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七下科学期中测试培优训练卷3(新浙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七下科学期中测试培优训练卷3(新浙教版)

资源简介

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七下科学期中测试培优训练卷3(新浙教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4八上·宁波期末)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点整,时针所指元素为金属元素
B.六点整,时针所指元素的质子数为6
C.十一点整,时针所指元素的离子符号为Na+
D.钟面上时针、分针所指的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时针、分针、秒针所对应的元素,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一点整,时针所指元素为氢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六点整,时针所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则质子数为6,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十一点整,时针所指元素是钠元素,其离子符号为Na+,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钟面上时针、分针所指的两种元素分别是氧元素、镁元素,组成化合物是氧化镁,其化学式为MgO,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2.(2024九下·临平月考)近期在杭州余杭区的苕溪发现一种鱼类新物种——苕溪鱲(liè)。与大多数鱼类相同,它的受精和个体发育均在水中完成。因此,苕溪鱲的生殖方式是()
A.体外受精 卵生 B.体内受精 胎生
C.体内受精 卵生 D.体外受精 胎生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苕溪鲰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外受精,卵生,具有鱼类的特征,属于鱼类。
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3.我国人工种子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人工种子制作的一种方法是:先将组织培养成胚,胚外包裹一层能提供养分的胶体,在胶体外包一层具有保护功能的外膜即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工种子中能提供养分的胶体,相当于天然种子中的子叶或胚乳
B.通过人工种子进行播种繁殖,属于植物生殖方式中的无性生殖
C.通过体细胞胚状体得到的植株是正常的完整植株,可以进行有性生殖
D.人工种子虽然可快速大量繁殖,但生产过程受季节明显限制
【答案】D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分析】(1)种子一般包括种皮(有保护作用)和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
(2)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解答】A.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胚乳或子叶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胶体为人工种子提供养分,因此胶体相当于天然种子中的胚乳或子叶。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人工种子利用组织培养成胚,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通过体细胞胚状体得到的植株是正常的完整植株,可以进行传粉、受精,产生果实和种子,进行有性生殖。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人工种子属于无性繁殖,可快速大量繁殖,人工种子的制作是在室内,不会受季节影响。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2019·杭州模拟)据报道,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叫“固氮醋杆菌”的特殊固氮菌,这种固氮菌的固氮基因植入到某些农作物植株内,使这些作物的细胞具有固氮能力,从而“捕获”空气中的氮。研究人员已经用西红柿成功完成实验,目前正用小麦、玉米等进行更大规模实验。该技术一旦推广运用,将大幅减少氮肥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缓解环境压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固氮醋杆菌和根瘤菌结构相似,都属于真菌,都能固定空气中的氮
B.将固氮基因植入农作物植株内,所运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C.小麦、玉米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胚乳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生产氮肥时形成的PM2.5依次穿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血液中
【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种子的结构;基因工程
【解析】【分析】(1)细菌细胞有三种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2)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3)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可将种子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例如,小麦、玉米、水稻、蓖麻、柿等植物的种子是有胚乳种子,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等植物的种子是无胚乳种子。果实的发育过程如下:
(4)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解答】A、 固氮醋杆菌属于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根瘤菌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故说法错误。
B、固氮基因植入农作物植株内,所运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故说法正确。
C、小麦、玉米是有胚乳种子, 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故说法错误。
D、生产氮肥时形成的PM2.5依次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而不是依次穿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血液中,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5.(2019·湖州)2019年是化学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宣布今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无法得知的是某元素(  )
A. 一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B.一个原子的质量
C.一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分析。
【解答】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与质子数、电子数相等,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为元素名称,根据元素名称可判断元素种类,最下方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不能得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
故答案为:B。
6.酸根阴离子 R2O7 -中R的化合价是 (  )
A.+8 B.+7 C.+6 D.+5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计算分析。
【解答】由酸根阴离子R2O72-可知该酸根原子团的化合价为-2价,其中氧元素为-2价,
设R元素化合价为x,则
2x+(-2)×7=-2
x=+6
故答案为:C。
7.(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粒玉米种子纵切后,在切面滴碘液,变蓝的部分是子叶
B.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玉米种子的胚由子叶、胚乳、胚芽、胚根四部分组成
D.种子中的子叶发育成叶,胚芽发育成芽,胚轴发育成茎,胚根发育成根
【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的胚经过传粉和受精作用后形成的,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种皮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胚乳是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
【解答】A、将一粒玉米种子纵切后,在切面滴碘液,变蓝的部分是胚乳,因为胚乳中含有淀粉,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A不符合题意;
B、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B符合题意;
C、玉米种子的胚由子叶、胚轴、胚芽、胚根四部分组成,C不符合题意;
D、种子中的子叶提供营养,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 下列关于人体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所以子宫是女性最重要的性器官
B.试管婴儿属于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C.胚胎附着在子宫壁上称为妊娠,所以受精的部位在子宫内壁
D.通常所说的人体发育是指从婴儿出生到成年人阶段
【答案】D
【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根据对人体生殖和发育的认识判断。
【解答】 A.卵巢是女性最重要的性器官,故A错误;
B.常说的试管婴儿属于体外受精,体内发育,故B错误;
C.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是在在输卵管里完成的,称为受精,受精卵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此时女性就怀孕了,故C错误;
D.人体胚胎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人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胚发育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发育期、青年期几个阶段。而人们通常所说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婴儿出生到成年人阶段,故D正确。
故选D。
9.(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下表为小王同学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设计,但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组别 种子 温度 水分 空气
甲 30颗 0℃ 充足 充足
乙 30颗 0℃ 缺少 充足
A.种子数量太多,难以统计,应该都换成1颗
B.甲乙两组都应保持20℃
C.种子的水分都应该都充足
D.把甲组种子置于没有空气的环境中,乙组种子置于空气充足的环境中
【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自身条件为完整而有活力的胚、且度过休眠期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小王同学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所以水分是变量,除此之外其他条件均相同。因此甲乙两组都应保持适宜温度为20℃,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0.(浙教版科学七下第1章质量评估试卷)下列各项中 ,描述了生物的一个完整生命周期的是(  )
A.大豆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再到死亡
B.人从婴儿到成年期
C.雏鸡发育成能下蛋的母鸡
D.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解答】A.从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植株,到开花、结出种子,完成了被子植物的一个生命周期,A正确;
B.人生命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即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B错误;
C.鸡的发育起点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从受精的鸡蛋发育成成熟的母鸡的过程,不是一个完整生命周期,C错误;
D.蛙的发展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不是一个完整生命周期,D错误。
故选A。
11.(2024八下·苍南期中)化学式中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意义,下列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H2O 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二个氢元素+2
B.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的化合价为+2价
C.2SO3中的“2”表示2种三氧化硫气体
D.Cu2+中的“2+” 表示铜离子中含有2个质子
【答案】B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原子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在一个微粒中所含原子的个数;
(2)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3)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
(4)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在一个离子中带的正负电荷数。
【解答】A.H2O中的2表示在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A错误;
B.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B正确;
C. 2SO3中的2表示2个三氧化硫分子,故C错误;
D. Cu2+中的2+表示每个铜离子中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2022七下·诸暨期中)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则左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1 2 3
A 胚乳 胚 种子
B 细菌 真核生物 微生物
C 扦插 营养繁殖 无性生殖
D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植物的无性生殖;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3包含2;2包含1;
【解答】A: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来,主要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胚由受精卵发育来,由胚根、胚轴、胚芽、子叶组成,与胚乳不同。不是包含关系,A错误。
B:真核生物是一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不单单是微生物,B错误。
C:无性生殖包含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包含扦插,C正确。
D: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属于并列关系,D错误。
故选C。
13.(2024八下·温州期中)氘、氚是氢的同位素原子,氘、氚原子中数量不同的是(  )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核电荷数
【答案】A
【知识点】同位素;元素的概念
14.(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刀切枝条斜贴木,膜缠伤口固培津”,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
B.“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人类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母体子宫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子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和蛙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
【答案】C
【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 植物子房发育结构图如下
【解答】A. 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A正确
B. 胚胎发育的场所是母体子宫,B正确
C. 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子房壁会发育成果皮,C错误
D.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水稻开花之后需要传粉,受精,然后发育成果实,青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性青蛙进行繁殖,故水稻和蛙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D正确
故答案为:C
15.如图所示,密封的容器中储存有一定量的氧气。当活塞慢慢下压后,下列关于容器内分子模型的建构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根据加压时分子间隔变小分析。
【解答】活塞慢慢下压后,氮分子间隔慢慢变小。
故选B。
16.(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2.3 离子 同位素(第2课时)同步练习) 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12C有相同的中子数
C.15N与14N的核电荷数相同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根据碳与氮的质子数分别为6和7,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分析。
【解答】A、 13C中子为7,15N 中子数为8,不符合题意;
B、 13C与12C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不符合题意;
C、 15N与14N属于同种元素,核电荷数相同,符合题意;
D、 15N的核外电子数为7,中子数数为8,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6.4 化学式(第3课时))某农场需要购置NH4NO3和CO(NH2)2两种化肥,总质量为100kg,经测得其中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则两种化肥中含氮元素的总质量为(  )
A.36kg B.40kg C.42kg D.50kg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 NH4NO3和CO(NH2)2中氮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都是28:4=7:1,氢元素质量分数为6%,则氮元素质量分数为42%,100 kg 化肥中氮元素总质量为42 kg ;
故选C。
18.下列关于西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整个西瓜是由子房发育来的
B.西瓜里的所有种子是由一个胚珠发育来的
C.西瓜皮是由子房璧发育来的
D.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解答】A、整个西瓜是果实,由子房发育来的,A正确;
B、一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颗种子,西瓜里有多粒种子说明是由多个胚珠发育成的,B错误;
C、西瓜皮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来的,C正确;
D、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D正确。
故选:B。
19.(2023八下·杭州期中)如下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C、根据物质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造成来分析。
【解答】 A、六氯苯是由六氯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正确;
C、由六氯苯的化学式C6Cl6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6):(35.5×6)=12:35.5,故错误;
D、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故答案为:B。
20.(2023八下·绍兴期中)由(NH4)2S、(NH4)2SO4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8%,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6% B.32% C.64% D.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两种的化学式可知(NH4)2与S的比是固定的,由此计算;
【解答】已知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而两种化合物中,(NH4)2S和(NH4)2SO4中 (NH4)2SO4和N的关系是68: 28;则混合物中(NH4)2S的质量分数为:,所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34分)
21.(2024八下·黄岩月考)化学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的学科,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   。
(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3)从微观来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答案】原子;氯化钠;水分子;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分析】原子能构成分子,能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其构成微粒保持。
【解答】(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其中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即甲处为原子,故填原子。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即由两种构成的物质是氯化钠,故填氯化钠;
水由水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即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填水分子。
(3)化学变化是生成新分子的变化,其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故填: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22.(2021八下·吴兴期中)用化学符号填空:
(1)3个硫酸根离子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3)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答案】(1)3SO42-
(2)Al2O3
(3)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原子团的右上角写上数字和正负号,表示所带的电荷数和电性,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团的个数;
(2)根据地壳的元素分布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再确定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3)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写上正负号和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1)硫酸根离子由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构成,在右上角写“2-”表示电性和电荷量,最后在前面加3表示硫酸根的个数,写作: 3SO42- ;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铝,非金属元素为氧,二者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化学式为: Al2O3 ;
(3)氧化亚铁由一个铁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在铁元素的正上方写“+2”表示化合价,即: 。
23.(2024七下·临平月考)酵母菌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发面和酿造酒、醋等。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酵母菌结构1的名称:   。
(2)酵母菌是通过产生2   (选填“芽体”或“母体”)进行繁殖的。
【答案】(1)细胞核
(2)芽体
【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
【解答】(1)酵母菌属于真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组成。 图中1是酵母菌的细胞核。
(2)成熟的酵母菌细胞,先长出一个小芽,芽细胞长到一定程度,脱离母细胞继续生长,而后形成新个体,这就是出芽生殖,2是芽体。
24.(2021七下·镇海期中)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男女同学在身高、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女生进入青春期的时间比男生   (填“早”或“晚”)
(2)图乙的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各器官发育的曲线,表示脑发育的是曲线   。
【答案】(1)早
(2)①
【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
【解析】【分析】根据青春期人体生长和发育的特征解答。
【解答】(1)根据曲线图可知,女生进入青春期的时间比男生早。
(2)脑在婴幼儿期发育最迅速,到青春期已基本发育完全,因此表示脑发育的是曲线①。
故答案为:(1)早(2)①
25.(2022九上·象山月考)毛豆,又叫菜用大豆,是大豆作物中专门鲜食嫩荚的蔬菜用大豆,是绍兴人喜爱的食物。
结合上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毛豆花中的最主要的结构是   ,它与毛豆繁衍后代有直接的关系。
(2)乙图中的一个毛豆豆荚即一个果实,它是由甲图豆花中的   发育而来的。
【答案】(1)雌蕊和雄蕊
(2)子房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1)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
(2)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即胚珠的数目取决于种子的数目,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毛豆果实中有一至多粒种子不等,这是因为子房内胚珠的数目不同。
【解答】(1)甲图中,毛豆花中的最主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它与毛豆繁衍后代有直接的关系。
(2)子房发育成果实,乙图中的一个毛豆豆荚即一个果实,它是由甲图豆花中的子房发育而来的。
26.(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6.4 化学式(第2课时))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H2RO4)2,则元素R的化合价为   。
【答案】+5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 Ca(H2RO4)2中钙元素为+2价,H2RO4为-1价,氢为+1价,氧为-2价,设元素R的化合价为 x,则(+1)×2+x+(-2)×4=-1,x=+5;
故答案为:+5.
27.(2.7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2))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此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配料 精制海盐、碘酸钾(KIO3)
含碘量 20~40 mg/kg
储藏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1)碘酸钾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写出碘酸钾中阴离子的符号:   。
(2)我国规定,食盐含碘量为每千克食盐含碘0.035克,相当于每千克食盐含碘酸钾多少克?
(列式计算,结果精确到0.001)
【答案】(1)纯净物;
(2)解:设碘酸钾的质量为x。
x× ×100%=0.035 g
x≈0.059 g
答:相当于每千克食盐含碘酸钾0.059 g。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根据碘酸钾的化学式写出阴离子的符号。
(2)含碘的质量=碘酸钾的质量×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列出方程,从而计算出每千克食盐含碘酸钾的质量。
【解答】(1)根据化学式 KIO3 可知,碘酸钾只由一种物质组成,为纯净物。其中的阳离子为K+,阴离子为IO3-。
28.(2024七下·长兴期中)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名初中生,母亲的作用居功至伟。如图甲所示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的A 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能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
(2)正常情况下,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图甲中的    (选填字母)。
(3)图乙是人体部分器官随年龄变化的生长速率示意图,其中能表示生殖器官的曲线是   (选填序号)
(4)男生进入青春期后出现了如下变化,属于第二性征的有.____ (选填字母)。
A.长出胡须 B.长青春痘 C.肺通气量增大
【答案】(1)卵巢
(2)B
(3)③
(4)A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
【解析】【分析】在人体外表上,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 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青春期男性和女性在外表上的不同变化,即第二性征的出现。
【解答】(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个,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2)常情况下,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输卵管即B
(3) 示生殖器官的曲线是③:未进入青春期,生殖器官发育缓慢,进入青春期,快速发育;
(4) 长出胡须 喉结等为第二性征。
29.(2024八下·杭州期中) 若使CO2和 CO的质量相等,则CO2和 CO的中氟元素的质量比为    ; X 、Y 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 X 与 Y 组成的化合物中,X 、Y 两种元素 的质量之比为21: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由MgS、MgSO3 、NaHSO,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4:11;X3Y4;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相关的计算,注意要结合题目要求以及使用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和解答。
【解答】 若使CO2和CO的质量相等,设质量为x,则CO2和CO的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由原子个数比=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可知,X、Y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3Y4;
根据等效原理,可以转化为MgS、MgSO3、MgSO4(相当于NaHSO4)组成,则该混合物可视为两部分MgS和氧元素组成,由于MgS中镁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24:32,
因为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0.2019年5月31日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香烟的烟气白结合,可能导致人体缺氧窒息。血红素是血红蛋白分子上的主要稳定结构,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的辅基,其分子式是C34H32N4Fe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素中C、H、O、N、Fe五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2)经测定血红蛋白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 335%,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n个铁原子,则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为   (不必化简)。
【答案】(1)
(2)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血红素的化学式C34H32N4FeO4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的质量=该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血红素的化学式C34H32N4FeO4,则血红素中C、H、O、N、Fe五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34:32:4:4:1;
(2)经测定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n个铁原子,且该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1.(2021八下·绍兴期中)元素A的阳离子Am+结构示意图为
,元素B的阴离子Bn-比Am+多8个电子,Bn-与Na+ 形成的化合物为Na2B,Bn-与Am+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B,请回答:x=   ,n=   
【答案】12;2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①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得到电子带负电荷;
②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
③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元素A的阳离子Am+结构示意图为 ,
此时它的核外电子数为:2+8=10。
元素B的阴离子Bn-比Am+多8个电子,
则元素B的阴离子Bn-核外电子数为:10+8=18;
Bn-与Na+形成的化合物为Na2B,钠元素显+1价,则B元素显-2价,、
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
则Bn-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即n=2。
Bn-与Am+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B,
B元素显-2价,A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Am+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则A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x=10+2=12。
32.(2024九上·龙湾月考)甲醇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以作为新型燃料来代替传统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上制取甲醇的原理如图所示。
(1)从能量转化来看第①步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
(2)已知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H,则甲醇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3O2 2CO2+4X,则X的化学式为   。
【答案】(1)化学能
(2)3:1
(3)H2O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33.2013 年5月,某市自来水有股奇怪的味道,经专家多轮综合检测,基本认定引起此次异味的主要物质是邻叔丁基苯酚。将30克邻叔丁基苯酚完全燃烧,生成88克 CO2和25.2克 H2O(无其他产物)。已知邻叔丁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0,则:
(1)30克邻叔丁基苯酚中含碳元素    克,氢元素   克。
(2)邻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式为   。
【答案】(1)24;2.8
(2)O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2)根据邻叔丁基苯酚中碳、氢、氧元素质量及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确定碳、氢、氧原子个数比,再由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化学式分析。
【解答】(1) 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可知,88克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即为30克邻叔丁基苯酚中碳元素质量,为,25.2克水中氢元素质量即为 30克邻叔丁基苯酚中氢元素质量,为。
(2) 邻叔丁基苯酚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由 邻叔丁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0, 可知,1个邻叔丁基苯酚分子中含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化学式为 O。
故答案为:(1)24;2.8;(2) O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 14分)
34.人们常采用扦插的方法对葡萄进行繁殖。扦插时,葡萄枝条是带有腋芽的成活率高,还是无腋芽的成活率高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
【建立假设】有腋芽的枝条成活率高。
【制订计划】
①材料准备:取2根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葡萄枝条,将枝条下端均切成斜向切口。
②分组:A组1根,枝条保留2~3个腋芽;B组1根,X____,分别挂上标签。
③将A、B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土壤中,在适宜且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实施计划】纪伟同学发现设计的步骤有一处明显错误,改正错误后,按照计划进行操作。
【观察记录】培育一段时间后,比较A、B两组茎段新叶和生根的数量,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A组茎段新叶和生根的数量均高于B组。
【得出结论】 。
【交流分析】
(1)实验的变量是   ,X处的具体操作是   。
(2)纪伟同学指出的设计错误是   ,应如何改正:   。
(3)制定计划时,步骤①和②遵循了对照实验的   原则。
(4)请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
(5)为了提高葡萄扦插的成活率,对于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提出一个问题即可)。
【答案】(1)枝条是否带有腋芽;枝条不保留腋芽
(2)实验的枝条数量少,偶然性大;每组使用10根枝条
(3)单一变量
(4)有腋芽的枝条成活率高
(5)枝条的长短是否与成活率有关(合理即可)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1)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1)探究“扞插时,葡萄枝条是带有腋芽的成活率高,还是无腋芽的成活率高”,实验的变量是枝条是否带有腋芽,A组枝条保留2~3个腋芽;所以X处的具体操作是枝条不保留腋芽。
(2)本次实验每组只选用1根枝条,数量太少,偶然性大,应每组选用10根枝条。
(3)制订计划时,步骤①和②遵循了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4)通过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有腋芽的枝条成活率高。
(5)为了提高葡萄扞插的成活率,对于扞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还能提出的问题有枝条的长短是否与成活率有关;枝条的老嫩是否与成活率有关;枝条切口的形状是否与成活率有关等。
35.(2024七下·浦江期末)某校学习小组进行了有关种子的系列探究活动:
(1)【观察种子的结构】
剥去菜豆种皮(如图),在剥面1处滴上碘液,发现   ;
【种子萌发的探究】
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饱满的菜豆种子60粒,并准备好3个带盖的塑料盒、纱布等;②分别在塑料盒上贴上标签A、B、C,每个盒子中放4层纱布,在纱布上随机各放上20粒菜豆种子,盖好带孔的盖子;③按照下表所示进行操作;④3天后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装置 种子数量 条件
A 20粒 不洒水 恒温培养箱
B 20粒 适量水(种子没有被淹没) 恒温培养箱
C 20粒 适量水(种子没有被淹没) 冰箱
实验结果:只有装置B中的种子萌发.
(2)A、B、C每个盒子都放20粒健康且颗粒饱满的菜豆种子的原因是   ;
(3)根据A、B、C装置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小郑为了探究另一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又设置了一个实验装置D,选取20粒健康饱满的菜豆种子放在塑料盒里,装满水淹没种子并盖上盒盖,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几天后发现少部分种子的胚根仍能突破种皮但不再继续萌发,其原因可能是   .
【答案】(1)没有明显变化(或者剥面只呈现一点点蓝色)
(2)控制变量、避免偶然性
(3)(菜豆)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4)水中有溶解氧可暂时供菜豆种子萌发,使部分生命力旺盛的种子胚根突破了种皮(或者水中溶解了少量的氧气)(或者没有氧气时菜豆种子只能在前期萌发)(或者氧气不足)(合理即可)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 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除了种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发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是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解答】(1) 剥去菜豆种皮(如图),在剥面1处滴上碘液,发现没有明显变化(或者剥面只呈现一点点蓝色),因为碘液遇淀粉变蓝色;剥面很小,所以不容易显色;
(2) A、B、C每个盒子都放20粒健康且颗粒饱满的菜豆种子的原因是 控制变量、避免偶然性 ,使得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都合格;
(3) 根据A、B、C装置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B可以得出种子萌发需要水分;BC得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所以综合得出的结论是: (菜豆)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
(4) 几天后发现少部分种子的胚根仍能突破种皮但不再继续萌发,其原因可能是 水中有溶解氧可暂时供菜豆种子萌发,使部分生命力旺盛的种子胚根突破了种皮 ;
故答案为:(1) 没有明显变化(或者剥面只呈现一点点蓝色) (2) 控制变量、避免偶然性 (3) (菜豆)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4) 水中有溶解氧可暂时供菜豆种子萌发,使部分生命力旺盛的种子胚根突破了种皮(或者水中溶解了少量的氧气)(或者没有氧气时菜豆种子只能在前期萌发)(或者氧气不足)(合理即可)
36.(2024七下·永嘉期中)小新同学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条件和萌发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为探究“环境条件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实验,种子的萌发情况如表格所示:
实验设置 温度(℃) 湿度 光照 种子数 萌发率(%)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B 4 潮湿 有光 100 0
C 25 干燥 有光 100 0
D 25 潮湿 无光 100 98
(1)从表格中的数据分析,玉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
(2)在适宜的条件下,表格中A、D 两组仍有未萌发的种子,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3)小新同学设计的实验都使用了100颗种子,这样做的原因是   。
【答案】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种子已死亡;使实验结果准确,具有可靠性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四、解答题(每空每小题1分,共12分)
37.计算双氧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答案】解:(1×2) : (16×2)=1 : 16。 答:双氧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6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8.(2024八下·浙江期中)浙江省疾控中心提醒, 春季流感高发, 注意防控。如果被确认为甲流, 医生建议在 48 小时内服用磷酸奥司他韦, 可以有效缩短病程。下图为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及其说明书部分内容。
(1) 奥司他韦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   。
(2) 奥司他韦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请写出计算过程)
(3)某甲流患者体重是 25 千克, 在治疗过程中, 需每天服用 “奥司他韦” 2 次, 那么该患儿每天需服用该混悬剂多少毫升? (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4:1
(2)9%
(3)解:查表得该患者需委每天剂量为60mg×2=120mg,则设服用混悬剂为v,根据意得
v=20mL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 奥司他韦 的化学式求解碳氧原子个数比以及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由体积比等于质量比求解每天需服用该混悬剂体积。
【解答】(1) 奥司他韦中 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6:4= 4:1
(2)奥司他韦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6×4)/(12 x 16+ 1 x28+14x 2+16x4)× 100%≈20.5%
故答案为: 20.5%;
39.啤酒、红酒和白酒中都含有乙醇(C H OH),饮酒后乙醇进入人体血液中,科学实验表明,当乙醇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超过 80mg/100mL (每 100mL血液中含有 80mg乙醇)时,便会影响人的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已知饮用某啤酒1 大杯(0.56L),会使血液中乙醇含量升高 30mg/100mL。 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中含有   种元素。
(2)乙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
(3)李明饮用了3 大杯上述啤酒后,其体内每 100mL 血液中乙醇的含量(理论上)升高   mg,   (填“影响”或“不影响”)其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
【答案】(1)3
(2)2:6:1
(3)90;影响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2)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分析;
(3)根据 一大杯啤酒会使血液中乙醇含量升高 30mg/100mL ,由此确定3大杯啤酒可使乙醇含量升高值,由影响 驾车的范围确定该升高值是否影响驾车分析。
【解答】(1)乙醇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2)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 乙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2:6:1。
(3) 一大杯啤酒会使血液中乙醇含量升高 30mg/100mL ,李明饮用了3 大杯上述啤酒后,其体内每 100mL 血液中乙醇的含量(理论上)升高90mg,超过了 80mg/100mL,影响其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
故答案为:(1)3;(2)2:6:1;(3)90;影响。
40.(2022·椒江模拟)炒菜时加入料酒和食醋炒出的菜别具香味,其原因之一是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了乙酸乙酯(C4H8O2),试计算:
(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乙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26.4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隶的质量为   g
【答案】(1)v
(2)2:4:1
(3)9.6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
(2)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8+16×2=88。
(2)根据乙酸乙酯(C4H8O2)的化学式可知,乙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4:8:2=2:4:1。
(3)26.4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26.4g×(×100%)=9.6g。
1 / 1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七下科学期中测试培优训练卷3(新浙教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4八上·宁波期末)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点整,时针所指元素为金属元素
B.六点整,时针所指元素的质子数为6
C.十一点整,时针所指元素的离子符号为Na+
D.钟面上时针、分针所指的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
2.(2024九下·临平月考)近期在杭州余杭区的苕溪发现一种鱼类新物种——苕溪鱲(liè)。与大多数鱼类相同,它的受精和个体发育均在水中完成。因此,苕溪鱲的生殖方式是()
A.体外受精 卵生 B.体内受精 胎生
C.体内受精 卵生 D.体外受精 胎生
3.我国人工种子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人工种子制作的一种方法是:先将组织培养成胚,胚外包裹一层能提供养分的胶体,在胶体外包一层具有保护功能的外膜即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工种子中能提供养分的胶体,相当于天然种子中的子叶或胚乳
B.通过人工种子进行播种繁殖,属于植物生殖方式中的无性生殖
C.通过体细胞胚状体得到的植株是正常的完整植株,可以进行有性生殖
D.人工种子虽然可快速大量繁殖,但生产过程受季节明显限制
4.(2019·杭州模拟)据报道,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叫“固氮醋杆菌”的特殊固氮菌,这种固氮菌的固氮基因植入到某些农作物植株内,使这些作物的细胞具有固氮能力,从而“捕获”空气中的氮。研究人员已经用西红柿成功完成实验,目前正用小麦、玉米等进行更大规模实验。该技术一旦推广运用,将大幅减少氮肥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缓解环境压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固氮醋杆菌和根瘤菌结构相似,都属于真菌,都能固定空气中的氮
B.将固氮基因植入农作物植株内,所运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C.小麦、玉米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胚乳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生产氮肥时形成的PM2.5依次穿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血液中
5.(2019·湖州)2019年是化学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宣布今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无法得知的是某元素(  )
A. 一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B.一个原子的质量
C.一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
6.酸根阴离子 R2O7 -中R的化合价是 (  )
A.+8 B.+7 C.+6 D.+5
7.(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粒玉米种子纵切后,在切面滴碘液,变蓝的部分是子叶
B.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玉米种子的胚由子叶、胚乳、胚芽、胚根四部分组成
D.种子中的子叶发育成叶,胚芽发育成芽,胚轴发育成茎,胚根发育成根
8. 下列关于人体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所以子宫是女性最重要的性器官
B.试管婴儿属于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C.胚胎附着在子宫壁上称为妊娠,所以受精的部位在子宫内壁
D.通常所说的人体发育是指从婴儿出生到成年人阶段
9.(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下表为小王同学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设计,但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组别 种子 温度 水分 空气
甲 30颗 0℃ 充足 充足
乙 30颗 0℃ 缺少 充足
A.种子数量太多,难以统计,应该都换成1颗
B.甲乙两组都应保持20℃
C.种子的水分都应该都充足
D.把甲组种子置于没有空气的环境中,乙组种子置于空气充足的环境中
10.(浙教版科学七下第1章质量评估试卷)下列各项中 ,描述了生物的一个完整生命周期的是(  )
A.大豆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再到死亡
B.人从婴儿到成年期
C.雏鸡发育成能下蛋的母鸡
D.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
11.(2024八下·苍南期中)化学式中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意义,下列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H2O 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二个氢元素+2
B.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的化合价为+2价
C.2SO3中的“2”表示2种三氧化硫气体
D.Cu2+中的“2+” 表示铜离子中含有2个质子
12.(2022七下·诸暨期中)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则左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1 2 3
A 胚乳 胚 种子
B 细菌 真核生物 微生物
C 扦插 营养繁殖 无性生殖
D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A.A B.B C.C D.D
13.(2024八下·温州期中)氘、氚是氢的同位素原子,氘、氚原子中数量不同的是(  )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核电荷数
14.(2023八上·台州开学考)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刀切枝条斜贴木,膜缠伤口固培津”,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
B.“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人类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母体子宫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子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和蛙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
15.如图所示,密封的容器中储存有一定量的氧气。当活塞慢慢下压后,下列关于容器内分子模型的建构合理的是(  )
A. B. C. D.
16.(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2.3 离子 同位素(第2课时)同步练习) 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12C有相同的中子数
C.15N与14N的核电荷数相同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17.(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6.4 化学式(第3课时))某农场需要购置NH4NO3和CO(NH2)2两种化肥,总质量为100kg,经测得其中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则两种化肥中含氮元素的总质量为(  )
A.36kg B.40kg C.42kg D.50kg
18.下列关于西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整个西瓜是由子房发育来的
B.西瓜里的所有种子是由一个胚珠发育来的
C.西瓜皮是由子房璧发育来的
D.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
19.(2023八下·杭州期中)如下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20.(2023八下·绍兴期中)由(NH4)2S、(NH4)2SO4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8%,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6% B.32% C.64%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34分)
21.(2024八下·黄岩月考)化学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的学科,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   。
(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3)从微观来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22.(2021八下·吴兴期中)用化学符号填空:
(1)3个硫酸根离子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3)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23.(2024七下·临平月考)酵母菌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发面和酿造酒、醋等。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酵母菌结构1的名称:   。
(2)酵母菌是通过产生2   (选填“芽体”或“母体”)进行繁殖的。
24.(2021七下·镇海期中)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男女同学在身高、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女生进入青春期的时间比男生   (填“早”或“晚”)
(2)图乙的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各器官发育的曲线,表示脑发育的是曲线   。
25.(2022九上·象山月考)毛豆,又叫菜用大豆,是大豆作物中专门鲜食嫩荚的蔬菜用大豆,是绍兴人喜爱的食物。
结合上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毛豆花中的最主要的结构是   ,它与毛豆繁衍后代有直接的关系。
(2)乙图中的一个毛豆豆荚即一个果实,它是由甲图豆花中的   发育而来的。
26.(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6.4 化学式(第2课时))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H2RO4)2,则元素R的化合价为   。
27.(2.7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2))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此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配料 精制海盐、碘酸钾(KIO3)
含碘量 20~40 mg/kg
储藏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1)碘酸钾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写出碘酸钾中阴离子的符号:   。
(2)我国规定,食盐含碘量为每千克食盐含碘0.035克,相当于每千克食盐含碘酸钾多少克?
(列式计算,结果精确到0.001)
28.(2024七下·长兴期中)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名初中生,母亲的作用居功至伟。如图甲所示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的A 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能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
(2)正常情况下,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图甲中的    (选填字母)。
(3)图乙是人体部分器官随年龄变化的生长速率示意图,其中能表示生殖器官的曲线是   (选填序号)
(4)男生进入青春期后出现了如下变化,属于第二性征的有.____ (选填字母)。
A.长出胡须 B.长青春痘 C.肺通气量增大
29.(2024八下·杭州期中) 若使CO2和 CO的质量相等,则CO2和 CO的中氟元素的质量比为    ; X 、Y 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 X 与 Y 组成的化合物中,X 、Y 两种元素 的质量之比为21: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由MgS、MgSO3 、NaHSO,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0.2019年5月31日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香烟的烟气白结合,可能导致人体缺氧窒息。血红素是血红蛋白分子上的主要稳定结构,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的辅基,其分子式是C34H32N4Fe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素中C、H、O、N、Fe五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2)经测定血红蛋白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 335%,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n个铁原子,则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为   (不必化简)。
31.(2021八下·绍兴期中)元素A的阳离子Am+结构示意图为
,元素B的阴离子Bn-比Am+多8个电子,Bn-与Na+ 形成的化合物为Na2B,Bn-与Am+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B,请回答:x=   ,n=   
32.(2024九上·龙湾月考)甲醇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以作为新型燃料来代替传统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上制取甲醇的原理如图所示。
(1)从能量转化来看第①步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
(2)已知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H,则甲醇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3O2 2CO2+4X,则X的化学式为   。
33.2013 年5月,某市自来水有股奇怪的味道,经专家多轮综合检测,基本认定引起此次异味的主要物质是邻叔丁基苯酚。将30克邻叔丁基苯酚完全燃烧,生成88克 CO2和25.2克 H2O(无其他产物)。已知邻叔丁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0,则:
(1)30克邻叔丁基苯酚中含碳元素    克,氢元素   克。
(2)邻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 14分)
34.人们常采用扦插的方法对葡萄进行繁殖。扦插时,葡萄枝条是带有腋芽的成活率高,还是无腋芽的成活率高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
【建立假设】有腋芽的枝条成活率高。
【制订计划】
①材料准备:取2根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葡萄枝条,将枝条下端均切成斜向切口。
②分组:A组1根,枝条保留2~3个腋芽;B组1根,X____,分别挂上标签。
③将A、B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土壤中,在适宜且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实施计划】纪伟同学发现设计的步骤有一处明显错误,改正错误后,按照计划进行操作。
【观察记录】培育一段时间后,比较A、B两组茎段新叶和生根的数量,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A组茎段新叶和生根的数量均高于B组。
【得出结论】 。
【交流分析】
(1)实验的变量是   ,X处的具体操作是   。
(2)纪伟同学指出的设计错误是   ,应如何改正:   。
(3)制定计划时,步骤①和②遵循了对照实验的   原则。
(4)请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
(5)为了提高葡萄扦插的成活率,对于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提出一个问题即可)。
35.(2024七下·浦江期末)某校学习小组进行了有关种子的系列探究活动:
(1)【观察种子的结构】
剥去菜豆种皮(如图),在剥面1处滴上碘液,发现   ;
【种子萌发的探究】
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饱满的菜豆种子60粒,并准备好3个带盖的塑料盒、纱布等;②分别在塑料盒上贴上标签A、B、C,每个盒子中放4层纱布,在纱布上随机各放上20粒菜豆种子,盖好带孔的盖子;③按照下表所示进行操作;④3天后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装置 种子数量 条件
A 20粒 不洒水 恒温培养箱
B 20粒 适量水(种子没有被淹没) 恒温培养箱
C 20粒 适量水(种子没有被淹没) 冰箱
实验结果:只有装置B中的种子萌发.
(2)A、B、C每个盒子都放20粒健康且颗粒饱满的菜豆种子的原因是   ;
(3)根据A、B、C装置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小郑为了探究另一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又设置了一个实验装置D,选取20粒健康饱满的菜豆种子放在塑料盒里,装满水淹没种子并盖上盒盖,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几天后发现少部分种子的胚根仍能突破种皮但不再继续萌发,其原因可能是   .
36.(2024七下·永嘉期中)小新同学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条件和萌发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为探究“环境条件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实验,种子的萌发情况如表格所示:
实验设置 温度(℃) 湿度 光照 种子数 萌发率(%)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B 4 潮湿 有光 100 0
C 25 干燥 有光 100 0
D 25 潮湿 无光 100 98
(1)从表格中的数据分析,玉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
(2)在适宜的条件下,表格中A、D 两组仍有未萌发的种子,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3)小新同学设计的实验都使用了100颗种子,这样做的原因是   。
四、解答题(每空每小题1分,共12分)
37.计算双氧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38.(2024八下·浙江期中)浙江省疾控中心提醒, 春季流感高发, 注意防控。如果被确认为甲流, 医生建议在 48 小时内服用磷酸奥司他韦, 可以有效缩短病程。下图为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及其说明书部分内容。
(1) 奥司他韦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   。
(2) 奥司他韦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请写出计算过程)
(3)某甲流患者体重是 25 千克, 在治疗过程中, 需每天服用 “奥司他韦” 2 次, 那么该患儿每天需服用该混悬剂多少毫升? (请写出计算过程)
39.啤酒、红酒和白酒中都含有乙醇(C H OH),饮酒后乙醇进入人体血液中,科学实验表明,当乙醇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超过 80mg/100mL (每 100mL血液中含有 80mg乙醇)时,便会影响人的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已知饮用某啤酒1 大杯(0.56L),会使血液中乙醇含量升高 30mg/100mL。 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中含有   种元素。
(2)乙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
(3)李明饮用了3 大杯上述啤酒后,其体内每 100mL 血液中乙醇的含量(理论上)升高   mg,   (填“影响”或“不影响”)其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
40.(2022·椒江模拟)炒菜时加入料酒和食醋炒出的菜别具香味,其原因之一是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了乙酸乙酯(C4H8O2),试计算:
(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乙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26.4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隶的质量为   g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时针、分针、秒针所对应的元素,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一点整,时针所指元素为氢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六点整,时针所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则质子数为6,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十一点整,时针所指元素是钠元素,其离子符号为Na+,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钟面上时针、分针所指的两种元素分别是氧元素、镁元素,组成化合物是氧化镁,其化学式为MgO,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苕溪鲰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外受精,卵生,具有鱼类的特征,属于鱼类。
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3.【答案】D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分析】(1)种子一般包括种皮(有保护作用)和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
(2)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解答】A.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胚乳或子叶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胶体为人工种子提供养分,因此胶体相当于天然种子中的胚乳或子叶。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人工种子利用组织培养成胚,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通过体细胞胚状体得到的植株是正常的完整植株,可以进行传粉、受精,产生果实和种子,进行有性生殖。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人工种子属于无性繁殖,可快速大量繁殖,人工种子的制作是在室内,不会受季节影响。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种子的结构;基因工程
【解析】【分析】(1)细菌细胞有三种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2)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3)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可将种子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例如,小麦、玉米、水稻、蓖麻、柿等植物的种子是有胚乳种子,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等植物的种子是无胚乳种子。果实的发育过程如下:
(4)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解答】A、 固氮醋杆菌属于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根瘤菌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故说法错误。
B、固氮基因植入农作物植株内,所运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故说法正确。
C、小麦、玉米是有胚乳种子, 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故说法错误。
D、生产氮肥时形成的PM2.5依次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而不是依次穿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血液中,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5.【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分析。
【解答】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与质子数、电子数相等,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为元素名称,根据元素名称可判断元素种类,最下方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不能得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
故答案为:B。
6.【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计算分析。
【解答】由酸根阴离子R2O72-可知该酸根原子团的化合价为-2价,其中氧元素为-2价,
设R元素化合价为x,则
2x+(-2)×7=-2
x=+6
故答案为:C。
7.【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的胚经过传粉和受精作用后形成的,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种皮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胚乳是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
【解答】A、将一粒玉米种子纵切后,在切面滴碘液,变蓝的部分是胚乳,因为胚乳中含有淀粉,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A不符合题意;
B、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B符合题意;
C、玉米种子的胚由子叶、胚轴、胚芽、胚根四部分组成,C不符合题意;
D、种子中的子叶提供营养,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答案】D
【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根据对人体生殖和发育的认识判断。
【解答】 A.卵巢是女性最重要的性器官,故A错误;
B.常说的试管婴儿属于体外受精,体内发育,故B错误;
C.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是在在输卵管里完成的,称为受精,受精卵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此时女性就怀孕了,故C错误;
D.人体胚胎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人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胚发育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发育期、青年期几个阶段。而人们通常所说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婴儿出生到成年人阶段,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自身条件为完整而有活力的胚、且度过休眠期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小王同学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所以水分是变量,除此之外其他条件均相同。因此甲乙两组都应保持适宜温度为20℃,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0.【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解答】A.从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植株,到开花、结出种子,完成了被子植物的一个生命周期,A正确;
B.人生命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即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B错误;
C.鸡的发育起点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从受精的鸡蛋发育成成熟的母鸡的过程,不是一个完整生命周期,C错误;
D.蛙的发展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不是一个完整生命周期,D错误。
故选A。
11.【答案】B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原子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在一个微粒中所含原子的个数;
(2)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3)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
(4)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在一个离子中带的正负电荷数。
【解答】A.H2O中的2表示在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A错误;
B.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B正确;
C. 2SO3中的2表示2个三氧化硫分子,故C错误;
D. Cu2+中的2+表示每个铜离子中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植物的无性生殖;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3包含2;2包含1;
【解答】A: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来,主要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胚由受精卵发育来,由胚根、胚轴、胚芽、子叶组成,与胚乳不同。不是包含关系,A错误。
B:真核生物是一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不单单是微生物,B错误。
C:无性生殖包含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包含扦插,C正确。
D: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属于并列关系,D错误。
故选C。
13.【答案】A
【知识点】同位素;元素的概念
14.【答案】C
【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 植物子房发育结构图如下
【解答】A. 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A正确
B. 胚胎发育的场所是母体子宫,B正确
C. 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子房壁会发育成果皮,C错误
D.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水稻开花之后需要传粉,受精,然后发育成果实,青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性青蛙进行繁殖,故水稻和蛙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D正确
故答案为:C
15.【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根据加压时分子间隔变小分析。
【解答】活塞慢慢下压后,氮分子间隔慢慢变小。
故选B。
16.【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根据碳与氮的质子数分别为6和7,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分析。
【解答】A、 13C中子为7,15N 中子数为8,不符合题意;
B、 13C与12C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不符合题意;
C、 15N与14N属于同种元素,核电荷数相同,符合题意;
D、 15N的核外电子数为7,中子数数为8,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 NH4NO3和CO(NH2)2中氮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都是28:4=7:1,氢元素质量分数为6%,则氮元素质量分数为42%,100 kg 化肥中氮元素总质量为42 kg ;
故选C。
18.【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解答】A、整个西瓜是果实,由子房发育来的,A正确;
B、一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颗种子,西瓜里有多粒种子说明是由多个胚珠发育成的,B错误;
C、西瓜皮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来的,C正确;
D、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D正确。
故选:B。
19.【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C、根据物质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造成来分析。
【解答】 A、六氯苯是由六氯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正确;
C、由六氯苯的化学式C6Cl6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6):(35.5×6)=12:35.5,故错误;
D、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故答案为:B。
20.【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两种的化学式可知(NH4)2与S的比是固定的,由此计算;
【解答】已知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而两种化合物中,(NH4)2S和(NH4)2SO4中 (NH4)2SO4和N的关系是68: 28;则混合物中(NH4)2S的质量分数为:,所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B。
21.【答案】原子;氯化钠;水分子;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分析】原子能构成分子,能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其构成微粒保持。
【解答】(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其中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即甲处为原子,故填原子。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即由两种构成的物质是氯化钠,故填氯化钠;
水由水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即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填水分子。
(3)化学变化是生成新分子的变化,其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故填: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22.【答案】(1)3SO42-
(2)Al2O3
(3)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原子团的右上角写上数字和正负号,表示所带的电荷数和电性,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团的个数;
(2)根据地壳的元素分布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再确定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3)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写上正负号和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1)硫酸根离子由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构成,在右上角写“2-”表示电性和电荷量,最后在前面加3表示硫酸根的个数,写作: 3SO42- ;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铝,非金属元素为氧,二者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化学式为: Al2O3 ;
(3)氧化亚铁由一个铁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在铁元素的正上方写“+2”表示化合价,即: 。
23.【答案】(1)细胞核
(2)芽体
【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
【解答】(1)酵母菌属于真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组成。 图中1是酵母菌的细胞核。
(2)成熟的酵母菌细胞,先长出一个小芽,芽细胞长到一定程度,脱离母细胞继续生长,而后形成新个体,这就是出芽生殖,2是芽体。
24.【答案】(1)早
(2)①
【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
【解析】【分析】根据青春期人体生长和发育的特征解答。
【解答】(1)根据曲线图可知,女生进入青春期的时间比男生早。
(2)脑在婴幼儿期发育最迅速,到青春期已基本发育完全,因此表示脑发育的是曲线①。
故答案为:(1)早(2)①
25.【答案】(1)雌蕊和雄蕊
(2)子房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1)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
(2)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即胚珠的数目取决于种子的数目,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毛豆果实中有一至多粒种子不等,这是因为子房内胚珠的数目不同。
【解答】(1)甲图中,毛豆花中的最主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它与毛豆繁衍后代有直接的关系。
(2)子房发育成果实,乙图中的一个毛豆豆荚即一个果实,它是由甲图豆花中的子房发育而来的。
26.【答案】+5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 Ca(H2RO4)2中钙元素为+2价,H2RO4为-1价,氢为+1价,氧为-2价,设元素R的化合价为 x,则(+1)×2+x+(-2)×4=-1,x=+5;
故答案为:+5.
27.【答案】(1)纯净物;
(2)解:设碘酸钾的质量为x。
x× ×100%=0.035 g
x≈0.059 g
答:相当于每千克食盐含碘酸钾0.059 g。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根据碘酸钾的化学式写出阴离子的符号。
(2)含碘的质量=碘酸钾的质量×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列出方程,从而计算出每千克食盐含碘酸钾的质量。
【解答】(1)根据化学式 KIO3 可知,碘酸钾只由一种物质组成,为纯净物。其中的阳离子为K+,阴离子为IO3-。
28.【答案】(1)卵巢
(2)B
(3)③
(4)A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
【解析】【分析】在人体外表上,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 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青春期男性和女性在外表上的不同变化,即第二性征的出现。
【解答】(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个,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2)常情况下,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输卵管即B
(3) 示生殖器官的曲线是③:未进入青春期,生殖器官发育缓慢,进入青春期,快速发育;
(4) 长出胡须 喉结等为第二性征。
29.【答案】14:11;X3Y4;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相关的计算,注意要结合题目要求以及使用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和解答。
【解答】 若使CO2和CO的质量相等,设质量为x,则CO2和CO的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由原子个数比=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可知,X、Y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3Y4;
根据等效原理,可以转化为MgS、MgSO3、MgSO4(相当于NaHSO4)组成,则该混合物可视为两部分MgS和氧元素组成,由于MgS中镁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24:32,
因为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0.【答案】(1)
(2)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血红素的化学式C34H32N4FeO4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的质量=该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血红素的化学式C34H32N4FeO4,则血红素中C、H、O、N、Fe五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34:32:4:4:1;
(2)经测定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n个铁原子,且该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1.【答案】12;2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①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得到电子带负电荷;
②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
③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元素A的阳离子Am+结构示意图为 ,
此时它的核外电子数为:2+8=10。
元素B的阴离子Bn-比Am+多8个电子,
则元素B的阴离子Bn-核外电子数为:10+8=18;
Bn-与Na+形成的化合物为Na2B,钠元素显+1价,则B元素显-2价,、
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
则Bn-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即n=2。
Bn-与Am+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B,
B元素显-2价,A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Am+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则A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x=10+2=12。
32.【答案】(1)化学能
(2)3:1
(3)H2O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33.【答案】(1)24;2.8
(2)O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2)根据邻叔丁基苯酚中碳、氢、氧元素质量及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确定碳、氢、氧原子个数比,再由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化学式分析。
【解答】(1) 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可知,88克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即为30克邻叔丁基苯酚中碳元素质量,为,25.2克水中氢元素质量即为 30克邻叔丁基苯酚中氢元素质量,为。
(2) 邻叔丁基苯酚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由 邻叔丁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0, 可知,1个邻叔丁基苯酚分子中含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化学式为 O。
故答案为:(1)24;2.8;(2) O 。
34.【答案】(1)枝条是否带有腋芽;枝条不保留腋芽
(2)实验的枝条数量少,偶然性大;每组使用10根枝条
(3)单一变量
(4)有腋芽的枝条成活率高
(5)枝条的长短是否与成活率有关(合理即可)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1)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1)探究“扞插时,葡萄枝条是带有腋芽的成活率高,还是无腋芽的成活率高”,实验的变量是枝条是否带有腋芽,A组枝条保留2~3个腋芽;所以X处的具体操作是枝条不保留腋芽。
(2)本次实验每组只选用1根枝条,数量太少,偶然性大,应每组选用10根枝条。
(3)制订计划时,步骤①和②遵循了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4)通过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有腋芽的枝条成活率高。
(5)为了提高葡萄扞插的成活率,对于扞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还能提出的问题有枝条的长短是否与成活率有关;枝条的老嫩是否与成活率有关;枝条切口的形状是否与成活率有关等。
35.【答案】(1)没有明显变化(或者剥面只呈现一点点蓝色)
(2)控制变量、避免偶然性
(3)(菜豆)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4)水中有溶解氧可暂时供菜豆种子萌发,使部分生命力旺盛的种子胚根突破了种皮(或者水中溶解了少量的氧气)(或者没有氧气时菜豆种子只能在前期萌发)(或者氧气不足)(合理即可)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 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除了种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发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是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解答】(1) 剥去菜豆种皮(如图),在剥面1处滴上碘液,发现没有明显变化(或者剥面只呈现一点点蓝色),因为碘液遇淀粉变蓝色;剥面很小,所以不容易显色;
(2) A、B、C每个盒子都放20粒健康且颗粒饱满的菜豆种子的原因是 控制变量、避免偶然性 ,使得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都合格;
(3) 根据A、B、C装置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B可以得出种子萌发需要水分;BC得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所以综合得出的结论是: (菜豆)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
(4) 几天后发现少部分种子的胚根仍能突破种皮但不再继续萌发,其原因可能是 水中有溶解氧可暂时供菜豆种子萌发,使部分生命力旺盛的种子胚根突破了种皮 ;
故答案为:(1) 没有明显变化(或者剥面只呈现一点点蓝色) (2) 控制变量、避免偶然性 (3) (菜豆)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4) 水中有溶解氧可暂时供菜豆种子萌发,使部分生命力旺盛的种子胚根突破了种皮(或者水中溶解了少量的氧气)(或者没有氧气时菜豆种子只能在前期萌发)(或者氧气不足)(合理即可)
36.【答案】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种子已死亡;使实验结果准确,具有可靠性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37.【答案】解:(1×2) : (16×2)=1 : 16。 答:双氧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6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8.【答案】(1)4:1
(2)9%
(3)解:查表得该患者需委每天剂量为60mg×2=120mg,则设服用混悬剂为v,根据意得
v=20mL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 奥司他韦 的化学式求解碳氧原子个数比以及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由体积比等于质量比求解每天需服用该混悬剂体积。
【解答】(1) 奥司他韦中 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6:4= 4:1
(2)奥司他韦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6×4)/(12 x 16+ 1 x28+14x 2+16x4)× 100%≈20.5%
故答案为: 20.5%;
39.【答案】(1)3
(2)2:6:1
(3)90;影响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2)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分析;
(3)根据 一大杯啤酒会使血液中乙醇含量升高 30mg/100mL ,由此确定3大杯啤酒可使乙醇含量升高值,由影响 驾车的范围确定该升高值是否影响驾车分析。
【解答】(1)乙醇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2)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 乙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2:6:1。
(3) 一大杯啤酒会使血液中乙醇含量升高 30mg/100mL ,李明饮用了3 大杯上述啤酒后,其体内每 100mL 血液中乙醇的含量(理论上)升高90mg,超过了 80mg/100mL,影响其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
故答案为:(1)3;(2)2:6:1;(3)90;影响。
40.【答案】(1)v
(2)2:4:1
(3)9.6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
(2)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8+16×2=88。
(2)根据乙酸乙酯(C4H8O2)的化学式可知,乙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4:8:2=2:4:1。
(3)26.4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26.4g×(×100%)=9.6g。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