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分享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分享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读/书/分/享FUSHUFENXIANG


向美而生
教育的美好,在于人的美好
教育是一场美好的遇见
JIAOYU
郑英,正高级教师,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连续7年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25
读/书/分/享FUSHUFENXIANG
01
《教育,向美而生》
CONTENTS
02
美好教师的三重境界
03
教育要懂得成人之美
04
读书摘抄分享
读/书/分/享FUSHUFENXIANG


向美而生
PART 01
教育是一场美好的遇见
JIAOYU
郑英,正高级教师,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连续7年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
内容简介
作者那深邃的思考以及一如既往的优雅、睿智的文笔,将使本书成为一线班主任和青年教师提升教育修养的难得的读物。
本书为全国著名班主任郑英老师继《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之后的又一力作。书中除了继续提供班级管理的典型案例之外,还自始至终贯穿了“教育向美”的育人理念。作者认为,教育是一项向美而生的事业,我们应当成就教育的美,同时成就于教育的美。通过“让教师美好”和“让教育美好”这两个层面的叙述,本书着意探寻教育中美的源泉,让教育之美在师生交往以及人与自然的交互中诗意地实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郑英,正高级教师,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连续7年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班主任之友》《班主任》《教师博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杂志封面人物,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并在《班主任之友》杂志上开设个人专栏,著有《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
读/书/分/享FUSHUFENXIANG
的三重境界
PART 02
教育是一场美好的遇见
郑英,正高级教师,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连续7年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
美好教师
郑英老师提到“美好教师的三重境界”:
美好教师的三重境界
始境,形胜:教师要懂得修饰自己的形象,更好地悦纳自己。又境,气胜:教师要有自己的气质,包含:书卷、生活、高雅气
美好教师的三重境界
至境,格胜:教师的内在华彩,立足于心地善良、取决于思想丰富、根植于灵魂高度。除三重境界,还有四重维度:做教育的行者、学者、智者、仁者
向美成长——自我之美
有人说:“世间万物,皆为遇见。”教育,便是这样一场绚烂多彩的遇见之旅。踏上自我修行的旅途,我们遇见了那些点亮生命之光的良师,遇见了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孩子,遇见了并肩作战的同事,更遇见了那个不断追求至臻境界的自己。这一切,都如同一场美好的修行,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蜕变。
书中郑英老师将“形象上悦目”“气质上赏心”“灵魂上高贵”作为教师追求美的三重境界。第一境,形胜:注重自己的形象,教师的形象,就是教育的标签,有了教育形象之美,才能有教育的未来之美。第二境,气胜:注重提升内涵,优雅从容的气质,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腹有诗书气自华。第三境,格胜:注重修行自己高贵的灵魂,做教育的行者,提升人格修为,铸就教育人生的高度。
向美成长——自我之美
向美成长——自我之美
XIANGMEICHENGZHANG
每个教师身上都散发着一种无形的气质,它如同春风拂面,悄然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孩子是教师的精神后裔,他们会在我们的引领下,传承那份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因此,若想让孩子朝着美善的方向发展,我们首先要成为他们心中的美善典范。美好的教育,始于美好的教师,注重自我修养,成为那个点亮孩子生命之光的引路人。
向美而行——生活之美
真正的教育,不离生活之美。郑英老师在书中说道:“教师,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因为我们自己就是一门课程,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会影响孩子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向美而行——生活之美
过好自己的生活,会为教育注入新鲜美好的元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会以拐弯的方式为教育人生做新的笺注和眉批”。
向美而行——生活之美
向美而行——生活之美
成为一个美好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再者,成为一个美好的人,还应当是一个诗人,过一种有品、有趣、有情的生活。我想,在许多细碎的教育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点仪式来传递内心的庄重和虔诚
在孩子游戏时,捕捉那些温馨动人的瞬间,在游戏结束后,用诗意的语言重温,为孩子心中的那盏灯添上一抹亮色。在师幼互动中,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给予鼓励,让奖励变成一场充满爱与尊重的盛宴。积极参与孩子们的趣味体验:玩泥巴,放风筝,打水仗……在与他们在玩乐中,一起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把生活的琐碎和日常,融入充满仪式感的教育情怀,让那些原本平淡的日子变得熠熠生辉。就像郑英老师那样,带着一半的匠心,一半的诗心,让日常生活和琐碎事务不再只是眼前的“苟且”,而是变成生活中的“诗和远方”
向美而行——生活之美
向美而生——教育之美
因此,她会在天降大雪时一大早带领孩子们去操场留脚印,打雪仗,堆雪人;她会在中秋节出差时给学生寄明信片,并在上面画上月饼;她会在孩子感叹许久没有玩过纸飞机时,带领他们开展纸飞机比赛;她会在“六一”成长仪式上,很应景地穿上班服和孩子们一起欢度节日……这些点滴细节,都让我们看到了尊重孩子天性,站在孩子立场,走进孩子内心的教育。
教育是一项关于美的事业,教育的过程就是与孩子们一起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追慕美好,向美而生,这是教师职业的可贵之处,也是教育事业的高贵所在。郑英老师说:“教育之法,本于天性。”
向美而生——教育之美
向美而生——教育之美
想想看,孩子们那与生俱来的对游戏的热爱,对美的向往,对说教的不喜,对被需要、被关注的渴望……这些如星星点点的天性之光,需要我们细心去发现、去珍视。因此,在与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天,我们都应该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关注孩子、发现孩子,我们所做的教育,就是要为这些天性中的潜能搭建一座座舞台,让它们从潜在的“可能”绽放成现实的“质素”,照亮孩子们的人生之路。
向美而生——教育之美
师者,一半师心一半匠心;生活,一半烟火一半诗意。教育,是一场美好的遇见,更是一项向美而生的事业,愿我们在教育这条大道上相遇美好
向美而生——教育之美
相遇幸福。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以郑英老师为榜样,成就教育的美,用心做教育,做教育的有心人!
读/书/分/享FUSHUFENXIANG
懂得成人之美
PART 03
教育是一场美好的遇见
郑英,正高级教师,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连续7年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
教育要
教育要懂得成人之美
其次,教育要懂得成人之美。如何成人之美呢?郑老师如是说:教育之法,本于天性。爱好游戏、爱美、不喜被说教、渴望被需要、渴望被关注,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以儿童立场,走进孩子,愿意放慢,平和而包容。
教育要懂得成人之美
教育要懂得成人之美
教育,也可以有童话的浪漫:“骨子里的生动有趣、灵魂深处的温暖和馨香、对生活的深情与深爱、遇见问题的从容和优雅、带点率性的恣意与酣畅、心灵间的互动与契合”,这些都是郑英老师真实的浪漫。
培育一颗柔软心:郑老师的柔软心,是矜于细行、懂得接纳、愿意成全、悲悯、唤醒他人、具有生长力量的一颗心。这颗内涵丰富的柔软心,富有爱与力量,温暖他人又滋润自己,不得不承认郑老师心灵的修为。
教育要懂得成人之美
培养有品的人:有品,是一种欣赏力、创造力、一颗匠心、一种深爱、一种修养。做有品的教师,培育有品的学生。
培育有思想的人:教师先有思想,接着培育学生独立精神:独立思考、树立批判意识、鼓励大胆提问,再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土壤:留一段自由时间、创一片自由空间,最后一定要指导阅读,知道“光”在哪。
郑老师引导孩子们得出来高品质阅读的方法有:读有质感的书、兼顾精读和泛读、有计划和体系、做归类与整理、勤思考与写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花时间去培养有思想的自己与学生,是特别有价值的事。
教育要懂得成人之美
让教室诗意存在:从看得见的美开始、文而化人、培养和谐的关系,一个诗意的教室,是有序、自由、浪漫,是有节奏美、创造美、诗意美的。规则,是成长的契约:郑老师让全员参与制订的班级规则,具有共同约束力、价值追寻,进而不断完善。赋予学生自由成长的权利,也要是在规则中自主生长,这就是良好的班级生态。
让教室诗意存在:从看得见的美开始、文而化人、培养和谐的关系,一个诗意的教室,是有序、自由、浪漫,是有节奏美、创造美、诗意美的。规则,是成长的契约:郑老师让全员参与制订的班级规则,具有共同约束力、价值追寻,进而不断完善。赋予学生自由成长的权利,也要是在规则中自主生长,这就是良好的班级生态。
教育,在于发现:着力于“每一个”,修复“第一扇破窗”、发现“杂草”补其所短、相机而教,种上“庄稼”、乐当“绿叶”,扬其所长。发现,可以创造莫大的力量,发现学生的同时,也能发现我们自己。
读/书/分/享FUSHUFENXIANG
读书摘抄分享
PART 04
教育是一场美好的遇见
郑英,正高级教师,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连续7年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
教育,可以如此生动、有趣,这要自己去领略、去创造。别人的感触是别人的,于你,必须从自己开始,亲自尝试,亲自体味。教育,可以如此生动、有趣,这并非无视或谈化它的困难,而是在遇见时,依然能保持从容、优雅。
读书摘抄分享
原来困难真的是教师成长的最好教科书,教育也并非想象的那般艰难,甚至还带有点儿回甘。许多教育问题,一旦落实下来,便不过是寻常问题。面对导带问题若是能用诗心去构想,用匠心去实现,也能创造出一番胜境。 教师用内心的生动有趣做“本钱”,必定会在孩子们的心间留下温暖动人的“利息”,于是教育中处处有惊喜和甜蜜。
读书摘抄分享
教师最大的使命,是力所能及为学生的生长提供好的环境。什么是好的环境?美好的教师自身。一个美好的教师,有三重境界:始境,形胜;又境,气胜;至境,格胜。
教师,当努力做精神的巨人和思想的富者。仪式感,就是把工作和生活看成诗和远方。仪式感在本质上是对生活的深情,以及对人的深爱。
仪式感的意义在于,它能唤醒我们的内心,从而使我们庄重地去对待生活,去对抗世俗的粗糙,去过有美感的人生。课堂之上,教师只有怀有虔敬的仪式感,才能使教学不负其神圣和庄严,才能引导学生求真、向善、臻美。
读书摘抄分享
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仪式感能唤醒孩子对美的向往。教育中,我们就该用仪式感擦亮一些重要时刻,使之在岁月深处始终闪着微光,带给我们一生温暖的回忆。师者,也当有一半诗心一半匠心,用诗心指引,用匠心行走。教育也是关乎美的事业,需要师者专注于审美,处处涵养起情性与品质、智慧与才华,从而成就一颗美慧的诗心。教育须有一颗沉潜下来的心,才能使灵感和创意不期而至。
对于教师,匠心首先是一颗纯粹的教育心。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时间,需要等待。亲爱的老师,你若想拥有美好的教育人生,先要自己活得丰盛。教师过好自己的生活,会为教育注入新鲜而美好的元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以一种拐弯的方式为教育人生做笺注和眉批。在学生面前,教师要勇于不胜。
读书摘抄分享
师生同在教育的天野里自由成长,相互倾慕,彼此成全,各自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收获着各自的魅力人生
对于章木,顺其自然,才能自然而然;对于教育,师法自然,才能一切皆然
不喜欢被刻板地说教,是孩子的天性。浪漫的教师,总有一颗善感、细腻温储的心,能把教育生活过得轻舞飞扬
柔软心,是一颗懂得按纳的心。柔软心,是一颗愿意成全的心。
教育,本应成人之美。为此,我在教育生活中努力经营“成全”二字,以期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晴天。
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教师应不断地为学生的心灵松士,并播撒下良善的种子,守护它们向上向光地生长,最后在天空开花结果
一个不懂得自我革命的人,会自成一个独立且生长着的系统,一生谦卑,也一生高贵。师者,当培育起一颗善感的灵心。对教师来说,教育耕耘的是心田,只有深深耕耘,去除杂草,种下良善的种子,才能培育出一片心灵的天野良田。正向、美好的师生关系,本身就能成为一种教育力量。要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应用真诚和智慧去开启孩子的心门
读书摘抄分享
身为教师,我把一颗柔软心留给教育的大地。我心柔软,教育方得恒久而温暖。“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是教育的真味,也是教育的胜境。教育中,我们应当做一个有品的教师,让自己富有美感和质感,同时培育出有品的学生,让他们变得不俗、有风度。教育,就是一种思想启迪另一种思想、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事业。
把有问题教得没问题,只是培养“考”生;把没问题教得有问题,才是培养 “学” 生。营造一个自由的环境,让创意和惊奇不断涌现,是一个教师在智育方面能做的极具价值的事。教育,当培养思想深遊且心灵纯粹的人,倘能如此,我们的校园便是一个启蒙之所和智慧之源。
读书摘抄分享
教育之难,难在促成学生内心精神的主动生长。最佳的教育,当如润物细无声的蒙蒙微雨,在一个“渐”的过程中滋润万物。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的充分尊重时,他便可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了,他的成长开关会从此自觉地一个个开启。教育的本义是唤醒,是让孩子在人生的各种场景中都能保持在场。真正的教育者,是在教育他人的同时实现了自我教育的人。教育,是一项向美而生的事业,我们应当成就教育的美,同时成就于教育的美。
读书摘抄分享
读/书/分/享FUSHUFENXIANG


向美而生
教育的美好,在于人的美好
教育是一场美好的遇见
JIAOYU
郑英,正高级教师,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连续7年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2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