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新课导入5世纪鲜卑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10世纪契丹族11世纪党项族12世纪女真族13世纪蒙古族17世纪满族建立辽政权,发展北方经济建立西夏,开发西北地区建立金政权,开发东北地区建立元朝,我国疆域达到极盛建立清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 民族大团结第12课 民族大团结课标要求: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核心素养:1.通过图文材料和活动,知道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唯物史观)2.通过课本文字、视频、史料等资料,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了解国家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而采取的措施。(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观察《民族区域示意图》,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认识五个自治区。(时空观念)4.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家国情怀)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结合中国各民族分布图,思考少数民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我国有多少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西汉唐朝元朝清朝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新疆:伊犁将军西藏:驻藏大臣台湾:台湾(府)省西藏:宣政院台湾:澎湖巡检司文成公主入藏张骞出使西域魏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土尔扈特部东归回族形成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想一想: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原因是什么?历史传统: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经济文化:各民族长期以来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民族关系。政治认识: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形成了互不分离的政治认识。含义: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在哪些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的依据是什么?民族自治区域有哪些权力?国家统一领导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聚居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自治权自治权:立法、经济、文化管理、交通执行权等地位: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颁布实施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年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实施民族区域自治,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时代:中共中央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二、共同繁荣发展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云南佤族·原始社会四川彝族·奴隶社会佤族人群在屋前阳台云南景颇族·原始社会西藏·农奴制农奴正带着沉重的铁链在田中劳作农奴正被农奴主当马骑二、共同繁荣发展政治上:党和政府在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1959—1961年西藏民主改革运动彻底废除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成为自己命运和社会的主人。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实现了西藏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意义: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二、共同繁荣发展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援藏·孔繁森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1952年 46.5 11.41978年 155.6 212.12014年 11352.3 64369意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二、共同繁荣发展文化上: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帮助创制文字,传承民族文化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蒙古文维吾尔文藏文壮文意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共同繁荣发展政策上:①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西电东输青藏铁路线路图青藏铁路意义: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二、共同繁荣发展政策上:②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二、共同繁荣发展政策上:③全国脱贫攻坚战,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飞跃。二、共同繁荣发展想一想: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维护民族团结?要积极学习和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要增强民族团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