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八下科学期中测试培优训练卷4(浙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八下科学期中测试培优训练卷4(浙教版)

资源简介

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八下科学期中测试培优训练卷4(浙教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2九下·杭州期中)GMR是一个巨磁电阻,其阻值随周围磁场强度的增强而减小。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1和S2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磁针在开关闭合时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B.当滑片P向左移时,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减小
C.当滑片P向右移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GMR阻值变小
D.当滑片P向左移时,电压表示数变小,指示灯变暗
【答案】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的转向;
(2)(3)(4)根据电流变化分析电磁铁的磁场强度变化,从而确定巨磁电阻的阻值变化即可。
【解答】A.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时大拇指指向左端,则左端为电磁铁的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逆时针方向旋转,故A错误;
B.当滑片左移时,电流增大,电磁铁磁场变强,而巨磁电阻阻值减小。电压表测巨磁电阻的电压,电流表测巨磁电阻的电流,则二者的比值就是它的阻值,因此它们的比值减小,故B正确;
C.当滑片右移时,电阻变大,电流变小,则电磁铁磁场变弱,而GMR变大,故C错误;
D.当滑片左移时,变阻器阻值减小,而电流变大,电磁铁磁场变强,则GMR变小,因此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大,即指示灯变亮,故D错误。
故选B。
2.(2020九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家庭电路中的某一部分,电工师傅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检测:
①闭合S1,灯L1亮;②断开S1,闭合S2,灯L2不亮;③再用测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发现只有在c点氖管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是(  )
A.c、d两点间断路 B.灯 L2所在支路断路
C.灯 L2 短路 D.c点左侧的零线断路
【答案】A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分析四个选项中每个故障对应的现象,哪个与题目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如果c、d两点之间断路,由于灯泡L1所在的支路与火线和零线正常连接,所以不受影响正常工作,而灯泡L2这时只与火线相连,不能与零线相连,因此不会发光。a、b两点与火线相连,测电笔的氖管肯定发光,而d点为零线正常不发光,正是因为c、d之间断路,d点通过灯泡L2与火线相连,测电笔才会发光,故A符合题意;
B.如果灯L2所在的支路断路,那么d点不能与火线相连,测电笔就不会发光,故B不合题意;
C.如果灯L2短路,那么整个电路都会短路,灯泡L1就不会发光,故C不合题意;
D.c点左侧为零线的干路部分,如果c点左侧的零线断路,那么两个灯泡都不会发光,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3.(2023八下·拱墅期末)对乙酰氨基酚(化学式C8H9NO2)是一种治疗流感的退烧止痛药。下列有关对乙酰氨基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乙酰氨基酚中含有1个氧分子
B.对乙酰氨基酚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4:1
C.保持对乙酰氨基酚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对乙酰氨基酚分子
D.对乙酰氨基酚中含有8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A、根据纯净物中不含其它物质的分子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C、根据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分析;
D、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分析。
【解答】A. 对乙酰氨基酚只含对乙酰氨基酚分子,不含有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B. 对乙酰氨基酚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96:32=3:1 ,不符合题意;
C. 保持对乙酰氨基酚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对乙酰氨基酚分子 ,符合题意;
D. 一个对乙酰氨基酚分子中含有8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2019八下·秀洲月考)下列做法可以引起触电事故的是(  )
A.人站在干燥的木凳上,一只手接触火线
B.人两手同时接触一节干电池的两极
C.人站在地面上,两手同时接触家庭电路中的零线
D.人站在地面上,双手同时分别接触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
【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触电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因此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接触火线;②直接或间接通过人体与大地或零线构成通路,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A.人站在干燥的木凳上,一只手接触火线 ,不能形成通路,因此没有电流经过人体,不会造成触电,故A不合题意;
B.人两手同时接触一节干电池的两极,因为电压太低,因此通过人体的电流太小,也不会造成触电,故B不合题意;
C.人站在地面上,两手同时接触家庭电路中的零线,没有与火线接触,不会造成触电,故C不合题意;
D.人站在地面上,双手同时分别接触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会造成通路,有电流通过人体,肯定会造成触电事故,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0八下·吴兴期末)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电磁铁置于条形磁铁附近并正对(如图所示)。假如电磁铁开关闭合前后条形磁铁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b移动时电磁铁与条形磁铁间的作用力变大
B.闭合开关后,条形磁铁受到桌面向左的摩擦力
C.闭合开关前,电磁铁与条形磁铁间没有力的作用
D.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a移动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改变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①线圈匝数;②电流大小;
(2)首先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然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判断条形磁铁受到磁力的方向,最后根据二力平衡确定摩擦力的方向;
(3)根据(2)中的分析判断;
(4)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判断。
【解答】A.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b移动,变阻器的阻值增大,电流减小,那么电磁铁的磁场变弱,对条形磁铁的作用力变小,故A错误;
B.闭合开关后,电磁铁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时大拇指指向左端,那么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条形磁铁受到向右的排斥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条形磁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故B正确;
C.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电磁铁和条形磁铁之间有排斥力的作用,故C错误;
D.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a移动过程中,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场变强,条形磁铁受到的磁力变大,但是不会影响二者之间排斥力的方向,因此不会改变条形磁铁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故D错误。
故选B。
6.(2023九上·台州开学考)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红磷P B.氦气He2 C.氧化铁FeO D.硝酸银HgNO3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利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答】A.红磷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化学式利用元素符号表示,即P,符合题意;
B. 氦气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化学式利用元素符号表示,即He ,不符合题意;
C. 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氧为-2,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 ,不符合题意;
D. 硝酸银化学式为AgNO3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如图所示,导体棒ab置于蹄形磁铁的磁场中,并垂直于金属导轨。闭合开关,导体棒向右运动。则下列措施中,能使导体棒向左运动的是(  )
A.提高电源电压
B.换更粗的导体棒
C.将蹄形磁铁的N、S极对调
D.将蹄形磁铁的N、S极和电源正、负极的接线都对调
【答案】C
【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影响因素判断。
【解答】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则要改变导体运动方向,可以改变磁场方向,即调换磁铁的磁极,也可以改变电流方向,即调换正负极上的导线位置。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8.(2020八下·秀洲月考)同学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画出了磁极和磁感线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据此判断小磁针的指向;
②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
③同名磁极之间的磁感线呈顶牛之势,异名磁极之间的磁感线相互连接。
【解答】A.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故A错误;
B.两个S极之间的磁感线呈顶牛之势,且磁感线的箭头方向都朝向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故B正确;
C.磁感线应该从N极到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故C错误;
D.磁感线的箭头方向应该从N极向外,故D错误。
故选B。
9.(2024·浙江)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且与条形磁铁在同一平面和相同高度。当电路中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条形磁铁一直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S闭合后,电磁铁左端是S极
B.开关S闭合后,条形磁铁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C.开关S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时,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D.开关S断开时,条形磁铁与电磁铁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A.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
B.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确定条形磁体受到磁力的方向,根据平衡力原理确定它受到摩擦力的方向;
C.根据电流变化确定磁场强弱变化,根据平衡力的知识确定摩擦力变化;
D.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解答】 A.开关S闭合时,根据安培定则,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指向电磁铁左端,即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故A错误;
B.条形磁铁的右端为N极,电磁铁左端为N极,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则条形磁铁受到向左的排斥力,而条形磁铁一直保持静止,水平方向上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和排斥力平衡,所以条形磁铁受到摩擦力方向是向右的,故B错误;
C.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条形磁铁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方向上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和排斥力平衡,由于排斥力减小,所以摩擦力也减小,故C正确;
D.开关S断开时,左边是磁铁,磁铁和铁芯之间仍然有吸引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0.(1.2电生磁(2))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电磁铁置于条形磁铁附近并正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前,电磁铁与条形磁铁间没有力的作用
B.闭合开关后,条形磁铁受到桌面向右的摩擦力
C.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a移动时,电磁铁与条形磁铁间的作用力减小
D.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b移动过程中,若条形磁铁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变大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磁体的性质判断;
(2)首先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然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条形磁体受到磁力的方向,最后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受到摩擦力的方向。
(3)首先分析电阻变化,再确定电流变化,接下来分析电磁铁磁场强度变化,最终确定条形磁体受到磁力的变化。
(4)分析电流变化,确定电磁铁磁场强度变化,进而判断条形磁铁受到磁力的变化,最后根据二力平衡确定它受到摩擦力的变化。
【解答】A.闭合开关前,电磁铁没有磁性,但是条形磁体有磁性,二者也会先后吸引,故A错误;
B.闭合开关后,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条形磁体受到水平向左的吸引力。由于条形磁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到的摩擦力与吸引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吸引力水平向左,所以摩擦力水平向右,故B正确;
C.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a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磁场变强,而它与条形磁体之间的作用力增大,故C错误;
D.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b移动过程中,变阻器阻值变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小,则电磁铁磁场变弱,则条形磁体受到的磁力变弱。条形磁铁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它受到的摩擦力与磁力相等,因此摩擦力也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11.(2019·瑞安模拟)如图是微信上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 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 10%
B.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1
D.一个六氯苯分子由 6 个碳原子和 6 个氯原子构成
【答案】D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化学式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2)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3)将氢和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个数,然后再将乘积作比即可;
(4)根据六氯苯的化学式分析解答。
【解答】A.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故A错误;
B.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原子构成,故B错误;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12×6):(1×6)=12:1,故C错误;
D.根据分子式 C6Cl6 可知,一个六氯苯分子由 6 个碳原子和 6 个氯原子构成,故D正确。
故选D。
12.(2024八下·长兴月考)如图所示为发电机工作原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发电机工作时,电流始终从电刷A流向电刷B
B.该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当线圈不动,磁极转动时,不会有感应电流产生
D.发电机线圈每转过一圈,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
【答案】D
【知识点】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1)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在发电机工作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时刻变化的,据此分析即可解决。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3)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切割磁感线的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解答】A、图为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当发电机工作时,线圈内外都是交流电,电流的方向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故电流的方向不总是从电刷A流向电刷B,故A错误。
B、产生感应电流时,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当线圈不动,磁极转动时,线圈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错误。
D、发电机线圈每转过平衡位置就改变一次电流的方向,故每转过一圈,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2024八下·浦江期中)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8 B.硫的元素符号为Si
C.最外层电子数目:硫>氧 D.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0.97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14.(2025七下·杭州月考)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对认识对象(系统)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或模拟。下列不属于模型建构的是(  )
A.画校园平面图
B.做小型地球仪
C.搭细胞结构
D.看蜡烛熄灭顺序
【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指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
【解答】A、画校园平面图是对校园这一对象的平面模型构建;
B、做小型地球仪是对地球的模型构建;
C、搭红细胞结构是对红细胞这一认识对象的模型构建;
D、看蜡烛熄灭过程属于实验,不属于模型建构。
故答案为:D。
15.两根直导线互相垂直,但相隔一小段距离,如图15-2所示,其中导线 ab是固定的,另一根导线能自由转动。 当直流电流按图示方向通入两条导线时,导线cd将(  )
A.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靠近导线ab
B.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靠近导线ab
C.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远离导线ab
D.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远离导线ab
【答案】A
【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电流cd处于电流ab产生的磁场中,在cd左右两边各取一小电流元,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其安培力的方向,从而判断运动,当cd导线转过90°后,看两电流是同向电流还是异向电流,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
【解答]电流ab产生的磁场在右边垂直纸面向里,在左边垂直纸面向外,在cd左右两边各取一小电流元,根据左手定则,左边的电流元所受的安培力方向向下,右边的电流元所受安培力方向向上,知cd导线逆时针方向转动。当cd导线转过90°后,两电流为同向电流,相互吸引,所以导线cd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靠近导线ab,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6.(2024八下·浙江期中)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路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电螺线管上端为S极
B.当开关s闭合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D.若仅调换电源正负极的接线,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保持不变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A.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
B.当开关闭合后,条形磁体受到向上的排斥力,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C.根据电流表的示数变化确定磁力大小变化,再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D.调换正负极接线后,磁场方向发生改变,则受到磁力方向改变,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测力计的示数是否改变。
【解答】 A.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右。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右,此时大拇指指向上端,则螺线管的上端是N极,故A错误;
B.螺线管的上端与磁铁的下端N极相互排斥,故当开关闭合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减小,故B错误;
C.当电流表示数增大时,螺线管的磁性增强,此时排斥力变大,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减小,故C正确;
D.若调换电源的正负极的接线螺线管的N、S极会发生变化,与条形磁铁的作用力由斥力变为引力,故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7.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两种物质组成。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2%。则该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3% B.46% C.50% D.78%
【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硫化钠和亚硫酸钠中钠和硫元素质量比相等,由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确定钠和硫元素质量分数和,由元素质量分数之比即为元素质量比计算出钠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 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2%,则钠元素和硫元素质量分数和为78%,硫化钠和亚硫酸钠中钠元素和硫元素质量比都是46:32,则钠元素和硫元素质量分数之比为23:16,设钠元素质量分数为x,则x:(78%-x)=23:16,x=46%。
故选B。
18.(2021八下·拱墅期末)如图所示,下端为S极的条形磁体悬挂在一弹簧上;闭合开关,条形磁体处于静止状态后,下端位于螺线管的上方。下列措施可使弹簧缩短的是(  )
A.滑片P向右缓慢移动 B.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C.增大电源电压 D.将电源的正负极对换位置
【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上端的极性,然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条形磁体受到磁力的方向,接下来根据二力平衡分析弹簧缩短时电磁场的大小变化即可。
【解答】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右;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右,此时大拇指指向上端,则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条形磁体受到向下的吸引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F拉力=G+F吸。当弹簧缩短时,F拉力变小,即吸引力变小,则电磁铁的磁场变弱。
A.滑片P向右缓慢移动,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场变强,故A错误;
B.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电磁铁的磁场变强,故B错误;
C. 增大电源电压,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磁场变强,故C错误;
D. 将电源的正负极对换位置后,条形磁体受到向上的排斥力,此时F拉力=G-F吸,此时弹簧的拉力变小,则弹簧缩短,故D正确。
故选D。
19.(2022八下·柯桥期中)小柯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性质,设计了判断水温变化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源、热敏电阻、电磁铁、定值电阻R0由导线连接成一个串联电路,在线圈的上方固定一个弹簧测力计,其下端挂一铁块。实验时把热敏电阻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水温的变化会引起弹簧测力计示数发生变化;如图乙所示为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读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的上端是S极 B.t1到t2时间内水温升高
C.t2到t3时间内电压表示数最小 D.t3到t4时间内电路中电流变大
【答案】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由安培定则确定电磁铁的极性;
(2)(3)(4)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热敏电阻串联,根据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判断水温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然后可知电压的变化。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线圈上电流方向右。由安培定则可知,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右边,则大拇指指向上端,即电磁铁的上端是N极,故A错误;
B.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热敏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
因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所以当水温升高时,热敏电阻的温度升高,其阻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
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因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所以铁块受到磁力增大,弹簧秤的示数增大,则结合图象可知t1到t2时间内水温升高,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t2到t3时间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则热敏电阻两端电压没有改变,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结合B项分析可知t2时刻水温最高,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U=IR可知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最大(电压表示数最大),所以,t2到t3时间内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t3到t4时间内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说明铁块受到磁力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2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2.7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第1课时) 同步练习)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设两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分别相同),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一个三氧化硫分子比一个二氧化硫分子多一个氧原子,从而计算出一个氧原子质量,再利用题目中所给氧原子质量的标准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解答】 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 ,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 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分)(每空1分,共36分)
21.(2023·浙江期中)下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表是图中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表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用字母序号表示)。
(3)A、C两种粒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已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a克,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用a,b表示)。
【答案】(1)24
(2)A B
(3)MgCl2
(4)12b/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间互称同位素,据此进行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
(4)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1)元素名称的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
(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间互称同位素;表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AB;
(3)A的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C的质子数为17,为氯元素,两种粒子形成化合物为氯化镁,镁元素为+2价,氯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价法则可知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
(4)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原子为C-12原子,用其质量的1/12做为标准,其它原子的一个原子质量与其比值即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故答案为:(1)24.31;(2)AB;(3)MgCl2;(4)。
22.(2024九上·江北期末)如图甲所示的测电笔使用方法是   (填“规范”或“不规范”)的。如图乙所示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闭合开关,电灯不亮,所以他用测电笔测试图中的a、b、c、d四点,只有a点不发光,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填“ab”“bc”“cd”“火线”或“零线”)开路。
【答案】不规范;ab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
【解析】【分析】(1)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分析;
(2)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发光,接触零线时不发光,据此对故障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1)使用测电笔时,人体必需与测电笔尾部的金属体接触,因此甲图中的使用方法是不规范的;
(3)根据乙图可知,d、c与火线连接,则测电笔发光是正常的。b点与零线相连,测电笔接触应该不发光。而此时接触b点发光,应该是它与零线之间断开,它通过灯泡与火线连接所致,那么发生的故障是ab开路。
23.(2024八下·长兴期末)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图,多匝金属线圈放置在磁体的两极间,线圈与根指针相连,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它受力转动,带动指针偏转,便可显示出电流的大小。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则指针的偏转方向   (选填“改变”或“不改变”)。该设备的工作原理是   ,利用该原理还可以制作    (选填“发电机”、“电动机”或“电磁继电器”)。
【答案】改变;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分析】利用图示的装置分析出其制成原理,据此解答。
【解答】通过电流表的内部构造显示电流表的制成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并且电流越大,线圈受到的力越大,其转动的幅度越大。若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磁场对线圈作用力的方向会发生变化,则指针的偏转化方向会发生变化,利用该原理还可以制作电动机。
故答案为:改变;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电动机。
24.(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2.7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确定(第2课时)同步练习)湖中一种水藻的化学式为CxH263OyN16P,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35.83%,氧的质量分数为49.58%,则式中x=   ,y=   。
【答案】106;110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解答】 水藻中碳的质量分数为35.83%,氧的质量分数为49.58%,则
解答x=106,y=110;
故答案为:106;110.
25.(2021八下·余杭月考)医生给心脏疾病的患者做手术时,往往要用一种称为“人工心脏泵”(血泵)的体外装置来代替心脏,以推动血液循环。如图是该装置的示意图,线圈AB固定在用软铁制成的活塞柄上(相当于一个电磁铁),通电时线圈与活塞柄组成的系统与固定在左侧的磁体相互作用,从而带动活塞运动。活塞筒通过阀门与血管相通,阀门S1只能向活塞筒外开启,S2只能向活塞筒内开启。线圈中的电流从B流向A时,螺线管的左边是   (选填“N”或“S”)极,活塞柄向   运动(选填“左”或“右”),血液的流向是   (选填“从②流向①”或“从③流向②”)状态。
【答案】N;右;②流向①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然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活塞的运行方向;如果活塞筒内容积增大,那么压强减小,此时开关S2打开,S1闭合,血液从③进入②;否则,血液从②进而①,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线圈中的电流从B流向A时,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时大拇指指向左端,那么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此时活塞向右运动,里面容积变小,压强变大,开关S2闭合,S1打开,血液的流向为从②到①。
26.(2023·宁波)如图所示是小宁设计的水位自动控制电路,其中工作电路由指示灯L、电动机M等元件组成,由家庭电路供电;控制电路中,金属板A、B置于水箱中不同位置,水箱中的天然水是导体。
(1)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   V。
(2)当水箱内水面处于金属板A以下时,工作电路中的   处于工作状态。
(3)测试时,小宁发现由于电磁铁磁性太弱,电磁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适当   (填“增加”或“减少”)电磁铁的线圈匝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答案】(1)220
(2)电动机M
(3)增加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有关电压的常识解答;
(2)根据图片确定衔铁的位置,弄清被接通的电路,从而确定工作电路的状态;
(3)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因素:①电流大小;②有无铁芯;③线圈匝数。
【解答】(1)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
(2)当水箱内水面处于金属板A以下时,此时控制电路没有接通,电磁铁没有磁场,衔铁不能被吸下来,那么此时接通电动机所在的电路,即电动机M处于工作状态。
(3)测试时,小宁发现由于电磁铁磁性太弱,电磁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适当电磁铁的线圈匝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27.(2024八下·温州期中)为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
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根据卢瑟福实验的现象,图甲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填甲中字母)。
(2)根据原子结构知识,解释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的原因:   。
(3)其他科学家在原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中,建立了很多原子结构模型,如图乙所示。下列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填图乙的字母序号)。
(4)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可多选)。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汤姆生的发现否定了道尔顿“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观点
C.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
D.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既有个人的突出贡献,又有科学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答案】C;原子内部有质量大体积小的微粒;ACB;A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28.(2022八下·杭州期中)根据已知信息填空
(1)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Y,其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乙的化学式为   ;
(2)元素X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元素Y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所形成的离子所带电子数均与氖原子相同,由X、Y两元素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某样品可能由铁、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测得该样品中铁与氧的质量比是21:8;若该样品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不含   。
【答案】(1)X3Y2
(2)Na2O
(3)Fe3O4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粒子结构以及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来分析;
(2)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解答】(1)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Y,其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50%,
设X、Y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m、n,则:,解得:m=n;
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则乙中X、Y的原子个数比为:,
则乙的化学式为X3Y2;
(2)元素Y的原子获得2个电子,形成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均与氖原子相同,可知Y元素质子数为8,即O;
元素X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所形成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均与氖原子相同,可知X元素质子数为11,即Na;
在化合物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
(3)FeO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16=7:2=21:6;
Fe2O3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48=7:3=21:9;
Fe3O4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
现测得该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8,
则该样品的成分可能是四氧化三铁,也可能是氧化亚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还可能是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若该样品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不含四氧化三铁。
29.(2024八下·海曙期中)图甲为一个悬浮花盆。小科利用一个柱状磁体和一个电磁铁,以图乙的方式模拟了花盆悬浮情景。
(1)柱状磁体的下端为其   极;
(2)为模拟浇水导致花盆增重,小科往柱状磁体上放置了一个木块。导致柱状磁体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变小。若要恢复二者之间的原有距离,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答案】S;上
【知识点】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30.(2025八下·义乌月考)钾原子与氟原子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如下图:
(1)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失去、得到电子的原因是它们都要形成稳定结构;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____。
A.m=n B.m=n+x C.m=n-x D.m=x-n
(3)已知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B离子的符号为B3+,则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答案】(1)离子
(2)B
(3)BA3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离子的书写与意义
【解析】【分析】(1)原子得失电子形成了离子,阴阳离子能形成化合物,据此分析回答;
(2)根据原子、离子的转化分析判断;
(3)根据结构特点分析写出化学式。
【解答】 (1)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失去、得到电子的原因是它们都要形成稳定结构;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2)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核外的电子数是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mnx的关系是:m=x+n,所以,B正确
(3)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为-1价,B离子的符号为B3+,化合价为+3价,则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BA3。
3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二章 第7节 第1课时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m个N2O3分子和n个N2O5分子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若以氧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则N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答案】;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宏观上元素的质量等于微观上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1)m个N2O3分子中含有氧原子3m个,n个N2O5分子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为5n,那么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m:5n;
(2)若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千克,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千克,
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与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差的1/2;
即氧原子质量=(b-a)÷2=kg;
若以氧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
则N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2024·舟山模拟)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GaN)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路灯,手电等多个领域。根据下图信息,回答问题:
(1)x的值为   ,镓的核电荷数为   。
(2)请标出氮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   。
(3)磷化镓也是一种制造LED的材料,其化学式为   ,磷和氮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答案】(1)5;31
(2)
(3)GaP;氮和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 (1)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可以确定镓元素的化合价,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7=2+x,x=5。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镓的核电荷数为31。
(2)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3个电子而形成3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镁元素显+2价,氮元素显-3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3N2;氮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3)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氮元素显-3价,则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3个电子而形成3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磷化镓的化学式为GaP。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磷和氮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氮和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1分)
33.(2022八下·龙湾期中)小科对无线充电的原理感到好奇。查阅资料后得知:充电时充电器内的发射线圈产生磁场,手 机内的接收线圈会产生感应电流给电池充电,结构如图甲。学过电磁感应原理的小科提出质疑: 手机和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都不动,并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为何会产生感应电流?对此, 他设计了图乙实验进行验证,Q线圈模拟发射线圈,P线圈模拟接收线圈。
(1)实验时发现电流表 有示数,而灵敏电流计 无示数。小科认为,可能是P线圈中的电流过小,于是他将滑片向左移。他的这一操作是基于什么猜想?   
(2)仔细观察发现,开关闭合或断开的瞬间、滑片移动过程中,灵敏电流计指针有明显偏转。请教老师后得知当闭合电路围成的平面内,磁感线数量发生改变时,电路中能产生感应电流。请根据上述事实,解释在该实验中若导体ab上下运动时,则闭合电路中不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图丙)   .
操作序号 开关及滑动变阻器状态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开关由断开变为闭合时 向左
2 开关由闭合变为断开时 向右
3 开关闭合后,滑片向左移动 向左
4 开关闭合后,滑片向右移动 向右
5 开关闭合后,滑片不移动 不偏转
6 改变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后,滑片向左移动 向左
7 改变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后,滑片向右移动 向右
(3)小科发现不同情况下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不同。他猜测与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有关,于是进行实验并记录现象。请判断小科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合理选择上面表格中的两次实验说明理由   。
【答案】(1)磁场强度越强,P线圈中的感应电流越大
(2)该闭合电路内磁感线数量未发生改变
(3)不正确,比较3、6或4、7可知,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其他条件不变,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不改变,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无关
【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
【解析】【分析】(1)当滑片向左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而通过线圈Q的电流增大,于是线圈Q的磁场强度变大,小科认为此时通过线圈P的感应电流增大;
(2)分析通过闭合电路线圈平面内的磁感线数量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3)当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发生改变时,如果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发生改变,那么就说明二者有联系;否则,就说明二者没有联系,据此选择对照实验即可。
【解答】(1)实验时发现电流表 有示数,而灵敏电流计 无示数。小科认为,可能是P线圈中的电流过小,于是他将滑片向左移。他的这一操作是基于猜想:磁场强度越强,P线圈中的感应电流越大。
(2)根据图丙可知,当导体ab上下运动时,闭合电路中不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该闭合电路内磁感线数量未发生改变。
(3)我认为小科的说不正确,理由是:比较3、6或4、7可知,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其他条件不变,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不改变,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无关。
34.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特点”的实验中,小.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时:
(1)可通过观察   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2)如图乙是通电螺线管周围有机玻璃板上小磁针的分布状态,通过观察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   的磁场相似。
(3)要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的因素,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   。若开关S接“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现将开关S从“1”换接到“2”上,接下来他的操作是   ,这样可以探究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强弱与匝数的关系。
【答案】(1)小磁针的指向
(2)条形磁铁
(3)大头针;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知识点】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
【解析】【分析】(1)小磁针上标注有南极和北极,可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2)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特点解答;
(3)小磁针只能显示通电螺线管有无磁性,而无法显示磁场强弱。如果在螺线管周围放上大头针,那么吸引的数量越多,则螺线管的磁场越强。根据图甲可知,切换开关后,螺线管的线圈匝数发生改变。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线圈匝数对磁场强弱的影响时,必须保证电流相同,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可通过观察小磁针的指向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2)如图乙是通电螺线管周围有机玻璃板上小磁针的分布状态,通过观察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3)要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的因素,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大头针。若开关S接“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现将开关S从“1”换接到“2”上,接下来他的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这样可以探究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强弱与匝数的关系。
35.(2024八下·武义期末)图示是安安和艺艺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装置图,它由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带铁芯的螺线管和自制的针式刻度板组成.在指针下方固定一物体A,开始时指针B指在中央零刻度.当把导线a与接线柱2相连时,闭合开关后,指针发生偏转.
(1)A是一块   (填“有磁性”或“可以被磁化”)的物体;
(2)安安在实验时通过观察指针的偏转角度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这种方法称之为   ;
(3)研究与发现:
①安安发现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指针B偏转的角度将会随之发生变化;
②安安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当导线a由接线柱2(50匝)改为与接线柱1(300匝)相连时,闭合开关后,可发现指针B偏转的角度将会   (填“变大”或“变小”).
(4)实验讨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电磁铁的磁性随着线圈匝数和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讨论交流:艺艺认为安安的研究中第②步研究不严谨,应该   (补充实验操作).
【答案】(1)可以被磁化
(2)转换法
(3)变大
(4)串联一只电流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知识点】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 (1)A是可以被磁化的物体。
(2)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3)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德 匝数有关。
(4)本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解答】 (1)A是一块可以被磁化的物体,这样电磁铁中通电后有了磁性后可以将A吸住,带动指针偏转。
(2)安安在实验时通过观察指针的偏转角度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这种方法称之为转换法。
(3)②安安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当导线a由接线柱2(50匝)改为与接线柱1(300匝)相连时,匝数增多,闭合开关后,可发现指针B偏转的角度将会变大。
(4)讨论交流:艺艺认为安安的研究中第②步研究不严谨,应该串联一只电流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四、解答题(每空1分,计算各小题2分共 12分)
36.(2019八下·湖州月考)
(1)火星上存在针铁矿[FeO(OH)]和黄钾铁矾,从而证明火星表面曾经存在过水。这一发现被《人民日报》评为2004世界十大新闻之首。已知两种矿物中铁的价态相同,则黄钾铁矾{KFe3(SO4)2(OH)n}中n值   。
(2)要使CO2和CO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CO2和CO的质量比是   。
【答案】(1)6
(2)11:14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或相同质量的元素原子个数相同,从而确定其分子个数,利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质量比分析
【解答】(1) FeO(OH) 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 KFe3(SO4)2(OH)n 中钾元素为+1价,铁元素为+3价,硫酸根为-2价,氢氧根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n为6;
(2) 要使CO2和CO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含有氧原子个数相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氧元素个数相同时,CO2和CO的质量比是 44:56=11:14.
故答案为:(1)6;(2)11:14.
37.(2024八下·乐清期中)2023年3月27日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某校开展了安全创意设计比赛活动,科学项目小组利用磁性开关S,设计了烟雾报警与自动喷淋联动模拟系统,当烟雾达到一定浓度时触发自动报警喷淋,防范火灾发生。图甲为该模拟系统示意图,Rc为气敏电阻。控制电路中的电流I控大于等于0.02A时,磁性开关S2动触片被电磁铁吸引与触点a接触,安全指示灯L熄灭,报警喷淋系统同时工作;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小于0.02A时,动触片被释放,与触点b接触,安全指示灯亮,报警喷淋系统停止工作。已知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控为5伏,电磁铁线圈电阻不计,气敏电阻Rc的阻值与烟雾浓度C的关系如图乙所示,R0的值阻为30欧。
(1)根据图乙气敏电阻Rc的阻值随烟雾浓度C的增大而   。
(2)当烟雾报警与自动喷淋联动模拟系统触发自动报警喷淋时,最低烟雾浓度为多少   ?
(3)若要使最低烟雾浓度为6%时,烟雾报警与自动喷淋联动模拟系统触发自动报警喷淋,写出可以采取的二条措施:   。
【答案】减小;8%;减小R0的电阻,或增大电源电压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38.(2022八下·东阳月考)人体意外触电时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有关。查阅资料得知:由于人体的电阻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体的安全电压有 5 个等级(42 伏,36 伏,24 伏,12 伏,6 伏)。如在皮肤干燥等情况下 42 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在极端潮湿等环境中 6 伏以下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1)图甲为测电笔结构简图,用此测电笔辨别零线、火线时,除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外,手还要接触   ;
(2)某人用正确的方式使用测电笔接触零线,此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为   ;
(3)如图乙,在使用测电笔接触火线时,人体和测电笔串联。为确保人体在任何环境中都安全,
测电笔内部电阻设计至少为 21400 欧,则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为多少?
【答案】(1)金属笔卡(或笔尾金属体)
(2)0
(3)解:当人体两端的电压为 6V 时,通过的电流为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
答: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为 0.01A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测电笔的使用
【解析】【分析】(1)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解答;
(2)根据领先是否有电压判断;
(3)首先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U=U总-U人计算出测电笔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通过人体的电流。
【解答】(1)图甲为测电笔结构简图,用此测电笔辨别零线、火线时,除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外,手还要接触金属笔卡(或笔尾金属体);
(2)某人用正确的方式使用测电笔接触零线,由于零线上的电压为0V,所有此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为0A。
1 / 1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八下科学期中测试培优训练卷4(浙教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2九下·杭州期中)GMR是一个巨磁电阻,其阻值随周围磁场强度的增强而减小。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1和S2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磁针在开关闭合时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B.当滑片P向左移时,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减小
C.当滑片P向右移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GMR阻值变小
D.当滑片P向左移时,电压表示数变小,指示灯变暗
2.(2020九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家庭电路中的某一部分,电工师傅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检测:
①闭合S1,灯L1亮;②断开S1,闭合S2,灯L2不亮;③再用测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发现只有在c点氖管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是(  )
A.c、d两点间断路 B.灯 L2所在支路断路
C.灯 L2 短路 D.c点左侧的零线断路
3.(2023八下·拱墅期末)对乙酰氨基酚(化学式C8H9NO2)是一种治疗流感的退烧止痛药。下列有关对乙酰氨基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乙酰氨基酚中含有1个氧分子
B.对乙酰氨基酚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4:1
C.保持对乙酰氨基酚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对乙酰氨基酚分子
D.对乙酰氨基酚中含有8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
4.(2019八下·秀洲月考)下列做法可以引起触电事故的是(  )
A.人站在干燥的木凳上,一只手接触火线
B.人两手同时接触一节干电池的两极
C.人站在地面上,两手同时接触家庭电路中的零线
D.人站在地面上,双手同时分别接触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
5.(2020八下·吴兴期末)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电磁铁置于条形磁铁附近并正对(如图所示)。假如电磁铁开关闭合前后条形磁铁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b移动时电磁铁与条形磁铁间的作用力变大
B.闭合开关后,条形磁铁受到桌面向左的摩擦力
C.闭合开关前,电磁铁与条形磁铁间没有力的作用
D.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a移动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改变
6.(2023九上·台州开学考)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红磷P B.氦气He2 C.氧化铁FeO D.硝酸银HgNO3
7.如图所示,导体棒ab置于蹄形磁铁的磁场中,并垂直于金属导轨。闭合开关,导体棒向右运动。则下列措施中,能使导体棒向左运动的是(  )
A.提高电源电压
B.换更粗的导体棒
C.将蹄形磁铁的N、S极对调
D.将蹄形磁铁的N、S极和电源正、负极的接线都对调
8.(2020八下·秀洲月考)同学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画出了磁极和磁感线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2024·浙江)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且与条形磁铁在同一平面和相同高度。当电路中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条形磁铁一直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S闭合后,电磁铁左端是S极
B.开关S闭合后,条形磁铁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C.开关S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时,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D.开关S断开时,条形磁铁与电磁铁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10.(1.2电生磁(2))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电磁铁置于条形磁铁附近并正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前,电磁铁与条形磁铁间没有力的作用
B.闭合开关后,条形磁铁受到桌面向右的摩擦力
C.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a移动时,电磁铁与条形磁铁间的作用力减小
D.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b移动过程中,若条形磁铁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变大
11.(2019·瑞安模拟)如图是微信上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 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 10%
B.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1
D.一个六氯苯分子由 6 个碳原子和 6 个氯原子构成
12.(2024八下·长兴月考)如图所示为发电机工作原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发电机工作时,电流始终从电刷A流向电刷B
B.该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当线圈不动,磁极转动时,不会有感应电流产生
D.发电机线圈每转过一圈,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
13.(2024八下·浦江期中)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8 B.硫的元素符号为Si
C.最外层电子数目:硫>氧 D.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0.97
14.(2025七下·杭州月考)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对认识对象(系统)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或模拟。下列不属于模型建构的是(  )
A.画校园平面图
B.做小型地球仪
C.搭细胞结构
D.看蜡烛熄灭顺序
15.两根直导线互相垂直,但相隔一小段距离,如图15-2所示,其中导线 ab是固定的,另一根导线能自由转动。 当直流电流按图示方向通入两条导线时,导线cd将(  )
A.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靠近导线ab
B.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靠近导线ab
C.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远离导线ab
D.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远离导线ab
16.(2024八下·浙江期中)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路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电螺线管上端为S极
B.当开关s闭合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D.若仅调换电源正负极的接线,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保持不变
17.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两种物质组成。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2%。则该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3% B.46% C.50% D.78%
18.(2021八下·拱墅期末)如图所示,下端为S极的条形磁体悬挂在一弹簧上;闭合开关,条形磁体处于静止状态后,下端位于螺线管的上方。下列措施可使弹簧缩短的是(  )
A.滑片P向右缓慢移动 B.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C.增大电源电压 D.将电源的正负极对换位置
19.(2022八下·柯桥期中)小柯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性质,设计了判断水温变化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源、热敏电阻、电磁铁、定值电阻R0由导线连接成一个串联电路,在线圈的上方固定一个弹簧测力计,其下端挂一铁块。实验时把热敏电阻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水温的变化会引起弹簧测力计示数发生变化;如图乙所示为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读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的上端是S极 B.t1到t2时间内水温升高
C.t2到t3时间内电压表示数最小 D.t3到t4时间内电路中电流变大
2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2.7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第1课时) 同步练习)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设两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分别相同),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分)(每空1分,共36分)
21.(2023·浙江期中)下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表是图中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表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用字母序号表示)。
(3)A、C两种粒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已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a克,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用a,b表示)。
22.(2024九上·江北期末)如图甲所示的测电笔使用方法是   (填“规范”或“不规范”)的。如图乙所示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闭合开关,电灯不亮,所以他用测电笔测试图中的a、b、c、d四点,只有a点不发光,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填“ab”“bc”“cd”“火线”或“零线”)开路。
23.(2024八下·长兴期末)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图,多匝金属线圈放置在磁体的两极间,线圈与根指针相连,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它受力转动,带动指针偏转,便可显示出电流的大小。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则指针的偏转方向   (选填“改变”或“不改变”)。该设备的工作原理是   ,利用该原理还可以制作    (选填“发电机”、“电动机”或“电磁继电器”)。
24.(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2.7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确定(第2课时)同步练习)湖中一种水藻的化学式为CxH263OyN16P,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35.83%,氧的质量分数为49.58%,则式中x=   ,y=   。
25.(2021八下·余杭月考)医生给心脏疾病的患者做手术时,往往要用一种称为“人工心脏泵”(血泵)的体外装置来代替心脏,以推动血液循环。如图是该装置的示意图,线圈AB固定在用软铁制成的活塞柄上(相当于一个电磁铁),通电时线圈与活塞柄组成的系统与固定在左侧的磁体相互作用,从而带动活塞运动。活塞筒通过阀门与血管相通,阀门S1只能向活塞筒外开启,S2只能向活塞筒内开启。线圈中的电流从B流向A时,螺线管的左边是   (选填“N”或“S”)极,活塞柄向   运动(选填“左”或“右”),血液的流向是   (选填“从②流向①”或“从③流向②”)状态。
26.(2023·宁波)如图所示是小宁设计的水位自动控制电路,其中工作电路由指示灯L、电动机M等元件组成,由家庭电路供电;控制电路中,金属板A、B置于水箱中不同位置,水箱中的天然水是导体。
(1)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   V。
(2)当水箱内水面处于金属板A以下时,工作电路中的   处于工作状态。
(3)测试时,小宁发现由于电磁铁磁性太弱,电磁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适当   (填“增加”或“减少”)电磁铁的线圈匝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27.(2024八下·温州期中)为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
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根据卢瑟福实验的现象,图甲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填甲中字母)。
(2)根据原子结构知识,解释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的原因:   。
(3)其他科学家在原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中,建立了很多原子结构模型,如图乙所示。下列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填图乙的字母序号)。
(4)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可多选)。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汤姆生的发现否定了道尔顿“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观点
C.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
D.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既有个人的突出贡献,又有科学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28.(2022八下·杭州期中)根据已知信息填空
(1)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Y,其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乙的化学式为   ;
(2)元素X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元素Y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所形成的离子所带电子数均与氖原子相同,由X、Y两元素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某样品可能由铁、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测得该样品中铁与氧的质量比是21:8;若该样品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不含   。
29.(2024八下·海曙期中)图甲为一个悬浮花盆。小科利用一个柱状磁体和一个电磁铁,以图乙的方式模拟了花盆悬浮情景。
(1)柱状磁体的下端为其   极;
(2)为模拟浇水导致花盆增重,小科往柱状磁体上放置了一个木块。导致柱状磁体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变小。若要恢复二者之间的原有距离,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30.(2025八下·义乌月考)钾原子与氟原子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如下图:
(1)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失去、得到电子的原因是它们都要形成稳定结构;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____。
A.m=n B.m=n+x C.m=n-x D.m=x-n
(3)已知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B离子的符号为B3+,则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3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二章 第7节 第1课时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m个N2O3分子和n个N2O5分子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若以氧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则N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2.(2024·舟山模拟)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GaN)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路灯,手电等多个领域。根据下图信息,回答问题:
(1)x的值为   ,镓的核电荷数为   。
(2)请标出氮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   。
(3)磷化镓也是一种制造LED的材料,其化学式为   ,磷和氮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1分)
33.(2022八下·龙湾期中)小科对无线充电的原理感到好奇。查阅资料后得知:充电时充电器内的发射线圈产生磁场,手 机内的接收线圈会产生感应电流给电池充电,结构如图甲。学过电磁感应原理的小科提出质疑: 手机和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都不动,并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为何会产生感应电流?对此, 他设计了图乙实验进行验证,Q线圈模拟发射线圈,P线圈模拟接收线圈。
(1)实验时发现电流表 有示数,而灵敏电流计 无示数。小科认为,可能是P线圈中的电流过小,于是他将滑片向左移。他的这一操作是基于什么猜想?   
(2)仔细观察发现,开关闭合或断开的瞬间、滑片移动过程中,灵敏电流计指针有明显偏转。请教老师后得知当闭合电路围成的平面内,磁感线数量发生改变时,电路中能产生感应电流。请根据上述事实,解释在该实验中若导体ab上下运动时,则闭合电路中不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图丙)   .
操作序号 开关及滑动变阻器状态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开关由断开变为闭合时 向左
2 开关由闭合变为断开时 向右
3 开关闭合后,滑片向左移动 向左
4 开关闭合后,滑片向右移动 向右
5 开关闭合后,滑片不移动 不偏转
6 改变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后,滑片向左移动 向左
7 改变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后,滑片向右移动 向右
(3)小科发现不同情况下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不同。他猜测与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有关,于是进行实验并记录现象。请判断小科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合理选择上面表格中的两次实验说明理由   。
34.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特点”的实验中,小.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时:
(1)可通过观察   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2)如图乙是通电螺线管周围有机玻璃板上小磁针的分布状态,通过观察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   的磁场相似。
(3)要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的因素,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   。若开关S接“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现将开关S从“1”换接到“2”上,接下来他的操作是   ,这样可以探究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强弱与匝数的关系。
35.(2024八下·武义期末)图示是安安和艺艺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装置图,它由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带铁芯的螺线管和自制的针式刻度板组成.在指针下方固定一物体A,开始时指针B指在中央零刻度.当把导线a与接线柱2相连时,闭合开关后,指针发生偏转.
(1)A是一块   (填“有磁性”或“可以被磁化”)的物体;
(2)安安在实验时通过观察指针的偏转角度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这种方法称之为   ;
(3)研究与发现:
①安安发现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指针B偏转的角度将会随之发生变化;
②安安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当导线a由接线柱2(50匝)改为与接线柱1(300匝)相连时,闭合开关后,可发现指针B偏转的角度将会   (填“变大”或“变小”).
(4)实验讨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电磁铁的磁性随着线圈匝数和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讨论交流:艺艺认为安安的研究中第②步研究不严谨,应该   (补充实验操作).
四、解答题(每空1分,计算各小题2分共 12分)
36.(2019八下·湖州月考)
(1)火星上存在针铁矿[FeO(OH)]和黄钾铁矾,从而证明火星表面曾经存在过水。这一发现被《人民日报》评为2004世界十大新闻之首。已知两种矿物中铁的价态相同,则黄钾铁矾{KFe3(SO4)2(OH)n}中n值   。
(2)要使CO2和CO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CO2和CO的质量比是   。
37.(2024八下·乐清期中)2023年3月27日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某校开展了安全创意设计比赛活动,科学项目小组利用磁性开关S,设计了烟雾报警与自动喷淋联动模拟系统,当烟雾达到一定浓度时触发自动报警喷淋,防范火灾发生。图甲为该模拟系统示意图,Rc为气敏电阻。控制电路中的电流I控大于等于0.02A时,磁性开关S2动触片被电磁铁吸引与触点a接触,安全指示灯L熄灭,报警喷淋系统同时工作;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小于0.02A时,动触片被释放,与触点b接触,安全指示灯亮,报警喷淋系统停止工作。已知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控为5伏,电磁铁线圈电阻不计,气敏电阻Rc的阻值与烟雾浓度C的关系如图乙所示,R0的值阻为30欧。
(1)根据图乙气敏电阻Rc的阻值随烟雾浓度C的增大而   。
(2)当烟雾报警与自动喷淋联动模拟系统触发自动报警喷淋时,最低烟雾浓度为多少   ?
(3)若要使最低烟雾浓度为6%时,烟雾报警与自动喷淋联动模拟系统触发自动报警喷淋,写出可以采取的二条措施:   。
38.(2022八下·东阳月考)人体意外触电时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有关。查阅资料得知:由于人体的电阻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体的安全电压有 5 个等级(42 伏,36 伏,24 伏,12 伏,6 伏)。如在皮肤干燥等情况下 42 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在极端潮湿等环境中 6 伏以下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1)图甲为测电笔结构简图,用此测电笔辨别零线、火线时,除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外,手还要接触   ;
(2)某人用正确的方式使用测电笔接触零线,此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为   ;
(3)如图乙,在使用测电笔接触火线时,人体和测电笔串联。为确保人体在任何环境中都安全,
测电笔内部电阻设计至少为 21400 欧,则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的转向;
(2)(3)(4)根据电流变化分析电磁铁的磁场强度变化,从而确定巨磁电阻的阻值变化即可。
【解答】A.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时大拇指指向左端,则左端为电磁铁的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逆时针方向旋转,故A错误;
B.当滑片左移时,电流增大,电磁铁磁场变强,而巨磁电阻阻值减小。电压表测巨磁电阻的电压,电流表测巨磁电阻的电流,则二者的比值就是它的阻值,因此它们的比值减小,故B正确;
C.当滑片右移时,电阻变大,电流变小,则电磁铁磁场变弱,而GMR变大,故C错误;
D.当滑片左移时,变阻器阻值减小,而电流变大,电磁铁磁场变强,则GMR变小,因此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大,即指示灯变亮,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A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分析四个选项中每个故障对应的现象,哪个与题目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如果c、d两点之间断路,由于灯泡L1所在的支路与火线和零线正常连接,所以不受影响正常工作,而灯泡L2这时只与火线相连,不能与零线相连,因此不会发光。a、b两点与火线相连,测电笔的氖管肯定发光,而d点为零线正常不发光,正是因为c、d之间断路,d点通过灯泡L2与火线相连,测电笔才会发光,故A符合题意;
B.如果灯L2所在的支路断路,那么d点不能与火线相连,测电笔就不会发光,故B不合题意;
C.如果灯L2短路,那么整个电路都会短路,灯泡L1就不会发光,故C不合题意;
D.c点左侧为零线的干路部分,如果c点左侧的零线断路,那么两个灯泡都不会发光,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A、根据纯净物中不含其它物质的分子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C、根据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分析;
D、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分析。
【解答】A. 对乙酰氨基酚只含对乙酰氨基酚分子,不含有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B. 对乙酰氨基酚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96:32=3:1 ,不符合题意;
C. 保持对乙酰氨基酚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对乙酰氨基酚分子 ,符合题意;
D. 一个对乙酰氨基酚分子中含有8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触电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因此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接触火线;②直接或间接通过人体与大地或零线构成通路,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A.人站在干燥的木凳上,一只手接触火线 ,不能形成通路,因此没有电流经过人体,不会造成触电,故A不合题意;
B.人两手同时接触一节干电池的两极,因为电压太低,因此通过人体的电流太小,也不会造成触电,故B不合题意;
C.人站在地面上,两手同时接触家庭电路中的零线,没有与火线接触,不会造成触电,故C不合题意;
D.人站在地面上,双手同时分别接触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会造成通路,有电流通过人体,肯定会造成触电事故,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①线圈匝数;②电流大小;
(2)首先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然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判断条形磁铁受到磁力的方向,最后根据二力平衡确定摩擦力的方向;
(3)根据(2)中的分析判断;
(4)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判断。
【解答】A.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b移动,变阻器的阻值增大,电流减小,那么电磁铁的磁场变弱,对条形磁铁的作用力变小,故A错误;
B.闭合开关后,电磁铁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时大拇指指向左端,那么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条形磁铁受到向右的排斥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条形磁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故B正确;
C.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电磁铁和条形磁铁之间有排斥力的作用,故C错误;
D.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a移动过程中,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场变强,条形磁铁受到的磁力变大,但是不会影响二者之间排斥力的方向,因此不会改变条形磁铁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利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答】A.红磷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化学式利用元素符号表示,即P,符合题意;
B. 氦气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化学式利用元素符号表示,即He ,不符合题意;
C. 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氧为-2,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 ,不符合题意;
D. 硝酸银化学式为AgNO3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C
【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影响因素判断。
【解答】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则要改变导体运动方向,可以改变磁场方向,即调换磁铁的磁极,也可以改变电流方向,即调换正负极上的导线位置。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8.【答案】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据此判断小磁针的指向;
②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
③同名磁极之间的磁感线呈顶牛之势,异名磁极之间的磁感线相互连接。
【解答】A.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故A错误;
B.两个S极之间的磁感线呈顶牛之势,且磁感线的箭头方向都朝向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故B正确;
C.磁感线应该从N极到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故C错误;
D.磁感线的箭头方向应该从N极向外,故D错误。
故选B。
9.【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A.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
B.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确定条形磁体受到磁力的方向,根据平衡力原理确定它受到摩擦力的方向;
C.根据电流变化确定磁场强弱变化,根据平衡力的知识确定摩擦力变化;
D.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解答】 A.开关S闭合时,根据安培定则,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指向电磁铁左端,即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故A错误;
B.条形磁铁的右端为N极,电磁铁左端为N极,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则条形磁铁受到向左的排斥力,而条形磁铁一直保持静止,水平方向上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和排斥力平衡,所以条形磁铁受到摩擦力方向是向右的,故B错误;
C.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条形磁铁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方向上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和排斥力平衡,由于排斥力减小,所以摩擦力也减小,故C正确;
D.开关S断开时,左边是磁铁,磁铁和铁芯之间仍然有吸引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磁体的性质判断;
(2)首先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然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条形磁体受到磁力的方向,最后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受到摩擦力的方向。
(3)首先分析电阻变化,再确定电流变化,接下来分析电磁铁磁场强度变化,最终确定条形磁体受到磁力的变化。
(4)分析电流变化,确定电磁铁磁场强度变化,进而判断条形磁铁受到磁力的变化,最后根据二力平衡确定它受到摩擦力的变化。
【解答】A.闭合开关前,电磁铁没有磁性,但是条形磁体有磁性,二者也会先后吸引,故A错误;
B.闭合开关后,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条形磁体受到水平向左的吸引力。由于条形磁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到的摩擦力与吸引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吸引力水平向左,所以摩擦力水平向右,故B正确;
C.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a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磁场变强,而它与条形磁体之间的作用力增大,故C错误;
D.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b移动过程中,变阻器阻值变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小,则电磁铁磁场变弱,则条形磁体受到的磁力变弱。条形磁铁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它受到的摩擦力与磁力相等,因此摩擦力也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11.【答案】D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化学式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2)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3)将氢和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个数,然后再将乘积作比即可;
(4)根据六氯苯的化学式分析解答。
【解答】A.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故A错误;
B.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原子构成,故B错误;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12×6):(1×6)=12:1,故C错误;
D.根据分子式 C6Cl6 可知,一个六氯苯分子由 6 个碳原子和 6 个氯原子构成,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D
【知识点】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1)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在发电机工作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时刻变化的,据此分析即可解决。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3)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切割磁感线的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解答】A、图为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当发电机工作时,线圈内外都是交流电,电流的方向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故电流的方向不总是从电刷A流向电刷B,故A错误。
B、产生感应电流时,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当线圈不动,磁极转动时,线圈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错误。
D、发电机线圈每转过平衡位置就改变一次电流的方向,故每转过一圈,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14.【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指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
【解答】A、画校园平面图是对校园这一对象的平面模型构建;
B、做小型地球仪是对地球的模型构建;
C、搭红细胞结构是对红细胞这一认识对象的模型构建;
D、看蜡烛熄灭过程属于实验,不属于模型建构。
故答案为:D。
15.【答案】A
【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电流cd处于电流ab产生的磁场中,在cd左右两边各取一小电流元,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其安培力的方向,从而判断运动,当cd导线转过90°后,看两电流是同向电流还是异向电流,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
【解答]电流ab产生的磁场在右边垂直纸面向里,在左边垂直纸面向外,在cd左右两边各取一小电流元,根据左手定则,左边的电流元所受的安培力方向向下,右边的电流元所受安培力方向向上,知cd导线逆时针方向转动。当cd导线转过90°后,两电流为同向电流,相互吸引,所以导线cd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靠近导线ab,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6.【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A.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
B.当开关闭合后,条形磁体受到向上的排斥力,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C.根据电流表的示数变化确定磁力大小变化,再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D.调换正负极接线后,磁场方向发生改变,则受到磁力方向改变,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测力计的示数是否改变。
【解答】 A.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右。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右,此时大拇指指向上端,则螺线管的上端是N极,故A错误;
B.螺线管的上端与磁铁的下端N极相互排斥,故当开关闭合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减小,故B错误;
C.当电流表示数增大时,螺线管的磁性增强,此时排斥力变大,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减小,故C正确;
D.若调换电源的正负极的接线螺线管的N、S极会发生变化,与条形磁铁的作用力由斥力变为引力,故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7.【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硫化钠和亚硫酸钠中钠和硫元素质量比相等,由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确定钠和硫元素质量分数和,由元素质量分数之比即为元素质量比计算出钠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 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2%,则钠元素和硫元素质量分数和为78%,硫化钠和亚硫酸钠中钠元素和硫元素质量比都是46:32,则钠元素和硫元素质量分数之比为23:16,设钠元素质量分数为x,则x:(78%-x)=23:16,x=46%。
故选B。
18.【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上端的极性,然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条形磁体受到磁力的方向,接下来根据二力平衡分析弹簧缩短时电磁场的大小变化即可。
【解答】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右;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右,此时大拇指指向上端,则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条形磁体受到向下的吸引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F拉力=G+F吸。当弹簧缩短时,F拉力变小,即吸引力变小,则电磁铁的磁场变弱。
A.滑片P向右缓慢移动,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场变强,故A错误;
B.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电磁铁的磁场变强,故B错误;
C. 增大电源电压,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磁场变强,故C错误;
D. 将电源的正负极对换位置后,条形磁体受到向上的排斥力,此时F拉力=G-F吸,此时弹簧的拉力变小,则弹簧缩短,故D正确。
故选D。
19.【答案】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由安培定则确定电磁铁的极性;
(2)(3)(4)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热敏电阻串联,根据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判断水温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然后可知电压的变化。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线圈上电流方向右。由安培定则可知,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右边,则大拇指指向上端,即电磁铁的上端是N极,故A错误;
B.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热敏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
因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所以当水温升高时,热敏电阻的温度升高,其阻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
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因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所以铁块受到磁力增大,弹簧秤的示数增大,则结合图象可知t1到t2时间内水温升高,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t2到t3时间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则热敏电阻两端电压没有改变,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结合B项分析可知t2时刻水温最高,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U=IR可知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最大(电压表示数最大),所以,t2到t3时间内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t3到t4时间内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说明铁块受到磁力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20.【答案】B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一个三氧化硫分子比一个二氧化硫分子多一个氧原子,从而计算出一个氧原子质量,再利用题目中所给氧原子质量的标准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解答】 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 ,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 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故答案为:B。
21.【答案】(1)24
(2)A B
(3)MgCl2
(4)12b/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间互称同位素,据此进行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
(4)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1)元素名称的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
(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间互称同位素;表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AB;
(3)A的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C的质子数为17,为氯元素,两种粒子形成化合物为氯化镁,镁元素为+2价,氯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价法则可知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
(4)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原子为C-12原子,用其质量的1/12做为标准,其它原子的一个原子质量与其比值即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故答案为:(1)24.31;(2)AB;(3)MgCl2;(4)。
22.【答案】不规范;ab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
【解析】【分析】(1)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分析;
(2)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发光,接触零线时不发光,据此对故障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1)使用测电笔时,人体必需与测电笔尾部的金属体接触,因此甲图中的使用方法是不规范的;
(3)根据乙图可知,d、c与火线连接,则测电笔发光是正常的。b点与零线相连,测电笔接触应该不发光。而此时接触b点发光,应该是它与零线之间断开,它通过灯泡与火线连接所致,那么发生的故障是ab开路。
23.【答案】改变;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分析】利用图示的装置分析出其制成原理,据此解答。
【解答】通过电流表的内部构造显示电流表的制成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并且电流越大,线圈受到的力越大,其转动的幅度越大。若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磁场对线圈作用力的方向会发生变化,则指针的偏转化方向会发生变化,利用该原理还可以制作电动机。
故答案为:改变;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电动机。
24.【答案】106;110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解答】 水藻中碳的质量分数为35.83%,氧的质量分数为49.58%,则
解答x=106,y=110;
故答案为:106;110.
25.【答案】N;右;②流向①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然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活塞的运行方向;如果活塞筒内容积增大,那么压强减小,此时开关S2打开,S1闭合,血液从③进入②;否则,血液从②进而①,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线圈中的电流从B流向A时,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时大拇指指向左端,那么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此时活塞向右运动,里面容积变小,压强变大,开关S2闭合,S1打开,血液的流向为从②到①。
26.【答案】(1)220
(2)电动机M
(3)增加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有关电压的常识解答;
(2)根据图片确定衔铁的位置,弄清被接通的电路,从而确定工作电路的状态;
(3)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因素:①电流大小;②有无铁芯;③线圈匝数。
【解答】(1)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
(2)当水箱内水面处于金属板A以下时,此时控制电路没有接通,电磁铁没有磁场,衔铁不能被吸下来,那么此时接通电动机所在的电路,即电动机M处于工作状态。
(3)测试时,小宁发现由于电磁铁磁性太弱,电磁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适当电磁铁的线圈匝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27.【答案】C;原子内部有质量大体积小的微粒;ACB;A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28.【答案】(1)X3Y2
(2)Na2O
(3)Fe3O4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粒子结构以及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来分析;
(2)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解答】(1)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Y,其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50%,
设X、Y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m、n,则:,解得:m=n;
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则乙中X、Y的原子个数比为:,
则乙的化学式为X3Y2;
(2)元素Y的原子获得2个电子,形成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均与氖原子相同,可知Y元素质子数为8,即O;
元素X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所形成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均与氖原子相同,可知X元素质子数为11,即Na;
在化合物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
(3)FeO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16=7:2=21:6;
Fe2O3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48=7:3=21:9;
Fe3O4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
现测得该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8,
则该样品的成分可能是四氧化三铁,也可能是氧化亚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还可能是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若该样品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不含四氧化三铁。
29.【答案】S;上
【知识点】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30.【答案】(1)离子
(2)B
(3)BA3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离子的书写与意义
【解析】【分析】(1)原子得失电子形成了离子,阴阳离子能形成化合物,据此分析回答;
(2)根据原子、离子的转化分析判断;
(3)根据结构特点分析写出化学式。
【解答】 (1)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失去、得到电子的原因是它们都要形成稳定结构;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2)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核外的电子数是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mnx的关系是:m=x+n,所以,B正确
(3)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为-1价,B离子的符号为B3+,化合价为+3价,则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BA3。
31.【答案】;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宏观上元素的质量等于微观上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1)m个N2O3分子中含有氧原子3m个,n个N2O5分子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为5n,那么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m:5n;
(2)若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千克,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千克,
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与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差的1/2;
即氧原子质量=(b-a)÷2=kg;
若以氧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
则N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答案】(1)5;31
(2)
(3)GaP;氮和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 (1)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可以确定镓元素的化合价,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7=2+x,x=5。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镓的核电荷数为31。
(2)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3个电子而形成3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镁元素显+2价,氮元素显-3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3N2;氮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3)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氮元素显-3价,则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3个电子而形成3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磷化镓的化学式为GaP。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磷和氮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氮和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33.【答案】(1)磁场强度越强,P线圈中的感应电流越大
(2)该闭合电路内磁感线数量未发生改变
(3)不正确,比较3、6或4、7可知,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其他条件不变,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不改变,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无关
【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
【解析】【分析】(1)当滑片向左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而通过线圈Q的电流增大,于是线圈Q的磁场强度变大,小科认为此时通过线圈P的感应电流增大;
(2)分析通过闭合电路线圈平面内的磁感线数量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3)当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发生改变时,如果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发生改变,那么就说明二者有联系;否则,就说明二者没有联系,据此选择对照实验即可。
【解答】(1)实验时发现电流表 有示数,而灵敏电流计 无示数。小科认为,可能是P线圈中的电流过小,于是他将滑片向左移。他的这一操作是基于猜想:磁场强度越强,P线圈中的感应电流越大。
(2)根据图丙可知,当导体ab上下运动时,闭合电路中不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该闭合电路内磁感线数量未发生改变。
(3)我认为小科的说不正确,理由是:比较3、6或4、7可知,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其他条件不变,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不改变,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无关。
34.【答案】(1)小磁针的指向
(2)条形磁铁
(3)大头针;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知识点】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
【解析】【分析】(1)小磁针上标注有南极和北极,可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2)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特点解答;
(3)小磁针只能显示通电螺线管有无磁性,而无法显示磁场强弱。如果在螺线管周围放上大头针,那么吸引的数量越多,则螺线管的磁场越强。根据图甲可知,切换开关后,螺线管的线圈匝数发生改变。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线圈匝数对磁场强弱的影响时,必须保证电流相同,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可通过观察小磁针的指向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2)如图乙是通电螺线管周围有机玻璃板上小磁针的分布状态,通过观察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3)要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的因素,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大头针。若开关S接“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现将开关S从“1”换接到“2”上,接下来他的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这样可以探究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强弱与匝数的关系。
35.【答案】(1)可以被磁化
(2)转换法
(3)变大
(4)串联一只电流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知识点】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 (1)A是可以被磁化的物体。
(2)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3)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德 匝数有关。
(4)本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解答】 (1)A是一块可以被磁化的物体,这样电磁铁中通电后有了磁性后可以将A吸住,带动指针偏转。
(2)安安在实验时通过观察指针的偏转角度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这种方法称之为转换法。
(3)②安安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当导线a由接线柱2(50匝)改为与接线柱1(300匝)相连时,匝数增多,闭合开关后,可发现指针B偏转的角度将会变大。
(4)讨论交流:艺艺认为安安的研究中第②步研究不严谨,应该串联一只电流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36.【答案】(1)6
(2)11:14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或相同质量的元素原子个数相同,从而确定其分子个数,利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质量比分析
【解答】(1) FeO(OH) 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 KFe3(SO4)2(OH)n 中钾元素为+1价,铁元素为+3价,硫酸根为-2价,氢氧根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n为6;
(2) 要使CO2和CO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含有氧原子个数相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氧元素个数相同时,CO2和CO的质量比是 44:56=11:14.
故答案为:(1)6;(2)11:14.
37.【答案】减小;8%;减小R0的电阻,或增大电源电压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38.【答案】(1)金属笔卡(或笔尾金属体)
(2)0
(3)解:当人体两端的电压为 6V 时,通过的电流为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
答: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为 0.01A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测电笔的使用
【解析】【分析】(1)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解答;
(2)根据领先是否有电压判断;
(3)首先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U=U总-U人计算出测电笔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通过人体的电流。
【解答】(1)图甲为测电笔结构简图,用此测电笔辨别零线、火线时,除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外,手还要接触金属笔卡(或笔尾金属体);
(2)某人用正确的方式使用测电笔接触零线,由于零线上的电压为0V,所有此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为0A。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