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也可以说是求这个小数的整数倍是多少。2、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用连加来计算;也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还可以借助直观示意图来计算。3、计算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乘整数时,可以先将小数转化为以“角”或“分”为单位的整数,再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再将“角”或“分”转化为“元”。1、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①把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②把一个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1、积随乘数变化的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那么积就扩大到原来的(m×n)倍;反之,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另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那么积就缩小到原来的。2、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利用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出积的小数位数和积中小数点的位置。1、不进位的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出积,然后数出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在前面用“0”补足。2、不连续进位的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出积,然后数出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在前面用“0”补足。积中小数的末尾有0时,竖式中可以画掉。3、连续进位的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出积,然后数出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在前面用“0”补足。积中小数的末尾有0时,竖式中可以画掉。1、小数乘小数:一位小数乘两位小数的积是三位小数。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小数点,再去掉末尾的“0”。计算时,可以列竖式计算,也可以结合图形进行计算。2、小数乘整数:计算小数乘整百数时,先按照整数乘整百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不同的是计算时要根据乘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并将积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去掉。3、小数乘法中积与乘数的关系:①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②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③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与原来的数相等。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关系: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都是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加法和减法,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运算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运用这些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易错知识点01:小数点的位置在小数乘法中,学生经常容易在结果中小数点的位置出错。特别是在涉及多个小数相乘时,需要正确确定小数点后有几位,这往往需要看所有因数中小数位数之和。例如,0.2(1位小数)乘以0.03(2位小数),结果应该有3位小数,即0.006。易错知识点02:整数与小数的乘法混淆有时学生会把整数与小数的乘法混淆,忘记在结果中添加小数点。例如,将3乘以0.2错误地计算为6,而不是0.6。易错知识点03:与整数乘法的区别学生可能会混淆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规则。虽然基本步骤相似,但小数乘法需要特别注意小数点的位置,以及可能需要的补零操作。易错知识点04:乘法运算顺序在涉及连乘、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中,学生可能会忘记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或者在有括号的情况下,先算括号里的数。易错知识点05:乘法分配律的误用乘法分配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但学生可能会在应用时出错。例如,将(a+b)×c错误地展开为a×c+b,而不是a×c+b×c。易错知识点06:四舍五入求近似数在求积的近似数时,学生可能会忘记使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或者四舍五入时出错。例如,在保留两位小数时,可能会错误地忽略第三位小数的大小,而直接截断。易错知识点07:对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学生可能没有完全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或者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可能会导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出现偏差。【考点精讲一】(22-23四年级下·广西贺州·期中)想一想,用“25×2.4”能解决下列哪些数学问题?( )A.小唯买一支水性笔2.4元,一本故事书25元,她一共花了多少钱?B.长方形花圃长25米,宽2.4米,这个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C.奔跑最快的蜥蜴速度可达25千米/时,猫科动物猞猁的速度是蜥蜴的2.4倍。猞猁的速度是多少?D.一个笔盒25元,比一本笔记本贵2.4元,一本笔记本卖多少钱?【答案】C【分析】A.求她一共花了多少钱,就是求2.4元与25元的和;据此解答;B.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C.猞猁的速度=蜥蜴的速度×2.4,据此解答;D.用一个笔盒的价格减去2.4,即可求得一本笔记本卖多少钱。【详解】A.列式为:2.4+25=27.4(元),她一共花了27.4元,不能用“25×2.4”解决问题;B.列式为:(25+2.4)×2=27.4×2=54.8(米),这个花圃的周长是54.8米,不能用“25×2.4”解决问题;C.列式为:25×2.4=60(千米/时),猞猁的速度是60千米/时,能用“25×2.4”解决问题;D.列式为:25-2.4=22.6(元),一本笔记本卖22.6元,不能用“25×2.4”解决问题。故答案为:C【考点精讲二】(23-24四年级下·广东揭阳·期中)某商场每支铅笔卖0.55元,小红买7支应付( )元。A.1.25 B.3.85 C.4.85【答案】B【分析】总价=单价×数量,每支铅笔的价钱乘小红买的支数即可解答。【详解】0.55×7=3.85(元)某商场每支铅笔卖0.55元,小红买7支应付3.85元。故答案为:B【考点精讲三】(23-24四年级下·安徽亳州·期中)一个三位小数,去掉小数点后,得到的数是原数的( )。A.10倍 B.100倍 C.1000倍 D.10000倍【答案】C【分析】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10000倍。据此解答。【详解】一个三位小数,如1.234。去掉小数点后,变为1234,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故答案为:C【考点精讲四】(23-24四年级下·甘肃定西·期中)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又向左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是0.32,这个小数原来是( )。A.0.32 B.0.032 C.3.2【答案】C【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就是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又向左移动三位就缩小到原来的,也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得到0.32,原来这个小数是3.2,据此解答即可。【详解】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又向左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是0.32,这个小数原来是3.2。故答案为:C【考点精讲五】(23-24四年级下·福建泉州·期中)安平桥是中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桥长2.3千米,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美誉。这里的“2.3”这个数中的“3”表示( )。A.3千米 B.300米 C.30米 D.3米【答案】B【分析】在小数数位顺序表中,小数部分的各位称小数位,从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起分别称为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哪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表示有几个相应的计数单位。1千米=1000米,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详解】在2.3千米中,3在十分位上,表示3个0.1千米,即3表示0.3千米;0.3×1000=300,0.3千米=300米,“3”也表示300米;故答案为:B【考点精讲六】(22-23四年级下·广东揭阳·期中)0.56×0.8×0.24×100的积是( )位小数。A.两 B.三 C.四【答案】B【详解】0.56×0.8×0.24,积有五位小数,乘100,去掉两位小数,则积有三位小数。【解答】根据分析:0.56×0.2×0.24×100的积是三位小数。故答案为:B【考点精讲七】(23-24四年级下·陕西咸阳·期中)4.65×3.1,去掉两个乘数的小数点,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A.10倍 B.100倍 C.1000倍 D.10000【答案】C【分析】去掉两个乘数的小数点,4.65扩大到原来的100倍,3.1扩大到原来的10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乘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乘数不变,那么积也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可知积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据此解答。【详解】4.65×3.1=14.415465×31=1441514.415×1000=14415去掉两个乘数的小数点,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故答案为:C【考点精讲八】(23-24四年级下·陕西西安·期中)已知A、B是两个大于0的数,且A×0.67=0.76×B,那么A与B的大小关系是( )。A.A>B B.A<B C.无法判断【答案】A【分析】因为A、B未知,所以可以先判断另外两个乘数的大小,若积相等,一个乘数越大,另一个乘数越小,据此即可解答。【详解】因为0.67<0.76所以A>B故答案为:A【考点精讲九】(23-24四年级下·福建泉州·期中)下面结果小于4.58的有( )。A.4.58×1.8 B.4.58×1.09 C.2.28×1.9 D.0.46×12【答案】C【分析】一个数乘上一个大于1的数,积比原数大;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出结果,再看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尾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据此解答。【详解】A.1.8>1,所以4.58×1.8>4.58;B.1.09>1,所以4.58×1.09>4.58;C.2.28×1.9=4.332。4.332和4.58比较大小,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3<5,所以4.332<4.58;D.0.46×12=5.52。5.52和4.58比较大小,整数部分5>4,所以5.52>4.58。故答案为:C一、选择题1.(22-23四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一个小数,先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后是8.05,这个数是( )。A.0.805 B.8.05 C.80.5 D.805【答案】C【分析】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一个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据此解答。【详解】一个小数,先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相当于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8.05;则原来的数就是把8.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即为80.5。则一个小数,先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后是8.05,这个数是80.5。故答案为:C2.(23-24四年级下·辽宁营口·期中)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另一个乘数不变,积( )。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B.缩小到原来的 C.不变【答案】B【分析】一个乘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乘数不变,积要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据此即可解答。【详解】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也就是把这个乘数乘,另一个乘数不变,所以积也要乘,即缩小到原来的。故答案为:B3.(23-24四年级下·广东深圳·期中)把4.65改写成465后,和原数比较,( )。A.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B.缩小到原数的C.扩大到原数的2倍 D.缩小到原数的【答案】A【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数的、、……,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把4.65改写成465,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和原数比较,相当于扩大到原数的100倍。故答案为:A4.(23-24四年级下·陕西咸阳·期中)算式8.94×5.02的积最接近( )。A.48 B.45 C.40 D.54【答案】B【分析】估算小数乘小数时,可直接把它们估成与其接近的整数,然后直接口算即可。估算8.94×5.02时,把8.94估成9,把5.02估成5,然后直接口算。【详解】8.94×5.02≈9×5=45,乘积最接近45。故答案为:B5.(23-24四年级下·陕西渭南·期末)艾尚生活超市举行店庆促销活动,推出使用微信支付:随机减免的优惠结算方式。张阿姨到超市购买了一个5千克的西瓜,每千克2.6元。她选择用微信支付,随机减免后实际支付了10.8元,她使用微信支付减免了( )。A.1.2元 B.1.8元 C.2.2元【答案】C【分析】已知张阿姨到超市购买了一个5千克的西瓜,每千克2.6元,根据总价=单价×数量,代入数据即可求出张阿姨应该付的钱数;再减去她实际支付的钱数,即可求出她使用微信支付减免了多少钱。据此解答。【详解】2.6×5=13(元)13-10.8=2.2(元)即她使用微信支付减免了2.2元。故答案为:C6.(23-24四年级下·陕西汉中·期末)甲×0.89=乙×1.12=丙×0.95(甲乙丙不为0),那么最大是( )。A.甲 B.乙 C.丙 D.不确定【答案】A【分析】乘法算式中,积不变时,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则越小。则比较0.89、1.12和0.95的大小,即可判断甲、乙、丙三个数的大小。【详解】1.12>0.95>0.89,则甲>丙>乙。最大是甲。故答案为:A7.(23-24四年级下·广东清远·期末)今年端午节,四(1)班开展了以“粽香端午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包粽子活动。李老师买了2.5千克大米,每千克13.6元,一共用去34元。竖式中箭头所指部分计算的是( )。A.0.5千克大米的价格 B.2千克大米的价格C.20千克大米的价格 D.2.5千克大米的价格【答案】B【分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出结果,再看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尾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计算13.6×2.5时,2在个位上,先用2去乘136,得到272。两个乘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即13.6×2.5=34,据此解答即可。【详解】由分析可知,箭头所指的数是13.6与2的乘积,13.6×2=27.2。其中,13.6表示每千克大米13.6元,2表示2千克大米,所以箭头所指的数表示的是2千克大米的价钱。故答案为:B8.(22-23四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把3千克50克用千克做单位是( )千克。A.0.35 B.3.50 C.3.05 D.3.005【答案】C【分析】1千克=1000克,将50克的单位换成千克,也就是说将5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3位,即50克=0.05千克,再加上3千克,即可求出把3千克50克用千克做单位是多少千克。【详解】50克=0.05千克3千克50克=3+0.05=3.05千克所以把3千克50克用千克做单位是3.05千克。故答案为:C9.(22-23四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在下面四个算式中,乘积与其它算式不等的是( )。A.37×0.62 B.370×0.62 C.3.7×6.2 D.0.37×62【答案】B【分析】小数乘小数,先把乘数的末尾对齐,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确定小数点位置 再看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处理小数末尾的0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详解】根据分析可知:A.37×0.62=22.92B.370×0.62=229.2C.3.7×6.2=22.92D.0.37×62=22.92四个算式中,乘积与其它算式不等的是370×0.62。故答案为:B10.(22-23四年级下·广东深圳·期中)计算17.5+2.5×0.4的结果是( )。A.4 B.7.5 C.17.5 D.18.5【答案】D【分析】17.5+2.5×0.4,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详解】17.5+2.5×0.4=17.5+1=18.5计算17.5+2.5×0.4的结果是18.5。故答案为:D11.(23-24四年级下·广东深圳·期中)《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画宽2.48分米,长52.8分米。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2.48分米就是248厘米。B.52.8分米就是0.528米。C.这幅画的面积不会超过159平方分米。【答案】C【分析】A.根据长度单位的换算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把2.48乘10即可。B.根据长度单位的换算分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把52.8除以10即可。C.这幅画的面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公式进行计算,宽2.48分米约等于3分米,长52.8分米约等于53分米,这幅画大约的面积就用50乘3进行计算即可。【详解】A.2.48分米=24.8厘米,故2.48分米就是248厘米,表述错误。B.52.8分米=5.28米,故52.8分米就是0.528米,表述错误。C.2.48×52.8≈159(平方分米),因为长和宽都估大了,所以面积小于159平方分米,故这幅画的面积不会超过159平方分米,表述正确。故答案为:C12.(23-24四年级下·广东深圳·期中)在计算1.2×1.25时,淘气的方法是“1.2×1.25=1×1+0.2×0.25”,这样计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结果不一致。请结合下图分析,淘气出错是因为没有计算图中的( )。A.②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③【答案】B【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1.2×1.25;根据题图可知1.2×1.25相当于①+②+③+④的面积,而①面积的是1×1,②面积的是1×0.25,③面积的是0.2×1,④面积的是0.2×0.25,因此1.2×1.25=1×1+0.2×0.25+1×0.25+0.2×1;据此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详解】由分析可知,1.2×1.25=1×1+0.2×0.25+1×0.25+0.2×1,而淘气在计算1.2×1.25时,方法是“1.2×1.25=1×1+0.2×0.25”,少计算了1×0.25+0.2×1,也就是图中的②和③ ,即淘气出错是因为没有计算图中的②和③。故答案为:B13.(23-24四年级下·广东深圳·期中)香蕉每千克5.90元,妈妈买3.8千克,田田用竖式计算应付的钱(如下图)。根据竖式你能知道,其中买0.8千克香蕉的钱是( )。A.472元 B.177元 C.4.72元 D.1.77元【答案】C【分析】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最后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根据题中竖式可知,0.8千克香蕉对应着算式中下面的因数中的8,8乘单价,也就是第一个因数5.9,得数是472,然后根据因数中共有2为小数,结果为4.72;据此可解此题。【详解】由分可知,根据竖式你能知道,其中买0.8千克香蕉的钱是4.72元。故答案为:C14.(23-24四年级下·黑龙江大庆·期中)0.1的末尾添上两个“0”,这个数( )。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B.缩小到原来的 C.大小不变【答案】C【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进行解答即可。【详解】0.1的末尾添上两个“0”是0.100,这个数大小不变。故答案为:C15.(23-24四年级下·辽宁沈阳·期中)6.8×<6.8,的数一定( )。A.比1大 B.等于1 C.比1小【答案】C【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比1大的数大于它本身,乘比1小的数小于它本身,乘1等于它本身。【详解】6.8×<6.8,的数一定比1小。故答案为:C16.(23-24四年级下·辽宁沈阳·期中)0.8×0.39×1.25=0.8×1.25×0.39,应用了(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答案】C【分析】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减,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c×b=a×(c×b)。乘法交换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c=c×a。依此选择。【详解】0.8×0.39×1.25=0.8×1.25×0.39,是交换了1.25与0.39的位置进行简算的,因此应用了乘法交换律。故答案为:C17.(23-24四年级下·辽宁沈阳·期中)把5.36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三位,再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 )。A.扩大到原来的10倍 B.缩小到原来的 C.缩小到原来的【答案】B【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反之也成立。据此解答。【详解】把5.36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三位,再向右移动两位,相当于把5.3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即这个数缩小到原来的。故答案为:B18.(23-24四年级下·广东惠州·期中)与6.4×1.01相等的算式是( )。A.(1+0.01)×6.4 B.(100+1)×6.4 C.6.4×10+6.4×0.1【答案】A【分析】6.4×1.01,把1.01看作1+0.01,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再找出与原式相等的算式。【详解】6.4×1.01=(1+0.01)×6.4=1×6.4+0.01×6.4=6.4+0.064=6.464与6.4×1.01相等的算式是(1+0.01)×6.4。故答案为:A19.(23-24四年级下·广东惠州·期中)比0.72的5倍少0.7的数是( )。A.2.9 B.4.3 C.3.096【答案】A【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用0.72乘5,求出0.72的5倍,再减去0.7。【详解】0.72×5-0.7=3.6-0.7=2.9比0.72的5倍少0.7的数是2.9。故答案为:A20.(23-24四年级下·山西运城·期中)不计算的情况下判断下列算式,( )是正确的。A.2.7×8.9=2.403 B.7.8×3.9=30.42C.12.2×4.1=40.02 D.12.5×3.2=40.1【答案】B【分析】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写结果的时候,小数末尾的0可以省略。结合小数乘法算理进行判断。再进一步将乘数中的小数估成整数进行判断,保留整数,就是用十分位上的数与5作比较,大于等于5则向个位进一,否则舍弃,据此解答。【详解】A.2.7×8.9=2.403,前面的因数相乘中一共有两位小数,故结果应该也是两位小数,但结果是三位小数,计算错误;B.7.8×3.9=30.42,前面的因数相乘中一共有两位小数,故结果应该也是两位小数,结果是两位小数,再进一步判断,7.8估成8,3.9估成4,7.8×3.9≈8×4=32,与30.42比较接近,暂且放一边,继续判断后面的选项;C.12.2×4.1=40.02,前面的因数相乘中一共有两位小数,故结果应该也是两位小数,结果是两位小数,再进一步判断,12.2估成12,4.1估成4,12.2×4.1≈12×4=48,远大于40.02,故计算错误;D.12.5×3.2=40.1,前面的因数相乘中一共有两位小数,故结果应该也是两位小数,但进一步细分发现,把3.2拆成8×0.4,则12.5×3.2=12.5×8×0.4,据此观察判断就很明显结果应该是不带小数部分的,故计算错误。综上,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1.(23-24四年级下·山西运城·期中)两个数的积是0.58,如果这两个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是( )。A.5.8 B.58 C.0.58【答案】B【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两个因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积要连续乘2个10,据此即可解答。【详解】0.58×10×10=5.8×10=58两个数的积是0.58,如果这两个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是58。故答案为:B22.(23-24四年级下·福建泉州·期中)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再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24,原来这个数是( )。A.0.024 B.0.24 C.2.4 D.240【答案】D【分析】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24除以10再乘100,即可得到原来的数。【详解】24÷10×100=2.4×100=240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再扩大10倍,得到24,原来这个数是240。故答案为:D23.(23-24四年级下·福建泉州·期中)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得到32.75,原来这个小数是( )。A.0.3275 B.3.275 C.32.75 D.327.5【答案】B【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相当于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即扩大到了原来的10倍,后是32.75,求原数,只要把32.7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即可。【详解】结合分析可知,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得到32.75,原来这个小数是3.275。故答案为:B24.(23-24四年级下·广东深圳·期中)下列算式的积与0.48×0.86的积相等的是( )。A.4.8×8.6 B.4.8×0.086C.0.048×0.086 D.0.048×86【答案】B【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和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如果一个因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的小数点也向左移动一位,如果一个因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一位,据此分析每个选项,选出积相等的即可。【详解】A.4.8和0.48相比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8.6和0.86相比,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则积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不符合题意;B.4.8和0.48相比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0.086和0.86相比,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则积不变,符合题意;C.0.048和0.48相比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0.086和0.86相比,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则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不符合题意;D.0.048和0.48相比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86和0.86相比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则积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不符合题意。与5.48×0.86的积相等的是4.8×0.086。故答案为:B25.(23-24四年级下·广东深圳·期中)下列各式中,得数大于1的是( )。A.0.99×1 B.0.99×0.9 C.0.9×2 D.0.8×0.9【答案】C【分析】根据小数与整数的乘法和小数与小数的乘法,分别计算出每个选项的结果,再根据小数的比较,选出得数大于1的即可。【详解】A.0.99×1=0.99,0.99<1,不符合题意;B.0.99×0.9=0.891,0.891<1,0.99×0.9<1,不符合题意;C.0.9×2=1.8,1.8>1,符合题意;D.0.8×0.9=0.72,0.72<1,0.8×0.9<1,不符合题意。得数大于1的是0.9×2。故答案为:C26.(23-24四年级下·福建泉州·期中)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再扩大10倍,得到24,原来这个数是( )。A.0.024 B.0.24 C.2.4 D.240【答案】D【分析】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即缩小到原来的100倍,再扩大10倍,也就是这个数÷100×10=24,采用逆推的方法即可解答。【详解】24÷10×100=2.4×100=240原来这个数是240。故答案为:D27.(23-24四年级下·广东揭阳·期中)A×1.01=B×0.99(A、B都不为0),那么A和B相比( )。A.A>B B.A<B C.A=B【答案】B【分析】两个乘法算式的积相等,其中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越小,据此判断。【详解】A×1.01=B×0.99(A、B都不为0)1.01>0.99则A< B故答案为:B28.(23-24四年级下·广东揭阳·期中)下面的算式中,与0.845×1.8的结果相同的是( )。A. B. C.【答案】B【分析】根据题干可知,0.845×1.8和四个选项中的乘法算式,两个因数的数字都相同,只是小数位不同,根据“积的小数位数等于所有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又因为两个因数的末尾数5与8相乘,末尾有0,一般要把小数部分末尾的0去掉;可知0.845×1.8的积有3位小数,分别得出原式和四个选项中的算式的积的小数位数,再比较,即可解答。【详解】A. 的积有1位小数,不符合; B. 的积有3位小数,符合; C. 的积有2位小数,不符合;故答案为:B29.(23-24四年级下·河北邯郸·期中)下面各式中,积最小的是( )。A.1.3×0.43 B.0.13×4.3 C.13×0.0043【答案】C【分析】根据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分别计算出每个乘法算式的积,然后再进行比较即可。【详解】A.1.3×0.43=0.559B.0.13×4.3=0.559C.13×0.0043=0.05590.559>0.0559因此积最小的是13×0.0043。故答案为:C30.(23-24四年级下·河北邯郸·期中)把1.2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 )。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B.缩小到原来的 C.扩大到原来的10倍【答案】B【分析】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将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也就是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除以10、100、1000……,反之也成立;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1.23÷100=0.0123,所以把1.2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故答案为:B31.(23-24四年级下·甘肃定西·期中)乐乐随爸爸妈妈去游玩,单程票价36.5元,儿童半价。乐乐一家三口往返交通费共需( )元。A.91.25 B.182.5 C.73【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乐乐随爸爸妈妈去游玩,单程票价36.5元,儿童半价。用36.5×2,求出乐乐爸爸妈妈单程票价的钱数,再用乐乐爸爸妈妈单程票价的钱数乘2,求出乐乐爸爸妈妈双程票价的钱数,因为儿童半价是单程的票价,乐乐双程的票价就是成人的单程票价,所以用乐乐爸爸妈妈双程票价的钱数加上1张单程票价的钱数,即可求出乐乐一家三口往返交通费共需多少元。【详解】36.5×2×2=73×2=146(元)146+36.5=182.5(元)乐乐随爸爸妈妈去游玩,单程票价36.5元,儿童半价。乐乐一家三口往返交通费共需182.5元。故答案为:B32.(23-24四年级下·甘肃定西·期中)下面各题与9.7×0.24的结果相同的是( )。A.97×2.4 B.0.97×0.24 C.0.97×2.4【答案】C【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判断,一个因数乘一个不为0的数,另一个因数除以这个数,其积不变。【详解】A.因数97=9.7×10,因数2.4=0.24×10,所以9.7×0.24与97×2.4的积不同;B.因数0.97=9.7÷10,因数0.24不变,所以9.7×0.24与0.97×0.24的积不同;C.因数0.97=9.7÷10,因数2.4=0.24×10,所以9.7×0.24与0.97×2.4的积相同。故答案为:C【点睛】33.(23-24四年级下·河南驻马店·期中)明明在计算2.3×(0+0.2)时,错误地写成了2.3×0+0.2,那么他计算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 )。A.多了0.26 B.少了0.26 C.多了0.46 D.少了0.46【答案】B【分析】根据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明明在计算2.3×(0+0.2)时,应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而明明错误地写成了2.3×0+0.2,变成了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据此分别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把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减,即可解答。【详解】根据题意可知:2.3×(0+0.2)=2.3×0.2=0.462.3×0+0.2=0+0.2=0.20.46-0.2=0.26明明在计算2.3×(0+0.2)时,错误地写成了2.3×0+0.2,那么他计算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少了0.26。故答案为:B34.(23-24四年级下·陕西西安·期中)一个数缩小到它的后,又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是59.8,这个数是( )。A.0.598 B.5.98 C.598【答案】B【分析】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10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四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据此解答。【详解】一个数缩小到它的,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又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是59.8。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59.8。要得到这个数,只需要把59.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即可,即这个数是5.98。故答案为:B35.(23-24四年级下·陕西西安·期中)下列算式中,结果在5到6之间的算式有( )个。①5×0.99 ②56.9÷10 ③5.2□×1.02 ④6.□2×1.3A.1 B.2 C.3【答案】B【分析】(1)计算5×0.99的结果,看是否在5到6之间;(2)56.9÷10,是把56.9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即56.9÷10=5.69;(3)在□里填最小的数0和最大的数9,计算出结果再比较;(4)在□里填最小的数0,计算出结果再比较;【详解】①5×0.99=4.95,5×0.99<5②56.9÷10=5.69,5.69在5到6之间;③5.20×1.02=5.304,5.29×1.02=5.3958,6>5.2□×1.02>5④6.02×1.3=7.826,6.□2×1.3>6结果在5到6之间的算式有②③,一共2个。故答案为:B36.(23-24四年级下·陕西西安·期中)算式□.□7×□.7的积可能是( )。A.21.238 B.144.29 C.18.639【答案】C【分析】小数乘法计算法则,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位数不够,需要在前面补0占位;据此解答。【详解】□.□7是两位小数,□.7是一位小数,因此算式□.□7×□.7的积是三位小数,又因为7×7=49所以算式□.□7×□.7的积末尾的数是9,且是三位小数,只有18.639符合。故答案为:C37.(23-24四年级下·陕西西安·期中)淘气用计算器计算23.6×7.5时,错误的输成了22.6×7.5,他需要怎么做才能修正这个错误?( )A.加1 B.加7.5 C.加22.6【答案】B【分析】要修正淘气的错误,只需要算出22.6×7.5与23.6×7.5相差多少,然后加上这部分差值即可。计算23.6×7.5-22.6×7.5时,可利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详解】23.6×7.5-22.6×7.5=(23.6-22.6)×7.5=1×7.5=7.5应该加7.5才能修正这个错误。故答案为:B38.(23-24四年级下·陕西西安·期中)下面能正确计算8.7×0.99的算式是( )。A.8.7×1-0.01 B.9-0.3×0.99C.9×1-0.3×0.01 D.8.7×1-8.7×0.01【答案】D【分析】观察算式发现,0.99接近1,则把0.99看作(1-0.0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详解】8.7×0.99=8.7×(1-0.01)=8.7×1-8.7×0.01=8.7-0.087=8.613因此选项中能正确计算8.7×0.99的算式是8.7×1-8.7×0.01。故答案为:D39.(23-24四年级下·陕西渭南·期中)不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正确的是( )。A.51.2×2.4=1228.8 B.5.12×2.4=122.88C.51.2×0.24=12.288 D.0.512×2.4=12.288【答案】C【分析】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乘数的小数位数相加,比如两个乘数都是两位小数,那么积就是四位小数。【详解】A.51.2×2.4=1228.8,51.2与2.4合起来是两位小数,那么它们的积是两位小数,不符合;B.5.12×2.4=122.88,5.12与2.4合起来是三位小数,那么它们的积是三位小数,不符合;C.51.2×0.24=12.288,5.12与0.24合起来是三位小数,那么它们的积是三位小数,符合;D.0.512×2.4=12.288,0.512与2.4合起来是四位小数,那么它们的积是四位小数,不符合。即51.2×0.24=12.288计算结果正确。故答案为:C40.(23-24四年级下·陕西咸阳·期中)买1个文件夹比买6本笔记本还贵0.48元。每本笔记本1.75元,每个文件夹( )元。A.10.98 B.10.5 C.10.02 D.15.3【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买1个文件夹比买6本笔记本还贵0.48元,所以笔记本的单价乘6,再加0.48元,即等于1个文件夹的价钱,据此即可解答。【详解】1.75×6+0.48=10.5+0.48=10.98(元)每个文件夹10.98元。故答案为:A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也可以说是求这个小数的整数倍是多少。2、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用连加来计算;也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还可以借助直观示意图来计算。3、计算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乘整数时,可以先将小数转化为以“角”或“分”为单位的整数,再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再将“角”或“分”转化为“元”。1、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①把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②把一个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1、积随乘数变化的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那么积就扩大到原来的(m×n)倍;反之,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另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那么积就缩小到原来的。2、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利用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出积的小数位数和积中小数点的位置。1、不进位的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出积,然后数出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在前面用“0”补足。2、不连续进位的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出积,然后数出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在前面用“0”补足。积中小数的末尾有0时,竖式中可以画掉。3、连续进位的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出积,然后数出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在前面用“0”补足。积中小数的末尾有0时,竖式中可以画掉。1、小数乘小数:一位小数乘两位小数的积是三位小数。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小数点,再去掉末尾的“0”。计算时,可以列竖式计算,也可以结合图形进行计算。2、小数乘整数:计算小数乘整百数时,先按照整数乘整百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不同的是计算时要根据乘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并将积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去掉。3、小数乘法中积与乘数的关系:①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②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③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与原来的数相等。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关系: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都是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加法和减法,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运算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运用这些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易错知识点01:小数点的位置在小数乘法中,学生经常容易在结果中小数点的位置出错。特别是在涉及多个小数相乘时,需要正确确定小数点后有几位,这往往需要看所有因数中小数位数之和。例如,0.2(1位小数)乘以0.03(2位小数),结果应该有3位小数,即0.006。易错知识点02:整数与小数的乘法混淆有时学生会把整数与小数的乘法混淆,忘记在结果中添加小数点。例如,将3乘以0.2错误地计算为6,而不是0.6。易错知识点03:与整数乘法的区别学生可能会混淆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规则。虽然基本步骤相似,但小数乘法需要特别注意小数点的位置,以及可能需要的补零操作。易错知识点04:乘法运算顺序在涉及连乘、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中,学生可能会忘记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或者在有括号的情况下,先算括号里的数。易错知识点05:乘法分配律的误用乘法分配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但学生可能会在应用时出错。例如,将(a+b)×c错误地展开为a×c+b,而不是a×c+b×c。易错知识点06:四舍五入求近似数在求积的近似数时,学生可能会忘记使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或者四舍五入时出错。例如,在保留两位小数时,可能会错误地忽略第三位小数的大小,而直接截断。易错知识点07:对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学生可能没有完全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或者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可能会导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出现偏差。【考点精讲一】(22-23四年级下·广西贺州·期中)想一想,用“25×2.4”能解决下列哪些数学问题?( )A.小唯买一支水性笔2.4元,一本故事书25元,她一共花了多少钱?B.长方形花圃长25米,宽2.4米,这个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C.奔跑最快的蜥蜴速度可达25千米/时,猫科动物猞猁的速度是蜥蜴的2.4倍。猞猁的速度是多少?D.一个笔盒25元,比一本笔记本贵2.4元,一本笔记本卖多少钱?【答案】C【分析】A.求她一共花了多少钱,就是求2.4元与25元的和;据此解答;B.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C.猞猁的速度=蜥蜴的速度×2.4,据此解答;D.用一个笔盒的价格减去2.4,即可求得一本笔记本卖多少钱。【详解】A.列式为:2.4+25=27.4(元),她一共花了27.4元,不能用“25×2.4”解决问题;B.列式为:(25+2.4)×2=27.4×2=54.8(米),这个花圃的周长是54.8米,不能用“25×2.4”解决问题;C.列式为:25×2.4=60(千米/时),猞猁的速度是60千米/时,能用“25×2.4”解决问题;D.列式为:25-2.4=22.6(元),一本笔记本卖22.6元,不能用“25×2.4”解决问题。故答案为:C【考点精讲二】(23-24四年级下·广东揭阳·期中)某商场每支铅笔卖0.55元,小红买7支应付( )元。A.1.25 B.3.85 C.4.85【答案】B【分析】总价=单价×数量,每支铅笔的价钱乘小红买的支数即可解答。【详解】0.55×7=3.85(元)某商场每支铅笔卖0.55元,小红买7支应付3.85元。故答案为:B【考点精讲三】(23-24四年级下·安徽亳州·期中)一个三位小数,去掉小数点后,得到的数是原数的( )。A.10倍 B.100倍 C.1000倍 D.10000倍【答案】C【分析】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10000倍。据此解答。【详解】一个三位小数,如1.234。去掉小数点后,变为1234,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故答案为:C【考点精讲四】(23-24四年级下·甘肃定西·期中)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又向左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是0.32,这个小数原来是( )。A.0.32 B.0.032 C.3.2【答案】C【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就是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又向左移动三位就缩小到原来的,也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得到0.32,原来这个小数是3.2,据此解答即可。【详解】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又向左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是0.32,这个小数原来是3.2。故答案为:C【考点精讲五】(23-24四年级下·福建泉州·期中)安平桥是中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桥长2.3千米,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美誉。这里的“2.3”这个数中的“3”表示( )。A.3千米 B.300米 C.30米 D.3米【答案】B【分析】在小数数位顺序表中,小数部分的各位称小数位,从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起分别称为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哪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表示有几个相应的计数单位。1千米=1000米,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详解】在2.3千米中,3在十分位上,表示3个0.1千米,即3表示0.3千米;0.3×1000=300,0.3千米=300米,“3”也表示300米;故答案为:B【考点精讲六】(22-23四年级下·广东揭阳·期中)0.56×0.8×0.24×100的积是( )位小数。A.两 B.三 C.四【答案】B【详解】0.56×0.8×0.24,积有五位小数,乘100,去掉两位小数,则积有三位小数。【解答】根据分析:0.56×0.2×0.24×100的积是三位小数。故答案为:B【考点精讲七】(23-24四年级下·陕西咸阳·期中)4.65×3.1,去掉两个乘数的小数点,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A.10倍 B.100倍 C.1000倍 D.10000【答案】C【分析】去掉两个乘数的小数点,4.65扩大到原来的100倍,3.1扩大到原来的10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乘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乘数不变,那么积也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可知积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据此解答。【详解】4.65×3.1=14.415465×31=1441514.415×1000=14415去掉两个乘数的小数点,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故答案为:C【考点精讲八】(23-24四年级下·陕西西安·期中)已知A、B是两个大于0的数,且A×0.67=0.76×B,那么A与B的大小关系是( )。A.A>B B.A<B C.无法判断【答案】A【分析】因为A、B未知,所以可以先判断另外两个乘数的大小,若积相等,一个乘数越大,另一个乘数越小,据此即可解答。【详解】因为0.67<0.76所以A>B故答案为:A【考点精讲九】(23-24四年级下·福建泉州·期中)下面结果小于4.58的有( )。A.4.58×1.8 B.4.58×1.09 C.2.28×1.9 D.0.46×12【答案】C【分析】一个数乘上一个大于1的数,积比原数大;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出结果,再看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尾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据此解答。【详解】A.1.8>1,所以4.58×1.8>4.58;B.1.09>1,所以4.58×1.09>4.58;C.2.28×1.9=4.332。4.332和4.58比较大小,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3<5,所以4.332<4.58;D.0.46×12=5.52。5.52和4.58比较大小,整数部分5>4,所以5.52>4.58。故答案为:C一、选择题1.(22-23四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一个小数,先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后是8.05,这个数是( )。A.0.805 B.8.05 C.80.5 D.8052.(23-24四年级下·辽宁营口·期中)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另一个乘数不变,积( )。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B.缩小到原来的 C.不变3.(23-24四年级下·广东深圳·期中)把4.65改写成465后,和原数比较,( )。A.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B.缩小到原数的C.扩大到原数的2倍 D.缩小到原数的4.(23-24四年级下·陕西咸阳·期中)算式8.94×5.02的积最接近( )。A.48 B.45 C.40 D.545.(23-24四年级下·陕西渭南·期末)艾尚生活超市举行店庆促销活动,推出使用微信支付:随机减免的优惠结算方式。张阿姨到超市购买了一个5千克的西瓜,每千克2.6元。她选择用微信支付,随机减免后实际支付了10.8元,她使用微信支付减免了( )。A.1.2元 B.1.8元 C.2.2元6.(23-24四年级下·陕西汉中·期末)甲×0.89=乙×1.12=丙×0.95(甲乙丙不为0),那么最大是( )。A.甲 B.乙 C.丙 D.不确定7.(23-24四年级下·广东清远·期末)今年端午节,四(1)班开展了以“粽香端午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包粽子活动。李老师买了2.5千克大米,每千克13.6元,一共用去34元。竖式中箭头所指部分计算的是( )。A.0.5千克大米的价格 B.2千克大米的价格C.20千克大米的价格 D.2.5千克大米的价格8.(22-23四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把3千克50克用千克做单位是( )千克。A.0.35 B.3.50 C.3.05 D.3.0059.(22-23四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在下面四个算式中,乘积与其它算式不等的是( )。A.37×0.62 B.370×0.62 C.3.7×6.2 D.0.37×6210.(22-23四年级下·广东深圳·期中)计算17.5+2.5×0.4的结果是( )。A.4 B.7.5 C.17.5 D.18.511.(23-24四年级下·广东深圳·期中)《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画宽2.48分米,长52.8分米。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2.48分米就是248厘米。B.52.8分米就是0.528米。C.这幅画的面积不会超过159平方分米。12.(23-24四年级下·广东深圳·期中)在计算1.2×1.25时,淘气的方法是“1.2×1.25=1×1+0.2×0.25”,这样计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结果不一致。请结合下图分析,淘气出错是因为没有计算图中的( )。A.②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③13.(23-24四年级下·广东深圳·期中)香蕉每千克5.90元,妈妈买3.8千克,田田用竖式计算应付的钱(如下图)。根据竖式你能知道,其中买0.8千克香蕉的钱是( )。A.472元 B.177元 C.4.72元 D.1.77元14.(23-24四年级下·黑龙江大庆·期中)0.1的末尾添上两个“0”,这个数( )。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B.缩小到原来的 C.大小不变15.(23-24四年级下·辽宁沈阳·期中)6.8×<6.8,的数一定( )。A.比1大 B.等于1 C.比1小16.(23-24四年级下·辽宁沈阳·期中)0.8×0.39×1.25=0.8×1.25×0.39,应用了(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17.(23-24四年级下·辽宁沈阳·期中)把5.36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三位,再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 )。A.扩大到原来的10倍 B.缩小到原来的 C.缩小到原来的18.(23-24四年级下·广东惠州·期中)与6.4×1.01相等的算式是( )。A.(1+0.01)×6.4 B.(100+1)×6.4 C.6.4×10+6.4×0.119.(23-24四年级下·广东惠州·期中)比0.72的5倍少0.7的数是( )。A.2.9 B.4.3 C.3.09620.(23-24四年级下·山西运城·期中)不计算的情况下判断下列算式,( )是正确的。A.2.7×8.9=2.403 B.7.8×3.9=30.42C.12.2×4.1=40.02 D.12.5×3.2=40.121.(23-24四年级下·山西运城·期中)两个数的积是0.58,如果这两个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是( )。A.5.8 B.58 C.0.5822.(23-24四年级下·福建泉州·期中)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再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24,原来这个数是( )。A.0.024 B.0.24 C.2.4 D.24023.(23-24四年级下·福建泉州·期中)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得到32.75,原来这个小数是( )。A.0.3275 B.3.275 C.32.75 D.327.524.(23-24四年级下·广东深圳·期中)下列算式的积与0.48×0.86的积相等的是( )。A.4.8×8.6 B.4.8×0.086C.0.048×0.086 D.0.048×8625.(23-24四年级下·广东深圳·期中)下列各式中,得数大于1的是( )。A.0.99×1 B.0.99×0.9 C.0.9×2 D.0.8×0.926.(23-24四年级下·福建泉州·期中)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再扩大10倍,得到24,原来这个数是( )。A.0.024 B.0.24 C.2.4 D.24027.(23-24四年级下·广东揭阳·期中)A×1.01=B×0.99(A、B都不为0),那么A和B相比( )。A.A>B B.A<B C.A=B28.(23-24四年级下·广东揭阳·期中)下面的算式中,与0.845×1.8的结果相同的是( )。A. B. C.29.(23-24四年级下·河北邯郸·期中)下面各式中,积最小的是( )。A.1.3×0.43 B.0.13×4.3 C.13×0.004330.(23-24四年级下·河北邯郸·期中)把1.2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 )。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B.缩小到原来的 C.扩大到原来的10倍31.(23-24四年级下·甘肃定西·期中)乐乐随爸爸妈妈去游玩,单程票价36.5元,儿童半价。乐乐一家三口往返交通费共需( )元。A.91.25 B.182.5 C.7332.(23-24四年级下·甘肃定西·期中)下面各题与9.7×0.24的结果相同的是( )。A.97×2.4 B.0.97×0.24 C.0.97×2.433.(23-24四年级下·河南驻马店·期中)明明在计算2.3×(0+0.2)时,错误地写成了2.3×0+0.2,那么他计算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 )。A.多了0.26 B.少了0.26 C.多了0.46 D.少了0.4634.(23-24四年级下·陕西西安·期中)一个数缩小到它的后,又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是59.8,这个数是( )。A.0.598 B.5.98 C.59835.(23-24四年级下·陕西西安·期中)下列算式中,结果在5到6之间的算式有( )个。①5×0.99 ②56.9÷10 ③5.2□×1.02 ④6.□2×1.3A.1 B.2 C.336.(23-24四年级下·陕西西安·期中)算式□.□7×□.7的积可能是( )。A.21.238 B.144.29 C.18.63937.(23-24四年级下·陕西西安·期中)淘气用计算器计算23.6×7.5时,错误的输成了22.6×7.5,他需要怎么做才能修正这个错误?( )A.加1 B.加7.5 C.加22.638.(23-24四年级下·陕西西安·期中)下面能正确计算8.7×0.99的算式是( )。A.8.7×1-0.01 B.9-0.3×0.99C.9×1-0.3×0.01 D.8.7×1-8.7×0.0139.(23-24四年级下·陕西渭南·期中)不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正确的是( )。A.51.2×2.4=1228.8 B.5.12×2.4=122.88C.51.2×0.24=12.288 D.0.512×2.4=12.28840.(23-24四年级下·陕西咸阳·期中)买1个文件夹比买6本笔记本还贵0.48元。每本笔记本1.75元,每个文件夹( )元。A.10.98 B.10.5 C.10.02 D.15.3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选择题九大考点)单元复习讲义(学生版).docx 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选择题九大考点)单元复习讲义(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