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第2课时 氨和铵盐(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第2课时 氨和铵盐(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2

资源简介

第二节 第2课时 氨和铵盐
【课程目标】 1.掌握NH3的性质。
2.掌握铵盐的性质及的检验方法。
3.掌握喷泉实验的原理及拓展应用。
夯基提能·一遍过
知识点一 氨
1.物理性质
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氨易________,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1∶700
2.化学性质
(1)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 操作及现象 结论
①打开弹簧夹,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烧瓶 ②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瓶内液体呈红色 氨________于水,其水溶液(俗称氨水)呈______性
两只玻璃棒靠近但不接触 将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烟 挥发出的氨与氯化氢在空气中反应生成______色晶体
(2)化学性质
(3)氨水氨水属于混合物,NH3·H2O(一水合氨)属于纯净物,二者不同。
【师说·助学1】 教材第14页“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请写出工业制造硝酸的化学方程式。
3.用途
(1)氨易液化,液氨常用作________。
(2)氨是氮肥工业和硝酸工业的重要原料。
【师说·助学2】 某同学做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时,打开弹簧夹后将胶头滴管内的水挤入烧瓶内,并未产生喷泉,试分析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
即学即练
1.判断正误
(1)液氨可用作制冷剂,是因为其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
(2)1 mol·L-1的氨水中c(NH3·H2O)为
(3)氨水可以导电,所以NH3为电解质(  )
(4)浓氨水与所有酸反应均有白烟产生(  )
(5)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在反应中只能升高而具有还原性(  )
2.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氨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最低价,氨具有还原性
B.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O
C.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中,若氧气过量,则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D.可以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检验氨的存在
3.[2024·山东济宁高一期末]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水显碱性,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
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
C.0.1 mol·L-1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除水外)
D.1 L 1 mol·L-1的氨水中含有的含氮微粒有NH3、NH3·H2O、
知识点二 铵盐的性质、的检验
1.铵盐
(1)铵盐: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农业上常用的铵态氮肥,如NH4HCO3、(NH4)2SO4、NH4NO3等都属于铵盐。不含金属阳离子的盐
(2)物理性质:绝大多数铵盐是白色或无色晶体,________于水。
(3)化学性质
2.的检验
(1)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铵盐溶液 NH4Cl溶液 NH4NO3溶液 (NH4)2SO4溶液
实验现象 三支试管中均有无色气体产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均变蓝色
实验原理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 ①检验的存在;②制取氨
(2)铵盐的检验流程
也可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检验NH3的存在。
即学即练
1.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进行下列实验的试管口,试纸不变成蓝色的是(  )
A.加热浓氨水
B.加热NH4HCO3固体
C.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
D.加热NH4Cl晶体
2.为检验一种氮肥的成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加热氮肥样品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另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该氮肥样品溶于水,并加入少量BaCl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由此可知该氮肥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2024·云南昭通高一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并改进侯氏制碱法制备碳酸钠的实验流程如图:
(1)“加热搅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300 ℃加热”需用到的仪器除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外,还需要________(填主要仪器名称)。
(3)若向NH4HCO3中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所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素养落实·重拓展
题型 喷泉实验
例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以图甲所示装置为例,简述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__________。
(2)如果只提供如图乙的装置(气体为氨,液体为水),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____________。
状元随笔 下列每列气体与吸收剂的组合均可以形成喷泉
气体 HCl NH3 CO2、Cl2、SO2、H2S、NO2 NO2与O2
吸收剂 水或NaOH溶液 水或盐酸 NaOH溶液 水
【变式演练】———————————你学会了吗?
1.[2024·广东汕头高一期中]如图所示,干燥烧瓶内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头滴管,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CO2(饱和NaHCO3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中含酚酞)/红色喷泉
C.SO2(NaOH溶液)/无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圆底烧瓶中盛放不同的气体进行喷泉实验。请帮助分析实验后圆底烧瓶中所得溶液的浓度(假设是在标准状况下完成实验,且溶质不扩散)。
(1)若用HCl气体,则c(HCl)=________________。
(2)若用NO2气体,则c(HNO3)=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氨和铵盐
夯基提能·一遍过
知识点一
1.液化
2.(1)易溶 碱 白 (2)NH3+H2O NH3·H2O 
HCl+NH3===NH4Cl 产生白烟 还原性 (3)+OH- NH3·H2ONH3↑+H2O
[师说·助学1] 提示:4NH3+5O2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
3.(1)制冷剂
[师说·助学2] 提示:收集的NH3纯度较低。
即学即练
1.答案:(1)√ (2)× (3)× (4)× (5)√
2.解析:氨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最低价,只能升高不能降低,因此氨具有还原性,A正确;氨的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O,B正确;氨的催化氧化产生的一氧化氮能与过量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C正确;浓硫酸与氨反应没有明显现象,D错误。
答案:D
3.解析:氨水是一种混合物,NH3·H2O是弱碱,在水中发生部分电离,使溶液显碱性,故A错误;氨水中共有六种粒子,分别是H2O、NH3、NH3·H2O、、OH-和少量的H+,是一种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故B错误;溶于水的氨大部分与水反应生成NH3·H2O,所以除水外,0.1 mol·L-1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故C错误。
答案:D
知识点二
1.(2)易溶 (3)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1)NH3↑+H2O (2)红色石蕊 变蓝
即学即练
1.解析:A、B、C项中均有NH3生成,D项中NH4Cl分解生成的NH3和HCl气体在试管口又凝结为NH4Cl晶体。
答案:D
2.答案:NH4HCO3
3.解析:(1)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与氯化铵,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低,以晶体析出,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原理。(2)碳酸氢钠高温灼烧制取碳酸钠,需要用坩埚。(3)碳酸氢根与OH-反应生成碳酸根,铵根与OH-反应生成NH3·H2O。
答案:(1)NH4HCO3+NaCl===NaHCO3↓+NH4Cl 
复分解反应
(2)坩埚
(3)+H2O
素养落实·重拓展
例 答案:(1)打开止水夹后,挤压胶头滴管时,少量水进入烧瓶,部分氨气溶解在水中,使烧瓶内的压强降低,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直至氨气全部溶解
(2)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至有气泡从水中冒出,移去热毛巾
变式演练
1.解析:二氧化碳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且CO2在NaHCO3溶液中溶解度不大,不能形成喷泉,故A错误;氨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遇酚酞变红,可形成红色喷泉,故B正确;SO2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反应,可形成无色喷泉,故C正确;HCl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可形成白色喷泉,故D正确。
答案:A
2.解析:设圆底烧瓶的容积为V L,则圆底烧瓶内气体的物质的量都为 mol。(1)HCl气体形成喷泉后,溶液充满烧瓶,则溶液体积为V L,则c(HCl)= mol·L-1。(2)NO2气体形成喷泉后,溶质为HNO3,据化学方程式:
3NO2+H2O=== 2HNO3+NO,
mol mol
形成喷泉后溶液体积为V L,
则c(HNO3)= mol·L-1。
答案:(1) mol·L-1  (2) mol·L-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