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2025年历史中考复习八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考点1 重庆谈判 政治协商会议 内战爆发考点2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土地改革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考点3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国民党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聚焦中考01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2.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史事。3.通过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知道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核心知识点02★时间轴★时间轴★知识点导航考点1:重庆谈判 政治协商会议 内战爆发重庆 谈判 时间 1945年8月—10月10日 地点 重庆双方 目的 蒋介石:①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②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共产党: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结果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影响 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知识点导航政治 协商 会议 时间 1946年1月10日 地点 重庆主要 内容 会议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方针 内战爆发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1947年3月,国民党开始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 ★知识点导航考点2: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土地改革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1)内战爆发后,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2)主要方式:运动战(3)主要目标:歼灭敌人有生力量(4)作战原则和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5)结果: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6)粉碎重点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毛泽东等领导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山东解放区,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消灭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知识点导航★知识点导航土地 改革 时间 1947年开始法律 依据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结果 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意义 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知识点导航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概况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天险,挺进大别山意义 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知识点导航考点3: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国民党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三大 战役 时间 1948年9月—1949年1月 概况 战役 时间 地区 指挥者/部队 意义辽沈 战役 1948年9—11月 东北地区(锦州、长春、沈阳) 林彪、罗荣桓;东北野战军 解放东北全境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知识点导航三大 战役 概况 战役 时间 地区 指挥者/部队 意义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地区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东北野战军与华北人民解放军 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意义 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渡江 战役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知识点导航国民党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国民党方面 共产党方面政治 实行一党独裁,缺乏民主,政治腐败 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经济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垄断国家财富,人民生活困难 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军事 战略错误,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中共中央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民心 发动内战,不得人心,丧失了人民的支持 共产党进行的解放战争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战争,深得民心★核心聚焦史论结合观点:合理适当的土地政策调整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论述: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1947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政策,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总结提升:综上所述,制定土地政策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考点攻坚03【典型真题】★(一)选择题1.(2023·成都)自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公布到1948年底,在解放区约有1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有利于( )A.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 工农红军胜利会师C. 重庆谈判顺利进行 D. 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故D项正确。★(二)材料解析题2. 项目化学习·跨学科(2024·淄博)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平津战役纪念馆时强调对中国革命战争史要学而时习之。为践行总书记讲话精神,津门中学开展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任务【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学习小组参观后制作了一期手抄报,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版面内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答案】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正确的战略战术;中共地下党的作用;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等等。【解析】根据“解放军实行分割包围”可得出胜利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及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根“中共地下党几经周折绘制”可得出,中共地下党的作用;根据“老人将她的两个儿子和三个孙子相继送上前线,她自己在后方全力支前”可得出,人民群众的支持;根据“英烈名录墙:镌刻着7030名烈士的姓名”可得出,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等等。靶向突破041.(2024·白博)[史料实证]1945年8月,毛泽东离开延安前说“由于有我们的力量,全国的人心,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外国的干预个条件,这次去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据此判断,毛泽东此行的目的地是( )A. 重庆 B. 南京C. 西安 D. 广州【答案】A2.[史料实证]“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该材料发布于( )A. 国民大革命时期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 抗日战争胜利后D. 解放战争胜利后【答案】C3.(2024·青岛)[历史解释]这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四个月零十九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这三大战役( )A. 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B. 揭开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 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D.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答案】C4.[历史解释]毛泽东在一首诗中吟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意义是( )A. 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B. 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C. 解放了东北全境D. 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答案】D5.(2024·安化)“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文中的“光明前途”是指( )A. 结束君主专制制度B. 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C.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 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答案】D课堂实战05一、选择题1.(2022·聊城)[史料实证]1945年10月13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抗战胜利以后……它不仅是战后中国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关键,而且也影响着远东和全世界的持久和平。”社论中的“它”是(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C. 中共七大 D. 重庆谈判【答案】D2..(2022·莱芜)[历史解释]1946年8月,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A.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B. 西北野战军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C.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D. 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答案】A3.(2024·昆明)[历史解释]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军事行动( )A. 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B.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C. 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D.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答案】D4.(2023·杭州)[时空观念]自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公布到1948年年底,在解放区约有一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有利于( )A.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 工农红军胜利会师C. 重庆谈判顺利进行D. 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答案】D5.(2022·张家界)[史料实证]电影《车轮滚滚》主要内容为:1948年冬,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在淮海战场冒着枪林弹雨运送弹药。随后,小车队又随大军渡江南下,取得解放战争胜利。该电影的主题应该是( )A.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B.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C.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 人民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答案】D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由于全党动手,各地组织了大批土改工作队下乡,放手发动农民,组织贫农团和农会,控诉地主,惩办恶霸,农民群众兴高采烈。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特别高涨。东北地区人民解放军力量得以迅速壮大,主要来源是土地改革后踊跃参军的翻身农民。——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在军队和人民团结一致,指挥员和战斗员团结一致以及瓦解敌军等项原则的基础上,人民解放军建立了自己的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这是我们战胜敌人的重大因素。——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12月25日)[材料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青年英雄简表(部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一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归纳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的意义。【答案】内容:实行耕者有其田。意义: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特别高涨;东北地区人民解放军力量得以迅速壮大。(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认为人民解放战争终将取胜的主要因素。谈谈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启示。【答案】因素:人民解放战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性质;全国人民的拥护;人民解放军队的 英勇作战和革命意志。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等。(合情合理即可)。(3)材料三中所列举的青年英雄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力量?我们可以用哪些实际行动来传承青年英雄们的伟大精神?(写出一项即可)【答案】精神:勇于担当、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意思对即可)行动:宣传青年英雄的光辉事迹,让正能量传播得更广;将他们的精神化为学习动力,迎难而上,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奋斗;学习他们的伟大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等等。(符合题意即可)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