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二组:
1900年福特工人日薪5美元(仅够温饱) vs. 1965年德国工人带薪休假20天+医保。
第一组数据:
1929年大萧条时期美国失业率25% vs. 1970年瑞典失业率2%。
【问题探究】
同样的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工人生活和国家调控力度差异巨大?‘新变化’究竟‘新’在哪里?
【课程标准】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
2.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一、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背景
1、国内:
战后欧洲的形势相当严峻。饱受战争浩劫的西欧,满目疮痍,生产凋敝,黄金外汇储备枯竭,原料、燃料和生活必需品奇缺。英国缺煤、缺粮、缺电,开春以后,又遇洪水为患,全国工厂有一半停工。西欧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经济崩溃的迹象。法国居民每日口粮只有6盎司,德国的美英占领区的工厂有3/4关闭,物价飞涨。
严重的经济状况引起社会动乱。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
经济凋敝
阶级矛盾尖锐
2、国际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
——叶苗《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40周年思考》
国际经济运行无序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入和新产业革命的兴起,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国际科技竞争激烈
社会主义的冲击
苏联的工业化成就
苏军的钢铁洪流
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自主学习,展示汇报)
1、 国家的宏观调控
2、科学技术的发展
3、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4、“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 国家的宏观调控
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精讲点拨)
(1)国家宏观调控的发展
①二战结束至70年代初期:取得一定成效,经济增长较快
(1)国家宏观调控的发展
② 20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时间 1950-1973 1974-1982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GDP 6% 2.4%
通货膨胀率 3.4% 9.9%
③ 20世纪80年代:进行调整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实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能根除经济危机。
以美国为主导
以美元为中心
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大支柱
三大支柱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维护经济秩序世界贸易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得以稳定和维护。但确立了美国的主导地位,服从于维护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贸总协定 世贸组织
(2)构建国际金融体系(精讲点拨)
2、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
空间技术
海洋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
新材料的出现及应用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相对论和光量子理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
量子理论的新表述——薛定谔的猫
3、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
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
有较高的收入
有可观的生活资产
有生产资料
大多数收入较低
生活资产未必可观
在1950年的美国就业总人口中,白领工人占36%,蓝领工人占41%。而到1995年,白领工人上升到70%,蓝领工人则大幅下降。
4、评价福利国家(合作探究)
材料一:美国人口普查局定义的3700万“穷人”中展示的却是另一种景观:他们不仅有足够的食品,还拥有彩电、冰箱、洗衣机……每月可领到生活补助,可以免费医疗…… 。
——《市场报》另一只眼看美国
材料二:(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材料三:德国是一个典型的高福利国家。对于一个正常的德国公民来说,他失业后的18个月内,每月可从政府那里领取1000马克的救济金。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足够他支付房费、水电开支、食物和外出度假的汽油费,还能去观看拜仁队的比赛,生病的费用另算。于是很多德国人在下岗后不愿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成为国家巨大的负担。连德国总统约翰内斯 · 劳都感慨万千地说,德国人的生活有些优越得过头了。
福利国家宣传画:从摇篮到坟墓
反对消减社会福利的示威游行
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请你支支招:怎样做才能使福利国家更长久?
5、社会运动
黑人民权行动
主义者帕克斯(1913—2005)
1963年8月28日,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 路德 金(1929—1968)在肯纪念堂
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1)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目的:争取自己(黑人)的平等权利
结果: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2)妇女运动:
①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
②目的:争取妇女享有与黑人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③结果: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20世纪 60年代,美国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图为美国学生与军队在美国国防部前对峙。
越南战争
反越战运动
(3)反越战(学生)运动:
合作探究2: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有何影响?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表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日本 9.1 10.5
联邦德国 7.9 4.4
法国 4.5 5.7
美国 3.3 4.3
——整理自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陷入滞胀,福利制度也面临着危机。一是经济停滞导致财政状况恶化,福利国家难以为继。二是国际竞争加剧,福利制度的公平原则与经济发展的效益原则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材料三:(在英、美等发达国家)1979年到1997年间,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38%,但是中等之家的收入只增加了9%……最富裕的1%家庭的收入增长了140%,是平均水平的3倍。最上层的1%家庭的收入在1979年是中等收入家庭的10倍,1997年达到23倍。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
合作探究3:谈谈对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认识
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2020年10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妻子宣布感染新冠肺炎。到目前为止,全球有美国、英国、巴西等七国现任最高领导人感染新冠肺炎。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统计,2020年以来美国警察每周至少杀死一名黑人男性或女性。2020年前八个月,美国警察共杀害了164名黑人男女。
2020年5月25日,一名警察跪在黑人男子弗洛伊德的脖子上超过8分钟,导致其窒息身亡。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美乃至国际社会对种族主义和警察暴行的大规模抗议、暴动
无论自由放任、国家干预,还是建立福利国家,实质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其目的是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变化—统治的手段方法
不变—资本主义制度
看透本质
课堂小结
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以史为鉴】
国家的宏观调控
深化改革,国家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构建国际经济体系
福利国家的建立
积极融入全球化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重视科技、教育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结构的变化
三个产业协调发展
1.(2024·昆明)张宇燕、郭濂主编的《中美经济结构与宏观政策比较》中所呈现数据如图所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美国( )
A.通过殖民扩张扩大了国内外市场
B.为降低成本对外转移制造业
C.在美苏争霸中综合国力日渐衰退
D.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B
[解析] 材料通过曲线统计图形式呈现了美国战后国内经济发展的情况,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国内现代服务业占比上升,制造业占比下降,说明美国为了降低用工成本而对外转移落后产业,B项正确;二战后,美国主要通过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扩大国外市场,排除A项;美苏争霸是在冷战时期,与材料时间段不符,排除C项;经济“滞胀”后,美国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开始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排除D项。
2.(2024·长春)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不依附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的国家几乎肯定会发现,不依附于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国家很可能也会发现它们被挡在西方的市场和投资之外。因此,任何国家追求经济完全自主的代价就是自我流放。”该学者意在强调( )
A.西方经济体系具有排他性
B.货币和贸易体系急需构建
C.区域集团化受到诸多挑战
D.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发展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很可能也会发现它们被挡在西方的市场和投资之外”可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具有排他性,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货币和贸易体系已经构建,排除B项;“区域集团化”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3.(2024·哈尔滨)1982年美国股票总值的69%掌握在2.3%的家庭手中;1983年美国90%的家庭只拥有全部股票的10.7%,而10%的家庭却拥有全部股票的89.3%;西德号称有75万工人持有股票,可是其份额在全部股票中只占5%。由此可见,二战后股份公司的发展( )
A.有效缩小了贫富差距
B.促进了福利制度不断发展
C.消除了资本主义弊端
D.仅是生产关系的局部变化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推行以股权分散化为特征的改革,股权虽然分散化了,但是绝大多数股票还是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因此这一改革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未产生质的变化,D项正确;当时西方国家贫富差距在扩大,A项误读材料,排除;股权分散化并不是福利制度的内容,排除B项;这一改变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弊端,排除C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