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选择题六大题型)单元复习讲义(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选择题六大题型)单元复习讲义(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依次去乘三位数,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字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1.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1)单价:单个商品的价格叫作单价,单价可以用复合单位表示,如“元/支”,“元/本”。
(2)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单价=总价÷数量。
2.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1)速度: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可以用复合单位表示,如“千米/时”“米/分”等。
(2)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1.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第一步:把乘数末尾0前面的部分末位对齐相乘。
第二步: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易错知识点01:数位对齐问题
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学生容易忘记将相同数位对齐,导致计算错误。例如,在计算123×45时,学生可能会忘记将123的个位3与45的个位5对齐 ,十位2与45的十位4对齐,以及百位1与45的百位(隐含的0)对齐。
易错知识点02:进位处理不当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忘记进位或者进位处理不当。例如,在计算251×27时,如果个位相乘的积大于10,学生需要将进位加到十位的计算中,否则就会得到错误的结果。
易错知识点03: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当乘数中间有0时,学生容易漏乘这个0或者忘记在相应的位置上写上0。例如,在计算302×25时,学生可能会忘记将302的十位上的0与25相乘,或者忘记在积的相应位置上写上0。
易错知识点0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在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学生容易在计算完其他位数的乘积后忘记在末尾添加相应数量的0。例如,在计算240×50时,学生可能会在计算出24×5=120后忘记在末尾添加两个0,得到错误的结果120而不是12000。
易错知识点05: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在涉及速度、时间和距离的问题中,学生可能会混淆速度的单位(如“每”的含义),导致计算错误。例如,如果速度是120千米/小时,时间是2小时,学生需要正确理解“每”的含义,并正确计算出总距离是240千米。
易错点06:计算顺序和优先级
在涉及多个运算步骤的问题中,学生可能会忘记运算的优先级(先乘除后加减),或者混淆计算顺序,导致最终结果错误。
【考点精讲一】(23-24四年级下·江苏盐城·期中)李老师去商场买足球,要知道付款多少,应该用关系式( )。
A.数量=总价÷单价 B.总价=单价×数量
C.单价=总价÷数量 D.路程=速度×时间
【答案】B
【分析】要知道付款多少,已知足球的单价和买足球的数量,用数量乘单价即为总价,应用关系式(总价=单价×数量),据此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得:
A.数量=总价÷单价,是已知付款多少和足球的单价,求买足球的数量,不符合题意;
B.总价=单价×数量,是已知足球的单价和买足球的数量,求付款多少,符合题意;
C.单价=总价÷数量,是已知付款多少和足球的数量,求买足球的单价,不符合题意;
D.路程=速度×时间,是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考点精讲二】(23-24四年级下·江苏盐城·期中)一道乘法算式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数是乙数的2倍 B.乙数是甲数的2倍
C.乙数是甲数的5倍 D.乙数是甲数的10倍
【答案】C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由此可知,一个因数×4=甲数,一个因数×20=乙数,据此可解此题。
【详解】根据分析:
A.甲数是乙数的2倍,不正确,因为甲数比乙数小不可能是乙数的2倍;
B.乙数是甲数的2倍,不正确,20÷4=5,乙数是甲数的5倍;
C.乙数是甲数的5倍,正确;
D.乙数是甲数的10倍,不正确,20÷4=5,乙数是甲数的5倍。
故答案为:C
【考点精讲三】(23-24四年级下·江苏盐城·期中)要使321×□的积在6000~7000之间,□里应该填( )。
A.10 B.20 C.30 D.40
【答案】B
【分析】分别将各个选项中的数代入算式中,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积,再看哪个积在6000~7000之间。
【详解】A.321×10=3210
B.321×20=6420
C.321×30=9630
D.321×40=12840
321×20的积在6000~7000之间,□里应该填20。
故答案为:B
【考点精讲四】(22-23四年级下·江苏泰州·期中)406×35,如果乘数406减少6,积就减少( )。
A.6 B.35 C.210 D.2400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乘数406减少6,积就减少6个35,根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6×35=210
406×35,如果乘数406减少6,积就减少210。
故答案为:C
【考点精讲五】(23-24四年级下·安徽阜阳·期中)军军走路的速度是4千米/时,小明走路的速度是55米/分,两人的速度相比,( )。
A.军军快 B.小明快 C.一样快
【答案】A
【分析】55米/分表示小明1分钟能走55米,4千米/时表示军军1小时能走4千米,因为1小时=60分钟,4千米/时也就表示60分钟能走4000米,用4000除以60,求出军军1分钟能走多少米,再与55比较大小即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小时=60分钟;4千米=4000米
4000÷60=66(米) 40(米)
所以军军1分钟大约能走66米。
66>55
则两人速度相比,军军快。
故答案为:A
【考点精讲六】(23-24四年级下·江苏盐城·期中)如果A×B=72,那么(A×10)×(B×10)=( )。
A.72 B.720 C.7200 D.无法确定
【答案】C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因数A乘10,因数B也乘10,积应乘100。
【详解】如果A×B=72,那么(A×10)×(B×10)=72×10×10=7200。
故答案为:C
一、选择题
1.(23-24四年级下·江苏·期中)206×38的积约是( )。
A.6000 B.8000 C.9000
2.(23-24四年级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末)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乘2,另一个乘数乘10,得到的积是原来积的( )倍。
A.5 B.10 C.12 D.20
3.(23-24四年级下·海南海口·期末)学校新买了36个篮球,每个篮球108元。下边竖式中★右边的数表示( )。
A.3个篮球的价格 B.6个篮球的价格
C.30个篮球的价格 D.36个篮球的价格
4.(23-24四年级下·安徽蚌埠·期中)王老师去商店买150个笔记本作为奖品发给优秀学生,每个笔记本15元,王老师买这些笔记本需要花多少钱?这一题用到的数量关系是( )。
A.单价×数量=总价 B.总价÷数量=单价
C.总价×数量=单价 D.单价÷数量=总价
5.(23-24四年级下·山西太原·期末)2 6× 7是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那么下面四个数中,( )可能是它的得数。
A.2142 B.6548 C.21402 D.210402
6.(23-24四年级下·山西太原·期末)一辆货车到达目的地行驶了4个小时,一辆小汽车的速度是它的2倍,小汽车行驶同样的路程,需要( )小时。
A.2 B.4 C.8
7.(23-24四年级下·广西北海·期末)在2023年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训练中,自行车运动员每天要骑行训练10小时,行驶300千米。某位运动员连续训练20天,一共要行( )千米。
A.3000 B.6000 C.60000
8.(23-24四年级下·海南海口·期末)剧场原来每天放2场舞台剧,现在每天多放2场,平均每场售票200张,每张票价50元,现在剧场每天可收入( )元。
A.20000 B.40000 C.10000 D.4000
9.(23-24四年级下·海南海口·期末)每千克苹果18元,每千克梨比苹果贵2元,____________。要求妈妈买梨共花了多少元?横线上补充的条件可以是( )。
A.妈妈买了5千克梨 B.妈妈买了5千克苹果
C.每千克梨是20元 D.妈妈买的梨比苹果少5千克
10.(22-23四年级下·江苏无锡·期中)5袋大米重150千克,共450元。大米的单价是( )。
A.90元 B.30千克/袋 C.3元/千克
11.(22-23四年级下·海南海口·期中)下面的算式中,与250×80的积相等的是( )。
A.250×8 B.25×80 C.2500×8 D.25×8000
12.(22-23四年级下·山西临汾·期中)笔算138×27时,2与138相乘积的末位要与138的( )对齐。
A.十位 B.个位 C.都可以
13.(23-24四年级下·江苏常州·期中)小华在计算口口5×26时,很快从下面4个选项中选出了正确答案。你知道正确答案是( )。
A.970 B.104000 C.6110 D.6375
14.(23-24四年级下·江苏盐城·期中)下面算式中,与48×16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是( )。
A.480×16 B.24×80 C.24×320 D.96×80
15.(23-24四年级下·江苏盐城·期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 )。
A.3万千米/秒 B.30万千米/秒 C.3亿千米/秒 D.30亿千米/秒
16.(23-24四年级下·江苏徐州·期中)竖式计算时,←指向的数表示( )。
A. B. C. D.
17.(23-24四年级下·江苏徐州·期中)下图中点表示的数可能是下面算式( )的积。
A. B. C. D.
18.(23-24四年级下·江苏徐州·期中)要使的积是五位数,最小填( )。
A.2 B.3 C.4 D.5
19.(23-24四年级下·江苏南京·期中)下列算式的积比4000大的是( )。
A.118×19 B.18×201 C.21×201 D.17×210
20.(23-24四年级下·江苏南京·期中)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28户。下边竖式框出的部分表示( )。
A.10 幢楼住128户 B.16幢楼住1280户
C.10幢楼住1280户 D.6幢楼住1280户
21.(23-24四年级下·江苏南京·期中)如果A×B=400,要使积变成40000,以下方法正确的有( )个。
①同时乘10 ②A乘10000,B除以10
③A除以10,B乘10 ④A乘25,B乘4
A.1 B.2 C.3 D.4
22.(23-24四年级下·江苏南京·期中)两个数非0的数相乘,一个乘数乘5,另一个乘数也乘5,积( )。
A.乘10 B.乘25 C.不变 D.无法确定
23.(23-24四年级下·江苏南京·期中)学校准备购买22套《图说史记》,每套269元,一共要花多少元?如图中关于a、b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a和b表示的结果完全相同。
②a表示538个一,b表示538个十。
③a和b表示的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同。
④a表示买2套书多少元,b表示买20套书多少元?
A.只有①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24.(23-24四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2022年11月10日南通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2023年月客运量约172万人次。如果照这样计算,预计2024年南通地铁1号线客运量约多少万人次?张月算出了结果。如图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数表示的是( )。
A.1个月的客流量是172万人次 B.10个月的客流量是172万人次
C.10个月的客流量是1720人次 D.10个月的客流量是1720万人次
25.(23-24四年级下·江苏宿迁·期中)商店购买29箱饮料,每箱饮料135元,商店购进这批饮料一共花了多少元?小明用竖式计算结果如图,竖式计算中箭头所指的数表示( )。
A.9箱饮料270元 B.2箱饮料270元
C.20箱饮料270元 D.20箱饮料2700元
26.(23-24四年级下·江苏宿迁·期中)下图中,点表示的数可能是下面算式( )的积。
A. B. C. D.
27.(23-24四年级下·江苏泰州·期中)8箱苹果共40千克,一共花了640元,苹果的单价是( )。
A.5千克 B.16元/箱 C.80元/箱 D.80元/千克
28.(23-24四年级下·江苏泰州·期中)下面的式子中,( )的得数不大于5000。
A. B. C. D.
29.(23-24四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中)计算“□□4×27”,正确的得数可能是( )。
A.928 B.2058 C.8478 D.29358
30.(23-24四年级下·江苏徐州·期中)一辆汽车从广州出发,以112千米/时的速度行驶,2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 )。
A.速度=路程÷时间 B.路程=速度×时间
C.时间=路程÷速度 D.总价=单价×数量
31.(23-24四年级下·江苏徐州·期中)小春在计算360×□时,把360错看成了60,要使积不变,另一个乘数应( )。
A.减去300 B.加上200 C.除以6 D.乘6
32.(23-24四年级下·江苏泰州·期中)如图,是一个三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过程。第一步的得数是A,第二步的得数是B,A与B比较,(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33.(23-24四年级下·广西梧州·期中)如果A×B=60,那么(A×10)×(B×10)=( )。
A.60 B.100 C.600 D.6000
34.(23-24四年级下·山西太原·期中)自行车手每天要训练2次共行350千米,每次训练3小时。这位车手10月份共要行多少千米?列式正确的是( )。
A.2×3×350 B.2×3×350×31 C.350×31
35.(23-24四年级下·山西太原·期中)已知2○3×□8是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它的乘积可能是( )。
A.9744 B.6128 C.1624 D.804
36.(23-24四年级下·河南平顶山·期中)张红打印一篇文章,平均每分钟打115个字,22分钟完成了任务。下图竖式中,“甲”和“乙”都表示打的字数,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37.(23-24四年级下·安徽蚌埠·期中)妙妙写了一道乘法算式,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数是甲数的10倍 B.乙数是甲数的40倍
C.乙数是甲数的2倍 D.乙数是甲数的20倍
38.(23-24四年级下·安徽阜阳·期中)如图所示竖式计算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 )。
A.32个125相加 B.3个125相加 C.30个125相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依次去乘三位数,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字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1.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1)单价:单个商品的价格叫作单价,单价可以用复合单位表示,如“元/支”,“元/本”。
(2)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单价=总价÷数量。
2.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1)速度: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可以用复合单位表示,如“千米/时”“米/分”等。
(2)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1.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第一步:把乘数末尾0前面的部分末位对齐相乘。
第二步: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易错知识点01:数位对齐问题
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学生容易忘记将相同数位对齐,导致计算错误。例如,在计算123×45时,学生可能会忘记将123的个位3与45的个位5对齐 ,十位2与45的十位4对齐,以及百位1与45的百位(隐含的0)对齐。
易错知识点02:进位处理不当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忘记进位或者进位处理不当。例如,在计算251×27时,如果个位相乘的积大于10,学生需要将进位加到十位的计算中,否则就会得到错误的结果。
易错知识点03: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当乘数中间有0时,学生容易漏乘这个0或者忘记在相应的位置上写上0。例如,在计算302×25时,学生可能会忘记将302的十位上的0与25相乘,或者忘记在积的相应位置上写上0。
易错知识点0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在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学生容易在计算完其他位数的乘积后忘记在末尾添加相应数量的0。例如,在计算240×50时,学生可能会在计算出24×5=120后忘记在末尾添加两个0,得到错误的结果120而不是12000。
易错知识点05: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在涉及速度、时间和距离的问题中,学生可能会混淆速度的单位(如“每”的含义),导致计算错误。例如,如果速度是120千米/小时,时间是2小时,学生需要正确理解“每”的含义,并正确计算出总距离是240千米。
易错点06:计算顺序和优先级
在涉及多个运算步骤的问题中,学生可能会忘记运算的优先级(先乘除后加减),或者混淆计算顺序,导致最终结果错误。
【考点精讲一】(23-24四年级下·江苏盐城·期中)李老师去商场买足球,要知道付款多少,应该用关系式( )。
A.数量=总价÷单价 B.总价=单价×数量
C.单价=总价÷数量 D.路程=速度×时间
【答案】B
【分析】要知道付款多少,已知足球的单价和买足球的数量,用数量乘单价即为总价,应用关系式(总价=单价×数量),据此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得:
A.数量=总价÷单价,是已知付款多少和足球的单价,求买足球的数量,不符合题意;
B.总价=单价×数量,是已知足球的单价和买足球的数量,求付款多少,符合题意;
C.单价=总价÷数量,是已知付款多少和足球的数量,求买足球的单价,不符合题意;
D.路程=速度×时间,是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考点精讲二】(23-24四年级下·江苏盐城·期中)一道乘法算式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数是乙数的2倍 B.乙数是甲数的2倍
C.乙数是甲数的5倍 D.乙数是甲数的10倍
【答案】C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由此可知,一个因数×4=甲数,一个因数×20=乙数,据此可解此题。
【详解】根据分析:
A.甲数是乙数的2倍,不正确,因为甲数比乙数小不可能是乙数的2倍;
B.乙数是甲数的2倍,不正确,20÷4=5,乙数是甲数的5倍;
C.乙数是甲数的5倍,正确;
D.乙数是甲数的10倍,不正确,20÷4=5,乙数是甲数的5倍。
故答案为:C
【考点精讲三】(23-24四年级下·江苏盐城·期中)要使321×□的积在6000~7000之间,□里应该填( )。
A.10 B.20 C.30 D.40
【答案】B
【分析】分别将各个选项中的数代入算式中,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积,再看哪个积在6000~7000之间。
【详解】A.321×10=3210
B.321×20=6420
C.321×30=9630
D.321×40=12840
321×20的积在6000~7000之间,□里应该填20。
故答案为:B
【考点精讲四】(22-23四年级下·江苏泰州·期中)406×35,如果乘数406减少6,积就减少( )。
A.6 B.35 C.210 D.2400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乘数406减少6,积就减少6个35,根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6×35=210
406×35,如果乘数406减少6,积就减少210。
故答案为:C
【考点精讲五】(23-24四年级下·安徽阜阳·期中)军军走路的速度是4千米/时,小明走路的速度是55米/分,两人的速度相比,( )。
A.军军快 B.小明快 C.一样快
【答案】A
【分析】55米/分表示小明1分钟能走55米,4千米/时表示军军1小时能走4千米,因为1小时=60分钟,4千米/时也就表示60分钟能走4000米,用4000除以60,求出军军1分钟能走多少米,再与55比较大小即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小时=60分钟;4千米=4000米
4000÷60=66(米) 40(米)
所以军军1分钟大约能走66米。
66>55
则两人速度相比,军军快。
故答案为:A
【考点精讲六】(23-24四年级下·江苏盐城·期中)如果A×B=72,那么(A×10)×(B×10)=( )。
A.72 B.720 C.7200 D.无法确定
【答案】C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因数A乘10,因数B也乘10,积应乘100。
【详解】如果A×B=72,那么(A×10)×(B×10)=72×10×10=7200。
故答案为:C
一、选择题
1.(23-24四年级下·江苏·期中)206×38的积约是( )。
A.6000 B.8000 C.9000
【答案】B
【分析】估算时把206看作200,把38看作40,由此估算即可。
【详解】206×38≈8000,206×38的积约是8000。
故答案为:B
2.(23-24四年级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末)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乘2,另一个乘数乘10,得到的积是原来积的( )倍。
A.5 B.10 C.12 D.20
【答案】D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积也乘几。一个乘数乘2,此时积也乘2,另一个乘数乘10,此时积再乘10,据此解题。
【详解】2×10=20
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乘2,另一个乘数乘10,得到的积是原来积的20倍。
故答案为:D
3.(23-24四年级下·海南海口·期末)学校新买了36个篮球,每个篮球108元。下边竖式中★右边的数表示( )。
A.3个篮球的价格 B.6个篮球的价格
C.30个篮球的价格 D.36个篮球的价格
【答案】C
【分析】★右边的数324是由3×108得到的,3在十位代表3个十,也就是30×108,每个篮球108元,30×108就是30个篮球的价格。
【详解】学校新买了36个篮球,每个篮球108元。下边竖式中★右边的数表示30个篮球的价格。
故答案为:C
4.(23-24四年级下·安徽蚌埠·期中)王老师去商店买150个笔记本作为奖品发给优秀学生,每个笔记本15元,王老师买这些笔记本需要花多少钱?这一题用到的数量关系是( )。
A.单价×数量=总价 B.总价÷数量=单价
C.总价×数量=单价 D.单价÷数量=总价
【答案】A
【分析】每个笔记本15元,这是笔记本的单价。买了150个笔记本,这是数量。求买这些笔记本需要花多少钱,这是总价。所以这一题用到的数量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
【详解】由分析可知,这一题用到的数量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
故答案为:A
5.(23-24四年级下·山西太原·期末)2 6× 7是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那么下面四个数中,( )可能是它的得数。
A.2142 B.6548 C.21402 D.210402
【答案】C
【分析】由题意可知:两个因数的个位数分别是6和7,乘得的积的个位一定是2;2□6最小是206,□7最小是17;2□6最大是296,□7最大是97;由此分别求出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知,乘得的积的个位一定是2,所以B选项错误;
积的最小值:;
积的最大值:;
所以;
结合剩余选项可知:21402可能是算式的得数。
故答案为:C
6.(23-24四年级下·山西太原·期末)一辆货车到达目的地行驶了4个小时,一辆小汽车的速度是它的2倍,小汽车行驶同样的路程,需要( )小时。
A.2 B.4 C.8
【答案】A
【分析】路程=速度×时间,路程一定时,速度越快,所需时间越少。小汽车速度是货车的2倍,知道货车到达目的地行驶的时间,用4除以2,即可算出小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据此解答。
【详解】4÷2=2(小时)
一辆货车到达目的地行驶了4个小时,一辆小汽车的速度是它的2倍,小汽车行驶同样的路程,需要2小时。
故答案为:A
7.(23-24四年级下·广西北海·期末)在2023年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训练中,自行车运动员每天要骑行训练10小时,行驶300千米。某位运动员连续训练20天,一共要行( )千米。
A.3000 B.6000 C.60000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用自行车运动员每天要骑车行驶的路程乘连续训练的时间,即可求出一共要行驶多少千米。
【详解】300×20=6000(千米)
在2023年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训练中,自行车运动员每天要骑行训练10小时,行300千米。某位运动员连续训练20天,一共要行6000千米。
故答案为:B
8.(23-24四年级下·海南海口·期末)剧场原来每天放2场舞台剧,现在每天多放2场,平均每场售票200张,每张票价50元,现在剧场每天可收入( )元。
A.20000 B.40000 C.10000 D.4000
【答案】B
【分析】原来每天放2场舞台剧,现在每天多放2场,即现在每天放4场,200乘4可以求出4场共售出多少张票,1张票50元,再用这个积乘50,即可求出每天的收入。
【详解】2+2=4(场)
200×4×50
=800×50
=40000(元)
现在剧场每天可收入40000元。
故答案为:B
9.(23-24四年级下·海南海口·期末)每千克苹果18元,每千克梨比苹果贵2元,____________。要求妈妈买梨共花了多少元?横线上补充的条件可以是( )。
A.妈妈买了5千克梨 B.妈妈买了5千克苹果
C.每千克梨是20元 D.妈妈买的梨比苹果少5千克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先用18+2求出每千克梨的价格,要想知道买梨共花了多少元,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必须知道买了多少千克的梨,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A.(18+2)×5=20×5=100(元),买梨共花了100元,符合题意;
B.买了5千克苹果但是不知道买了多少千克的梨,不符合题意;
C.每千克梨20元,知道单价,不知道买了多少千克梨,不符合题意;
D.买的梨比苹果少5千克,但不知道买了多少千克的苹果,不能求出买了多少千克的梨,不符合题意。
横线上补充的条件可以是妈妈买了5千克梨。
故答案为:A
10.(22-23四年级下·江苏无锡·期中)5袋大米重150千克,共450元。大米的单价是( )。
A.90元 B.30千克/袋 C.3元/千克
【答案】C
【分析】单价=总价÷数量,用大米的总钱数除以袋数,求出每袋大米的价钱。或者用大米的总钱数除以大米的重量,求出每千克大米的价钱。
【详解】450÷5=90(元/袋)
450÷150=3(元/千克)
大米的单价是90元/袋或3元/千克。
故答案为:C
11.(22-23四年级下·海南海口·期中)下面的算式中,与250×80的积相等的是( )。
A.250×8 B.25×80 C.2500×8 D.25×8000
【答案】C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或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250×8,因数250不变,另一个因数80缩小为原来的,所以积也缩小为原来的;
B.25×80,因数250缩小为原来的,另一个因数80不变,所以积也缩小为原来的;
C.2500×8,因数250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80缩小为原来的,积不变;
D.25×8000,因数250缩小为原来的,另一个因数80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积扩大到原来的10倍。
算式中,与250×80的积相等的是2500×8。
故答案为:C
12.(22-23四年级下·山西临汾·期中)笔算138×27时,2与138相乘积的末位要与138的( )对齐。
A.十位 B.个位 C.都可以
【答案】A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138×20所得的积的末位与138的十位对齐,据此解答。
【详解】笔算138×27时,2与138相乘积的末位要与138的十位对齐。
故答案为:A
13.(23-24四年级下·江苏常州·期中)小华在计算口口5×26时,很快从下面4个选项中选出了正确答案。你知道正确答案是( )。
A.970 B.104000 C.6110 D.6375
【答案】C
【分析】可以利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解决此题,把□□5看作最大的数估算出结果,再把□□5看作最小的数估算出结果,根据两个结果的范围以及个位乘得的数字进行选择。
【详解】当算式的乘积最大时,第一个因数是995,则995×26≈1000×26=26000;
当算式的乘积最小时,第一个因数是105,则105×26≈100×26=2600;
因此:算式的答案大于2600,小于26000;
又因为个位的积是5×6=30,所以乘积的个位是0。
所以,正确答案是6110。
故答案为:C
14.(23-24四年级下·江苏盐城·期中)下面算式中,与48×16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是( )。
A.480×16 B.24×80 C.24×320 D.96×80
【答案】B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计算出48×160的结果,再计算出每个选项的结果,选出结果不同的即可。
【详解】48×160=7680
A.480×16=7680,与题目算式结果相同;
B.24×80=1920,与题目算式结果不同;
C.24×320=7680,与题目算式结果相同;
D.96×80=7680,与题目算式结果相同。
与48×16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是24×80。
故答案为:B
15.(23-24四年级下·江苏盐城·期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 )。
A.3万千米/秒 B.30万千米/秒 C.3亿千米/秒 D.30亿千米/秒
【答案】B
【详解】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0万千米/秒,由此数据可知光每秒钟能通过的距离。
故答案为:B
16.(23-24四年级下·江苏徐州·期中)竖式计算时,←指向的数表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然后将两次的积相加。箭头所指的384实际是3840,是128×30的结果,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指向的数表示30×128。
故答案为:B
17.(23-24四年级下·江苏徐州·期中)下图中点表示的数可能是下面算式( )的积。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点A接近10000且小于10000,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估算出每个选项的结果,选出最接近点A的即可。
【详解】A.199×49≈200×50=10000,199<200,49<50,199×49<10000,符合题意;
B.201×51≈200×50=10000,201>200,51>50,201×51>10000,不符合题意;
C.203×99≈200×100=20000,不符合题意;
D.21×598≈20×600=12000,不符合题意。
点A表示的数可能是算式199×49的积。
故答案为:A
18.(23-24四年级下·江苏徐州·期中)要使的积是五位数,最小填( )。
A.2 B.3 C.4 D.5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把每个选项中的数分别代入□21×31里,计算出积,看哪个选项的积是五位数,再判断解答。
【详解】A.把2代入□21×31可得,221×31=6851,是四位数;
B.把3代入□21×31可得,321×31=9951,是四位数;
C.把4代入□21×31可得,421×31=13051,是五位数;
D.把5代入□21×31可得,521×31=16151,是五位数。
要使□21×31的积是五位数,□最小填4。
故答案为:C
19.(23-24四年级下·江苏南京·期中)下列算式的积比4000大的是( )。
A.118×19 B.18×201 C.21×201 D.17×210
【答案】C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两位数乘三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当乘数末尾有零时,先算零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加对应个数的零。据此算出选项中算式的结果,然后再与4000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A.118×19=2242,2242<4000,不符合题意;
B.18×201=3618,3618<4000,不符合题意;
C.21×201=4221,4000<4221,符合题意;
D.17×210=3570,3570<4000,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3-24四年级下·江苏南京·期中)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28户。下边竖式框出的部分表示( )。
A.10 幢楼住128户 B.16幢楼住1280户
C.10幢楼住1280户 D.6幢楼住1280户
【答案】C
【分析】箭头指的128表示128个10,是128与16的十位上的数字1的乘积,即128×10,表示10幢楼住1280户,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28户。下边竖式框出的部分表示10幢楼住1280户。
故答案为:C
21.(23-24四年级下·江苏南京·期中)如果A×B=400,要使积变成40000,以下方法正确的有( )个。
①同时乘10 ②A乘10000,B除以10
③A除以10,B乘10 ④A乘25,B乘4
A.1 B.2 C.3 D.4
【答案】B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会随之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据此分析每种方法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A×B=400可得:
①同时乘10,即(A×10)×(B×10)=400×10×10=40000;
②A乘10000,B除以10,即(A×10000)×(B÷10)=400×10000÷10=4000000÷10=400000;
③A除以10,B乘10,即(A÷10)×(B×10)=400÷10×10=40×10=400;
④A乘25,B乘4,即(A×25)×(B×4)=400×25×4=40000。
即如果A×B=400,要使积变成40000,方法正确的有①和④,共2个。
故答案为:B
22.(23-24四年级下·江苏南京·期中)两个数非0的数相乘,一个乘数乘5,另一个乘数也乘5,积( )。
A.乘10 B.乘25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B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乘数乘5,另一个乘数也乘5,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5后再乘5,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5×5=25
两个数非0的数相乘,一个乘数乘5,另一个乘数也乘5,积乘25。
故答案为:B
23.(23-24四年级下·江苏南京·期中)学校准备购买22套《图说史记》,每套269元,一共要花多少元?如图中关于a、b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a和b表示的结果完全相同。
②a表示538个一,b表示538个十。
③a和b表示的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同。
④a表示买2套书多少元,b表示买20套书多少元?
A.只有①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分析】在算式269×22中,269表示每套《图说史记》269元,22表示一共有22套。计算时,先用22个位上的“2”去乘269,得到538,表示2套《图说史记》需要538元。再用22十位上的“2”去乘269,得到5380,表示20套《图说史记》需要5380元。据此解答。
【详解】①a表示538元,b表示5380元,所以两者表示的结果不一样。该选项说法错误。
②a表示538个一,b表示538个十,该选项说法正确。
③a表示538个一,b表示538个十,a和b表示的计数单位不同,但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同。该选项正确。
④a表示的538是269×2得到的,表示2套《图说史记》需要538元。b表示的5380是269×20得到的,表示20套《图说史记》需要5380元。该选项说法正确。
不正确的是①。
故答案为:A
24.(23-24四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2022年11月10日南通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2023年月客运量约172万人次。如果照这样计算,预计2024年南通地铁1号线客运量约多少万人次?张月算出了结果。如图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数表示的是( )。
A.1个月的客流量是172万人次 B.10个月的客流量是172万人次
C.10个月的客流量是1720人次 D.10个月的客流量是1720万人次
【答案】D
【分析】笔算172×12时,分别用12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去乘172,个位上的2乘172,表示2个月的客流量是344万人次,十位上的1去乘172,所得结果是172个十,也就是1720,表示10个月的客流量是1720万人次,两者的积相加,得到2064,表示12个月的客流量是2064万人次;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箭头所指的数是172个十,表示10个月的客流量是1720万人次。
故答案为:D
25.(23-24四年级下·江苏宿迁·期中)商店购买29箱饮料,每箱饮料135元,商店购进这批饮料一共花了多少元?小明用竖式计算结果如图,竖式计算中箭头所指的数表示( )。
A.9箱饮料270元 B.2箱饮料270元
C.20箱饮料270元 D.20箱饮料2700元
【答案】D
【分析】依据三数位乘两位数的乘法,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可解此题。
【详解】观察竖式可以发现,29中的2表示2个十,箭头所指的数是135与2个十的积,是270个十,即20箱饮料2700元。
故答案为:D
26.(23-24四年级下·江苏宿迁·期中)下图中,点表示的数可能是下面算式( )的积。
A. B. C. D.
【答案】A
【分析】观察数轴可知,M点所在的位置比10000小,接近10000,分别估算出4个选项的乘积,然后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
A.199<200,49<50,所以199×49<200×50=10000,符合题意;
B.201>200,51>50,所以201×51>200×50=10000,不符合题意;
C.203×99≈200×100=20000>10000,不符合题意;
D.72×199≈70×200=14000>10000,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7.(23-24四年级下·江苏泰州·期中)8箱苹果共40千克,一共花了640元,苹果的单价是( )。
A.5千克 B.16元/箱 C.80元/箱 D.80元/千克
【答案】C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640÷8即可求出每箱苹果多少钱,用640÷40即可求出每千克苹果多少钱,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640÷8=80(元)
640÷40=16(元)
苹果的单价是80元/箱,16元/千克。
故答案为:C
28.(23-24四年级下·江苏泰州·期中)下面的式子中,( )的得数不大于5000。
A. B. C. D.
【答案】D
【分析】分别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再与5000进行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A.=5522,5522>5000;
B.=5229,5229>5000;
C.=5200,5200>5000;
D.=4482,4482<5000;
所以的得数不大于5000。
故答案为:D
29.(23-24四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中)计算“□□4×27”,正确的得数可能是( )。
A.928 B.2058 C.8478 D.29358
【答案】C
【分析】□□4×27的积的个位上是8,积最小是104×27=2808,最大是994×27=26838,找出大于等于2808,小于等于26838,并且个位上是8的数即可解答。
【详解】□□4×27的积的个位上是8,积最小是104×27=2808,最大是994×27=26838。
A.928小于2808,928不可能是□□4×27的积。
B.2058小于2808,2058不可能是□□4×27的积。
C.8478大于2808,小于26838,所以8478可能是□□4×27的积。
D.29358大于26838,所以29358不可能是□□4×27的积。
故答案为:C
30.(23-24四年级下·江苏徐州·期中)一辆汽车从广州出发,以112千米/时的速度行驶,2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 )。
A.速度=路程÷时间 B.路程=速度×时间
C.时间=路程÷速度 D.总价=单价×数量
【答案】B
【分析】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时间是指运动的时间,路程是指一共运动的距离。由题目可知,已知汽车的速度是112千米每小时,运动时间是2小时,要求的是2小时运动了多少千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汽车的速度乘汽车运动的时间,即可解答。
【详解】112×2=224(千米)
汽车2小时运动了224千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路程=速度×时间。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1.(23-24四年级下·江苏徐州·期中)小春在计算360×□时,把360错看成了60,要使积不变,另一个乘数应( )。
A.减去300 B.加上200 C.除以6 D.乘6
【答案】D
【分析】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乘数除以一个非0的数,另一个乘数乘相同的数,则积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360÷60=6,由分析可知,小春在计算360×□时,把360错看成了60,则这个乘数除以6,要使积不变,则另一个乘数要乘6。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2.(23-24四年级下·江苏泰州·期中)如图,是一个三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过程。第一步的得数是A,第二步的得数是B,A与B比较,(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在个位上,△在十位上,368×☆最大是9个368;△在十位上,368×△最少是10个368,所以368×☆小于368×△,据此解答。
【详解】A=368×☆,B=368×△
☆在个位上,368×☆最大是9个368;△在十位上,368×△最少是10个368,所以368×☆小于368×△,所以A<B。
故答案为:C
33.(23-24四年级下·广西梧州·期中)如果A×B=60,那么(A×10)×(B×10)=( )。
A.60 B.100 C.600 D.6000
【答案】D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扩大为原来的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
由题可知,A与B分别扩大为原来的10倍,那么它们的积60就要扩大为原来的10×10倍,据此作答。
【详解】(A×10)×(B×10)
=60×10×10
=6000
故答案为:D
34.(23-24四年级下·山西太原·期中)自行车手每天要训练2次共行350千米,每次训练3小时。这位车手10月份共要行多少千米?列式正确的是( )。
A.2×3×350 B.2×3×350×31 C.350×31
【答案】C
【分析】10月是大月,有31天,自行车手每天要训练2次共行350千米,要求10月份共要行多少千米,就用天数乘每天训练的千米数即可。
【详解】列式解答为:350×31=10850(千米)
这位车手10月份共要行多10850千米。
故答案为:C
35.(23-24四年级下·山西太原·期中)已知2○3×□8是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它的乘积可能是( )。
A.9744 B.6128 C.1624 D.804
【答案】A
【分析】先确定2○3×□8的积的范围,用203×18求出积的最小值,用293×98确定积的最大值,再根据因数个位相乘的积,可确定最终积个位上的数是多少,确定积可能是多少。
【详解】203×18=3654
293×98=28714
28714>2○3×□8>3654
28714>9744>6128>3654>1624>804
它的乘积可能是9744、6128;
3×8=24,积的个位是4,它的乘积可能是9744;
故答案为:A
36.(23-24四年级下·河南平顶山·期中)张红打印一篇文章,平均每分钟打115个字,22分钟完成了任务。下图竖式中,“甲”和“乙”都表示打的字数,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答案】A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甲是115×2的结果,115是每分钟打的字数,2是2分钟,即代表2分钟打了230个字;乙是115×20的结果,代表20分钟打了2300个字,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甲:115×2=230(个)
乙:115×20=2300(个)
230<2300
甲<乙
故答案为:A
37.(23-24四年级下·安徽蚌埠·期中)妙妙写了一道乘法算式,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数是甲数的10倍 B.乙数是甲数的40倍
C.乙数是甲数的2倍 D.乙数是甲数的20倍
【答案】D
【分析】根据算式可知,甲数为第一个乘数乘2,即甲数表示2个第一个乘数的和,乙数为第一个乘数乘4个十即40,即乙数表示40个第一个乘数的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第一个乘数×2=甲数,第一个乘数×40=乙数
40÷2=20
即乙数是甲数的20倍。
故答案为:D
38.(23-24四年级下·安徽阜阳·期中)如图所示竖式计算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 )。
A.32个125相加 B.3个125相加 C.30个125相加
【答案】C
【分析】观察上图可知,箭头所指的这一步是125与32的十位上3的乘积,表示30个125相加或125乘3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竖式计算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30个125相加或125乘30。
故答案为: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