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楚雄州春季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卷
生物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战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救版选择性必修2十选择性必修3第1章第1节一第2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解剖镜下用尖嘴吸管吸取草履虫虫体,按10只/孔的数量分别转移到6孔培养板中进行室
温培养(共设置3组),每24h后在解剖镜下计每个孔中草履虫的数量,取3个培养板中每个
孔的平均值记录数据,至种群数量达到平衡状态后即停止计数,分析数据画出如图曲线。下
列对图示信息的分析,错误的是
600

200
100
0
567
天数/天
A.培养板每个孔中的草履虫种群数量呈现为“S”形增长趋势
B.第4~5天种群增长缓慢,说明种内竞争对种群数量起调节作用
C.第2~3天与第4~5天相比,该草履虫的出生率/死亡率的值较高
D.若起始时每孔草履虫大于10只,其他条件不变,则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大于550只
2.巢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渔业资源丰富。其中生存的翘嘴的为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在
0~38℃,多生活在中上水层,游动迅速,喜欢成群活动,在有阳光照射到水面时尤为活跃。
翘嘴餡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属于凶猛性鱼类。但是狼牙鱼入侵会导致巢湖翘嘴鮊数
量的下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光、水温属于影响翘嘴餡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
B翘嘴鮊和浮游生物间存在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卷·生物学第1页(供6页)】
25-T-599B
C.狼牙鱼人侵后,其种群数量一定会呈现“J”形增长趋势
D.狼牙鱼人侵后,与翘嘴的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3.退耕还林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
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退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②退耕还林后群落总体上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
的方向演替③群落演替过程中,某种灌木数量逐渐减少,可能与阳光等环境因素有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因受地理位骨、气候、地形和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地球上的生物群落多种多样。下列关于群落
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生物群落中的生物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
B.荒漠生物群落中孤狸和仙人掌是最常见的动、植物类型
C.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和行动迟级的特点
D.森林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较高,主要分布于西部干旱地区
5.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食虫鸟
,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
植物
老鼠
图1
图2
A与图1相比,图2中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
B.图1中的成分B主要是由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构成
C.图2中的生态系统中共有7条食物链,鹰占有4个营养级
D.若其他不变,只是蛇消失,一段时间后,鹰的数量可能增多
6.生态学家研究一块玉米田部分能量流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散尖
呼吸散失
太阳能
玉米种群
(3.272×10J)
(8.5×10°kJ)
(1.3972×108kJ)
下一营养级
生长发育和繁殖
(1.07×103kJ)
分解者
A.太阳光能传到玉米种群的能量至少占10%
B.玉米种群固定的太阳能主要用于自身呼吸消耗
C.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最多为2.7944×10kJ
D.分解者能够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释放到非生物环境中
7.为积极应对全球气侯候变化,我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于2030年前确保实现暖达
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费任。下列相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卷·生物学第2页(共6页)】
25一T=50图东兴中学春季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卷·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通过图示曲线走势能够看出该草履虫种群数量呈现“S”形增长,A正确:4~5天种群增长缓慢,这是因为
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即:种内竞争对种群数量起
调节作用,B正确:该种群中无迁人率和迁出率,故出生率/死亡率的值即可表示为种群增长速率,分析曲线
图可知,第2一3天与第4一5天相比,该草履虫的出生率/死亡率的值较高,C正确:从图中可看出,该实验中
草履虫环境容纳量为550只,若起始放置数大于10只,但其他条件不变时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变,即不会大
于550只,D错误
2.C光、水温属于影响翘嘴舶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A正确:翘嘴舶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所以,两者
间存在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B正确;狼牙鱼人侵后,其种群数量可能会呈现“丁”形增长趋势,也可能会
呈“S”形增长,C错误:狼牙鱼入侵会导致巢湖翘嘴鉑数量的下降,说明狼牙鱼与翘嘴郎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和
竞争的关系,D正确。
3.D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①正确:森林群落结构更为复杂,故退耕还林后群落从结构简
单的群落发展为复杂的群落,②正确:灌木矮小缺少光照,无法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更多能量,占据劣势,③正
确。故选D。
4.A湿地生物群落中有水生生物,也有鸟类等陆生生物,A正确:狐狸是森林生物群落的动物类型,不是荒漠
生物群落的动物类型,B错误;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草
原生物群落中的动物由于环境中缺少遮蔽物,因此经长期自然选择后大都具有挖洞和快速奔跑的特点,C错
误;森林主要分布于东部湿润地区,D错误。
5.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2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故与图1相比,图2中没有的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A正确:图1中的B是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
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还可以包括少数动物,B正确:图2中共有8条食物链,在不同食物链中鹰占有4个营
养级(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营养级),C错误:鹰捕食蛇,同时两者又都以老鼠为食,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捕食和种间竞争,若蛇消失,鹰只能捕食老鼠,营养级别降低,鹰的数量可能增多,D正确。
6.D玉米种群固定的太阳能为1.3972×10kJ,只占太阳光能的1.64%,A错误:玉米种群用于自身呼吸消
耗的能量占固定的太阳能比例为23.4%,B错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一定只有玉米,可能还存在杂草
等其他植物,无法判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C错误:分解者能够将有机物转换为无机物释放到非生物环境
中,D正确。
7.C诚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措施有助于诚少C)2的排放,A正确: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
用,可把大气中的CO,转化为含碳有机物,B正确:CO排放增多导致气温升高,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错误:植树造林、人类减少对化学燃料燃烧的依赖可以减少C)的排放,有助于实现碳中和,D正确。
8.B自变量是土壤微生物的有无,因变量是落叶的腐烂程度,A正确:探究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实验
组土壤要灭菌处理,B错误;实验组土壤中没有微生物,对照组土壤中有微生物,因此实验组中落叶的分解速
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分解速度,C正确:实验中土壤的温度和含水量,落叶的种类和大小都属于无关变量,无
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D正确。
9.B由于不同生物的活动时间和范围不同,所以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A正确:
取样器取样法用于采集土壤中小动物,统计其物种数常用的方法为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B错误:采集
的小动物可放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在小试管中,C正确;由于土壤中小动物体积较
小,可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D正确。
10.C图中的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
围的大小,x值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在同一干扰程度下,y值越大,则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
性越弱,x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弱,A、B错误:对同一生态系统来说,偏离正常范围越大,
恢复需要的时间就越长,故x和y呈正相关,C正确:生态系统的恢复不一定需要人为干预,D错误。
11.D放归的野生动物回到栖息地后可能会增加该地区其种群的基因频率,A正确: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生
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B正确;林业部将救护的野生动物带到保护中
心进行饲养,该过程属于易地保护,C正确:栖息地碎片化使苍鹰、松雀鹰等被分割成多个种群,物种间因地
理隔离导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不利于繁衍后代,D错误。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卷·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5-T-599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