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三江平原好地方》教学设计课题 《三江平原好地方》教学设计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地方 年级 四年级学习目标 1.了解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及“三江”名称的由来;掌握黑土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的重要性,理解沼泽湿地的生态功能;知道三江平原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开发历程及意义。2.通过数据对比、案例分析,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3.感受黑土地的珍贵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体会“北大荒精神”,激发对家乡建设者的敬佩之情。重点 黑土的特性与价值、沼泽湿地的生态意义、“北大荒”的开发历程。难点 理解沼泽面积锐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辩证看待农业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谜语激趣:“黑土冒油花,筷子插发芽——打一中国地理区域。”学生猜测后揭示答案:三江平原。2.地图定位:展示三江平原地形图,学生标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汇合区域。 通过谜语激发兴趣,快速聚焦主题;地图标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明确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讲授新课 (一)走进黑土世界活动一:黑土探秘(实验观察)教师展示黑土样本(或图片),学生观察颜色、结构,结合教材描述其特点(如“有机质含量高”“肥力足”)。问题讨论:“为什么黑土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稀缺性与重要性)活动二:数据对比提供世界三大黑土地面积数据(乌克兰平原、美国密西西比平原、中国三江平原),学生分析三江平原黑土资源的珍贵性。(二)认识沼泽天堂活动三:湿地功能辩论播放三江湿地景观视频,学生欣赏。分两组就沼泽应该如何发展进行辩论:正方:“沼泽应优先开发为农田。”反方:“沼泽需重点保护以维持生态平衡。”教师补充1975-1990年沼泽面积锐减数据(244万→113万公顷),引导学生思考过度开发的后果。知识拓展:介绍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措施(如退耕还湿)。(三)“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播放视频展现北大荒开发历程。活动四:时空穿越剧学生分角色扮演“垦荒队员”“现代农民”“生态学家”,用不同视角讲述“北大荒”变“北大仓”的故事。问题引导:“开发北大荒带来了哪些利与弊?如何平衡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案例分享:展示建三江稻米节、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图片,说明科技对农业的推动作用。 直观观察与数据对比结合,强化学生对黑土特性的认知,培养珍惜资源的意识。通过辩论活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数据冲击引发反思,强化生态保护意识。角色扮演增强代入感,帮助学生理解开发历程的艰辛与复杂性;科技案例激发对现代农业的向往。课堂小结 总结三江平原的“黑土—湿地—粮仓”三位一体关系,强调“用科技守护生态,用责任延续繁荣”。课后作业 基础作业:绘制包含黑土、湿地、农田、动植物的生态链关系图。提高作业:采访家中长辈,了解本地农业发展的变化。拓展作业:以“黑土小卫士”身份,撰写一封保护黑土与湿地的倡议信。板书 三江平原好地方黑土世界:肥力高、稀缺→珍惜沼泽天堂:生态屏障→保护“北大仓”:开发与平衡→可持续发展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好地方三江平原黑土冒油花,筷子插发芽——打一中国地理区域。三江平原三江平原目录黑土世界沼泽天堂“北大仓”010203黑土世界第一部分仔细观察,黑土有什么特点?黑土的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团粒结构好,土壤中含大量微小孔隙,牢牢锁住大量空气、水、养分。这样的土壤含水量高,经阳光反射,就会显得亮晶晶的,仿佛抹了一层油似的,黑土地的肥沃也因之而来。知识窗黑土是指地表植被经过长期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土壤。在寒冷的气候下形成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于农耕。为什么黑土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讨论沼泽天堂第二部分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湖泊遍布,鸟飞鱼翔,水草丰茂,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湿地景观,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被称为“沼泽天堂”。湿地景观辩论赛:主题:沼泽应该如何发展正方:沼泽应优先开发为农田。反方:沼泽需重点保护以维持生态平衡。湿地景观据统计,1975年三江平原自然沼泽面积为244万公顷,占平原面积的48%,到 1990年沼泽面积仅剩 113 万公顷,约占平原面积的 22%。短短 15 年时间,沼泽面积减少了一半多。当年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现在这些野趣已成了大人讲给小孩儿听的遥远故事。你是怎样看待这种现象的呢 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属低冲积平原沼泽湿地,为三江平原东端受人为干扰最小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三江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为东北地区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洪涝灾害控制及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退耕还荒,重现了当初鸟语花香,动物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种子经过改良后,在更少的土地上实现了更大的价值,保住了“中华大粮仓”的地位。知识窗“北大仓”第三部分三江平原土地肥沃,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大了对这里的开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北大仓”。北大荒开发历程任务:分角色扮演北大荒开发过程中的不同角色,用不同视角讲述“北大荒”变“北大仓”的故事。北大荒开发带来的都是益处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三江平原好地方》教学设计.doc 《三江平原好地方》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