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保密★启用前2025年中考化学江苏省宿迁模拟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分值:6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现代煤化工清洁高效关键技术——碳—化工技术,该技术是以煤气化为基础,基于合成气(CO、和等)催化转化合成化工产品或液体燃料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属于可再生能源 B.煤气化发生了物理变化C.合成气均具有可燃性 D.该技术可促进煤的清洁利用2.实验室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的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操作顺序为③⑤①④②B.选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C.需称量的质量为D.配制好的溶液倒出,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3.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两个铝原子:Al2B.2个氢离子:H2+C.Cl-的结构示意图:D.Fe2O3中 Fe的化合价: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错误的是A.稀盐酸是常见的酸,可用于除铁锈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吸附性强,可用做冰箱除味剂C.碳酸氢钠是常见的碱,可用于中和人体胃液中过多的胃酸D.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5.《神农本草经》记载,柳树的根、皮、枝、叶等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为水杨酸(C7H8O3)。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水杨酸是氧化物B.一个水杨酸分子由18个原子构成C.水杨酸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D.水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8:36.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B.将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黄铜片表面留下痕迹C.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遇到二氧化碳会变红D.电解水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7.我国首台中速大功率氨燃料发动机点火成功,有力推动了传统发动机产业升级。下图为该发动机内部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体现了物质乙的可燃性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27D.该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均发生了改变8.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 目的 操作A 除去中的少量CO 点燃B 除去溶液中的少量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C 鉴别氯化铵和硫酸铵固体 取样,加入适量的熟石灰,研磨D 检验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A.A B.B C.C D.D9.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浓溶液中混有少量甲,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提纯乙B.两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都可采取加溶质和升温的方式C.将40℃、6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一半的溶液,需加水65gD.20℃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之比相等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B.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与足量镁粉、铁粉反应C.向的溶液中滴加的稀盐酸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二、填空、简答题(共2小题,第11题6分,第12题6分,计12分)11.金湖是苏北的“鱼米之乡”。物产言饶,美食之都。(1)交实俗称“鸡头米”,个小须软,口感香糯,其含有的淀粉属于____(填字母)。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2)鱼圆洁白弹嫩,入口顺滑,制作时将鱼肉普倒在炒布上,清水冲洗,去除鱼血。该分离过程中,纱布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中“过滤"所用到的 。(3)吕良镇的棋盘古街,青砖黛瓦述说着小镇的悠久历史,在烧制青砖过程中,水蒸气会与灼热的炭反应生成CO和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金湖的公共交通正在蓬勃发展,所使用的电车主要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供电,其能量转换形式是 转化为电能。1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甲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仪器a的名称 。蜡烛燃烧过程中,燃烧掉的蜡烛的质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2)乙是探究金属活动性的实验。将金属X插入盛有AgNO3溶液的烧杯中,当观察到溶液变成浅绿色后取出X,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锌粉,一段时间后,溶液浅绿色消失。金属X为 。由实验可知X、Ag、Z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第13题7分,第14题9分,计16分)1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装置。(1)仪器a的名称是 。(2)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G装置收集一瓶O2,验满时的具体操作是 。(4)用B装置制取CO2,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应将带导管的单孔塞换成 (填“D”“E”或“F”)。1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A、B、C、D四支试管中盛有一定量的稀硫酸,向其中分别滴加四种化合物的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碳酸钾溶液呈碱性。(1)四支试管中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填字母)。(2)向A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 现象,证明稀硫酸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D试管中观察到 现象,证明稀硫酸能和硝酸钡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实验后,将A、C两支试管中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最终形成无色溶液,为了得出烧杯内废液的溶质成分,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烧杯中废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酚酞除外)【进行猜想】(4)猜想1: 。猜想2:硫酸钠、硫酸钾和硫酸【设计实验】(5)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猜想2成立。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 。 。 猜想2成立【拓展应用】(6)将烧杯中的废液直接倒入铸铁下水道,会导致的后果是 (答一点即可)。四、推理、计算题(共2小题,第15题6分,第16题6分,计12分)15.工业上利用电解废液处理转炉烟尘(主要含CuO、ZnO、SiO2等),制备硫酸锌和铜的工艺如下图所示。已知:SiO2难溶于水,且不与硫酸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Ⅰ”的主要成分为 (填名称)。(2)过程Ⅱ生成海绵铜(铜单质)的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3)过程Ⅲ中通入O2,可将FeSO4转化为Fe2(SO4)3,Fe2(SO4)3再与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滤渣3”还含有FeAsO4等杂质,FeAsO4中铁元素显+3价,则砷(As)显 价。(4)Zn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过程Ⅳ的操作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洗涤,干燥。(5)过程Ⅰ可用含硫酸的电解废液使烟尘中的铜、锌元素浸出。结合如图从浸出率考虑,电解废液的最佳用量为 mL/g。16.小强同学测定某稀硫酸的浓度。取10g稀硫酸样品放于烧杯中,将10%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烧杯中,充分搅拌,测定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1)a点溶液中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答案解析部分1.D2.DA、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则该实验操作的顺序为:③⑤①④②,故A不符合题意;B、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的NaCl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则所需水的质量为:100g-16g=84g,量筒量程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因此,应选择10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故B不符合题意;C、溶质的质量=总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需称量的质量为:,故C不符合题意;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配制好的溶液倒出30mL ,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A、根据物质的配制方法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量筒的选择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溶质的质量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溶液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3.D4.C5.B6.CA、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是结论,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合金的硬度大,故将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黄铜片表面没用留下痕迹 ,铜表面有痕迹,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和湿润的石蕊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是石蕊变红色,故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的体积比是1:2,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A、根据物质的反应的现象的描述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来解答;B、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的硬度大来解答;C、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色来解答;D、根据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的体积比是1:2来解答。7.C8.B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大量的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点燃一氧化碳,故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加入过量的铁粉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通过过滤除去过量的铁和反应生成的铜,可除去杂质,该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取样加入适量的熟石灰研磨,氯化铵和硫酸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均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均能产生刺激性气味,现象相同,无法区分,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A、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少量的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不燃烧来解答;B、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来解答;C、根据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会产生氨气来解答;D、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变红色来解答。9.CA、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是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的大,所以 乙浓溶液中混有少量甲,应通过降温结晶的方式提纯乙 ,故A错误;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两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都可采取加溶质和降温的方式,故B错误;C、 40℃ 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为原来的一半,其质量分数为:,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χ,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得:,解得χ=65g,故C正确;D、没有指明两溶液是否饱和,无法确定两种溶液中的溶质、溶剂的质量比,故D错误;故答案为:C。A、根据不同物质结晶方法的不同,结合溶解度曲线图可知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是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大,所以提纯乙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结合图像分析解答;C、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未指明是否是饱和溶液,从而无法确定其溶质、溶剂质量之进行分析解答10.BA、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不能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A答案错误;B、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与足量镁粉、铁粉反应,酸都消耗完,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镁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相同时间内,镁产生的氢气多。B答案正确;C、向的溶液中滴加的稀盐酸,溶液的pH逐渐减小,但不会小于等于2,C答案错误;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中的锰元素质量不变,但总质量减少,质量分数会变大。D答案错误;故答案为:B。A、根据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不能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分析;B、根据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与足量镁粉、铁粉反应,酸都消耗完,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镁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相同时间内,镁产生的氢气多分析;C、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分析;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分析。11.(1)A(2)滤纸(3)C+H2OCO+H2(4)化学能(1)淀粉属于糖类,故选:A。(2)纱布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中过滤所用到的滤纸,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高温条件下水蒸气与灼热的炭反应生成CO和一种气体单质即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OCO+H2。(4)电车主要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供电,其能量转换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根据淀粉属于糖类分析;(2)根据纱布的作用和过滤所需的仪器分析;(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4)根据电池供电时的能量转化形式分析。12.(1)托盘天平;小于(2)铁;Zn>Fe>Ag13.(1)酒精灯(2)2KClO32KCl+3O2↑(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导管口处,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4)F14.B;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钠、硫酸钾;石蕊溶液(合理即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合理即可);腐蚀铁制下水道(合理即可)15.(1)二氧化硅(2)CuSO4+Fe=Cu+FeSO4;置换反应(3)Fe2(SO4)3+3Ca(OH)2=2Fe(OH)3↓+3CaSO4;+5(4)过滤(5)2.5(或2.5左右均可)16.(1)H+、Na+(2)9.8%解: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由图示可知,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g,设参加反应的H2SO4的质量为x,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8%;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1)由图可知,a点时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说明硫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和生成的硫酸钠,所含的阳离子符号为H+、Na+;(1)根据a点对应溶液只溶质为硫酸和硫酸钠分析;(2)根据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溶液中溶质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硫酸的质量,再由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分析。(1)由图可知,a点时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说明硫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和生成的硫酸钠,所含的阳离子符号为H+、Na+,故填:H+、Na+;(2)见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