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舞蹈+武术的精彩呈现,舞剧《咏春》尽显中国文化精髓。
在《咏春》中,你看到了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掠影?
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核心素养目标
1.道德修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魅力,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力量,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态度。
2.政治认同:懂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对个人成长、民族复兴的重要价值和影响,在情感上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领略其蕴含的民族智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3.责任意识: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传承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四种思想理念的内涵
教学难点:了解思想理念的重要价值
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要求:自主阅读教材内容P50-53,思考以下问题:
时间 :2分钟
感悟人生
自主先学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性?(why P50)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容?(what P51-53)
温馨提示:
1.在课本上写下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内容
2.思考问题找出相关知识
3.标上序号,圈画出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笔记归纳
生活观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感受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艺
传统节日
传统美食
传统建筑
传统服饰
传统中医药文化
传统思想
传统技艺
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是什么?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西安中轴线
河南中轴线
广州中轴线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感悟诗词魅力,共探思想价值”
【笔记】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作用?P50ABC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B.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C.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思考:为什么说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古人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
这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尊重、顺应大自然的表现。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的体现。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本义是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道法自然”。
“天”理解为自然、自然规律;“人”,主要指人、人类社会。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致力于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与天地合其德”;另一方面,人还应致力于促进万物的发展和宇宙的和谐,即“赞天地之化育”。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
海绵城市
美丽乡村
绿色能源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如今的我们又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但要想收成好,还需要他们提前精心准备种子、化肥等物资。选种考虑土壤、气候,按作物需求和土壤肥力确定化肥农药用量,认真对待每个细节。翻耕时深耕细耙,为作物生长创造条件;生长期间做好浇水、施肥、除虫等田间管理,踏实付出,毫不懈怠,才会有秋天的丰收。
蕴含了怎样的思想理念?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这种精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思想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2)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革故鼎新"源于《周易》
的《革卦》与《鼎卦》。
【解释】
革:改变,革除;
故:旧的;
鼎:树立。
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1910年初,蔡元培撰写《中国伦理学史》。
指出与时俱进"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传统农耕工具
传统农耕方式
(3)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
2月23日,中央一号文件宣布2025年惠农系列政策,关乎农民的钱袋子、粮囤子,还有未来的生活走向
1月23日,《2025年四川省30件民生
实事实施方案》印发。 涵盖就业创业、教育助学、医疗卫生、养老育幼、扶弱济困、城乡宜居、交通出行、文体惠民、除险保安9大领域,共计30件项目。
3月20日,颁布2025年中央财政到人到户农业补贴政策,实现强农惠农富农
(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得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
思考: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理念?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容?(what P51-53)
(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华民族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2)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中华民族倡导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3)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发现问题
笔记区
课堂小结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内涵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2.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重要性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
课堂练习
1、几千年来,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延续至今。对此,我们可以感知到(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③甲骨文是中华文化的唯一精髓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
课堂练习
2.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举办了 《中国诗词大会》 《经典咏流传》等传统文化节目,播出以来得到各界好评,不断掀起亲近经典、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国家开展这些节目有助于我们( )
①传承发展思想理念 ②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③彻底改变思维方式 ④努力走好人生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
课堂练习
3.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的特定节令。我们在农业谚语、生活习惯、饮食习俗等诸多方面,都能感受到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影响。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体现了( )
A.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C.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答案:A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
课堂练习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这要求我们( )
①做人做事从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
②只能关注现实,不可有自己的理想
③注重立足实践,在实践中探求真知
④按照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
课堂练习
5、“庶、富、教”是孔子阐述的关于教育和经济的关系的论点。孔子认为国家发展必须具备庶、富、教三个条件:庶即充足的劳动力,富即使人民生活富裕,教即使人民受到教育。下列与孔子的“庶、富、教”所蕴含的思想理念相一致的是( )
A.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D.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
答案: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