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业水平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卷(二)(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学业水平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卷(二)(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2025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卷(二)
(60分钟 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同学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他将芦荟、榕树、蜈蚣归为一类。将锦鲤、荷花、蝌蚪归为另一类。他的归类依据是(A)
A.生物的生活环境 B.生物的用途
C.生物的个体大小 D.生物的形态结构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与翠柳共有的细胞结构是(A)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C.细胞壁、线粒体、液泡 D.液泡、线粒体、叶绿体
3.目前,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现代文明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D)
A.积极参与阳光体育活动 B.合理安排时间,按时作息
C.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 D.沉迷于短视频或网络直播
4.按学习行为的复杂程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D)
A.小猫→蚯蚓→人→黑猩猩 B.蚯蚓→小猫→人→黑猩猩
C.小猫→蚯蚓→黑猩猩→人 D.蚯蚓→小猫→黑猩猩→人
5.下列实验材料用具与使用目的相匹配的是(A)
A.生理盐水——维持人体细胞形态
B.澄清石灰水——检测氧气
C.放大镜——观察洋葱的细胞结构
D.粗准焦螺旋——放大物像
6.如图是某同学观察到的叶片结构及叶片下表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1和5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B.7和8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2和4属于营养组织
D.通过6进出叶片的气体只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7.地中海贫血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数量减少和质量异常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的一种遗传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
A.患者血液运输氧气能力降低
B.婚前、产前检查能有效预防患病儿的出生
C.患者输血治疗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此病与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8.醉酒驾使是非常危险的行为。醉酒的人会出现口齿不清、动作不协调等症状。这是因为酒精分别麻醉了人的(A)
A.大脑、小脑
B.大脑、脑干
C.小脑、大脑
D.小脑、脑干
9.小李学习了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有关知识后,列表比较了它们的区别,完全正确的是(D)
选项 项目 病毒 细菌 真菌
A 观察所用仪器 电子显微镜 高倍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
B 是否具有细胞结构 无 无 有
C 是否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无 有 有
D 繁殖方式 自我复制 分裂生殖 主要进行孢子生殖
10.下列有关生物现象实例及特征描述,对应正确的是(C)
A.画饼充饥——非条件反射 B.老马识途——先天性行为
C.望梅止渴——条件反射 D.蜻蜓点水——应激性
11.为探究植物蒸腾速率,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D)
A.实验过程中气泡会向左移动
B.油层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C.实验中水分的出口是叶片上的气孔
D.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12.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重要结构。它与蛋白质、DNA、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每条染色体都含有多个DNA分子
C.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D.细胞中每个DNA分子上都含有多个基因
13.人的有酒窝性状由基因R决定,小雪同学有酒窝,她的生殖细胞只有1种,她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是(D)
A.RR、XY B.Rr、XX C.Rr、XY D.RR、XX
14.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C)
A.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为了得以生存而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产生的变异都利于适应环境
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15.“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下列做法与此主题不相符的是(D)
A.垃圾分类处理 B.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
C.使用清洁能源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6.(6分)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中提到的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青苔满街砌”中的苔藓植物通常被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诗句中“梅”属于被子植物。根的生长依靠图甲中的[C]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伸长,根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是通过输导组织的筛管运输来的。
(4)大部分蕨类为常绿植物,叶形婀娜多姿,且以其古朴、典雅、清新成为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如果在家中种养盆栽蕨类(如图乙),你认为应如何管理 放在背阴的地方,多浇水 。
17.(6分)人体各系统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请分析回答:
(1)人体生命活动依赖“物质流”。人体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在细胞内经过复杂的变化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体内的废物由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体外。完成上述生理活动的结构中,小肠绒毛、肺泡与功能相适应的共同特点是数量多、壁薄,并且都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有利于增大物质交换的面积,提高物质交换的效率。
(2)人体生命活动依赖“能量流”。人体需要的能量来自食物中的有机物,线粒体是人体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它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其中一部分转化成热能,以维持人体正常的体温。
(3)人体生命活动依赖“信息流”。人体各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信息传递相互联系和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以适应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遗传信息通过细胞分裂过程在亲代细胞与子细胞之间传递,通过生殖过程在亲代与子代个体之间传递。
18.(6分)发展生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某地积极开发低洼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模式,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低洼盐碱地种植的紫花苜蓿不仅长势良好,而且能降低土壤盐碱度,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它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台田上的小麦和紫花苜蓿,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它们固定的太阳能,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在生物之间传递。
(3)池塘中,鲢鱼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生活在水体上层;鳙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生活在水体上层或中上层。鲢鱼和鳙鱼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养殖时发现,鲢鱼和鳙鱼的配比为3∶7时,池塘生态系统保持平衡;鲢鱼和鳙鱼的配比为1∶1时,水质受污染程度较高,池塘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4)此模式使种植和养殖有机结合,实现了对该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充分利用。
19.(6分)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疟疾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每年约有3亿人发病,并导致近200万人死亡。疟疾大部分发生在非洲地区,此病由疟原虫引起,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俗称“打摆子”。长期多次发作后,会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材料二: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疟原虫有蚊和人两个宿主,携带疟原虫的按蚊通过叮咬人传播疟疾。
材料三:屠呦呦及其团队研制了青蒿素类药物,该药作用于疟原虫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材料四:双氢青蒿素片使用说明书(如下表)
双氢青蒿素片使用说明书
【主要成分】双氢青蒿素。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类白色或淡黄色。
【药品类型】处方药
【适应症/功能主治】适用于各种类型疟疾的症状控制,尤其是对抗氯喹恶性及凶险型疟疾有较好疗效。
【用法用量】口服。1日1次,成人1日3片,首剂量加倍;儿童量按年龄递减,连用5~7日。
【不良反应】推荐剂量未见不良反应,少数病例有轻度网织红细胞一过性减少。
【注意事项】本品以存放冰箱为宜。
【贮藏】遮光,密封。
【包装】20mg*100片/瓶。
【有效期】24个月
(1)疟疾是一种传染病,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疟原虫,传染源是疟疾患者(患者、携带疟原虫的人),传播途径主要是按蚊(按蚊叮咬)。
(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双氢青蒿素片药物对疟疾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双氢青蒿素片不能(填“能”或“不能”)自行在药店购买服用。
(4)医生给某成人患者开出双氢青蒿素片共21片,根据说明书要求,该患者应该在6天内服完。
20.(6分)月季原产于中国,具有花期长、花色丰富等优点,可通过嫁接、扦插等方法繁殖,是一种观赏效果较好的园林植物。生物学兴趣小组以月季的枝条为扦插材料,探究不同品种和不同给光条件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实践过程如下。
  ①在温室大棚内,砌3个南北走向的插床,配制扦插基质。选取三个品种的月季,剪取长度为10 cm、带有3~4个芽的健壮枝条,修剪叶片,分别进行扦插,扦插深度为5~7 cm,行距和株距均为20 cm,如图甲所示。
  ②设置不同的给光条件,每个插床一半进行全光照(不遮阴),一半进行半遮阴(用遮阴网遮阴,适时接受阳光照射)。
  ③每天观察温度、湿度情况,适时通风或补水,记录扦插枝条的生长情况,最终以扦插成活率为准。两种给光条件下不同品种月季的成活率如图乙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插床方向选择南北走向,且枝条保持一定的行距和株距,减少相互遮挡,可以使光照均匀,通风良好,利于扦插枝条成活。
(2)扦插前,对枝条的叶片进行修剪,可以降低枝条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扦插时,三个品种的扦插深度等条件保持一致,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3)据图乙分析:三个品种中,品种B的成活率最高;两种给光条件中,半遮阴条件下成活率较高,其原因是该给光条件把光的直射变成散射(散射:光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既满足了叶片光合作用的需求,又能减少水分流失,防止嫩叶被晒焦。初中学业水平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卷(二)
(60分钟 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同学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他将芦荟、榕树、蜈蚣归为一类。将锦鲤、荷花、蝌蚪归为另一类。他的归类依据是( )
A.生物的生活环境 B.生物的用途
C.生物的个体大小 D.生物的形态结构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与翠柳共有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C.细胞壁、线粒体、液泡 D.液泡、线粒体、叶绿体
3.目前,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现代文明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积极参与阳光体育活动 B.合理安排时间,按时作息
C.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 D.沉迷于短视频或网络直播
4.按学习行为的复杂程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小猫→蚯蚓→人→黑猩猩 B.蚯蚓→小猫→人→黑猩猩
C.小猫→蚯蚓→黑猩猩→人 D.蚯蚓→小猫→黑猩猩→人
5.下列实验材料用具与使用目的相匹配的是( )
A.生理盐水——维持人体细胞形态
B.澄清石灰水——检测氧气
C.放大镜——观察洋葱的细胞结构
D.粗准焦螺旋——放大物像
6.如图是某同学观察到的叶片结构及叶片下表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和5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B.7和8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2和4属于营养组织
D.通过6进出叶片的气体只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7.地中海贫血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数量减少和质量异常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的一种遗传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患者血液运输氧气能力降低
B.婚前、产前检查能有效预防患病儿的出生
C.患者输血治疗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此病与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8.醉酒驾使是非常危险的行为。醉酒的人会出现口齿不清、动作不协调等症状。这是因为酒精分别麻醉了人的( )
A.大脑、小脑
B.大脑、脑干
C.小脑、大脑
D.小脑、脑干
9.小李学习了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有关知识后,列表比较了它们的区别,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项目 病毒 细菌 真菌
A 观察所用仪器 电子显微镜 高倍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
B 是否具有细胞结构 无 无 有
C 是否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无 有 有
D 繁殖方式 自我复制 分裂生殖 主要进行孢子生殖
10.下列有关生物现象实例及特征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画饼充饥——非条件反射 B.老马识途——先天性行为
C.望梅止渴——条件反射 D.蜻蜓点水——应激性
11.为探究植物蒸腾速率,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气泡会向左移动
B.油层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C.实验中水分的出口是叶片上的气孔
D.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12.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重要结构。它与蛋白质、DNA、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每条染色体都含有多个DNA分子
C.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D.细胞中每个DNA分子上都含有多个基因
13.人的有酒窝性状由基因R决定,小雪同学有酒窝,她的生殖细胞只有1种,她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是( )
A.RR、XY B.Rr、XX C.Rr、XY D.RR、XX
14.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为了得以生存而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产生的变异都利于适应环境
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15.“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下列做法与此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 B.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
C.使用清洁能源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6.(6分)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中提到的植物没有 的分化。
(2)“青苔满街砌”中的 植物通常被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诗句中“梅”属于 植物。根的生长依靠图甲中的[ ] 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伸长,根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是通过输导组织的 运输来的。
(4)大部分蕨类为常绿植物,叶形婀娜多姿,且以其古朴、典雅、清新成为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如果在家中种养盆栽蕨类(如图乙),你认为应如何管理 。
17.(6分)人体各系统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请分析回答:
(1)人体生命活动依赖“物质流”。人体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在细胞内经过复杂的变化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体内的废物由呼吸系统、 排出体外。完成上述生理活动的结构中,小肠绒毛、肺泡与功能相适应的共同特点是 ,并且都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有利于增大物质交换的面积,提高物质交换的效率。
(2)人体生命活动依赖“能量流”。人体需要的能量来自食物中的有机物, 是人体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它能将有机物中的 释放出来,供细胞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其中一部分转化成热能,以维持人体正常的体温。
(3)人体生命活动依赖“信息流”。人体各系统在 的调节下,通过信息传递相互联系和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以适应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遗传信息通过细胞分裂过程在亲代细胞与子细胞之间传递,通过 过程在亲代与子代个体之间传递。
18.(6分)发展生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某地积极开发低洼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模式,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低洼盐碱地种植的紫花苜蓿不仅长势良好,而且能降低土壤盐碱度,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它既能适应环境,也能 环境。
(2)台田上的小麦和紫花苜蓿,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它们固定的太阳能,通过 在生物之间传递。
(3)池塘中,鲢鱼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生活在水体上层;鳙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生活在水体上层或中上层。鲢鱼和鳙鱼的种间关系是 。养殖时发现,鲢鱼和鳙鱼的配比为3∶7时,池塘生态系统保持平衡;鲢鱼和鳙鱼的配比为1∶1时,水质受污染程度较高,池塘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有一定限度。
(4)此模式使种植和养殖有机结合,实现了对该生态系统 和能量的充分利用。
19.(6分)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疟疾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每年约有3亿人发病,并导致近200万人死亡。疟疾大部分发生在非洲地区,此病由疟原虫引起,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俗称“打摆子”。长期多次发作后,会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材料二: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疟原虫有蚊和人两个宿主,携带疟原虫的按蚊通过叮咬人传播疟疾。
材料三:屠呦呦及其团队研制了青蒿素类药物,该药作用于疟原虫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材料四:双氢青蒿素片使用说明书(如下表)
双氢青蒿素片使用说明书
【主要成分】双氢青蒿素。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类白色或淡黄色。
【药品类型】处方药
【适应症/功能主治】适用于各种类型疟疾的症状控制,尤其是对抗氯喹恶性及凶险型疟疾有较好疗效。
【用法用量】口服。1日1次,成人1日3片,首剂量加倍;儿童量按年龄递减,连用5~7日。
【不良反应】推荐剂量未见不良反应,少数病例有轻度网织红细胞一过性减少。
【注意事项】本品以存放冰箱为宜。
【贮藏】遮光,密封。
【包装】20mg*100片/瓶。
【有效期】24个月
(1)疟疾是一种传染病,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 ,传染源是 ,传播途径主要是 。
(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 药物对疟疾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双氢青蒿素片 (填“能”或“不能”)自行在药店购买服用。
(4)医生给某成人患者开出双氢青蒿素片共21片,根据说明书要求,该患者应该在 天内服完。
20.(6分)月季原产于中国,具有花期长、花色丰富等优点,可通过嫁接、扦插等方法繁殖,是一种观赏效果较好的园林植物。生物学兴趣小组以月季的枝条为扦插材料,探究不同品种和不同给光条件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实践过程如下。
  ①在温室大棚内,砌3个南北走向的插床,配制扦插基质。选取三个品种的月季,剪取长度为10 cm、带有3~4个芽的健壮枝条,修剪叶片,分别进行扦插,扦插深度为5~7 cm,行距和株距均为20 cm,如图甲所示。
  ②设置不同的给光条件,每个插床一半进行全光照(不遮阴),一半进行半遮阴(用遮阴网遮阴,适时接受阳光照射)。
  ③每天观察温度、湿度情况,适时通风或补水,记录扦插枝条的生长情况,最终以扦插成活率为准。两种给光条件下不同品种月季的成活率如图乙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插床方向选择南北走向,且枝条保持一定的行距和株距,减少相互遮挡,可以使 均匀,通风良好,利于扦插枝条成活。
(2)扦插前,对枝条的叶片进行修剪,可以降低枝条的 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扦插时,三个品种的扦插深度等条件保持一致,可以 。
(3)据图乙分析:三个品种中,品种 的成活率最高;两种给光条件中, 条件下成活率较高,其原因是该给光条件把光的直射变成散射(散射:光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既满足了叶片 作用的需求,又能减少水分流失,防止嫩叶被晒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