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凤阳花鼓 音乐教案 苏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凤阳花鼓 音乐教案 苏少版

资源简介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A类生
1.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感受安徽地方风格的音乐和文化。
2. 能够跟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内容。
3. 通过齐唱、乐器伴奏等形式共同表现歌曲,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B类生
1.通过跟读歌词,了解《凤阳花鼓》是安徽一首安徽民歌。
2.能完整跟唱歌曲。
3.通过齐唱、乐器伴奏等形式完整表现歌曲。
C类生
1.能跟读歌词。
2.尝试跟唱歌曲。
3.齐唱时能轻声哼唱,不扰乱课堂。
教学重点: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等多种形式共同完成歌曲的表现,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教学难点:能够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词部分,尤其是能够唱好一字多音处;唱准歌曲的衬词部分。
教学准备:双响筒、三角铁、串铃、PPT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听鼓声,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凤阳花鼓》。
2、观看PPT:师介绍《凤阳花鼓》。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鼓的一首歌,叫《凤阳花鼓》。
(2)凤阳是安徽的一个县,它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花鼓是凤阳的民间乐器,体积小,鼓锤细长,因此,不容易敲打。凤阳花鼓这首民乐有很多种表演形式,如:舞蹈、二胡、古筝等。
(设计意图:以鼓声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初步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
(二)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及歌词。
(1)这首歌有几个乐句?情绪怎样?
(2)师读歌词,生认真倾听。
(设计意图:通过倾听、观察,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3)生跟读歌词。
2、学习歌曲中较难的一字多音乐句并加入节奏型。
(1)一个字上面有很多音,这叫一字多音。
(2)X X X X学习4/4拍的节奏型。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一字多音的唱法,同时让学生掌握4/4拍的节奏型,为学唱做好铺垫。)
3、学唱歌曲中的切分音部分并加入节奏型。
(1)学习切分音的节奏型,跟琴练习。
(2)跟着钢琴,慢速地填唱歌词。
(3)用原速演唱歌词部分。
(设计意图:由慢速到原速逐步学唱歌词部分,降低了学唱的难度。歌曲的难点部分先学节奏型,为后面的配上打击乐做铺垫。)
4、学生学唱衬词部分。
(1)学生跟琴学唱衬词部分。
(2)师生对唱。
(设计意图:衬词部分是这首歌曲比较有特点的地方,进行了强、弱的力度处理,使衬词部分活泼、有趣。)
5.学生合着钢琴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师唱一句生跟着唱一句。
生完整演唱。
加入欢快、活泼的情绪再次演唱。
加快速度演唱。
跟着伴奏演唱。
(设计意图:由齐唱歌曲到加入情绪再加速,丰富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巩固歌曲。)
(三)表演歌曲。
1、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用歌、奏的形式完整地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让学生体验凤阳花鼓独特的表演风格。能够运用歌唱、打击乐器伴奏等形式共同完成歌曲的表现,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四)拓展延伸。
1、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了解每个地方不同风格的音乐和文化。
教学反思:本节音乐活动我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会歌曲,因为学生之前的音乐基础知识很弱,所以这节音乐课上起来比较费劲。A类生能跟着钢琴旋律认真歌唱。B类生在跟唱下基本能唱出一句歌词,但是在衬词部分,有些不明白,唱不完整。C类生能安静倾听,不打扰别人。在前面学习歌曲一字多音处的节奏时,我特意简化了节奏型,当时只用手打了节拍,其实我应该带着学生拿乐器敲一敲的。还有歌曲的衬词部分也是没有让学生打一打节奏,所以在歌曲最后处,合奏时学生有些困难。A类生能跟着我敲一敲,B类和C类生还存在很大问题。通过这节课我也感受到,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领下,兴趣点还是特别浓的。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是要注重教学方法,让学生和音乐融为一体,这样对音乐才能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