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知识梳理知识点1 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 (1)化肥可分为__氮肥__、__磷肥__、__钾肥__和__复合肥料__等。(2)氮肥可使作物枝叶__繁茂__、叶色__浓绿__;__磷__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__寒__耐__旱__;__钾__肥可使作物抗__病虫害__抗__倒伏__;__复合肥料__可同时提供几种养分。(3)硝酸铵、碳酸氢铵的成分里都含有__铵根离子(或NH)__,统称__铵态氮肥__。(4)铵态氮肥遇到__碱性物质__都能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刺激性气味的__氨气(或NH3)__,因而降低肥效,可用此反应来检验铵态氮肥。知识点2 农药——作物生长的卫士 (1)波尔多液是用__胆矾__、__生石灰__和水混合制得的。(2)农药和化肥对提高作物产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应__合理__施用,并开发研制与推广使用__高效__、__低毒__、低残留的肥料和农药。重难突破重难点 化学肥料 【典例】化肥是农作物的粮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磷肥能使作物叶色浓绿,防止作物“软骨病”B.磷酸二氢铵(NH4H2PO4)、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都属于复合肥C.农药本身有毒,使用后还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应禁止使用农药D.若某化肥与碱混合研磨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说明该化肥属于铵态氮肥解析: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钾肥能使农作物的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防止作物“软骨病”,A错误;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B错误;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应合理使用,禁止使用农药不现实,C错误;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若某化肥与碱混合研磨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该化肥属于铵态氮肥,D正确。答案:D口诀记忆植物缺乏氮、磷、钾的症状:缺氮叶子黄,缺磷矮不长;缺钾茎秆弱,三种元素不可缺。【对点训练】1.棉花地里的棉花因为缺氮导致叶片发黄,我们应该施用的化学肥料是( B )A.KCl B.NH4NO3C.Ca3(PO4)2 D.K2CO3KCl中只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A不符合题意;NH4NO3中只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B符合题意;Ca3(PO4)2中只含有氮、磷、钾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C不符合题意;K2CO3中只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D不符合题意。2.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为保证高产,尽量多施用化肥B.不能将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C.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化肥D.为了给农作物提供更多种类的营养元素,将草木灰(K2CO3)与硫酸铵混合施用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应合理施用化肥,A错误;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不能混合施用,B正确;CO(NH2)2中只含农作物需求量大的氮元素,属于氮肥,C错误;草木灰与硫酸铵混合施用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D错误。实验剖析实验 铵态氮肥的性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实验一 取少量的硫酸铵、氯化铵,分别放在两个研钵中,闻一闻它们的气味 硫酸铵、氯化铵无味实验二 向上述两个研钵中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用研杵研磨,再闻一闻混合物的气味 闻到刺激性气味 铵态氮肥能和碱发生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实验三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铵,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碳酸氢铵不稳定,加热能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对点训练】在学习铵盐与碱反应的相关知识时,钱老师做了如图1和图2两个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这部分内容十分感兴趣,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以下5个问题: (1)由图1、2可知,硫酸铵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混合研磨或加热,都能放出具有__刺激性__气味的__NH3__(填化学式),图2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__蓝__色。(2)图2中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__。(3)图3中无水酸铜变蓝,说明碳酸氢铵分解有__水(或H2O)__产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分解有__二氧化碳(或CO2)__产生;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说明分解有氨气产生。(4)请写出图3装置的优点:__节约试剂、能够同时检验多种物质及其性质(合理即可,下同)__。(5)请为施用铵态氮肥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不能和碱性物质混用__。(1)由图1、2可知,硫酸铵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混合研磨或加热,都能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图2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是因为氨气能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2)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3)图3中无水酸铜变蓝,说明碳酸氢铵分解有水产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分解有二氧化碳产生;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说明分解有氨气产生。(4)图3装置的优点:节约试剂、能够同时检验多种物质及其性质。(5)施用铵态氮肥时,不能和碱性物质混用。即时默写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反应:硫酸铵和熟石灰的反应:加热碳酸氢铵的反应:不能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的原因: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知识梳理知识点1 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 (1)化肥可分为__ __、__ __、__ __和__ __等。(2)氮肥可使作物枝叶__ __、叶色__ __;__ __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__ __耐__ __;__ __肥可使作物抗__ __抗__ __;__ __可同时提供几种养分。(3)硝酸铵、碳酸氢铵的成分里都含有__ __,统称__ __。(4)铵态氮肥遇到__ __都能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刺激性气味的__ __,因而降低肥效,可用此反应来检验铵态氮肥。知识点2 农药——作物生长的卫士 (1)波尔多液是用__ __、__ __和水混合制得的。(2)农药和化肥对提高作物产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应__ __施用,并开发研制与推广使用__ __、__ __、低残留的肥料和农药。重难突破重难点 化学肥料 【典例】化肥是农作物的粮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磷肥能使作物叶色浓绿,防止作物“软骨病”B.磷酸二氢铵(NH4H2PO4)、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都属于复合肥C.农药本身有毒,使用后还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应禁止使用农药D.若某化肥与碱混合研磨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说明该化肥属于铵态氮肥口诀记忆植物缺乏氮、磷、钾的症状:缺氮叶子黄,缺磷矮不长;缺钾茎秆弱,三种元素不可缺。【对点训练】1.棉花地里的棉花因为缺氮导致叶片发黄,我们应该施用的化学肥料是( )A.KCl B.NH4NO3C.Ca3(PO4)2 D.K2CO32.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保证高产,尽量多施用化肥B.不能将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C.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化肥D.为了给农作物提供更多种类的营养元素,将草木灰(K2CO3)与硫酸铵混合施用实验剖析实验 铵态氮肥的性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实验一 取少量的硫酸铵、氯化铵,分别放在两个研钵中,闻一闻它们的气味 硫酸铵、氯化铵无味实验二 向上述两个研钵中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用研杵研磨,再闻一闻混合物的气味 闻到刺激性气味 铵态氮肥能和碱发生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实验三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铵,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碳酸氢铵不稳定,加热能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对点训练】在学习铵盐与碱反应的相关知识时,钱老师做了如图1和图2两个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这部分内容十分感兴趣,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以下5个问题: (1)由图1、2可知,硫酸铵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混合研磨或加热,都能放出具有__ __气味的__ __(填化学式),图2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__ __色。(2)图2中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3)图3中无水酸铜变蓝,说明碳酸氢铵分解有__ __产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分解有__ __产生;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说明分解有氨气产生。(4)请写出图3装置的优点:__ __。(5)请为施用铵态氮肥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 __。即时默写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反应:硫酸铵和熟石灰的反应:加热碳酸氢铵的反应:不能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的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3 化学与农业生产 - 学生版.docx 11.3 化学与农业生产.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