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过关检测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单元过关检测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单元过关检测(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 B.氢能
C.石油 D.潮汐能
2.某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Ca(NO3)2、KNO3、NH4Cl、Ca(H2PO4)2等,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a(NO3)2 B.KNO3
C.NH4Cl D.Ca(H2PO4)2
3.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4.材料是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下列物品与材料类别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钢筋混凝土——复合材料 B.涤纶衣服——有机合成材料
C.玻璃钢——金属材料 D.陶瓷假牙——无机非金属材料
5.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有些来自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
A.利用电热器取暖 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
C.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 D.利用蜡烛照明
6.洁净的空气对人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下列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7.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列举措有误的是( )
A.土更净——填埋废弃电池 B.天更蓝——加强大气治理
C.水更清——防治水体污染 D.景更美——提高绿化覆盖
8.草木灰是一种碱性农家肥,下列肥料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的是( )
A.KNO3 B.NH4HCO3
C.KCl D.Ca3(PO4)2
9.下列连线前后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限制使用塑料袋——减少污染
B.杜绝非法开采矿山——保护资源
C.开采海底石油——开发新能源
D.研制自清洁玻璃——研究新材料
10.下列有关化学电池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
A.化学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氢氧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化学电池用完后和生活垃圾一起扔掉
D.化学电池不用时最好从电器中拆下,防止时间久了电池中的化学物质流出腐蚀电器
11.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都是白色固体,也是重要的化肥。下列物质能够将尿素从这四种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
A.氢氧化钙 B.稀盐酸
C.氯化钠 D.水
1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体保护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 D.对水源地的水体进行严格保护
13.祖国文化灿烂辉煌。有关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理解错误的是( )
A.蚕“丝”是天然纤维
B.“蜡炬成灰”只发生化学变化
C.“泪”指液态蜡
D.“灰”是指蜡燃烧产生的CO2等气体和炭粒
14.右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的68%
C.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
15.右图是某件衣服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羊毛是天然纤维
B.涤纶是合成纤维
C.可用灼烧的方法来区分羊毛和涤纶
D.合成纤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要比天然纤维的好
16.化学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化石燃料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应禁止使用
C.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可以有效缓解“白色污染”
D.使用汽油和柴油的汽车尾气应采用催化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17.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
B.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在生产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要防止“温室效应”,就不能使用任何化石燃料
D.开发利用氢能源以减缓空气污染
18.关于能源和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作为自然资源的空气是混合物 D.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
19.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包含了新能源和新材料,下列描述中用到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如图1所示,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B.如图2所示,用于制造人造骨的钛合金
C.如图3所示,制造某种赛车车身含树脂、金属等材质的碳纤维
D.如图4所示,制造农用机车轮胎的合成橡胶
20.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寻找可以充分利用的、无毒害的原材料和能源,且在各个环节都能实行洁净、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和工艺,是现代化学工业追求的目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用可降解塑料取代聚乙烯等塑料制品
B.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
C.用太阳能发电代替燃煤发电
D.制取硫酸铜:Cu+2H2SO4(浓)CuSO4+SO2↑+2H2O
二、填空题(共33分)
21.(5分)材料常常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如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现代社会中化学合成材料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在下列材料中:①塑料袋、②钛合金、③水泥、④羊毛衫、⑤玻璃碗、⑥棉花、⑦钢筋混凝土、⑧玻璃钢,属于天然材料的是__ __(填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 __;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 __;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__ __;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 __。
22.(3分)材料科学在利用太阳能上大显身手。最近,一种利用石英热捕捉器()捕获太阳能的新方法,可使温度达到1 000 ℃以上,从而有可能在玻璃、钢铁、水泥和陶瓷等工业生产中取代化石燃料。回答相关问题:
(1)玻璃、钢铁、水泥和陶瓷中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__ __,这些无机非金属材料与石英均含有的元素为氧和__ __。
(2)该捕获太阳能取代化石燃料的新方法,目前其主要的两点优势为__ __(填字母)。
A.应用更环保    B.技术更成熟    C.资源更丰富
23.(5分)氮是自然界各种生物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如图所示。
(1)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①②③④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__ __。
(2)NH4HCO3是常见的氮肥,其化学名称是__ __。
(3)氨(NH3)或铵盐被硝化细菌氧化成亚硝酸盐。写出一种属于亚硝酸盐的物质的化学式:__ __。
(4)长期施用铵态氮肥,可能造成土壤酸化。往酸化的土壤中施加牡蛎壳粉(主要成分为CaCO3),土壤的pH__ 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5)使用下列物质不能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目的的是__ __(填字母)。
A.生石灰 B.氯化钾
C.石灰乳 D.草木灰(含碳酸钾)
24.(4分)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
(1)硝酸铵属于化学肥料中的__ __(填字母,下同)。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2)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_ __。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3)硝酸铵能与强碱反应,其中与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NO3+NaOH===NaNO3+NH3↑+X,则X的化学式是__ __;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__ __(填“酸”或“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25.(6分)请参加社会性议题“汽车能源的变迁”的项目式学习。
(1)传统汽车能源主要来自石油。
①从物质分类角度看,石油属于__ 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汽油作汽车燃料的缺点有__ __(写一个)。
(2)天然气和乙醇可替代传统汽车能源。
①甲烷(CH4)和乙醇(C2H6O)均属于__ __(填“无机”或“有机”)化合物。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3)电池可给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
①电动汽车的电池放电时,其能量转化方式为__ __能转化为电能。
②以“使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车是否能减少CO2的排放”为题进行小组辩论,你的看法和理由是__ __。
26.(10分)洪杰同学一家利用假日到郊外游玩,亲近自然,在游玩活动中,遇到一些有趣的化学问题,请认真阅读,解答下面的问题。
(1)化学与生活:
①野炊中,他取来一些清澈的泉水,进行了加热煮沸,从化学的视角看,给泉水加热煮沸可以__ __。
②他家的野炊食谱如下:
主食:馒头;配菜:鸡蛋、牛肉干、花生米,从营养合理搭配的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__ __(填一种食品)会更好。
(2)化学与能源:
①他找来一些木柴,准备做饭时,发现怎么也烧不着,并产生大量的黑烟,仔细观察发现木柴过于潮湿,后来他捡来一些干燥的木柴,解决了这个问题。请你利用燃烧的条件,解释潮湿木柴烧不着的原因:__ __。
②新农村建设中,他发现许多村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新建了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你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 __。
(3)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①他在吃饭时,看到爸爸喝的是荆门市生产的“金龙泉”啤酒,盛装啤酒的铝制易拉罐的底部未经任何防腐处理,也没有腐蚀,原因是__ 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他又看到一农民欲将碳酸氢铵与草木灰混用,赶紧制止,其原因是__ __。
(4)化学与材料:
①他看到一位农民正用电烙铁对一破损的路灯塑料灯罩进行热修补,他告诉这位农民,塑料灯罩属于__ __(填“链状”或“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一经加热成型,受热不会熔化,具有热固性,这种方法不能用于灯罩的修补。
②野炊结束后,剩下了大量的塑料食品包装袋,由此,他想到人类面临的“白色污染”问题,请你为解决“白色污染”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__ 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1分)
27.(13分)草木灰是农家肥料,主要含钾盐。请回答相关问题。
【分离提纯】
(1)在烧杯里放一定量的草木灰,加入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浸出溶液中主要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 __(填符号)。
(2)把烧杯中的草木灰连同浸出液一起过滤。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处理的方法是__ __。
(3)把滤液倒入蒸发皿里,加热,用玻璃棒搅拌。当蒸发到__ __时,停止加热。
【成分探究】
取(3)所得的晶体少量溶于水,分到两支试管中。
(4)第一支:滴加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加盐酸:__ __;
②产生浑浊:__ __。
(5)第二支: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为__ __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为证明溶液呈碱性是由CO引起的,再向试管中加入__ __[可供选择的试剂:澄清石灰水、KCl溶液(呈中性)、CaCl2溶液(呈中性)],此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 __,当看到__ __时即可证明。因此,草木灰__ __(填“能”或“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28.(8分)PLA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能有效缓解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知PL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为了测定7.2 g PLA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设计】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将7.2 g PLA样品充分燃烧,为分别吸收燃烧产物并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检验吸收是否完全,以上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__ __(填字母,下同)→__ __→__ __→__ __。
【分析与结论】 ①实验中选择纯净的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 __。
②装置E的作用是__ __。
③正确连接装置后,确认气密性良好。充分燃烧7.2 g PLA样品,测得相关实验数据见下表(已知燃烧产物被完全吸收,灰烬质量忽略不计)。
装置 B C D E
实验前质量/g 160 150 150 100
实验后质量/g 163.6 150 163.2 100
通过分析与计算,可知7.2 g PLA样品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__ __g,该PLA样品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为__ __。
四、计算题(6分)
29.煤是一种化石燃料,用煤作燃料生成的SO2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有一种煤每燃烧1 t就会释放出53.3 kg SO2。如果将产生的SO2用熟石灰来完全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那么燃烧5 t这种煤产生的SO2在理论上需用多少千克的Ca(OH)2来吸收。(计算结果取整数)单元过关检测(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C )
A.风能 B.氢能
C.石油 D.潮汐能
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储量有限,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某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Ca(NO3)2、KNO3、NH4Cl、Ca(H2PO4)2等,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B )
A.Ca(NO3)2 B.KNO3
C.NH4Cl D.Ca(H2PO4)2
Ca(NO3)2只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KNO3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NH4Cl只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Ca(H2PO4)2只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
3.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
         
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纯棉毛巾是由棉线制成的,棉线属于天然材料;瓷碗是由陶瓷制成的,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锈钢是一种铁合金,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4.材料是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下列物品与材料类别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C )
A.钢筋混凝土——复合材料 B.涤纶衣服——有机合成材料
C.玻璃钢——金属材料 D.陶瓷假牙——无机非金属材料
5.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有些来自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C )
A.利用电热器取暖 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
C.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 D.利用蜡烛照明
6.洁净的空气对人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下列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A )
A.二氧化硫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二氧化硫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7.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列举措有误的是( A )
A.土更净——填埋废弃电池 B.天更蓝——加强大气治理
C.水更清——防治水体污染 D.景更美——提高绿化覆盖
废旧电池含有有毒的重金属等,填埋能够引起土壤污染、水体污染。
8.草木灰是一种碱性农家肥,下列肥料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的是( B )
A.KNO3 B.NH4HCO3
C.KCl D.Ca3(PO4)2
9.下列连线前后关系不正确的是( C )
A.限制使用塑料袋——减少污染
B.杜绝非法开采矿山——保护资源
C.开采海底石油——开发新能源
D.研制自清洁玻璃——研究新材料
10.下列有关化学电池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C )
A.化学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氢氧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化学电池用完后和生活垃圾一起扔掉
D.化学电池不用时最好从电器中拆下,防止时间久了电池中的化学物质流出腐蚀电器
11.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都是白色固体,也是重要的化肥。下列物质能够将尿素从这四种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A )
A.氢氧化钙 B.稀盐酸
C.氯化钠 D.水
1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体保护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C )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 D.对水源地的水体进行严格保护
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会造成水体污染。
13.祖国文化灿烂辉煌。有关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理解错误的是( B )
A.蚕“丝”是天然纤维
B.“蜡炬成灰”只发生化学变化
C.“泪”指液态蜡
D.“灰”是指蜡燃烧产生的CO2等气体和炭粒
14.右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的68%
C.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
15.右图是某件衣服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羊毛是天然纤维
B.涤纶是合成纤维
C.可用灼烧的方法来区分羊毛和涤纶
D.合成纤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要比天然纤维的好
16.化学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 )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化石燃料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应禁止使用
C.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可以有效缓解“白色污染”
D.使用汽油和柴油的汽车尾气应采用催化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17.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C )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
B.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在生产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要防止“温室效应”,就不能使用任何化石燃料
D.开发利用氢能源以减缓空气污染
18.关于能源和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作为自然资源的空气是混合物 D.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
19.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包含了新能源和新材料,下列描述中用到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C )
      
A.如图1所示,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B.如图2所示,用于制造人造骨的钛合金
C.如图3所示,制造某种赛车车身含树脂、金属等材质的碳纤维
D.如图4所示,制造农用机车轮胎的合成橡胶
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错误。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错误。碳纤维属于复合材料,C正确。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错误。
20.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寻找可以充分利用的、无毒害的原材料和能源,且在各个环节都能实行洁净、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和工艺,是现代化学工业追求的目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D )
A.用可降解塑料取代聚乙烯等塑料制品
B.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
C.用太阳能发电代替燃煤发电
D.制取硫酸铜:Cu+2H2SO4(浓)CuSO4+SO2↑+2H2O
二、填空题(共33分)
21.(5分)材料常常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如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现代社会中化学合成材料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在下列材料中:①塑料袋、②钛合金、③水泥、④羊毛衫、⑤玻璃碗、⑥棉花、⑦钢筋混凝土、⑧玻璃钢,属于天然材料的是__④⑥__(填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①__;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②__;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__③⑤__;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⑦⑧__。
22.(3分)材料科学在利用太阳能上大显身手。最近,一种利用石英热捕捉器()捕获太阳能的新方法,可使温度达到1 000 ℃以上,从而有可能在玻璃、钢铁、水泥和陶瓷等工业生产中取代化石燃料。回答相关问题:
(1)玻璃、钢铁、水泥和陶瓷中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__钢铁__,这些无机非金属材料与石英均含有的元素为氧和__硅(或Si)__。
(2)该捕获太阳能取代化石燃料的新方法,目前其主要的两点优势为__AC__(填字母)。
A.应用更环保    B.技术更成熟    C.资源更丰富
(1)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钢铁属于金属材料,水泥和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这些无机非金属材料与石英均含有的元素为氧和硅元素。(2)该捕获太阳能取代化石燃料的新方法,目前其主要的两点优势为资源丰富、应用更环保。
23.(5分)氮是自然界各种生物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如图所示。
(1)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①②③④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__①__。
(2)NH4HCO3是常见的氮肥,其化学名称是__碳酸氢铵__。
(3)氨(NH3)或铵盐被硝化细菌氧化成亚硝酸盐。写出一种属于亚硝酸盐的物质的化学式:__NaNO2或KNO2(合理即可)__。
(4)长期施用铵态氮肥,可能造成土壤酸化。往酸化的土壤中施加牡蛎壳粉(主要成分为CaCO3),土壤的pH__升高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5)使用下列物质不能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目的的是__B__(填字母)。
A.生石灰 B.氯化钾
C.石灰乳 D.草木灰(含碳酸钾)
(1)通过图示可知,只有反应①的反应物中包含氮气,则属于氮的固定的是①。(2)NH4HCO3的名称是碳酸氢铵。(3)属于亚硝酸盐的物质的化学式有NaNO2、KNO2等。(4)碳酸钙能和酸反应,往酸化的土壤中施加牡蛎壳粉(主要成分为CaCO3),土壤的酸性减弱,则pH升高。(5)氯化钾与酸性物质不反应,不能用于酸性土壤的改良。
24.(4分)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
(1)硝酸铵属于化学肥料中的__B__(填字母,下同)。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2)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_AC__。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3)硝酸铵能与强碱反应,其中与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NO3+NaOH===NaNO3+NH3↑+X,则X的化学式是__H2O__;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__碱__(填“酸”或“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25.(6分)请参加社会性议题“汽车能源的变迁”的项目式学习。
(1)传统汽车能源主要来自石油。
①从物质分类角度看,石油属于__混合物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汽油作汽车燃料的缺点有__汽油来自不可再生能源石油(或其他合理答案)__(写一个)。
(2)天然气和乙醇可替代传统汽车能源。
①甲烷(CH4)和乙醇(C2H6O)均属于__有机__(填“无机”或“有机”)化合物。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CH4+2O2CO2+2H2O__。
(3)电池可给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
①电动汽车的电池放电时,其能量转化方式为__化学__能转化为电能。
②以“使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车是否能减少CO2的排放”为题进行小组辩论,你的看法和理由是__不一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电力来源、电池制造和回收过程等可能排放二氧化碳(或其他合理答案)__。
(1)①石油是一种化石能源,其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②汽油作汽车燃料的缺点有汽油来自不可再生能源石油,会加快化石能源的消耗;汽油燃烧会产生空气污染物,加重空气污染。(2)①甲烷(CH4)和乙醇(C2H6O)都是含碳元素的混合物,均属于有机化合物。②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3)①电动汽车的电池放电时,其能量转化方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②以“使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车是否能减少CO2的排放”为题进行小组辩论,我的看法和理由是不一定,因此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电力来源、电池制造和回收过程等可能排放二氧化碳等。
26.(10分)洪杰同学一家利用假日到郊外游玩,亲近自然,在游玩活动中,遇到一些有趣的化学问题,请认真阅读,解答下面的问题。
(1)化学与生活:
①野炊中,他取来一些清澈的泉水,进行了加热煮沸,从化学的视角看,给泉水加热煮沸可以__消毒杀菌__。
②他家的野炊食谱如下:
主食:馒头;配菜:鸡蛋、牛肉干、花生米,从营养合理搭配的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__凉拌黄瓜(合理即可)__(填一种食品)会更好。
(2)化学与能源:
①他找来一些木柴,准备做饭时,发现怎么也烧不着,并产生大量的黑烟,仔细观察发现木柴过于潮湿,后来他捡来一些干燥的木柴,解决了这个问题。请你利用燃烧的条件,解释潮湿木柴烧不着的原因:__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__。
②新农村建设中,他发现许多村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新建了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你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CH4+2O2CO2+2H2O__。
(3)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①他在吃饭时,看到爸爸喝的是荆门市生产的“金龙泉”啤酒,盛装啤酒的铝制易拉罐的底部未经任何防腐处理,也没有腐蚀,原因是__4Al+3O2===2Al2O3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他又看到一农民欲将碳酸氢铵与草木灰混用,赶紧制止,其原因是__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会生成NH3而降低肥效__。
(4)化学与材料:
①他看到一位农民正用电烙铁对一破损的路灯塑料灯罩进行热修补,他告诉这位农民,塑料灯罩属于__网状__(填“链状”或“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一经加热成型,受热不会熔化,具有热固性,这种方法不能用于灯罩的修补。
②野炊结束后,剩下了大量的塑料食品包装袋,由此,他想到人类面临的“白色污染”问题,请你为解决“白色污染”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__使用可降解塑料产品(合理即可)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1分)
27.(13分)草木灰是农家肥料,主要含钾盐。请回答相关问题。
【分离提纯】
(1)在烧杯里放一定量的草木灰,加入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浸出溶液中主要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K+__(填符号)。
(2)把烧杯中的草木灰连同浸出液一起过滤。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处理的方法是__重新过滤(或再过滤一次)__。
(3)把滤液倒入蒸发皿里,加热,用玻璃棒搅拌。当蒸发到__出现较多固体__时,停止加热。
【成分探究】
取(3)所得的晶体少量溶于水,分到两支试管中。
(4)第一支:滴加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加盐酸:__K2CO3+2HCl===2KCl+CO2↑+H2O__;
②产生浑浊:__Ca(OH)2+CO2===CaCO3↓+H2O__。
(5)第二支: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为__红__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为证明溶液呈碱性是由CO引起的,再向试管中加入__CaCl2溶液__[可供选择的试剂:澄清石灰水、KCl溶液(呈中性)、CaCl2溶液(呈中性)],此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K2CO3+CaCl2===CaCO3↓+2KCl__,当看到__红色褪去(或消失),产生白色沉淀__时即可证明。因此,草木灰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28.(8分)PLA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能有效缓解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知PL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为了测定7.2 g PLA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设计】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将7.2 g PLA样品充分燃烧,为分别吸收燃烧产物并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检验吸收是否完全,以上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__B__(填字母,下同)→__E__→__D__→__C__。
【分析与结论】 ①实验中选择纯净的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气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__。
②装置E的作用是__检验水是否能全部被浓硫酸吸收__。
③正确连接装置后,确认气密性良好。充分燃烧7.2 g PLA样品,测得相关实验数据见下表(已知燃烧产物被完全吸收,灰烬质量忽略不计)。
装置 B C D E
实验前质量/g 160 150 150 100
实验后质量/g 163.6 150 163.2 100
通过分析与计算,可知7.2 g PLA样品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__3.2__g,该PLA样品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为__3∶4∶2__。
四、计算题(6分)
29.煤是一种化石燃料,用煤作燃料生成的SO2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有一种煤每燃烧1 t就会释放出53.3 kg SO2。如果将产生的SO2用熟石灰来完全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那么燃烧5 t这种煤产生的SO2在理论上需用多少千克的Ca(OH)2来吸收。(计算结果取整数)
由题意知,每燃烧1 t煤就会释放53.3 kg SO2。
则燃烧5 t煤释放出的SO2的质量为53.3 kg×5=266.5 kg。
设需Ca(OH)2的质量为x。
SO2 + Ca(OH)2===CaSO3+H2O
64   74
266.5 kg  x
= x≈308 kg
答:理论上需Ca(OH)2的质量约为308 k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