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2025年历史中考复习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考点1 钢铁长城考点2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聚焦中考011.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认识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外交、国防等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3.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核心知识点02★时间轴★阶段特征国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外交: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影响深远,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思维导图★知识点导航考点1:钢铁长城陆军 是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军种,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已发展成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海军 组建 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发展★知识点导航空军 组建 1949年11月11日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发展导弹部队 组建 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主要任务 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知识点导航新时代强军之路 新古田会议 2014年在福建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改革 内容 (1)2016年成立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2)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影响 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知识点导航考点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国际形势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孤立、封锁、禁运的政策第一年建交 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17个国家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2)内容: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知识点导航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万隆会议 1955年,周恩来总理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国际形势 美苏争霸,苏攻美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 席位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知识点导航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中美建交 (1)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2)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3)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知识点导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全方位外交 国际形势 (1)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3)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外交策略 (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知识点导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全方位外交 外交布局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成果 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意义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考点攻坚03【真题锤炼】★(一)选择题1. 跨学科(2024·河池)“我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如需帮助,请在16频道呼叫我。”自2008年以来,这条以汉英双语播发的通告从未间断。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助力亚丁湾、索马里这个世界上“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这表明中国海军( )A. 装备日趋完善B. 维护世界和平C. 防御体系健全D. 守护国土安全【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我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如需帮助,请在 16 频道呼叫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助力亚丁湾、索马里这个世界上‘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等信息表明中国海军积极维护世界和平,B项正确。★(二)材料解析题2.(2022·烟台)体育是传播和平与友谊的使者,体育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50年,苏联男子篮球队访华,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接受外国体育代表团的访问。1956年2月,南斯拉夫足球代表队访问中国,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52年,赫尔辛基举办第15届奥运会,由于西方国家阻挠,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临近结束才赶到。1954年,美国企图在国际奥委会内部制造“两个中国”的既成事实。1958年,中国发表了同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的声明。(1)从新中国参加体育活动的两种不同境遇,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状况。【答案】外交状况: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采取敌视态度。【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50年,苏联男子篮球队访华,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接受外国体育代表团的访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根据材料信息“1952年,赫尔辛基举办第15届奥运会,由于西方国家阻挠,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临近结束才赶到”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采取敌视态度。【材料二】 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新中国体育外交扩展到亚非拉国家,并上升到主要位置。由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发起、中国联合倡议的新兴力量运动会于1963年11月在雅加达举行,这是新中国首次全面参加的一个综合性大型国际运动会。(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体育外交的特点。【答案】特点:广泛开展同亚非拉国家的体育外交。【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新中国体育外交扩展到亚非拉国家,并上升到主要位置”“由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发起、中国联合倡议的新兴力量运动会于1963年11月在雅加达举行”可知,中国广泛开展同亚非拉国家的体育外交。【材料三】1971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赛会结束后,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乒乓外交”开创了以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和解的成功模式,是跨越意识形态障碍的国际体育交流。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体育迈出了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3)20世纪70年代,“乒乓外交”跨越意识形态障碍,推动了外交关系的发展,外交事业取得显著成就。请任意举出两例重大外交成就。【答案】外交成就:中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如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材料四】进入21世纪,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开展多边体育交往,扩大国际体育交流,承办大型国际体育盛会,全面走向世界。2008年8月,圆满举办第29届奥运会。2014年,成功举办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2022年2、3月,胜利举办第24届冬奥会、第13届冬残奥会。(4)“多边体育交往”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进入21世纪,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答案】外交布局: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进入21世纪,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开展多边体育交往,扩大国际体育交流,承办大型国际体育盛会,全面走向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入21世纪,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5)综合上述材料回答:我国一贯奉行的外交政策及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答案】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解析】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取得这些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靶向突破041.(2024·长春)[史料实证]1971年10月,有新闻媒介评论道:“中国是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受到联大三分之二以上国家的祝福,使联合国发生根本变化。”该评论意在赞扬中国( )A. 支援朝鲜军民抗击侵略B. 推动万隆会议取得成功C. 形成了全方位外交布局D.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答案】D2.(2022·大连)[时空观念]下图所示目录节选自《百年中美关系史》一书。目录中的“ ”处应填入( )A. 美国开始介入中国内战B. 美国试图调整对华政策C. 中美建交与邓小平访美D. 中美军事关系不断加强【答案】B3. 新考法·主题归纳(2024·辽宁)[历史解释]下面所示内容是某同学整理的笔记,由此判断其学习主题是( )A. 经济体制改革B. 祖国统一大业C. 新时代强军之路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案】D4.(2023·阜阳)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十项原则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1970年和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有关宣言都接受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得到了世界主要大国的普遍认同B. 彻底消除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分歧C. 成为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D. 促使中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答案】C课堂实战05选择题1.(2023·嘉兴)[史料实证]1972年2月的一天,北京市民目睹了一支由107辆车组成的车队驶过长安大街,他们见证了中国外交史上一件大事。这件“大事”是( )A. 周恩来出访印度B. 中日建交C. 尼克松访问中国D. 中美建交【答案】C2.(2023·梅州)[历史解释]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两国的围棋交流,为缓解两国关系开启了大门;“篮球外交”推动了中菲关系的改善;中美间的“乒乓外交”轰动世界。与材料主题相一致的是( )A.“开展体育运动,为打败法西斯服务”B.“锻炼身体,保家卫国”C.“新北京,新奥运”D.“体育是外交先行官”【答案】D3.(2023·福州)[史料实证]2023年4月6日,沙特和伊朗两国外长在北京成功会晤,宣布恢复外交关系。长期断交的两个中东大国在中国的斡旋下握手言和。这表明新时代中国担当了( )A. 全球环境的保护者B. 世界和平的维护者C. 国际经济的推动者D. 先进文化的引领者【答案】B4.(2023·文昌)[史料实证]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坦桑尼亚代表穿着“毛制服”与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这一历史画面的出现是因为( )A. 中国重返联合国B. 万隆会议成功召开C. 中美《联合公报》签署D.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答案】A5.(2024·邢台)[历史解释]右面示意图旨在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 )A. 民族意识的觉醒B.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C. 推进全方位外交D. 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答案】C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