟)向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1)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程度为 (选填“部分变质” 或“全部变质”)。(2)请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D点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的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21.(2025九下·萧山模拟)如图甲是一只家用电吹风,内部有一根发热丝和一只电动风(1)洗完头后,用电吹风吹头发可以加快头发变干,这一过程中头发上的水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图乙是该吹风机的内部电路图,通过调节开关 和 实现冷风和热风两挡,电热丝应该接在位置 ;(填“a”或“b”)。(3)该电吹风的部分参数如表,若电动风扇的线圈内阻为10欧,正常吹热风100秒,电动风扇产生的机械能为 焦。22.(2025九下·萧山模拟)思维模型的建构方便解决问题、促进深度学习。某科学研究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解决“混合气体检验”类问题建构了如下思维模型:【模型应用】下水道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CH4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此研究小组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1)【收集气体】用大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塑料瓶倒转,使水完全流出,然后将塑料瓶提到井口并迅速盖紧瓶盖备用,该操作是用 法收集气体。【进行实验】将瓶中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1所示的装置(碱石灰为NaOH和CaO的混合物,假设每个装置内都充分反应或吸收), 并观察现象。(2)【实验分析】装置①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下水道气体成分 。(3)装置②的设置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 环节。(4)图1中的④是由图2中的两个装置组合而成,请在空格中按顺序填入装置的导管编号,将装置补充完整:气体燃烧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通过测量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判断出了剩余体的成分。23.(2025九下·萧山模拟)学习小组进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已知电源电压3V恒定不变,合适规格的滑动变阻器、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等器材按图甲方式连接电路进行实验。(1)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____;A.滑动变阻器断路 B.电压表短路C.小灯泡短路 D.小灯泡断路(2)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到某点,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小高接下去的操作是 。(3)小高将数学几何图像分析与电学知识融合,通过绘制网格将图乙进行处理:分出6块区域,面积分别为 (如图丙),有了新的发现与收获:①当电流为 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可以用图丙中的面积 表示;②当电流由 逐渐增大到 的过程中,判断小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量△P灯与滑动变阻器功率的变化量 △P滑哪一个更大 并说明理由: 。24.(2025九下·萧山模拟)如图所示是我校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1)调节杠杆平衡。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 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 和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平衡条件的影响;(2)力与力臂的关系。保持图乙中左边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不变,在右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弹簧测力计从D点向支点O移动过程中 (未到O点),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下列各图中大致可以反映拉力F 的大小随它的力臂l变化的关系的是:____;A. B.C. D.(3)测量石块密度。学校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后,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个利用刻度尺、细线、质量未知的钩码和杠杆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如图丙、丁所示。①把石块挂在杠杆右侧A处,在杠杆左侧B位置挂上钩码,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丙所示,刻度尺测量出OA的长②持钩码及位置B 不动,把石块全部浸没装有水的烧杯中;移动石块位置,使杠杆水平静止,如图丁所示,测量出长③石块密度表达式: = (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和ρ水表示)。25.(2025九下·萧山模拟)如图所示,AB为光滑弧形槽,滑槽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BC段是粗糙程度相同的平面,CD段是光滑平面,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滑槽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到C处挤压弹簧,D处为弹簧被挤压到最短长度(弹簧能恢复到原来位置,不计碰撞时的能量损失)。第1次反弹后能沿着弧形槽上升到h/2处(不计空气阻力)。请回答:(1)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 (填“守恒”“不守恒”)。(2)整个过程中,小球速度最大值位于第一次经过 (填“A”、“B”、“C”或“D”)点时。(3)小球第一次由B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用相应的字母表示)。26.(2025九下·萧山模拟) 骨汤具有营养丰富、滋味鲜美等特点。某同学以鲢鱼、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每种酶的最适宜pH、温度均不同)为原材料,探究哪种蛋白酶对鱼骨中蛋白质分解能力最强。其实验设计如下:①制备骨汤:加水高温熬煮鱼骨,冷却后分离骨汤和骨渣,将骨汤静置,除去上层油脂。②加酶分解:取适量的骨汤平均分成四组,将其pH调节为四种蛋白酶各自适宜的值,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四种蛋白酶溶液,分别置于 (待填) 下分解3小时。③得到成品:将步骤②得到的骨汤样品分装,得到成品。④数据测定:测得每组实验数据如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蛋白酶种类 溶液中氨基酸总量/(μg/mL) 钙含量/ (mg/100mL)中性蛋白酶 423.56 8.12碱性蛋白酶 503.05 7.99风味蛋白酶 1777.24 16.67木瓜蛋白酶 356.26 8.02(1)蛋白酶对分解鱼骨中的蛋白质有效,而对分解鱼骨中的油脂无效,这体现了酶的 。(2)实验中用3小时后骨汤中的 来判断酶的催化能力。(3)请补全步骤②中的空白部分 。(4)本实验应增加一组对照组:取与实验组等量的骨汤,再向其中加入 。27.(2025九下·萧山模拟)某学校以“植物中的水”为主题开展相关学习。某小组利用头脑风暴绘制了如图1所示“植物中的水”思维导图,然后分若干子主题开展学习活动。(1)小洲同学针对图甲内容画出叶片上物质流动图(图乙),其中代表水分路径的是 (填序号)(2)植物的根尖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要求根毛区细胞液浓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浓度。(3)如图丙是某项目小组利用橡皮泥制作的气孔生理活动模型。请结合下表的评价指标给出作品的等级,并提出改进办法 。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 形态相似,且能模拟气孔连续地进行关闭与张开 形态相似,只能分别模拟气孔的关闭与张开 形态相似,仅表示了气孔的关闭或张开28.(2025九下·萧山模拟)对金属经历了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最终发展到现代金属时代。材料一:战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材料二:晋朝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记载“以曾青(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材料三:金属在建筑、机械、电子、通讯、交通工具、包装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镍铬合金电阻丝导电性能较差、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较好,加热速度快且均匀,常用于制作电暖器。(1)材料一中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选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2)请解释材料二“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这一变化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材料三中,镍铬合金加热速度快的原因是 。29.(2025九下·萧山模拟)2024年春节,湖北等地遭遇极端冻雨天气,高铁轨道上方承力索上挂冰严重,导致高铁不能正常运行。如图是高铁线路上用于固定承力索的滑轮装置。正常情况,接承力索端需获得 24000 N的拉力F。(1)由于天气极冷承力索收缩,导致接承力索端向右移动5cm ,则配重会上升 ;(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配重质量至少需要多少千克 30.(2025九下·萧山模拟)为测定铜铁合金的含铁量,取该合金若干,向其中加入相应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实验组 1 2 3稀硫酸质量/g 50 50 100合金质量/g 5 15 25反应后固体质量/g 2.2 9.4 n(1)该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实验所用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3) 表中的n为 (填数值)。31.(2025九下·萧山模拟)小高家有一款家用空气炸锅如图甲所示,其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工作过程风扇始终转动,而发热管则通过温控开关有规律地闭合或断开,使锅内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其中电风扇功率为55 W,发热管电阻为44Ω。小明用空气炸锅烘焙牛排时,设定温度为 总工作时间为20 min,温度传感器显示锅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1)使空气炸锅能自动停止工作,应在图乙电路 (选填“a”或“b”)处串联一个定时开关。(2)空气炸锅工作到12 min时,图乙电路c点电流为多少 (3)空气炸锅这次烘焙牛排共消耗了多少电能 32.(2025九下·萧山模拟)某校开展自制潜水器比赛。图甲为某项目化小组设计的潜水器模型,其材质为硬质塑料瓶,塑料瓶厚度不计。内部由工作舱和水舱构成,两个舱之间密封不连通,注射器与水舱通过塑料软管相连,移动注射器活塞改变水舱中的空气体积从而改变水量,实现潜水器的沉浮。设计要求:①潜水器可以在水中实现上浮、悬浮、下沉三个模式相互切换。②为保证潜水器正常工作,应尽可能提高工作舱的体积。(1) 如图甲位置,要使潜水器下潜,应如何操作: ;(2)已知该小组同学采用的材料总质量0.5kg,体积800 cm3。他们设计了四种方案的工作舱和水舱的体积比,如表格所示。请根据设计要求通过计算选择最合适的方案。方案 工作舱体积/厘米3 水舱体积/厘米31 450 3502 480 3203 500 3004 520 280(3)图乙为潜水器的横截面示意图。某次潜水器沉浮测试过程中,潜水器经过的几个位置如图丙。O点开始向水舱内注水,潜水器开始下沉;A点向外排尽水舱中的水;B点潜水器顶端恰好到达水面;C点潜水器弧形部分恰好露出水面;D点为潜水器最后停在水面的位置。请在图丁中画出潜水器上浮过程中浮力随上升位置变化的曲线。33.(2025九下·萧山模拟)如图为电铃的工作原理图,B为衔铁,B与弹性片A相连,请根据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分析电铃是如何发出铃声的?34.(2025九下·萧山模拟)如图为2023年杭州亚运会场馆,其建设体现“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理念。(1)亚运场馆实现了光伏全覆盖,当阳光照射到光电半导体上,光能将转化成电能,使电器工作。亚运期间光伏发电量达到了4000万kW·h相当于燃烧 吨焦炭释放的能量。(已知焦炭的热值q=3.0×107J/kg)。(2)亚运城餐厅的餐具采用了微生物降解材料生产,自然界某些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可将该材料分解成CO2和H2O。以下生产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类型与上述相同的是 。(填序号)。①鲜奶中添加乳酸菌后制酸奶②葡萄中添加酵母菌后酿葡萄酒③面粉中添加酵母菌后制面包(3)为倾力打造绿色城市,大力植绿、造绿。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篱笆的 进行定期修剪。(4)比赛期间,场馆内产生的垃圾需分类投放,以下垃圾可以和废弃矿泉水瓶投放在一起的是 (填序号)。A.纸盒 B.铝合金衣架 C.鱼骨头 D.碎玻璃渣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核裂变与核聚变;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根据金属氢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分析。【解答】 A.金属氢属于单质,故A错误;B.形成金属氢的过程中氢原子核没有发生变化,故B错误;C.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故C错误;D.金属氢具有超导性,电阻为零,用金属氢输电可减少导线发热造成的能量损失,故D正确。故选D。2.【答案】D【知识点】化石;生物进化的理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解析】【分析】研究中华龙鸟化石后,它是爬行类到鸟类的中间阶段,有脊椎动物的进化方向是鱼类到两栖类,两栖到爬行类,爬行类到鸟类和哺乳类,是一个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解答】A. 据推测,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才逐渐形成原始生命 ,A正确;B. 冬天的雷鸟羽毛变换成雪白色,属保护色,有利于其躲避敌害和捕食猎物 ,B正确;C.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长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研究中华龙鸟化石后,科学家推断爬行类类可能进化成鸟类,D错误;故答案为:D3.【答案】D【知识点】估测【解析】【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 A.考生正常的体温约为37℃,且变化幅度很小,故A错误;B.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此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男生的质量约50kg,其体积在左右,故B错误;C.大多女生跑步的速度约为7m/,故C错误;D.中学生双脚面积S=0.04m2;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压力F=G=mg=50kg×10N/kg=500N,压强,故D正确。故选D。4.【答案】D【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解析】【分析】AC.根据图片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的类型;B.将反应前后共有的分子去掉,进而确定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之比;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判断。【解答】 AC.根据图片可知,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是化合反应,故AC错误;B.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1或1:2,故B错误;D.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故D正确。故选D。5.【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血液循环【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的调节方法分析判断。【解答】 A.使显微镜视野光线增强一点应使用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和反光镜的a凹面镜,故A错误;B.在显微镜的物镜中,相对长的为高倍物镜,相对短的为低倍物镜,故B错误;C.丙中的b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为毛细血管,故C正确;D.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物的移动方向和像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所以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视野偏右上方,若要把所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右上方移动,故D错误。故选C。6.【答案】D【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血液循环【解析】【分析】 A.图甲中的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胰腺,④是小肠。B.图乙中的A是肺动脉,B是肺静脉。C.图丙中a是肺动脉、b是主动脉、c是上、下腔静脉、d是肺静脉。D.图丁中的①是肾小囊、②是肾小球、③是出球小动脉,④是肾小管,⑤是肾静脉。【解答】 A.蛋白质的消化是从②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④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故A正确不合题意;B.当肺泡慢慢鼓起时,气体进入肺,此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肺,故B正确不合题意;C.吸入式新冠疫苗通过呼吸进入呼吸道和肺部,再通过肺泡扩散到肺部毛细血管,然后经d肺静脉首先进入心脏的左心房,故C正确不合题意;D.③是出球小动脉,③内的液体是动脉血,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无法判断是否肾小管发生病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7.【答案】B【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 ①锌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和氯化锌。②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镁发生反应,产生硫酸镁和水。③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盐酸。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解答】 ①锌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和氯化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锌和氯化氢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锌和氢气的质量,氢气逸散到空气中,则1g稀盐酸和1g锌在敞口容器中反应,氢气逸散空气中,则反应后剩余物总质量小于2,故①错误;②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镁发生反应,产生硫酸镁和水,氢氧化镁是白色固体,反应现象是:白色固体减少或消失,故②错误。③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没有消耗氢离子,则没有体现酸的通性,故③正确;④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盐酸因为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硫酸因为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浓硫酸中的水增大,则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故④正确。故选B。8.【答案】B【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解析】【分析】 A.根据实验目的来分析;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收集氧气的方法来分析;D.根据装置的特点来分析。【解答】 A.该实验是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干燥;Ⅲ、Ⅳ无法测定收集的氧气的体积,故A错误;B.称量装置I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氧气的质量,然后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氧气的质量计算出过氧化氢的质量,最后根据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即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B正确;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装置Ⅳ收集氧气,氧气应从b端进入,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端管口处,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故C错误;D.量筒内水的体积即为生成的氧气的体积,所以用装置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故D错误。故选B。9.【答案】C【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解析】【分析】 A.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等臂杠杆;B.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C.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OA=G×OB分析;D.将作用于A点的力F1变为图中F2,动力臂会变小,据此分析。【解答】 A.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时,动力臂是OA,阻力臂是OB,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该杠杆是省力杠杆,故A错误;B.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1×OA=G×OB,且OA=OB+BA=3BA,即F1×3BA=G×2BA,,故B错误;C.如果重物的悬挂点B向O点移动,则OB变小,由F1×OA=G×OB可知,OA与G大小不变,要使杠杆水平平衡,F1应变小,故C正确;D.将作用于A点的力F1变为图中F2,动力臂会变小,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在OB与G不变情况下,F2应大于F1,故D错误。故选C。10.【答案】A【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非氧化性酸);紫色石蕊试液或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溶液变红色(不包括硝酸与次氯酸,因为有很强的氧化性,变红之后会褪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溶液不变色;(2)酸呈酸性,在25摄氏度(室温)下,酸的溶液pH值<7 (但室温下pH值小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3)跟金属活动性顺序表(H)前的活泼金属的单质反应 生成盐和氢气;金属活动性顺序:Na>Mg>Al>Zn>Fe;产生氢气的多少:Al>Mg>Na>Fe>Zn;(4) 跟碱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5)跟碱起中和反应,一般生成盐和水(6)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盐+酸=新盐+新酸,要依照复分解的条件来判断是否会发生反应,常见的有强酸制弱酸、高沸点(不挥发性)酸制低沸点(挥发性)酸、以及某些沉淀不溶于酸等【解答】A. 除去 FeSO4溶液中混有的CuSO4 , 加过量铁粉, 充分反应后过滤 ,可以把硫酸铜中的铜离子置换出来,A正确;B.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 加碳酸钠溶液, 观察产生气泡快慢 ,检验的是氢离子的作用,不是酸根离子的化学性质差异,B错误;C. NaCl 中混有少量 KNO3提纯 NaCl ,因为NaCl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影响不大,所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结晶,C错误;D. 分离水与酒精的混合物 ,根据液体的沸点不同进行蒸馏,D错误;故答案为:A11.【答案】C【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势能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 AB.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C.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D.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解答】 A.攀岩者向上运动,克服自身重力做了功,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加,故A正确不合题意;B.背包相对攀岩者静止,攀岩者对背包施加向上的力,向上运动了距离,故做了功,故B正确不合题意;C.攀岩者向上攀爬时,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则他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故C错误符合题意;D.攀岩者手上涂镁粉,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2.【答案】B【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ACD.根据物体浮沉条件,结合图示判断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已知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又知深度关系,根据p=ρ液gh判断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关系。根据m=ρV可知两液体的质量的大小关系,根据G=mg可知两液体的重力的大小关系,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液体和物体的重力之和,据此得出两杯对桌面的压力大的大小关系,由压强公式判断出甲杯和乙杯对桌面压强的关系。B.首先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判断,判断实心物体A、B的体积关系,又知实心物体A、B由同种材料制作,利用密度公式判断其质量关系,再利用重力公式判断其重力关系;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定浮力的大小关系。【解答】 ACD.实心物体A、B由同种材料制作,则密度相等,根据图片可知,A漂浮,则A的密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B悬浮,则B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所以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静止时液面等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容器粗细均匀,故甲容器和液体总重大于乙容器的,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故ACD错误;B.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两相同的容器中装有体积相等的两种液体,将实心物体A、B分别放入两容器中,静止时液面等高,则甲液体与A排开液体的体积之和等于乙液体与B排开液体的体积之和,由图可知,A处于漂浮状态,A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B处于悬浮状态,B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所以A的体积大于B的体积,实心物体A、B由同种材料制作,则密度相等,根据m=ρV得到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根据G=mg可知,A的重力大于B的重力;由图可知,A处于漂浮状态,A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A的密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B处于悬浮状态,B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B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因为A的重力大于B的重力,所以A受的浮力大于B受到的浮力,故B正确;故选B。13.【答案】A【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水火箭模型14.【答案】C【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A.由题知,灯泡L1、L2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两灯的电流关系;B.知道两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求出两灯泡的电阻,再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得两灯的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比较可知,两灯是否都能正常发光;C.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P=UI得出两灯泡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再根据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比较两灯泡的亮暗;D.分析灯泡工作时能量转化情况,从而判断能否用焦耳定律计算灯泡工作时产生光能。【解答】 A.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灯泡L1、L2串联后,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故A错误;B.灯L1的电阻:,灯L2的电阻:,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当电源电压调节到9V时,两灯的实际电压:,由于两灯的实际电压都不等于它们各自的额定电压,所以两灯都不能正常发光,故B错误;C.两灯串联在电源上时,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且两灯分得电压也相等,由P=UI知,两灯的实际功率相等,所以在调节电源电压的过程中,两灯是一样亮的,故C正确;D.灯泡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所以不能用焦耳定律计算其工作时产生的光能,故D错误。故选C。15.【答案】B【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A.世界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大部分α粒子直接穿过,只有少数粒子发生了大幅度的偏转,这说明原子核内部绝大部分都是空的,只有原子中心是实心的,且质量很大,并且带有正电荷,据此分析判断即可;D.米勒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的起源。【解答】A.世界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但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故A错误;B.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证明了电流的磁效应,故B正确;C.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证明了原子核质量较大,原子内部空间较大,但不能证明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C错误;D.米勒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物质可由非生命物质转化的可能,故D错误。故选B。16.【答案】(1)肾脏(2)呼吸(3)活细胞【知识点】器官和系统【解析】【分析】(1)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人体排尿,能够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2) 大多数的水、无机盐、尿素等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少量水、无机盐、尿素等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气排出。所以图中表示的水分流失的途径有:呼吸、流汗、排尿,另外排出粪便也能流失少量的水分。(3)根据人体吸收水分的场所解答。【解答】(1) 人体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器官是肾脏;(2)根据人体水分流失的方式可知,“?”处应该为呼吸;(3)水分增加图中3所表示生理活动发生的场所:活细胞。17.【答案】(1)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硫酸钠【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碱、盐的鉴别【解析】【分析】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解答】 (1)稀硫酸、硫酸铜、硝酸钾和硫酸钠四种溶液中,显蓝色的是硫酸铜溶液,其它三种溶液均显无色,由2b可知,滴加的是紫色石蕊试液,稀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则2a是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的是硝酸钾和硫酸钠溶液。(2)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的是硝酸钾和硫酸钠溶液,硫酸钠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钾溶液和硝酸钡溶液不反应,则3a对应的是硫酸钠溶液。18.【答案】(1)A(2)实像【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 (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为凸透镜;(2)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解答】 (1)加满水的玻璃杯在水平方向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选A;(2)蜡烛呈现出如图乙所示的“错位嫁接”现象,即成的像是倒立的,那么这属于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19.【答案】火箭反推式;加速下落【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月球没有大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当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时,做加速运动;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解答】(1) 由题意可知,降落伞和缓冲气囊都需要借助空气实现着陆,而月球上没有大气,所以月球探测器能选择的软着陆方式为火箭反推式;(2)探测器到达距月面一定高度时,探测器相对月面静止,关掉所有发动机后,探测器只受月球的吸引力,合力向下,所以探测器将加速下降。20.【答案】(1)部分变质(2)2NaOH+CO2=Na2CO3+H2Q(3)NaCl【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中溶液质量的增大速度的变化分析解答;(2)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D点确定反应进度,进而确定溶液中的溶质种类即可。【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溶液质量开始时增大速度较快,后来速度减慢,再后来加快,应该是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氢氧化钠溶液为部分变质;(2)氢氧化钠变质,即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Q 。(3)D点时溶液质量增大较快,应该为加入的稀盐酸过量,此时溶质为反应产物氯化钠和氯化氢。在蒸发结晶时,氯化钠挥发,那么只会得到氯化钠晶体,化学式为NaCl。21.【答案】(1)汽化(2)a(3)4360【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2)该吹风机因该是先吹冷风,再吹热风。由于a和b并联,S1闭合时,电动风扇工作(冷风);S1和S2都闭合时,发热丝和电动风扇都工作(热风);(3)根据W电=Pt=计算出电风扇消耗的电能,根据计算通过线圈的电流,根据Q=I2Rt计算线圈产生的热量,根据“机械能=电能-内能”计算电风扇产生的机械能。【解答】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所以水变成水蒸气叫做汽化;(2)该吹风机因该是先吹冷风,再吹热风。由于a和b并联,S1闭合时,电动风扇工作(冷风);S1和S2都闭合时,发热丝和电动风扇都工作(热风),所以电热丝应该接在位置a处;(3)电动风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机械能=电能-内能。S1和S2都闭合时,发热丝和电动风扇都工作(热风)电动风扇工作时消耗的电能W电=Pt=44W×100s=4400J;电动风扇工作时电流电动风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Q=I2Rt=(0.2A)2×10Ω×100s=40J;电动风扇产生的机械能W机=4400J-48J=4360J。22.【答案】(1)排水(2)二氧化碳(3)除去干扰气体(4)b→a(检验是否生成水)→d→c(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解析】【分析】(1)【收集气体】先在集气瓶内装满水,然后通入气体将水排出,这就是排水法收集气体;(2)【实验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解答;(3)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4)应该先检验水后检验二氧化碳,因为如果先检验二氧化碳后,它也会带出部分水,从而对实验产生影响。【解答】 (1)【收集气体】用大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塑料瓶倒转,使水完全流出,然后将塑料瓶提到井口并迅速盖紧瓶盖备用,该操作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2)【实验分析】装置①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下水道气体成分中一定有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装置②的设置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除去干扰气体(除去二氧化碳)环节。(4)图1中的④是由图2中的两个装置组合而成,请在空格中按顺序填入装置的导管编号,装置补充完整:气体燃烧装置→b→a(检验是否生成水)→d→c(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尾气处理装置。23.【答案】(1)D(2)滑片向左移,直到电压表示数等于灯泡额定电压2.5V(3)S1;△P灯> △P滑,△P灯=S2+S4+S6, △P滑=S2-S6, 所以△P灯> △P滑【知识点】小灯泡电功率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在测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如果灯泡发生断路,那么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此时测电源电压。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因此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2)根据乙图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与额定电压比较,从而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弄清滑片的移动方向即可;(3) ①根据图丙分析得出结论;②根据图乙结合P=UI分析回答。【解答】(1) 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小灯泡断路,故选D;(2)根据乙图可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则电压表的示数为1.8V<2.5V,则电压表的示数要增大。根据U总=UL+U变可知,此时变阻器的电压要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可知,此时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等于额定电压2.5V即可。(3) ①当电流为I1时,由图乙可知,此时灯泡两端电压为U1,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1=U1I1,可以用图乙中的面积S1表示;②当电流为I1时,此时电路的总功率:P总=UI1,由图乙可知P总=UI1=S1+S2+S3,此时滑动变阻器的实际功率:P滑=P总-P1=S1+S2+S3-S1=S2+S3;当电流为I2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2=U2I2,由图乙可知P2=U2I2=S1+S2+S4+S5,此时电路的总功率:P'总=UI2,由图乙可知P'总=UI2=S1+S2+S3+S4+S5+S6,此时滑动变阻器的实际功率:P'滑=P'总-P2=(S1+S2+S3+S4+S5+S6)-(S1+S2+S4+S5)=S3+S6;ΔP灯=P2-P1=(S1+S2+S4+S5)-S1=S2+S4+S5,ΔP滑=P'滑-P滑=(S2+S3)-(S3+S6)=S2-S6,因此ΔP灯大于ΔP滑。24.【答案】(1)右;便于直接读取力臂的大小(2)B(3)【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分析】 (1)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应该向较高的一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取力臂;(2)弹簧测力计从B点向支点O移动过程中(未到O点),动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拉力F的大小随它的力臂l变化的关系;(3)①进行实验时,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②③石块在空气中时杠杆右侧的拉力等于石块的重力,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杠杆右侧的拉力等于石块重力与浮力之差,结合杠杆平衡条件列出表达式求解石块的密度。【解答】 (1)应该向较高的一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本题杠杆左端下沉,说明右侧较高,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侧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和便于测量力臂;(2)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时候,保持图乙中左边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不变,在右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弹簧测力计从D点向支点O移动过程中(未到O点),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定值,因此它们之间成反比例关系,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故选B;(3)由于钩码及钩码的位置不变,因此G石×OB=G石×l1①又由于石块浸没在水中,则V石=V排,则G石×OB=(ρ石gV石-ρ水gV石)l2②①②联立解得:。25.【答案】(1)守恒(2)B(3)mgh/4【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解析】【分析】 (1)动能大小跟质量、速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大小跟质量、高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3)没有摩擦,小球的机械能守恒。【解答】 (1)AB为光滑弧形槽,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不受摩擦力阻力,机械能守恒,因而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的总量守恒。(2)BC段是粗糙程度相同的平面,此过程由摩擦阻力,机械能减小,CD段是光滑平面,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滑槽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到C处挤压弹簧,D处为弹簧被挤压到最短长度,弹簧能恢复到原来位置,不计碰撞时的能量损失,从C到D到返回C,机械能的总量不变,然后C到B机械能减小,故第一次经过B点时机械能最大,重力势能没有改变,则B点的动能最大,速度最大。(3)根据以上分析,只有在BC和CB上克服摩擦力做功,减小了机械能,两次的摩擦力和距离相同,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因而小球第一次由B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是减小的机械能的一半为。。26.【答案】(1)专一性(2)氨基酸总量(3)各自适宜的温度(4)等量蒸馏水【知识点】酶及其催化作用【解析】【分析】(1)根据酶的专一性解答;(2)相同时间后,骨汤中氨基酸总量越大,说明酶的催化能力越强;(3)酶都有各自适宜的温度和pH值,只有这两个条件都适合,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它的催化作用;(4)在对照实验中,对照组中被探究的因素保持不变。【解答】(1)蛋白酶对分解鱼骨中的蛋白质有效,而对分解鱼骨中的油脂无效,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2)实验中用3小时后骨汤中的氨基酸总量来判断酶的催化能力。(3)步骤②中的空白部分的内容应该为:各自适宜的温度;(4)本实验应增加一组对照组:取与实验组等量的骨汤,再向其中加入等量蒸馏水。27.【答案】(1)①③(2)>(3)待改进, 用气球代替橡皮泥制作气孔【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1)根据植物中水分的运输路径解答;(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3)根据气孔的结构和功能与现有模型进行对照,根据表格的标准分析判断。【解答】 (1)水分由根吸收,通过导管向上运输到叶,由叶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排放到大所中,因此,其中代表水分路径的是③①。(2)植物的根尖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要求根毛区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3)气孔生理活动模型,形态相似,仅表示了气孔的关闭或张开,无法模拟气孔连续地进行关闭与张开,因此评定为待改进,可以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装水代替保卫细胞。28.【答案】(1)单质(2)Fe+CuSO4=FeSO4+Cu(3)根据焦耳定律,相同的电流和加热时间下,镍铬合金的电阻较大,产热较多,所以加热速度快【知识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分析】(1)根据金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来分析;(2)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当电流和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解答】 (1)金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2)“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其实就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单质,则反应的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3)材料三中,镍铬合金加热速度快的原因是:根据焦耳定律,相同的电流和加热时间下,镍铬合金的电阻较大,产热较多,所以加热速度快。29.【答案】(1)15厘米(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自由端受到的拉力为:,根据二力平衡可知,配重的重力G=F自=8000N,则配重的质量为:。【知识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解析】【分析】 (1)根据滑轮组装置确定绳子股数,利用s配=ns索求出配重上升的高度;(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求出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利用二力平衡求出配重的重力,根据G=mg求出配重质量。【解答】 (1)由图可知,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n=3,则配重上升的高度为:s配=ns索=3×5cm=15cm;30.【答案】(1)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中,50g稀硫酸和5g铁合金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为2.2g,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5g-2.2g=2.8g,实验2中,50g稀硫酸和15g铁合金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为9.4g,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5g-9.4g=5.6g,则实验1中稀硫酸有剩余,铁完全反应,即5g合金中含有铁的质量为2.8g,所以该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答:该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6%。(2)若实验2中铁反应完全时,固体剩余质量应该为:15g-2.8g×3=6.6g<9.4g,则第二次实验中,稀硫酸完全反应,即50g稀硫酸消耗铁的质量为15g-9.4g=5.6g,设实验所用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Fe+H2SO4═FeSO4+H2↑56 985.6g 50gxx=19.6%答:实验所用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3)13.8【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 (1)根据表中数据,5g合金中含有铁的质量为2.8g来分析;(2)根据表中数据,50g稀硫酸消耗铁的质量为5.6g,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3)由表中数据分析。【解答】 (3)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中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5g-2.2g=2.8g,实验2中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5g-9.4g=5.6g,则实验1中稀硫酸有剩余,即5g合金中含有铁的质量为2.8g,若实验2中铁反应完全时,固体剩余质量应该为15g-2.8g×3=6.6g<9.4g,则第二次实验中,稀硫酸完全反应,即50g稀硫酸消耗铁的质量为15g-9.4g=5.6g,100g稀硫酸能与5.6g×2=11.2g铁反应,25g合金中只含有铁2.8g×5=14g,即第3次铁不完全反应,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g-11.2g=13.8g;31.【答案】(1)a(2)由图丙可知,空气炸锅工作到12min时,空气炸锅内的温度在上升,表明此时发热管与电风扇同时工作;根据P=UI可得,电风扇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得,发热管中通过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得,图乙电路c点电流:I=I扇+I管=0.25A+5A=5.25A;(3)由图丙可知,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风扇始终是工作状态,时间t=20min=1200s,则风扇消耗的电能:W扇=P扇t=55W×1200s=6.6×104J;由图丙计算温度上升的时间,即发热管的工作时间,t管=8min+(13min-10min)+(18min-15min)=14min=840s,发热管消耗的电能;,空气炸锅这次烘焙牛排共消耗的电能:W=W扇+W管=6.6×104J+9.24×105J=9.9×105J。【知识点】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1)由图可知空气炸锅工作时,电风扇与发热管并联,在干路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2)由图丙可知,空气炸锅工作到12min时,空气炸锅内的温度在上升,表明此时发热管与电风扇同时工作;根据P=UI计算电风扇的电流,由欧姆定律计算发热管中通过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计算图乙电路c点电流;(3)由图丙可知,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风扇始终是工作状态,由计算风扇消耗的电能;由图丙计算温度上升的时间,即发热管的工作时间,根据欧姆定律和W=UIt计算发热管消耗的电能;再计算空气炸锅这次烘焙牛排共消耗的电能。【解答】 (1)由图可知空气炸锅工作时,电风扇与发热管并联,所以在干路的a点串联一个定时开关,在定时开关断开时能使空气炸锅能自动停止工作;32.【答案】(1)向左拉注射器的活塞(2)方案2(3)【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1)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从而实现上浮、下潜或者悬浮的,所以要让潜水艇下潜,就需要增加水舱的水量,可采取往外抽气的方法实现水舱吸水。(2)先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计算出潜水艇整个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大小,要实现潜水艇下潜,需要水舱的水重力加上潜水艇自身重力大于浸没时的浮力才行,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工作舱的体积要尽可能的大。(3)当潜水艇整个在水下时,浮力最大,而由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只要未露出水面,浮力就不变;露出水面的过程浮力在变小;漂浮在水中时浮力最小,浮力等于重力。【解答】 (1)当增加水舱的水量,让水舱的水的重力加上潜水艇自身的重力大于潜水艇所受的浮力时,潜水艇就会下潜,所以可以向左拉动注射器活塞,抽出水舱内的一部分空气,从而让水舱吸水,实现潜水艇下潜;(2)实现潜水艇下潜,需要水舱的水重力加上潜水艇自身重力大于浸没时的浮力才行。潜水艇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潜水艇自身重力为:G=mg=0.5kg×10N/kg=5N;所以水舱内的水至少为:G水=F-G=8N-5N=3N;所以水舱内的水的体积至少为:;所以为了能够实现潜水艇下潜,水舱的水的体积需要超过300cm3,因此水舱的体积也需要超过300cm3,结合表格可知,最合适的方案是方案2。(3)从A到B过程中,潜水艇还未露出水面,故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B点开始露出水面,从B到C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浮力变小,由于潜水艇顶部是圆弧形的,若潜水艇匀速露出水面,则排开水的体积减小的会越来越快,直到圆弧部分全部露出水面;从C到D过程则是排开水的体积均匀减小,所以浮力也是均匀减小,D点处于静止,之后浮力不再变化,浮力等于潜水艇自身重力。如下图所示:33.【答案】电路闭合时,电磁铁具有强磁性,吸引衔铁B向下运动,铁锤击打铃铛发声,同时电路断开,电磁铁失去磁性,弹簧片A将衔铁B拉起向上运动,使电路重新闭合,如此不断重复,电铃便会持续发声。【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无磁性,而电铃正是巧妙的利用这点工作。通电电磁铁产生磁场,吸下来衔铁敲击铃铛盖发声。同时,电路断开磁场消失,于是衔铁在弹性片的拉力作用下回到原来位置。此时电路再次被接通,从而实现循环往复,据此分析解答。34.【答案】(1)4800(2)③(3)顶芽(4)A、B、D【知识点】细胞呼吸;芽的发育;燃料的热值;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 (1)根据能量转化方式进行分析;根据公式Q=W和Q=mq计算焦炭的质量m;(2)根据呼吸作用的原理来分析;(3)根据顶端优势的作用进行分析;(4)根据垃圾的分类来分析。【解答】 (1)阳光照射到光电半导体上,产生的电能;Q=W=4000万kW h=4×107kW h=4×107×3.6×106J=1.44×1014J,则焦炭的质量为;(2)①鲜奶中添加乳酸菌让它在40-42摄氏度下大量繁殖,再利用乳酸菌不彻底分解牛奶中的葡萄糖作为乳酸,再释放少量能量进行发酵,不同于上述类型;②葡萄中添加酵母菌,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先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然后在无氧的条件下还原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不同于上述类型;③面粉中添加酵母菌后制作面包是酵母菌通过呼吸作用,利用氧气产生CO2和H2O,呼吸作用类型与上述相同;故选③。(3)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对篱笆的顶芽进行定期修剪,目的是消除顶端优势,保留侧芽,使树木不再长高,促使侧芽发育成枝条;(4)废弃矿泉水瓶属于可再生垃圾,纸盒、铝合金衣架和碎玻璃渣可以回收再利用,也属于可再生垃圾,鱼骨头属于厨余垃圾。故选ABD。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份素养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份素养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