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立足职场有法宝学案(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立足职场有法宝学案(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7.1 立足职场有法宝 学案
【课标要求】
了解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熟悉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 认同我国宪法和法律对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2.科学精神: 科学理解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认识订立劳动合同的意义。
3.法治意识: 树立合同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培养订约履约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4.公共参与: 建立劳动关系要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学会用法律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学习重难点】
重点: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
2.劳动合同的内容。
难点:1.有效劳动合同及其法律效力。
2.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
【课前预习】
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1、国家保护劳动者的措施:
(1)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 ,改善 ,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 。
(2)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 。
(3)为了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 》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等。
2、劳动法
(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调整 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 关系。
(2)劳动法的意义:
①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 保障。
②有助于健全 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① (首要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可以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 劳动法就是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② 的原则。劳动者享有 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 不同而受歧视。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
(补充)就业平等、择业自主是劳动权的核心内容。
③ 的原则。除对劳动者的权利进行倾斜保护外,劳动法还注重对 、残疾劳动者、女职工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显示了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也是 的标志。)
【相关链接】: 特殊劳动保护
国家对女职工和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例如,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等高强度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高强度劳动,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和国家规定的高强度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等。这些规定显示了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知识拓展】 劳动关系≠劳务关系
劳动关系用工主体必须符合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主体资格,并依法拥有招收、使用劳动者的法律权利。此外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即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具有长期性、持续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劳务关系则是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的提供与报酬的给付达成的协议,双方地位平等,不具有人身隶属关系,且双方的法律关系受民事法律规范的调整和保护。且二者关系往往呈“临时性、短期性、一次性”等特点。
3、劳动者
(1)劳动者的含义:指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 为主要生活来源、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 的人。
(2)劳动者的要求:应当达到 年龄,除特殊情况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1、劳动合同
(1)含义: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 的协议。
(2)作用: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2、劳动合同的条款:
(1)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主要包括: , ,工作 和 , , , 、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
(2)可备条款:是除必备条款外劳动合同中可以规定的条款,包括 (不得超过6个月)、 、保守秘密、 等条款。
3、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劳动合同的效力: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产生法律效力
(1)劳动合同有效要件:
①合同主体资格合法,②意思表示真实,③合同内容合法,④合同形式合法(书面形式)⑤程序合法。
(2)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①以 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 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②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 责任、 劳动者权利的。
③违反 规定的。
5、劳动合同的生效和履行(法律约束力)
(1)劳动合同生效:
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 ,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 。
(2)劳动合同履行:
①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并且不得 劳动合同;
②劳动者必须按照 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相关链接】 无效劳动合同的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课后练习】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①女员工在试用期内怀孕的 ②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③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④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为了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
A.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B.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
C.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权利 D.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
3.14岁的初中生赵某乘坐本市公交公司3路车回家,为图便捷,赵某要求公交车司机在一弯道处停车让自己下车(此处不是公交公司规定上下乘客的公交站点,赵某的家位于弯道处的马路对面)。公交司机应赵某要求,在公交车尚未停稳的情况下打开车门让赵某下车、随后欲急速驶离,导致赵某从公交车前奔跑着横穿马路,被同向行驶而来的小型轿车撞成重伤。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赵某乘坐公交车,公交司机与赵某之间成立运输合同关系
②公交司机应赵某提前下车要求停车,公交公司不必承担责任
③公交公司可能以工作严重失职为由解除与公交司机的劳动合同
④公交公司没有合理履行合同义务,公交公司应承担违约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某招聘会上,A同学与某公司达成签约意向,双方需要签订劳动合同,下列属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的是( )
①试用期和工作时间 ②劳动合同期限和工作内容
③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④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报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S服务公司安排徐某到买菜平台站点从事配送工作,双方订立《自由职业者合作协议》,《新业态自由职业者任务承揽协议》,约定二者的合作关系不适用劳动合同法。徐某在站点工作期间,实际报酬包含基本报酬、按单计酬、奖励等,出勤时间相对固定,接收站点管理,根据系统派单完成配送任务。后徐某在站点听从指示做木架,因切割木板意外导致右脚受伤,就工伤认定问题与S公司发生争议。此案中( )
①双方存在用工事实且构成支配性劳动管理,应当认定存在劳动关系
②S公司与徐某之间的劳动关系自双方签订承揽合作协议之日起建立
③若徐某申请劳动争议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
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应增强法律意识,识别企业规避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李某与一家互联网甲公司签订了一年全职劳动合同,从事软件开发工作。进入公司正式上班后,李某主动与甲公司协商:如果单位每月增加500元薪资,则他不要求单位为其购买社会保险,并签署一份自愿放弃社会保险协议合同,单位最终同意。半年后,李某不满意工资少、加班多,以请病假为由,偷偷又与另一家互联网乙公司签订一份新合同。互联网甲公司发现后,立即终止与李某的劳动关系。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李某若不服互联网甲公司终止劳动关系,可以在一年内向法院直接起诉
②李某与甲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客体为劳动行为
③李某自愿签署的放弃社会保险协议合同反映主体真实意愿,故合法有效
④李某与互联网乙公司签一份新的合同,侵犯了互联网甲公司的合法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年12月,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北京某食品厂与某公司进行了战略性业务合并。在合并过程中,食品厂将部分员工的工作岗位、工作地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该食品厂检验员王某以离家远为由拒绝接受调整工作地点。对此,食品厂以王某不服从公司安排,视其为严重违纪,做出了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王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
②王某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③食品厂违背了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
④王某拒绝接受调整工作地点,公司有权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甲(17周岁)与乙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从事仓储管理工作。合同中甲承诺自愿放弃缴纳社保后果自负。甲因在工作时间经常打游戏导致所管理物资多次丢失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未成年人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不能生效
B.甲作出自愿放弃缴纳社保且后果自负的承诺有效
C.若甲和乙公司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甲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D.甲因严重失职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乙公司可据此解除与甲的劳动合同
9.李某在某公司工作了十年,2024年3月1日,李某因生育要请产假128天,公司没有给李某购买生育保险,还以李某休产假影响公司的经营为由只发给李某最低标准的工资。李某不服,经协商无效后李某诉诸法律,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了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限制女职工晋职、晋级、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和职务,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关于本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公司降低李某的工资侵犯了李某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②用工单位不得侵犯法律赋予女职工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③该公司侵犯了李某休息休假的权利和劳动卫生保护的权利
④李某如果选择仲裁,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小王进入某食品包装公司工作,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三年,其中试用期为六个月。三个月后,小王经医院检查发现怀孕。食品包装公司知道后,经过粗略考核,便向小王发送《试用期不合格通知书》,要求小王立即办理离职手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王可以保留合同、通知书等作为证据
②该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小王的平等就业权
③小王处于试用期,与公司劳动关系不成立
④小王考核不合格,该公司要求其离职合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要构建一个符合推理规则的三段论,其结论为“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没有法律约束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得出的①②③④四个判断中,可分别作为该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的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①无效的劳动合同没有法律约束力
②受法律保护的都是有效劳动合同
③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劳动合同
④有些合同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①
二、材料分析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以下的一份《劳动合同书》
劳动合同
甲方:________ 乙方:________
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功合同法》等法律规定,经协商一致达成本合同:
一、劳动合同期限:2022年12月1日至2025年12月1日,共计3年。
二、工作地点:苏州吴江区
三、工作内容:乙方同意在甲方_____部门担任______职务,乙方工作内容按照甲方的岗位职责要求执行。
四、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五、劳动报酬:……
六、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和其他:甲方按国家规定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费:甲方为乙方提供劳动所必需的工具和场所,以及其他劳动条件;期间出现意外伤害,责任由乙方承担。
七、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为保证营销业务的持续发展,乙方须保证三年内不得结婚。
(1)请指出以上劳动合同中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
(2)上述材料对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有何启示?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公司经常要求员工休息日加班,并且未安排补休,未支付加班工资。该公司以保证公司数据安全为由,要求员工统一安装公司自主开发的监控软件,并用该软件获取员工手机内各项信息,包括私人相册、微信私人聊天记录等。小张因拒绝安装该软件,被公司以不遵守管理规定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请指出该公司的违法行为,并帮助小张寻求维权途径。
【课前预习】提示
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1、国家保护劳动者的措施:
(1)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2)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3)为了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
2、劳动法
(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
(2)劳动法的意义:
①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②有助于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①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首要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可以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 劳动法就是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②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
(补充)就业平等、择业自主是劳动权的核心内容。
③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除对劳动者的权利进行倾斜保护外,劳动法还注重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女职工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显示了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3、劳动者
(1)劳动者的含义:指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人。
(2)劳动者的要求:应当达到法定就业年龄,除特殊情况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1、劳动合同
(1)含义: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作用: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2、劳动合同的条款:
(1)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
(2)可备条款:是除必备条款外劳动合同中可以规定的条款,包括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条款。
3、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
4、劳动合同的效力: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产生法律效力
(1)劳动合同有效要件:
①合同主体资格合法,②意思表示真实,③合同内容合法,④合同形式合法(书面形式)⑤程序合法。
(2)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①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②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5、劳动合同的生效和履行(法律约束力)
(1)劳动合同生效:
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
(2)劳动合同履行:
①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并且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②劳动者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课后练习】答案
1.答案: B
解析: ②③④: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②③④符合题意。①: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不可因女员工在试用期内怀孕而解除劳动合同,①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2.答案: A
解析: AD:我国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不是首要原则,故A符合题意,D不合题意。BC: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权利和按劳分配、公平救助原则都不是劳动法的原则,排除BC。故本题选A。
3.答案: D
解析: ①:赵某乘坐公交车,公交公司与赵某之间成立运输合同关系,①错误。②:公交司机应赵某提前下车要求停车,与赵某的受伤有关联,公交公司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②错误。③④:公交司机作为公交公司员工,未在规定的公交站点停车,属于工作失职,没有合理履行公交公司与之签订的合同义务,导致公交公司应承担与赵某的运输合同的违约责任;公交公司可能以工作严重失职为由解除与公交司机的劳动合同,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4.答案: C
解析: ②③: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②③正确。①④:试用期、职业技能培训等属于劳动合同的可备条款,①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5.答案: B
解析: ①:根据材料,徐某在站点工作期间出勤时间相对固定,接受站点管理,根据系统派单完成配送任务,这表明双方存在用工事实,且S服务公司对徐某构成支配性劳动管理,虽然双方签订了所谓的合作协议约定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但这种约定不能违背事实,应当认定存在劳动关系,①正确。
②: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而不是自双方签订承揽合作协议之日起建立,②排除。
③:劳动争议仲裁是法定的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不需要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③排除。
④:S服务公司与徐某签订的协议试图规避劳动法律法规,这说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应增强法律意识识别企业的这类行为,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④正确。
故本题选B。
6.答案: C
解析: 主要考查劳动合同、民事法律关系、劳动者权利义务等基础知识。考查学生辨识与判断关键能力,体现法律素养的要求。①李某若不服互联网甲公司终止劳动关系,可以在一年内向法院直接起诉,错误。李某与互联网甲公司之间劳动争议,需先通过劳动仲裁,仲裁不服,再通过诉讼维权。③李某自愿签署的放弃社会保险协议合同反映主体真实意愿,故合法有效,表述错误。合同虽然符合主体意愿,但是协议内容违法,故合同无效。②④正确。
7.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食品厂的做法违背了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王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①③正确。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②排除。调整工作地点属于变更劳动合同,变更劳动合同需要双方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公司有权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说法错误,④排除。故本题选A。
8.答案: D
解析: 民法典规定,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材料中甲虽然17岁,但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与乙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有效,A错误。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对参加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故该题案例中甲做出的承诺无效,B错误。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甲和乙公司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甲应该先仲裁,C错误。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甲与乙签订劳动合同,但因严重失职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未履行相应义务,故乙公司可据此解除与甲的劳动合同,D正确。故选D。
9.答案: B
解析: ①:某公司以李某休产假影响公司的经营为由只发给李某最低标准的工资,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用人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的规定,侵犯了李某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①入选。②:女职工依法享有的权益是合法权益,而不是特殊权益,②表述不当。③:由题干可知,某公司没有给李某购买生育保险,还以李某休产假影响公司的经营为由只发给李某最低标准的工资,这没有侵犯李某休息休假的权利,而是侵犯了李某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的权利。且本题不涉及劳动卫生保护的权利,③不选。④: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都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仲裁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④正确。故本题选B。
10.答案: A
解析: ①: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小王可以保留合同、通知书等作为证据,①正确。
②:食品包装公司知道小王怀孕后,经过粗略考核,便向小王发送《试用期不合格通知书》,要求小王立即办理离职手续。食品包装公司除主观意愿外,未能提供足以认定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证据,该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小王的平等就业权,②正确。
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小王进入某食品包装公司工作,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三年,与公司劳动关系成立,③错误。
④:女职工试用期考核情况应当围绕岗位聘用要求、特殊生理状况以及劳动合同履行情况等综合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该法无过失性辞退、经济性裁员有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也明确,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④错误。
11.答案: C
解析: “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没有法律约束力”这一结论中“没有法律约束力”是大项,“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是小项,因此,可以判定“无效的劳动合同”是中项,①-③符合题意。其他说法与题意无关。
12.答案: (1)①不合理之处:期间出现意外伤害,责任由乙方承担。理由: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部分无效。
②不合理之处:乙方须保证三年内不得结婚。理由: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部分无效。
(2)启示:①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从而维权有据,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②签订劳动合同应坚持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意思表示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③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明确劳动合同的内容(条款)(或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应仔细阅读合同的各项条款,全面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必备条款和可备条款。履行合同的关键是明确合同内容。
解析:(1)本题要求指出以上劳动合同中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材料中“期间出现意外伤害,责任由乙方承担”,可联系教材劳动者的合法权利知识;材料中“乙方须保证三年内不得结婚”,可联系教材订立劳同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知识。
(2)本题要求回答上述材料对签订劳动合同有何启示,本题为启示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中的示例合同除了问题条款之外,也有许多不存在问题的内容,需要结合这两部分全面地看问题。材料中“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可联系教材订立劳同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知识;材料中“劳动合同书、劳动合同中不合理之处”,可联系教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知识;材料中“劳动合同期限:2022年12月1日至2025年12月1日,共计3年”,可联系教材劳动合同内容知识。
13.答案: ①该公司利用监控软件获取员工微信私人聊天记录的行为不合法。该行为侵犯了员工的隐私权。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权。
②该公司经常要求员工休息日加班,并且未安排补休、未支付加班工资的行为不合法。该行为侵犯了员工的休息休假、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③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该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
④小张可通过请求工会与公司调解,也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进行处理,最后如果达不成一致意见可通过诉讼来维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