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我们的身体与健康地生活第一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知识点一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有机物:(1)糖类、脂肪、蛋白质。①糖类:最主要的 。②脂肪:重要的 能源物质。③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基础。(2)维生素:名称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维生素A 皮肤粗糙、 、干眼症等 肝脏、胡萝卜等维生素B1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花生、谷物等维生素C 、抵抗力下降等 蔬菜、水果等维生素D 、骨质疏松症等 鸡蛋、鱼肝油等2.无机物:(1)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2)无机盐: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还参与人体内的代谢活动。知识点二 合理膳食1.基本要求:保持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 和食物种类的多样化。2.平衡膳食宝塔:3.具体要求: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③每天补充奶类、大豆或豆制品;④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⑤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食物;⑥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⑦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⑧吃新鲜卫生的食物;⑨避免盲目节食,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其比例应为3∶4∶3。知识点三 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的过程。(2)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以及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示意图:(3)肝脏分泌胆汁,不含 ,但能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和脂肪酶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属于物理性消化。(4)如图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曲线:从曲线可看出:三大营养物质被消化的先后分别为 、 、 ,淀粉在 被初步消化,蛋白质在 被初步消化,三者最终都在小肠被彻底消化。(5)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①口腔和食道:几乎没有吸收养分的功能。②胃:吸收部分 、无机盐和 (非营养)。③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能吸收 、 、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 。④大肠:吸收少量 、 和部分 。知识点四 食品安全1.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是否有 。2.买肉时一定要看是否是 的。3.食用蔬菜和水果时要用清水浸泡、冲洗,或者削去外皮。4.不能吃有毒的食品。5.厨房和炊具要保持干净。探究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表解实验操作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碘液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碘液 馒头块+2毫升唾液不搅拌+碘液现象【实验思考】(1)收集唾液前要用清水漱口,目的是清除口腔内的杂质,以免影响实验结果。(2)实验中,将试管放入37 ℃的温水中的原因:此温度是 消化淀粉最适宜的温度。(3)试管在37 ℃的温水中放5~10分钟为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 充分消化淀粉。(4)馒头碎屑模拟的是口腔内 ,搅拌模拟口腔中舌的搅拌。(5)如果实验最后观察到的现象是3支试管内都变蓝,分析可能的原因: 的量不足,温度不适宜,恒温水浴的时间不够, 等。【对点训练】1.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B.加碘液后,②号试管不变蓝C.①号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D.要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 ℃温水中保温5~10分钟2.为了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结果是1号试管不变色,2号试管变蓝。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甲、乙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淀粉糊和唾液B.步骤丙中的两支试管应放入70 ℃的热水中保温C.该实验原理是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甘油D.该实验的结论是食物数量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供能物质:营养 物质 主要作用 主要食 物来源相同点 不同点糖类 既参与构成细胞,又能分解释放能量 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稻谷、甘薯、马铃薯等脂肪 备用能源物质 肥肉、花生、大豆等蛋白质 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蛋、鱼、瘦肉、奶等2.非供能物质:营养物质 主要作用水 参与构成细胞,参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无机盐 参与构成细胞,钙是构成牙齿、骨骼的重要成分,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维生素 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提供能量,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特别提醒 (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2)三大营养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顺序:首先是糖类,其次是脂肪,最后是蛋白质。(3)维生素D的作用: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补钙时要同时补充维生素D。(4)“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大量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粗粮等植物性食物中。【典例示范】(2024·聊城学业考)学生餐饮应该按照“五谷、粗细、荤素、多样”的原则合理搭配,关于营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常吃海带、紫菜可以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B.婴幼儿缺乏钙或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C.每天摄取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可以为生命活动补充能量D.儿童、青少年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对点训练】1.朵朵经常牙龈出血,最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C D.维生素D2.(2024·南宁模拟)合理膳食能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提供各种营养成分和足够的能量。下列能体现合理膳食的是()A.多喝饮料少喝水B.多盐多油只吃肉C.多吃夜宵少蔬果D.营养全面不挑食二、消化与吸收1.三大有机物的消化过程:物质 消化部位 参与的消化液 最终产物淀粉 口腔、小肠 唾液、肠液、胰液 葡萄糖蛋白质 胃、小肠 胃液、肠液、胰液 氨基酸脂肪 小肠 胆汁、肠液、胰液 甘油、脂肪酸特别提醒(1)不是所有的淀粉都在口腔内被分解成麦芽糖:在口腔内,只有一小部分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其余的淀粉进入小肠再被分解。(2)蛋白质在胃中只被初步消化变成多肽,在小肠中最终被消化为氨基酸。(3)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是消化食物的主要部位。(4)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属于物理性消化。2.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1)长:小肠长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有利于消化和吸收)。(2)大:小肠的黏膜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的表面又有许多小肠绒毛,小肠绒毛的表面还有许多微绒毛,大大地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消化和吸收)。(3)多:小肠内不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还有由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其中的肠液和胰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糖类和脂肪三大有机物的多种消化酶,可以将蛋白质、糖类和脂肪彻底地消化分解成可以被吸收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消化)。(4)薄: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而且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非常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被人体吸收(有利于吸收)。特别提醒 消化道各段的功能:既消化又吸收的是胃和小肠,不消化不吸收的是咽、食道、肛门,只消化不吸收的是口腔,只吸收不消化的是大肠。【典例示范】(2023·连云港学业考)如图是一段小肠(a)、环形皱襞(b)及小肠绒毛(c)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猪小肠内表面结构时需要将一段小肠横向剪开B.a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参与食物的消化C.环形皱襞b只增加小肠消化表面积,与吸收无关D.c内的毛细血管壁由多层细胞构成【对点训练】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图一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二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 ,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 ,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2)小肠中除 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 和胰液等多种消化液。(3)图二中,代表蛋白质的曲线是 ,代表小肠的一段是 。广西两年中考(2023·广西学业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全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下列不能销售的商品是()A.保质期内的果汁B.有检疫印章的鲜肉C.有生产许可证的面包D.刚刚喷洒农药的蔬菜全国真题精选1.(2024·连云港学业考)端午佳节,粽叶飘香。下列粽子的食材中糖类含量较高的是()A.糯米 B.咸蛋黄 C.花生种子 D.腊肉2.(2024·聊城学业考)如图为人体的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胰岛素B.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图中的4、5、7、9C.4中含有多种消化液,它们都含有消化酶D.能消化蛋白质的酶来自图中的4、7、83.(2024·眉山学业考)如图中的X、Y、Z三条曲线表示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A~E)被消化的程度。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X代表淀粉在消化道中的含量变化B.曲线Y代表的物质在C中被胃蛋白酶部分分解C.曲线Z代表的物质在D中被分解成氨基酸D.三条曲线的变化表明D是主要的消化场所4.(2024·南充学业考)2024年5月20日是第35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是“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如图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以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Ⅰ层食物富含糖类,每日需要量最多B.有牙龈出血现象的人可适当增加Ⅱ层食物摄入量C.Ⅲ层食物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是主要的能量来源D.根据该主题要求应增加Ⅳ层,减少Ⅴ层食物的摄入5.(2024·眉山学业考)科学合理的营养有助于身体健康。如下表列出了甲、乙、丙、丁、戊5种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含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食 物 糖类 (克) 脂肪 (克) 蛋白质 (克) 维生素 A(毫克) 维生素 C(毫克) 维生素 D(毫克)甲 0.4 90 6 4 7 40乙 48.2 7 38 40 12 0丙 8.8 9.5 65 7 10 14丁 52 0.1 2.5 0 1 0戊 18 2 6 3 220 0A.儿童、青少年的膳食中应适量增加丙的比例B.膳食中适量补充戊有助于我们预防坏血病C.膳食中适量补充乙有助于我们预防夜盲症D.为满足机体能量的需求膳食中应以甲为主第二单元 我们的身体与健康地生活第一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知识点一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有机物:(1)糖类、脂肪、蛋白质。①糖类:最主要的供能物质。②脂肪: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③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2)维生素:名称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维生素A 皮肤粗糙、夜盲症、干眼症等 肝脏、胡萝卜等维生素B1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花生、谷物等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蔬菜、水果等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鸡蛋、鱼肝油等2.无机物:(1)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2)无机盐: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还参与人体内的代谢活动。知识点二 合理膳食1.基本要求:保持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平衡和食物种类的多样化。2.平衡膳食宝塔:3.具体要求: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③每天补充奶类、大豆或豆制品;④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⑤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食物;⑥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⑦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⑧吃新鲜卫生的食物;⑨避免盲目节食,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其比例应为3∶4∶3。知识点三 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的过程。(2)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以及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示意图:(3)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 ,但能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和脂肪酶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属于物理性消化。(4)如图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曲线:从曲线可看出:三大营养物质被消化的先后分别为淀粉、蛋白质、脂肪,淀粉在口腔被初步消化,蛋白质在胃被初步消化,三者最终都在小肠被彻底消化。(5)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①口腔和食道:几乎没有吸收养分的功能。②胃: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非营养)。③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能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④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知识点四 食品安全1.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是否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2.买肉时一定要看是否是检疫合格的。3.食用蔬菜和水果时要用清水浸泡、冲洗,或者削去外皮。4.不能吃有毒的食品。5.厨房和炊具要保持干净。探究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表解实验操作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碘液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碘液 馒头块+2毫升唾液不搅拌+碘液现象 不变蓝 变蓝 一部分变蓝【实验思考】(1)收集唾液前要用清水漱口,目的是清除口腔内的杂质,以免影响实验结果。(2)实验中,将试管放入37 ℃的温水中的原因:此温度是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最适宜的温度。(3)试管在37 ℃的温水中放5~10分钟为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唾液淀粉酶充分消化淀粉。(4)馒头碎屑模拟的是口腔内牙齿的咀嚼,搅拌模拟口腔中舌的搅拌。(5)如果实验最后观察到的现象是3支试管内都变蓝,分析可能的原因:唾液的量不足,温度不适宜,恒温水浴的时间不够,馒头碎屑太多等。【对点训练】1.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B)A.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B.加碘液后,②号试管不变蓝C.①号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D.要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 ℃温水中保温5~10分钟2.为了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结果是1号试管不变色,2号试管变蓝。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A.由图甲、乙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淀粉糊和唾液B.步骤丙中的两支试管应放入70 ℃的热水中保温C.该实验原理是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甘油D.该实验的结论是食物数量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供能物质:营养 物质 主要作用 主要食 物来源相同点 不同点糖类 既参与构成细胞,又能分解释放能量 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稻谷、甘薯、马铃薯等脂肪 备用能源物质 肥肉、花生、大豆等蛋白质 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蛋、鱼、瘦肉、奶等2.非供能物质:营养物质 主要作用水 参与构成细胞,参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无机盐 参与构成细胞,钙是构成牙齿、骨骼的重要成分,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维生素 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提供能量,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特别提醒 (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2)三大营养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顺序:首先是糖类,其次是脂肪,最后是蛋白质。(3)维生素D的作用: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补钙时要同时补充维生素D。(4)“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大量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粗粮等植物性食物中。【典例示范】(2024·聊城学业考)学生餐饮应该按照“五谷、粗细、荤素、多样”的原则合理搭配,关于营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常吃海带、紫菜可以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B.婴幼儿缺乏钙或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C.每天摄取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可以为生命活动补充能量D.儿童、青少年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名师讲题】(1)审题技巧:抓住题干信息“关于营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2)扫清障碍: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答案:C。【对点训练】1.朵朵经常牙龈出血,最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C)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C D.维生素D2.(2024·南宁模拟)合理膳食能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提供各种营养成分和足够的能量。下列能体现合理膳食的是(D)A.多喝饮料少喝水B.多盐多油只吃肉C.多吃夜宵少蔬果D.营养全面不挑食二、消化与吸收1.三大有机物的消化过程:物质 消化部位 参与的消化液 最终产物淀粉 口腔、小肠 唾液、肠液、胰液 葡萄糖蛋白质 胃、小肠 胃液、肠液、胰液 氨基酸脂肪 小肠 胆汁、肠液、胰液 甘油、脂肪酸特别提醒(1)不是所有的淀粉都在口腔内被分解成麦芽糖:在口腔内,只有一小部分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其余的淀粉进入小肠再被分解。(2)蛋白质在胃中只被初步消化变成多肽,在小肠中最终被消化为氨基酸。(3)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是消化食物的主要部位。(4)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属于物理性消化。2.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1)长:小肠长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有利于消化和吸收)。(2)大:小肠的黏膜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的表面又有许多小肠绒毛,小肠绒毛的表面还有许多微绒毛,大大地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消化和吸收)。(3)多:小肠内不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还有由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其中的肠液和胰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糖类和脂肪三大有机物的多种消化酶,可以将蛋白质、糖类和脂肪彻底地消化分解成可以被吸收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消化)。(4)薄: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而且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非常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被人体吸收(有利于吸收)。特别提醒 消化道各段的功能:既消化又吸收的是胃和小肠,不消化不吸收的是咽、食道、肛门,只消化不吸收的是口腔,只吸收不消化的是大肠。【典例示范】(2023·连云港学业考)如图是一段小肠(a)、环形皱襞(b)及小肠绒毛(c)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猪小肠内表面结构时需要将一段小肠横向剪开B.a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参与食物的消化C.环形皱襞b只增加小肠消化表面积,与吸收无关D.c内的毛细血管壁由多层细胞构成【名师讲题】(1)审题技巧:正确理解与小肠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扫清障碍:观察猪小肠内表面结构时需要将一段小肠纵向剪开,才能观察到内表面结构;环形皱襞增大了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答案:B。【对点训练】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图一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二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小肠绒毛,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2)小肠中除肠腺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胆汁和胰液等多种消化液。(3)图二中,代表蛋白质的曲线是Ⅱ,代表小肠的一段是D。广西两年中考(2023·广西学业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全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下列不能销售的商品是(D)A.保质期内的果汁B.有检疫印章的鲜肉C.有生产许可证的面包D.刚刚喷洒农药的蔬菜全国真题精选1.(2024·连云港学业考)端午佳节,粽叶飘香。下列粽子的食材中糖类含量较高的是(A)A.糯米 B.咸蛋黄 C.花生种子 D.腊肉2.(2024·聊城学业考)如图为人体的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8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胰岛素B.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图中的4、5、7、9C.4中含有多种消化液,它们都含有消化酶D.能消化蛋白质的酶来自图中的4、7、83.(2024·眉山学业考)如图中的X、Y、Z三条曲线表示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A~E)被消化的程度。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C)A.曲线X代表淀粉在消化道中的含量变化B.曲线Y代表的物质在C中被胃蛋白酶部分分解C.曲线Z代表的物质在D中被分解成氨基酸D.三条曲线的变化表明D是主要的消化场所4.(2024·南充学业考)2024年5月20日是第35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是“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如图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以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C)A.Ⅰ层食物富含糖类,每日需要量最多B.有牙龈出血现象的人可适当增加Ⅱ层食物摄入量C.Ⅲ层食物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是主要的能量来源D.根据该主题要求应增加Ⅳ层,减少Ⅴ层食物的摄入5.(2024·眉山学业考)科学合理的营养有助于身体健康。如下表列出了甲、乙、丙、丁、戊5种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含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D)食 物 糖类 (克) 脂肪 (克) 蛋白质 (克) 维生素 A(毫克) 维生素 C(毫克) 维生素 D(毫克)甲 0.4 90 6 4 7 40乙 48.2 7 38 40 12 0丙 8.8 9.5 65 7 10 14丁 52 0.1 2.5 0 1 0戊 18 2 6 3 220 0A.儿童、青少年的膳食中应适量增加丙的比例B.膳食中适量补充戊有助于我们预防坏血病C.膳食中适量补充乙有助于我们预防夜盲症D.为满足机体能量的需求膳食中应以甲为主跟踪诊断,请使用“高效提分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单元 第一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 - 学生版.docx 第二单元 第一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