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课件(44张PPT)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八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课件(44张PPT)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八下)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2025年历史中考复习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成立和巩固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考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西藏和平解放
考点2 抗美援朝
考点3 土地改革
聚焦中考
01
1.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国大典,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
2.知道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
核心知识点
02
★时间轴
★阶段特征
中国
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面对严峻的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
经济上:在新解放区推行土地改革运动,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
世界
政治上: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经济上:西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中外联系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逐渐形成。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和威胁。美国派兵侵略朝鲜,威胁中国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知识点导航
考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西藏和平解放
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 筹备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成立 标志: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
(1)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知识点导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成立 启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前辈的遗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西藏和平 解放 背景: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49年,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希望早日解放西藏 标志:1951年,阿沛·阿旺晋美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知识点导航
考点2: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 背景 (1)美国威胁中国安全: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军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多次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地区;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2)朝鲜请援: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经过 (1)开赴前线: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知识点导航
抗美援朝 经过 (2)主要战果: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3)战斗英雄: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烧身纹丝不动
(4)胜利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挥、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5)胜利结束:1953年7月,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影响 抗美援朝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知识点导航
抗美援朝 影响 意义: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知识点导航
考点3: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 背景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2)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目的 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概况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知识点导航
土地改革 影响 对地主: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对农民: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对国家:巩固了人民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注:土地改革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仍是私有制,从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
★核心聚焦
史论结合
观点:民族独立促进国家发展。
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促进了中国的发展。
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提升:民族独立为国家发展创造了条件。
观点: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论述:元朝建立后,对西藏正式管辖,设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清朝顺治时期,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康熙时期,册封班禅额尔德尼;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乾隆时期,设立噶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总结提升:历史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
考点攻坚
03
【真题锤炼】
★(一)选择题
1.(2024·河池)1950年秋,东北地区掀起“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忙炒面”的热潮,仅20多天的时间,就有405万斤炒面送到前线。出现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是(  )
A. 秋收起义 B. 淞沪会战
C. 淮海战役 D. 抗美援朝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50年秋”“东北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题干材料体现了我国人民群众积极支援朝鲜战争前线,D项正确。
★(二)材料解析题
2.(2024·聊城)党报党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忠实书写者,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读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这个政府不但受到全国人民的普遍拥护,而且受到了全世界反帝国主义阵营的普遍欢迎。中国人民知道自己的胜利具有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人已经团结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世界反帝国主义阵营的协助下,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统治和一百多年的帝国主义统治,按照自己的愿望,建设自由幸福的生活。
——摘自《人民日报》1950年元旦社论
《完成胜利 巩固胜利 迎接一九五零年元旦》
【材料二】
美帝国主义者在九月间纠合其可能纠合的最大兵力在仁川登陆,占领平壤,并向我国东北边境汹涌前进,直至鸭绿江边。美国空军连续侵入我国东北领空轰炸扫射,这种对于中国领土的放肆的霸占和对于中国安全的放肆的威胁,迫使中国人民不能不积极加强我们的国防力量,并且不能不以志愿行动援助朝鲜人民驱逐美国侵略军,以便保障我国的大陆的安全。……那么,我们能否战胜帝国主义的侵略呢?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答复道:完全能够!
——摘自《人民日报》1951年元旦社论
《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所述事件“空前”和“伟大”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志愿行动”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
【答案】(1)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意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描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目的:根据材料二可知,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我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国出兵朝鲜。“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靶向突破
04
1.(2024·太仓)[史料实证]1949年10月,《人民日报》报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报道(  )
A. 宣告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 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
C. 宣布世界和平得以实现
D. 表明了土地改革已经全部完成
【答案】B
2. 跨学科(2022·丽水)歌曲是时代的最强音。下列歌词最能体现新中国成立的是( )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C.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D.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答案】D
课堂实战
05
一、选择题
1. 新情境·场景再现(2023·大连)[时空观念][历史解释]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上述场景描述的是(  )
A. 开国大典
B.“三通”启动仪式
C. 澳门回归
D. 亚信峰会
【答案】A
2.(2023·张家界)[历史解释]历史学家金冲及说,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前途命运,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  )
A.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 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C. 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D. 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答案】D
3.(2023·淮安)[史料实证]1950年8月,泰州人柳溥庆所在的北京人民印钞厂接到印制“国家名片”的紧急任务,在没有相应印制设备的情况下,他带领工人改造印制机器,创新工艺流程,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因此,他当年获评新中国第一届全国劳模。这一事件折射出(  )
A. 新政权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 B.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顺应民心
C.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顺利实施
【答案】A
4.(2023·淄博)[历史解释]20世纪50年代初,许多农民见面时的问候语由“老乡,吃了吗?”变为“同志,翻身了吗?”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的开展
B.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C. 人民公社的成立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A
5. 新情境·主题展(2024·长沙)[史料实证]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可以参观“震撼世界的较量”“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朝鲜战场上的地下长城”“血战上甘岭”“鏖战长津湖”等专题展览。在“血战上甘岭”展厅,我们能看到哪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  )
A. 张自忠 B. 左权
C. 黄继光 D. 雷锋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了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是另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有国家都吃了大亏,只有美国发了战争财,本土没有遭到破坏,所以美国当时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敢碰美国人。中国跟他们打了一仗,而且在军事上也没有被打败,还和美国人坐在谈判桌上平等对话。
[材料三]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个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所述“中国跟他们打了一仗”中的这“一仗”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说说这“一仗”的胜利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如何变化的。刘少奇说: “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4)综合材料二、三,概括中国人民的这些斗争在当时所起的共同作用。
【答案】
(1)国内:经济濒于崩溃;国际: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
(2)历史事件:抗美援朝。
积极影响: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答案】
(3)变化: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理解: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共同作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