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第3节 变压器(分值:100分)选择题1~6题,8~9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对点题组练题组一 变压器的结构与原理1.(多选)关于变压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原、副线圈缠绕在一个闭合铁芯上,是为了减少磁场能的损失,有效地传送电能铁芯不用整块金属做成,是为了防止原、副线圈短路,造成危险变压器不改变正弦交变电流的频率当原线圈接入大小不断变化的直流电时,副线圈也有电压输出2.关于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理想变压器可以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理想变压器可以改变输送电功率的大小当理想变压器副线圈空载时,副线圈负载电阻为零当理想变压器副线圈空载时,副线圈两端电压不为零,输出功率为零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4∶1,当导体棒在匀强磁场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12 mA,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为( )3 mA 048 mA 与负载R的阻值有关题组二 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4.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0,当输入电压增加20 V时,输出电压( )降低2 V 增加2 V降低200 V 增加200 V5.(多选)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2∶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灯泡电阻RL=6 Ω,A、B端输入电压u1=12sin(100πt)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电流频率为50 Hz电压表的示数为24 V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6 W6.(2023·北京卷,7)自制一个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600匝和190匝的变压器,原线圈接12 V的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接额定电压为3.8 V的小灯泡。实际测得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 V。下列措施有可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的是( )仅增加原线圈匝数仅增加副线圈匝数将原、副线圈匝数都增为原来的两倍将两个3.8 V小灯泡并联起来接入副线圈7.(6分)(2024·云南红河高二期末)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在实验室中找到了以下器材:A.可拆变压器(铁芯、两个已知匝数的线圈)B.条形磁铁C.开关、导线若干D.交流电压表E.直流电源F.低压交流电源(1)在本实验中,上述器材不需要的是________(2分)(填器材序号字母)。(2)该小组同学按如图(a)所示安装好变压器,将原线圈用开关和导线接到低压交流电源上,并将两个交流电压表连接到原、副线圈两端。先保持副线圈的匝数不变,增加原线圈的匝数,观察到副线圈两端的电压________(2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然后再保持原线圈的匝数不变,增加副线圈的匝数,观察到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变化。(3)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改变原、副线圈的匝数,得到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数据关系如表所示,由表1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物理量 一组数据 二组数据 三组数据原线圈匝数n1 100 100 100副线圈匝数n2 200 800 1 400副、原线圈匝数比 2 8 14原线圈输入电压U1/V 10.5 10.5 10.5副线圈输出电压U2/V 21.7 89.0 160副、原线圈电压比 2.06 8.48 15.24与的比值 1.03 1.06 1.09综合提升练8.(多选)如图所示,Q是熔断电流为1 A的保险丝,R为用电器,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2∶1。原线圈的电压为u=220sin(100πt)V。要使保险丝不熔断,则( )副线圈中电流最大值不超过2 A副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不超过2 AR的阻值一定不能小于55 ΩR的阻值一定不能小于77 Ω9.(多选)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接有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a和b。当输入电压U为灯泡额定电压的10倍时,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9∶1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9此时a和b的电功率之比为9∶1此时a和b的电功率之比为1∶910.(4分)在“探究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实验中,操作步骤如下:①将两个线圈套到可拆变压器的铁芯上;②闭合电源开关,用交流电压表测量副线圈两端的电压;③将匝数较多的一组线圈接到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端上,另一个作为副线圈,接上小灯泡;④将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重复以上步骤。(1)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2分)(只填步骤前数字序号)。(2)如图所示,在实验中,两线圈的匝数分别取n1=1 600,n2=400,当将n1作原线圈时,U1=16 V,副线圈两端电压U2=4 V;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后,U1′=8 V时,U2′=32 V,那么可初步确定,变压器两个线圈两端的电压U1、U2与线圈匝数n1、n2的关系是________。(2分)11.(10分)(2024·山西吕梁高二期末)在“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和匝数的关系”实验中,可拆变压器如图甲所示。(1)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应与其匝数成正比,实验中原线圈与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_(3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线圈与副线圈的匝数之比。(2)实验中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与它们的匝数之比有微小差别,原因可能为________(3分)(填字母代号)。A.原、副线圈上通过的电流发热B.铁芯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发热C.变压器铁芯漏磁D.原线圈输入电压发生变化(3)组装变压器时,李辉同学没有将铁芯闭合,如图乙所示,原线圈接交流8.0 V的学生电源,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8∶1,副线圈两端接交流电压表,则交流电压表的实际读数可能是________(4分)(填字母代号)。A.0 V B.0.7 VC.1.0 V D.64.0 V第3节 变压器1.ACD [闭合铁芯的导磁能力比真空或空气强得多,当原、副线圈缠绕在同一闭合铁芯上时,通过原线圈的电流产生磁场的磁感线几乎全部沿铁芯通过副线圈,漏到空气中的磁感线很少,因此可以有效地将原线圈中的电能传送到副线圈中,故选项A正确;若用整块金属做成铁芯,当通过它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就会在铁芯中产生涡流,导致铁芯发热,可能烧坏变压器,同时大大降低了电能的传输效率,故选项B错误;变压器不改变正弦交变电流的频率,选项C正确;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只要输入原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就发生变化,在副线圈中就有感应电动势产生,故选项D正确。]2.D [变压器不能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故A错误;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故B错误;空载相当于电阻无穷大,副线圈两端电压不为零,但输出电流为零,输出功率为零,故C错误,D正确。]3.B [当导体棒做匀速直线运动切割磁感线时,在原线圈中产生恒定不变的电流,铁芯中产生的磁场是不变的,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不变,不能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故B正确。]4.D [理想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关系为==,整理可得=,即原、副线圈匝数比等于电压变化量之比,当ΔU1=20 V时,ΔU2=200 V,选项D正确。]5.AD [根据u1=12sin(100πt)V及U=知U1=12 V,f==50 Hz,选项A正确;根据=得U2=U1=×12 V=6 V,即电压表的示数为6 V,选项B错误;电流表的示数I2== A=1 A,选项C错误;根据P1=P2及P2== W=6 W,可知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6 W,选项D正确。]6.B [由=知,仅增加原线圈匝数n1,副线圈的输出电压U2减小,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故A错误;若仅增加副线圈匝数n2,副线圈的输出电压U2增大,有可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故B正确;若将原、副线圈匝数都增为原来的两倍,由于原线圈的电压不变,则副线圈的输出电压U2不变,也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故C错误;将两个3.8 V小灯泡并联,但由于原线圈的电压不变,则副线圈的输出电压U2不变,也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故D错误。]7.(1)BD (2)减小 (3)原、副线圈匝数比在误差范围内与原、副线圈电压比相等,由于变压器工作时有能量损失,实验测得的原、副线圈的电压比大于原、副线圈的匝数比解析 (1)实验中若用直流电源,变压器不能互感变压,必须要有低压交流电源提供交流电,也不需要条形磁铁。故选BD。(2)根据=,先保持副线圈的匝数不变,增加原线圈的匝数,观察到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减小。(3)由表1可得出结论:原、副线圈匝数比在误差范围内与原、副线圈电压比相等;由于变压器工作时有能量损失,实验测得的原、副线圈的电压比大于原、副线圈的匝数比。8.BC [保险丝的原理是电流的热效应,应该用电流的有效值进行计算。由=得U2=U1=×220 V=110 V,由=得I2=I1=×1 A=2 A,所以Rmin==55 Ω,故B、C正确。 ]9.AD [设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0,输入电压为灯泡额定电压的10倍时,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则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9U0,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9∶1,选项A正确,B错误;由9U0Ia=U0Ib得,流过灯泡b的电流是流过灯泡a电流的9倍,根据P=UI可知,灯泡a、b的电功率之比为1∶9,选项C错误,D正确。]10.(1)①③②④ (2)=解析 (1)在“探究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中,首先将两个线圈套到可拆变压器的铁芯上;再将匝数较多的一组线圈接到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端上,另一个作为副线圈,接上小灯泡;闭合电源开关,用交流电压表测量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最后将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重复以上步骤。故合理的顺序是①③②④。(2)两线圈的匝数分别取n1=1 600,n2=400,当将n1作原线圈时,U1=16 V,副线圈两端电压U2=4 V;当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后,U1′=8 V时,U2′=32 V,此时U2′为线圈n1两端的电压,而U1′为线圈n2两端的电压;由以上数据可得=。11.(1)大于 (2)ABC (3)B解析 (1)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应与其匝数成正比,即为=,在实验中,由于变压器有铜损、铁损和漏磁,导致副线圈的电压实际值一般略小于理论值,因此有>,即原线圈与副线圈的电压之比大于原线圈与副线圈的匝数之比。(2)原、副线圈上通过的电流发热;铁芯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发热;变压器铁芯漏磁,都会产生电能消耗,导致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与它们的匝数之比有微小差别,A、B、C正确;原线圈输入电压发生变化,副线圈的电压随着变化,则有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不变,D错误。(3)对理想变压器有=,可得U2=U1=×8.0 V=1.0 V,组装变压器时,没有将铁芯闭合,变压器有漏磁,副线圈的电压要比理想变压器时的电压略小,则交流电压表的实际读数可能是0.7 V,A、C、D错误,B正确。第3节 变压器学习目标 1.了解变压器的结构与原理。2.通过实验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的关系。3.理解理想变压器的功率关系,并能推导出原、副线圈的电流与匝数的关系。知识点一 变压器的结构与原理如图所示,把两个线圈套在同一个闭合铁芯上,一个线圈连接到交流电源的两端,另一个线圈连接到小灯泡上,小灯泡能发光。(1)闭合铁芯的作用是什么?(2)两个线圈并没有直接接触,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 1.变压器的结构:最简单的变压器是由____________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组成的,示意图和符号如图所示。(1)原线圈:与交流电________连接的线圈,也叫初级线圈。(2)副线圈:与________连接的线圈,也叫次级线圈。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1)当变压器的原线圈加上交变电压时,原线圈中的交变电流在铁芯中激发交变的磁场,交变的磁感线穿过原、副线圈,在原、副线圈中都产生________________。当副线圈与负载连接组成闭合回路时,在副线圈中就会有交流电通过。这样,虽然原、副线圈并不相连,电能却从原线圈通过________传输给副线圈。(2)变压器工作的基础是________。3.变压器工作原理图解4.理想变压器理想变压器是一种理想模型,忽略如下次要因素:①忽略漏磁,即认为交变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线全部都在铁芯内。②忽略一切能量损耗。例1 关于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通有正弦交流电的原线圈的磁通量不变B.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在任何时候都不相等C.穿过副线圈磁通量的变化使得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D.原线圈中的电流通过铁芯流到了副线圈听课笔记 训练1 变压器上的原、副线圈之间并没有导线直接连接,却将电能从原线圈的电路输送到副线圈的电路。在无线充电技术中,其中一种技术就是基于变压器的原理产生的。如图所示,无线充电器正在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在变压器原、副线圈上不存在能量的转化B.在变压器原线圈上电场能转化成磁场能C.手机必须与无线充电器贴合才能进行无线充电D.用无线充电器给手机充电的过程中没有能量损耗知识点二 探究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一、实验目的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的关系。二、实验器材可拆变压器、学生电源、交流电表。三、实验原理可拆变压器是专为教学设计的仪器,它的外形如图甲所示,其中左边线圈中间有两个抽头,右边线圈中间有一个抽头。它的结构如图乙所示,把各接线柱从左到右分别标为“1、2、3、4”及“1′、2′、3′”。把交流电源接到左边线圈两个接线柱上(比如1、4两接线柱,即加到1 400匝线圈两端),即可在副线圈得到三组不同的输出电压。四、实验步骤1.为安全起见,利用学生电源在变压器原线圈1、4两接线柱间输入较低的交流电压(如10~16 V),利用交流电压表分别测量不同端点间的电压,填入下表中。注意:不可把220 V电压加在除1 400匝外的其他各线圈两端。2.在原线圈1、4两接线柱间输入不同的电压,重复以上测量,并填入表格中。接线端 1、2 2、3 1、3 2、4 1、4 1′、2′ 2′、3′ 1′、3′匝数n 200 600 800 1 200 1 400 100 300 4001 电压U/V比值/V2 电压U/V比值/V3 电压U/V比值/V五、数据处理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原线圈匝数不变时,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副线圈匝数成正比;当副线圈匝数不变时,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原线圈匝数成反比。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之比与匝数之比相等,数学表达式为=。六、误差分析1.由于漏磁,穿过每匝的磁通量不严格相等,造成误差。2.原、副线圈有电阻,原、副线圈中的焦耳热损耗造成误差。3.铁芯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也会发热,造成误差。七、注意事项1.为确保人身安全,只能使用低压交流电源,所用电压不超过16 V;通电时不要用手接触裸露的导线与接线柱等。2.为了保证多用电表的安全,使用交流电压挡测电压时,先用最大量程挡测试,大致确定被测电压后再选择适当的挡位进行测量。3.连接电路后要由同组的几位同学分别独立检查,然后请老师确认后,才能接通电源。例2 (2024·四川攀枝花高二期中)某物理小组欲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关系,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学生电源、可拆变压器、交流电压表、若干导线。图甲为实验原理图,在原线圈A、B两端加上电压,用电压表分别测量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测量数据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序号 原线圈匝数n1=400 原线圈两端电压U1(V) 副线圈匝数n2=200 原线圈两端电压U2(V) 副线圈匝数n2=1400 原线圈两端电压U2(V)1 5.8 2.9 20.32 8.0 4.0 28.13 12.6 6.2 44.0(1)在图乙中,应将A、B分别与________(选填“a、b”或“c、d”)连接。(2)根据上表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________。听课笔记 训练2 (2024·福建福州高二期末)某同学要进行“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实验,实物图如图所示。(1)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为确保实验安全,实验中要求原线圈匝数小于副线圈匝数B.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只能使用低于12 V的电源C.通电情况下不可以用手接触裸露的导线、接线柱(2)为了探究n1=400匝、n2=200匝的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请用笔画线代替连线,将图中的实物连接补充完整。(3)在实验中,两个电压表的读数记录如下电压次数 1 2 3 4 5U1/V 2.5 4.5 7.0 9.0 10.5U2/V 1.2 2.2 3.4 4.4 5.2该同学多次实验后发现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总是________(选填“稍大于”“等于”或“稍小于”)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三 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1.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跟它们的________成正比,即=。2.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副线圈的电压比原线圈电压高的变压器叫________变压器;副线圈的电压比原线圈电压低的变压器叫________变压器。3.变压器的效率(1)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叫作变压器的效率。(2)对于理想变压器,P入=P出,η=100%。4.理想变压器的基本规律(1)电压关系:=,当有多个副线圈时,则有===…。(2)电流关系:根据P入=P出,当只有一个副线圈时,I1U1=I2U2,得n1I1=n2I2;当有多个副线圈时,I1U1=I2U2+I3U3+…,得n1I1=n2I2+n3I3+…。例3 (多选)(2023·海南卷,11)如图是工厂利用u=220sin 100πt V的交流电给36 V照明灯供电的电路,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1 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有效值为220 VB.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02 sC.副线圈匝数为180D.副线圈匝数为240听课笔记 训练3 (2023·广东卷,6)用一台理想变压器对电动汽车充电,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输出功率为8.8 kW,原线圈的输入电压u=220sin(100πt)V。关于副线圈输出电流的有效值和频率正确的是( )A.20 A,50 HzB.20 A,50 HzC.20 A,100 HzD.20 A,100 Hz训练4 (多选)(2024·广东深圳期末)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 V,额定功率为22 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理想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 )A.U=110 VB.I=0.2 AC.原、副线圈电流之比为1∶2D.原线圈输入功率为22 W随堂对点自测1.(变压器的结构与原理)如图所示,可以将电压升高给电灯供电的变压器是( )2.(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接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其额定电压均为U,且三个灯泡均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3∶1B.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3C.A、B间的输入电压为3UD.A、B间的输入电压为4U3.(1)某同学在做“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时,用学生电源提供给图甲所示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为5 V,用演示电表交流50 V 挡测量副线圈电压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可能是__________。A.5∶8 B.5∶16C.1∶14 D.1∶8(2)街头见到的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假设它只有一个原线圈和一个副线圈,________(选填“原线圈”或“副线圈”)应该使用较粗的导线。第3节 变压器知识点一导学 提示 (1)闭合铁芯的作用是形成一个闭合磁路,使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变化情况基本相同。(2)原线圈中变化的电流在铁芯中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进而有感应电流,使小灯泡发光。知识梳理1.闭合铁芯 (1)电源 (2)负载2.(1)感应电动势 磁场 (2)互感例1 C [通有正弦交流电的原线圈产生的磁场是变化的,则穿过原线圈的磁通量变化,A错误;对于理想变压器,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在任何时候都是相等的,B错误;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C正确;原线圈中的电能转化为磁场能又转化为电能,原、副线圈通过磁场联系在一起,D错误。]训练1 B [在变压器原、副线圈上存在能量的转化,在变压器原线圈上,电场能转化成磁场能,在副线圈上,磁场能转化成电场能,故A错误,B正确;给手机充电时手机不必与无线充电器贴合,只要手机在无线充电器磁场范围内即可,故C错误;用无线充电器给手机充电过程中有能量损耗,故D错误。]知识点二例2 (1)c、d (2)两个线圈的匝数之比解析 (1)在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关系的实验中,原线圈两端应接入交流电,故应将A、B分别与c、d连接。(2)根据题表中数据可得,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有=,得出结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两个线圈的匝数之比。训练2 (1)BC (2)见解析图 (3)稍大于 变压器不是理想变压器或漏磁或涡流或电阻等解析 (1)为确保实验安全,实验中要求原线圈匝数大于副线圈匝数,故A错误;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线圈两端应接交流电,为了人身安全,只能使用低压交流电源,所用电压应不超过12 V,故B正确;连接好电路后,要先检查电路是否正确,然后再接通电源,通电时,若用手接触裸露的导线、接线柱,这样无形之中,将人体并联在电路中,导致所测数据不准确,也不符合用电安全规范,故C正确。(2)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3)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原、副线圈的电压比总是稍大于原、副线圈匝数比,即说明副线圈的电压偏低,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漏磁、铁芯发热、导线发热等产生能量损耗,使副线圈两端电压偏低。知识点三1.匝数 2.升压 降压例3 BC [由交变电流的表达式可知,该交变电流有效值为220 V,A错误;交变电流的周期T==0.02 s,B正确;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变压规律=,得n2=n1==180,C正确,D错误。]训练3 A [由题可知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U1==220 V,原线圈电流为I1==40 A,副线圈输出电流的有效值为I2=I1=20 A,变压器不改变电流的频率,其频率为f== Hz=50 Hz,故A正确。]训练4 ABD [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的电压为220 V,流过灯泡的电流I2==0.1 A,根据=,可知电压表读数U=U1=110 V,根据==可得电流表读数I=I1=0.2 A,原线圈输入功率为P=U1I1=22 W,故A、B、D正确,C错误。]随堂对点自测1.C [变压器只能对交流电实现变压,不能对直流电变压,故选项A、D错误;由于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之比与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相等,副线圈匝数多于原线圈匝数的变压器才能实现升压,故选项B错误,C正确。]2.C [设灯泡正常发光时,流过它的电流为I,则该变压器通过原线圈的电流I1=I,通过副线圈的电流I2=2I,则原、副线圈匝数之比==2∶1;所以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U2=2U,则A、B间输入电压为3U,故A、B、D错误,C正确。]3.(1)D (2)副线圈解析 (1)根据电压表读数知,该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40 V,所以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故D正确,A、B、C错误。(2)理想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当只有一个副线圈的时候,电流与匝数成反比,街头用电的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可知副线圈的匝数比原线圈的匝数少,副线圈的电流较大,应该使用较粗的导线。(共59张PPT)第3节 变压器第三章 交流电1.了解变压器的结构与原理。2.通过实验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的关系。3.理解理想变压器的功率关系,并能推导出原、副线圈的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学习目标目 录CONTENTS知识点01随堂对点自测02课后巩固训练03知识点1知识点二 探究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知识点一 变压器的结构与原理知识点三 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知识点一 变压器的结构与原理如图所示,把两个线圈套在同一个闭合铁芯上,一个线圈连接到交流电源的两端,另一个线圈连接到小灯泡上,小灯泡能发光。(1)闭合铁芯的作用是什么?(2)两个线圈并没有直接接触,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提示 (1)闭合铁芯的作用是形成一个闭合磁路,使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变化情况基本相同。(2)原线圈中变化的电流在铁芯中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进而有感应电流,使小灯泡发光。1.变压器的结构:最简单的变压器是由__________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组成的,示意图和符号如图所示。闭合铁芯(1)原线圈:与交流电______连接的线圈,也叫初级线圈。(2)副线圈:与______连接的线圈,也叫次级线圈。电源负载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1)当变压器的原线圈加上交变电压时,原线圈中的交变电流在铁芯中激发交变的磁场,交变的磁感线穿过原、副线圈,在原、副线圈中都产生____________。当副线圈与负载连接组成闭合回路时,在副线圈中就会有交流电通过。这样,虽然原、副线圈并不相连,电能却从原线圈通过______传输给副线圈。(2)变压器工作的基础是______。感应电动势磁场互感3.变压器工作原理图解4.理想变压器理想变压器是一种理想模型,忽略如下次要因素:①忽略漏磁,即认为交变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线全部都在铁芯内。②忽略一切能量损耗。C例1 关于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通有正弦交流电的原线圈的磁通量不变B.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在任何时候都不相等C.穿过副线圈磁通量的变化使得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D.原线圈中的电流通过铁芯流到了副线圈解析 通有正弦交流电的原线圈产生的磁场是变化的,则穿过原线圈的磁通量变化,A错误;对于理想变压器,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在任何时候都是相等的,B错误;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C正确;原线圈中的电能转化为磁场能又转化为电能,原、副线圈通过磁场联系在一起,D错误。B训练1 变压器上的原、副线圈之间并没有导线直接连接,却将电能从原线圈的电路输送到副线圈的电路。在无线充电技术中,其中一种技术就是基于变压器的原理产生的。如图所示,无线充电器正在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在变压器原、副线圈上不存在能量的转化B.在变压器原线圈上电场能转化成磁场能C.手机必须与无线充电器贴合才能进行无线充电D.用无线充电器给手机充电的过程中没有能量损耗解析 在变压器原、副线圈上存在能量的转化,在变压器原线圈上,电场能转化成磁场能,在副线圈上,磁场能转化成电场能,故A错误,B正确;给手机充电时手机不必与无线充电器贴合,只要手机在无线充电器磁场范围内即可,故C错误;用无线充电器给手机充电过程中有能量损耗,故D错误。知识点二 探究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一、实验目的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的关系。二、实验器材可拆变压器、学生电源、交流电表。三、实验原理可拆变压器是专为教学设计的仪器,它的外形如图甲所示,其中左边线圈中间有两个抽头,右边线圈中间有一个抽头。它的结构如图乙所示,把各接线柱从左到右分别标为“1、2、3、4”及“1′、2′、3′”。把交流电源接到左边线圈两个接线柱上(比如1、4两接线柱,即加到1 400匝线圈两端),即可在副线圈得到三组不同的输出电压。四、实验步骤1.为安全起见,利用学生电源在变压器原线圈1、4两接线柱间输入较低的交流电压(如10~16 V),利用交流电压表分别测量不同端点间的电压,填入下表中。注意:不可把220 V电压加在除1 400匝外的其他各线圈两端。2.在原线圈1、4两接线柱间输入不同的电压,重复以上测量,并填入表格中。五、数据处理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原线圈匝数不变时,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副线圈匝数成正比;当副线圈匝数不变时,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原线圈匝数成反比。六、误差分析1.由于漏磁,穿过每匝的磁通量不严格相等,造成误差。2.原、副线圈有电阻,原、副线圈中的焦耳热损耗造成误差。3.铁芯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也会发热,造成误差。七、注意事项1.为确保人身安全,只能使用低压交流电源,所用电压不超过16 V;通电时不要用手接触裸露的导线与接线柱等。2.为了保证多用电表的安全,使用交流电压挡测电压时,先用最大量程挡测试,大致确定被测电压后再选择适当的挡位进行测量。3.连接电路后要由同组的几位同学分别独立检查,然后请老师确认后,才能接通电源。例2 (2024·四川攀枝花高二期中)某物理小组欲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关系,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学生电源、可拆变压器、交流电压表、若干导线。图甲为实验原理图,在原线圈A、B两端加上电压,用电压表分别测量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测量数据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序号 原线圈匝数n1=400 原线圈两端电压U1(V) 副线圈匝数n2=200 原线圈两端电压U2(V) 副线圈匝数n2=1400原线圈两端电压U2(V)1 5.8 2.9 20.32 8.0 4.0 28.13 12.6 6.2 44.0(1)在图乙中,应将A、B分别与________(选填“a、b”或“c、d”)连接。(2)根据上表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________。解析 (1)在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关系的实验中,原线圈两端应接入交流电,故应将A、B分别与c、d连接。答案 (1)c、d (2)两个线圈的匝数之比训练2 (2024·福建福州高二期末)某同学要进行“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实验,实物图如图所示。(1)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为确保实验安全,实验中要求原线圈匝数小于副线圈匝数B.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只能使用低于12 V的电源C.通电情况下不可以用手接触裸露的导线、接线柱(2)为了探究n1=400匝、n2=200匝的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请用笔画线代替连线,将图中的实物连接补充完整。(3)在实验中,两个电压表的读数记录如下电压次数 1 2 3 4 5U1/V 2.5 4.5 7.0 9.0 10.5U2/V 1.2 2.2 3.4 4.4 5.2该同学多次实验后发现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总是________(选填“稍大于”“等于”或“稍小于”)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BC (2)见解析图 (3)稍大于 变压器不是理想变压器或漏磁或涡流或电阻等解析 (1)为确保实验安全,实验中要求原线圈匝数大于副线圈匝数,故A错误;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线圈两端应接交流电,为了人身安全,只能使用低压交流电源,所用电压应不超过12 V,故B正确;连接好电路后,要先检查电路是否正确,然后再接通电源,通电时,若用手接触裸露的导线、接线柱,这样无形之中,将人体并联在电路中,导致所测数据不准确,也不符合用电安全规范,故C正确。(2)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知识点三 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1.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匝数2.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副线圈的电压比原线圈电压高的变压器叫______变压器;副线圈的电压比原线圈电压低的变压器叫______变压器。升压降压3.变压器的效率(1)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叫作变压器的效率。(2)对于理想变压器,P入=P出,η=100%。4.理想变压器的基本规律BCAABD训练4 (多选)(2024·广东深圳期末)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 V,额定功率为22 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理想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 )A.U=110 VB.I=0.2 AC.原、副线圈电流之比为1∶2D.原线圈输入功率为22 W随堂对点自测2C1.(变压器的结构与原理)如图所示,可以将电压升高给电灯供电的变压器是( )解析 变压器只能对交流电实现变压,不能对直流电变压,故选项A、D错误;由于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之比与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相等,副线圈匝数多于原线圈匝数的变压器才能实现升压,故选项B错误,C正确。C2.(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接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其额定电压均为U,且三个灯泡均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3∶1 B.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3C.A、B间的输入电压为3U D.A、B间的输入电压为4U3.(1)某同学在做“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时,用学生电源提供给图甲所示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为5 V,用演示电表交流50 V 挡测量副线圈电压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可能是__________。A.5∶8 B.5∶16 C.1∶14 D.1∶8(2)街头见到的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假设它只有一个原线圈和一个副线圈,________(选填“原线圈”或“副线圈”)应该使用较粗的导线。答案 (1)D (2)副线圈(2)理想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当只有一个副线圈的时候,电流与匝数成反比,街头用电的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可知副线圈的匝数比原线圈的匝数少,副线圈的电流较大,应该使用较粗的导线。课后巩固训练3ACD题组一 变压器的结构与原理1.(多选)关于变压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原、副线圈缠绕在一个闭合铁芯上,是为了减少磁场能的损失,有效地传送电能B.铁芯不用整块金属做成,是为了防止原、副线圈短路,造成危险C.变压器不改变正弦交变电流的频率D.当原线圈接入大小不断变化的直流电时,副线圈也有电压输出对点题组练解析 闭合铁芯的导磁能力比真空或空气强得多,当原、副线圈缠绕在同一闭合铁芯上时,通过原线圈的电流产生磁场的磁感线几乎全部沿铁芯通过副线圈,漏到空气中的磁感线很少,因此可以有效地将原线圈中的电能传送到副线圈中,故选项A正确;若用整块金属做成铁芯,当通过它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就会在铁芯中产生涡流,导致铁芯发热,可能烧坏变压器,同时大大降低了电能的传输效率,故选项B错误;变压器不改变正弦交变电流的频率,选项C正确;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只要输入原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就发生变化,在副线圈中就有感应电动势产生,故选项D正确。D2.关于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理想变压器可以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B.理想变压器可以改变输送电功率的大小C.当理想变压器副线圈空载时,副线圈负载电阻为零D.当理想变压器副线圈空载时,副线圈两端电压不为零,输出功率为零解析 变压器不能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故A错误;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故B错误;空载相当于电阻无穷大,副线圈两端电压不为零,但输出电流为零,输出功率为零,故C错误,D正确。B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4∶1,当导体棒在匀强磁场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12 mA,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为( )A.3 mA B.0C.48 mA D.与负载R的阻值有关解析 当导体棒做匀速直线运动切割磁感线时,在原线圈中产生恒定不变的电流,铁芯中产生的磁场是不变的,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不变,不能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故B正确。D题组二 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4.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0,当输入电压增加20 V时,输出电压( )A.降低2 V B.增加2 VC.降低200 V D.增加200 VADA.电流频率为50 HzB.电压表的示数为24 VC.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6 WB6.(2023·北京卷,7)自制一个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600匝和190匝的变压器,原线圈接12 V的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接额定电压为3.8 V的小灯泡。实际测得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 V。下列措施有可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的是( )A.仅增加原线圈匝数B.仅增加副线圈匝数C.将原、副线圈匝数都增为原来的两倍D将两个3.8 V小灯泡并联起来接入副线圈7.(2024·云南红河高二期末)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在实验室中找到了以下器材:A.可拆变压器(铁芯、两个已知匝数的线圈)B.条形磁铁C.开关、导线若干D.交流电压表E.直流电源F.低压交流电源(1)在本实验中,上述器材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器材序号字母)。(2)该小组同学按如图(a)所示安装好变压器,将原线圈用开关和导线接到低压交流电源上,并将两个交流电压表连接到原、副线圈两端。先保持副线圈的匝数不变,增加原线圈的匝数,观察到副线圈两端的电压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然后再保持原线圈的匝数不变,增加副线圈的匝数,观察到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变化。(3)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改变原、副线圈的匝数,得到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数据关系如表所示,由表1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BD (2)减小 (3)原、副线圈匝数比在误差范围内与原、副线圈电压比相等,由于变压器工作时有能量损失,实验测得的原、副线圈的电压比大于原、副线圈的匝数比解析 (1)实验中若用直流电源,变压器不能互感变压,必须要有低压交流电源提供交流电,也不需要条形磁铁。故选BD。(3)由表1可得出结论:原、副线圈匝数比在误差范围内与原、副线圈电压比相等;由于变压器工作时有能量损失,实验测得的原、副线圈的电压比大于原、副线圈的匝数比。BC综合提升练A.副线圈中电流最大值不超过2 AB.副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不超过2 AC.R的阻值一定不能小于55 ΩD.R的阻值一定不能小于77 ΩAD9.(多选)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接有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a和b。当输入电压U为灯泡额定电压的10倍时,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9∶1B.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9C.此时a和b的电功率之比为9∶1D.此时a和b的电功率之比为1∶9解析 设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0,输入电压为灯泡额定电压的10倍时,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则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9U0,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9∶1,选项A正确,B错误;由9U0Ia=U0Ib得,流过灯泡b的电流是流过灯泡a电流的9倍,根据P=UI可知,灯泡a、b的电功率之比为1∶9,选项C错误,D正确。10.在“探究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实验中,操作步骤如下:①将两个线圈套到可拆变压器的铁芯上;②闭合电源开关,用交流电压表测量副线圈两端的电压;③将匝数较多的一组线圈接到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端上,另一个作为副线圈,接上小灯泡;④将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重复以上步骤。(1)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只填步骤前数字序号)。(2)如图所示,在实验中,两线圈的匝数分别取n1=1 600,n2=400,当将n1作原线圈时,U1=16 V,副线圈两端电压U2=4 V;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后,U1′=8 V时,U2′=32 V,那么可初步确定,变压器两个线圈两端的电压U1、U2与线圈匝数n1、n2的关系是________。解析 (1)在“探究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中,首先将两个线圈套到可拆变压器的铁芯上;再将匝数较多的一组线圈接到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端上,另一个作为副线圈,接上小灯泡;闭合电源开关,用交流电压表测量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最后将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重复以上步骤。故合理的顺序是①③②④。11.(2024·山西吕梁高二期末)在“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和匝数的关系”实验中,可拆变压器如图甲所示。(1)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应与其匝数成正比,实验中原线圈与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线圈与副线圈的匝数之比。(2)实验中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与它们的匝数之比有微小差别,原因可能为________(填字母代号)。A.原、副线圈上通过的电流发热B.铁芯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发热C.变压器铁芯漏磁D.原线圈输入电压发生变化(3)组装变压器时,李辉同学没有将铁芯闭合,如图乙所示,原线圈接交流8.0 V的学生电源,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8∶1,副线圈两端接交流电压表,则交流电压表的实际读数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A.0 V B.0.7 VC.1.0 V D.64.0 V答案 (1)大于 (2)ABC (3)B(2)原、副线圈上通过的电流发热;铁芯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发热;变压器铁芯漏磁,都会产生电能消耗,导致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与它们的匝数之比有微小差别,A、B、C正确;原线圈输入电压发生变化,副线圈的电压随着变化,则有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不变,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节 变压器 练习(含解析).docx 第3节 变压器.docx 第3节 变压器.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