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学生卷+解析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学生卷+解析卷)

资源简介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
一、填空题
1.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通常要对这个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一是统计 内生物的种类数目,二是统计 内生物的种类数目。
【答案】 一个区域 单位面积
【详解】在了解校园生物的多样性时,要根据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校园分成几个小区域。在制定调查方案时,要从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式、调查地点、组织计划、成果形式等方面来考虑。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通常要对这个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一是统计一个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目,二是统计单位面积内生物的种类数目。
2.像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 )类;像蚂蚁那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的动物是( )类;像麻雀那样,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 )类;像兔子那样,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 )动物。
【答案】 鱼 昆虫 鸟 哺乳
【详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动物进行分类,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动物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像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像蚂蚁那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麻雀那样,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像兔子那样,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3.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竞争关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的( )特性。
【答案】遗传
【详解】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称为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的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4.亲代与后代相似的现象叫 ,亲代与后代间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 。
【答案】 遗传 变异
【详解】遗传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遗传是指亲代与后代相似的现象;亲代与后代间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5.建立( )保护濒危物种和颁布相关的( ) 等, 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答案】 自然保护区 法律法规
【详解】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防止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丧失。
6.将特征不同的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就是在进行( )分类。
【答案】二歧
【详解】二歧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它确定一个标准,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按这个标准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
7.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 、 或 。
【答案】 遗体 遗物 遗迹
【详解】化石是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要被埋在沉积物中,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变而成的,所以可以用于推测远古时期生物的样子及其生活的环境,可以根据化石所在的地质层推测生物所生活的年代,以及当时的环境条件,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二、选择题
8.我们在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不可以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B.把观察到的小动物都带回家
C.可以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
【答案】B
【详解】A.不要伤害动物,不可以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说法正确。
B.在观察动物的过程中,要注意爱护小动物,不要用手去触摸小动物,更不能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带回家去养。
C.可以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说法正确。
故选 B。
9.我们不能从校园生物分布图获得的信息是( )。
A.动物的饮食习惯、运动特点
B.某种植物所在的位置
C.校园中常见动植物的种类
【答案】A
【详解】在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有的地点校园生物种类太多,我们把校园生物进行编码,排列在校园分布图的下面,再把生物编码标注在校园分布图对应的位置。我们能从校园生物分布图获得的信息是某种植物所在的位置、校园中常见动植物的种类等,所以A符合题意。
10.下列哪些植物的茎是木质茎( )。
A. B. C.
【答案】C
【详解】木质茎是指植物的茎中含有大量木质部,通常较为坚硬。白菜和蒲公英的茎是草质茎,较为柔软,而月季的茎是木质茎,较为坚硬。
11.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的科学家是( )。
A.钟南山 B.袁隆平 C.钱学森
【答案】B
【详解】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钟南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故选B。
12.一种矮秆抗倒伏小麦品种生长出来的小麦秸秆很矮是由于( )的原因。
A.遗传 B.变异 C.进化
【答案】A
【详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变异在生物体上泛指生物种与个体之间的各种差异,包括形态、生理、生化以及行为、习性等各方面的变异。一种矮秆抗倒伏小麦品种生长出来的小麦秸秆很矮是由于遗传的原因。
13.下列各组动物,都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海豚和狗 B.猪和鸭子 C.乌龟和猫
【答案】A
【详解】哺乳动物的特征是用乳汁哺育后代。海豚和狗都是哺乳动物;猪是哺乳动物,但鸭子是鸟类;乌龟是爬行动物,猫是哺乳动物。因此,只有选项A中的海豚和狗都属于哺乳动物。
14.下列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蝴蝶 B.蜈蚣 C.蚕蛾
【答案】B
【详解】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3对足,头部有一对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蝴蝶、蚕蛾都属于昆虫,身体结构符合昆虫的基本特点,一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过程。蜈蚣不具有昆虫的特征,不属于昆虫,属于多足纲。
15.下列特征中,不属于相貌特征的是( )。
A.有无耳垂 B.下颌中央有沟 C.血型
【答案】C
【详解】相貌特征是指外貌上的特征,如有无耳垂和下颌中央有沟都属于相貌特征。而血型是生理特征,不属于相貌特征。
故选:C
16.科学家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是( )。
A.对恐龙的想象 B.恐龙化石 C.关于恐龙的历史资料记载
【答案】B
【详解】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骸骨和贝壳等。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所以科学家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是恐龙化石。故选B。
17.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人工饲养生物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建立动物精子库
【答案】B
【详解】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保护珍稀动植物,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方法。
三、判断题
18.根据茎的特点来分,狗尾草属于木质茎。进行植物分类时常用的方法是二歧分类法。( )
【答案】×
【详解】二歧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它确定一个标准,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按这个标准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进行植物分类时常用的方法是二歧分类法。根据茎的特点来分,狗尾草属于草质茎。
19.全世界约四分之一的人口缺乏安全的饮用水;约十分之一的人口长期遭受饥饿。( )
【答案】√
【详解】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水密切相关。全世界约四分之一的人口缺乏安全的饮用水,约十分之一的人口长期遭受饥饿。
20.考古学家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发现了古代生物种类具有多样性。( )
【答案】√
【详解】根据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自然选择规律,地理环境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生活在地理环境中的生物也在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化。由此推测数百万年前的地球上的古代生物,与现今的生物种类不会完全相同,外形特征也不会相同。考古学家又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发现了古代生物种类具有多样性。
21.在调查校园中的植物时,我们可以将植物的枝条折下来进行观察。( )
【答案】×
【详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动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我们要爱护动植物,相互依存。观察动植物时,我们不能故意伤害它们。所以在调查校园中的植物时,我们不可以将植物的枝条折下来进行观察。
22.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生物( )
【答案】√
【详解】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依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和进化关系。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辨别和研究生物。
23.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杂交后的后代一定比亲代更高。( )
【答案】×
【详解】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杂交后的后代不一定比亲代更高。两株高茎豌豆进行杂交,后代不一定是高茎豌豆,也会出现矮茎豌豆,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4.我国地大物博,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最多的国家之一。( )
【答案】√
【详解】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白鳍豚等。
25.鸡不会飞,鸵鸟身上羽毛稀少,因此都不是鸟类。( )
【答案】×
【详解】像鸡、鸽子、麻雀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鸡和鸵鸟都是鸟类。
26.双胞胎长得很像,所以我们可以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
【答案】×
【详解】虽然双胞胎长得很像,但他们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基因和个性特征,因此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题目说法错误。
27.猛犸象是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没有任何关系。( )
【答案】×
【详解】猛犸象是古代生物,但与现代生物有一定的关系。猛犸象属于象科,与现代的亚洲象和非洲象有共同的祖先,因此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四、连线题
28.小柯在图书馆找到一些古生物化石的图片,但是不小心把名字和图片散乱了,请你帮忙整理,将正确的生物名称和图片用线连起来。
【答案】
【详解】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分析图片可知,第一幅是恐龙蛋;第二幅是鸟类;第三幅是三叶虫;第四幅是蕨类植物;第五幅是菊石;第六幅是鱼类。
五、简答题
29.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正在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至少写出3条
【答案】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
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
建立动物精子库。
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自觉行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物质财富,使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利用与加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地球成为人类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30.人有哪些遗传和变异现象?(请写出四个方面)
【答案】(1)父母个子高,孩子个子矮,属于变异,父母个子高,孩子个子高,属于遗传;
(2)父母肤色白,孩子肤色黑,属于变异,父母肤色白,孩子肤色白,属于遗传;
(3)父母双眼皮,孩子双眼皮,属于遗传,父母双眼皮,孩子单眼皮,属于变异;
(4)父母有酒窝,孩子有酒窝,属于变异,父母有酒窝,孩子无酒窝,属于变异。
【分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详解】人除了相貌特征可以遗传,科学家发现,血型、性格、体型、行为方式、先辈的遗传品质和特征,诸如智力、情感、寿命等都可以遗传;当然,这些性状也可能变异。人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有很多,比如:父母个子高,孩子个子矮,属于变异,父母个子高,孩子个子高,属于遗传;父母肤色白,孩子肤色黑,属于变异,父母肤色白,孩子肤色白,属于遗传;父母双眼皮,孩子双眼皮,属于遗传,父母双眼皮,孩子单眼皮,属于变异;父母有酒窝,孩子有酒窝,属于变异,父母有酒窝,孩子无酒窝,属于变异。
六、综合题
31.小科同学像科学家那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下面是小科同学所在小组结束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后统计的信息。
生物名称 出现的地点 生物名称 出现的地点
蜘蛛 草坪中、综合楼里 苔藓 草坪中、花坛中
蚂蚁 操场上、花坛中、草坪中 雪松 教学楼北侧
鼠妇 草坪中 西瓜 劳动实践园
蜜蜂 草坪中、花坛中、操场上 凤仙花 草坪中、花坛中
(1)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常常要对这个区域生物的( )和( )进行调查。
(2)给动植物分类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好方法,小科根据植物茎生长方向,把( )和( )归为一类,它们的茎都属于( )。
(3)在调查校园生物大搜索过程中,小科发现有两株凤仙花有一些不同,他们的叶子的边缘都是曲齿状,这种植物亲代和后代非常相似的现象叫( ),但是它们叶子的颜色不同,一个是深绿色,一个是浅绿色,这种亲代和后代细微不同的现象叫( )。
(4)人类作为地球生物的一员,与其它生物一样,也呈现出生物的多样性,小科学习了“相貌各异的我们”后,对家人的眼睑、酒窝等特征做了调查,人的眼睑、酒窝等形态特征在生物学上统称为相貌特征,“单双眼皮”“有无酒窝”可以组合成多种相貌不同的人,分别是单眼皮无酒窝、( )、( )、双眼皮有酒窝。
【答案】(1) 种类数目 单位面积内生物的种类数目
(2) 凤仙花 西瓜 草质茎
(3) 遗传 变异
(4) 单眼皮有酒窝 双眼皮无酒窝
【解析】【小题1】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时,通常需要了解该区域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便全面掌握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情况。
【小题2】根据植物茎生长方向,雪松和凤仙花的茎都是直立生长的,因此它们的茎都属于直立茎。
【小题3】亲代和后代非常相似的现象叫遗传,而亲代和后代之间存在细微差异的现象叫变异。
【小题4】人的眼睑、酒窝等形态特征在生物学上统称为相貌特征,“单双眼皮”“有无酒窝”可以组合成多种相貌不同的人,分别是单眼皮无酒窝、单眼皮有酒窝、双眼皮无酒窝、双眼皮有酒窝。
试卷第8页,共8页
试卷第7页,共8页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填空题(每控1分,共15分)
1.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通常要对这个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一是统计( ) 内生物的种类数目,二是统计( )内生物的种类数目。
2.像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 )类;像蚂蚁那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的动物是( )类;像麻雀那样,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 )类;像兔子那样,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 )动物。
3.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竞争关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的( )特性。
4.亲代与后代相似的现象叫( ),亲代与后代间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 )。
5.建立( )保护濒危物种和颁布相关的( ) 等, 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6.将特征不同的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就是在进行( )分类。
7.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 )、( )或(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8.我们在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不可以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B.把观察到的小动物都带回家
C.可以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
9.我们不能从校园生物分布图获得的信息是( )。
A.动物的饮食习惯、运动特点
B.某种植物所在的位置
C.校园中常见动植物的种类
10.下列哪些植物的茎是木质茎( )。
A. B. C.
11.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的科学家是( )。
A.钟南山 B.袁隆平 C.钱学森
12.一种矮秆抗倒伏小麦品种生长出来的小麦秸秆很矮是由于( )的原因。
A.遗传 B.变异 C.进化
13.下列各组动物,都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海豚和狗 B.猪和鸭子 C.乌龟和猫
14.下列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蝴蝶 B.蜈蚣 C.蚕蛾
15.下列特征中,不属于相貌特征的是( )。
A.有无耳垂 B.下颌中央有沟 C.血型
16.科学家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是( )。
A.对恐龙的想象 B.恐龙化石 C.关于恐龙的历史资料记载
17.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人工饲养生物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建立动物精子库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8.根据茎的特点来分,狗尾草属于木质茎。进行植物分类时常用的方法是二歧分类法。( )
19.全世界约四分之一的人口缺乏安全的饮用水;约十分之一的人口长期遭受饥饿。( )
20.考古学家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发现了古代生物种类具有多样性。( )
21.在调查校园中的植物时,我们可以将植物的枝条折下来进行观察。( )
22.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生物( )
23.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杂交后的后代一定比亲代更高。( )
24.我国地大物博,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最多的国家之一。( )
25.鸡不会飞,鸵鸟身上羽毛稀少,因此都不是鸟类。( )
26.双胞胎长得很像,所以我们可以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
27.猛犸象是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没有任何关系。( )
四、连线题(12分)
28.小柯在图书馆找到一些古生物化石的图片,但是不小心把名字和图片散乱了,请你帮忙整理,将正确的生物名称和图片用线连起来。
五、简答题(7+8=15分)
29.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正在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至少写出3条。
30.人有哪些遗传和变异现象?(请写出四个方面)
六、综合题(每空2分,共18分)
31.小科同学像科学家那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下面是小科同学所在小组结束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后统计的信息。
生物名称 出现的地点 生物名称 出现的地点
蜘蛛 草坪中、综合楼里 苔藓 草坪中、花坛中
蚂蚁 操场上、花坛中、草坪中 雪松 教学楼北侧
鼠妇 草坪中 西瓜 劳动实践园
蜜蜂 草坪中、花坛中、操场上 凤仙花 草坪中、花坛中
(1)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常常要对这个区域生物的( )和( )进行调查。
(2)给动植物分类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好方法,小科根据植物茎生长方向,把( )和( )归为一类,它们的茎都属于( )。
(3)在调查校园生物大搜索过程中,小科发现有两株凤仙花有一些不同,他们的叶子的边缘都是曲齿状,这种植物亲代和后代非常相似的现象叫( ),但是它们叶子的颜色不同,一个是深绿色,一个是浅绿色,这种亲代和后代细微不同的现象叫( )。
(4)人类作为地球生物的一员,与其它生物一样,也呈现出生物的多样性,小科学习了“相貌各异的我们”后,对家人的眼睑、酒窝等特征做了调查,人的眼睑、酒窝等形态特征在生物学上统称为相貌特征,“单双眼皮”“有无酒窝”可以组合成多种相貌不同的人,分别是单眼皮无酒窝、( )、( )、双眼皮有酒窝。
参考答案:
1. 一个区域 单位面积
2. 鱼 昆虫 鸟 哺乳
3.遗传
4. 遗传 变异
5. 自然保护区 法律法规
6.二歧
7. 遗体 遗物 遗迹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答案第2页,共4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8.B
9.A
10.C
11.B
12.A
13.A
14.B
15.C
16.B
17.B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30.(1)父母个子高,孩子个子矮,属于变异,父母个子高,孩子个子高,属于遗传;
(2)父母肤色白,孩子肤色黑,属于变异,父母肤色白,孩子肤色白,属于遗传;
(3)父母双眼皮,孩子双眼皮,属于遗传,父母双眼皮,孩子单眼皮,属于变异;
(4)父母有酒窝,孩子有酒窝,属于变异,父母有酒窝,孩子无酒窝,属于变异。
31.(1)种类数目 单位面积内生物的种类数目 (2)凤仙花 西瓜 草质茎
(3)遗传 变异 (4)单眼皮有酒窝 双眼皮无酒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