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模拟试卷6(学生版+教师版+答题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模拟试卷6(学生版+教师版+答题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江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模拟试卷(6)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F-19 Na-23 Ca-40 Ba-137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表述与科学事实相符的是( )
A. 蒸馏水的导电性比矿泉水更好
B. 手电筒的小灯泡发光时的电流约为3A
C. 一本科学书的厚度约为 10 厘米
D. 穿着羊毛衫运动时产生的静电比静止时强
2、以下浙江各地的土特产中,食用部分不属于果实的是( )
A. 台州仙居的杨梅 B. 湖州安吉的白茶
C .宁波奉化的水蜜桃 D.杭州临安的山核桃
3、如图为植物界“大熊猫”的中华水韭,其株高15—30厘米,根茎肉质、块状,叶多汁、鲜绿色,孢子囊椭圆形。“中华水韭”属于( )
A. 被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B. 裸子植物 D. 藻类植物
(第3题图) (第4题图)
4、 “小桥流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美景,如图为某景区内一座古桥及其倒影;则倒影形成原理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色散 C. 光的反射 D. 光的折射
5、现有锌、氧化铜、硫酸钡和石灰石四种固体,为了区分它们,小嘉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表示的是石灰石
B. 也可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
C. 表中“▲“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
D. 乙表示的是锌
(第5题图) (第6题图)
6、稀硫酸和 NaOH 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
A. 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
B. 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
C. 在混合液中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
D. 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
7、下列关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口腔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 B. 呼吸道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C. 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从心室倒流回心房 D. 膀胱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8、如果用如图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9、东航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次双机运营”顺利飞行显示了我国建造业在该领域具有世界领先竞争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起飞加速助跑,是为了让飞机获得更大的惯性
B. 飞机减速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C. 飞机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D. 飞行过程中,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动快压强大
10、小宁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两个实验时,分别把一个不透明且不光滑的挡板放置于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下列关于小宁从图中眼睛的视角是否能看到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能看到像,而乙图中看不到像 B. 甲、乙两图中均看不到像
C. 乙图中能看到像,而甲图中看不到像 D. 甲、乙两图中均能看到像
11、用数轴表示某些科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的科学知识正确的是( )
12、下列关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口腔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 B. 呼吸道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C. 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从心室倒流回心房 D. 膀胱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13、进入科学实验室需遵守安全守则,下列行为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时需要用灯帽盖两次
B. 实验结束将剩余药品倒入指定容器
C. 用手直接摆放正在加热的石棉网
D. 绿叶放入酒精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
14、中国是花文化之乡,中国茶文化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煮茶”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茶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 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现象
C. 茶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D.茶香扑鼻,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高速行驶的列车窗台上,放了一枚直立的硬币,在较长时间内,硬币始终直立(如图),体现了我国高铁具有极好的稳定性。在列车行驶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硬币直立过程中,列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硬币直立过程中,一定只受重力和支持力,处于平衡状态
C. 硬币直立过程中,可能受到与列车行驶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
D. 列车加速或减速行驶时,硬币都可能受到与列车行驶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回答下列与健康相关的问题:
(1)糖尿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缺乏 ,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致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被全部吸收,糖分随尿液排出;
(2)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导致心脏肌肉缺血。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中不包括( )
A. 吸烟 B. 紧张 C. 肥胖 D. 经常运动
(3)甲流是常见的流行性感冒,由甲型 HINI病毒等病原体引起,主要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除勤通风、勤洗手、佩戴口罩外,注射甲流疫苗能在体内产生一定的防御功能,这种保护性的生理功能属于 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17、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天体又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
(1)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其表面温度很高,没有空气,布满了环形山。
(2)大圆、中圆、小圆分别表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是( )
18、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可溶性物质和少量细小泥沙颗粒。海水晒盐是获取食盐的途径之一,某同学模拟海水晒盐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按照物质的组成分类,海水属于   ;
(2)滤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海水中的质量分数;
(3)粗盐还需进一步提纯,将下列操作合理排序   (填序号)。
①溶解 ②蒸发结晶 ③过滤
19、生病“打吊瓶”时嘴里会感觉发苦,打完后会多尿。
(1)护士“打吊瓶”时,会先用胶皮管将手腕捆扎起来,再用针刺入手背血管,进行输液治疗。这些血管类型是 ;
(2)有些药物会随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到达口腔,刺激舌上的味觉感受器,从而产生苦觉。人体产生苦觉的部位是 ;
(3)“打吊瓶”后,大量的水分进入血管,影响肾单位中 (填图中的序号和名称)的重吸收能力,导致较多的尿液形成。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20、小娟观察灯盏糕的制作过程,请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灯盏糕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有:面粉、油、食盐等,其中能分散于水中并形成乳浊液的是 ;
(2)炸灯盏糕时,面粉团在油中会变得蓬松,小君发现一开始沉底的灯盏糕浮上来了,灯盏糕上浮是
因为 增大导致浮力增大;
(3)卖灯书糕的小摊上还摆着红糖水,摊主只要取出少量红糖水品尝,就能知道整锅红糖水甜度是否合适,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的特点。
21、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款自带风力发电机的一体式路灯,其模型及纵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任意方向吹来的风经过灯罩的上、下表面时都会产生上升气流,带动风叶转动而发电。
(1)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原理是____(填字母);
A.电磁感应 B.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
(2)灯罩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   ;
(3)若路灯额定功率为100瓦,风力发电机产生1千瓦时的电能,能使该路灯正常工作   小时。
22、小科在使用自动烤串机进行烤串时,发现一般的食物都能在烤串机上实现顺时针翻转,而花菜则在图甲、乙、丙三者之间晃动,无法完成顺时针翻转,为研究该问题,小科建构如图丁的模型,OA长2cm。
(1)烤花菜时,由花菜,烤串杆以及烤串齿轮的整体可以看成是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2)若花菜的质量为20克,要让花菜能完成转过图丁所示位置,烧烤机给齿轮的力等效作用在B点,则在B点处至少提供 牛的力;
(3)若想让花菜完成顺时针翻转,请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
23、酶片属于助消化类药物,是蛋白酶和胰酶的复方制剂。其中酶含有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小金在吞服多酶片时,产生疑问:会影响胰酶的活性吗 为此小金用胰淀粉酶开展以下实验:
①将6支试管在 37℃水浴5分钟后如图甲将试管两两混合后,再将试管1、2、3 继续 37℃水浴5分钟。②将三组试管取出,分别滴入1滴碘液,摇匀,观察记录各试管颜色变化情况。
(1)诸将试管5内所添加的物质补充完成: ;
(2)若水浴前就将酶和淀粉放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并保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3)进一步的实验证明 pH会影响胰酶的活性。为了让多酶片正常发挥作用,在制作过程中,先用肠衣包裹胰酶,然后包上胃蛋白酶,最后再包上糖衣,如图乙。为使胃蛋白酶能在胃中起作用,而让胰酶在小肠中起作用。则“糖衣”的材料应符合 ;“肠衣”的材料应符合 。
24、小金同学想要比较x型和Y型两款登山鞋的防滑能力。鞋子防滑能力是指鞋子在没有滑动前,阻止鞋子向任何方向移动的最大力,即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会随着鞋子对地面的压力和鞋子与地面接触的粗糙程度增大而增大。小金设计的方案如下:步骤①、采购每款的登山鞋各三双,且都是崭新的;步骤②、每款各选一只鞋子,进行如图实验:分别将两只鞋如图甲、乙叠加后,持续拉动鞋子底下的木板,待鞋子稳定静止,读出弹赞测力计示数,并进行对比;步骤③、每款都换一只鞋子,重复上述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装置,向右拉动鞋子下面的木板。在此过程中鞋子受到的摩擦力 (填:是或否)发生改变;并说明理由 。
(2)步骤②中小温将两只鞋按如图所示叠加目的是 ;
(3)设置步骤③的目的是 。
25、小明同学在完成“水的电解”实验时,在检验氢气时发现火焰颜色呈黄色,而非淡蓝色。小明查阅资料后得知是由于玻璃管尖嘴的钠元素导致的焰色反应。为进一步检验氢气,因此,小明对水电解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
(1)小明在玻璃管尖嘴处涂上肥皂水,打开a管,玻璃管尖嘴处产生气泡,如图1,将燃着的木伸入气泡,将出现 的现象,说明该气体是氧气;打开b管,玻璃管尖嘴处也产生气泡,将条伸入气泡,将会出现燃着的木条伸入气泡,气泡丙气体一边燃烧一边上升,如图2所示,则说明氢气具有 的性质;
(2)小明同学查阅资料还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为了进一步验证氢气的还原性,他做了如下实验:已知 A为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甲装置中的黑色粉末为 CuO、炭粉中的一种,甲、乙、丙装置中的固体或溶液依次出现红色、蓝色、浑浊,则气体A是 ,黑色粉末为 。
26、厚膜电阻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高温电子设备中的定值电阻,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小宁想测定某一型号的厚膜电阻的阻值大小,设计如下实验。连接如图甲所示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连接电路时,应将最后一根导线 a 连接滑动变阻器的______(填“ A ”或“ B ”)接线柱,连接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是 ;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厚膜电阻的阻值是______欧(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查阅资料发现:该厚膜电阻材料为导电金属陶瓷,滑动变阻器金属丝材料为镍铬合金丝,两种材
料电阻 随温度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小宁发现电压表示数减小,请解释其原因 。
27、日前,某知名品牌钙片钙含量不足的新闻引发热议。为研究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林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小林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装置未画出)。
【实验步骤】①按图连接好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在 U 形管 B中放入若干钙片样品,样品总质量 m0,通过 A 往装置中通入氮气;③一段时间后,测得 C装置质量为 m1;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稀盐酸,至B装置不再产生气泡;⑤再次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测得C装置质量 m2。
【实验分析】
(1)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步骤⑤中再次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3)该实验装置的设计存在明显缺陷,请指出问题并完善 。(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
(4)若上述数据是在装置完善后称得,则该钙片中碳酸钙含量为 (结果用含 mo、m1、m2的式子表示)。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
28、(8分)茶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茶氨酸、咖啡碱和蛋白质等物质,具有软化血管、消炎、抗菌、抗病毒、防龋齿、提神醒脑等功效。茶叶的叶肉细胞内含有多酚氧化酶,它会使茶多酚(化学式为C22H18O11)发生氧化,从而使茶叶变红。
(1) C22H18O11属于 (选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 C22H18O11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茶水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须消化成 才能被小肠吸收;
(4)绿茶因其干茶呈绿色而得名,杀青是加工绿茶的首道工序,是指利用烘、蒸、炒等方式对新鲜茶叶进行高温处理,防止茶多酚被氧化,从而保持绿色。其中的科学道理是 。
29、(6分)每年的三至四月中旬,某湿地公园都会出现“湿地精灵”——萤火虫(如图甲)的身影。每当夜幕降临时,流萤飞舞、满地繁星,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1)整个湿地公园里所有的萤火虫可以看作是一个 ;
(2)小平为公园内的鲤鱼、白鹭、萤火虫、蚯蚓四种生物编制了一个检索表,如图乙所示。其中萤火虫是 (填“P”、“Q”、“R”或“S”);
(3)有人认为该湿地公园中的野生植物太杂,应有计划地清除。你认为此举对提高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有利,并说明原因: 。
30、(7分)某学校以“植物中的水”为主题开展相关的大单元学习。某小组同学利用头脑风暴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植物中的水”思维导图,然后分成若千子主题开展学习活动。
(1)小洲同学针对图甲的内容画出叶片上的物质流动图(图乙),其中代表水分路径的是 (填序号);
(2)植物的根尖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要求根毛区细胞液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浓度土壤溶液浓度;
(3)如图是某项目小组利用橡皮泥制作的气孔生理活动模型(如图丙)。请结合下表的评价指标给出作品的等级,并提出改进办法: 。
31、(6分)世界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但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相对稳定,所以稳定与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跨学科概念。
(1)地表形态是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地形高低起伏,而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但地形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基本稳定。四明山脉主要由地球 作用形成:
(2)生物体为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需要对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生理或行为改变来保持内部环境的稳定。当人体在剧烈运动后,身体产生较多热量,此时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措施有 (写一条即可);
(3)自然界的事物都是变化的,在变化中常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但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图甲是运动员撑杆跳高过程的示意图,请你在图乙中补画运动员机械能变化的大致图像。(整个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人和撑杆之间的摩擦产生的能量损耗)。
32、(8分)小应查阅资料,找到了家中虹吸式马桶的剖面图和相关参数。
(1)图甲中的存水弯管实际是一个 ,能够有效防虫防臭;
(2)已知小应家比地面配水房高 30m,请根据图乙信息判断,若要该马桶能正常工作,则配水房提供的水压应该不低于 个标准大气压。(已知1个标准大气压1.0×103Pa最多支撑 10m 高水柱);
(3)为提高冬季上厕所的舒适度,小应决定更换一个智能电热马桶盖,其电路如图丙所示,R1和R2是两根固定阻值的电热丝,开关S2可接a或b,通过开关S1和S2的不同接法组合,可实现“高、中、低”三档调节加热功能(如下表)。
已知马桶盖的额定电压为220V,马桶圈材料的比热容为c=0.44×103J/kg ℃质量为300g。
①P3功率;
②处于高温档时,马桶圈升温10℃所需要的时间(不计热量损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江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模拟试卷(6)
答 题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 (1) ;(2) ;(3) ;
17、(1) ;(2) ;
18、(1) ;(2) ;(3) ;
19、(1) ;(2) ;(3) ;
20、(1) ;(2) ;(3) ;
21、(1) ;(2) ;(3) ;
22、(1) ;(2) ;
(3)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
23、(1) ;
(2) ;
(3) ; ;
24、(1) ; ;
(2) ;(3) ;
25、(1) ; ;
(2) ; ;
26、(1) ; ;
(2) ;
(3) ;
27、(1) ;
(2) ;
(3) ;
(4) 。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
28、(1) ;(2) ;
(3) ;(4) ;
29、(1) ;(2) ;
(3) ;
30、(1) ;(2) ;
(3) ;
31、(1) ;(2) ;
32、(1) ;(2) ;
(3)解: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江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模拟试卷(6)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F-19 Na-23 Ca-40 Ba-137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表述与科学事实相符的是( )
A. 蒸馏水的导电性比矿泉水更好 B. 手电筒的小灯泡发光时的电流约为3A
C. 一本科学书的厚度约为 10 厘米 D. 穿着羊毛衫运动时产生的静电比静止时强
解析:A. 矿泉水中溶有一些矿物质为溶液,所以矿泉水比蒸馏水的导电性更好,不正确;B. 手电筒的小灯泡发光时电压较小,电流不可能为3A,不正确;C. 一本科学书的长度或宽度可能为 10 厘米,但厚度一般不可能为10厘米,不正确;D. 摩擦生电,所以穿着羊毛衫运动时产生的静电比静止时强,正确,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2、以下浙江各地的土特产中,食用部分不属于果实的是( )
A. 台州仙居的杨梅 B. 湖州安吉的白茶
C .宁波奉化的水蜜桃 D.杭州临安的山核桃
解析:A. 杨梅是果实,B.白茶属于嫩芽,C .水蜜桃属于果实,D.山核桃属于果实,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3、如图为植物界“大熊猫”的中华水韭,其株高15—30厘米,根茎肉质、块状,叶多汁、鲜绿色,孢子囊椭圆形。“中华水韭”属于( )
A. 被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B. 裸子植物 D. 藻类植物
解析:由题意可知,中华水韭有根茎叶分化且用孢子繁殖,故属于蕨类植物,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第3题图) (第4题图)
4、 “小桥流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美景,如图为某景区内一座古桥及其倒影;则倒影形成原理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色散 C. 光的反射 D. 光的折射
解析:桥在水面形成的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所以是光在水平形成的反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5、现有锌、氧化铜、硫酸钡和石灰石四种固体,为了区分它们,小嘉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表示的是石灰石 B. 也可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
C. 表中“▲“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 D. 乙表示的是锌
解析:由分类表可知,甲为纯净物,乙为锌,丙为氧化铜,丁为硫酸钡,所以▲处为黑色固体,故ACD都正确而丙丁两种物质都含氧元素,B正确,所以只有B符合题意。
答案:B
(第5题图) (第6题图)
6、稀硫酸和 NaOH 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
A. 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 B. 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
C. 在混合液中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 D. 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
解析:A. 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可以说明硫酸反应完了;B. 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能说明NaOH反应完了;C. 在混合液中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只能说明溶液中含SO42-,SO42-可能来自硫酸也可能来自反应后的生成物硫酸钠,不能说明发生了反应;D. 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说明没有硫酸或没有氢氧化钠,故ABD都可说明发生了反应,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7、下列关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口腔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 B. 呼吸道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C. 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从心室倒流回心房 D. 膀胱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解析:A. 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A不正确;B. 肺(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B不正确;C. 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从心室倒流回心房,C正确;D.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膀胱是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D不正确。故C符合题意。
答案:
8、如果用如图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解析:A滑轮和斜面才都属于简单机械,但滑轮与斜面是并列的,故A不正确;B中基因属于DNA上的一部分片段,但与蛋白质无关,故B不正确;C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C正确,D原子核中包括质子,原子包含了原子核,故不正确,所以C符合题意。
答案:C
9、东航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次双机运营”顺利飞行显示了我国建造业在该领域具有世界领先竞争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起飞加速助跑,是为了让飞机获得更大的惯性
B. 飞机减速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C. 飞机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D. 飞行过程中,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动快压强大
解析:A.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现速度无关,故起飞加速助跑,不是为了让飞机获得更大的惯性,不正确;B. 重力势能与高度及质量有关,飞机减速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减小,不正确;C. 飞机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正确;D. 飞行过程中,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动快压强小,从而产生向上升力,不正确,所以C符合题意。
答案:C
10、小宁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两个实验时,分别把一个不透明且不光滑的挡板放置于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下列关于小宁从图中眼睛的视角是否能看到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能看到像,而乙图中看不到像 B. 甲、乙两图中均看不到像
C. 乙图中能看到像,而甲图中看不到像 D. 甲、乙两图中均能看到像
解析:根据题意,甲为平面镜成像,正立等大虚像,肉眼可观察到像但像不能用屏承接到,乙为凸透镜成像,且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肉眼可观察到像但像不能用屏承接到,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11、用数轴表示某些科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的科学知识正确的是( )
解析:A常见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故A正确;B淀粉的消化顺序为口腔、小肠,故B不正确;C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故C不正确;D空调的功率最大,电子表的电功率最小,D不正确,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12、下列关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口腔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 B. 呼吸道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C. 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从心室倒流回心房 D. 膀胱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解析:A. 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A不正确;B. 肺(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B不正确;C. 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从心室倒流回心房,C正确;D.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膀胱是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D不正确。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13、进入科学实验室需遵守安全守则,下列行为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时需要用灯帽盖两次 B. 实验结束将剩余药品倒入指定容器
C. 用手直接摆放正在加热的石棉网 D. 绿叶放入酒精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
解析:A. 熄灭酒精灯时需要用灯帽盖两次,第一次是为了把火扑灭,第二次盖就是为了让外界的空气进去,这样灯帽里面的气压才等于外界气压,下次才能打开灯帽,不存在安全隐患;B. 实验结束将剩余药品倒入指定容器,不存在安全隐患;C. 用手直接摆放正在加热的石棉网,可能造成手烫伤,存在安全隐患;D. 绿叶放入酒精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不正确安全隐患,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14、中国是花文化之乡,中国茶文化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煮茶”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茶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 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现象
C. 茶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D.茶香扑鼻,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A. 茶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A不正确;B. 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先汽化,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现象,B不正确;C. 茶水升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C不正确;D.茶香扑鼻,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正确,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高速行驶的列车窗台上,放了一枚直立的硬币,在较长时间内,硬币始终直立(如图),体现了我国高铁具有极好的稳定性。在列车行驶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硬币直立过程中,列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硬币直立过程中,一定只受重力和支持力,处于平衡状态
C. 硬币直立过程中,可能受到与列车行驶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
D. 列车加速或减速行驶时,硬币都可能受到与列车行驶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
解析:ABC、硬币直立时,可能受到与列车行驶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说明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时硬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这是一对平衡力;当列车加速或减速时,若变化的速度较小,硬币会受到沿行进方向的静摩擦力或反向的静摩擦力的作用,故AB错,C正确;D、列车加速时,硬币会受到与列车行驶方向相同的摩擦力,减速时受到反方向摩擦力,故D错。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回答下列与健康相关的问题:
(1)糖尿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缺乏 ,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致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被全部吸收,糖分随尿液排出;
(2)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导致心脏肌肉缺血。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中不包括( )
A. 吸烟 B. 紧张 C. 肥胖 D. 经常运动
(3)甲流是常见的流行性感冒,由甲型 HINI病毒等病原体引起,主要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除勤通风、勤洗手、佩戴口罩外,注射甲流疫苗能在体内产生一定的防御功能,这种保护性的生理功能属于 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解析:(1)糖尿病根本原因是缺乏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引起血糖浓度升高,(2)吸烟、紧张、肥胖都不利于冠心病,而经常做适量的运动有助于预防冠心病发作,故D符合题意;(3)注射甲流疫苗能在体内产生抗体,使人体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1)胰岛素 (2)D (3)特异性
17、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天体又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
(1)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其表面温度很高,没有空气,布满了环形山。
(2)大圆、中圆、小圆分别表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是( )
解析:(1)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是水星;(2)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太阳系包括地月系。故A符合题意。
答案:(1)水星 (2)A
18、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可溶性物质和少量细小泥沙颗粒。海水晒盐是获取食盐的途径之一,某同学模拟海水晒盐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按照物质的组成分类,海水属于   ;
(2)滤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海水中的质量分数;
(3)粗盐还需进一步提纯,将下列操作合理排序   (填序号)。
①溶解 ②蒸发结晶 ③过滤
解析:(1)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可溶性物质和少量细小泥沙颗粒,则海水属于混合物;(2)海水蒸发过程中溶剂水的质量减小,而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滤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大于其在海水中的质量分数;(3)粗盐提纯时,应先将粗盐溶于水,再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最后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则下列操作合理排序①③②。
答案:(1)混合物 (2)大于 (3)①③②
19、生病“打吊瓶”时嘴里会感觉发苦,打完后会多尿。
(1)护士“打吊瓶”时,会先用胶皮管将手腕捆扎起来,再用针刺入手背血管,进行输液治疗。这些血管类型是 ;
(2)有些药物会随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到达口腔,刺激舌上的味觉感受器,从而产生苦觉。人体产生苦觉的部位是 ;
(3)“打吊瓶”后,大量的水分进入血管,影响肾单位中 (填图中的序号和名称)的重吸收能力,导致较多的尿液形成。
解析:(1) “打吊瓶”时,用针刺入手背静脉血管进行输液治疗。(2)有些药物会随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到达口腔,刺激舌上的味觉感受器,从而产生苦觉。人体产生苦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相应功能区;3)“打吊瓶”后,大量的水分进入血管,影响肾单位中③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导致较多的尿液形成。
答案:(1)静脉 (2)大脑 (3)③肾小管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20、小娟观察灯盏糕的制作过程,请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灯盏糕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有:面粉、油、食盐等,其中能分散于水中并形成乳浊液的是 ;
(2)炸灯盏糕时,面粉团在油中会变得蓬松,小君发现一开始沉底的灯盏糕浮上来了,灯盏糕上浮是
因为 增大导致浮力增大;
(3)卖灯书糕的小摊上还摆着红糖水,摊主只要取出少量红糖水品尝,就能知道整锅红糖水甜度是否合适,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的特点。
解析:(1)面粉、油和食盐中,食盐溶于水形成溶液,油难溶于水形成乳浊液,面粉难溶于水形成悬浊液;(2)面粉团在油中变蓬松,体积增大,故而排开油体积增大,所以浮力增大而上浮;(3)红糖水是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故取一点品尝一下就可以知道整锅的红糖水甜度是否合适。
答案:(1)面粉 (2)排开油的体积 (3)均一性稳定性
21、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款自带风力发电机的一体式路灯,其模型及纵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任意方向吹来的风经过灯罩的上、下表面时都会产生上升气流,带动风叶转动而发电。
(1)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原理是____(填字母);
A.电磁感应 B.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
(2)灯罩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   ;
(3)若路灯额定功率为100瓦,风力发电机产生1千瓦时的电能,能使该路灯正常工作   小时。
解析:(1)电磁感应是指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风力发电机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选A;(2) 灯罩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越小。风力发电机产生1千瓦时的电能,能使该路灯正常工作 。
答案:(1)A (2)小 (3)10
22、小科在使用自动烤串机进行烤串时,发现一般的食物都能在烤串机上实现顺时针翻转,而花菜则在图甲、乙、丙三者之间晃动,无法完成顺时针翻转,为研究该问题,小科建构如图丁的模型,OA长2cm。
(1)烤花菜时,由花菜,烤串杆以及烤串齿轮的整体可以看成是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2)若花菜的质量为20克,要让花菜能完成转过图丁所示位置,烧烤机给齿轮的力等效作用在B点,则在B点处至少提供 牛的力;
(3)若想让花菜完成顺时针翻转,请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解析:(1)阻力臂大于动臂为费力杠杆; (2)花菜的重力为:G=mg=20g×10N/kg=0.02kg×10N/kg=0.2N;设在 B点处至少提供的力为F,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G×OA=F×L;代入数据得:0.2N×2cm=F×lcm;解得:F=0.4N;(3)将烤串杆的位置O向花菜重心 A的位置靠近,则可让花菜完成顺时针翻转。
答案:(1)费力;(2) 0.4N;(3)将烤串杆的位置O向花菜重心A的位置靠近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
23、酶片属于助消化类药物,是蛋白酶和胰酶的复方制剂。其中酶含有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小金在吞服多酶片时,产生疑问:会影响胰酶的活性吗 为此小金用胰淀粉酶开展以下实验:
①将6支试管在 37℃水浴5分钟后如图甲将试管两两混合后,再将试管1、2、3 继续 37℃水浴5分钟。②将三组试管取出,分别滴入1滴碘液,摇匀,观察记录各试管颜色变化情况。
(1)诸将试管5内所添加的物质补充完成: ;
(2)若水浴前就将酶和淀粉放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并保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3)进一步的实验证明 pH会影响胰酶的活性。为了让多酶片正常发挥作用,在制作过程中,先用肠衣包裹胰酶,然后包上胃蛋白酶,最后再包上糖衣,如图乙。为使胃蛋白酶能在胃中起作用,而让胰酶在小肠中起作用。则“糖衣”的材料应符合 ;“肠衣”的材料应符合 。
解析:(1)为达到控制变量唯一的目的,表中应填:1mL蒸馏水+1mL 胰淀粉酶;(2)若水浴前就将酶和淀粉放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并保温,在预设温度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反应,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酶具有专一性,糖衣能在胃液中分解;肠衣在胃液中不分解,在肠液中才能分解。
答案:(1)1mL蒸馏水+1mL 胰淀粉酶;(2)若水浴前就将酶和淀粉放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并保温,在预设温度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反应,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糖衣能在胃液中分解;肠衣在胃液中不分解,在肠液中才能分解。
24、小金同学想要比较x型和Y型两款登山鞋的防滑能力。鞋子防滑能力是指鞋子在没有滑动前,阻止鞋子向任何方向移动的最大力,即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会随着鞋子对地面的压力和鞋子与地面接触的粗糙程度增大而增大。小金设计的方案如下:步骤①、采购每款的登山鞋各三双,且都是崭新的;步骤②、每款各选一只鞋子,进行如图实验:分别将两只鞋如图甲、乙叠加后,持续拉动鞋子底下的木板,待鞋子稳定静止,读出弹赞测力计示数,并进行对比;步骤③、每款都换一只鞋子,重复上述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装置,向右拉动鞋子下面的木板。在此过程中鞋子受到的摩擦力 (填:是或否)发生改变;并说明理由 。
(2)步骤②中小温将两只鞋按如图所示叠加目的是 ;
(3)设置步骤③的目的是 。
解析: (1)拉动鞋子过程中摩擦力不发生改变,此过程中压力和表面粗糙程度都没有改变,因此摩擦力不变;(2)两只鞋叠加则压力大小相同 (3)步骤③重复多次实验,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具科学性。
答案:(1)否,压力和表面粗糙程度都没有改变 (2)使压力大小相同 (3)重复实验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5、小明同学在完成“水的电解”实验时,在检验氢气时发现火焰颜色呈黄色,而非淡蓝色。小明查阅资料后得知是由于玻璃管尖嘴的钠元素导致的焰色反应。为进一步检验氢气,因此,小明对水电解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
(1)小明在玻璃管尖嘴处涂上肥皂水,打开a管,玻璃管尖嘴处产生气泡,如图1,将燃着的木伸入气泡,将出现 的现象,说明该气体是氧气;打开b管,玻璃管尖嘴处也产生气泡,将条伸入气泡,将会出现燃着的木条伸入气泡,气泡丙气体一边燃烧一边上升,如图2所法,则说明氢气具有 的性质;
(2)小明同学查阅资料还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为了进一步验证氢气的还原性,他做了如下实验:已知 A为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甲装置中的黑色粉末为 CuO、炭粉中的一种,甲、乙、丙装置中的固体或溶液依次出现红色、蓝色、浑浊,则气体A是 ,黑色粉末为 。
解析:(1)氧气可助燃性能使带烧更旺,而氢气具有可燃性,且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得多,故氢气在空气中上升;(2)加热条件下,氢气和一氧化碳都能使氧化铜发生还原,而氢气与氧化铜反应时生成铜(红色)和水,水能使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色;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它们与炭粉共热时不会有如此现象出现。所以综合考虑,A气体应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而黑色粉末为氧化铜。
答案:(1)木条燃烧更剧烈;可燃性且密度比空气小 (2)H2和CO的混合物;CuO
26、厚膜电阻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高温电子设备中的定值电阻,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小宁想测定某一型号的厚膜电阻的阻值大小,设计如下实验。连接如图甲所示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连接电路时,应将最后一根导线 a 连接滑动变阻器的______(填“ A ”或“ B ”)接线柱,连接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是 ;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厚膜电阻的阻值是______欧(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查阅资料发现:该厚膜电阻材料为导电金属陶瓷,滑动变阻器金属丝材料为镍铬合金丝,两种材
料电阻 随温度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小宁发现电压表示数减小,请解释其原因 。
解析:(1)根据实验表格数据可知,电压表示数增大时电流也增大,说明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变阻器电阻变小,即a导线应该连接在B接线柱上;且连接过程中没有断开开头;(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厚膜电阻的阻值约为R=(4.8V/0.1A+9.8V/0.2A+12V/0.25A)/3≈48.3Ω;(3) 根据乙图像,滑片位置不变,闭合开头一段时间后电压表示数变小说明整个电路中电流变小,而厚膜电阻耐高温,所以一定是滑阻器的电阻变大,而导电金属和陶瓷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合金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答案:(1)B; 开关没有断开 (2)48.3 (3)镍铬合金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7、日前,某知名品牌钙片钙含量不足的新闻引发热议。为研究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林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小林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装置未画出)。
【实验步骤】①按图连接好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在 U 形管 B中放入若干钙片样品,样品总质量 m0,通过 A 往装置中通入氮气;③一段时间后,测得 C装置质量为 m1;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稀盐酸,至B装置不再产生气泡;⑤再次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测得C装置质量 m2。
【实验分析】
(1)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步骤⑤中再次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3)该实验装置的设计存在明显缺陷,请指出问题并完善 。(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
(4)若上述数据是在装置完善后称得,则该钙片中碳酸钙含量为 (结果用含 mo、m1、m2的式子表示)。
解析:(1)B中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2)结束时再通过氮气,可将B中产生的CO2全部排入C中,使之与氢氧化钠充分反应;(3)B中出来的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在BC之间插入一个装有浓硫酸的干燥装置;(4)根据实验数据,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2-m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碳酸钙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设碳酸钙质量为x,有100/x=44/( m2-m1),得x=25(m2-m1)/11 ,则碳酸钙的含量:[25(m2-m1)/11]/m0×100%=25(m2-m1)/11m0。
答案:(1) CaCO3+2HCl=CaCl2+H2O+CO2↑ (2) 将B中产生的CO2全部排入C (3) B中出来的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在BC之间插入一个装有浓硫酸的干燥装置 (4) 25(m2-m1)/11m0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
28、(8分)茶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茶氨酸、咖啡碱和蛋白质等物质,具有软化血管、消炎、抗菌、抗病毒、防龋齿、提神醒脑等功效。茶叶的叶肉细胞内含有多酚氧化酶,它会使茶多酚(化学式为C22H18O11)发生氧化,从而使茶叶变红。
(1) C22H18O11属于 (选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 C22H18O11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茶水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须消化成 才能被小肠吸收;
(4)绿茶因其干茶呈绿色而得名,杀青是加工绿茶的首道工序,是指利用烘、蒸、炒等方式对新鲜茶叶进行高温处理,防止茶多酚被氧化,从而保持绿色。其中的科学道理是 。
解析:(1)C22H18O11含碳的化合物是有机物;(2)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22:16×11=3:2;(3)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产物为氨基酸;(4)茶叶的叶肉细胞内含有多酚氧化酸,它会使茶多酚发生氧化,从而使茶叶变红。高温是为了使茶多酚氧化酶失去活性,从而使茶叶保持绿色。
答案:(1)有机化合物 (2)3:2 (3)氨基酸 (4)高温会使茶多酚氧化酶失去活性
29、(6分)每年的三至四月中旬,某湿地公园都会出现“湿地精灵”——萤火虫(如图甲)的身影。每当夜幕降临时,流萤飞舞、满地繁星,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1)整个湿地公园里所有的萤火虫可以看作是一个 ;
(2)小平为公园内的鲤鱼、白鹭、萤火虫、蚯蚓四种生物编制了一个检索表,如图乙所示。其中萤火虫是 (填“P”、“Q”、“R”或“S”);
(3)有人认为该湿地公园中的野生植物太杂,应有计划地清除。你认为此举对提高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有利,并说明原因: 。
解析:(1)所有的萤火虫就是一个种群;(2)根据乙的二歧分类法,P应该是白鹭、R为蚯蚓、S为萤火虫;(3)清除杂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动调节不利,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平衡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越强。
答案:(1)种群 (2)S (3)不利,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平衡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越强。
30、(7分)某学校以“植物中的水”为主题开展相关的大单元学习。某小组同学利用头脑风暴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植物中的水”思维导图,然后分成若千子主题开展学习活动。
(1)小洲同学针对图甲的内容画出叶片上的物质流动图(图乙),其中代表水分路径的是 (填序号);
(2)植物的根尖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要求根毛区细胞液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浓度土壤溶液浓度;
(3)如图是某项目小组利用橡皮泥制作的气孔生理活动模型(如图丙)。请结合下表的评价指标给出作品的等级,并提出改进办法: 。
解析:(1)水分由根吸收,通过导管自下向上运输到叶,由叶的气孔中蒸腾出去,图乙中运输路径为③→①;(2)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与周围水溶液浓度,当周围水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才吸水,所以要求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3)橡皮泥缺少弹性,故使用气球来替代更好些。
答案:(1)③ ① (2)大于 (3)用气球代替橡皮泥来制作气孔
31、(6分)世界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但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相对稳定,所以稳定与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跨学科概念。
(1)地表形态是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地形高低起伏,而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但地形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基本稳定。四明山脉主要由地球 作用形成:
(2)生物体为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需要对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生理或行为改变来保持内部环境的稳定。当人体在剧烈运动后,身体产生较多热量,此时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措施有 (写一条即可);
(3)自然界的事物都是变化的,在变化中常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但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图甲是运动员撑杆跳高过程的示意图,请你在图乙中补画运动员机械能变化的大致图像。(整个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人和撑杆之间的摩擦产生的能量损耗)。
解析:(1)山脉的形成与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作用有关,(2)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维持体温的方法较多,剧烈运动后,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出汗、血管舒张以散失热量维持体温平衡,也可通过人为方式,如脱衣等来调节辅助体温。(4)撑杆跳高过程中,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及摩擦等因素,则运动员的机械能0-t1时间段内增加,t1-t2时间段内运动员的机械能一部分转化为撑杆的机械能,总机械能下降,t2-t3时间段内,撑杆的一部分机械能又转化为运动员的机械能,故其机械能又增加,在t3-t4时间段内,机械守恒,故绘图如下,。
答案:(1)内力 (2)出汗或脱衣服或血管舒张(合理均可)(3)见解析
32、(8分)小应查阅资料,找到了家中虹吸式马桶的剖面图和相关参数。
(1)图甲中的存水弯管实际是一个 ,能够有效防虫防臭;
(2)已知小应家比地面配水房高 30m,请根据图乙信息判断,若要该马桶能正常工作,则配水房提供的水压应该不低于 个标准大气压。(已知1个标准大气压1.0×103Pa最多支撑 10m 高水柱);
(3)为提高冬季上厕所的舒适度,小应决定更换一个智能电热马桶盖,其电路如图丙所示,R1和R2是两根固定阻值的电热丝,开关S2可接a或b,通过开关S1和S2的不同接法组合,可实现“高、中、低”三档调节加热功能(如下表)。
已知马桶盖的额定电压为220V,马桶圈材料的比热容为c=0.44×103J/kg ℃质量为300g。
①P3功率;
②处于高温档时,马桶圈升温10℃所需要的时间(不计热量损失)
解析:(1)上端开口下端相连为连通器;(2)高30m水产生的水压:p=ρgh=1.0×103kg/m3×10N/kg×30m
=3×105Pa;而该马桶使用的最低水压应不低于2×105Pa;故马桶能正常工作时需要至少5×105Pa的水压,即5个标准大气压。(3)①R1=U2/P2=(220V)2/44W=1100Ω,R1+R2=U2/P1=(220V)2/22W=2200Ω
R2=2200Ω-1100Ω=1100Ω=R1,R并=1/2R1=1/2×1100Ω=550Ω;P3=U2/R并=(220V)2/550Ω=88W;
②Q=Cm△t=0.44×103J/(kg·℃)×0.3kg×10℃=1.32×103J;t=W/P=Q/P=1.32×103J/88W=15s。
答案:(1) 连通器 (2) 5 (3) ①88W ②15s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