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世界贸易的发展情况;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近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知识回顾】:
本书第9课学习丝绸之路主要是亚欧非三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新航路: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航海家开辟的由欧洲通往亚洲和美洲等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将整个世界日益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初步形成: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15世纪末-18世纪)
原因:①新航路的开辟;②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③各洲之间的贸易的扩展。
表现: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
【知识回顾】:(东印度公司)这些贸易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有的甚至可以自行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和缔结条约。这些公司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选必二P44)采取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并走私鸦片的手段。(纲要下P70)
影响:西欧列强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背景: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②对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需要;③交通工具的进步;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表现:①新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形成: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
②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通过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输送到世界各地。
③世界贸易额增长速度加快:从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贸易额增长近2.6倍。
最终形成:两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最终形成:两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工业革命
生产力迅速提高
生产组织形式变化:手工工场→工厂、垄断组织
西欧、北美国家实现工业化
国际分工明确
工业国:输出商品、资本,掠夺原料
其余国家:商品倾销市场,原材料产地
交通、通讯领域的新发明
便利了信息交往和货物的运输
资本主义实际市场最终形成。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历程:
时间 世界市场 形成进程 推动因素 贸易中心 经营方式 商品种类 贸易格局
 15世纪末 ↓ 18世纪中期 初步形成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地中海沿岸 ↓ 大西洋沿岸 商品交易所 银行 证券交易所 股份制公司 烟草、咖啡可可、茶叶 香料等 奴隶贸易 鸦片贸易 商品、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 西、葡
荷兰
法国
英国
18世纪60年代 ↓ 20世纪初 最终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 百货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英国
“世界工厂”
西欧、北美多中心的
新格局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20世纪以来世界贸易的发展概况:
1.消极的阻碍因素:
①两次世界大战;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②美苏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
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各国之间为了转嫁危机,纷纷设置贸易壁垒,致使危机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进一步的加剧,严重影响国际贸易。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引发的,所以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波动,时有发生。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2.积极的促进因素:
①二战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②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③冷战的结束;④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⑤跨国公司的推动。
削减关税,减少贸易壁垒,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
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原则;
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
表现:
世界贸易:世界贸易从1950年到2000年,世界贸易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约100倍。
生产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根据材料,指出跨国公司的特征和影响。
特征:
①跨国公司的总产值、销售额和出口虽有年份回落,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②说明跨国公司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增强、地位越来越突出。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生产经营方式较多,以海外建立子公司为主要形式开展和扩大其全球性业务。
思考点:推动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前提: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20世纪各国之间联系的进一步增强。
直接原因:世界各洲之间的贸易的扩大。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
材料:15世纪后,西欧诸国先后开辟出新航路,在给欧洲带来财富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穿行在新航路上的商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作为不同文化的载体,搭起了沟通地区间思想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编自杨共乐主编《历史长河中的人类社会》
原因:
①买卖双方的接触、洽谈、协商、协议,以贸易为平台输送的各种商品;
②把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迥异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③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呈现各自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
根据材料和所学,思考国际商品流动和文化交流的原因:
1.茶文化
①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饮茶风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②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符号之一。
表现:
①茶传播:最初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
②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万里茶道”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
③荷兰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各国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如“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
原因:①茶符合大众需求;②世界市场的推动;③工业革命的开展;④英国的殖民掠夺和传播制茶技艺。
意义:①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与传播;②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③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1658年,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称饮茶可以改善体质。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3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1851年,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欧洲红茶市场摆脱了对中国产地的依赖。
——摘自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17—19世纪茶文化在英国盛行的原因,并分析茶文化在世界传播的意义。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
服饰:
①法国:17世纪末,回到法国的传教士穿中国服装参加舞会,获得全场喝彩。中国服装柔软的面料、富有东方韵味的款式、线条流畅的龙凤花草纹样等,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20世纪初,法国服装师设计的女装(取名为“孔子”的中国大袍式系列)大胆采用了东方女装宽松的样式,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
②日本:明治维新后,西服在日本流行。
③中国: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穿着方便,同时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
钟表:
①16世纪中期,欧洲的钟表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
②到18世纪,中国进口大量钟表。一些清朝高官收藏进口钟表。钟表在社会中下层逐渐流行,一些公共场所也安装有钟表。
③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
故宫博物院收藏钟表
1893年新建上海江海关大楼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
自鸣钟、时辰表皆来自西洋。钟能按时自鸣,表则有针随晷刻指十二时,皆绝技也……西洋远在十万里之外,乃其法更胜,可知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之圣人,固不仅羲、轩、巢、燧已也。 ——赵翼《檐曝杂记》卷2
①西洋文化与中华文化同样源远流长;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③承认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④较早表达了文化交流的理念。
这段材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文化观念?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
文化产业:
①进入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除了传统的与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也广销世界各地。
②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③2001年中国的文化产业融入世界市场。2002中共十六大首次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列。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
近代以来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茶文化
服饰文化
钟表文化
文化产业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影响世界贸易的因素
【本课小结】:
推动
促进
1.18世纪末,东方的茶叶和西印度群岛种植园里的糖,成为英国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茶叶为英国人的生活增添了诸多雅趣,他们将糖与牛奶加入红茶中,别具匠心地调制成英式红茶。这表明( )
A.全球联系的加强影响社会文化 B.商品的流动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C.亚非拉地区成为欧洲经济附庸 D.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阶层分化
A
2.17世纪的荷兰画家作品中经常呈现如下场景:整洁的城市、房舍、家具,妻子和儿女们的漂亮服饰,宴会上盛大的排场,海员的英勇,商业的辉煌以及穿梭于各大洋上的荷兰商船。这反映了当时荷兰( )
A. 商业公司垄断新航路贸易 B. 浪漫主义艺术风靡一时
C. 海外贸易丰富了艺术题材 D. 启蒙运动塑造社会风貌
C
【随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