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科学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物质的微观结构 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2024八下·义乌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A.电流表 B.地球仪C.磁感线 D.甲烷分子结构2.钴是一种非常 稀缺的元素,有“工业味精”之称。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钴的原子序数为27B.钴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2C.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D.钴位于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左侧3.(2024八下·长兴月考)折叠屏手机已渐渐进入人们视野,化学物质吡唑啉(C3H6N2)是生产折叠手机柔性屏幕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吡唑啉分子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B.吡唑啉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吡唑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gD.吡唑啉有11个原子4.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很多挥发性有害物质,人吸入后易引起慢性中毒而产生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时会抽搐和呼吸困难。二氯甲烷()就是其中一种有害物质。下列关于二氯甲烷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它是由碳、氢、氯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它是由氯气和甲烷组成的混合物 ③分子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2:2 ④它是由多种原子直接构成的一种化合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卢瑟福通过散射实验(粒子带正电荷)得出: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 )。A.粒子会激发金原子释放出原子内的电子B.粒子中的绝大多数通过金箔并按原来方向运动C.粒子受到金原子的作用,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D.粒子受到金原子内的电子吸引,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6.传统中药“金银花”的有效成分中含有一种名为绿原酸(C16H18O9)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原酸由三种元素组成B.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4 gC.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7.(2024八下·杭州期中)辨析概念或物质之间的区别十分重要,下列有关分析中合理的是 ( )A.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氢的三种同位素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C.电动机与发电机的结构本质上是一样的,电动机也可用来做发电机D.钠原子与钠离子的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8.(2024八下·长兴月考)用“”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 B.C. D.9.(2024八下·杭州期中) 等电子体具有原子数目相同、电子数目相同的特征。下列各组中的微粒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 )A.NO和O3 B.CO2和 SO2 C.NO2和H2O D.CO32和 NO310.(2024八下·杭州期中) 用“●”“O” 和“●” 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如图表示四种原子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互为同位素 B.乙、丁为同一种元素C.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D.丙、丁为同一种原子11.(2024八下·绍兴期中)由X 和Y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和乙,已知甲的化学式为 XY,其中X :Y的质量比为7:2,乙中X :Y的质量比为7:3,则乙的化学式为 ( )A.X3Y2 B.XY C.X2Y3 D.X3Y12.(2025七下·浙江月考)已知一个SO2的分子的质量为 nk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 mkg,若以硫原子的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6m/(3n-2m) B.16m/(2m+3n)C.32m/(3n-2m) D.(3n-2m)/16m13.(2024八下·嘉兴期末)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主要为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3 D.+514.(2024八下·杭州月考)我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制造火箭推进器喷嘴的超级合金中含有铌,如下图所示为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铌原子的原子核外有41个电子 B.铌属于非金属元素C.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92.9JP D.铌原子的中子数为41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15.(2024八下·温州月考)科学理论的建立要有证据作支撑。在研究原子结构的历史进程中,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揭开了原子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请回答:(1)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有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的氦原子核)轰击金属箔,发现有如下现象: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属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能说明原子核带正电的证据有 。 (填序号)(2)1919年,卢瑟福用高速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有一种微粒从氮原子中被打出,从而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可推知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16.(2023八下·拱墅期末)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依据下表回答问题:H He C ① O Ne② ③ ④ Ar(1)根据元素排列规律,锂与钠、氖与氩的化学性质相似,以此推理,碳与表中 (选填序号)的化学性质相似。(2) 2022年,我国科研团队开创了利用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的全新原理与技术。难以直接电解海水的原因之一,是海水中的第17号元素会优先于氧元素,在阳极被转化为单质,则第17号元素形成的气体单质为 (填写化学式)。17.(2024八下·温州期中)化学符号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填空:(1)1个铁原子 ; 2个镁离子 ; 3个氯分子 ;(2)写出三种物质的化学式氮气 ;五氧化二磷 ;氢氧化钙 。18.(2024八下·长兴月考)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作为燃料使用。用“”表示碳原子,“○”表示氢原子,甲烷分子可表示为(1)甲烷的化学式为 。(2)每个甲烷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3)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19.(2024八下·乐清期中)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进行实验】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甲。实验说明:①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②金箔—作为靶子, 厚度1μm, 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③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④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收集证据】如图乙,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猜想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结论】(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的 。(2)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从【收集证据】中的 现象可以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3)在卢瑟福之前,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总结为甲、乙两个原子模型。请你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在答题卷的丙方框中简要画出卢瑟福建构的原子模型。20.(2024八下·温州期中)某同学在学习中建构了“氮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关系图”,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 点物质由N、O两种元素组成,则它的化学式为 。(2)图中B 点对应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物质类别是 。(3) NH4NO3中带点的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21.(2024八下·苍南期末)科学家对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少数元素如是35.5倍,则是由于实验误差造成的.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1)在克鲁克斯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 .(2)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它在自然界中仅有和两种同位素原子,则自然界中所占的百分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可多选)A.19世纪初,以氢为母体的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是错误的,它对科学的发展没有价值.B.实验结果与预测有偏差时,可以认为是实验误差造成的,因此可以忽略偏差.C.若相对原子质量采用的1/6作为标准,则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会改变D.元素周期表中查得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不为整数,可推测C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原子.22.(2024八下·杭州期中) 若使CO2和 CO的质量相等,则CO2和 CO的中氟元素的质量比为 ; X 、Y 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 X 与 Y 组成的化合物中,X 、Y 两种元素 的质量之比为21: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由MgS、MgSO3 、NaHSO,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三、综合题(共7题,共46分)23.(2024八下·长兴期中)清明节吃“青团”是湖州人的一种传统习俗。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1)侧柏莲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2)计算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3)5.84 克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的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葡萄糖(C6H12O6)中的碳元素质量相同。24.硫酸铵是农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氮肥,其化学式为。试计算:(1) 硫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2) 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3) 尿素也是常用的一种氮肥,某市场中硫酸铵和尿素每千克售价分别为1.3元和1.8元,根据它们含氮的质量分数分析肥效,购买哪种化肥更经济 25.(2024八下·长兴月考)新能源汽车中常使用锂电池,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1)锂属于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2)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已知锂元素和钠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锂元素和氧元素可形成氧化锂,其化学式为 。26.(2024七下·奉化期末)小宁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a管中产生的气体和b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管口,打开活塞,观察到 现象。(2)实验中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以加入少量硫酸。若实验中用4%的硫酸溶液100g,通电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5%,则被分解的水的质量为 。27.(2024八下·苍南期末)苍南玉苍山的杨梅粒大核小、酸甜可口,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花青素(化学式)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1)花青素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2)574克花青素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28.(2024八下·临平期末)苏丹红一号、苏丹红二号都是工业合成的红色染色剂,世界上多数国家都不允许把他们作为食用色素使用。试回答:(1)这两种物质都是由 种元素组成;(2)苏丹红一号分子中碳、氢、氮、氧元素质量比是 ;(3)苏丹红二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9.(2024八下·乐清期中)铁摄入不足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常见症状有无力、头晕、气短等。(1)某些食物中富含铁,可以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如每 100克鸭血中约含有30.5 毫克的铁,这里指的“铁” (选填“能”或“不能”)被磁铁所吸出。(2)市场上有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琥珀酸亚铁(C4H4FeO4),其规格如下表所示:【药物名称】 琥珀酸亚铁片剂【成分】 每片含琥珀酸亚铁0.1 克及其它辅料蔗糖等。【适应症】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及治疗。【用法与用量】 口服用于治疗: 成人一日2~4片, 儿童一日1~3片, 分次服用用于预防: 成人一日1片,孕妇一日2片, 儿童一日0.5片【用后须知】 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应立即就医①琥珀酸亚铁中的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 。②儿童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来服用,一天可摄入铁多少毫克?请通过计算说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小明感到头晕、气短,认为自己得了缺铁性贫血症。作为他的同学,你的建议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模型指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符号代表事物的标志。【解答】A.电流表,属于符号,不属于模型,故A符合题意B.地球仪,属于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C.磁感线,属于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D.甲烷分子结构,属于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答案】B【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的内容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且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来分析解答。【解答】A、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故钴的原子序数是27,A正确;B、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钻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7,B错误;C、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则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C正确;D、元素周期表的每个周期中,金属元素都位于非金属元素的左侧,D正确。故选B。3.【答案】B【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称化学式。【解答】A、 吡唑啉(C3H6N2) 这种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吡唑啉分子是微观的概念,由 碳、氢、氮三种原子构成。A错误B、吡唑啉(C3H6N2)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4×2=70,其中C元素质量分数为12×3/70,三种元素中最大,故B正确C、吡唑啉(C3H6N2)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4×2=70,单位为1,不是g,C错误D、一个吡唑啉(C3H6N2)分子由11个原子构成,吡唑啉是一种物质,是宏观的概念,不能说有11个原子,D错误。故答:B4.【答案】A【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化学式,在宏观上表示一种物质,还表示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微观上,表示一个分子,还表示一个分子是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的。【解答】① 由二氯甲烷的化学式可知,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氯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正确。② 由二氯甲烷的化学式可知,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氯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混合物,故错误。③ 1个二氯甲烷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氯原子构成的,则它的分子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2:2,故正确。④ 二氯甲烷是由二氯甲烷分子构成的,故错误。所以,①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5.【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卢瑟福通过散射实验中粒子的运行轨迹分析。【解答】 卢瑟福通过散射实验(粒子带正电荷)得出: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依据是粒子中的绝大多数通过金箔并按原来方向运动 。故选B。6.【答案】A【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A、根据绿原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1个绿原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根据绿原酸化学式可知绿原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C、绿原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8):(16×9)=32:3:24,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绿原酸是由绿原酸分子构成的,1个绿原酸分子是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7.【答案】C【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解析】【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数叫同位素。电动机与发电机在构造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作电路中是否有电源。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元素只讲种类,而原子既讲种类,也讲个数。【解答】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有的物质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的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故A分析不合理;B、氢的三种同位素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总的质量数不同,故B分析不合理;C、电动机与发电机在构造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作电路中是否有电源,有电源的是电动机,没有电源的是发电机,故C分析合理;D、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元素只讲种类,而原子既讲种类,也讲个数,故D分析不合理。故答案为:C。8.【答案】C【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解析】【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解答】水由水分子构成,保存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水分子化学式为H2O,故A、B、D错误,C正确。故答:C9.【答案】D【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解析】【分析】根据等电子体的概念来分析,等电子体具有原子数目相同、电子数目相同的特征。【解答】A、NO和,所含原子数目不相等,故A错误;B、CO2和SO2,原子数目相同,都为3个,电子数分别为:6+8×2=22,16+8×2=32,故B错误;C、NO2和H2O,原子数目相同,都为3个,电子数分别为:7+8×2=23,2+8=10,故C错误;D、碳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原子数相同,电子数分别为:6+8×3+2=32,7+8×3+1=32,故D正确;故答案为:D。10.【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同种元素的核内质子数相同,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甲、丙的核电荷数,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丁、丙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甲、乙原子的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位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乙、丁的核内质子数相同,为同一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甲、丙的核内质子数均为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甲、丙的核电荷数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D、丁、丙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不同,不是同一种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11.【答案】C【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解答】设乙的化学式是 ,则根据题意得,,故乙的化学式是X2Y3,故选:C。12.【答案】A【知识点】相对分子质量【解析】【分析】 由题意得,1个氧原子的质量=1个三氧化硫分子的质量-1个二氧化硫分子的质量=mkg-nkg;因为1个二氧化硫分子的质量为nkg,所以1个硫原子的质量=1个二氧化硫分子的质量-1个氧原子的质量×2=nkg-(m-n)kg×2=(3n-2m),相对原子质量标准(一个硫原子的质量的1∕16):即,进行计算三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 由题意得,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 )kg;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kg-(m-n)kg×2=(3n-2m)kg,相对原子质量标准(一个硫原子的质量的)即,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所以,三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故选A。13.【答案】B【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在 NaClO 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x+(-2)=0,解得:x=+1,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选B。14.【答案】A【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1,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铌,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9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41,而不是铌原子的中子数为41,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5.【答案】(1)②(2)质子【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1)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规律分析;(2)根据打击前后粒子数守恒分析解答。【解答】 (1)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现象中,由于α粒子带正电荷,原子核也带正电荷,同性相斥,所以少数α粒子遇到原子核,就会发生偏向,能证明原子核带正电的现象是②;(2)a粒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氮原子带7个单位的正电荷,而氧原子带8个单位的正电荷,则:2+7=8+x,解得:x=+1,因此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质子。16.【答案】(1)③(2)Cl2【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1、原子半径的规律:(1)除了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着电子层数增多,原子的半径也会随之增大。2、元素化合价的规律:(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3、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规律:(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同一族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解答】(1)同一列中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所以碳与表中的③的化学性质相似;(2)17号元素是Cl,形成的单质是氯气,化学式为Cl2;故答案为:(1)③(2) Cl217.【答案】(1)Fe;2Mg2+;3Cl2(2)N2;P2O5;Ca(OH)2【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解析】【分析】(1)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所以它们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化学式前有数字表示为多个分子。(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原则为:正价在前,负价在后,且满足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解答】(1)1个铁原子表示为Fe;2个镁离子表示为2Mg2+;3个氯分子表示为3Cl2。(2)氮气化学式为N2;五氧化二磷化学式为P2O5;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18.【答案】(1)CH4(2)5(3)-4【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解答】(1)根据题图,甲烷分子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根据化学式书写规则,氢在右,故答: CH4 。(2)根据题图,甲烷分子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故答:5(3)根据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而氢在化合物中往往为+1价,可以计算得知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答:+4。19.【答案】(1)原子核(2)实验中的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3)【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 根据原子结构分析解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个实心球体。【解答】 (1)极少数α粒子散射的原因是受到了一个体积小但质量相对而言较大的粒子的斥力,这说明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原子核;(2)【收集证据】实验中的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3)由α粒子散射实验可推断,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卢瑟福建构的原子模型如下图所示:。20.【答案】(1)NO2(2)N2;单质(3)-3【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之和等于0,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1)A点N化合价为+4价,O元素化合价为-2价,化合物化合价之和等于0,所以A的化学式为NO2 。(2)B点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所以B点对应的物质为氮气,化学式N2,氮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填:单质;(3)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以及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x+(+1)×4+(-1)=0,x=-3,所以带点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21.【答案】(1)中子(2)大于(3)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 (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中子数来分析解答;(2)根据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来分析解答;(3)A.只要科学研究都有价值;B.根据误差是不可避免来分析解答;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判断;D.根据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来分析解答。【解答】 (1)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因为同种原子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可能不同;(2)设 和 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a:b,则35a+37b=35.5(a+b),故a:b=3:1,即和的原子的个数之比为3:1,即自然界中所占的百分比大于 。(3)A.19世纪初,以氢为母体的相对原子质量标准对科学的发展有价值,故A错误;B. 实验结果与预测有偏差时,我们要找到误差产生的原因,在以后的实验中尽量排除,故B错误;C.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若相对原子质量采用的1/6作为标准,则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会改变,故C正确;D.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则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都不是整数,可推测很多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原子,故D正确;故选CD。22.【答案】14:11;X3Y4;【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相关的计算,注意要结合题目要求以及使用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和解答。【解答】 若使CO2和CO的质量相等,设质量为x,则CO2和CO的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由原子个数比=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可知,X、Y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3Y4;根据等效原理,可以转化为MgS、MgSO3、MgSO4(相当于NaHSO4)组成,则该混合物可视为两部分MgS和氧元素组成,由于MgS中镁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24:32,因为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答案】(1)60:5:8(2)C10H10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0+10+16=146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0/146 × 100%=82.2%(3)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质量=5.84g×120/146=4.8g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6×12/6×12+12+6×16=40%葡萄糖的质量=4.8g/40%=12g【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侧柏莲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质量比=(12×10):(1×10):16=60:5:8(2)元素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值;(3)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该物质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碳元素的质量守恒列式进行计算。24.【答案】(1)硫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14+1×4)×2+32+16×4=132。(2)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21.2%。(3)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46.7%,某市场中硫酸铵和尿素每千克售价分别为1.3元和1.8元,售价分别为1.3元和1.8元,1元钱能购买的硫酸铵的质量=×21.2%≈0.16kg,1元钱能购买的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46.7%≈0.26kg;0.16kg<0.26kg,所以,购买尿素更经济。【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2)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3)由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结合题意,某市场中硫酸铵和尿素每千克售价分别为1.3元和1.8元,进行分析。25.【答案】(1)金属(2)6.941(3)Li2O【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名称带金字边的除汞外,为金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位于元素名称下方。【解答】(1)锂元素带金字边,属于金属元素,故答:金属(2)根据图示,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故答:6.941(3)锂元素和钠元素化学性质相识,那么与氧元素形成氧化锂时,化合佳应和钠相识,为+1价,根据化合物内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且氧在化合物中常为-2价,可知其原子个数比为2比1,氧在化合物中写在右侧,故答: Li2O26.【答案】(1)1∶2;木条复燃(2)20g【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电解水的知识、氧气的性质来分析;(2)根据电解水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分析。【解答】(1)由图示可知,a管中产生的气体和b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由“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a管内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管口,打开活塞,观察到木条复燃;(2)设被分解的水的质量为x,则:100g×4%=(100g-x)×5%x=20g27.【答案】(1)15:11(2)【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花青素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1)由花青素(化学式)可知花青素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5:11。(2)求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质量分数乘以花青素质量即等于花青素中氢元素的质量。28.【答案】(1)4或四(2)48:3:7:4.(3)276【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3)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解答】(1)这两种物质都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2) 苏丹红一号分子中碳、氢、氮、氧元素质量比是(12×16):12:(14×2):16=48:3:7:4.(3) 苏丹红二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8+16+14×2+16=276.故答案为:(1)4或四;(2)48:3:7:4.;(3)276.29.【答案】(1)不能(2)12:1; 16.3mg(3)补充鸭血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合理即可)【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食物中的铁元素不是铁单质分析;(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3)根据缺铁需补充含铁元素食物分析。【解答】(1)食物中铁指的是铁元素,不是铁单质,不能被磁铁吸引。(2) ①琥珀酸亚铁中的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12:1。② 儿童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 一日服用0.5片 , 每片含琥珀酸亚铁0.1 克,则 一天可摄入铁100毫克×0.5×= 16.3mg.(3)由题中所给信息“ 铁摄入不足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常见症状有无力、头晕、气短等 ”,小明认为自己得到缺铁性贫血,应建议他适量补充鸭血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故答案为:(1)不能;(2)12:1; 16.3mg;(3)补充鸭血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合理即可)。1 / 1初中科学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物质的微观结构 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2024八下·义乌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A.电流表 B.地球仪C.磁感线 D.甲烷分子结构【答案】A【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模型指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符号代表事物的标志。【解答】A.电流表,属于符号,不属于模型,故A符合题意B.地球仪,属于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C.磁感线,属于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D.甲烷分子结构,属于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钴是一种非常 稀缺的元素,有“工业味精”之称。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钴的原子序数为27B.钴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2C.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D.钴位于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左侧【答案】B【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的内容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且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来分析解答。【解答】A、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故钴的原子序数是27,A正确;B、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钻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7,B错误;C、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则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C正确;D、元素周期表的每个周期中,金属元素都位于非金属元素的左侧,D正确。故选B。3.(2024八下·长兴月考)折叠屏手机已渐渐进入人们视野,化学物质吡唑啉(C3H6N2)是生产折叠手机柔性屏幕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吡唑啉分子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B.吡唑啉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吡唑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gD.吡唑啉有11个原子【答案】B【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称化学式。【解答】A、 吡唑啉(C3H6N2) 这种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吡唑啉分子是微观的概念,由 碳、氢、氮三种原子构成。A错误B、吡唑啉(C3H6N2)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4×2=70,其中C元素质量分数为12×3/70,三种元素中最大,故B正确C、吡唑啉(C3H6N2)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4×2=70,单位为1,不是g,C错误D、一个吡唑啉(C3H6N2)分子由11个原子构成,吡唑啉是一种物质,是宏观的概念,不能说有11个原子,D错误。故答:B4.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很多挥发性有害物质,人吸入后易引起慢性中毒而产生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时会抽搐和呼吸困难。二氯甲烷()就是其中一种有害物质。下列关于二氯甲烷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它是由碳、氢、氯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它是由氯气和甲烷组成的混合物 ③分子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2:2 ④它是由多种原子直接构成的一种化合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化学式,在宏观上表示一种物质,还表示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微观上,表示一个分子,还表示一个分子是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的。【解答】① 由二氯甲烷的化学式可知,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氯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正确。② 由二氯甲烷的化学式可知,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氯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混合物,故错误。③ 1个二氯甲烷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氯原子构成的,则它的分子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2:2,故正确。④ 二氯甲烷是由二氯甲烷分子构成的,故错误。所以,①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5.卢瑟福通过散射实验(粒子带正电荷)得出: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 )。A.粒子会激发金原子释放出原子内的电子B.粒子中的绝大多数通过金箔并按原来方向运动C.粒子受到金原子的作用,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D.粒子受到金原子内的电子吸引,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卢瑟福通过散射实验中粒子的运行轨迹分析。【解答】 卢瑟福通过散射实验(粒子带正电荷)得出: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依据是粒子中的绝大多数通过金箔并按原来方向运动 。故选B。6.传统中药“金银花”的有效成分中含有一种名为绿原酸(C16H18O9)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原酸由三种元素组成B.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4 gC.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答案】A【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A、根据绿原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1个绿原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根据绿原酸化学式可知绿原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C、绿原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8):(16×9)=32:3:24,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绿原酸是由绿原酸分子构成的,1个绿原酸分子是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7.(2024八下·杭州期中)辨析概念或物质之间的区别十分重要,下列有关分析中合理的是 ( )A.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氢的三种同位素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C.电动机与发电机的结构本质上是一样的,电动机也可用来做发电机D.钠原子与钠离子的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答案】C【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解析】【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数叫同位素。电动机与发电机在构造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作电路中是否有电源。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元素只讲种类,而原子既讲种类,也讲个数。【解答】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有的物质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的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故A分析不合理;B、氢的三种同位素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总的质量数不同,故B分析不合理;C、电动机与发电机在构造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作电路中是否有电源,有电源的是电动机,没有电源的是发电机,故C分析合理;D、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元素只讲种类,而原子既讲种类,也讲个数,故D分析不合理。故答案为:C。8.(2024八下·长兴月考)用“”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解析】【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解答】水由水分子构成,保存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水分子化学式为H2O,故A、B、D错误,C正确。故答:C9.(2024八下·杭州期中) 等电子体具有原子数目相同、电子数目相同的特征。下列各组中的微粒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 )A.NO和O3 B.CO2和 SO2 C.NO2和H2O D.CO32和 NO3【答案】D【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解析】【分析】根据等电子体的概念来分析,等电子体具有原子数目相同、电子数目相同的特征。【解答】A、NO和,所含原子数目不相等,故A错误;B、CO2和SO2,原子数目相同,都为3个,电子数分别为:6+8×2=22,16+8×2=32,故B错误;C、NO2和H2O,原子数目相同,都为3个,电子数分别为:7+8×2=23,2+8=10,故C错误;D、碳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原子数相同,电子数分别为:6+8×3+2=32,7+8×3+1=32,故D正确;故答案为:D。10.(2024八下·杭州期中) 用“●”“O” 和“●” 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如图表示四种原子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互为同位素 B.乙、丁为同一种元素C.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D.丙、丁为同一种原子【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同种元素的核内质子数相同,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甲、丙的核电荷数,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丁、丙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甲、乙原子的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位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乙、丁的核内质子数相同,为同一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甲、丙的核内质子数均为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甲、丙的核电荷数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D、丁、丙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不同,不是同一种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11.(2024八下·绍兴期中)由X 和Y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和乙,已知甲的化学式为 XY,其中X :Y的质量比为7:2,乙中X :Y的质量比为7:3,则乙的化学式为 ( )A.X3Y2 B.XY C.X2Y3 D.X3Y【答案】C【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解答】设乙的化学式是 ,则根据题意得,,故乙的化学式是X2Y3,故选:C。12.(2025七下·浙江月考)已知一个SO2的分子的质量为 nk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 mkg,若以硫原子的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6m/(3n-2m) B.16m/(2m+3n)C.32m/(3n-2m) D.(3n-2m)/16m【答案】A【知识点】相对分子质量【解析】【分析】 由题意得,1个氧原子的质量=1个三氧化硫分子的质量-1个二氧化硫分子的质量=mkg-nkg;因为1个二氧化硫分子的质量为nkg,所以1个硫原子的质量=1个二氧化硫分子的质量-1个氧原子的质量×2=nkg-(m-n)kg×2=(3n-2m),相对原子质量标准(一个硫原子的质量的1∕16):即,进行计算三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 由题意得,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 )kg;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kg-(m-n)kg×2=(3n-2m)kg,相对原子质量标准(一个硫原子的质量的)即,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所以,三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故选A。13.(2024八下·嘉兴期末)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主要为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3 D.+5【答案】B【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在 NaClO 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x+(-2)=0,解得:x=+1,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选B。14.(2024八下·杭州月考)我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制造火箭推进器喷嘴的超级合金中含有铌,如下图所示为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铌原子的原子核外有41个电子 B.铌属于非金属元素C.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92.9JP D.铌原子的中子数为41【答案】A【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1,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铌,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9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41,而不是铌原子的中子数为41,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15.(2024八下·温州月考)科学理论的建立要有证据作支撑。在研究原子结构的历史进程中,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揭开了原子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请回答:(1)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有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的氦原子核)轰击金属箔,发现有如下现象: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属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能说明原子核带正电的证据有 。 (填序号)(2)1919年,卢瑟福用高速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有一种微粒从氮原子中被打出,从而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可推知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答案】(1)②(2)质子【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1)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规律分析;(2)根据打击前后粒子数守恒分析解答。【解答】 (1)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现象中,由于α粒子带正电荷,原子核也带正电荷,同性相斥,所以少数α粒子遇到原子核,就会发生偏向,能证明原子核带正电的现象是②;(2)a粒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氮原子带7个单位的正电荷,而氧原子带8个单位的正电荷,则:2+7=8+x,解得:x=+1,因此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质子。16.(2023八下·拱墅期末)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依据下表回答问题:H He C ① O Ne② ③ ④ Ar(1)根据元素排列规律,锂与钠、氖与氩的化学性质相似,以此推理,碳与表中 (选填序号)的化学性质相似。(2) 2022年,我国科研团队开创了利用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的全新原理与技术。难以直接电解海水的原因之一,是海水中的第17号元素会优先于氧元素,在阳极被转化为单质,则第17号元素形成的气体单质为 (填写化学式)。【答案】(1)③(2)Cl2【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1、原子半径的规律:(1)除了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着电子层数增多,原子的半径也会随之增大。2、元素化合价的规律:(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3、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规律:(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同一族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解答】(1)同一列中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所以碳与表中的③的化学性质相似;(2)17号元素是Cl,形成的单质是氯气,化学式为Cl2;故答案为:(1)③(2) Cl217.(2024八下·温州期中)化学符号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填空:(1)1个铁原子 ; 2个镁离子 ; 3个氯分子 ;(2)写出三种物质的化学式氮气 ;五氧化二磷 ;氢氧化钙 。【答案】(1)Fe;2Mg2+;3Cl2(2)N2;P2O5;Ca(OH)2【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解析】【分析】(1)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所以它们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化学式前有数字表示为多个分子。(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原则为:正价在前,负价在后,且满足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解答】(1)1个铁原子表示为Fe;2个镁离子表示为2Mg2+;3个氯分子表示为3Cl2。(2)氮气化学式为N2;五氧化二磷化学式为P2O5;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18.(2024八下·长兴月考)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作为燃料使用。用“”表示碳原子,“○”表示氢原子,甲烷分子可表示为(1)甲烷的化学式为 。(2)每个甲烷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3)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答案】(1)CH4(2)5(3)-4【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解答】(1)根据题图,甲烷分子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根据化学式书写规则,氢在右,故答: CH4 。(2)根据题图,甲烷分子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故答:5(3)根据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而氢在化合物中往往为+1价,可以计算得知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答:+4。19.(2024八下·乐清期中)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进行实验】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甲。实验说明:①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②金箔—作为靶子, 厚度1μm, 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③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④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收集证据】如图乙,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猜想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结论】(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的 。(2)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从【收集证据】中的 现象可以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3)在卢瑟福之前,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总结为甲、乙两个原子模型。请你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在答题卷的丙方框中简要画出卢瑟福建构的原子模型。【答案】(1)原子核(2)实验中的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3)【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 根据原子结构分析解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个实心球体。【解答】 (1)极少数α粒子散射的原因是受到了一个体积小但质量相对而言较大的粒子的斥力,这说明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原子核;(2)【收集证据】实验中的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3)由α粒子散射实验可推断,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卢瑟福建构的原子模型如下图所示:。20.(2024八下·温州期中)某同学在学习中建构了“氮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关系图”,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 点物质由N、O两种元素组成,则它的化学式为 。(2)图中B 点对应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物质类别是 。(3) NH4NO3中带点的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答案】(1)NO2(2)N2;单质(3)-3【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之和等于0,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1)A点N化合价为+4价,O元素化合价为-2价,化合物化合价之和等于0,所以A的化学式为NO2 。(2)B点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所以B点对应的物质为氮气,化学式N2,氮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填:单质;(3)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以及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x+(+1)×4+(-1)=0,x=-3,所以带点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21.(2024八下·苍南期末)科学家对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少数元素如是35.5倍,则是由于实验误差造成的.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1)在克鲁克斯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 .(2)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它在自然界中仅有和两种同位素原子,则自然界中所占的百分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可多选)A.19世纪初,以氢为母体的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是错误的,它对科学的发展没有价值.B.实验结果与预测有偏差时,可以认为是实验误差造成的,因此可以忽略偏差.C.若相对原子质量采用的1/6作为标准,则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会改变D.元素周期表中查得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不为整数,可推测C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原子.【答案】(1)中子(2)大于(3)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 (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中子数来分析解答;(2)根据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来分析解答;(3)A.只要科学研究都有价值;B.根据误差是不可避免来分析解答;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判断;D.根据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来分析解答。【解答】 (1)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因为同种原子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可能不同;(2)设 和 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a:b,则35a+37b=35.5(a+b),故a:b=3:1,即和的原子的个数之比为3:1,即自然界中所占的百分比大于 。(3)A.19世纪初,以氢为母体的相对原子质量标准对科学的发展有价值,故A错误;B. 实验结果与预测有偏差时,我们要找到误差产生的原因,在以后的实验中尽量排除,故B错误;C.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若相对原子质量采用的1/6作为标准,则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会改变,故C正确;D.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则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都不是整数,可推测很多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原子,故D正确;故选CD。22.(2024八下·杭州期中) 若使CO2和 CO的质量相等,则CO2和 CO的中氟元素的质量比为 ; X 、Y 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 X 与 Y 组成的化合物中,X 、Y 两种元素 的质量之比为21: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由MgS、MgSO3 、NaHSO,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14:11;X3Y4;【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相关的计算,注意要结合题目要求以及使用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和解答。【解答】 若使CO2和CO的质量相等,设质量为x,则CO2和CO的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由原子个数比=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可知,X、Y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3Y4;根据等效原理,可以转化为MgS、MgSO3、MgSO4(相当于NaHSO4)组成,则该混合物可视为两部分MgS和氧元素组成,由于MgS中镁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24:32,因为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三、综合题(共7题,共46分)23.(2024八下·长兴期中)清明节吃“青团”是湖州人的一种传统习俗。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1)侧柏莲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2)计算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3)5.84 克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的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葡萄糖(C6H12O6)中的碳元素质量相同。【答案】(1)60:5:8(2)C10H10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0+10+16=146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0/146 × 100%=82.2%(3)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质量=5.84g×120/146=4.8g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6×12/6×12+12+6×16=40%葡萄糖的质量=4.8g/40%=12g【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侧柏莲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质量比=(12×10):(1×10):16=60:5:8(2)元素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值;(3)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该物质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碳元素的质量守恒列式进行计算。24.硫酸铵是农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氮肥,其化学式为。试计算:(1) 硫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2) 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3) 尿素也是常用的一种氮肥,某市场中硫酸铵和尿素每千克售价分别为1.3元和1.8元,根据它们含氮的质量分数分析肥效,购买哪种化肥更经济 【答案】(1)硫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14+1×4)×2+32+16×4=132。(2)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21.2%。(3)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46.7%,某市场中硫酸铵和尿素每千克售价分别为1.3元和1.8元,售价分别为1.3元和1.8元,1元钱能购买的硫酸铵的质量=×21.2%≈0.16kg,1元钱能购买的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46.7%≈0.26kg;0.16kg<0.26kg,所以,购买尿素更经济。【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2)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3)由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结合题意,某市场中硫酸铵和尿素每千克售价分别为1.3元和1.8元,进行分析。25.(2024八下·长兴月考)新能源汽车中常使用锂电池,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1)锂属于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2)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已知锂元素和钠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锂元素和氧元素可形成氧化锂,其化学式为 。【答案】(1)金属(2)6.941(3)Li2O【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名称带金字边的除汞外,为金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位于元素名称下方。【解答】(1)锂元素带金字边,属于金属元素,故答:金属(2)根据图示,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故答:6.941(3)锂元素和钠元素化学性质相识,那么与氧元素形成氧化锂时,化合佳应和钠相识,为+1价,根据化合物内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且氧在化合物中常为-2价,可知其原子个数比为2比1,氧在化合物中写在右侧,故答: Li2O26.(2024七下·奉化期末)小宁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a管中产生的气体和b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管口,打开活塞,观察到 现象。(2)实验中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以加入少量硫酸。若实验中用4%的硫酸溶液100g,通电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5%,则被分解的水的质量为 。【答案】(1)1∶2;木条复燃(2)20g【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电解水的知识、氧气的性质来分析;(2)根据电解水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分析。【解答】(1)由图示可知,a管中产生的气体和b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由“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a管内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管口,打开活塞,观察到木条复燃;(2)设被分解的水的质量为x,则:100g×4%=(100g-x)×5%x=20g27.(2024八下·苍南期末)苍南玉苍山的杨梅粒大核小、酸甜可口,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花青素(化学式)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1)花青素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2)574克花青素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15:11(2)【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花青素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1)由花青素(化学式)可知花青素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5:11。(2)求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质量分数乘以花青素质量即等于花青素中氢元素的质量。28.(2024八下·临平期末)苏丹红一号、苏丹红二号都是工业合成的红色染色剂,世界上多数国家都不允许把他们作为食用色素使用。试回答:(1)这两种物质都是由 种元素组成;(2)苏丹红一号分子中碳、氢、氮、氧元素质量比是 ;(3)苏丹红二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答案】(1)4或四(2)48:3:7:4.(3)276【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3)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解答】(1)这两种物质都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2) 苏丹红一号分子中碳、氢、氮、氧元素质量比是(12×16):12:(14×2):16=48:3:7:4.(3) 苏丹红二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8+16+14×2+16=276.故答案为:(1)4或四;(2)48:3:7:4.;(3)276.29.(2024八下·乐清期中)铁摄入不足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常见症状有无力、头晕、气短等。(1)某些食物中富含铁,可以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如每 100克鸭血中约含有30.5 毫克的铁,这里指的“铁” (选填“能”或“不能”)被磁铁所吸出。(2)市场上有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琥珀酸亚铁(C4H4FeO4),其规格如下表所示:【药物名称】 琥珀酸亚铁片剂【成分】 每片含琥珀酸亚铁0.1 克及其它辅料蔗糖等。【适应症】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及治疗。【用法与用量】 口服用于治疗: 成人一日2~4片, 儿童一日1~3片, 分次服用用于预防: 成人一日1片,孕妇一日2片, 儿童一日0.5片【用后须知】 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应立即就医①琥珀酸亚铁中的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 。②儿童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来服用,一天可摄入铁多少毫克?请通过计算说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小明感到头晕、气短,认为自己得了缺铁性贫血症。作为他的同学,你的建议是: 。【答案】(1)不能(2)12:1; 16.3mg(3)补充鸭血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合理即可)【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食物中的铁元素不是铁单质分析;(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3)根据缺铁需补充含铁元素食物分析。【解答】(1)食物中铁指的是铁元素,不是铁单质,不能被磁铁吸引。(2) ①琥珀酸亚铁中的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12:1。② 儿童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 一日服用0.5片 , 每片含琥珀酸亚铁0.1 克,则 一天可摄入铁100毫克×0.5×= 16.3mg.(3)由题中所给信息“ 铁摄入不足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常见症状有无力、头晕、气短等 ”,小明认为自己得到缺铁性贫血,应建议他适量补充鸭血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故答案为:(1)不能;(2)12:1; 16.3mg;(3)补充鸭血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合理即可)。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中科学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物质的微观结构 单元测试卷(学生版).docx 初中科学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物质的微观结构 单元测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