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主题七 认识国家发展差异 1 认识美国 第二课时 目前,世界上有近 200 个国家,它们的面积、自然条件、社会文化和发展程度各不相同。你熟悉哪些国家?应该怎样从地理的角度了解和描述一个国家?如何看待不同国家地理特征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文化,国家之间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 瑞士日内瓦万国宫 主题学习目标 如何认识不同国家的地理特征及其差异? 说出某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和首都 , 比较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 1 从气候、地形、河湖、资源等方面,归纳一个国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2 从因地制宜、保护环境等方面,说明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相互影响。 3 学习目标 比较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主要差异,说出如何看待这些差异。 4 主题内容 探索巴西 了解印度 认识美国 走进日本 感受澳大利亚 核心素养 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美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包括山脉、平原、河流、湖泊等。这些自然地理特征对人口分布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分析美国的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口迁移等现象,可以使学生理解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美国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都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通过讨论美国在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方面的利用和保护情况,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人地协调观 地理分区:美国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如东部沿海区、中部平原区、西部山区等。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通过分析这些区域的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和联系。 经济特点:美国的经济体系庞大而复杂,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部门。不同区域的经济特点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通过分析美国的产业结构、经济布局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等方面,可以使学生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文化特色: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其文化特色受到不同民族、宗教和历史背景的影响。通过分析美国的文化传统、节日庆典、艺术形式等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培养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的态度和价值观。 区域认知 地理与经济的综合影响: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对其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分析美国的地理位置优势、资源分布特点以及经济发展政策等方面,可以使学生理解地理和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政治与文化的综合影响:美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对其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分析美国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文化传统以及社会价值观等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政治和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综合影响。 综合思维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到美国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美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社会发展情况。通过亲身观察和体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美国的地理和文化特点。 模拟实验: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如模拟美国的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等活动。通过模拟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特点。 资料收集与分析: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收集关于美国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资料收集和分析,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美国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 目 录 位置与自然环境 壹 生产活动 贰 居民与生活 叁 United States 贰 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特点 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实力最强、贸易进出口量第二大的国家。 农业生产特点 美国是世界农业生产和粮食出口的重要国家,其农业生产效率高。尽管从事农业的人口不到总人口的 2%,美国的粮食总产量却位居世界前列。 农业生产特点 美国部分农产品产量世界占比及位次(2021年) 美国的农业生产依据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实行了农业生产的专门化,形成了乳畜区、玉米带、小麦区等专门化的农作物生产区域,主要出口的农产品有大豆、小麦和玉米等。 农业生产特点 农业生产特点 乳畜带 纬度较高的五大湖沿岸及东北部地区 分布 地区 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五大湖沿岸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乳畜产品消费量大 成因/ 现状 农业生产特点 玉米带 主要位于中部平原中部 分布 地区 地势低平,面积广,有利于机械化生产;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 成因/ 现状 农业生产特点 小麦带 中部平原的西部和北部地区(分为北部春小麦区和南部冬小麦区) 分布 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河流沿岸有灌溉水源,比较适宜种植小麦 成因/ 现状 知识拓展 美国两个小麦区的区别 南片纬度低、气温高,种植冬小麦(秋季播种,小麦越冬生长) 北片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种植春小麦(小麦无法越冬,故春季播种,秋季收割) 美国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 农业生产特点 农业生产既受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科技、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美国的农业区(带)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典范。 工具与实践 1. 在图7-8上,选择美国的一个农作物区(带),勾画其范围,并将其分别转绘至美国地形图、美国本土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说明该农作物区(带)形成的条件。 工具与实践 1. 在图7-8上,选择美国的一个农作物区(带),勾画其范围,并将其分别转绘至美国地形图、美国本土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说明该农作物区(带)形成的条件。 玉米带 玉米带 地形方面:玉米带位于中部大平原,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气候方面:该区域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适合玉米生长。 工具与实践 2. 说明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好处。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地形、气候、 土壤等自然条件,种植适宜的农作物或发、展适宜的 农业类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使得种植或养殖 品种相对单一,有利于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专业化水平:长期从事特定农产品的生产,有利于农民积累经验,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便于农业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利于统一进行病虫害防治、灌溉等农业生产活动,同时也便于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和流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美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曾经历对土地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滥用化肥、农药,引发土地退化、沙尘暴频发、土壤和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 农业生产特点 为改变这种状况,美国大力发展、应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既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也保护了环境。此外,美国还利用科技将戈壁和荒漠改造为可耕作的良田,如西部灌溉农业区的圆形农田。 农业生产特点 圆形农田 科罗拉多州摩根县 自然条件对美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知识拓展 本土绝大部分位于温带,热量较充足;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大,气候温暖湿润 地理位置 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广大 地形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光热条件较为优越 气候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重要的灌溉水源和航运条件 水源 自然条件对美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知识拓展 工业特点 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工业特点 主要工业产品有汽车、航空设备、计算机、电子和通信设备、石油产品、钢铁等。其中,石油产品、计算机集成电路、飞机等的产量居世界前列。 工业特点 三大工业区:东北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 工业特点 美国东北部地区是传统工业区,汽车、钢铁、化工等工业集中分布在这里。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港口。 工业特点 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宇航、电子、信息技术等新兴工业发展较快。洛杉矶是美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和石油加工工业中心,旧金山为美国西部重要的港口。 工业特点 美国南部地区开 发较晚,是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基地。休斯敦是美国的石油化工中心和航天中心 美国的三大工业区对比 知识拓展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工业区 形成条件 主要的工业部门 东北部工业区(传统工业区) ①丰富的煤铁资源; ②大西洋沿岸多优良港湾,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便利的水运 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钢铁、汽车、化工等 南部工业区 墨西哥湾丰富的石油资源 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 西部工业区 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环境优美 宇航、电子、信息技术等 工业特点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将纺织、服装、家电等利润较低的产业转移到海外,国内仅保留了利润较高的飞机、汽车、电子制造等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 美国引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一直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高新技术产业 1990年以后,美国在传统工业发展缓慢甚至衰退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硅片产业是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分布较广,形成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高新技术产业 位于圣佛朗西斯科(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因大量生产电子工业的基本材料——硅片而得名。 课堂小结 能力提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美国本土小麦、玉米、乳畜业的分布特点,并能举例分析美国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通过图文资料,分析美国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 生产活动 课堂小练 美国工农业发达,是世界上肉类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受世界经济疲软影响,其肉类出口量大减。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牛肉,最可能来自农业带(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读图可知,③是乳畜带,④是畜牧和灌溉农业区,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牛肉,最可能来自农业带③④。故选C。 C 美国工农业发达,是世界上肉类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受世界经济疲软影响,其肉类出口量大减。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描述与美国④农业带环境特征相符的是( ) A.河网密布,水系发达 B.地形崎岖,降水较少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距海较近,降水丰富 解析:读图可得,④所示的是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分布在美国的西部地区,该地区地形崎岖,降水较少,荒漠广布。故选B。 B 美国工农业发达,是世界上肉类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受世界经济疲软影响,其肉类出口量大减。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美国农业生产现代化主要体现在( ) A.机械化和专门化程度高 B.机械化程度低 C.农产品商品率低 D.农业劳动力投入大 解析:美国农业生产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地区生产专门化、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商品率高,农业劳动力投入小。故选A。 A 美国工业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区。东北部工业区,因工厂大量倒闭,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被称为“锈带”。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众多。下图示意美国本土主要工业区及其工业扩展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东北部工业区早期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主要优势是( ) A.优越的气候条件 B.肥沃的黑土资源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充足的粮食供应 解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早期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主要优势是煤炭、铁矿等资源丰富。故选C。 C 美国工业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区。东北部工业区,因工厂大量倒闭,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被称为“锈带”。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众多。下图示意美国本土主要工业区及其工业扩展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位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位于甲所示的旧金山,这里高等院校集中、人才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故选A。 A 美国工业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区。东北部工业区,因工厂大量倒闭,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被称为“锈带”。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众多。下图示意美国本土主要工业区及其工业扩展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美国工业由东北部“锈带”向南部“阳光地带”发展,主要因为南部( ) A.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B.原料充足,农业发达 C.水源丰富,水运便利 D.地价低廉,污染较小 解析:解析:美国工业由东北部“锈带”向南部“阳光地带”发展,主要是因为南部地区开发较晚,地价低廉、污染较小,空气质量好。美国本土东北部人口稠密、市场广阔、水源丰富、原料充足。故选D。 D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