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2025届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第12讲常见的天气系统与自然灾害Contents目录课标解读01考情分析02考点突破04知识结构03建模总结06典例分析05一课标解读课标要求 学科素养要求1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风暴潮等气象灾害的成因与危害。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比较同一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案例,说出主要气象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认知:运用图表资料,说明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比较同一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综合思维: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风暴潮等气象灾害的成因与危害。地理实践力: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考情分析二考题 命题方向2024 北京卷 根据等压线分布图分析某地天气状况,考察受不同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甘肃卷 以迪拜极端天气导致洪涝灾害为例,分析导致洪涝灾害的成因,以及推测容易发生类似请款的地区,考察分析气压场的能力。广西卷 以西欧寒潮为背景,考查寒潮发生的原因及影响;考察寒潮的形成原理。山东卷 通过分析江苏近地面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图,分析大雾的形成原因。提取考点:1.通过读图分析天气的成因(重难点,常见考向)2.天气系统的形成原理(重点非常考点)3.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非重点、难点)考情分析二提取考点:考题 命题方向2023 广东卷 根据吉林省某气象站的降水过程相关信息,判断天气系统的特征、成因及特点湖北卷 通过分析我国四地区对的各月平均气压状况,判断地点位置和特征浙江6月卷 贵州中西部地区冬季出现的锋面雨雾,分析雾区气温垂直变化1.通过读图分析天气的成因(重难点,常见考向)2.天气系统的形成原理(重点非常考点)3.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非重点、难点)三知识结构四考点突破PART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1.锋面与天气的原理、应用3.气象灾害的成因、影响2.气旋与反气旋考点1:锋面与天气地面暖气团冷气团锋面: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接触时,他们之间出现的交界面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等都有明显差别,所以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线考点1:锋面与天气冷气团势力大,主动向暖气团移动,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所形成的天气系统。带来雨雪天气常伴有强风考点1:锋面与天气北方沙尘暴夏季暴雨一场秋雨一场寒考点1:锋面与天气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符号剖面图移动速度 移动较快,常形成大风天气 移动较慢,持续性降水或雾 移动最慢,连续性降水坡度/雨区 坡度大,雨区主要在锋后 坡度小,雨区主要在锋前 坡度小、雨区在锋后过境前 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 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过境时 大风、降温、雨/雪/沙尘天气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锋面降水集中在冷气团控制一侧思考:锋面过境一定会带来降水吗?考点1:锋面与天气考点2:气旋与反气旋北半球气旋气压中心:低气压水平运动:四周向中心逆时针辐合垂直运动:上升天气状况:阴雨北半球反气旋气压中心:高气压水平运动:中心向四周顺时针辐散垂直运动:下沉天气状况:晴朗考点2:气旋与反气旋「左右手定则」判断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方法点拨考点2:气旋与反气旋(2024甘肃卷)2024年4月中旬,常年炎热干燥的波斯湾附近出现多个雷暴雨团,形成暴雨带,迪拜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160毫米,约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2倍。此类极端天气过程的形成与中纬度西风带的南移波动有关。下图示意暴雨时该区域500百帕高度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图中甲处500百帕高度的风向为( )A. 西北风 B. 东南风C. 东北风 D. 西南风典例一高空(近地面气压一般在1000左右)高空风向大致与等压线平行(无摩擦力)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移(2024甘肃卷)2024年4月中旬,常年炎热干燥的波斯湾附近出现多个雷暴雨团,形成暴雨带,迪拜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160毫米,约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2倍。此类极端天气过程的形成与中纬度西风带的南移波动有关。下图示意暴雨时该区域500百帕高度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本次暴雨过程中冷空气强烈下沉会导致迪拜( )A. 气温上升 B. 气压降低C. 雨量剧增 D. 风速突变典例一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降雨量与空气湿度相关,与下沉的冷空气无关扰乱原有的近地面气压场,风向突变(2024甘肃卷)2024年4月中旬,常年炎热干燥的波斯湾附近出现多个雷暴雨团,形成暴雨带,迪拜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160毫米,约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2倍。此类极端天气过程的形成与中纬度西风带的南移波动有关。下图示意暴雨时该区域500百帕高度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相同天气现象易发生于( )A. 4月 美国东南部B. 10月 南非西北部C. 10月 阿根廷西部D. 4月 意大利北部典例一冬半年,北半球西风带向南波动季风气候背风坡意大利北部纬度较高,4月依然受西风带控制,受西风带的异常波动影响几率不大。(2023广东卷)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图2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 — 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据此完成3,4题。3.此次降水过程呈现的天气变化依次是 ( )A. 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B. 疾风骤雨、雪花纷飞、冻雨夹雪C. 雪花纷飞、风雨交加、冻雨夹雪D. 风和日丽、冻雨夹雪、和风细雨水汽饱和,形成降水气温低于0℃,降水呈固态风速先变大后变小气温高于露点温度,降水减小典例二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图2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 — 19 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据此完成3,4题。2. 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对 流 旺 盛B. 逆 温 增 强C. 暖锋经过D. 冷锋过境降水大风降温典例二风向:可参考丙地处于冷锋前和冷锋后的静态风向判断;气温:冷锋过境,气温下降,沙尘天气,白天削弱太阳辐射降温,夜晚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而使温差变小。低压槽两侧风向不同锋面气旋方法点拨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课时结束四考点突破PART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二 :气象灾害的成因、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冬季夏季冷暖气团活动偏北风偏南风寒潮暴雨台风水旱灾害对大气环境影响锋面雨带移动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发展,夏秋移至我国东南沿海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强弱异常寒冷干燥性质强冷空气7.8月华北、东北多雨6月江淮梅雨5月华南多雨温暖湿润性质带来水汽强烈上升思维导图(2021年辽宁辽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寒潮天气是指强冷空气过境引起温度剧降,并伴随有大风和雨雪天气的一种灾害性现象。受蒙古—西伯利亚较强冷空气影响,2020年3月24日20时至26日20时,我国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大部、黄淮等地先后有4~6级风,阵风7~9级,上述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下降6~10 ℃,华北北部局地降温可超12 ℃,部分地区最低气温降至0 ℃或0 ℃以下,同时伴有大范围雨雪。下图为2020年3月24日20时至26日20时全国大风降温预报示意图。(1)简述此次寒潮天气对内蒙古自治区影响较大的自然原因。内蒙古自治区靠近冬季风发源地,冷空气势力强;地形较平坦,缺乏高大山脉的阻挡。影响大——风大+冷——无遮挡、近风源地典例三(2021年辽宁辽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寒潮天气是指强冷空气过境引起温度剧降,并伴随有大风和雨雪天气的一种灾害性现象。受蒙古—西伯利亚较强冷空气影响,2020年3月24日20时至26日20时,我国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大部、黄淮等地先后有4~6级风,阵风7~9级,上述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下降6~10 ℃,华北北部局地降温可超12 ℃,部分地区最低气温降至0 ℃或0 ℃以下,同时伴有大范围雨雪。下图为2020年3月24日20时至26日20时全国大风降温预报示意图。带来丰富的雨雪,增加土壤水分,缓解春季旱情;增加水资源,提高空气湿度,利于降低森林、草原火险;低温冻害天气利于减少农作物病虫害;农作物被积雪覆盖,可以起到一定的抗寒保温作用;雪水不仅含氮量高,还能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有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等。(2)分析此次寒潮天气对途经区域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典例三(2021年辽宁辽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寒潮天气是指强冷空气过境引起温度剧降,并伴随有大风和雨雪天气的一种灾害性现象。受蒙古—西伯利亚较强冷空气影响,2020年3月24日20时至26日20时,我国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大部、黄淮等地先后有4~6级风,阵风7~9级,上述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下降6~10 ℃,华北北部局地降温可超12 ℃,部分地区最低气温降至0 ℃或0 ℃以下,同时伴有大范围雨雪。下图为2020年3月24日20时至26日20时全国大风降温预报示意图。(3)说出寒潮天气来临前家庭人员应做好的准备工作。注意要添衣保暖,用好取暖设备;关好房屋门窗,妥善安置室外物品;家中受气温变化影响较大的人员(老人、病人)尽量在家,减少外出;人员外出时,需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注意安全等。衣、食、住、行、健康等。典例三【方法点拨】批判性思维;辩证思考(2024广西卷)图a示意欧洲部分区域一种典型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时,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图b)风速较大,最大风速位于莱芒湖区,时速可超过100千米。这种风会使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出现逆温层,逆温层下方常有层云(低空中呈层状的云层)形成;当有其他条件配合时,莱芒湖畔局地还容易出现冰冻现象。右图为莱芒湖畔某次发生冰冻时的街景。(1)结合图,分析莱芒湖区大风的形成过程。风力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表摩擦力狭管效应迁移训练地形与风向一致湖面开阔、平坦,阻力小等压线密集,气压差大(2024广西卷)图a示意欧洲部分区域一种典型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时,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图b)风速较大,最大风速位于莱芒湖区,时速可超过100千米。这种风会使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出现逆温层,逆温层下方常有层云(低空中呈层状的云层)形成;当有其他条件配合时,莱芒湖畔局地还容易出现冰冻现象。右图为莱芒湖畔某次发生冰冻时的街景。(1)结合图,分析莱芒湖区大风的形成过程。等压线较为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偏北风越过汝拉山脉后下沉过程中,受重力影响加速;地处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脉之间,谷地呈东北一西南走向,与风向平行,具有狭管效应;湖面摩擦力小,风速大。迁移训练课程结束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