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十二校联考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科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十二校联考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科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科学试题
考生须知:
1. 全卷分试题卷I、试题卷II和答题卷I、II。试题卷共8页,有4个大题,32个小题。满分
为160分,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2. 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 答题时,把试题卷I的答案在答题卷I上对应的选项位置用2B铅笔涂黑、涂满。将试题卷II
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II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
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城书写的答案无效。
4.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u:64 Zn:65 S:32
本卷g取10N/kg,水的密度取1.0×103kg/m3
试题卷I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青少年的健康事关国家的未来,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远离毒品不要吸烟 B.体育中考后不再参加体育运动
C.为了学习经常不吃早餐 D.面对心理困惑不向任何人倾诉
2.“宁波石豆兰”是在宁波境内首次发现的植物新种类,它生长在阴暗潮湿的悬崖上,叶片质地坚硬呈革质,花朵呈金黄色。“宁波石豆兰”在分类上属于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类植物
3.陶瓷是我国的重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下列古法制瓷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镇浆制泥 B.拉坯造型 C.高温烧制 D.磨光上釉
4.下列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取一定量粗盐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5.科学家在地壳中发现了氦-3原子,它的中子数量与普通氦原子不同,故表现出众多优
越特性。如图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核外电子,则氦-3原子含有的质
子数为
A.1 B.2 C.3 D.5
6.如图所示是一种触接开关。当手指直接接触这种开关面板上的金属体时,因为人体是
导体,会触发开关闭合,电路中的电灯发光。用手持下列物体去接触面板上的金属体时,
也能使电灯发光的是
A.木制牙签 B.金属钥匙 C.塑料尺 D.玻璃杯
7.科学家发现一颗名为开普勒62E的宜居行星。如图所示为该行星与其绕转的
恒星所组成的天体系统,该天体系统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中的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8.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列关于马拉松比赛中人体内各系统分工协作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听到发令声起跑的瞬间反应,只通过内分泌系统调节
B.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由循环系统排出体外
C.机体产生的汗液,由泌尿系统排出
D.比赛途中喝的水,能通过消化系统被人体吸收
9.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中,视野中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接下来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A.重新制作装片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转动反光镜 D.转动物镜转换器
10.如图所示为巴黎奥运会静水皮划艇男子500米双人比赛中,中国选手刘浩、季博文全力冲刺,逐渐与对手拉开差距,夺得该项目的金牌的场景。比赛过程中,若说刘浩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岸边的观众 B.终点标志线 C.身后的季博文 D.其他选手的皮划艇
11.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者不便用直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下列有关模拟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实验气球胀大过程中各圆点间的距离变化模拟星系运动特点
B.图乙的昼夜交替模拟实验中,应拨动地球仪,使其自西向东转动
C.图丙中铅笔沿篮球表面向右移动时铅笔头先消失,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D.图丁实验中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模拟的是板块张裂
12.如图为小科自制“棒棒糖”的流程,则下列烧杯中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A.甲、丁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13.李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现实中拍到了类似的场景,如图所示。下列分别与a、b成像原理一致的是( ▲ )
①山的“倒影” ②“手影”游戏 ③水中“折筷”④雨后“彩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关于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待测a 32 待测b 12
A.a的取值范围:0≤a≤16 B.该反应类型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C.当a=15时,物质Z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D.当b=l时,反应中X、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5
15.如图为桌球运动员击打白球后,白球撞击黑球的运动轨迹图,其中乙和丁点为两球撞击后的瞬间,
最终分别停留在丙点和戊点。假设黑白两球完全一样,桌面粗糙程度相同。下列有关不同点对应小球
机械能大小关系错误的是
A.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戊
试题卷II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六月初夏是杨梅上市的好时节。余姚三七市镇的荸荠种杨梅因其果实色泽鲜艳、甜
酸可口、汁多核小,而备受食客们的追捧。
(1)杨梅果实是由 ▲ 发育而来。
(2)杨梅甜酸可口、汁多核小等优良性状是由 ▲ 决定的。
(3)为提高杨梅品质,果农们采用嫁接的方式来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生殖。
17.正月初七这一天,小科在宁波慈城古镇观看了一场飞天火壶表演,火壶表演者将烧好的木炭放入特
制的铁网中,然后通过双手的抖动,使木炭在空中产生如烟花般的火花,如图所示。
(1)表演者抖动火壶是为了让木炭燃烧更加充分,从燃烧条件分析抖动的目的是 ▲ 。
(2)当天看到的月相最接近于下图中的 ▲ 。
18.2025年春季甲型H1N1流感爆发,老师建议感染的同学居家隔离。奥司他
韦(C16H28N2O4)是治疗该流感的常用药品。
(1)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分析,隔离感染的同学属于 ▲ 。
(2)一个奥司他韦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 。
(3)如图所示为奥司他韦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 ▲ 。(填编号)
19.如图是冬奥会上的冰壶项目比赛。
(1)冰壶被投掷出去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 ▲ 。
(2)运动员会在冰壶前面用毛刷不停地擦拭冰面,目的是通过 ▲ 的方式改
变冰面的内能,从而使冰面熔化形成水膜,减小摩擦力。
20.光伏向日葵是一种能昼开夜合,自动跟踪太阳,光伏板(花面)与阳光始终垂直的新型太阳能发电
系统。
(1)向日葵向光生长是生物对环境的 ▲ 。
(2)白天发电时,花面转动与地球的 ▲ (填“自转”或“公转”)有关。
(3)光伏向日葵工作时 ▲ 能转换成电能。
(4)若在宁波,光伏向日葵“开花”最早的一天是 ▲ 。
21.如图甲所示为某智能镜子,其主要部件是:平面镜中内嵌一块带摄像头的显示屏、检测用户是否靠
近镜子的传感器和智能模块等。

(1)根据显示屏上提供的选项,用户通过分析并作出判断的神经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 ▲ ;
(2)人脸通过摄像头可成像在感光组件上,其原理如图乙所示,则该像的特点有 ▲ ;
(3)当用户靠近镜子时,传感器开关S1闭合,内部灯泡L工作。图像识别系统被唤醒后S2闭合,
智能模块启动,用户开始体验智能化生活。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该智能镜子要求的是 ▲ 。
A. B. C. D.
22. 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含氯化铁、硫酸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科进行
了如下实验
(1)沉淀乙为 ▲ 。(填化学式)
(1)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
(2)写出沉淀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小科为了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三个相同的无色透明玻璃瓶,设置A、B、C三组实验,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新鲜菠菜叶片和CO2缓冲液(维持瓶中CO2含量稳定);
②分别在导管中注入一滴红墨水,塞上橡皮塞,关闭活塞,控制红墨水初始位置相同;
③分别将装置放在相同强度的红光、绿光和黄光下照射(如图所示);
④相同时间后,红墨水均向▲移动,测得红墨水移动的距离分别为l红、l绿、l黄,且l红>l黄>l绿,多
次重复实验后,结果相同(忽略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1)选取等量的菠菜叶的目的是: ▲
(2)步骤④中,红墨水均向 ▲ 移动(填“左”或“右”)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4)小科又查阅资料发现,气孔开放程度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气孔开放程度越大,光合作用越
强。小科又做了用不同单色光及次序组合的单色光照射叶片,检测气孔的开放程度,结果如图D
所示。结合图像可以得出怎样处理能使植物光合作用最强: ▲ 。
24.小科骑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他发现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就越长。这是因为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
的初始动能也越大,上坡过程中转化而来的 ▲ 就越大;
(2)他进而又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
①在验证猜想一的实验中,他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一定的倾角θ固定,如下图所示。
实验时为了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他在左侧放置了一个固定的斜面A。
请说明使用斜面A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 ▲ ;
②在验证猜想二的实验中,小科让同一小球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分别滑上不同倾角的长木板,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6
木板倾角θ 10° 30° 53° 75° 85°
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s/m 0.50 0.40 0.36 0.39 0.43
③根据表中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 。
25. 化学实践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完成了部分气体的相关实验。
(1)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其发生装置可选用装置 A 或 B,与装置 B 相比,装置 A 具有的优点是 ▲ 。
(2)若选用装置 B 和 C 制取并收集氧气,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 ▲ 。
(3)常温常压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
用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共热的方法制取氨气。若选用装置 D 测定产生氨气的体积,水面需加一层植物油,其目的是 ▲ 。
26. 某校项目化实验中同学利用可乐瓶等材料制作了一个水火箭(如图甲),其结构示意如图乙所示,他们进行飞行高度实验。将水火箭竖立于地面,用打气筒通过打气管向瓶内打气,当瓶内压强足够大时,瓶塞脱落,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就接近竖直地向上飞。
(1)瓶内的水向下喷出的同时水火箭向上运动,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 的;
(2)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水火箭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转换为测量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
的 ▲ 来间接反映这个高度;
(3)如图丙所示,小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拍下了水火箭从A处起飞,到C处达到最高点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秒曝光一次,从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判断水火箭运动情况是 ▲ (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理由。 ▲
(4)以下是水火箭发射的部分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功能性 火箭能顺利升空,在空中飞行时间 t≥8 秒 火箭能顺利升空,在空中飞行时间3秒≤t<8秒 火箭能顺利升空,在空中飞行时间t<3秒或不能升空
图丁是小组同学实验时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请结合评价量表的功能性指标,对该水火箭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 。
27.小科同学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为三节干电池,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小科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接下来的操作是 ▲ ;小科同学测量了六组且记下对应的电压表(0.5V、1.0V、……、3.0V)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图像,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 W。
(3)根据图丙分析,为完成上述整个实验,最合理的滑动变阻器应选 ▲ 。
A.“0.5A 10Ω” B.“1A 20Ω” C.“1A 60Ω” D.“0.2A 200Ω”
四、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35分)
28.(6分)某生态农场采用厨余垃圾喂养黑水虻(一种腐生昆虫),黑水虻作为家禽的饲料,其粪便发
酵后可给蔬菜施肥,实现了厨余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参与黑水虻粪便发酵的微生物属于 ▲ 。
(2)黑水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 ▲ 。
(3)该农场科研人员强调:农场持续良性运行的前提之一是喂养黑水虻的厨余垃圾中不能混有塑
料制品、废旧电池等废弃物。这一事例告诉我们,居民在投放垃圾时要自觉做到: ▲ 。
29.(5分)小科在吃西梅时被果核卡住,一时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现象,小宁迅速用
“海姆立克急救法”帮助小科将果核吐出。具体操作如图:先找到患者肚脐上方两
指距离作为用力点,一手握拳,拇指侧的拳眼放在用力点上;另一只手抱拳用向
上、向内的力量,冲击患者的上腹部。请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内容,解释相关
现象和急救原理。
30. (8分)某项目小组利用硬质塑料瓶制作潜水艇,塑料瓶厚度不计,两个舱之间密封不连通,水舱与注射器通过塑料软管相连,移动注射器活塞可以实现潜水器的浮沉,模型如图甲。
(1)为实现潜水艇的上浮,小组同学的操作是: ▲ ,从而排出水舱内的水,实现上浮;
(2)如图乙所示,潜水艇完成从B到A上浮的过程,其浮力变化情况是 ▲ ;
(3)已知某小组同学采用的材料总质量0.5千克,体积,现有100毫升和200毫升两种规格的注射器,请通过计算说明应该选择哪种规格的注射器能实现在水中悬浮。
31.(8分)某项目化小组为了研究蹦床运动员的训练情况,设计了一种测定蹦床所受压力的装置,其原理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0=10Ω,压敏电阻的阻值R随压力F的变化而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小科从距离蹦床越高处下落则对蹦床的压力越大,小科从某一高度下落后得到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之间的关系如图丙中线段ab所示。
(1)当小科还在空中时,由于受到蹦床自重的影响,压敏电阻所受到压力为200牛,求此时电路总电功率。
(2)小科从这一高度跳下后,在与蹦床接触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达到最大值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多大?
(3)若小科从距离蹦床更高的位置跳下,则b点的位置将会移动至B点,请在图丙中用黑点标出B点可能的位置。
32.(8分)图甲是黄铜材质的翻板自封防臭地漏(黄铜的主要成分为铜、锌),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利用水对底盖的压力来控制开合,有水时,自动开盖,迅速排水。无水时自动闭合,防臭防虫。
(1)黄铜是铜锌合金,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耐腐蚀性属于 ▲ 性质。
(2)为了探究制作地漏所用黄铜的等级,某兴趣小组取制作地漏的黄铜废料进行了实验检测:取样品20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98g时,不再有气体产生。通过计算并结合下表判断制作地漏的黄铜属于哪种等级?
黄铜等级 低黄铜 中黄铜 高黄铜
铜的质量分数 60%~80% 80%~90% 高于90%
(3)图丙为地漏翻板结构的示意图,整个翻板结构(包括配重和底盖)的总质量为10g,整个翻板结构的重力作用线通过A点,水对底盖压力的作用点可以等效在底盖C点,其中OD长度为1cm,OA长度为0.5cm。请计算底盖向下张开时,水对底盖的压力至少为多少牛?
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
科学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C B B B D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A A A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1)子房 (2)基因 (3)无性/营养
17.(1)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充分接触 (2)B
18.(1)②控制传染源 (2)4:1 (3)①
19.(1)惯性 (2)做功
20.(1)适应 (2)自转 (3)太阳能 (4)夏至日
21.(1)神经中枢 (2)倒立缩小实像 (3)B
22.(1)Fe(OH)3、 BaSO4 (2)氯化铁、硫酸钠,氢氧化钡
(3)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 (1)控制单一变量 (2)左
(3)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红光、黄光、绿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依次减小
(4)先后用蓝光、绿光、蓝光的次序组合的单色光照射叶片20min,可使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最大,光合作用最强
24. (1)重力势能
(2)①让小球从斜面A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③当倾角θ增大时,小球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先减小后增大
25.(1)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端,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集满
(3)防止氨气溶于水中
26.(1)相互 (2)时间
(3)变速直线运动 水火箭在相同时间内竖直通过的距离不同
(4)该水火箭优秀,理由是其在空中飞行的时间等于8秒,符合优秀的评价指标
27.(1)
(2)向右移滑片P,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1 (3)C
四、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35分)
28. (1)分解者 (2)太阳能 (3)垃圾分类等
29.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当异物经咽、喉后堵住气管时,会引起呼吸困难。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使被救者膈肌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形成较大的气流把异物冲出。
30. (1)推动活塞,给潜水器打气 (3)
(2)变小
31. (1)0.18W
32. (1)化学
(2)设20克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铜的质量分数=
所以制作地漏的黄铜属于低黄铜。
(3)
根据
解得。
答:水对底盖的压力至少为0.05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