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七下科学期中测试培优训练卷2(新浙教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0·婺城模拟)阳春三月,源东桃花怒放,漫山遍野,如云似霞,引来无数游人观赏。下列关于桃花和桃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桃花是桃树的营养器官B.桃树属于被子植物C.桃花中的胚珠将来能发育成桃子D.一朵桃花的主要结构是花瓣【答案】B【知识点】芽的发育;花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植物的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都是被子植物;花的结构中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雌蕊是由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构成的;雄蕊是由花药和花丝构成的;【解答】A. 桃花是桃树的生殖器官,A错误;B. 桃树能开花结果,属于被子植物,B正确;C. 桃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桃子是果实,是由桃花中的子房发育而来的,C错误;D. 一朵桃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D错误。故答案为:B。2.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A.能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B.能否进行细胞分裂C.能否形成生殖细胞 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答案】D【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等。【解答】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结合。故答案为:D。3.科学家研究发现由4个中子构成的原子,专家建议称为“ ”,其元素的信息及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 ”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属于金属元素 B. 原子的原子序数为0C. 原子核内有4个质子 D. 相对原子质量是4g【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解答】A. 带“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B.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0,故正确;C.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0,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 原子核内有0个质子,故错误;D.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错误;故答案为:B。4.(2024七下·义乌期末)生物的生殖发育具有多样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水稻花是风媒花,花瓣鲜艳,花粉粒较大有黏性B.乙图:桃花中的子房壁和胚珠将分别发育成种皮和种子C.丙图:蝗虫的发育过程没有蛹期,家蚕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似D.丁图:此方法是嫁接,操作时需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贴【答案】D【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花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变态发育一般指昆虫纲与两栖动物的发育方式。 两栖类的变态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如青蛙: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蛙的幼体和成体的根本区别是呼吸方式不同。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也能辅助呼吸。昆虫纲的变态发育又分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蛾、蝶蝇的变态,由受精卵开始,要经过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很明显,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有些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如蝉、蟋蟀、蝼蛄等。【解答】A. 甲图:水稻花是风媒花, 风媒花都比较小,无花被或花被颜色不鲜艳,没有香味和花蜜;花粉多而轻,表面光滑,容易被风吹散;雌蕊的柱头大多有分叉,带有黏液,容易接受花粉。 花瓣鲜艳,花粉粒较大有黏性属于虫媒花的特点,A错误;B. 乙图:桃花中的子房壁和胚珠将分别发育成果皮和种子,B错误;C. 丙图:蝗虫的发育过程没有蛹期,家蚕的发育过程与蝗虫不相似,家蚕的发育有蛹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D.丁图:此方法是嫁接,操作时需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贴,D正确;故答案为:D5.(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2.4 组成物质的元素 同步测试)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硫 B.水 C.铜 D.空气【答案】B【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解析】【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如氧气、金属铁等;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如二氧化碳、水等。【解答】A硫只有1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B水有2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B符合题意;C铜只有1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C不符合题意;D空气有多种气体组成,属于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6.(2021七下·海曙期末)小科对有关“人的生殖”知识作了下图归纳。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与事实不一致的是( )A.①—精子 B.②—卵巢 C.③—受精卵 D.④—分娩【答案】D【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解析】【分析】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然后移入子宫内膜,在子宫内继续发育,形成胚胎。【解答】 A、睾丸属于男性生殖器官,能产生精子,因此①--精子,A不符合题意;B、卵巢属于女性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因此②--卵巢,B不符合题意;C、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③--受精卵,C不符合题意;D、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④--受精,而不是分娩,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7. 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3:4,在X、Y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其质量比为3: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XY B.XY2 C.X2Y D.X2Y3【答案】B【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由所给相对原子质量比及元素质量比,确定原子个数比,从而确定化学式分析。【解答】 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3:4,在X、Y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其质量比为3:8,设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XaYb,则3a:4b=3:8,a:b=1:2,化学式为XY2.故选B。8.科学家已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晶格钟”,这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8 B.50 C.88 D.126【答案】A【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分析。【解答】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 锶原子的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8;故选A。9.(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6.1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第2课时)动物的个体发育)“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田地里有蛙声就意味着有收获的喜悦和欢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活动B.青蛙的发育方式是变态发育C.雄蛙鸣叫招引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D.青蛙的受精卵孵化成蝌蚪的过程属于胚后发育【答案】D【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植物中由于机能的改变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变化(如仙人掌的叶变为针状等)也属此。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解答】A、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能在水中活动;故A正确;B、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故B正确;C、鸣叫的青蛙是雄蛙,是为了呼唤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故C正确;D、受精卵孵化成蝌蚪的过程属于胚胎发育;故D错误;故答案为:D。1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小专题 化学用语)对于下列说法,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B.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C.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D.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答案】B【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解答】A、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为水分子,不符合题意;B、 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符合题意;C、 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变大,不符合题意;D、 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1.(2020·北仑模拟)氘和氚是制造氢弹的原料。 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的条件下会聚合成一个氦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氚属于不同种元素B.冠原子、氚原子和氦原子的中子数均相同C.氘原子和氚原子的核电荷数分别为2、3D.氚原子原子核由1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答案】D【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所给原子的构成粒子种类及个数分析。【解答】A、 氘和氚原子核内都一个质子,属于同种元素,不符合题意;B、 氘原子1个中子,氚原子中2个中子,不符合题意;C、 氘原子和氚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1,不符合题意;D、 氚原子原子核由1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2.(2023·温州)氯化航()可用于制造高性能合金,氯化钪中的化合价为,则的化合价为( )A. B. C. D.【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解答】 氯化钪中 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Sc化合价为+3价;故选D。13.(2020八下·金华期中)下列含铁的化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A.Fe(OH)3 B.Fe2O3 C.FeSO4 D.Fe3O4【答案】D【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与化学式的式量之比就是该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计算出各个质量分数进行比较即可。【解答】Fe(OH)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FeSO4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Fe3O4铁元素的质量分数:;铁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是Fe3O4。故选D。14.胎儿生活在母亲的子宫里,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氧气和养料,同时排出各种废物,因此,胎盘和脐带是胎儿的生命线,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承担了多个系统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但不包括 ( )A.循环系统的功能 B.运动系统的功能C.消化系统的功能 D.呼吸系统的功能【答案】B【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解析】【分析】母亲从怀孕到诞生婴儿一般要经历38周,这个过程中孕妇其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等内脏系统承担了两个人的需要,摄取更多的营养,排出更多的废物,承担着繁重的负担。【解答】胎儿生活在母亲的子宫里,很少运动,所以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氧和养料,同时排出各种废物,胎盘和脐带是胎儿的生命线,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承担了A循环系统,C消化系统,D呼吸系统的功能,但不包括B运动系统的功能,因为胎盘脐带是给胚胎输送营养和氧气,并排出胎儿产生的废物的纽带。故答案为:B。15.(2023·宁波模拟)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1 ∶1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答案】D【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先根据微观图示确定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利用方程式及化学式进行解答。【解答】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N2O4+2N2H43N2+4H2O,丙物质为氮气,由分子构成 ,不符合题意;B、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92 ∶64,不符合题意;C、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 ,不符合题意;D、 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由非0价变为0价,发生了变化 ,符合题意;故选D。16.(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2K+中“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是2B.H2SO4中“2”表示每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C.NO2中“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D.Cu2+中的“2”表示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答案】D【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判断。【解答】A.2K+中“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是2,故A正确不合题意;B.H2SO4中“2”表示每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C.NO2中“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故C正确不合题意;D.Cu2+中的“2”表示铜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7.(2023七下·金华期末)小科学习了种子结构后,梳理知识如表。下列关于①②的补充正确的是( )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区别 子叶数目 两片 一片营养贮存 子叶 ①相同结构 种皮、②A.子叶、胚芽 B.胚、果皮 C.子房、胚珠 D.胚乳、胚【答案】D【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花的结构【解析】【分析】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其中胚由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组成。【解答】单子叶的营养物质储藏在胚乳,都具有种皮和胚。故答案为:D18. 为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在4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各随机放入100粒黄豆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下表。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培养皿 甲 乙 丙 丁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温度(℃) 23 23 23 5发芽数(粒) 89 0 90 0A.甲、乙对照可说明适量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B.甲、丙对照可说明种子萌发不需要阳光C.甲、丁两组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D.乙、丁对照可说明种子不萌发的唯一原因是温度过低【答案】D【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小组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甲与乙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甲与丁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甲与丙以光照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解答】 A、甲与乙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甲种子萌发,乙种子不萌发,说明适量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A正确;B、对比甲、丙实验结果,发现有无光照对种子的萌发影响不大,说明甲、丙对照可说明种子萌发不需要阳光,B正确;C、通过甲、丁对照,甲、丁两组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只能证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条件,C正确;D、乙、丁有两个变量,分别是水分和温度,不萌发的唯一原因是温度过低,不能形成对照,D错误。故答案为:D。19.(2024九下·江北开学考)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部分结构图,将①结扎后,不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A.出现月经现象 B.卵巢产生卵细胞C.卵巢分泌雌性激素 D.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答案】D【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图中①是输卵管、②是卵巢、③是子宫、④是阴道,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解答】卵巢的功能是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卵细胞由卵巢排出后,会沿着输卵管移向子宫,精子进入子宫后,在输卵管与卵细胞相遇,形成受精卵,因此如果将输卵管结扎后,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结合。故答案为:C。20.(2021八上·宁波期末)在氧气和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则该混合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硫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1∶4 D.1∶2【答案】A【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设出氧气和二氧化硫的质量,利用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列式计算.【解答】设混合气体中O2为xg,SO2为yg,由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则解得:x:y=1:1。故选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39分)21.(2021八下·长兴期中)(1)含磷洗衣粉中含有Na5P×O10,其洗涤废水的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已知在上述化合物中磷的化合价为+5,则×应为 。(2)元素A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A,元素B的氣化物的化学式为BCly,若化合价不变,则A、B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答案】(1)3(2)B×Ay【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解答】(1) Na5P×O10 中磷元素为+5价,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1)×5+5x+(-2)×10=0,x=3;(2)由 Na×A 可知,A的化合价为-x,由 BCly 可知,B的化合价为+y,则A和B组成化合物化学式为 B×Ay 。故答案为:(1)3;(2) B×Ay 。22.(2020八下·长兴月考)单氟磷酸钠化学式为Na2FPO3,请回答下列问题。(1)单氟磷酸钠由 种元素组成。(2)已知F为-1价,则单氟磷酸钠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答案】(1)四(2)+5【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有几种不同的符号,就有几种不同的元素;(2)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计算即可。【解答】(1)根据化学式 Na2FPO3可知, 单氟磷酸由Na、F、P和O四种元素组成;(2)在Na2FPO3中,Na元素显+1价,F元素显-1价,O元素显-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得到:(+1)×2+(-1)+x+(-2)×3=0,解得:x=+5价。23.由元素R、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为,则R的化合价为 。若这种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案】+6;32【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解答】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R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如果这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则1×2+y+16×4=98,y=32。24.(2023七上·慈溪期中)夏天(“梅雨季节”),受潮的粮食、未清洁过的衣物和皮鞋常常长霉长毛,这些肉眼可见的“霉”和“毛”主要属于 (选填“细菌”“真菌”或“病毒”),“霉”之所以在上述季节及物品上生长,是因为给它们提供了 和 。【答案】真菌;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水分)【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如霉菌,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如甲烷菌。【解答】受潮的粮食、未清洁过的衣物和皮鞋常常长霉长毛,这些肉眼可见的“霉”和“毛”主要属于真菌,真菌主要用孢子繁殖后代。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霉”之所以在上述季节及物品上生长,是因为给它们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和水分。25.(2024七下·临海期中)仙居杨梅果大匀称,肉质细嫩、汁液丰富。杨梅的花期非常短,杨梅树是雌雄异株的,雄株只能开雄花,花粉多而轻;雌株只能开雌花,柱头呈须状张开,能分泌黏液。请回答:(1)根据杨梅花的特征推断,杨梅花属于 (填“风媒花”或“虫媒花”)。(2)根据生活经验推断,一朵杨梅雌花的子房里有 颗胚珠。(3)杨梅果树的栽培通常用嫁接的方法,不用种子繁殖,其好处有 。【答案】(1)风媒花(2)1(3)保持优良性状(或繁殖速度快)【知识点】花的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1)绿色开花植物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2)嫁接是把—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可分为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解答】(1)杨梅雄花绽放,粉多而轻,无数的花粉喷薄而出,飘飘洒洒,方圆数里都能传到;雌花柱头呈须状张开,接受花粉的面积大,能分泌黏液,能粘住更多的花粉。所以,杨梅靠风力传播花粉,为风媒花。(2)每个杨梅果实里只有一粒种子,而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的,所以,一朵杨梅雌花的子房里只有1颗胚珠。(3)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即能保持亲本性状的稳定,繁殖速度快。26.(2023八下·长兴期中)模型法是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下图形象地表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反应前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 ,生成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答案】SO2;O2;+6【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加热,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解答】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反应前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SO2、O2;生成物三氧化硫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27.(2024八下·绍兴期中)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均填容器下的字母)。若C瓶中CO2和CO所含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CO2和CO中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A.B.C.D.E.【答案】BCE;D;1:2【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28.(2022七下·诸暨期中)如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②和③组成的结构叫 ,结构⑥是 。(2)花粉从②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做 。花粉受到柱头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⑥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该过程叫 。【答案】(1)雄蕊;胚珠(2)传粉;受精【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解答】(1)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图中①柱头、④花柱、⑤子房合称为雌蕊,②花药和③花丝合称为雄蕊,结构⑥是胚珠。(2)能产生花粉的是花药,其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花粉受到柱头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⑥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该过程叫受精。29.(2024八下·金华市月考)用适当的化学符号表示:(1)2个硫酸根离子 (2)构成氯化钠的微粒 (3)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4)氧化铝 【答案】(1)2SO42-(2)Na+ Cl-(3)Ca(OH)2(4)Al2O3【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1)根据离子符号书写方法分析,离子符号书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1省略;(2)根据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及离子符号书写分析;(3)根据钙元素化合价为+2价,氢氧根为-1价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4)根据氧化铝中铝元素为+3价,氧元素为-2价,结合化学式书写方法分析。【解答】(1) 2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2SO42- 。(2)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钠离子符号为Na+ ,氯离子符号为Cl- 。(3) 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价,氢氧根为-1价,则化学式为 Ca(OH)2 。(4)氧化铝中铝元素为+3价,氧元素为-2价,化学式为 Al2O3 。故答案为:(1)2SO42-;(2) Na+ Cl- ;(3) Ca(OH)2 ;(4) Al2O3 。30.(2019八下·西湖开学考)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现象,可以更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1)甲图是人体中元素质量分数模型,则A代表的一种元素是 ;(写元素名称)(2)小明模仿甲图构建了NH4NO3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如乙图),则乙图中表示氮元素的是 。【答案】(1)氧元素(2)B【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人体所含元素的知识分析判断。(2)根据图示分析B所占比例的大小,再计算NH4NO3中各元素质量分数进行对照即可。【解答】(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根据图示A代表的肯定是氧元素。(2)经计算NH4NO3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35%;NH4NO3中氢元素质量分数为5%;NH4NO3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0%,则乙图中表示氮元素的是B。31.(2024八下·绍兴期中)某样品可能由铁、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测得该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8;若该样品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不含 ;若该样品由三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含有 。【答案】四氧化三铁;氧化铁【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化学式计算出各物质铁与氧元素质量比,再由样品中铁和氧元素质量比为21:8,利用平均数法确定样品的可能组成分析。【解答】氧化亚铁是铁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56:16=7:2=21:6,氧化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112:48=7:3=21:9,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168:64=21:8, 测得该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8;若该样品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不含 四氧化三铁; 若该样品由三种物质混合而成,因铁、氧化亚铁中铁与氧质量比都大于21:8,则样品中一定含有铁、氧元素比小于21:8的氧化铁。故答案为:四氧化三铁;氧化铁。32.(2021八下·诸暨期中)一定质量的SO2 和SO3,其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 SO2 和SO3 的质量比是 ,SO2 和SO3 的分子个数比是 。【答案】6:5;3:2【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列出方程计算二者的质量之比。(2)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个数的乘积之比,据此计算即可。【解答】(1)设SO2的质量为a,SO3的质量为b,则:;解得:a:b=6;5。(2)设SO2的分子数为m,SO3的分子数为n,则:;解得:m:n=3:2。33.(2024八下·杭州期中) 若使CO2和 CO的质量相等,则CO2和 CO的中氟元素的质量比为 ; X 、Y 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 X 与 Y 组成的化合物中,X 、Y 两种元素 的质量之比为21: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由MgS、MgSO3 、NaHSO,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14:11;X3Y4;【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相关的计算,注意要结合题目要求以及使用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和解答。【解答】 若使CO2和CO的质量相等,设质量为x,则CO2和CO的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由原子个数比=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可知,X、Y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3Y4;根据等效原理,可以转化为MgS、MgSO3、MgSO4(相当于NaHSO4)组成,则该混合物可视为两部分MgS和氧元素组成,由于MgS中镁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24:32,因为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4.如图所示为人类的生长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一个人的生长时期中,快速生长的两个阶段分别为 和 。(2)某同学进入c时期,相继出现长胡须、喉结突出等特征,这些特征称为 。(3)M点为第一根虚线与生长曲线的交点,这表示 过程。【答案】(1)婴幼儿期;青春期(2)第二性征(3)分娩【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青春期的变化【解析】【分析】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人的发育一般包括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和成年期几个时期。青春期是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一个人发育的重要时期。一般地说,男生从12~14岁、女生从10~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解答】(1)人出生后,还要经历a胎儿期和婴幼儿期、b少年期、c青春期、d成年期和老年期等时期。人的一生有两个生长发育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婴幼儿期。第二个高峰期是13到18岁,即青春期,身高突增是青春期显著的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2)c时期为青春期,进入青春期后,男性长胡子、声音变得低沉、喉结突出等特征相继出现,这些都是第二性征的表现,这和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3)a为胎儿期和婴幼儿期,胎儿期所获得的营养物质来自母体,通过脐带和胎盘获得。M点为第一根虚线与生长曲线的交点,这表示分娩过程。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 9分)35.(2023七上·镇海区期中)某科学兴趣小组甲、乙、丙三位同学,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条件和萌发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为探究“环境条件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彤响”,设计了如下表实验,种子的萌发情况如表格所示:实验组别 装置标号 温度℃ 潮湿 光照 种子数 萌发率(%)甲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B 4 潮湿 有光 100 0乙 C 25 干燥 无光 100 0D 25 潮湿 无光 100 98丙 E 25 潮湿 有光 5 100F 25 潮湿 无光 5 80(1)如果仅从表格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分析,玉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种子萌发,试举一例: ;(2)在适宜的条件下,表格中A、D两组仍有未萌发的种子,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3)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相比,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相比,明显的不足之处是种子数量太少,这样做不科学的原因是 ;(4)丙同学增加种子数量后重新进行实验,结果显示E、F两组萌发率分别为97%和98%,可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合适的温度和水;种子的饱满度、种子是否是活的、胚结构是否完整、是否在休眠期内等(2)种子是死的、种子未度过休眠期或种子胚结构不完整等(3)偶然性太大,实验结果不可靠,实验样本的数量越多,实验偶然性越小,结论越可靠(4)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没有影响【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解答】 ( 1 )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有唯一变量- 温度, 所以甲同学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从表格中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分析得出,适宜的温度是玉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乙同学设计的实验有唯一变量--水分, 所以乙同学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从表格中乙同学的实验结果分析得出,一定的水分是玉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 种子的饱满度、种子是否是活的、胚结构是否完整、是否在休眠期内等 ,还有温度也会影响种子萌发。(2)A、D组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具备了,没有萌发的原因应该是种子的自身的条件不适宜,如胚不完整、胚不是活的或种子未度过休眠期等。(3)丙组的实验设计来看分别只用了5粒种子,这样偶然性太大(可能种子已经死亡或不完整等), 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我们一般取多粒种子(如100粒)。(4)丙同学设计的实验有唯一 变量--光照,增加种子数量后重新进行实验,结果显示E、F两组萌发率分别为97 %和98%,可得出的结论是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没有影响。36.(2023七上·洞头期中)自然界中存在有冠毛的蒲公英种子(如图甲)和无冠毛的蒲公英种子,两类种子除有无冠毛外其他结构相同。种脐是其萌发时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种子落地时,在冠毛作用下使得种脐总会触地。某科研小组为研究蒲公英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进行实验:①选择蒲公英种子300粒,分成5组,放置在带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②将5个培养皿分别放置在不同恒温箱中,分别将温度设置为10℃、15℃、20℃、25℃、30℃,每隔一定时间记录各培养皿中萌发种子的数量,并计算发芽率,绘制图像如图乙。(1)每组选用60颗种子而不用一颗种子的目的是 ;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2)蒲公英种子播种前需浸泡,一般浸泡时间不超过60h。浸泡时间长短会影响蒲公英种子的萌发率,探究蒲公英种子萌发最适合的浸泡时间,请结合图乙,写出实验步骤。 (3)研究发现,在自然环境中颗粒饱满的两类蒲公英种子,有冠毛的种子比无冠毛种子萌发率高,请推测原因。 【答案】(1)避免实验出现偶然性;蒲公英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20℃(2)将300粒种子分成6组,分别浸种10h,20h,30h,40h,50h,60h,后将其放置在带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放置在恒温箱内,将温度控制在15℃-20℃之间,15天后记录萌发种子数量并计算萌发率.(3)可能是因为有冠毛的种子种脐总会触地,吸收水分,增加种子的萌发率。【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种子在播种前,要检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x100%。【解答】 (1)每组选用60颗种子而不用一颗种子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因素影响,减小实验误差。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上升,种子的萌发率呈现出先升高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萌发率达到最大值时,培养温度为15℃、20℃说明蒲公英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20℃。(2)图乙中的自变量只有要探究的温度,如果要探究蒲公英种子萌发最适合的浸泡时间就可以将浸泡时间设置为自变量,设置几组不同浸泡时间的实验来进行探究。 将300粒种子分成6组,分别浸种10h,20h,30h,40h,50h,60h,后将其放置在带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放置在恒温箱内,将温度控制在15℃-20℃之间,15天后记录萌发种子数量并计算萌发率。(3)题目中说道,在自然条件下,蒲公英会在冠毛的作用下使种脐总会触地,从而能够让种脐吸收水分,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合适的条件,若没有冠毛,不能保证种脐触地,不能吸收水分而使萌发率降低。四、解答题(每空1分,共12分)37.(2023八下·定海月考)氕、氘、氘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相关信息如下表。试回答:名称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氕 H 1氘 D 2氚 T 3(1)原子结构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 。(2)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一个超重水分子由两个氘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可表示T2O,T2O中T的化合价为 。(3)重水是由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D2O,重水和普通水化学性质相似。在海水中重水的质量约占0.02%,则100吨海水中所含氘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中子(2)+1(3)4kg【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同位素【解析】【分析】(1)根据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由氕、氘、氚的原子结构模型图,结合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分析。(2)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3)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1)由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由氕、氘、氚的原子结构模型图,结合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原子结构模型中的“ ”表示的粒子是质子。(2)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显-2价,设T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0,则x=+1价。(3)重水是由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D2O,重水和普通水化学性质相似。在海水中重水的质量约占0.02%,则100吨海水中所含氘的质量=100t×0.02%××100%=0.004t=4Kg。38.(2021·宁海模拟)2020年8月科学期刊《自然-通讯》报道科学家在制作一种储能红砖时需要用到EDOT(即3,4-乙烯二氧噻吩,化学式为C6H6O2S)。(1)乙烯二氧噻吩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选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2)乙烯二氧噻吩中碳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 。【答案】(1)有机化合物(2)9∶4【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解析】【分析】(1)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分析;(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解答】(1) 乙烯二氧噻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在物质分类上属于有机化合物;(2) 乙烯二氧噻吩中碳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12×6):(16×2) =9:4;故答案为:(1)有机化合物;(2)9:4.39.(2022九上·宁波期中)口罩作为防疫的必备品,正确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途径。(1)制作口罩使用的是无纺布面料,它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C3H6)n,聚丙烯结构中的单体是C3H6,该单体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为 。(2)一个常用无纺布口罩中,无纺布面料的质量为2.1g,其中C元素的质量为 g。【答案】(1)1:2(2)1.8g【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分析;(2)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解答】(1) 聚丙烯结构中的单体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为3:6=1:2.(2)无纺布面料的质量为2.1g,其中C元素的质量为;故答案为:(1)1:2;(2)1.8g 。40.为什么同卵双胞胎长得那么像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表示的是 ,发生的场所是 。(2)同卵双胞胎发育的起点是同一个[A] 。A发育成两个独立胚胎的过程中,由于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进行了 和均分,所以两个新生儿长得很像。(3)两个胎儿发育的场所均在 内。【答案】(1)受精;输卵管(2)受精卵;复制(3)子宫【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解析】【分析】同卵双胞胎是指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产生的一个受精卵,这个受精卵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细胞,由这两个细胞形成两个胚胎;由于他们出自同一个受精卵,因此他们的遗传物质完全一样。【解答】(1)精子与卵细胞再输卵管内结合形成A受精卵,这一过程称为①受精。(2)同卵双胞胎,因为来源自同一个A受精卵,由于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发生了复制并均分,所以他们的染色体和染色体上的基因完全一样,即在遗传上是一模一样的,都从父方和母方那里接受了同样的遗传物质,故同卵双胞胎的个体相似性较大,因为他们染色体中的基因基本相同。(3)两个胎儿发育的场所均在子宫。1 / 1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七下科学期中测试培优训练卷2(新浙教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0·婺城模拟)阳春三月,源东桃花怒放,漫山遍野,如云似霞,引来无数游人观赏。下列关于桃花和桃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桃花是桃树的营养器官B.桃树属于被子植物C.桃花中的胚珠将来能发育成桃子D.一朵桃花的主要结构是花瓣2.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A.能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B.能否进行细胞分裂C.能否形成生殖细胞 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3.科学家研究发现由4个中子构成的原子,专家建议称为“ ”,其元素的信息及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 ”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属于金属元素 B. 原子的原子序数为0C. 原子核内有4个质子 D. 相对原子质量是4g4.(2024七下·义乌期末)生物的生殖发育具有多样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水稻花是风媒花,花瓣鲜艳,花粉粒较大有黏性B.乙图:桃花中的子房壁和胚珠将分别发育成种皮和种子C.丙图:蝗虫的发育过程没有蛹期,家蚕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似D.丁图:此方法是嫁接,操作时需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贴5.(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2.4 组成物质的元素 同步测试)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硫 B.水 C.铜 D.空气6.(2021七下·海曙期末)小科对有关“人的生殖”知识作了下图归纳。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与事实不一致的是( )A.①—精子 B.②—卵巢 C.③—受精卵 D.④—分娩7. 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3:4,在X、Y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其质量比为3: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XY B.XY2 C.X2Y D.X2Y38.科学家已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晶格钟”,这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8 B.50 C.88 D.1269.(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6.1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第2课时)动物的个体发育)“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田地里有蛙声就意味着有收获的喜悦和欢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活动B.青蛙的发育方式是变态发育C.雄蛙鸣叫招引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D.青蛙的受精卵孵化成蝌蚪的过程属于胚后发育1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小专题 化学用语)对于下列说法,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B.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C.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D.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11.(2020·北仑模拟)氘和氚是制造氢弹的原料。 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的条件下会聚合成一个氦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氚属于不同种元素B.冠原子、氚原子和氦原子的中子数均相同C.氘原子和氚原子的核电荷数分别为2、3D.氚原子原子核由1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12.(2023·温州)氯化航()可用于制造高性能合金,氯化钪中的化合价为,则的化合价为( )A. B. C. D.13.(2020八下·金华期中)下列含铁的化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A.Fe(OH)3 B.Fe2O3 C.FeSO4 D.Fe3O414.胎儿生活在母亲的子宫里,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氧气和养料,同时排出各种废物,因此,胎盘和脐带是胎儿的生命线,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承担了多个系统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但不包括 ( )A.循环系统的功能 B.运动系统的功能C.消化系统的功能 D.呼吸系统的功能15.(2023·宁波模拟)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1 ∶1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16.(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2K+中“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是2B.H2SO4中“2”表示每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C.NO2中“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D.Cu2+中的“2”表示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17.(2023七下·金华期末)小科学习了种子结构后,梳理知识如表。下列关于①②的补充正确的是( )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区别 子叶数目 两片 一片营养贮存 子叶 ①相同结构 种皮、②A.子叶、胚芽 B.胚、果皮 C.子房、胚珠 D.胚乳、胚18. 为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在4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各随机放入100粒黄豆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下表。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培养皿 甲 乙 丙 丁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温度(℃) 23 23 23 5发芽数(粒) 89 0 90 0A.甲、乙对照可说明适量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B.甲、丙对照可说明种子萌发不需要阳光C.甲、丁两组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D.乙、丁对照可说明种子不萌发的唯一原因是温度过低19.(2024九下·江北开学考)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部分结构图,将①结扎后,不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A.出现月经现象 B.卵巢产生卵细胞C.卵巢分泌雌性激素 D.精子和卵细胞结合20.(2021八上·宁波期末)在氧气和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则该混合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硫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1∶4 D.1∶2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39分)21.(2021八下·长兴期中)(1)含磷洗衣粉中含有Na5P×O10,其洗涤废水的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已知在上述化合物中磷的化合价为+5,则×应为 。(2)元素A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A,元素B的氣化物的化学式为BCly,若化合价不变,则A、B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2.(2020八下·长兴月考)单氟磷酸钠化学式为Na2FPO3,请回答下列问题。(1)单氟磷酸钠由 种元素组成。(2)已知F为-1价,则单氟磷酸钠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23.由元素R、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为,则R的化合价为 。若这种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2023七上·慈溪期中)夏天(“梅雨季节”),受潮的粮食、未清洁过的衣物和皮鞋常常长霉长毛,这些肉眼可见的“霉”和“毛”主要属于 (选填“细菌”“真菌”或“病毒”),“霉”之所以在上述季节及物品上生长,是因为给它们提供了 和 。25.(2024七下·临海期中)仙居杨梅果大匀称,肉质细嫩、汁液丰富。杨梅的花期非常短,杨梅树是雌雄异株的,雄株只能开雄花,花粉多而轻;雌株只能开雌花,柱头呈须状张开,能分泌黏液。请回答:(1)根据杨梅花的特征推断,杨梅花属于 (填“风媒花”或“虫媒花”)。(2)根据生活经验推断,一朵杨梅雌花的子房里有 颗胚珠。(3)杨梅果树的栽培通常用嫁接的方法,不用种子繁殖,其好处有 。26.(2023八下·长兴期中)模型法是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下图形象地表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反应前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 ,生成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27.(2024八下·绍兴期中)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均填容器下的字母)。若C瓶中CO2和CO所含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CO2和CO中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A.B.C.D.E.28.(2022七下·诸暨期中)如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②和③组成的结构叫 ,结构⑥是 。(2)花粉从②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做 。花粉受到柱头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⑥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该过程叫 。29.(2024八下·金华市月考)用适当的化学符号表示:(1)2个硫酸根离子 (2)构成氯化钠的微粒 (3)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4)氧化铝 30.(2019八下·西湖开学考)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现象,可以更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1)甲图是人体中元素质量分数模型,则A代表的一种元素是 ;(写元素名称)(2)小明模仿甲图构建了NH4NO3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如乙图),则乙图中表示氮元素的是 。31.(2024八下·绍兴期中)某样品可能由铁、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测得该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8;若该样品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不含 ;若该样品由三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含有 。32.(2021八下·诸暨期中)一定质量的SO2 和SO3,其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 SO2 和SO3 的质量比是 ,SO2 和SO3 的分子个数比是 。33.(2024八下·杭州期中) 若使CO2和 CO的质量相等,则CO2和 CO的中氟元素的质量比为 ; X 、Y 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 X 与 Y 组成的化合物中,X 、Y 两种元素 的质量之比为21: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由MgS、MgSO3 、NaHSO,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4.如图所示为人类的生长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一个人的生长时期中,快速生长的两个阶段分别为 和 。(2)某同学进入c时期,相继出现长胡须、喉结突出等特征,这些特征称为 。(3)M点为第一根虚线与生长曲线的交点,这表示 过程。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 9分)35.(2023七上·镇海区期中)某科学兴趣小组甲、乙、丙三位同学,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条件和萌发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为探究“环境条件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彤响”,设计了如下表实验,种子的萌发情况如表格所示:实验组别 装置标号 温度℃ 潮湿 光照 种子数 萌发率(%)甲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B 4 潮湿 有光 100 0乙 C 25 干燥 无光 100 0D 25 潮湿 无光 100 98丙 E 25 潮湿 有光 5 100F 25 潮湿 无光 5 80(1)如果仅从表格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分析,玉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种子萌发,试举一例: ;(2)在适宜的条件下,表格中A、D两组仍有未萌发的种子,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3)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相比,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相比,明显的不足之处是种子数量太少,这样做不科学的原因是 ;(4)丙同学增加种子数量后重新进行实验,结果显示E、F两组萌发率分别为97%和98%,可得出的结论是 ;36.(2023七上·洞头期中)自然界中存在有冠毛的蒲公英种子(如图甲)和无冠毛的蒲公英种子,两类种子除有无冠毛外其他结构相同。种脐是其萌发时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种子落地时,在冠毛作用下使得种脐总会触地。某科研小组为研究蒲公英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进行实验:①选择蒲公英种子300粒,分成5组,放置在带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②将5个培养皿分别放置在不同恒温箱中,分别将温度设置为10℃、15℃、20℃、25℃、30℃,每隔一定时间记录各培养皿中萌发种子的数量,并计算发芽率,绘制图像如图乙。(1)每组选用60颗种子而不用一颗种子的目的是 ;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2)蒲公英种子播种前需浸泡,一般浸泡时间不超过60h。浸泡时间长短会影响蒲公英种子的萌发率,探究蒲公英种子萌发最适合的浸泡时间,请结合图乙,写出实验步骤。 (3)研究发现,在自然环境中颗粒饱满的两类蒲公英种子,有冠毛的种子比无冠毛种子萌发率高,请推测原因。 四、解答题(每空1分,共12分)37.(2023八下·定海月考)氕、氘、氘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相关信息如下表。试回答:名称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氕 H 1氘 D 2氚 T 3(1)原子结构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 。(2)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一个超重水分子由两个氘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可表示T2O,T2O中T的化合价为 。(3)重水是由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D2O,重水和普通水化学性质相似。在海水中重水的质量约占0.02%,则100吨海水中所含氘的质量是多少 38.(2021·宁海模拟)2020年8月科学期刊《自然-通讯》报道科学家在制作一种储能红砖时需要用到EDOT(即3,4-乙烯二氧噻吩,化学式为C6H6O2S)。(1)乙烯二氧噻吩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选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2)乙烯二氧噻吩中碳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 。39.(2022九上·宁波期中)口罩作为防疫的必备品,正确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途径。(1)制作口罩使用的是无纺布面料,它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C3H6)n,聚丙烯结构中的单体是C3H6,该单体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为 。(2)一个常用无纺布口罩中,无纺布面料的质量为2.1g,其中C元素的质量为 g。40.为什么同卵双胞胎长得那么像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表示的是 ,发生的场所是 。(2)同卵双胞胎发育的起点是同一个[A] 。A发育成两个独立胚胎的过程中,由于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进行了 和均分,所以两个新生儿长得很像。(3)两个胎儿发育的场所均在 内。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芽的发育;花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植物的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都是被子植物;花的结构中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雌蕊是由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构成的;雄蕊是由花药和花丝构成的;【解答】A. 桃花是桃树的生殖器官,A错误;B. 桃树能开花结果,属于被子植物,B正确;C. 桃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桃子是果实,是由桃花中的子房发育而来的,C错误;D. 一朵桃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D错误。故答案为:B。2.【答案】D【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等。【解答】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结合。故答案为:D。3.【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解答】A. 带“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B.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0,故正确;C.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0,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 原子核内有0个质子,故错误;D.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错误;故答案为:B。4.【答案】D【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花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变态发育一般指昆虫纲与两栖动物的发育方式。 两栖类的变态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如青蛙: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蛙的幼体和成体的根本区别是呼吸方式不同。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也能辅助呼吸。昆虫纲的变态发育又分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蛾、蝶蝇的变态,由受精卵开始,要经过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很明显,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有些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如蝉、蟋蟀、蝼蛄等。【解答】A. 甲图:水稻花是风媒花, 风媒花都比较小,无花被或花被颜色不鲜艳,没有香味和花蜜;花粉多而轻,表面光滑,容易被风吹散;雌蕊的柱头大多有分叉,带有黏液,容易接受花粉。 花瓣鲜艳,花粉粒较大有黏性属于虫媒花的特点,A错误;B. 乙图:桃花中的子房壁和胚珠将分别发育成果皮和种子,B错误;C. 丙图:蝗虫的发育过程没有蛹期,家蚕的发育过程与蝗虫不相似,家蚕的发育有蛹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D.丁图:此方法是嫁接,操作时需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贴,D正确;故答案为:D5.【答案】B【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解析】【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如氧气、金属铁等;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如二氧化碳、水等。【解答】A硫只有1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B水有2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B符合题意;C铜只有1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C不符合题意;D空气有多种气体组成,属于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6.【答案】D【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解析】【分析】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然后移入子宫内膜,在子宫内继续发育,形成胚胎。【解答】 A、睾丸属于男性生殖器官,能产生精子,因此①--精子,A不符合题意;B、卵巢属于女性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因此②--卵巢,B不符合题意;C、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③--受精卵,C不符合题意;D、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④--受精,而不是分娩,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7.【答案】B【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由所给相对原子质量比及元素质量比,确定原子个数比,从而确定化学式分析。【解答】 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3:4,在X、Y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其质量比为3:8,设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XaYb,则3a:4b=3:8,a:b=1:2,化学式为XY2.故选B。8.【答案】A【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分析。【解答】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 锶原子的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8;故选A。9.【答案】D【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植物中由于机能的改变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变化(如仙人掌的叶变为针状等)也属此。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解答】A、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能在水中活动;故A正确;B、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故B正确;C、鸣叫的青蛙是雄蛙,是为了呼唤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故C正确;D、受精卵孵化成蝌蚪的过程属于胚胎发育;故D错误;故答案为:D。10.【答案】B【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解答】A、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为水分子,不符合题意;B、 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符合题意;C、 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变大,不符合题意;D、 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1.【答案】D【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所给原子的构成粒子种类及个数分析。【解答】A、 氘和氚原子核内都一个质子,属于同种元素,不符合题意;B、 氘原子1个中子,氚原子中2个中子,不符合题意;C、 氘原子和氚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1,不符合题意;D、 氚原子原子核由1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2.【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解答】 氯化钪中 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Sc化合价为+3价;故选D。13.【答案】D【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与化学式的式量之比就是该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计算出各个质量分数进行比较即可。【解答】Fe(OH)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FeSO4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Fe3O4铁元素的质量分数:;铁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是Fe3O4。故选D。14.【答案】B【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解析】【分析】母亲从怀孕到诞生婴儿一般要经历38周,这个过程中孕妇其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等内脏系统承担了两个人的需要,摄取更多的营养,排出更多的废物,承担着繁重的负担。【解答】胎儿生活在母亲的子宫里,很少运动,所以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氧和养料,同时排出各种废物,胎盘和脐带是胎儿的生命线,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承担了A循环系统,C消化系统,D呼吸系统的功能,但不包括B运动系统的功能,因为胎盘脐带是给胚胎输送营养和氧气,并排出胎儿产生的废物的纽带。故答案为:B。15.【答案】D【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先根据微观图示确定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利用方程式及化学式进行解答。【解答】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N2O4+2N2H43N2+4H2O,丙物质为氮气,由分子构成 ,不符合题意;B、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92 ∶64,不符合题意;C、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 ,不符合题意;D、 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由非0价变为0价,发生了变化 ,符合题意;故选D。16.【答案】D【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判断。【解答】A.2K+中“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是2,故A正确不合题意;B.H2SO4中“2”表示每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C.NO2中“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故C正确不合题意;D.Cu2+中的“2”表示铜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7.【答案】D【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花的结构【解析】【分析】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其中胚由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组成。【解答】单子叶的营养物质储藏在胚乳,都具有种皮和胚。故答案为:D18.【答案】D【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小组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甲与乙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甲与丁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甲与丙以光照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解答】 A、甲与乙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甲种子萌发,乙种子不萌发,说明适量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A正确;B、对比甲、丙实验结果,发现有无光照对种子的萌发影响不大,说明甲、丙对照可说明种子萌发不需要阳光,B正确;C、通过甲、丁对照,甲、丁两组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只能证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条件,C正确;D、乙、丁有两个变量,分别是水分和温度,不萌发的唯一原因是温度过低,不能形成对照,D错误。故答案为:D。19.【答案】D【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图中①是输卵管、②是卵巢、③是子宫、④是阴道,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解答】卵巢的功能是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卵细胞由卵巢排出后,会沿着输卵管移向子宫,精子进入子宫后,在输卵管与卵细胞相遇,形成受精卵,因此如果将输卵管结扎后,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结合。故答案为:C。20.【答案】A【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设出氧气和二氧化硫的质量,利用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列式计算.【解答】设混合气体中O2为xg,SO2为yg,由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则解得:x:y=1:1。故选A。21.【答案】(1)3(2)B×Ay【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解答】(1) Na5P×O10 中磷元素为+5价,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1)×5+5x+(-2)×10=0,x=3;(2)由 Na×A 可知,A的化合价为-x,由 BCly 可知,B的化合价为+y,则A和B组成化合物化学式为 B×Ay 。故答案为:(1)3;(2) B×Ay 。22.【答案】(1)四(2)+5【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有几种不同的符号,就有几种不同的元素;(2)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计算即可。【解答】(1)根据化学式 Na2FPO3可知, 单氟磷酸由Na、F、P和O四种元素组成;(2)在Na2FPO3中,Na元素显+1价,F元素显-1价,O元素显-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得到:(+1)×2+(-1)+x+(-2)×3=0,解得:x=+5价。23.【答案】+6;32【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解答】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R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如果这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则1×2+y+16×4=98,y=32。24.【答案】真菌;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水分)【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如霉菌,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如甲烷菌。【解答】受潮的粮食、未清洁过的衣物和皮鞋常常长霉长毛,这些肉眼可见的“霉”和“毛”主要属于真菌,真菌主要用孢子繁殖后代。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霉”之所以在上述季节及物品上生长,是因为给它们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和水分。25.【答案】(1)风媒花(2)1(3)保持优良性状(或繁殖速度快)【知识点】花的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1)绿色开花植物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2)嫁接是把—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可分为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解答】(1)杨梅雄花绽放,粉多而轻,无数的花粉喷薄而出,飘飘洒洒,方圆数里都能传到;雌花柱头呈须状张开,接受花粉的面积大,能分泌黏液,能粘住更多的花粉。所以,杨梅靠风力传播花粉,为风媒花。(2)每个杨梅果实里只有一粒种子,而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的,所以,一朵杨梅雌花的子房里只有1颗胚珠。(3)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即能保持亲本性状的稳定,繁殖速度快。26.【答案】SO2;O2;+6【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加热,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解答】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反应前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SO2、O2;生成物三氧化硫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27.【答案】BCE;D;1:2【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28.【答案】(1)雄蕊;胚珠(2)传粉;受精【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解答】(1)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图中①柱头、④花柱、⑤子房合称为雌蕊,②花药和③花丝合称为雄蕊,结构⑥是胚珠。(2)能产生花粉的是花药,其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花粉受到柱头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⑥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该过程叫受精。29.【答案】(1)2SO42-(2)Na+ Cl-(3)Ca(OH)2(4)Al2O3【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1)根据离子符号书写方法分析,离子符号书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1省略;(2)根据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及离子符号书写分析;(3)根据钙元素化合价为+2价,氢氧根为-1价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4)根据氧化铝中铝元素为+3价,氧元素为-2价,结合化学式书写方法分析。【解答】(1) 2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2SO42- 。(2)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钠离子符号为Na+ ,氯离子符号为Cl- 。(3) 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价,氢氧根为-1价,则化学式为 Ca(OH)2 。(4)氧化铝中铝元素为+3价,氧元素为-2价,化学式为 Al2O3 。故答案为:(1)2SO42-;(2) Na+ Cl- ;(3) Ca(OH)2 ;(4) Al2O3 。30.【答案】(1)氧元素(2)B【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人体所含元素的知识分析判断。(2)根据图示分析B所占比例的大小,再计算NH4NO3中各元素质量分数进行对照即可。【解答】(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根据图示A代表的肯定是氧元素。(2)经计算NH4NO3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35%;NH4NO3中氢元素质量分数为5%;NH4NO3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0%,则乙图中表示氮元素的是B。31.【答案】四氧化三铁;氧化铁【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化学式计算出各物质铁与氧元素质量比,再由样品中铁和氧元素质量比为21:8,利用平均数法确定样品的可能组成分析。【解答】氧化亚铁是铁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56:16=7:2=21:6,氧化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112:48=7:3=21:9,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168:64=21:8, 测得该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8;若该样品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不含 四氧化三铁; 若该样品由三种物质混合而成,因铁、氧化亚铁中铁与氧质量比都大于21:8,则样品中一定含有铁、氧元素比小于21:8的氧化铁。故答案为:四氧化三铁;氧化铁。32.【答案】6:5;3:2【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列出方程计算二者的质量之比。(2)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个数的乘积之比,据此计算即可。【解答】(1)设SO2的质量为a,SO3的质量为b,则:;解得:a:b=6;5。(2)设SO2的分子数为m,SO3的分子数为n,则:;解得:m:n=3:2。33.【答案】14:11;X3Y4;【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相关的计算,注意要结合题目要求以及使用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和解答。【解答】 若使CO2和CO的质量相等,设质量为x,则CO2和CO的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由原子个数比=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可知,X、Y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3Y4;根据等效原理,可以转化为MgS、MgSO3、MgSO4(相当于NaHSO4)组成,则该混合物可视为两部分MgS和氧元素组成,由于MgS中镁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24:32,因为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4.【答案】(1)婴幼儿期;青春期(2)第二性征(3)分娩【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青春期的变化【解析】【分析】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人的发育一般包括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和成年期几个时期。青春期是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一个人发育的重要时期。一般地说,男生从12~14岁、女生从10~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解答】(1)人出生后,还要经历a胎儿期和婴幼儿期、b少年期、c青春期、d成年期和老年期等时期。人的一生有两个生长发育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婴幼儿期。第二个高峰期是13到18岁,即青春期,身高突增是青春期显著的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2)c时期为青春期,进入青春期后,男性长胡子、声音变得低沉、喉结突出等特征相继出现,这些都是第二性征的表现,这和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3)a为胎儿期和婴幼儿期,胎儿期所获得的营养物质来自母体,通过脐带和胎盘获得。M点为第一根虚线与生长曲线的交点,这表示分娩过程。35.【答案】(1)合适的温度和水;种子的饱满度、种子是否是活的、胚结构是否完整、是否在休眠期内等(2)种子是死的、种子未度过休眠期或种子胚结构不完整等(3)偶然性太大,实验结果不可靠,实验样本的数量越多,实验偶然性越小,结论越可靠(4)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没有影响【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解答】 ( 1 )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有唯一变量- 温度, 所以甲同学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从表格中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分析得出,适宜的温度是玉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乙同学设计的实验有唯一变量--水分, 所以乙同学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从表格中乙同学的实验结果分析得出,一定的水分是玉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 种子的饱满度、种子是否是活的、胚结构是否完整、是否在休眠期内等 ,还有温度也会影响种子萌发。(2)A、D组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具备了,没有萌发的原因应该是种子的自身的条件不适宜,如胚不完整、胚不是活的或种子未度过休眠期等。(3)丙组的实验设计来看分别只用了5粒种子,这样偶然性太大(可能种子已经死亡或不完整等), 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我们一般取多粒种子(如100粒)。(4)丙同学设计的实验有唯一 变量--光照,增加种子数量后重新进行实验,结果显示E、F两组萌发率分别为97 %和98%,可得出的结论是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没有影响。36.【答案】(1)避免实验出现偶然性;蒲公英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20℃(2)将300粒种子分成6组,分别浸种10h,20h,30h,40h,50h,60h,后将其放置在带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放置在恒温箱内,将温度控制在15℃-20℃之间,15天后记录萌发种子数量并计算萌发率.(3)可能是因为有冠毛的种子种脐总会触地,吸收水分,增加种子的萌发率。【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种子在播种前,要检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x100%。【解答】 (1)每组选用60颗种子而不用一颗种子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因素影响,减小实验误差。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上升,种子的萌发率呈现出先升高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萌发率达到最大值时,培养温度为15℃、20℃说明蒲公英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20℃。(2)图乙中的自变量只有要探究的温度,如果要探究蒲公英种子萌发最适合的浸泡时间就可以将浸泡时间设置为自变量,设置几组不同浸泡时间的实验来进行探究。 将300粒种子分成6组,分别浸种10h,20h,30h,40h,50h,60h,后将其放置在带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放置在恒温箱内,将温度控制在15℃-20℃之间,15天后记录萌发种子数量并计算萌发率。(3)题目中说道,在自然条件下,蒲公英会在冠毛的作用下使种脐总会触地,从而能够让种脐吸收水分,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合适的条件,若没有冠毛,不能保证种脐触地,不能吸收水分而使萌发率降低。37.【答案】(1)中子(2)+1(3)4kg【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同位素【解析】【分析】(1)根据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由氕、氘、氚的原子结构模型图,结合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分析。(2)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3)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1)由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由氕、氘、氚的原子结构模型图,结合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原子结构模型中的“ ”表示的粒子是质子。(2)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显-2价,设T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0,则x=+1价。(3)重水是由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D2O,重水和普通水化学性质相似。在海水中重水的质量约占0.02%,则100吨海水中所含氘的质量=100t×0.02%××100%=0.004t=4Kg。38.【答案】(1)有机化合物(2)9∶4【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解析】【分析】(1)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分析;(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解答】(1) 乙烯二氧噻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在物质分类上属于有机化合物;(2) 乙烯二氧噻吩中碳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12×6):(16×2) =9:4;故答案为:(1)有机化合物;(2)9:4.39.【答案】(1)1:2(2)1.8g【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分析;(2)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解答】(1) 聚丙烯结构中的单体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为3:6=1:2.(2)无纺布面料的质量为2.1g,其中C元素的质量为;故答案为:(1)1:2;(2)1.8g 。40.【答案】(1)受精;输卵管(2)受精卵;复制(3)子宫【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解析】【分析】同卵双胞胎是指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产生的一个受精卵,这个受精卵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细胞,由这两个细胞形成两个胚胎;由于他们出自同一个受精卵,因此他们的遗传物质完全一样。【解答】(1)精子与卵细胞再输卵管内结合形成A受精卵,这一过程称为①受精。(2)同卵双胞胎,因为来源自同一个A受精卵,由于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发生了复制并均分,所以他们的染色体和染色体上的基因完全一样,即在遗传上是一模一样的,都从父方和母方那里接受了同样的遗传物质,故同卵双胞胎的个体相似性较大,因为他们染色体中的基因基本相同。(3)两个胎儿发育的场所均在子宫。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七下科学期中测试培优训练卷2(新浙教版)(学生版).docx 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七下科学期中测试培优训练卷2(新浙教版)(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