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四章 合理用脑 高效学习 (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第四章 合理用脑 高效学习 (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第四章 合理用脑 高效学习
知识点一 信息的获取
1.眼和视觉:
(1)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2)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作用)→玻璃体→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刺激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近视和远视:
项目 近视眼 远视眼
形成 原因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 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的弹性小、凸度小
成像 特点 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矫正 方法 配戴适度的凹透镜(近视镜) 配戴适度的凸透镜(老花镜)
2.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如图所示):
①外耳:由耳郭(收集声波)、a外耳道组成。
②中耳:由鼓室、b听小骨、鼓膜组成。
③内耳:由半规管、前庭、耳蜗组成,听觉感受器为[c]耳蜗。
(2)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3)用耳卫生:
①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②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③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④不让脏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3.其他感觉器官:
(1)鼻:嗅觉器官,鼻腔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敏感的细胞。
(2)舌:味觉器官,舌的味蕾能辨别酸、甜、苦、咸。
(3)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
知识点二 信息的传递
1.神经系统的组成: 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其中脑和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构成周围神经系统。
2.列表比较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或分布:
神经 系统 组成 功能或分布
中枢神 经系统 脑 大脑 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小脑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
脊髓 有反射和传导功能,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周围神 经系统 脑神经 由脑发出的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脊神经 由脊髓发出的神经,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3.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结构模式如图所示。
知识点三 信息的处理
1.反射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反射弧的结构:[1]感受器 →[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
(2)反射弧的功能:
①感受器:能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②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
③神经中枢:接受信号,产生神经冲动,并将它传给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
⑤效应器: 能接受冲动信号,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3.反射的完成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有体内外的刺激,②反射弧结构完整。任何一部分发生病变,反射都不能进行。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4.反射类型: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反射 类型 形成 反射弧 的特点 所受 刺激 神经 联系 意义 举例
非条 件反 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较低级的调节方式,参与反射的中枢在脑干或脊髓 引起反射的刺激必须是该感受器的直接、具体刺激 反射弧是固定的、不会消失的 适应的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缩手、眨眼、排尿、膝 跳反 射等 
续表
反射 类型 形成 反射弧 的特点 所受 刺激 神经 联系 意义 举例
条 件反 射 长期生活经验积累的(后天性反射) 较高级的调节方式,参与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其中,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任何无关的刺激都可以变为条件反射的刺激 反射弧是暂时的、可以消退的 适应的范围广,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 望梅 止渴、 老马 识途、 谈虎 色变 等 
知识点四 合理用脑
1.科学用脑:
(1)善用脑:学习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讲究方法,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2)勤用脑:学习要积极主动,勤于思考;遇事要多想多问,不要懒于动脑。
2.脑的保健:
(1)根据遗忘曲线的特点,科学合理安排学习计划。
(2)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灵活性,增进其调节功能。
(3)睡眠可以使脑的功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实验 膝跳反射
【图解实验】
【实验思考】
(1)做膝跳反射实验时,叩击方法是:用手掌内侧的边缘迅速叩击受试同学上面那条腿膝盖下面的韧带。
(2)有些同学进行膝跳反射实验时不成功,其原因可能是:
①叩击部位不准确或叩击的力度不够大。
②受试者不能自然放松,腿部肌肉过于紧张。
【对点训练】
(2024·桂林模拟)如图所示,迅速叩击一下膝盖下的韧带,小腿会以膝盖为轴,突然地跳起来。对于小腿的这种反应,下列判断错误的是(D)
A.属于非条件反射
B.不受大脑控制
C.神经中枢在脊髓
D.没有反射弧参与
一、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特别提醒 
(1)误认为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实际上,视网膜上形成的是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①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内,听觉形成于听觉中枢。
②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客咀嚼口香糖,可使咽鼓管张开,从而使鼓膜两侧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护鼓膜。
【典例示范】
(2024·凉山州学业考)如图,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植入的ICL晶体相当于    ;骨传导耳机中的声音可以减小声音对鼓膜的损伤,戴上耳机听音乐时,感受声音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部位是   。( )
A.凸透镜;大脑皮层 B.凸透镜;耳蜗
C.凹透镜;大脑皮层 D.凹透镜;耳蜗
【名师讲题】
(1)规避易错:
①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器:视网膜和耳蜗。
②近视形成的原因: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
(2)扫清障碍: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植入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凹透镜;感受声音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部位是耳蜗。
答案:D。
【对点训练】
1.课间活动,豆豆同学突然掷来一个沙包,你不假思索地一把抓住了。豆豆同学说:“厉害,反应真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完成“沙包飞来—抓住沙包”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你在注视沙包运动的过程中,②的曲度变小
C.你能听到豆豆的夸奖,接收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A
D.你对夸奖的反应与看见山楂分泌唾液同属人类特有的复杂的反射
2.吃过山楂的人,在听到别人谈论山楂或看到“山楂”字样时,也能引起唾液分泌。请结合图分析作答:
(1)下列与“吃到山楂分泌唾液”属于相同反射类型的是D。
A.谈虎色变 B.杯弓蛇影
C.画饼充饥 D.膝跳反射
(2)请在下列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  ]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①“听到别人谈论山楂”分泌唾液,在该反射过程中,感受器位于[E]耳蜗。
②“看到‘山楂’字样”分泌唾液,在该反射过程中,感受器是[C]视网膜。
(3)某同学提出,图中的乙和丁也可用于分析缩手反射过程中痛觉和反应的形成。请回答下列两小题:
①请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N→M→J→L→O(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②假如图中I受损,对痛觉及反应会有什么影响 C。
A.无痛觉不能缩手
B.有痛觉不能缩手
C.无痛觉可以缩手
D.有痛觉可以缩手
二、反射的类型及结构基础
1.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比较:
(1)区别:
项目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获得途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在生活过程中建立的后天性反射
中枢位置 大脑皮层以下(脊髓、脑干等) 大脑皮层
反射弧 永久、固定的 暂时、易变的
适应性 适应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适应范围广,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
(2)联系。
①非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形成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条件反射建立起来以后要用非条件刺激巩固强化,否则条件反射会逐渐消失。
2.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为:
特别提醒 
(1)反射弧完整≠一定发生反射:反射弧完整是出现反射活动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反射弧完整就出现反射活动。发生反射,除了要有完整的反射弧,还要有一定的刺激。
(2)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的刺激产生的反射,必须有语言中枢参与。
【典例示范】
(2023·宜宾学业考)小红绣十字绣时,不小心被针刺到了左手食指,她迅速缩回左手,并感觉到疼痛,部分反射活动如图所示。对上述反射活动分析错误的是(  )
A.完成该反射的传导路径为①→③→⑤→④→②
B.若④受损,则人有感觉但不能完成缩手反射
C.感觉到疼痛的神经中枢是在人体的大脑皮层
D.被针刺后迅速缩回左手,属于人的条件反射
【名师讲题】
(1)审题技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识别图中反射弧各结构名称及正确理解反射的概念和类型。
(2)扫清障碍:兴奋(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传导路径为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②效应器;若④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效应器也接收不到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因而不能完成缩手反射;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大脑皮层中有躯体感觉中枢,感觉到疼痛的神经中枢是在人体的大脑皮层;被针刺后迅速缩回左手,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由脊髓内的低级中枢完成的,属于人的非条件反射。
答案:D。
【对点训练】
1.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熊猫“花花”。听到饲养员谭爷爷喊“花花,过来!”,就会摇摇晃晃地跑过来。“花花”的这一反应(B)
A.属于简单的反射(非条件反射)
B.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一旦建立就不会消失
D.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
2.小涵在学做灯笼时,被铁丝扎到了手,手迅速缩回。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
A.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细胞
B.被铁丝扎到后,先感觉痛然后再缩手
C.若结构③受损,则无法完成缩手反射
D.本反射中手指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
3.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分析下表中反射与其反射弧结构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D)
选项 反射 反射弧组成部分
A 听到铃声进教室 ①在耳郭
B 红灯停,绿灯行 ②是视网膜
C 小孩尿床 ③在大脑皮层
D 谈梅止渴 ⑤是唾液腺
广西两年中考
(2023·广西学业考) 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为了了解眼卫生保健知识,老师组织同学们依据物理成像原理制作了一个可调节的眼球结构成像模型。用注射器控制水透镜中水的含量,调节水透镜的凸度(向内推注射器加水,水透镜凸度变大,向外拉则变小),改变成像的焦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光屏模拟视觉形成的神经中枢
B.注射器模拟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C.模拟看近处时的晶状体变化,向外拉注射器
D.模拟课间远眺时的晶状体变化,向内推注射器
全国真题精选
1.(2024·云南学业考)如图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细胞体(胞体)是(B)
A.a B.b C.c D.d
2.(2024·福建学业考)“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下列行为有利于预防近视的是(D)
A.躺在床上看书  
B.趴在桌上写字
C.长时间刷视频  
D.做好眼保健操
3.(2024·湖北学业考)宋代杨万里在《闲居初夏午睡起》中写道:“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品读诗句顿时让人有一种酸酸的感觉。图中能产生“酸酸的”感觉的部位是(C)
A.① B.② C.③ D.④
4.(2024·遂宁学业考)复旦大学开发的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MOSS能自主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它模拟了大脑皮层中的什么功能区(C)
A.运动中枢 B.听觉中枢
C.语言中枢 D.视觉中枢
5.(2024·连云港学业考)2024年4月27日上午8点,“天马杯”2024连云港全民健身嘉年华暨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来自全国的2000余名路跑爱好者参与其中,共赴一场充满活力的人文之旅。跑步过程中需要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结合图片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发令枪响时,运动员②(填序号)内的听觉感受器接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从而迅速起跑。这种反射叫做条件反射(填反射的类型)。
(2)跑步时,人脑中的⑤(填序号)对协调全身肌肉活动,维持身体平衡起重要作用。
(3)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呼吸运动加快,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吸气时外界气体进入肺进行气体交换,经由[⑨]肺静脉([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血管名称)进入心脏的左心房,再输送到全身各处细胞。
6.(2024·山西学业考)
眼与健康
2024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国家卫健委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的眼健康。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当一棵小树映入眼帘时,你的视网膜上会呈现一个倒立、缩小的物像,请将其画在眼球结构图中的相应位置。真正让你“看”到小树的部位是[②]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答:
(2)为眼球提供营养物质和氧的血管a属于动脉(填“动脉”或“静脉”),其中流动着颜色鲜红的动脉血。眼部细胞产生的废物通过血管b,先流回心脏的[⑤]右心房,然后随血液循环运走。
(3)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的白内障往往与[①]晶状体的病变有关。青少年发病率较高的眼病是近视,图中,表示近视的是乙。请你从眼球结构及成像情况的角度解释近视的成因: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看远处物体时,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4)病毒性结膜炎也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眼病,有些是由腺病毒引起的,病毒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5)“强身健体防近视,体魄强壮眼明亮”是2024年“爱眼日”的宣传口号之一。你是怎样理解体育锻炼对眼部健康的促进作用的 体育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眼部营养物质,加快眼部废物的排出,有利于眼部健康;增强人体免疫力,抵御病原体感染眼部;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后,户外体育锻炼可使眼睛放松,缓解眼疲劳。
跟踪诊断,请使用“高效提分作业”第四章 合理用脑 高效学习
知识点一 信息的获取
1.眼和视觉:
(1)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2)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角膜→瞳孔→ (折射作用)→玻璃体→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刺激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视神经→ 形成视觉。
(3)近视和远视:
项目 近视眼 远视眼
形成 原因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 的凸度过大 眼球的前后径过 ,或晶状体的弹性小、凸度小
成像 特点 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矫正 方法 配戴适度的 (近视镜) 配戴适度的 (老花镜)
2.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如图所示):
①外耳:由耳郭(收集声波)、a 组成。
②中耳:由鼓室、b 、鼓膜组成。
③内耳:由半规管、前庭、耳蜗组成,听觉感受器为[c] 。
(2)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 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听神经→ 形成听觉。
(3)用耳卫生:
①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 。
②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 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③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 。
④不让脏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3.其他感觉器官:
(1)鼻:嗅觉器官,鼻腔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敏感的细胞。
(2)舌:味觉器官,舌的味蕾能辨别酸、甜、苦、咸。
(3)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
知识点二 信息的传递
1.神经系统的组成: 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其中 和 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构成 。
2.列表比较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或分布:
神经 系统 组成 功能或分布
中枢神 经系统 脑 大脑 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 等多种神经中枢,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 中枢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有专门调节 、 、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
有反射和传导功能,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周围神 经系统 脑神经 由 发出的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脊神经 由 发出的神经,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3.神经细胞:又叫 ,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结构模式如图所示。
知识点三 信息的处理
1.反射概念:人体通过 ,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反射弧的结构:[1] →[2]传入神经→[3] →[4]传出神经→[5] 。
(2)反射弧的功能:
①感受器:能感受刺激,并产生 。
②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传至 。
③神经中枢:接受信号,产生 ,并将它传给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 。
⑤效应器: 能接受冲动信号,并作出相应的 。
3.反射的完成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有体内外的刺激,②反射弧结构完整。任何一部分发生病变,反射都不能进行。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4.反射类型:分为 反射和 反射。
反射 类型 形成 反射弧 的特点 所受 刺激 神经 联系 意义 举例
非条 件反 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较低级的调节方式,参与反射的中枢在脑干或 引起反射的刺激必须是该感受器的直接、具体刺激 反射弧是 、不会消失的 适应的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缩手、眨眼、排尿、膝 跳反 射等 
续表
反射 类型 形成 反射弧 的特点 所受 刺激 神经 联系 意义 举例
条 件反 射 长期生活经验积累的(后天性反射) 较高级的调节方式,参与反射的中枢在 。其中,与 、 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任何无关的刺激都可以变为条件反射的刺激 反射弧是 、可以消退的 适应的范围广,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 望梅 止渴、 老马 识途、 谈虎 色变 等 
知识点四 合理用脑
1.科学用脑:
(1)善用脑:学习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讲究方法,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2)勤用脑:学习要积极主动,勤于思考;遇事要多想多问,不要懒于动脑。
2.脑的保健:
(1)根据遗忘曲线的特点,科学合理安排学习计划。
(2)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灵活性,增进其调节功能。
(3)睡眠可以使脑的功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实验 膝跳反射
【图解实验】
【实验思考】
(1)做膝跳反射实验时,叩击方法是:用手掌内侧的边缘迅速叩击受试同学上面那条腿膝盖下面的 。
(2)有些同学进行膝跳反射实验时不成功,其原因可能是:
①叩击 不准确或叩击的力度不够大。
②受试者不能 ,腿部肌肉过于紧张。
【对点训练】
(2024·桂林模拟)如图所示,迅速叩击一下膝盖下的韧带,小腿会以膝盖为轴,突然地跳起来。对于小腿的这种反应,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属于非条件反射
B.不受大脑控制
C.神经中枢在脊髓
D.没有反射弧参与
一、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特别提醒 
(1)误认为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实际上,视网膜上形成的是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①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内,听觉形成于听觉中枢。
②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客咀嚼口香糖,可使咽鼓管张开,从而使鼓膜两侧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护鼓膜。
【典例示范】
(2024·凉山州学业考)如图,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植入的ICL晶体相当于 ;骨传导耳机中的声音可以减小声音对鼓膜的损伤,戴上耳机听音乐时,感受声音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部位是 。( )
A.凸透镜;大脑皮层 B.凸透镜;耳蜗
C.凹透镜;大脑皮层 D.凹透镜;耳蜗
【对点训练】
1.课间活动,豆豆同学突然掷来一个沙包,你不假思索地一把抓住了。豆豆同学说:“厉害,反应真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完成“沙包飞来—抓住沙包”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你在注视沙包运动的过程中,②的曲度变小
C.你能听到豆豆的夸奖,接收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A
D.你对夸奖的反应与看见山楂分泌唾液同属人类特有的复杂的反射
2.吃过山楂的人,在听到别人谈论山楂或看到“山楂”字样时,也能引起唾液分泌。请结合图分析作答:
(1)下列与“吃到山楂分泌唾液”属于相同反射类型的是 。
A.谈虎色变 B.杯弓蛇影
C.画饼充饥 D.膝跳反射
(2)请在下列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 ]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①“听到别人谈论山楂”分泌唾液,在该反射过程中,感受器位于[ ] 。
②“看到‘山楂’字样”分泌唾液,在该反射过程中,感受器是[ ] 。
(3)某同学提出,图中的乙和丁也可用于分析缩手反射过程中痛觉和反应的形成。请回答下列两小题:
①请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②假如图中I受损,对痛觉及反应会有什么影响 。
A.无痛觉不能缩手
B.有痛觉不能缩手
C.无痛觉可以缩手
D.有痛觉可以缩手
二、反射的类型及结构基础
1.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比较:
(1)区别:
项目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获得途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在生活过程中建立的后天性反射
中枢位置 大脑皮层以下(脊髓、脑干等) 大脑皮层
反射弧 永久、固定的 暂时、易变的
适应性 适应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适应范围广,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
(2)联系。
①非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形成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条件反射建立起来以后要用非条件刺激巩固强化,否则条件反射会逐渐消失。
2.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为:
特别提醒 
(1)反射弧完整≠一定发生反射:反射弧完整是出现反射活动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反射弧完整就出现反射活动。发生反射,除了要有完整的反射弧,还要有一定的刺激。
(2)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的刺激产生的反射,必须有语言中枢参与。
【典例示范】
(2023·宜宾学业考)小红绣十字绣时,不小心被针刺到了左手食指,她迅速缩回左手,并感觉到疼痛,部分反射活动如图所示。对上述反射活动分析错误的是(  )
A.完成该反射的传导路径为①→③→⑤→④→②
B.若④受损,则人有感觉但不能完成缩手反射
C.感觉到疼痛的神经中枢是在人体的大脑皮层
D.被针刺后迅速缩回左手,属于人的条件反射
【对点训练】
1.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熊猫“花花”。听到饲养员谭爷爷喊“花花,过来!”,就会摇摇晃晃地跑过来。“花花”的这一反应()
A.属于简单的反射(非条件反射)
B.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一旦建立就不会消失
D.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
2.小涵在学做灯笼时,被铁丝扎到了手,手迅速缩回。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细胞
B.被铁丝扎到后,先感觉痛然后再缩手
C.若结构③受损,则无法完成缩手反射
D.本反射中手指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
3.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分析下表中反射与其反射弧结构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反射 反射弧组成部分
A 听到铃声进教室 ①在耳郭
B 红灯停,绿灯行 ②是视网膜
C 小孩尿床 ③在大脑皮层
D 谈梅止渴 ⑤是唾液腺
广西两年中考
(2023·广西学业考) 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为了了解眼卫生保健知识,老师组织同学们依据物理成像原理制作了一个可调节的眼球结构成像模型。用注射器控制水透镜中水的含量,调节水透镜的凸度(向内推注射器加水,水透镜凸度变大,向外拉则变小),改变成像的焦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屏模拟视觉形成的神经中枢
B.注射器模拟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C.模拟看近处时的晶状体变化,向外拉注射器
D.模拟课间远眺时的晶状体变化,向内推注射器
全国真题精选
1.(2024·云南学业考)如图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细胞体(胞体)是()
A.a B.b C.c D.d
2.(2024·福建学业考)“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下列行为有利于预防近视的是()
A.躺在床上看书  
B.趴在桌上写字
C.长时间刷视频  
D.做好眼保健操
3.(2024·湖北学业考)宋代杨万里在《闲居初夏午睡起》中写道:“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品读诗句顿时让人有一种酸酸的感觉。图中能产生“酸酸的”感觉的部位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2024·遂宁学业考)复旦大学开发的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MOSS能自主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它模拟了大脑皮层中的什么功能区()
A.运动中枢 B.听觉中枢
C.语言中枢 D.视觉中枢
5.(2024·连云港学业考)2024年4月27日上午8点,“天马杯”2024连云港全民健身嘉年华暨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来自全国的2000余名路跑爱好者参与其中,共赴一场充满活力的人文之旅。跑步过程中需要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结合图片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发令枪响时,运动员 (填序号)内的听觉感受器接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从而迅速起跑。这种反射叫做 (填反射的类型)。
(2)跑步时,人脑中的 (填序号)对协调全身肌肉活动,维持身体平衡起重要作用。
(3)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呼吸运动加快,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吸气时外界气体进入肺进行气体交换,经由[ ] ([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血管名称)进入心脏的左心房,再输送到全身各处细胞。
6.(2024·山西学业考)
眼与健康
2024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国家卫健委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的眼健康。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当一棵小树映入眼帘时,你的视网膜上会呈现一个倒立、缩小的物像,请将其画在眼球结构图中的相应位置。真正让你“看”到小树的部位是[②] 。
(2)为眼球提供营养物质和氧的血管a属于 (填“动脉”或“静脉”),其中流动着颜色鲜红的 血。眼部细胞产生的废物通过血管b,先流回心脏的[⑤] ,然后随血液循环运走。
(3)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的白内障往往与[①] 的病变有关。青少年发病率较高的眼病是近视,图中,表示近视的是 。请你从眼球结构及成像情况的角度解释近视的成因: 。
(4)病毒性结膜炎也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眼病,有些是由腺病毒引起的,病毒的主要结构特点是 。
(5)“强身健体防近视,体魄强壮眼明亮”是2024年“爱眼日”的宣传口号之一。你是怎样理解体育锻炼对眼部健康的促进作用的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